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熟陌生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嫂子,看这头牛在你家喂了二十天,都大变了个样了。”叶英丢掉扫把走过来,接过郑嫂子手中的牛绳,认真的看了看面前的这头牛。
“现在人多地多,一家二十天的喂养,别人家我是不好说,到自己家我就得尽心的管。从组上分到我们几家后,那头卖了的老牛,再到这头小牛,哪家喂得如何,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种地离不了犁田打耙,这水牛相当的重要。虽然说现在条件好了,但哪家哪屋能单独喂养得起一头牛呢。所以依旧像以前一样,几家人打伙用一些重要的农具,轮流喂牛,农忙时商量着用。但有些人家喂养就不尽责,一天到晚关在家里,连水都很少牵出来喂,更不要说一天一两背篼的青草了。
“就是,做人难,这当牛也不容易,看噢,正当农忙时就遇到那样的人家,吃得差不说,还得做这几十亩的活,可怜的,也是说不出话,要不然都要喊黄了。”卫东将水倒进水缸,挑了空桶出门,感叹了一句。
“它现在到你们家也是享福,这才六月初,二十天都是你家两孩子的事,天天牵出去溜达,洗澡。”郑嫂子对这家人很放心。
“就是,晓林这孩子,头两天就在问牛是不是该到我们家了,他还指望着骑牛呢。”叶英笑道。
“那就捡不成煤炭了?”郑嫂子也知道,前几天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让这孩子又找到一项事做。
“他说今天上午捡煤炭,下午就去放牛。捡起瘾了,他奶奶都在笑他以后是不要当煤炭王了。”叶英想起最近这两孩子捡煤炭干劲十足,才短短几天,都捡了一百多斤了。心里也很高兴。“你来之前才和晓山他们一起走了。”
“那行,交给你了,我就去翻苕藤了。唉,你不知道,我那块大土的苕藤草都封箱了。”郑嫂子说完,背着背篼扛着锄头就往山上走了。
叶英将牛拴在屋旁边的树上,转身扯了几个谷草丢给它,只等下午孩子们牵出去在山上吃草、去河沟里滚澡。
“牛轮到我们家喂了,正逢假期,就交给你们俩个管了。牛粪我挑,牛圈我打整,但放牛、喂水,割牛草算你们的了啊。”午饭时,卫东郑重的交待给了两个儿女。
“是,保证完成任务。”晓林丢下碗筷,“啪”的来了个立正,学着电视上军人的模样,敬了个礼,回答着卫东,惹得叶英和晓晓都差点呛着了。
说到做到,晓林每天下午都会优哉游哉的骑着他那头高大的牛,后面跟着小跟班晓刚,去山上放牛。晓晓就等太阳快下山时去割一背牛草回来,偶尔天气凉快,姐弟俩也会一起出门,一边放牛,一边玩耍。待牛在山上吃草或河沟里洗澡时,晓林会用自制的竹拍子给牛拍打牛蚊子。
外面爆竹声声,烟花满天,竹子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类型,码了点字就上传了,祝支持竹子的亲:有情人的情人节快乐!没情人的元宵节快乐!
………………………………
第六十三节 刨野地瓜
章节名:第六十三节 刨野地瓜
“姐,明天是六月六,地瓜熟,明天他们都不去捡煤炭了。我们上午就去放牛割牛草,到时好刨野地瓜。”晓林把今天伙伴们商量好的事给姐姐说道。
夏天这个时节,山上的野地瓜熟了。孩子们都会跑到山上,在树林边,山壁上细细的翻找。扒开野地瓜藤,运气好的话,就会看到拇指大小的红透了的野地瓜,甜甜的,香香的,很满口。路遇地瓜藤,连大人都忍不住要俯身翻看一番。
一天早,路边的草上还挂着露珠,姐弟仨人就牵着牛,背着背篼往后山山崖边去了。结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等到了目的地一看,队上的晓山和李晓峰几个孩子早都趴在那儿了。一个个的荷包都装满了。
“快来,晓林,这儿好多噢,又大又红,好吃极了。”晓山一边招呼着晓林,一边撕了皮,往嘴里扔了一个。
“姐,我们去刨地瓜了。晓刚,你放牛哈。”晓林心急的安排。“唉,算了,晓刚,你和我们一起去刨,姐,来,把牛给我,我给它拴在这棵树上,等会儿给它移个位置就好了。反正周围这么多草,够它吃的了。”晓林从姐姐手上接过牛绳子拴在树上,一手拉着晓刚就跑去刨地瓜了。晓晓也禁不住诱惑,一同前往了。
“哇,你们快来,这片崖壁上好多,比刚才的还大还要红。”李晓峰爬上一片山崖,刚翻了一会了,突然惊喜的叫道。
呼啦啦的,一群孩子全都住那片山崖跑去。大家边刨边吃,一个个荷包都装得满满的。累了大家就坐下来边吃边玩。
“来,晓峰,给你一个大的。”晓山招呼在一旁撕皮,正饱餐着的晓林,并示意他摊开手来接。
“啊,毛毛虫。”不疑有诈的晓峰乖乖的摊开手,结果手心传来毛茸茸的感觉,定眼一看,居然是自己最害怕的毛毛虫,小家伙吓得甩都甩不赢,带着哭腔惊叫起来。
“哈哈哈、、、”一群孩子全都随着晓山笑起来。晓晓害怕他恼羞成怒,努力不笑出声,却把自己肚子都给憋疼了。而晓林和晓刚则肆无忌惮的笑得大声无比。
“笑,笑,笑,等会儿有你哭的时候,你自己看,你的牛都不见了。”被大家嘲笑的晓峰不好意思的站起身,朝山崖上看去,居然没看到一上午都在那儿打转的牛。于是忍不住提醒道。
“啊?”晓晓最先反应过来,抬头看时,真的看不到牛的影子了。“快,晓林,牛不见了。”说完自己先爬上山崖去看。晓林也吓了一跳,连忙跟着往山崖上爬去。
等姐弟二人看到牛时,心里凉了半截。那个不厚道的家伙,挣断了半截绳子,居然在一块红苕地里偷吃了半块土的苕藤。看见姐弟二人时,正昂着它高高的头颅,嘴里嚼得津津有味的,有意无意的叫了两声,似乎在向二人炫耀着什么。
“遭了,你们姐弟俩惹祸了。”等孩子们都爬上山崖看清楚眼前的情况时,晓山担心的提醒着晓晓。
“就是不知道是谁家的地,我们只有赔他家的苕了。”晓晓敢做敢当,主动提起赔偿的事。
“赔都是后话,眼前是遭爸爸妈妈晓得了,我们要挨打。”晓林有点害怕妈妈的棍子,自己皮厚,从小到大挨的棍子比姐姐多哪去了。
“不知道是哪家的,先主动去给人家道个歉才是最要紧的,总不能等人家找上门才说吧。”晓晓看着眼前的伙伴们,满眼求助的问道。
“好像,是我家的。”李晓峰轻声的说出口,话音刚落,孩子们全都惊恐的瞪大了眼,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言而语,这下完蛋了,又免不了吵一架了。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偶尔会有些小的矛盾,但又会很快就和好了。最搞不懂的是大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吵了就像是仇人,对面相见不相识,而且还会给孩子打招呼“别理那家人”什么的,搞得小孩子们在一起玩都不自在。眼看今年晓峰和晓林一起扯猪草,搬螃蟹,捡煤炭,好不容易才经营出来的那么一点点情宜,估计这次架一吵又要进入冷战时期了。
“什么,牛把我们地里的苕藤吃了?”还没听儿子说完,兰芳忍不住就跳起来了。
“这个害人精,害自己还不够,还要祸害邻里。我这就找她赔。”大有直接打上门的气势。
“啊,你们怎么回事,让你们放个牛都看不好。一天到晚贪玩。李晓林,你是怎么保证的。”边说,叶英就从厨房的柴堆里抽出了一根棍子,重重的打在了儿子屁股上。
“哪家不看好畜生,吃了庄稼不赔啊、、、、”叶英还没出够气,门外的坝子里已经传来了大声的叫骂声。
“看看,看看你们惹的祸事。你以为那是一个好惹的主啊。惹谁不好,偏偏惹了她。”叶英气不过,转身又在晓晓的身上扫了一棍子。
“妈妈,你别打我姐,是我没看好,姐割牛草去了。”晓林哭着赶紧跑去拖住叶英的手,姐姐弱不禁风的,再被妈妈打坏了怎么办?
马利听见吵闹声,又听晓刚含含糊糊的说了个大概,连忙带着孩子跑了过来。“大嫂,你别打孩子,吃了多少赔他们就是了。何必打孩子出气给人家看呢。?”
“唉,这是干什么呢,苕藤值几个钱,我说,叶英,可不能拿孩子出气。”郑嫂子听得坝子里的叫骂声,出门来看,又听到了这边孩子的哭叫声,忙进门来劝着。
卫东收工回来,看坝子里站满了人,卫民和四叔又出现了。当听完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自己都觉得难为情。一年四季里,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老是由他们两人出面解决两家的纠纷。
“吵什么呢,谁说了不赔,吃了多少赔你就是了。”卫东口气很是不善的朝卫华说道。一个大男人点男人的钢硬都没有,全是家里女人说啥就是啥,点原则性都没有。针尖大的事非要闹成簸箕那么大的天才安逸。
“行了,芳芳,只要他们认赔就行了,别吵了。”见一旁的儿子若有所指的拉扯着自己的衣服,欲言又止;又被卫东用眼神挑战了一下,卫华就拉了妻子回家。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了。这事,其实怪我”李晓峰回到家,低着头,红着脸,用蚊子般的声音说“我看他们把牛拴那儿自己跑去玩了,想吓他们就把牛绳子解开了,牛才能去吃地里的苕藤的。”都说善意的谎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李晓峰决定用这个方式缓和一下两家仇气。
“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虽然我们两家关系不好,但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掺合。你这样暗地里耍小聪明算是阴谋,不是男子汉所为。”卫华一听,立马教训儿子。
兰芳听了是儿子背后捣的鬼,也骂了他好一阵子。恨归恨,仇归仇,桥归桥,路归路,兰芳也相信善恶报应都是有原因的,所以也不赞同儿子的手段。
“好了,不哭了,”围观的众人散了后,卫东安慰着抽泣的孩子“看吧,以后做事要负责任。我知道现在你们都是贪玩的年纪,但你们是三个人一起,总得留一个人看着点啊。”
叶英等气顺得差不多了,才去烧火做晚饭。卫东也帮忙收拾家里,两个惹了祸的孩子更是屏声静气,做什么事都勤快了几分。
晕倒,今天发错地方了。最近状况百出,真心悔过!
………………………………
第六十四节 保护
章节名:第六十四节 保护
晚饭后,晓晓收拾碗筷去洗,晓林主动帮忙。
“弟弟,今天下午妈妈打我时,你为什么要把责任一个人担了。”晓晓边洗边悄悄的问在旁边收拾的晓林。
“反正妈妈要找个人出气,说是我一个人造成的,她打两下也就行了,何必非要拉上你再挨几下呢。再说了,你身体不好这么瘦,打坏了你怎么办?我比你结实,挨几下打也没事。”晓林满不在乎的说。“姐,没事,再遇到这些事,你都不要管,把责任往我头上推就是了。要是谁敢欺负你,我一定收拾他,长大了我会保护你的。”想起隔壁的李晓峰曾害得姐姐落水一事,李晓林就心里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惨,害得姐姐落下了老毛病。
眼前只比自己小一岁多点的弟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俨然把自己当妹妹在照顾。晓晓听了,心里暖暖的,有兄弟姐妹就是好,难怪李晓刚时时刻刻往老屋跑,不就是喜欢这种有伴,被人呵护的感觉。
“嗨,我给你们说,我听说这两天在开煤道,点过炮的,说不定拉出来的煤矸石里还能捡到大炭呢。”刚到煤厂,晓山就给小伙伴们透露着内部消息。他舅舅在这个煤厂里干活,经常看他朝着那群下班的挖煤师傅喊舅舅,行人中就会有一个漆黑看不清脸庞的人转着大眼睛,咧嘴朝他笑一下。大家都说你怎么能认得出,晓山就说,我知道他上早班,下班的人里总会有他,反正没人愿意主动去当别人舅舅,是我的舅舅总会回应我。
见一车煤矸石推出来倒在那儿,捡煤的孩子们就一窝蜂的挤了进去翻找,一时之间,只听见铁锹、火钳敲打石头的声音,大家都七手八脚把大小不等的煤块往身后的背篼里丢。正如晓山所说,今天的煤块比往天的都要多,而且李晓峰还真捡有了个大煤块。
“看我这块煤,肯定都有三斤重。”休息时,李晓峰就把他的煤块拿出来炫耀,旁边有些孩子就眼红了,心里想下一趟车出来一定挤前面去。
听得煤车上来的铃声,大家屏住呼吸,等车把煤矸石倒了出来大家就抢了过去。晓晓也不甘示弱,三步并两步挤进了人群。还没站稳,眼尖的看到一块大的,连忙扑过去抱住。
“哎哟,哎哟。”冷不防,一个铁锹重重的打到了右手上,疼得晓晓直叫,左手抚着右手,“谁打了我?”没人回答,却见一只火钳移了过来,居然想把煤块拖走。
“这是我的。”顾不上手疼,晓晓再度俯身抱着煤块。
“是我先看到的,是我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一把拉住晓晓,用力往后甩,就想要抱煤块。晓晓站立不稳,一下摔倒在地,并随着煤矸石堆往下滑。
“有人摔倒了。”就有小孩子惊叫。
“姐,你怎么了。”正忙碌的晓林顺着声音看去,见是姐姐,忙跑过去扶起她。
“这是晓晓的,不准你拿了”小男孩正准备把煤块抱进背篼,李晓峰一把拉住小男孩子的手,“我亲眼看你把她拉倒了,现在你必须去给她道歉。”
“关你什么事,这煤谁先抱着就是谁的。”小男孩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很不满意。看了看对方,虽然比自己胖,但要矮一些,应该比自己小,打起来胜算也大。于是丝毫不悔过“放手,少管闲事多发财。”
“是晓晓先抱着,你用铁锹打了她的手,见松开了你趁机把她拉出去的。”李晓峰固执的扯着他不放,并不退后半步。
“你再不放,小心我打你。”三句话不对,小男孩真的动手朝李晓峰手上打去。
打架是吧,那是我李晓峰的老本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李晓峰也火了,二人直接在煤厂的石矸堆上打起来了。一群孩子都来自附近的村庄,地域限制各成团队。两人你一拳,我一脚的,越来越凶。小男孩一个扫腿踢过去,李晓峰来不及避让给踢在了左脚上,疼得他真咧嘴,照准他脸上就还了拳,小男孩顿时鼻血长流。孩子们见越大越凶,忙上前劝的劝架,拉的拉。 好不容易才将两个打红了眼的男孩拉开。
“胖子,你下狠心的整啊,你把我打安逸了。”小男孩子坐在地上,鼻血长流,气呼呼的瞪着李晓峰。
“看你还敢拽不,你乖乖的把煤块给晓晓。”李晓峰揉了揉左脚,这地方,现在还痛得厉害,但装着无所谓的样子,朝小男孩喊道。
“就是,你把我姐拉倒了,你还抢煤块,看我不收拾你。”大致明白事情起因的晓林也恶狠狠的瞪着地上的男孩。虽然自己比他还小,打估计是打不赢,但凭着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还是敢和他拼一拼的。
晓山带着的孩子们全都站成一排,气势宏壮,小男孩这边只有队上的三个人。再说,也是自己贪念犯错在前,只得乖乖的交出足足有五斤重的煤块,还低下头给晓晓道了歉。
“小样,我的妹妹只有我能欺负,看你们以后还敢惹她不。”打了一架,胜利搬师回家的李晓峰在大部队撤离时,还丢了一句话给那些外面的孩子。
………………………………
第六十五节 修房
章节名:第六十五节 修房
“这道题怎么做呢?”中午休息时,李晓峰难为情的拿了一道题向同桌的晓晓请教。自己说起来还是哥哥,但在学习上,的确比她差远了。
自从晓峰在捡煤炭为晓晓出头打了一架后,两人在学校也开始像正常的同学一样说话,李晓峰就会时不时的问同桌的问题了。晓晓总会耐心的给他解释,越来越发现,以前考试不及格,完全是眼前这家伙不认真造成的。他的聪明远远在自己之上。有那么一两次,晓晓犯病,同学们背她回家时,李晓峰也会以自己是哥哥为由主动背她一段路。快到村里时就放下来换另外的人来背。一旦回到李家沟,两人依旧保持陌生人的状态。
“你也要批地基,修小洋房?”卫民看着卫华,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你说这世事上就有这么巧合的事,卫东才来找了他问批地基办个修房造屋的手续,前脚刚离开。这边卫华又来说这事了。这两家人,这次不会又杠上了吧。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了,永远都透着古怪,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家沟一个小小的生产队,短短两三年内又要修两个小洋房了,在村上甚至于十里八的人面前说起这事,自己这个队长还是很有面子的。
“兰芳,你家这个房子咋修呢。将就老屋基,依旧像现在这样共用一道墙?”赵霞闲来无事,和兰芳聊天时问道。这两家人老房子共用了一道墙,一旦动工,就意味着要么舍掉一道墙的位置,要么就要和那一家人争执一番。
“他们也是一样的要修。听四叔说日子选在了冬月初九,我们也是那天动工。所以,到时侯撤了就各修各的,中间会留一个阳沟,互不沾瞒。”兰芳和卫华早就对这件事作过详细的了解,具体咋办也想出了应对之策。
“这样也好,省得两家再瓜田李下的。”赵霞点点头“嗨,我觉得你们两家人硬是八字不合哈,什么事都凑到一起做,你看结婚、生子、娃娃上学,现在修房造屋。”这些年赵霞和兰芳的关系也越来越铁,就把这事当成笑话在当事人耳朵边说了。
“就是,是有点没对,一开始就杠上了,结果就只能这么一直杠下去了。”兰芳想想,无论做什么事,自己都没有低他家一头、慢一拍的理由,杠吧,胜负总有见分晓的时候,谁怕谁呢。
“我们修的房子和卫东的格局不一样。因为有一道墙共用的,到时撤了就各修各的,再不想和他家有什么牵扯,我们的意思就是和他家挨着的那个地方就不修房间了,直接空起,当一个大的阳台用。”卫东小声的和修建师傅说着自己的房子建筑格局。
“行,我懂你的意思,就是少盖一间房,那个地方可以给你女儿种种花,养养草。现在城头都流行在阳台种花,说是什么陶冶情操,嘿嘿。”瘦高的建筑师傅听明白了,在他这种专业人士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姐,我们都来给你帮忙了。”冬月初九这天,杨氏带着早已成家的儿女们来到了卫东家,修房造屋是个累心累人的事,所以,大家都来帮一把。
“英儿,我给我煮饭,晓晓,你把你那几个弟弟妹妹带好。这饭是在卫东还是卫红家煮呢。”杨氏做事一贯雷力风行。一进门就安排着。
“娘,我们先就写信给卫红说好了,在他家吃住一段时间,反正他夫妻俩都没在家,要方便些。”看着和爹娘一起来的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外加兄弟媳妇、两个妹夫,这次是全家总动员了。每一次自己有什么事,娘家人总是不留余力的帮忙。叶英很感激爹娘的无私的爱,弟弟妹妹的相互扶持。
这一两年爹年纪大了不想再走街串巷卖豆腐了,叶雨也嫌累,这门祖传的技术到此就算没有继承人了。爹也感叹了好一阵子。但,儿孙总有儿孙福,叶雨夫妻、叶平和叶红都赶上了好时期,全都南下打工了好几年,现在手上都有点积蓄,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打谷子时回来农忙了都想着看在家里能不能找点什么事来做,不再背井离乡漂泊了。所以叶英家修房时才会这么齐刷刷的来帮忙了。
晨时,是撤老房子的吉时。最先从屋顶的捡瓦开始,因为这些瓦好的还会在新房子上用上。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撤老房子时,卫东家的人手甚是壮观。叶英娘家的人,加上李家沟和卫东关系好的七八个的年轻小伙子,再加卫方夫妻俩,呼拉拉的一下有二十个人。站上屋顶的人捡了瓦,一人传一人的,直到放在指定的地方,不用来跑动,大家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场面热闹异常。
“兰芳,我们来给我帮忙了。”卫华家,赵霞为了不让气氛过冷,也高声大气的说笑着。但,比起那边少了一半的人,效率和效果远远不如别人了。
撤瓦,拗柃子格子,推墙,挖地基,安新的墙脚石、砌砖,所有的工序几乎都比卫东的要慢半拍。这两天,卫华家的师傅们更是加班加点,打了灯笼火把熬夜修建,因为要赶上腊月十二的黄道吉日上梁。卫东家也是同一天上梁,这两家人总是这样憋着劲,暗地里较量着。
………………………………
第六十六节 上梁
章节名:第六十六节 上梁
“那两家明天都上梁,你去吃哪家的酒。”这一天,李家沟的人见面的问侯语不再是“你吃了没?”而是关心明天去哪家送贺礼吃酒。一般来说,和这家关系好的就会和那家疏远,送礼只需送关系好的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