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院上坟-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大嘴。

    李干事把手电都扔了,落荒而逃,回到宿舍就大病一场,保卫处的人慢慢都知道了这事儿。李干事是个部队的转业干部,虽然是个工程兵,但也是扛过枪受过专业训练的,能把他吓成这样,其他人心里都没了底儿。

    没出一个月,李干事病好了,他坚决辞了职。保卫处巡夜,从此都是两三个人一组,在没有单独行动的。之后两三年里,又有几个人撞上过那长毛的东西。八七年时,有个叫韩向阳的,碰到那东西时,偷偷带了把枪出来,惊恐之中,朝它开了一枪。但那东西身体好像是钢筋铁骨一般,子弹打上去当的一响,那东西倒是震得飞了出去,趴地上不动了。

    韩向阳胆子大,往回跑了两步,回头看那团东西不动了,就又走了回去,可离那东西三四米的时候,那东西突然蹦了起来,龇牙咧嘴冲向韩向阳。还好,韩向阳跑的快,没被逮住。可那回以后,韩向阳也说什么不在保卫处了。

    从那以后,厂里有个刀枪不入的恶鬼的事慢慢流传开,几年里,保卫处的人大部分跑干净了。新来的也没好哪去,何老爷子记得,光吓疯的就有两三个。厂里没办法,专门组织人白天的时候把厂里的犄角旮旯全搜了一遍,也奇怪,一点痕迹都没有,没人知道那东西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消失的。也许,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鬼了。

    到了九零年时,偷酒的事情越来越严重,厂里下了个死命令,保卫处四个人一组,到储酒车间守夜,一定要抓几个偷酒的现行回来。保卫处的人没辙,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天有四时,人有四用。何谓四用?视而形之,莫明于目听而精之,莫聪于耳重而闭之,莫固于口含而藏之,莫深于心。目见其形,耳听其声,口言其诚,而心致之精,则万物之化咸有极矣。淮南子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酒神 (辛)

    为了壮壮胆色,守夜的几个人带了两瓶白酒,一箱啤酒。那阵子枪是不让带了,一人就拎了一根电棍,坐在储酒车间喝酒打牌。

    大约过了十二点时,耳朵尖的听到外面,好像是院西的墙边上有动静。这几个人血气方刚,又喝下了一瓶多白酒,这会儿已把之前的传言抛在了脑后。带头的使了个眼色,几个人拿上电棍就出去了。到了门外,几个人让小风一吹,酒醒了不少,心下也犯了嘀咕,可出都出来了,不能再退回去。几个人就相互鼓励着继续向前走。

    快走的墙根,眼尖的看见墙头上好像蹲着个黑影,在月光下模模糊糊不太清楚。正要扭头往回跑,被带头的一把拽住。说是拽住,倒不如说拉个垫背的准确,因为那带头儿的也是哆哆嗦嗦,慢慢的把手电拧开,照了过去。

    黑夜里,聚光电筒的光柱无比耀眼,墙头上那人被晃得也定在了原地。守夜的几个定睛一看,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满脸的惊惧,墙下还倒着个塑料桶,看来是翻墙过来偷酒的。众人内心的恐惧一下烟消云散。带头的大喝一声,顺手就把电棍扔了过去。那偷酒的年轻人反应了过来,塑料桶也不要了,翻下了墙头,那一棍子没打到人,只是在墙垛子上溅起一片尘土。

    等几个守夜的爬上墙头,那偷酒的年轻人早跑没影儿了。几个人好歹缴获了一件作案工具,拎着塑料桶,豪气冲天的嬉笑着回了储酒车间。

    走在前面的一个推门正准备进去,却像让人施了定身咒一般,楞在了原地,双腿还不停的哆嗦着。带头的那个也没多想,一把把他扒拉开,就进了屋。

    猛地他看见离他三米多远,刚才他们几个聚在一起喝酒的小方桌上,蹲着一个人。你说他是人吧,只是有个人形,但浑身上下披着暗红色的棕毛,倒是不长,但把全身都包裹起来,看不出高矮胖瘦。那人形听见门口的动静,正扭过脸来看向门口。他头上的毛发漆黑,遮住了半个脸,而露出来的半个脸,是青灰色的,上面还布满深深的刀刻一般的皱纹。垂下来的毛发里,隐约可以看到两个深深的黑洞,反射着金属一般的光芒。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几个守夜人魂飞魄散,但腿却像灌了铅,挪不动步子。桌上那人形的东西,手里正拿着他们几个刚刚没喝完的白酒,似乎刚灌了几口。见这几个人进了门,倒很从容的从桌上拿起瓶盖,拧好,把瓶子攥在手里,猛地站起了身。

    这一下,几个守夜人反应了过来,调头就往屋外跑。带头那个跑在最后,一脚踩在那个塑料桶上,四脚朝天摔在了地上。他倒地的一刹那,已经看见那人形的东西从桌子上跃下,就站在他面前不远的地方。

    带头那人只觉得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顶上涌,身体却像被抽干了力气,再也挪动不了,而一股腥臭的气味扑面而来,他心里一沉,连挣扎的勇气都没有了。

    但那黑影并没有上前,只是呼啸了一声,转身跑向了另一面的窗户,一跃而起,将那木窗框撞得粉碎,瞬间消失在了黑夜里。

    何老爷子给大江讲完这几个故事,见大江听得入神,反倒是笑了起来,“江警官,这些人啊也许看到的东西并不像他们讲得那么可怕,二三十岁的大小伙子,被吓得屁滚尿流,不描述的邪乎点儿,往后怎么抬得起头啊,你也不用太当真了。”

    大江也冲何老爷子笑了笑,“何大爷,我看还是您的故事讲得好,不然怎么大白天的,我后脊梁直冒凉气呢?不过,听您这么一说,这十几年来,大家看到的应该是一个东西,但好像从描述上,不像是什么鬼,更像是人,或是个类人的动物,而且似乎,这东西并没有伤害过人?”

    何大爷点了点头,“是啊,韩向阳打了那个东西一枪,那东西爬起来也没跟韩向阳玩儿命,只是匆匆的逃走了。所以长得凶恶的,未必有多大的危险,看着平常的,才容易害人性命。”

    大江忽然觉得,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何大爷,话里却充满了哲理。连忙又问了一句“何大爷,您在厂里呆的年头最长,这厂里闹鬼的事儿您信吗?”

    “信啊,怎么不信?江警官愿意听我闲聊,我就给你多讲点儿。”何大爷把大江拉进了传达室,泡了杯茶给他,继续讲了起来,大江没想到的是,原来这闹鬼的事儿还有个前传。

    何老爷子进厂是五十年代初,合而盛啤酒厂公私合营的时候。进厂时也是酿造车间的学徒,一心想学好这酿啤酒的手艺。以前都说合而盛的啤酒好,但原来工艺和配方都是保密的,外人并不知道。公私合营了,合而盛的掌柜不但把厂子拿了出来,酿酒的手艺也捐给了国家。

    合而盛的掌柜是两个人,大杨和二杨,两个人并不是兄弟,但一起闯过口外,一起给俄国人干过苦力,都是苦出身,赚了一点钱回的北京,开的这个小小的啤酒厂,感情上比亲兄弟还亲。这从厂名上就能看出来,合在一起才能兴盛嘛。

    合而盛自打创立就多灾多难,经历过满清覆灭,经历过军阀割据,经历过日本人的占领。每到乱世,总有不怀好意的人盯着这小小的企业。但合而盛一直坚持一件事,就是酿造啤酒的配方只有大杨和二杨知道,而且都是亲手操持,外人看都看不到。虽然这造成了合而盛规模做不大,产量上不去,但客观上保证了合而盛啤酒的品质,特别是厂子的自主权。

    军阀、日本人都收缴过厂子,但酿出来的啤酒味道就是不对。也曾经威逼利诱过大杨和二杨,但两个人都把配方看得比命重,誓死不说。最后也只有依旧让他们管着合而盛。就这样,大杨和二杨提心吊胆的撑到了解放。

    新中国搞公私合营的时候,大杨和二杨都已经七十多岁,快八十了。自知没有多久的日子,索性厂子和配方、技术都捐给了国家。那时,政府接收厂子的代表还专门搞了个接收仪式,大杨和二杨披红挂彩,上台激动的给全厂职工做了个演讲,大家听得热血澎湃。两个人还带了几十个徒弟,像返老还童一样,和这些年轻人一起,吃住在厂里,手把手的教,准备着把合而盛发扬光大下去,可没曾想,他们又赶上了新中国最混乱的年月。

    经历过军阀、日占的企业,能活下来,必定有过委曲求全,阳奉阴违的时候。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罪名,通敌、汉奸、特务,所有的帽子都可以往上扣。最初,还有人为大杨和二杨说句公道话,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大家都躲得远远的,生怕引火烧身。

    很快批斗开始了,两个老人在轮番折磨下,很快就精神崩溃了。先是二杨,含冤投了酒罐。那时候合而盛还是用木桶做的酿造罐,不到一人高。二杨爬进了罐子里自沉了,和这次死在德国酿造罐里的无名尸体非常的类似,也是很多天以后才被人发现。

    大杨丝毫没觉得意外,只是求这个求那个,把二杨的尸体弄出来,火化后就埋在了厂里那片杨树林那,连个墓碑都没有,只是在坟头上摆了个小小的橡木酒桶。那片杨树林还是后来种的,当时是厂里自己开垦的一小片菜地。

    埋了二杨后,大杨像是完成了全部使命一般,每天都在厂里转悠,亲手摸摸自己一砖一石建起的厂子,摸摸万水千山运回来的设备,熟人偷偷和他打招呼,他也不应声儿。之后没几天,大杨就失踪了,后来有人在厂里那口深水井旁,找到了大杨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大家就推测大杨是投井自杀了。

    原来大杨二杨在厂西面那有个二层的小别墅,一直住了几十年,后来厂子扩建,就给拆了,现在出事的酿造车间,就是建在原来的小别墅上。

    大杨二杨含冤自杀以后,厂里就经常有人撞上些奇怪的事情。有人在西边厂区车间听到老人的哭泣声,看到过二杨像生前一样,在木桶前拿着长柄勺,品尝酒的味道。还有人夜里看见大杨坐在厂里那口井的井沿上,借着月光,写着什么东西,可一转眼人就不见了。总之五花八门的都有,但那个年代,谁敢说自己信鬼神这些?只是大家心里知道,但没人害怕,就好像两个老人根本没死,依旧在厂里转悠一样。

    但从大杨投井之后,厂里那口深水井的水质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从前的清淳甘冽,不但浑浊,而且有一股子很重的土腥味。当时厂长派人下去查看,但那井竟然有近百深,也不知当年是怎么开凿出来的。而且因为井水太浑,下去的人也不知道地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厂长只好给这井加了个盖子,封了起来,酿酒的水改用了经过净化过滤处理的自来水。从此,这井也就被厂里人慢慢淡忘了。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法华经
………………………………

第三百三十六章 酒神 (壬)

    到了六十年代初时,中国生了严重的粮食困难,这耗费粮食巨大的啤酒厂自然停产关门。 。 何老爷子也离开厂子,回了大兴乡下继续种田。一直到了七十年代初,啤酒厂恢复生产时,当年懂得啤酒酿造技术的老工人已经不好找了,何老爷子z这才又被请回了厂里。这一晃又是十六年,何老爷子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但对厂子充满了感情,不愿再离开,索性帮着看看大门,打扫打扫卫生,也不再想着回老家了。

    何老爷子讲到这里,大江不禁好奇心起,问了一句:“何大爷,您在这厂子呆了半辈子,有没有见过那个鬼呢?”

    何老爷子朝大江笑了笑,“你说没见过呢?那肯定不可能,但我从没有像那些后生一样,面对面的见过那东西。但有时,你躺在屋里,能听到有人从屋子旁边走过,像赤着脚,声音很轻。有时候,一个人在厂区里转悠,会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跟着你,在什么地方盯着你,可你一回头,又什么都没有。”

    “这种事儿,你遇到的多了,也就不把它当回事儿了,那东西从不招惹你,连我养的老狗都见怪不怪了。但厂里上年纪的老职工都有个习惯,逢年过节和厂里每回酿的头罐酒,都要弄一瓶摆在自家的窗台上,是对大杨二杨的祭奠。多少年了,一直保留下来。但第二天一早,那酒必定被人取走,风雨无阻。但这些年,老人们一个个都走了,估计一年下来也没几瓶了。”

    大江越听越觉得离奇,又问道:“就没人看看到底是谁把酒取走的吗?”

    “怎么没有?有,开始时大家还都好奇,有人熄了灯趴在窗台上等,后半夜时会看到黑乎乎一团,一个人形的东西,拿了酒瓶,像陈风一样,眨眼就消失不见了。但谁也不敢出屋去追,后来习惯了,也就没人当回事了。”何老爷子说道这里,突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其实最早家家户户门口摆酒的时候,酒是从来不会被拿走的,我印象是从七三年厂里恢复生产时才开始的。而且这习俗,也说不清是从哪来的,厂子周围的老住户,很多不是厂里的职工,过节的时候也会摆瓶酒。”

    从何老爷子那转出来,大江的脑子更乱了一些。照理说,民间的一些鬼神传说和风俗,和啤酒厂的沉尸案没有什么关系。可二杨和酿酒罐里的尸体死法一样,厂子里保卫工作的漏洞又恰恰和这些鬼神的说法有关,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这样一想,何老爷子花了一早上的时间,把啤酒厂的前生今世原原本本给自己捋一遍,应该也不是闲聊天。可何老爷子兜这么大一圈,到底是要告诉自己什么呢?

    大江转出啤酒厂,这才现时间已过了正午。肚子这时还真觉得有点空。离酒厂一百多米远的胡同里,大江看到有个不大的门脸儿,门敞着,门眉上有个黑底金字的招牌“四友居”。此时正有几个顾客从里面出来,应该是个小饭馆。

    大江向前走了几步,一股浓郁的卤香扑面而来。大江顿时觉得前心贴了后背,饥饿感被无限的激出来。索性快走几步,进了饭馆。

    这时分,中午的食客大多已经吃完离开,上班的上班,办事的办事,七八张小桌拥堵不堪的小店,只剩下一桌两个客人,反而显得有点空旷。

    这是个老北京典型的家常菜馆子,店面、装修风格、家俱陈设甚至是碗筷的样式彼此都大同小异。但大江注意到,这家小店在进门的地方支了口大锅,里面热气腾腾炖着一锅的卤煮。

    卤煮这种老北京的吃食,很多外地人还真接受不了,肠头,小肚,肝,心,肺这些猪内脏混在一起,一锅用卤料慢慢炖,看上去,那些猪下水在浑浊的汤料里沉沉浮浮,显得无比惊悚。吃的时候,盛出一碗,放上大块的火烧,撒上些葱花,香菜,口味重的还要就两瓣蒜,那真是难得的人间美味。

    那大锅后面坐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个子不高,体重不小。敞着大肚腩,正拿个蒲扇,不停扇着。见大江进来,对着锅卤煮愣神,连忙招呼了一句:“来了您,尝尝呗,今儿一早现煮上的卤煮,保证香。”

    大江点了点头,要了一碗。在老头给他盛卤煮的功夫,余光瞥见他身边放了半瓶啤酒,但好象并不是五环,就问了句,“掌柜的,您再给我来瓶儿啤酒,您守在啤酒厂旁边,怎么不喝五环?”

    那掌柜点点头,笑着说:“卤煮就啤酒,怎么吃怎么有。您是喜欢喝五环?”

    大江点点头,却注意到掌柜的表情有点不对,好象有话堵在噪子眼儿的样子。那掌柜也是个憋不住话的人,左右看了看,见没有旁人,站起身凑到大江旁边,低声说到:“看来您是不知道,前些天,五环的储酒罐里现了具尸体,泡了半个多月,全长蛆了,太隔应,现在谁还敢喝?您还是换瓶燕京得了。”说着,从身边拽过一瓶燕京,递给大江。

    大江心里话,看来刘厂长的担心正在慢慢变成现实。索性就在掌柜的旁边坐下,边吃边聊越来。

    大江夸了两句这卤煮地道,料足味正,香而不腻,特别是沉在下面的冻豆腐,吸足了味道,别家没有,绝对是个创新。那掌柜哈哈笑了几声,拿出盘卤鸡爪,一定要大江尝尝。一边还告诉大江,这曾家卤煮到他这儿,已经是第六代了,北京城若论做卤煮的历史,怕是没哪个店早过曾家。

    听曾老爷子这么一说,大江忽然觉得嘴里的大肠猛地多了一份历史的丰腴感,连四溢的汁水都满是苍桑。看来刚才随口的奉迎,也不完全是信口辞黄。即如此,大江索性顺杆儿往上爬。

    “曾大厨,失敬失敬啊,没想到这胡同深处还有这前世的味道,那您这店不是比五环啤酒厂还早些?”

    曾老爷子含笑点了点头,大蒲扇舞得呼呼作响。“您真是好眼光,整整比合而盛早十年。当年酒厂没成立时,这片是贫民窟,祖上开这小店也是勉强维持,顾客都是那些有上顿没下顿的穷苦人。这卤煮是怎么来的?最早还不是捡大户人家不稀罕吃的猪羊下水一锅炖了,是下九流的吃食,没想着能一代一代传下来。”

    话说到这里,曾老爷子的笑容渐渐隐去,多了些伤感的神色,他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当年大杨,二杨建厂,花光了积累,还借了很多外债,厂子建成,这广安门外的老住户都念着他俩的好,最苦的时候,救了很多人啊。我们家这买卖,也是托他的福,周围的老住户有工上,往来的客商又多,生意才有的做。”见曾老爷子聊上了正题,趁他点烟的时候,大江又插了一句。

    “曾老爷子,我听厂里的人说,周围的住户为了祭拜大杨二杨,逢年过节还有个门口摆瓶酒的习惯?”

    “您贵姓啊?不是厂里人吧?知道得还不少啊。”曾老爷子斜眼看着大江,有点惊讶。

    “嗨,我是跟厂子有点儿业务上的合作,平时也喜欢些野史典故,早上和传达室的何大爷闲聊,他说起了那么几句。”大江忙着解释,生怕被曾老爷子识出了身份,断了话头儿。

    曾老爷子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又转回了刚才的话题。

    “其实说起来,也不算是祭拜大杨二杨,而是消灾避邪的法子。大概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这片儿居民区,生了很奇怪的事儿。最开始是合作社里半夜总丢些白酒,啤酒。门锁的好好的,窗户也反锁着,但还是会丢。那年月酒贵,大家也都是逢年过节喝点儿,合作社里的存酒并不多,一来二去,酒都给偷光了,也不知道谁干的。”

    “后来,合作社里没酒了,食堂饭铺的酒就开始丢,然后是居民家里,你藏得再好,酒也会不翼而飞。等啤酒厂恢复了生产,仓库里能酒照样丢。可一样没人见过偷酒贼。再后来不知是谁说的,是大家过节不敬酒神,而大杨二杨酿酒有功,却被冤死,酒神震怒,才收了大家的酒。要想避开这邪气,过节时门口窗台上摆瓶酒,祭拜下酒神,自然会一年平安。”

    看曾老爷子说得头头是道,大江不禁摇头,“酒神?大爷,要真有酒神也早有了,怎么会单单七十年代后才有丢酒的事儿?你还不会真信了吧?”

    (古人有言曰:“得鸟者,罗之一目。然张一目之罗,终不能得鸟矣。鸟之所以能远飞者,六翮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能远矣。”以是推之,无用之为用也大矣。故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矣。”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夫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削足而垫之至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长短经》)
………………………………

第三百三十七章 酒神 (癸)

    大江和曾老爷子聊着聊着,饭馆里已是空无一人。曾老爷子的大蒲扇终于停了下来。他把卤煮大锅的火关了,拎着半瓶啤酒,走了出来,坐在了大江对面。

    “本来我也是不信,可我白菜窖里存的酒,床底下存的酒,厨房柜子里放的酒,都丢过,但每回只丢一瓶,你不注意还真现不了。八七年,我重新开了小饭馆,饭馆里的酒照样丢。我后来看啤酒厂那些职工过节门口都要放瓶儿酒,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好酒,就跟着试试呗。那还真由不得你不信,只要门口的酒没了,一年里还真不再丢了,你说邪不邪?”

    曾老爷子的说法的确出乎大江的意料,这酒是酒神收了去的,大江打死也不信,酒神还能进到人家里翻箱倒柜找酒不成?这些酒明显是让人偷了去,可这贼值钱的东西不拿,专找酒又是什么道理?听上去,这偷酒人还算是个义盗,不贪不敛,格守信义。

    见大江低头沉思,没有开口,曾老爷子便自己唠叨起来。“这世上的事,看你怎么想了,酒神酒神,很多人希望它保佑酒厂多出好酒,很多人希望它拿走酒瓶,也带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