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致燮鹄础

    大鳖是不是搭救了朱元璋的事并不重要,古代帝王总会弄一些祥瑞贴在自己身上,以示天命。但重要的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是断断续续打了十八年。这十八年里,朱元璋负多胜少,多次被逼入绝境,这倒是事实。但在决定胜负的决战中,各种史料都记载了,陈友谅的优势水军在鄱阳湖突然遭遇了狂风大浪,很多战船离奇沉没,损失过半,而朱元璋的水军似乎早知道要发生的事,全都躲在安全的水域,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而最终歼灭了陈友谅的史实。

    当然这件事,最终也被明史的编纂者归为了天命,而让后人觉得荒诞不羁。但不可否认的是陈友谅的失败与沉船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英布的事情也是载之于史的。英布被枭首,刘邦还将那座城池改名为枭阳城,用以震慑臣下。枭阳城在魏晋时期被不断扩大的鄱阳湖所淹没,被撤了县制,最终枭阳城变成了湖中的一座孤岛,涨水季节时会被完全淹没。而失踪的科考船,曾经考察了露出水面的枭阳城遗址,确认了是汉代的古城。

    但巧合的是,两个传说的发生地点,老爷庙和枭阳城遗址都是鄱阳湖经常发生沉船事故的地方。至于万法祖师和娆娥的事,就没有多少史料的记载,多是口头传播。但万法祖师开创茅山派,以定海柱震摄湖妖,解决水患的事在道家典籍里是有记载的,而那根定海柱就是现在鄱阳湖中的大孤山。

    娆娥的故事里,她的父亲就是个船工,因为湖面突然惊涛骇浪而落水淹死,船和人都不知所终。娆娥便在湖岸边绝食痛哭,向苍天哭诉冤情,最终感动了王母,赐还了她父亲的遗体。娆娥安葬了父亲之后,便投水而死了。柳宗元能为她作赋纪念,想来这故事也不应该是杜撰出来的。

    但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湖中有各种各样的湖神,而千百年来都被湖边的百姓所祭拜,我的看法很简单。湖里造成船只沉没的力量非常神秘,并没有人真正看见过是什么在作怪,也就没有留下具体形态的记载,所以这个祭祀的对象是无形的,而后人就可以把很多形象和事件安插进去。所以,湖神传说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我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可能却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东西。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顿悟入道要门论》此书著者大珠慧海禅师,为唐代南宗代表,其思想构成了江西系的主要禅风。)(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舟行(丙)

    听了我的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曹队叹了口气,点了一支烟,缓缓地说道:“千百年来,前人都没有看到的东西,也许只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我之前也看到有专家提出了一种假说,说鄱阳湖湖底可能存在着一个极深的洞穴,地壳活动变化时,水流受到巨大压力的挤压,产生激烈的对流,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大浪和漩涡,这可能是造成沉船的原因。”

    “我倒觉得水下气体涌出的说法更有道理一些。”李国良给我们几个的茶杯里倒了些热水,缓缓地说道。“鄱阳湖水下的淤泥层非常厚,在地质作用下,被隔绝了很多类似于沼气一样的有毒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气体会从水下浮到水面上,一方面会让水面船只上的船员中毒窒息,另一方面遇到雷雨天气会引发大火。而水下上浮的气体足够多时,也会引发大浪和漩涡。”

    “但这无法解释沉没船只消失不见的问题,鄱阳湖除了洪水季节,湖内的水流速度不快,沉船在湖底不会被暗流冲走,更不可能短时间就被泥沙埋藏。至于说湖底有洞穴的说法,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鄱阳湖的沉船事件并不只发生在一个水域,几乎整个几千平方公里的水面都有发生,如果是水下洞穴造成的,除非这个洞是不断移动的。另外,无论是洞穴还是有毒气体,似乎都不能干扰电子讯号吧?”我正说着,郭馆长忽然拍了下桌子,抬起了头,打断了我的话。

    “老常,说起电子干扰的事,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在星子县东南的鄱阳湖中,有个叫落星墩的小岛,传说是上古时期有颗流星坠入湖中,而形成这个孤岛。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说的就是这落星墩。它是不是真的由陨石形成,没人研究过,不过这个岛存在电磁干扰的事倒是真的。”郭馆长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

    “大概两年多以前,星子县设立移动通信基站的时候,我有一个电信局的朋友告诉我,本来他们的基站信号可以覆盖落星墩,但经常发生信号被干扰的情况。落星墩是鄱阳湖著名旅游景点,岛上有一座宋代古寺和古塔,平时的游客很多,为了解决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他们安排了技术人员上岛去调试。一调查才发现,问题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一个是,找不到干扰源,岛上非但没什么无线信号的发射设备,连电器用品都很少,于是上岛的工程师推测,也许落星墩的传说是真实的,这岛的下面有可能真的是一块质量很大的陨铁,在干扰着无线信号。另一个无法解释的事是,这种干扰是偶然的,毫无规律性的,有时是凌晨,有时又是下午,但干扰的时间并不长,最多三分钟,干扰信号就消失了,工程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也说不出个所以。”

    “如果是陨石产生的干扰,不会时断时续,有时有有时又没有不是?反正这事并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即便有干扰,几分钟也就过去了,电信局也就没有再调查下去。”郭馆长的补充使大家陷入更深的疑惑中。

    “老郭,除非这个干扰源是会移动的,它在落星墩附近游荡,靠近时有干扰,离远了干扰就消失了。”我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但又太过离奇,后半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过脸,对曹队说道:“老曹,这落星墩离科考船失踪的地方有多远?”

    曹队从船舱里拿出地图,仔细看了看,告诉我大概直线距离十公里左右,再向东南五公里,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老爷庙了。

    “我心里还有一个一直解不开的困惑,最近我看了很多关于突发天气引发沉船的报告,奇怪的是,每一次狂风大作,大浪滔天的时候,必然有船只沉没。而没有船只的水面以及近岸的地方似乎从来没发生过。我开始也不相信,但翻完了所有资料,确实如此,就好像是船只在湖面的行驶才引发了怪异天气的出现。”曹队边抽着烟边看着地图说道。

    “或者说是这怪异天气在追逐着湖面的船只,那岂不是天气本身具有了生命,具有了思考能力?”小雷对这说法显然完全无法接受。

    “也许,造成沉船的根本不是恶劣的天气,即使再恐怖的天气状况,也会有幸存的船只不是?”李国良淡淡的说道,“老常,我倒认为我们应该先去电磁干扰区,那个落星墩去看看。”

    和郭馆长描述的一样,落星墩就是鄱阳湖中的一个小小孤岛,面积不过方圆百余步,上面仅有一塔,一阁,一亭,一寺而已。我们把船靠在岸边,李国良忙着架设机器设备,探测干扰源,我就拉着老郭和曹队上岛去看看。

    岛上的寺庙最近被修葺过,已经看不出是宋代风格,那座塔也应是明代重修的,但小小的寺院中,碑刻题字很是丰富,郭馆长告诉我里面不乏有王安石、黄庭坚等大家的真迹,原来还要多一些,他小时候还看到过范仲淹的题刻,可惜破四旧那会儿都遗失了。

    曹队显然对这些建筑碑石没多大兴趣,边看边告诉我,他来之前,仔细问过曾茜关于湖中浮起的发光物的事,曾茜基本排除了那些是生物的可能。可发光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洋里,从植物到水母,从海藻到鱼类,能发光的种类非常丰富。但在淡水中,种类要少得多。鄱阳湖水域可能存在的只有一种引发赤潮的水藻,但这种水藻发出的是暗红色的光芒,而且光很弱,明显不是科考船碰上的星星点点的白色银光。

    还有一种可能是一种会发光的淡水水母,但似乎鄱阳湖里冬季水温过低,这种水母无法存活,而且这种水母非常的稀少,现在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濒危物种,大面积的聚在一起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所以曾茜认为,发光物是某种气态发光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听着曹队的讲述,我忽然问了一句,“曹队,你和曾茜的事儿怎么样了?这次你真应该把她一块带来。”曹队一愣,没想到我忽然转了话题,呵呵笑着说:“主要是我们俩工作都忙,一个月都难碰上一两次,再等等吧,争取香港回归时我们把大事办了。”

    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也暗暗替他高兴。

    我们登岛时,游客并不多。孤岛上除了建筑,树木非常的稀少,再加上刚刚初春,绿叶才抽芽,更显得岛上有些萧瑟凄冷。

    我们正准备下岛回船,却突然发现,郭馆长在寺庙墙边的一块大石碑前发着楞。这碑有一丈多高,碑面看上去历经风雨,是个有年头的东西。碑体有几条巨大的裂缝,深有过寸。让人觉得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碑面上斑驳不堪,字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碑顶上有两个隶书大字,写的是“天命”两个字。

    郭馆长见我们走了过来,叹了口气,说道:“每次来到这落星墩,不知为什么,总会到这块天命碑前站一会儿,上了年纪,反而觉得这天命二字越来越有道理,就想从碑身上再发现点什么,但又都毫无所获。”

    “这碑是个什么来历呢?”我和曹队都端详着这个记载着千年沧桑的庞然大物。

    “传说是明代万历年间,有一次鄱阳湖大旱,这落星墩下水都褪尽了,有人在淤泥里发现了这块碑,就把它移到了上面的寺院里。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饱学之士来拓碑,希望解开碑上的秘密,但没人从碑上找到任何线索,所以又过了几百年,我们更无法辨识了。”

    郭馆长端详那碑的表情非常的肃穆,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明代时,就有很多人认为,这块碑是北宋修建寺院时一同雕刻的,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沉到了湖底。但从这块碑被水流浸泡的痕迹看,我总觉得这碑雕刻的时间远远早于宋代。”

    “江西人骨子里面非常认命,可能与道教、儒家理学以及南派禅宗在江西发源有关吧。信因果,信天命,出了状况,先在自身找问题,而对问题,也往往是清静无为的回避态度。所以对鄱阳湖的沉船事件,千百年来大家都归结为冲撞了河神而产生,下意识的觉得祭祀了河神,一切便好了,从来没有人去真正搞清楚其中的原因。”说道这里,郭馆长自嘲地笑了笑,摇了摇头,转身不再看那石碑。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阴符经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舟行(丁)

    郭馆长背着手,望着无边无际的鄱阳水面,一艘艘小舟如同静止了般,镶嵌在巨大的画屏里。郭馆长的身影也像是画卷的一部分,以一种江山远眺,万物空濛的姿态,思考着深刻的哲学命题。

    “江西人这种性格,你说它好呢,是真好,江西老表嘛。江西人不排外,讲道理,既诚恳又吃苦耐劳,在历朝历代都是标准的顺民。说他不好呢,太小富即安了,没什么进取心,喜欢逃避。所以天命这东西,造就了江西人有点悲剧色彩的性格命运。”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这是范仲淹在抚州做知州时写的诗。说的就是江西人的天命。范仲淹对民间疾苦关怀备至,在江西声名远扬。有一个穷书生就向范仲淹说我穷得没有饭吃,大人要帮我。范仲淹对他说我给你钱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给你一些纸,你就到鄱阳的荐福碑去拓碑。这个碑上的字是欧阳询所写。那个时候拓碑能够卖钱,再有点学识,会写几笔字,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第二天正准备去拓碑,但在头天晚上一声雷击把荐福碑轰碎了。倒霉的人总会碰到倒霉的事,说的就是我们鄱阳人。”

    听完郭馆长的随感,我心里倒一直琢磨着,天命碑的出现,如果真的是为鄱阳湖中怪异事件而做的总结,那么刻碑之人应该是已经了解了怪事产生的原因,但并没有找到解决怪事的方法。就如同我们现在很难说清楚落星墩是不是陨铁坠落而形成的一样,时间的流逝,模糊了沉船事件曾经存在的真相,而找到谜底,是不是除了现代化的科学勘测,还应该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追寻呢?

    我转到天命碑的背后,与前面的情况差不多,碑背同样破损严重,有大量深深浅浅的坑洞和裂纹,字迹完全看不清了。但在碑的中央,似乎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线条,这些线条刻画的深度是一致的,看起来应该是碑上原有的图案。我退远了几步,眯上眼睛再看过去,隐约好像是个玄武的造型,龟沉静,而蛇灵动。

    玄武驮碑的样式我见过很多,玄武也都雕刻在碑座下,但从来没见过把玄武的形象直接刻在碑上的,要么是这碑的历史非常久远,曾有过这样的规制,要么就是原有的图案和后来的裂缝相融合,让我产生错误的想象。但这完全辨识不出文字的碑体,实在无法作为考证的依据。我放弃了对碑背的研究,转回到了正面。

    我不得不承认,站在天命碑前,会把人不自然的引入一种宿命的状态中,这世界里有太多人力无法企及的玄妙,这一点,恐怕我比一般人认识得更深。但是否要穷其所理的探寻下去?这答案究竟又有多大意义?而又能改变什么呢?曾经那些让我觉得可以付出一切,乃至生命来求索的东西,在天命碑前会突然觉得毫无价值。也许,古人立下这块天命碑的目的,就是在告诫试图揭示其中奥秘的后人,知难而退吧。

    在我心猿意马的当口,我忽然发现,与我一样对着天命碑苦苦思索的,还有曹队。他紧锁眉头,身形笔直,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感。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老了,也开始觉得要给后来者留下些什么,才不枉我们走过的岁月。

    从落星墩回到船上,李国良还在摆弄着他带来的仪器,见我们回来,从船舱里迎出来,告诉我们,这周围并没有发现电磁信号干扰的现象,但这个岛上地磁有点异常。

    这个情况我已经注意到了,上岛的时候,我的罗盘已经发生了偏移,看来这里很早以前真的有陨石落下,还是少见的含铁量很高的陨铁。

    我们坐回船舱里,看水务局的老陈在舱里,连忙问他,是否注意过船只沉没是否在时间上有规律可寻老陈低头想了想,告诉我们,沉船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秋冬时好象从来没发生过。另外,所有怪异的天气状况,都集中出现在下午和晚上,好象中午之前从没发生过。不过,在星子县局里他有一份六零年到现在,失踪船只的详细档案,可以查一查到底有没有规律。

    老陈正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老常,曹队,上回开会你们提到,失踪船只没有幸存者的事,我当天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其实我认识一个幸存者。”

    老陈的话让我和曹队都份外惊喜,连忙问他,人在哪里老陈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人就是我们局里办公室小黄的父亲,八五年夏天那次运输船倾覆事故,他是船上的大副。据说船遇上了巨大的漩涡,几千吨的运输船几秒钟就沉了,好在他水性好,当时又在船尾,跳船较早,没卷进漩涡里,但游了一阵还是精疲力竭,晕死了过去。被人发现时,己经到了二十多公里外的大莲子湖,没人知道他是如何漂出去了那么远。”

    “老黄退休以后,时间空裕了,就开始研究船只失踪的事情,他基本调查了七八十年代所有的沉船事件,这鄱阳湖两岸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到现在已经三四年了。”

    听了老陈的介绍,这真是个意外之喜,我们连忙商量一下,大家决定兵分两路,我,老陈,郭馆长,小雷第二天一早上岸,去星子县城找老黄了解前况,顺便查一下文化馆,公安局档案馆关于沉船的资料。其它人继续在湖中勘察电磁干扰源和不明的发光体。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最近的码头,上岸时,曹队拿了一个海事卫星电话交给我,我也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小心,有什么反常的情况,不要硬来,一切等我们从星子县城回来再商量着定。

    这次任务,从北京出来,我就觉得平时有点话痨的曹队,变得有点反常,经常沉默着很久无话,就这么盯着卷宗看一天。本来以为,是因此这次行动,外来的成员比较多,他又是带队的领导,说话刻意地注意了一些。

    但我们几个在落星墩,谈起了关于天命的话题,我才发现,曹队的沉默是走了心的,心里有事。但我实在没时间再细问,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了船。

    去星子县的路上,我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在心里把这几天情况仔细思考了一遍,其实,我正慢慢地把船只失踪的事件从自然气候的异变中排除出去。表面看来,沉船的原因是湖面突然刮起的大风和湖中的漩涡暗流造成,但实际上,确实如小雷那句不经意的提醒,风和漩涡好像是生命体一样,会选择和追踪湖上的船只,这听上去太过离奇,但又好像是一系列事件唯一说得通的推测。

    汽车经过一段正在维修的公路时,剧烈的颠簸了一下,一道灵光穿过我的大脑,照了进来,我睁开双眼,对旁边似睡非睡的郭馆长问道:“老郭,你们星子县有温泉没有?”

    还没等老郭反应过来,坐在前排的老陈转过了脸。“有啊,星子县下面有个镇,就叫温泉镇,再往北沿着庐山后山,温泉很多,而且我们这儿的温泉采水深度不大,水温却很高,大概有个七八十度,估计是地壳活跃区吧?”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我心中暗自默念,看来这世界上真的没有绝对的巧合,只有未知的因果。

    星子县城就在庐山南坡和鄱阳湖之间,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可惜城市化的大潮已经波及了这里,镇外如同一个大工地,新城、路网、工厂厂房沿着岸线正铺展开去,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宁静,多了一份嘈杂。还好进入镇子,依旧是百多年的旧日模样。

    老陈安排我和小雷在县委招待所住下,自己先去局里找小黄联络,郭馆长则回了一趟单位,谁便回家看看。

    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我给曾茜拨了一个电话。对我的电话,显然曾茜很是惊讶,问了一下我们在鄱阳湖的情况,显然到江西的这些天,曹队并没有和她联系过。她的话里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抱怨。我只好替曹队安慰了她两句,心中暗骂,本以为曹队转了性,没想到还是这么不着四六,连个电话都不愿打。

    当我再次提起淡水发光生物时,显然引起了她的关注。她很直接的问我,是不是找到了什么线索,才如此坚持,曹队出发前,她已经把自己的专业意见告诉了他,淡水中不可能存在我们所说的数量众多的发光生物。

    我连忙问她,据她所知,有没有嗜热的淡水发光生物?并把我的推测告诉了她。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气穴。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吕洞宾太乙金华宗旨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八章 舟行(戍)

    庐山一带在地质上属于非常年轻的地壳板块,地质活动较多,所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而鄱阳湖是个因为多条水系汇入长江而形成的淤积湖,湖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在先秦时期,湖水面积并不大,汉代时,枭阳城遗址还在现在的湖心,说明当时的鄱阳湖非常狭长。鄱阳湖面积的大幅扩张实际在唐宋时期,北宋年间水面面积最大,那时真是八百里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但到明清时,由于长江河道的变化,再加上手工业的兴盛,用水量大增,鄱阳湖水面又逐步缩小。

    所以现在鄱阳湖底应该与周围的地质情况类似,也会有地热温泉的存在,而且在压力作用下,地热温泉很可能会从湖底的地壳薄弱处涌出,在湖底形成一条地热河。这条地热河会不断的变化,因为受到上层江河汇入水量的影响,那么,在这条地热河里,是否会存在一个与湖中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寄居在地热河里的生物也就会因为河的移动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