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番,提出了造成鄱阳湖沉船和残骸消失与冬瓜礁下洞穴中的神秘生物有关,而这种生物很可能不是地球物种的观点。

    也许是故事本身就有点离奇,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曾茜的语速又较快,说得在场的人,除了上午切身经历过的,大多都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神色。

    李国良微闭着双眼,指节轻轻地在桌面上敲着,想了一阵,才开的口。“小曾教授,你是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你的意见对我们帮助很大,但生物可以分散组合组织结构的特性,我们都缺乏试验证明。它们以分解金属无机物转化能量,是不是只有实验室测试后才能有定论,但无论研究结果如何,我们都必须取得第一手的素材,是不是?”

    曾茜也对李国良笑了笑,“李教授,您说得很对,这些都是我个人粗劣的看法,但未知生物对我们考察船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有办法来证明。”

    曾茜说完,微笑着取出了放在身边的不锈钢采水桶,为这个筒,在木船上,曾茜险些被拽进漩涡,是在老黄和小雷的帮助下,才保留了下来。

    曾茜又拿过一个不锈钢盘,在里面放了一些冷水,再将采水桶放进盆里,然后拿起了一个暖瓶,说道“这个采水桶里的水,是我们上午木船沉没前,我在漩涡中心采的,里面有大量的发光微生物,采上来时,还有强烈的白光,现在水温低了,应该都进入了休眠状态。”

    李国良离开了座位,走到曾茜的旁边,仔细的看着。

    曾茜拿起一个暖壶,把滚烫的热水缓缓注入采水桶中。

    “我们发现,鄱阳湖的淡水发光生物是嗜热的,热水注入后,它就会结束休眠状态,大家就可以看到它的破坏性。”

    采水桶中的热水不断的泛起阵阵的白烟,很快不锈钢桶里产生了星星点点的光亮,大家都凑了过去仔细观察着。

    随着光点越来越多,它们渐渐汇集成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光球,贴在了桶壁上。这时,我们都清晰地听到不锈钢桶壁发出了咯吱咯吱的怪响,好像有什么尖锐的东西在上面不停地划动,接着,啪的一声,不锈钢桶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的砸了一下,从中间瘪下去了一块。

    几分钟之后,瘪下去的地方渐渐开始发黑,慢慢可以发现有一丝的光亮透了过来,桶壁已经被腐蚀穿透了,李国良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表情从震惊转向了焦虑,但并没有开口。

    不锈钢桶壁上的洞口很快有小指般大小,桶中的水已经漏出了大半,曾茜拿起了一瓶矿泉水倒了进去,几秒钟之后,桶中的光亮才完全消失。

    “大约七分三十秒,桶壁被穿透,小曾教授,这桶里的发光生物体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显然思维缜密的李国良对发光体的破坏性也没有思想准备。

    “大概每平方厘米一千到二千个单位,湖中的密度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越深密度越大,估计是我采集水样的五倍到十倍,这可能还是保守的估计。”

    “所以,理论上,体积可以达到我们船体体积的二十倍以上,按照刚才的腐蚀速度,我们的船十五分钟就会消失殆尽了?”李国良边说着边坐回了刚才的位置,两手交叉着握在一起,看上去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着。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为什么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高等生物呢,它会根据周围情况的需要,将单个的细胞组合成新的器官,为了提高行进速度,它可以重组出鞭足,而如果是捕食的需要,它又会将鞭足变化为触手。它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绝非被动的,它有学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好在受到温度的制约,也许还有辐射源的关系,它现在活动的范围还不大,但这并不代表它进化不出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就像常叔说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可以不断变化形态的对手,一个近似于永生的对手。我们应该重新评估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威胁。”曾茜说的平静,但在场的每个人都面色凝重。

    “常叔,您的意见呢?”李国良忽然对我的称呼都变了,让我一下很不习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坐在这里的很多人,包括我们的无数先祖,都曾经与这个神秘的生命体面对,也都在思考如何迎接下一次的面对。先秦典籍中有很多关于楚地水患的记载,为什么从春秋时开始,鄱阳湖的水面面积激增?现在看来,并不完全是长江频繁改道泛滥的原因,五水汇流于此,很多是先人们开凿的巨大工程,是不是他们早已悟出了堵不如疏的道理,引五江之水,实际是限制地热河的水温与流经范围?后来又有道教真武大帝,在这里治水封神,开宗立派,修仙长生,似乎也是引长江之水,扩大鄱阳湖的湖面面积的策略。国良,你想想,我们面对的东西,也许还没有古人弄得清楚,我们现在所做的判断和决策是否也会存在巨大的偏差呢?”听了我的话,李国良沉吟了良久,郑重地向我点了点头,又向曾茜问了句。

    “小曾教授,你觉得那个发光生物体,从汇聚在一起到捕食完重新分散,主脑返回洞穴大概要多少时间?”

    “我觉得它汇聚和分散所耗费的时间远远长于捕食的时间,我们的木船实际上躲过了它第一次的攻击,前后大约十分钟,由此推算,至少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不明生物体在洞穴外。”曾茜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一条船尽量把发光生物体引得离洞穴远一些,我们至少有半小时去洞里探查?”李国良的话一出口,我们都明白了他心中盘算的冒险计划。

    曹队直起身,焦虑地对李国良说道:“国良,之前我采取的一些行动,你应该明白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也是你的领导,我的上级为了你的安全采取的措施,你如果再冒险下去,如果洞穴里的发光生物不止这一只呢?我们携带的防辐射服不足以阻挡洞中的辐射呢?如果不明发光生物放弃捕食,返回了洞穴呢?我必须对你的安全负责,我们是不是等后援的船只和装备到了,再做计划稳妥些。”

    李国良转过头,对曹队笑了笑:“曹队,无论我们来多少后援,对这个发光体而言都没有解决它的把握,常叔说要知己知彼,没错,总有人要先进去,摸清里面的情况,搞清发光体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制订下一步的计划。我们比后援更了解情况,我进去,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不是?”

    当然,李国良本身的话没有错,但他这种为达到目的,无视自己生命安全的勇气,还是让人非常的诧异。

    “李教授,如果我没有猜错,卢教授是您的老师吧?你是不是心里一直觉得卢教授并没有死,你还有机会把他救出来?”曾茜在旁边忽然冒了一句,她的话一出口,李国良的眼神明显地黯淡了下去。“其实,李教授我们应该见过面,四年前,卢教授来清华做报告,那时我还在学校念博士,我记得你跟他一起来的,好像是他的助教。”

    李国良微笑着向曾茜点点头,“小曾教授,你的记忆力很好,我记得那时你还提了几个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卢教授称赞了你的治学态度。是的,卢教授是我的老师,但又不仅仅是老师。”李国良说话的时候,嘴角微微颤动,眼神也有点空濛。

    “其实,我的父亲就是试图揭开鄱阳湖秘密的第一批科学家,国家最终终止对鄱阳湖的研究其实是在一九六三年,那一年,我父亲,他的四个同事,还有考察船都在湖里失踪了。卢教授是我父亲的同事,但当时他家里有点变故,那一次没有和父亲一起去鄱阳湖。”

    看得出,李国良重提旧事,还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父亲失踪时,我刚刚满周岁,母亲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不到一年也因病去世了,我实际上是爷爷奶奶,更多的是卢教授带大的,我重新走上父亲走过的道路,也是得益于他的教诲。他不仅仅是我的老师。”

    李国良的这番话,让我们对他的执着,对他坚持都恍然大悟。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六祖坛经》)(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舟行(未)

    有这样一重因果,掛念一份情谊,李国良的所有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但敬重归敬重,但并不代表我们认同他的计划。想来,李国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摇摇头,继续说道。

    “卢教授去年的考察,本来我也是成员之一,但出发前,单位给我安排了一个临时的任务,我和六三一所的几个同志去了一趟罗布泊,军令如山,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调我去罗布泊是卢教授向部里建议的,但我从罗布泊回来,卢教授他们已经失踪了。这的确让我即懊恼又有点不甘。”

    “小曾教授你说了,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可能具有永生能力的未知生物,但对人类而言,知道了永生的秘密又如何,人类早已找到了永生的办法,那就是思想的永生,知识的永生,用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方式得到永生。所以,我们每一代人所做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现在,我们就站在创造历史的门外,也许我跨进去之后,我们的热核理论,遗传学理论,电磁理论都将改写,航天技术,隐身技术,磁传异技术,都会有突破性的进展,总有人要走进这扇门,我为此也准备了三十年,我的父亲,我的导师为此付出了生命,我早己做好了承担这一切的准备,大家祝福我好吗”

    李国良这番话坚定而诀绝,我知道我们再如何去劝都没有了意义。我们渡过了又一个不眠之夜,反复修正方案,完善细节,准备材料,查疑补缺,只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李国良开启的不是一段有去无回的冒险。

    但李国良出奇的平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船头,望着深黑的夜色,波澜不惊的湖水,发着呆。

    我走到他旁边,递了一根烟给他,陪着他默默地坐着。也许这个时刻他只想有人陪着说说话。

    “常叔,落星墩上的天命碑你们上次去看到了吧我前几天专门上岛看了看,您说这天命两个字究竟指的什么呢”李国良转过头问我。

    “我想,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每种不同的环境下,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对我来说,天命是古人对天道的理解和遵从,讲的是一种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我总觉得,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偶然,只是我们目前还参不透背后的必然吧,包括那个未知的生命体,它的存在一定与我们的未来有某种密切的联系。”

    李国良冲我点点头,“是啊,我看过那块碑以后,就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一刻在准备,谁希望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但冥冥之中确实有什么在指引着我,也许就是天命吧,这是我必须完成的事。”

    我们又看了一会儿漆黑的夜色,李国良叹了口气,转头对我说:“常叔,其实曹队是个很优秀的警察,我之前和他有点矛盾,完全是因为那时觉得他有点瞻前顾后,拖泥带水了一些,但我后来见了小曾教授,才恍然大悟,有这样的牵绊再正常不过了。我听说曹队马上要调到六三一所,不知道常叔对哪里熟悉不?”

    我摇了摇头,对于六三一所,我更多的还是听曹队聊起的,却从未接触过这个机构。

    “常叔,我来鄱阳湖之前,就是配合六三一所的工作,才去了一趟罗布泊,那里也有一个和这儿很像的地磁干扰区,我们那一趟,是徒劳无功,还牺牲了几个人,但比这里更让人摸不到头脑。我估计上面调曹队过去,很可能就是为了这个案子,你们要多加小心,如果这次我回不来了,这个本子就留给您,里面有我这次去罗布泊的详细资料和笔记。”说着递给我一个牛皮本子。皮面磨损得非常厉害,内页也有很多残缺了,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这是我最后一次和李国良的对话,甚至很多年以后,他的音容笑貌在记忆中有点模糊了,但那番话依旧在耳边回响。第二天,按照我们的修正计划,考察船迎着晨曦出发了。

    在这个计划里,老陈从星子县又调了一艘老旧的铁壳渔船,装了些牛羊活物,一早来和我们汇合。我们把救生船和渔船用绳索连接好,由小雷、老黄和老陈负责,将船开到离冬瓜礁一里地左右的地方,沿地热河河道再向南走一公里,之后将渔船停在湖中,作为诱饵,等待未知生命体的出现。救生船载着所有人,远离地热河,在附近观察。

    渔船一有动静,我们就从冬瓜礁东侧将考察船靠过去,曹队,小古和李国良坐快艇过去,李国良带了一套防辐射的潜水服下去勘察,曹队和小古也穿上了防辐射服,负责接应。水下任务开始后,二十分钟撤离。

    大约快到中午时分,一直安静的停在湖中的渔船有了动静,渔船上方的天空变得阴沉下来,狂风骤起,渔船在大浪中起伏不定,不一会儿,水面泛起一层浓雾,隐约的水下开始有小小的光点闪动。

    小雷他们的船离渔船有一公里左右,多少也受到了大浪的波及,连忙起锚,反方向开去,一边给我们通着电话,报告那边发生的情况,但没说几句,电话就全是电磁干扰的沙沙声。

    从我们的船上,也可以远远看到湖中的浓云大浪,但离我们至少有两公里,没有什么影响。曹队和李国良他们不再犹豫,驾驶着快艇,向一公里外的冬瓜礁驶去。

    这是一段漫长的等待,实际时间不过半个小时,可对我们而言,好像足足有一个世纪。电话不通,我们只有用高倍的望远镜看着一公里外的快艇,再看看另一个方向上的阴云和浓雾。最是担心的还是曾茜,像一座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到后来,干脆望远镜都不敢看了。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我们看到小雷他们的救生船兜了一个弧线,开始向我们的方向驶来,我们意识到,渔船应该已经沉没,而在望远镜中,隐约可以看到浓雾中不断闪烁的闪电般的强光。

    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我们开始向曹队他们鸣笛示警,但他们的快艇依旧一动不动的停在那里。

    此时,我们已经可以感到考察船晃动的越来越厉害,而远处的浓雾和阴云开始消散,在我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时,曹队他们的快艇终于开动了,我们也不敢耽误,起了锚,慢慢地向南开去。

    曹队的快艇与我们汇合之时,李国良已经深度昏迷了,可以从他的头盔里看到,他的脸变成了紫红色,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泡。我们七手八脚的把李国良抬上考察船,向星子县码头的方向开去。在我们给李国良脱潜水服的时候,他的嘴一直在微微抖动,像是在说着什么。

    曾茜半跪在李国良旁边,盯着他的嘴唇,断断续续的说道“国良在说,发光生物的主脑可能有很多个,都在洞中,那些组织细胞可能是共用的…辐射源是一种人类未知的核裂变形式,像一个小型的反应堆…在深邃的星空里,上帝之眼怜悯地注视时间的往复,生命周而复始验证,寂寞与孤独的伟大…这些好像是国良在背诵叶芝的一首诗…”

    考察船靠岸后,救护车把李国良拉倒了南昌,做了紧急的抢救后,听说当晚就用专机送去了北京。

    我们一行人都在南昌安排做了全面的体检,还好大家都没什么异样。在南昌我们整整等了一个星期,其间省公安部,国安局的同志都来看了我们,也向我们宣布了这次搜救的保密纪律,让我们没有想到的,竟然是做高级的保密a级。

    在我们准备离开南昌前,从北京和上海赶来的后援队伍到达了,一起来的还有曹队的领导田副部长。他肯定了我们这次搜救活动的成果,但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李国良因为严重的辐射,造成全身大部分器官衰竭,已经在三天前牺牲了。但他在水下洞穴中,用微型摄像机给部里带回了非常重要的情报,对国家相关部门认识鄱阳湖底的强辐射源,以及下一步的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到北京,我们专门参加了李国良的追悼会,部队、公安部、科学院,甚至连******办公厅都有领导出席,规格很高,但我也发现,来参加的李国良的亲属很少,准确的说,没有一个直系亲属。在追悼会后,曹队简单的给我讲了讲他了解不多的情况。

    在冬瓜礁下,有一个大约直径四米,深三十多米的洞穴,地热河水就是从这个洞里涌出的,李国良只有贴着洞的上方,游进洞里,身下是接近沸腾的地热河水。下到了洞穴的尽头,他发现下面有一个大约两百平米,高三米多的空间,在这个空间的底部,是一块巨大的陨石,估计有七米见方,几十吨重。陨石半嵌在一块巨石上,下面还有一个直径一米的洞,但洞口太小,李国良无法进入。

    但根据李国良的观察,这个洞并不深,但里面有强烈的白光射出,似乎还有一个浮动的,不断旋转的光球,湖水应该就是在这里被加热,又回流出去,形成的地热河。这时李国良发现,他随身携带的辐射数据仪的读数已经无法显示,这里应该是一个放射性极强的核反应装置。洞内水温超过了八十度,而且水温还在不断上升。

    李国良无法在坚持下去,身体开始出现强烈的反应,就用了最后的气力,从洞穴中返回,离洞时他又发现,在身下地热河的底部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龟壳般的球体,隐隐的发着白光。之后,李国良大概游了十几米就昏迷了,后面基本上是曹队和小古用绳索给他拽了回来。

    曹队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没有人看到李国良当时拍的录像资料。

    大约一年以后,我才慢慢了解到,我们的考察结束后,落星墩一带的水面就处于封锁的状态,政府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灯塔,似乎用这座灯塔在说明,之前的沉船事故正是因为在恶劣天气下,船只缺乏指引,才导致触礁沉没。

    但这座灯塔的塔基非常的巨大,周长近百米,高六米。据当地的渔民讲,塔基下似乎有个小型的发电厂,每天电机的转动声不止,有大量的冷却水从这里涌出,弄得这一带的水温比原来降低了不少,鱼群都不在这一带活动,自然渔船来这里就更少了。

    而在星子县南面,另一个政府工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这是江西最大的废旧金属的处理厂,大量的废旧金属从各地运到这里,经过处理加工再转运出去。但厂子运营后不久,有环保人士就向环保局反应,那个处理厂把很多处理后的残碴废料半夜装船,开到落星墩一带的湖面,偷偷倾倒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很快发现,不光是金属处理厂,附近的水泥厂,木制品厂,连屠宰场都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把生产废料集中收集,倾倒进了湖里。

    在越来越高涨的环保呼声下,当地政府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两年后,成立了鄱阳湖自然生态保护区,规定了湖上运输和客运船只新的航线,有意避开保护区的水面。但那些持有通行证的船只,还是会在后半夜秘密通过落星墩的水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保护区的成立,鄱阳湖的生态和水质明显的好转了,碧波微荡,草木丰盛,鸟鸣鱼跃,风轻云淡。而保护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当地的旅游经济也蓬勃的发展起来。一切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但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灯塔建成后,鄱阳湖很少再发生沉船事故,那种突发的恶劣天气也慢慢的烟消云散了。

    我们从鄱阳湖回来后的第二年五一,曹队和曾茜终于喜结连理,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婚礼,但让我惊讶的是,他们一个月的婚假是在内蒙,湖北和江西渡过的,也许他们在寻找那些承载了我们太多回忆的地方。

    曹队调入了以六三一所为班底的特别案件调查处,但并不像李国良那晚预计的,曹队并没有马上接手罗布泊的案子,我们有大概半年多没有见面。李国良给我的笔记本,我粗略看了一遍,不知为什么,内心里对几千公里外的戈壁滩有了一种隐隐的期待,李国良把那里称作离星空最近的地方。

    (那就不要崇拜如尘的功名,也别去……因为这也是真理……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免得你的千辛万苦仅仅产生新的梦,新的梦;并没有真理,除了在你自己的心里。那么,就别向天文学家们寻求知识,他们借助望远镜跟踪掠过的星星的弧旋轨迹……叶芝《十字路口》)(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枕(甲)

    九六年的初夏,北京比往年热得晚些,清风垂柳,岸绿莺飞。曹队和曾茜去内蒙旅行结婚,小雷进了特别案件调查处,忙的踪影不现,虎坊桥的小院,来的最多的变成了北京文玩圈的朋友。

    那两年,正是盛世收藏的开端,文玩行的生意渐渐火爆,拍卖会如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