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
………………………………

第二百零九章 刺青 (子)

    蒋承志听了我的话,显然也意识到,自己的背后,也许和那些自杀者一样,有了什么变化,脸上的神色闪过一丝的惶恐,但又摇了摇头,说道:“不会,我从来没有纹过身,其它自杀者为什么会纹身,我也不清楚。我琢磨着,这是不是我能幸存下来的原因?”

    蒋承志话虽这样说,还是把衬衣脱了下来,将后背转向我们。在他一侧的小杨在衣服离开身体的一瞬间就发出了一声惊呼,我们都看到,在蒋承志的后背中央偏上一点的位置上,有一块几个硬币大小的青灰色痕迹,和曹队照片上,自杀者的刺青非常的相像,只是有些模糊,看上去只是深浅和图形上的差别。

    我们的反应,蒋承志背着身,也完全能够感受得到。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般的说到:“不可能,不可能,没有人给我纹过身,这一点我可以肯定,曹局,你看那到底是个什么图案?”

    我和曹队几乎把脸贴在了他的背上,但那块青色的痕迹已经非常的黯淡,好像因为时间久远,褪了色一般,一时很难分辨那到底是什么。但我几乎同时就可断定,这痕迹不是刺青。

    “曹队,刺青是用细针扎进皮肤,然后用颜料渗染进去,皮肤表面愈合后,颜料就留在了皮肤里,才能保证刺青不会掉色或被洗掉。可你看,这块图案上一个针孔也没有,皮肤表面非常光滑,颜色像是人的胎记一样,不像是从外面渗进去的颜色。”

    曹队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老常,你说的没错,不像刺青,倒像是个胎记,可你见过谁的胎记能长得这么规则,这么对称吗?”

    曹队说得不错,蒋承志背上的印迹左右两边完全对称,我们虽然一时看不出这到底是什么,但猛看上去,绝对是一个人工设计明显的图案符号。

    曹队拿出包里的相机,拍了几张,我见蒋承志低着头,喘着粗气,显然非常的紧张,连忙开导他两句:“小蒋,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个印迹已经非常浅了,看来是随时间慢慢变淡的。现在已经分辨不出到底是什么,但你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那些自杀者背后的印迹要清晰得多,这只能说明你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曹队从包里拿出笔纸,把自己的电话写在上面,交到蒋承志的手中,也说道:“老常说得没错,你是安全的,如果感觉有什么威胁,直接给我打电话,或者找曹向东也行。这个记号我们得回去研究一下,有什么进展会随时通知你,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配合。”

    从长春返回集安的路上,曹队把车交给了小杨开,自己则坐在后座上,一直在和小雷,老闫通着电话,足足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曹队一直在听,没怎么插话进去,挂了电话,怔了半天,才把手机扔在后座上,一边用双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开始缓缓地说了起来。

    “小雷检查过了,自杀者的刺青上面也没有针孔,看来真的不是什么刺青,但更不可能是什么胎记,这究竟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出现的呢?老常,这案子咋越查越糊涂了?”

    “曹叔,我们集安本地的老人讲,解放前我们这儿,有一种萨满教的法术,叫一字印。过去家里有了不干净的东西,萨满巫师也搞不定的,就会做个法事,那些鬼狐就会把它们的要求变成一个字,印在当事者的背后,如果巫师的道行高,就能拆解这个字,弄明白鬼狐的意思,设法满足了它的要求,当事者也便平安无事了。”小杨边开着车,边对我们说着,车窗掠过的轻风,吹得她的齐肩的秀发飘散开来。

    “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那些萨满巫师再不敢做这些事,时间长了,渐渐也就没人知道一字印。但曹叔,常叔你们说,自杀者背后的东西不是刺青,那会不会是一字印呢?是萨满巫师弄出来的记号?”小杨说完,看了一眼坐在副驾驶上的我,又转过头,专心地开车。

    “小杨,你说的萨满教就是起源于古扶余国和肃慎国,以前我们总把萨满认为就是原始宗教,崇拜万物有灵。但廖焕生的看法其实很重要,中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东北的游牧民族,包括宗教甚至是世界观。如果,扶余四术和墨家秘术有关系,我觉得我们要换个角度,再看扶余四术中的驱影传信,可能就会是另外一个意思。驱的影未必是人的影子,传的信也未必是一封信。也许你说的一字印,就是来源于扶余四术,传着传着,被妖魔化了,没人明白其中的技术成分,反而变成了占卜吉凶的巫术。”我的话小杨似懂非懂,但她的性格有很含蓄的一面,自己弄不懂的,并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反正我们弄清楚了,早晚也会告诉她。

    “老常,有两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你打算先听哪个?”安静了一会儿的曹队,靠在后座上,问我。

    “好消息呢,我估计是跟本不用我出手,你八成已经把周程忽悠到东北了。坏消息呢,估计是小雷在北京重拍刺青照片出了问题,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那跟本不是刺青了。是不是那刺青已经拍不出来了?还有一个坏消息我可猜不出,曹队,你说吧。”我边说边点上一支烟,此时,夕阳远山,公路两侧的树木都镀上了一层金色,不远处的小村炊烟袅袅,一切宁静而闲适。看着窗外,我原本崩着的神经也缓缓地舒展开来。

    曹队似乎并没有我的闲情逸志,在后座上继续嘟囔着。“老常,有时候我觉得咱们一起查案是我的幸运,但有时又觉得是我最大的不幸。什么事儿都让你猜出来,一点乐趣都没有,而且你自己的想法还老藏着掖着的,用我们的失败衬托你的高深,很没劲。”

    “都二十年了,你才觉得很没劲,反应也太迟钝了点儿,是不是我们该退休了?喝喝茶,看看戏,冬架火锅夏拌面,这样的日子多好?”我依旧望着车窗外,视线没有离开那一片残阳,曹队却好象若有所思,并没有马上回答。

    “常叔,你什么都好,学问好,头脑好,性格也好,嫂子应该是很幸福的女人。可你吧,就是总喜欢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而且把很多事看得很重,这样不是过得很累?”小杨在一边应了一句,引得我哈哈大笑,但小杨应该听不出我笑声中的苦涩。

    “小杨,你评价得大部分都对,可有一点不对,你以后就会知道。但我知道你常叔会怎么回答你,肯定是:有时候人知道的越少越幸福。”曹队在后面哼了一声,又接着说到:“老常,告诉你吧,还有你不知道坏消息,刚才焕生打电话来,矿难那事,他们今天彻底查了,小杨他爸给矿里领导反应过矿井的问题。他们在矿道的一条支路上,打通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下面有个日本人修的地下工事,里面有很多军事物资和弹药。从矿场内部的事故调查看,应该是有人不慎引燃了里面的弹药,发生了爆炸。看来你们推断的墨家人搬山驱海的扶余术并不正确,矿难那条线索可能要断了。”

    “可如果是日本人的军火库爆炸了,矿里为什么之前要请汤斌文和小范下井去查看?这根本说不通啊?”小杨不加思索地回应了一句,我不得不佩服女人的直觉往往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

    “小杨说得对,曹队,焕生这人咱还不了解,跟我一个毛病,没搞清楚情况,不会下结论,我觉得一会儿你还能接到他的电话。”我说话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在曹队的要求下,我们在路边停下来,曹队让小杨去了后排,自己开车,女同志开夜路还是太辛苦。还没等曹队重新启动轿车,他的手机如约般响了起来。

    曹队按下了手机上的免提,我猜的没有错,廖焕生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了过来。“曹队,当年的文字资料大部分找不到了,矿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档案,矿场办公室的一个老同志刚刚带我们又去仓库翻了一遍,找到了有用的东西。矿难之前两个月,矿工就发现了日军的地下军火库,但里面有个锁住的铁门,矿工砸开铁门之后发现,里面全是一丈多高的大青石碑,足足有十几块,上面有一些没人认识的符号和图案,也许是原始的象形文字,但矿里的领导认为日本人把这些石碑藏进仓库,还上了锁,可堆放的军火却没有锁,至少证明这些石碑很重要,最好请市里文物局来人看一下。”

    “但那几年,刚粉碎四人帮不久,市里忙着抓生产搞建设,对文化上的事不是很重视,只是让集安县里自己抽调人手,下去查看一下。所有拓碑的事就交给了汤斌文和小范,没想到碑还没拓好,就出了矿难。但更多的线索恐怕没了,你们到哪了?我和老冯再去走访一下矿上的老人,还有遇难者的家属,有什么发现随时通知你们。”

    “焕生,辛苦你们了,我和老常也有收获,估计两个小时后到集安,我们在酒店碰头吧。”

    (菩萨于彼不生分别,心无染著,不作二、不作不二,不作普、不作别,虽离此分别而以神通方便从三昧起,于一切法不忘不失至于究竟。――《华严经》)

    另:谢谢所有参与竞猜活动的书友,希望大家能够找到新的阅读乐趣。
………………………………

第二百一十章 刺青 (丑)

    挂了电话,我们在车里抽了一根烟,曹队怔了一会儿神,又重新发动了车子,黑夜笼罩,路灯飞逝,我们向集安的方向开去。

    “老常,你怎么看矿井下头那个日军的军火库?这事情难道还与几十年前的日本人有关?”曹队边开车,边问了我一句。

    “牵扯进日本人,我倒觉得很多事好解释了。日本人三十年代占领东北时,把东北真当成自己家一样,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测,无论是矿藏还是文化遗存都不放过。当然,他们也下了大力气进行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吉林到通化这一片长白山原始森林,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清建都北京之后,就把这里封禁起来,不允许砍树垦植,采矿建房。大多数人认为是清政府担心这里的风水被人破坏,不过清初时,确实有不少反清复明的志士,做过断满清龙脉的尝试,但似乎从没成功过。总之,长白山被封禁了二百六十多年,真正变成了人迹罕至之地。而自从日本人三一年占领东北之后,就对这里非常的好奇,勘察和建设从没停止过,所以在大青山中发现日军的地下工事并不奇怪。”我顺着曹队的问题聊了下去。

    “那日本人把那些石碑存放在仓库里,又为了什么呢?这些石碑日本人又是从哪弄来的?”曹队边拧亮车大灯,边问着我。

    “估计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日本人的研究机构就在大青山下面,他们的研究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由于二战末期苏联对日宣战很突然,几周时间就彻底击溃了关东军,再加上下面的石碑,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笨重,根本来不及撤走,索性就封存在了山里。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发现所研究的东西非常危险,既不好控制,又不能泄露出去,就索性封存了。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证明那些石碑非常重要,而矿难的发生也一定与石碑的再次发现有关,至于石碑的来源,我觉得日本人在修仓库时发现的可能性大,也可能是从龙山,禹山的高句丽王陵弄来的。”

    正说着,我忽然想起曹队刚刚说起的那个好消息,又问他,“曹队,你怎么说服周程来集安的?本事见涨啊。”

    曹队嘿嘿笑了两声:“老常,对周程这种好奇心很重的人,你就每天给他发点案子相关的信息,吊他的胃口,然后到最离奇的地方,不说了,他憋不了两天就来找你要,而他提的建议,我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只说查案事情太多,没时间弄,让他别操心了,多的一句不说。这不,今天下午给我打电话,自己买了车票就忙着赶来了。”

    “那你不是在我们从北京出发前,就开始给他发资料了?这个局你早就设计好了?”曹队眼光的深远,让我后背都开始冒凉气。

    “没办法啊,这些年才觉得上学时犯罪心理学的课程真的很重要,可惜晚了,以前都是靠勇气和胆量查案,科学手段应用于刑侦,其实我们还很落后。落后了要补课,自己是学不来了,可周程是这方面的人才,那怎么办,总得想办法为我所用不是?”

    我们在晚上九点左右回到了集安,焕生和冯不过还没回到宾馆。曹队怕刚才开夜路犯困,我们都没吃晚饭,就在路边的小饭馆要了几个菜,带回宾馆房间,我们边吃边等焕生他们回来。曹队还特意买了一打五环啤酒,说是犒劳犒劳他们。

    大约到了十点,焕生和冯不过才回到宾馆,看我们摆了一桌的饭盒,也不说话,坐下闷头儿就开始吃。看上去,焕生精神亢奋,而冯不过却是疲惫不堪。但我注意到,焕生他们进屋时,搬进来一个大号的纸箱。

    “曹队,明天我坚决不和焕生一个组了,太遭罪了,一天没饭吃不说,还到处蹿,腿肚子瘦一圈儿,这哪是来度假啊,比上班还累。”冯不过一边抱怨着,一边往嘴里填着饭。

    曹队往冯不过饭盒里夹着菜,一边笑着对焕生说道:“焕生,你们辛苦了,自家兄弟,就是仗义。这样,你们抓紧吃,我先把蒋承志那边的事跟你们说说,你综合想一下,再说说你们今天调查的情况,如果有些新的推论最好。”

    曹队给焕生和冯不过讲完,他们也刚刚吃好,焕生听得很认真,经常是吃上几口又停下,听上一阵又反应过来,继续吃。曹队讲完,焕生放下饭盒,问曹队:“老曹,我电话跟你说的情况你告诉老常他们了吗?”

    曹队点了点头,递了根烟给焕生。焕生深深的吸了一口,说道:“老常,老曹,我们今天一早就去了矿上。原来的国营矿场两年前就改制了,现在的矿业公司只有一个硼矿和两个铁矿还在开采,原来煤矿在山沟的最里面,估计有十几年没人进去过。后来山里有过几次泥石流,老路也没人修,算是与世隔绝了。矿场改制后,原来老矿场的档案资料转到了企业局,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煤矿当年的图纸,工作记录什么的堆到了硼矿场的仓库里。”

    焕生喝了口水,接着说:“也是我们运气好,碰到了当年一个煤矿长的职工,现在在硼矿场管仓库,我们要晚来一个月,估计这些资料也都处理了。我们翻了一天,情况电话里都跟你说了,有用的我都带回来。”

    “我们碰到的那个硼矿场的仓库管理员姓刘,老刘头当年也下过井,挖开日军地下仓库时他在场。他告诉我们,那个地下仓库面积非常大,可能有几千平米,但这个仓库是修在一个原有的地下山洞里,洞顶、洞壁都是天然形成的,日本人估计是依托山洞,重新修葺了围墙和通道,建了一个蓄水池和发电设备。从里面分割出的住人的房间看,当年这里至少驻扎着一个中队的日军,看来保密级别还是很高的。”

    “那个仓库的出口原来应该很宽阔,卡车可以开进来,日军撤走时,应该并不匆忙,把能带走的,好携带的都带走了,然后把入口炸掉,入口那里堆满了炸碎的石头,巷道全塌了,不知道那边通向哪,也不知道有多深。那些石碑在仓库尽头的一个带锁的铁门里,这个地方是山洞里唯一上锁的地方。矿工们很好奇,动用了切割工具才把门弄开,原以为是日军留下的金银财宝,可进去一看,就是几排石碑和几个石像,大家也奇怪,为什么单单把这些锁起来。”

    “后来,汤斌文和小范来过几次,就是拓印石碑上的文字,那些文字很奇特,有点像我们的甲骨文,但老刘头是一个都不认识。但矿上的领导专门开了次会,说发现碑的事是国家机密,不允许下边乱说,所以老刘头根本不知道那上面是什么。但不久就发生了矿难,后来,那些碑就再没人提起。但老刘头还是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当年拓碑的资料都在汤斌文那里,汤斌文在学校有个单独的办公室,让我们去学校找找。”

    “我和老冯给你们打了电话以后,就立刻去了矿场子弟学校,那个学校两年前和另一个中学合并了,老学校变成矿场的仓库,汤斌文的那个办公室兼画室堆了其他东西。罗局给我们安排的刑警小李帮了大忙,我们四处打听,又跑了几个地方,最后在学校地下室,找到了汤斌文办公室原来存放的东西。”

    说到这里,焕生拽过了那个大号的纸箱,里面放满卷成卷的工程用的图纸,上面满是灰土,看来这几年来没人动过。曹队拿过床头上的台灯,焕生和冯不过一起慢慢打开了一副卷轴。

    打开之后,我才发现,那些工程图纸是汤斌文用来做衬底用的,图纸上裱糊了一层宣纸,因为时间久远,再加上地下室的潮湿,宣纸已经变得发黄,很多地方全是霉点,还有些破损,如果不是当年汤斌文用图纸裱糊过,现在肯定已经朽烂的不成样子。宣纸上是当年从石碑上拓印出的内容,能辨认出一些文字,但更多的是一些象形的符号,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江河,有的像树木,但和中国的上古文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这些文字符号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一个斗大,有的又只有指甲盖大小,不知道到底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更不用说怎样辨认了。

    “老常,汤斌文留下的拓碑资料,我们足足装了三纸箱回来,估计有一百多卷儿,但里面很多应该是汤斌文从其他地方搜集的高句丽碑刻拓片,我可能要花点时间来分分类,但矿井下的十几块碑的,我明天应该就能整理出来。”焕生看着这些拓片,两眼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焕生,我们听蒋承志说,小范有一本绘图的日记本,你在那里有没有找到?”我边看那拓片,边问他。

    “今天就忙着整理这些卷轴了,那地下室里还有很多汤斌文学生的作业,美术资料图书什么的,堆了一屋子,我没有仔细找,明天要不我们一起再去翻翻。”焕生正说着,一直蹲在卷轴旁的曹队忽的站起了身,对我们说道,“焕生,老冯,麻烦你们把卷轴拉起来,靠到墙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青 (寅)

    曹队边说,边把床头的另一盏台灯拿了过来,三两下,拧下了灯罩,打开开关,又把房间里的灯全部打开,照向那灰黄破旧的卷轴。之后匆匆从包里拿出那些照片,一个一个翻看起来。

    “曹队,你是觉得这卷轴上的图案和自杀者背后的刺青有关系?”我恍然意识到了曹队的用意,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故事可就有了另一个讲述的方式。

    曹队并没有搭话,只是前进几步,又后退几步,在屋里不停变换着位置,目光游移在卷轴和照片之间。这是异常安静的五分钟,似乎时间停滞,万物沉睡,大家都默默等待着,等一个我们预料之中,又是出人意表的结论。

    “老常,你看,这两个符号是不是一样的,卷轴上,这个,和那个组合在一起,是不是就是照片上这个?”曹队有些兴奋的走到卷轴前,用筷子在上面笔划着。

    我拿过照片,对比了一下,向曹队点了点头,“没错,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之前我们被那些刺青本身的图案迷惑了。关注图案时,我们往往会人为的把它们想象成我们希望它是的东西,这是人类的本能之一。所以我们觉得照片上的东西是个盾牌,甚至是个女子的侧面像,其实,那只是一些文字,一些符号叠加在一起的效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参照,我们却永远也想不到。”

    小屋里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大家的大脑里都在飞快的将所有案件的碎片一一拼合起来,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有坐,有立,有抽烟,有喝茶,有闭目思考,也有两眼放空。曹队手里的一支烟抽完,重新开了口:“焕生,推理的事还是要靠你,你说说看吧。”

    廖焕生从沙发里直起身,缓缓的说了起来,他人本来就谨慎,现在几乎是一字一顿了。“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自杀者背后的刺青,都在石碑拓片上找到,那很显然,自杀者和那些石碑有潜在的联系,如果这些刺青被证明是自杀者自杀之前不久出现的,那么这种联系应该是刚刚建立起来。可石碑也许存在了上千年,日本人发现这些石碑有六十年,矿难发生了快二十年,为什么,直到不久前才建立起这种联系?那只有一种解释,石碑和自杀者联系的机制刚刚被发现不久。”

    “还有,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自杀者是当年矿难遇难者的血亲,也只有他们身上出现了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