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院上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处长思索了一下,说道:“雷警官,你的意思是,这种不同步会造成五个小时的拍摄,实际占用了六小时的录像带,而最后一个小时根本没有录上。当银行每天更换录像带时,至少有四个小时漏掉了,没人知道金库里面发生了什么?”
小雷点了点头,“谁都没发现这个时间不同步的问题,银行的技术人员,是按每两小时一个时间段贴标签做的存档,根本没注意到。我想,这没有出现在录像带上的时间,很有可能就是作案的时间。”
“但盗贼是怎么做到摄像时间和录像时间不同步?这太不科学了,是不是有人修改了录像机的画面呢?”王队长问道。
小雷摇了摇头,“银行的监控录像带根本没出过银行,银行里没有线性编辑机,根本无法改动录像带。录像机我也检查了,没有人动过手脚。”
“这就怪了,盗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王队长瞪着眼,双手抱在头上,前一段高强度的调查让他显得有点疲倦。
“没录上内容的时间,应该就是作案的时间,如何偷走的这些时间,我们当然要查,但更重要的是窃贼是如何进入金库的,弄不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有大的进展,通风口是个很重要的提示,明天就重点查,看看有什么线索。”曹队打断了大家的议论,直接布置了这几天的工作内容。
散了会,我问小雷,时间错乱的录像带到底有多少天的,他告诉我,他手上有差不多十天的,但因为带子是重复循环使用的,十五天前的已经被抹掉了。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能确定,但结束的时间可以确认出来,是十一月二十五号。
我想了想说道:“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假定这个现象是窃贼制造的,那只能说明,每天四个小时,并不能足以让他完成盗窃工作,他至少弄了十几天才完成。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费时费力的工作呢?而他完成了当天的四个小时工作,第二天的监控画面完全看不出变化,难道他又恢复了回去?这么做又有何意义呢?”
“也许,窃贼料到我们早晚会发现监控上的问题,会查录像带上丢失的那四个小时,故意用这种方法来迷惑我们?让我们无法确认他准确的作案时间。”小雷做出这一系列推测是明显没有了之前的自信,显得很犹豫。
“小雷,你说的是一种可能,但如果你是窃贼,一次能解决的问题,为了迷惑我们,反复弄十几次,这可能吗?如果要隐藏真实的作案时间,他不去做这么繁复的事,只是那一天的录像带上有时间不同步的问题,我们在一百多盘录像带里,可能根本发现不了,这才是最好的隐藏方式。所以,我觉得这十几天,也许是几个月也说不准,每天四个小时,是他必须要完成的一个过程。”我一口气说完了我的判断,反而觉得更加的迷惑。
“想不明白就先不想,人进不去金库,一切都是白搭,一百多公斤黄金,一定是人力搬运的,不可能不留下痕迹,我们还是先查查那通风口吧。”曹队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但事情的发展永远和你想象的有所偏差,而越复杂的事情就意味着你遇到的意外会更多。第二天,我们到银行总部去找当年的金库施工图纸。等了足足有两个小时,工作人员才抱着已经有些发黄的卷宗出来,直给我们道歉。
毕竟过去了三十多年,当时的很多资料都遗失了,能找出这卷图纸已经是好运气了。
金库是在五七年重修的,基本上是依托原来中央储备银行的建筑,金库部分基本没做太大的变化,只是把整个墙体加厚。金库的隔间墙体有一些变化,所以通风管道做了些调整。从图纸上看,实线部分是变更后的管道,虚线则是民国时的管道。但无论实线、虚线,管道出了水泥墙体,就没有再标注了。
银行工作人员给我们解释,当时重修金库时,老金库对外的通风系统应该是完好的,但找不到原有的施工图纸。后来的施工应该沿用了老金库的对外通风管道。所以,新建的部分通风管道有图纸标注,而老的那部分,就是从金库外墙延伸出去的,没有任何的记载,但好在三十多年了,通风道并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否则维修起来确实很麻烦。
曹队和银行协调了之后,我们出发去金库实地勘察。
这个埋藏在山体之下的金库,虽然我之前已经预计到了它的隐蔽和戒备森严,但实际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从银行大楼坐电梯下了五层,是连续三道厚重的铁门,每一道门都需要钥匙和密码共同开启。之后是一个有近百米长的狭长通道,通道的尽头,又是个电梯,带锁的电梯。乘坐电梯上了两层,进入了一个大厅。
这个大厅有近五百平方米,中间的水泥柱每个都超过一米宽,跟我们一起下来的银行领导告诉我们,当时修建金库时,中苏关系已经开始紧张,为了防止霸权国家的核威胁,金库是按照防核打击的标准建的,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这里还可以成为临时的避难所。
在大厅的两侧,是两米多高的并置的保险柜,一字排开,不锈钢的柜门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每组保险柜都有一排排独立的抽屉和密码锁。大厅正中的墙上,有一个高宽两米左右大门,这个就是金库的内库了,也就是黄金失窃的地方。
银行的工作人员走过去,将大门上的一个金属盖板打开,里面有三个很大的钥匙孔和一个圆形的密码锁。银行的几位领导走上前去,各自拿出钥匙,插入钥匙孔,轻轻转动,发出三生清脆的撞击声。其中的一位继续转动密码锁,在外圈和内圈分别对应下几组数字后,大门发出沉闷的“咔”的一声。工作人员上前,转动大门上的手柄,然后,慢慢推开了金库的大门。
金库大门打开的一刹那,我的心脏开始急速的加快跳动,那时一种熟悉的又令人恐惧的感觉,但好在并不像以前在玄门附近那么强烈,那么令人难以忍受。我转过头看了看在一边的曹队,他也正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但我们都没有说话。
金库里有几排不锈钢架,但上面空空如也。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金库盗窃案发生后,银行已经把剩余的黄金和现钞转移了。
曹队问工作人员,当时金库里的现金有多少,是否也有丢失?工作人员摇了摇头,回答说大概有一千三百万左右,但一分钱都没少。
小雷在金库一侧的角落向我们招了招手,我们过去看了看,侧墙和顶面相交的位置,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地方,有一个高十公分,宽二十公分的通风口。小雷拿过我们带进来的梯子搭好,正要上去,曹队拽住了他,自己一手拿了把改锥和电筒,另一只手扶着长梯,爬了上去。
很快,曹队打开了通风口上的金属网格,反过来,用手电照着,仔细看了看,递给了下面的小雷,一边说着:“小雷,这个格网带回去调查,小心点,上面有指纹。”说完,爬到梯子的顶端,用手电向面照过去。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凿壁 (己)
曹队在梯子上足足呆了十分钟,丝毫没理会在下面翘首以待的我们,一句话没说,只是呆呆地往里面张望着,手电的光柱在微微扬起的灰尘中,变得有些昏沉。
又过了一会儿,他才叹了口气,从梯子上下来。小雷已经把那块不锈钢隔板装进了一个大塑料袋里封好了,见曹队下来,又递给了曹队。而邓处长早按捺不住好奇,爬上了梯子,仔细地在通风口的四壁检查着。
“老曹,怎么样,有什么发现?”我见他皱着眉头,就问了一句。
曹队没有马上回答,拿手电又照了照不锈钢隔板,想了半天,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这个隔板有人动过,用工具从里面把固定的螺丝顶下去了,之后又把螺丝从外面重新拧上了,上面留下了点指纹。可问题是……”
我干脆也在他身边坐下,并没有插话,等着他的下文。
曹队思索了半分钟,才继续说道:“老常,真的太奇怪了,通风道里的空间,比隔板的外沿还要小上一圈,估计进出个猴子都费劲,我在上面笔划了一下,我的头只能侧着伸进去,保不齐还要卡住,这谁又能挤进这通道?还有移动可能上千米的距离?”
“会不会隔板上的螺丝拧过的痕迹是当年安装隔板时留下的?那指纹估计也是。”我在曹队身边问了一句。
“不会,那些个划痕非常新,估计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一点儿锈痕都没有,那个指纹更是奇怪。”说着把隔板递给了我。
我仔细看了看,隔板背面确实有模糊的指纹痕迹,但和一般人的指纹比起来,似乎要细长一些,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是个指纹。
“会不会是个女子的指纹,或者是小孩子的?”这是我看到那指纹的第一反应。
曹队摇了摇头,“这个指纹应该是个成年人的,只是他的第一个指节比一般人的长,手指的接触面也要大一些,不知道很么原因,按上去的时候有点变形。但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钻进那个通风口。”
我知道这又会是个无解的问题,从衣袋里拿出罗盘,递给了曹队。曹队拿在手上看了看,罗盘的指针正匀速的旋转着。“这个情况老常你应该早预料到了吧?但好像没有玄门里转得那么疯狂。”
“进金库大门时就有了奇怪的感觉,罗盘被干扰,但现在转得很均匀,在金库大门外没有这种情况,说明金库里曾经有个很强的磁场,现在正在逐步的消失,估计几天后,罗盘就会恢复正常。”
我正说着,邓处长从梯子上下来,一脸严肃的对曹队说:“老曹,这通道大概有两米五深,之后向右侧拐过去,但拐角上,好像挂着一点细布条,里面空间太小,取不出来。”
邓处长边说,边拿出那份银行金库的施工图,也坐在了我们旁边,仔细看着,又喃喃地说道:“从图上看,这个通风管道,在前面右转以后,大约又前进了三十米,然后是垂直向上大约两米,再继续向前延伸,图上标注的转角就有十几个,你们看这里。”邓处长指着一个转角给我们看。
这个拐角拐出去不到四十公分,紧接着又垂直向上半米,继而再向一侧转去,短短的一米多的距离里,有两个呈直角的拐角。“先不说人能不能钻进这个通风道,任何人体也不可能和这个通道一样,完成两次直角的扭曲,老邓,你是这个意思吧?”小雷皱着眉接了一句,也仰着头看着那通风口发着愣。
“没错,可通道里确实有人或其它什么东西进入过的痕迹,浮土都被滑开了,痕迹很明显,这怎么解释呢?”邓处长一脸的迷惑。
“我在拆那个隔板时,上面少了一颗螺丝钉,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能在地上找到。”曹队一边看着图纸,一边说道并没有直接回答邓处长的问题。
小雷飞快地站起身,拿着手电,在通风口附近的地面仔细地搜索着,其他人干脆都围拢过来,坐在地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着。
没过几分钟,小雷回来了,把一颗螺丝钉放在了地面摊开的图纸上。
刑警大队的王队长拿出了烟,给大伙挨个敬了一圈,本来金库里是不允许抽烟的,但银行的几位领导显然也被案件的诡异所吸引,带头接过了烟。在一阵烟雾缭绕中,王队长说道:“老曹,看来犯罪人是通过通风口进入的金库,不管有多少不合情理的地方,但我们还得想办法进到通道里面去,里面肯定还有更多的线索。另外我们得找到通风口的出口,犯罪人从出口进来,在出口处也一定会留下更多痕迹。”
王队长顿了一下,似乎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还有,金库的事应该是非常隐秘的,具体位置,里面的东西,可能进入的方法,一般的盗窃分子不可能有这样的情报收集能力,肯定是专业团伙,弄不好还是个高科技团伙,但他们从什么地方了解到这么详细的情况?一定有了解情况的人给了他们指点,嗯,抱歉,侯行长,我不是在乱怀疑你们银行内部系统的人,就事论事。”
坐在一旁没说过话,却是一身西装革履的侯行长坐直了身子,说道:“王队长说的没错,是应该仔细查一下,特别是了解金库改建工程的老同志,包括退了休的,我们银行全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王队长说的有道理,这两年重庆的盗墓团伙活动的很猖獗,很多古墓被盗挖,这鹅岭坡下是原来的乱坟岗,但山上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古墓的,几个月前我们还接到报案,有个明代墓葬被盗挖,有专业技术,又是团伙,这些盗墓的也要查一查。”邓处长在一边补充着。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曹队却抬起头,望向我,问到:“老常,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意见呢?”
“大家说的都很对,我只能做点补充。一个是监控录像的事一定和这个案子有直接的联系,虽然我们还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但一定要仔细查下去。还有,关于民国储备金库修建的所有资料,那怕是传说,也要搜集回来,我想那伙盗贼肯定也是从这方面先下的手。另外,老曹,你记得前天在洞子火锅里,那个老蔡讲的他们曾经到过金库的外墙,那里还有一个巨大的空洞?”我看着曹队,问了一句。
曹队一拍大腿,两眼放光,“没错,先把所有的线索都梳理一遍,我们兵分四路,王队,麻烦你带我和老常,去查一下这周围的防空洞,我们进到外墙那面去看一看。邓处长,你负责调查和民国金库有关的所有资料,请侯行长配合再查一遍银行的老职工,小雷,你负责想办法从金库里的通道进去,查清楚里面的情况,请北京技术处那边支持一下,看看有什么新设备能进去,另外,还请王队从局里安排专人,继续盯着那些金店和加工点。”
“想不通的问题先放下,能收集到越多的信息越好,就算是个神仙,我们也把他挖出来。”曹队狠狠地把烟掐灭了。
曹队定下了工作任务和责任人,所有的工作开始紧张有序的启动。小雷在金库里蹲了几天,就飞回了北京,走时告诉我,他北京的同事找到了中科院,有一种刚刚设计出来的多地形遥控车,带有一个小型机械臂和摄像头,应该可以进入通风口内部,他马上赶回去搬救兵。
邓处长那天碰头之后就消失了,但王队长告诉我老邓的网已经铺下去了,以他的效率,用不了一周,就会有消息传回来。但我和曹队这边却遇上了很大的麻烦。
先是老蔡没在家。通过陈老板,我们很快找到了老蔡的家,但一连两天家里都没人,找邻居问了问才知道,他回老家忠县过年去了。王队长带了人连夜去了忠县,两天后才请了老蔡回来。老蔡路上已经知道了我们请他的原因和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倒是非常的兴奋,只是提出来,时间毕竟过去太久,自己年纪也大了,防空洞里面的情况记忆有点模糊,最好再找到几个当年一起进去的老职工,集思广益稳妥一些。
可这一找才发现,当年那批人,有不少已经去世,有的不知调到哪些单位去了,没了联系,最后只找到一个,姓赵,现在也是两鬓斑白,好在腿脚还算利落。但当年老蔡他们画的图纸,交给了厂里,厂子几年前就倒闭了,图是找不到了,唯一我们可以依靠的就是老蔡他们看上去并不太靠谱的记忆。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知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达摩祖师《破相论》)(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八十章 凿壁 (庚)
我心里担心时间拖久了,异常磁场会逐渐衰弱消失,那样就彻底失去了线索,时间耽搁不得。曹队和我有着同样的担忧,和王队长商量了一下,从局里抽调了几个得力干警,大家准备了些装备和食物就出发了。
三十年的时间让当年的工程早就面目全非,连最初老蔡他们进入的防空洞入口都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十几层高的居民楼。王队长找了当地派出所,又去区规划局查了查,才确定当年老蔡他们施工进入的防空洞口,就在其中一栋居民楼的地下室里,好在,那个防空洞算是人防工程,居民楼施工的时候,并没有把洞口封闭,而是单独在地下室里开了一个门,与原来的洞口相连。
我们一行十个人,带着照明设备,下了居民楼的地下室。这个地下室在塔楼的最底层,没有电梯相通,只有一个隐蔽的消防楼梯可以下去。地下室面积不大,四十个平方米左右,阴暗潮湿,有一股很重的霉味。不少老鼠,因为我们的出现,四散惊逃。估计在当年楼房施工时,就在防空洞入口加装了一个大铁门,现在已是锈迹斑斑,但铁门的锁环上并没有挂锁。一个干警正要推开铁门,被曹队一把抓住了。
曹队拿着电筒仔细照了照锁环,把大家都赶到了地下室的门口,开始在地下室里一点一点的搜索。王队长显然意识到了里面的问题,也拿着电筒,在地下室的另一边搜索者,我们都紧张地看着他们两个,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找什么。
地下室里显然被空置了很久,堆积着很多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土,地面上有很多杂乱的脚印,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看不出个所以。
不一会儿,王队长叫了曹队一声,两个人蹲在地上低声交流了几句,曹队戴上塑胶手套,捡起一个锈蚀的门锁,放进了一个塑料袋里,两人走回了地下室的门口。
“这个锁是不久前被撬开的,上面有指纹,小段,你马上带着锁去技术处,和金库通风口隔断上的指纹比对一下。”王队长有些兴奋地把塑料袋递给一个干警。
“踏破铁鞋无觅处,看来那伙盗贼和老蔡你们那次的防空洞工程渊源很深啊。”曹队笑着对老蔡说道。
老蔡连忙摆摆手,“曹队长,不可能啊,我们当年那批人不知还剩下几个,都是要入土的了人,谁还会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有这个想法,也没这个本事啊。”
“当然不会是你们当年那批人,即便是,也不会等了三十年才动手,只是这伙人也一样了解到了当年的事,了解到了到达金库外墙的路,应该叫殊途同归吧,顺着这条线索,也许能摸出这伙人的身份。”曹队笑着拍拍老蔡的肩膀。
“小程,你现在马上回局里去,再调几个人手,把老蔡提供的当年进防空洞的人再查一遍,去世的要有死亡证明,健在的一定找到人,老曹我们先进去探探吧。”王队长很快安排了工作,小程应了一声,匆匆离开了地下室。
“现在我奇怪的是,这伙人可能只有两个,弄不好还是一个人,你们看,门口的脚印虽然很多很杂乱,但新的脚印就两组,脚印的大小也一样。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这个惊天大案,这很难让人相信啊。”曹队边说边指着铁门前的脚印。
从铁门进入到防空洞,里面潮湿而阴冷,我的每个关节都有着刺痛感。而空气显然是流通的,无数的灰尘颗粒灌进鼻腔,让人呼吸都有些难受。
老蔡进了防空洞,就走在了前面,看来,对里面的结构布局,他还是记忆犹新。前行了十几米,我们应该是进入了山体,两侧的墙面裸露出坚硬的岩层。转过一个巷口,老蔡停在了一个小巷道里,巷道只有两米多深,里面有一个满是铁锈的铁柜子。
老蔡打开了柜门,尘土扑面而出,里面全是一些破旧的电线,混乱的缠在一起。老蔡仔细看了看,对我们说道,“有人动过电线,这是我们当年修防空洞时安的配电箱,很多电线都老化了,这里有人重新修理过。了解这些的,一定是我们当年那批人里面的,究竟是谁呢。”
说着,老蔡把电闸的开关合上,巷道顶部的灯泡闪了两下,发出了昏黄的光线,虽然有些灯泡已经坏了,但狭小的巷道里还是被铺上了一层老照片的色彩,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那个逝去的年代。
“当年的电工我记得是陆进东,五年前就去世了。”不怎么说话的老赵在老蔡身后说了一句。老蔡低着头,陷入了沉思,一边关上柜门,一边问老赵,“我记得那年跟着灯笼走出去再没回来的,好像就是电工?叫什么来着?”
“好像姓丁,叫丁栋国,还是丁振国?记不太清楚了,平时很沉默的一个人,和大家都不怎么说话。在他失踪以后,陆进东从厂里调过来,我们因为这事,还停工了一个星期,这事儿我有印象。”老赵和老蔡并肩站在一起,看着配电箱发着愣。
老蔡摇了摇头,歉意地对围在旁边的我们笑了笑,“那伙儿窃贼对这个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