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鼎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怼!
李小九哈哈一笑说:
“舅舅莫要担心,这些奏折还不是被朕都压下来了吗?没朕的旨意,他们是不敢自行处理的。再说,表弟年纪尚轻,做此荒唐事也有情可原,改日我下一道旨意,罚他一年的俸禄,你把他领回去,好好教训一下就是了。
长孙无忌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家资雄厚的他对朝庭的俸禄压根就没有放在眼里,只要不治儿子的罪,就谢天谢地了。
可皇上为什么不现在放了长孙润,非要改日再下旨放了他呢?
长孙无忌心中有个天大的疑问。
李小九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长孙无忌说:
“舅舅,父皇在世时,曾把才人武媚赠于朕,可父皇驾崩之时,朕悲痛万分,心如死灰,恨不得随父皇而去,整日沉浸在无边的悲痛之中,等朕想起此事时,武才人已在感业寺出家了,朕不忘先帝之赐,现在有心把武才人召回宫中,不知舅舅意下如何?
长孙无忌一听心想:
哼!看来坊间的传言是真的了,皇上真的是出宫到感业寺与武才人相会了,还先帝赐给你的,我就不信一代英主李世民能做出把自己的才人赠给儿子的荒唐的事,怪不得现在不放我儿子,原来这在里等着老夫呢。
他其实对武才人也并没什么深的印象,毕竟,武媚在进感业寺之前只是李世民的一个才人。
你想给你老子戴绿帽,你就去戴呗,我只要我的儿子,虽然他是个逆子,可一想一自己死去的妹妹长孙皇后,心里还是有点难过。
此时,长孙无忌哪里会想到,他所有的一切连同大唐的江山都将毁在这个女人的手里,如果他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无论如何时也会力阻止李小九把武媚接回宫中的。
长孙无忌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
“既然先帝把武才人赐给了陛下,微臣想来,即使皇上把她接回宫中,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的。”
李小九一听,心中暗喜,心想:
只要你同意了,谅别的朝臣也不敢说什么。
怕长孙无忌再说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话来,安和忙转移话题说:
“上元节过后,朝庭就要举行科举考试了,以朕看来,这个主考官还是有你来当吧,如此大事,让别的人当主考官,朕怕镇不住脚啊!”
李小九又往长孙无忌嘴里扔了个糖豆。
。
长孙无忌一听,满心欢喜,因为他知道每年科举主考官的选择都是朝庭的大事,作为主考官一是可以收拢一部分学子为已所用,另外也是一个肥缺,虽然自隋朝一来,一直在完善科举制度,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可要做到绝对的公平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难免会有一些家境富裕的学子拿着礼品财物到主考官家中拜谒,这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长孙无忌忙又一躬说:
“微臣多谢陛下的信任,微臣定当鞠躬尽瘁,亲力亲为,选拔合格的人才,为朝庭效力,为陛下分忧!”
李小九满意地点了点头。
两人又聊了些朝堂上的事,可只到长孙无忌告辞出宫,李小九也没再提长孙润的事,既然皇上已说过要放了他,想来断然不会食言,看皇上不开口,长孙无忌也不敢再提。
回到家中,长孙夫人正坐在屋里眼巴巴地等着长孙无忌回来呢。
“怎么样啊,皇上…放了儿子没有”
长孙夫人怯生生地问。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我的儿啊,你这可让为娘咋活啊!”
太尉府内传来长孙夫人震耳欲聋的哭喊声。
………………………………
第一一九章 二次进宫
黄昏,一驾皇家马车悄悄来到感业寺。
片刻之后,一个罩着面纱的女子在宫中使者的引领下,匆匆走出山门,径直登上了马车。
马车迅速掉头,朝太极宫疾驰而去。
车中的女子经过近段时间的精心保养,这个原本方额广颐、蛾眉凤目的女子看上去显得更加丰腴而白皙,也更加雍容华贵、妩媚动人。
从感业寺的山门走出来,不消片刻就可以来到长安闹市朱雀门街了,黑瓦高墙遮不住果贩小商的沿街叫卖声,大街上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此时的她想起了母亲给她讲的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
哪时她尚在襁褓,名闻天下的相士袁天罡有一次路过利州,做客武宅。在看过女主人杨氏的面相后,袁天罡赞叹道:
“看夫人的骨法,必生贵子。”
杨氏随即把孩子们都叫了出来,让袁天罡看相。看到元庆、元爽时,袁天罡说:
“这两个男孩是保家之主,将来可官至三品。”
看过杨氏的大女儿后,他说:
“此女也是大贵之命,但是对她将来的夫君不利。”(韩国夫人日后果然早寡)
最后,当袁天罡看到被乳母抱在怀中、身着男装的武媚时,眼中忽然闪过一道光芒。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小孩,脸色骤变。武士彟夫妇下意识地对视一眼,赶紧追问缘故。袁天罡摇着头说:
“此子不易断言,请让他下地走几步看看。”乳母依言把孩子放了下来,牵着她的手,让她搭着床沿走了几步。武曌一边走一边笑呵呵地仰起头来,扑闪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袁天罡。袁天罡忍不住惊叹一声:
“此子龙睛凤颈,乃大贵之相啊!”然后又绕着孩子左看右看,连连惊叹:“可惜是郎君,若为女子,前程实在不可限量,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武士彟夫妇听到这话不是感到高兴,而是感到恐惧。
自己的孩子被预言为“天下之主”绝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万一风声传开了,被朝廷或皇帝知悉,那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不但武士彟要丢乌纱、掉脑袋,全家人恐怕也要跟着遭殃!
更何况,袁天罡预言的“天下之主”居然是一个女孩,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在古代中国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条件下,一个被纲常礼教牢牢捆绑的女子,怎么可能逾越男权至上的藩篱,成为统驭万民、富有四海的天子呢?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当武士彟夫妇听到这个耸人听闻的预言时,他们除了目瞪口呆和心惊肉跳之外,心里头恐怕只有一个想法——袁天罡疯了。
这个名闻天下,据说是十言九中的算命大师,这回八成是疯了!
就是现在自己也认为当时袁天罡是疯了,一个十足的疯子,她是想离开感业寺,因为哪里实在是不是人呆的地方,那里的天气太冷了,就是夏天的夜晚,冷月的照射下,她也能感觉到一股透骨的寒意,
她不怕吃苦,也不怕干重活,但她讨厌尼姑们抱在一起,放浪而****的笑声,讨厌夜晚除了听蛐蛐的叫声,再也没有别的可做的无边的寂寞,她离开这里去皇宫,她只是想逃离感业寺,并不是想成为袁天罡所说的“天下之主”。
经过司农寺草场时,她又想起了就是在这个地方,有一次太宗带着一群嫔妃和宫女来来到了这里,自己也在其中。太宗指着那匹狮子骢,兴味盎然地说:
“你们之中,谁有办法驯服朕的狮子骢?”
这匹狮子骢一匹西域进贡的名贵宝马,名叫狮子骢。这匹宝马世所罕见,但是也桀骜难驯,连骑术高超、一生驯马无数的太宗皇帝也对它无可奈何。
她清晰地记得,就在那一刻,在她心中蛰伏多年的那头小兽忽然之间就苏醒了。
于是自己往前迈出一大步,朗声回答了天子之问。
“臣妾有办法驯服它,但是需要三样东西。”
那天的太宗皇帝显然心情不错。他微笑地看着自己,似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哦?你需要哪三样东西?”
“一条铁鞭,一只铁锤,一把匕首。”
太宗皇帝怔住了。
所有在场的人也都怔住了。
就在众人深感讶异之际,自己紧接着说:
“臣妾先用铁鞭抽它的背,倘若不服,就用铁锤击它的头,要是还不服,臣妾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在自己说出那番惊世骇俗的话后,在场众人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他们可能断然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温婉可人、举止优雅的自己会竟然会做出如此的举动。
,太宗皇帝用一种似笑非笑的神情,长久地注视着故作镇定的自己,直到自己内心的忐忑不安彻底暴露在脸上,太宗才淡淡地说了一句——“武才人真了不起”。
狮子骢事件之后,自己进入了一生中最漫长的一段黑暗时光。她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就这样在星移斗转、浮云变幻的十年中逐渐消逝。她心中躁动不安的那头小兽早已在黯淡无光的深宫岁月中死去,而袁天罡多年前的那个神秘预言,似乎也变成了一则令人心酸的笑话。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时的武媚在想:
这次进宫,自己要低调,凡事不能锋芒毕露,要知道匕首除了会杀马之外,有时也会伤到自己的。
武媚一边检讨着自己的言行,一边往草场上观望,此时,一个英俊,熟悉的身影印入了她的眼帘,他骑在一匹黑缎子一样的突厥马上练习马球,那不是安和吗?一个救了自己,又抱着自己在山谷中渡过了冰冷一夜的男人。
看到她,武媚想到了这个少年温暖的怀抱,他讲的白蛇和青蛇的故事,她心中突然腾起一股冲动,想要冲下车去见安和。
后来理智又控制了她冲动想法,她知道她现在是皇帝的女人,这样做,只能害了这个少年。
武媚强压着自己的想法,她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见到他,她的心就跳得厉害,就是见到皇上时,也没有如些的剧烈。
快到太极宫了,武媚以自己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草场上少年的身上收回了自己无比眷恋的目光,任由马车将自己拉进无比的富丽堂皇的太极宫
车辇缓缓驶进皇宫的时候,武媚下意识地挑开一角车帘。
在橘红色的夕阳映照之下,她看见这座熟悉的太极宫依旧散发着一种华丽而森严的光芒。
武媚嘴里喃喃地说:
“我回来了,谁也别想再让我离开!”
求收藏,求推荐票,你的行动,是俺写下去最大的动力。
………………………………
第一二0章 孽子忤逆
在武媚进宫的第二天,朝庭上下就传开了,褚遂良,张睿册找到长孙无忌。
褚遂良有点愤满地对长孙无忌说:
“长孙太尉,听说皇上把已在感业寺出家的先皇的才人武媚又召回来了,这武才人侍奉过先帝,皇上这样做,怕是有违道德伦常啊!”
“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理,任凭皇上做出此大逆不道之事啊!”
一旁的张睿册随声附合。
长孙无忌想了仍被关押着的儿子,没有说话,长久叹了口气说:
“们可能早就听说了关于皇上与武才人私会的传言,不瞒二位,皇上已经召见过我,说是太宗在世时,已将武才人赐于他,看来皇上是早有准备,铁了心地要让武才人回宫啊!现在的皇上不是以前的太子了,我们此时上奏阻拦,不但徒劳无益,还会引起皇上的不满,我看还是任他去吧。”
首辅既然不反对,褚遂良,张睿册二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在武媚进宫的第三天,李小九一道旨意,尽管御史大夫李乾佑和监察御史韦思谦有点不情愿,也只得放了长孙润,按照李小九的意思罚俸一年,李乾佑、韦思谦二人知道,这根本就算不上是惩罚,看来,皇上对长孙无忌还是忌惮啊!
长孙润在挨了三顿狠揍后终于躺在了床上,全身都是长孙无忌的脚印,一个巴掌印印在脸上,还受到了生命的恐吓,在父亲看来,他属于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的类型。
长孙润用头一下一下地撞着床柱,大声痛骂嚎叫:
“姓安的,你小子等着,你害苦老子了,老子这下和你没完!”
他根本就没有想,如果不是安和早有准备,进御史台的就是安和了。
“你个小兔崽子,您还嫌丢人丢得不够啊,再出去惹事,老子就打折你的狗腿。”
外面传来长孙无忌苍老而威严的声音。
长孙润看了看浑身脚印,又摸了摸脸上与长孙无忌手掌一样大的掌印,心中的委屈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请你以后不要再骂我是小兔崽子,要知道我是谁生的,你这不等于骂自己是只兔子吗?真是老糊涂了,你儿子被人整了,你不去报仇,拿个五品的小小承议郎也没办法,做这么大的官有什么用啊!
长孙无忌一听,鼻子都气歪了,自己花了这么大力气才将他救出来,他非但不知道不心存感激,竟然胆子大到冲撞他作为父亲权威的程度,
“没救了,没救了,这小兔…,这逆子是没救了。”
长孙无忌边走边想:
我怎么就生出一个这么猪脑,不争气的儿子呢?老子是太尉,皇上的亲舅舅,太宗皇帝的托孤大臣,百官的楷模,老子能公开公报私仇吗?
让人死的办法有许多种,把他弄死了,而且不知道是谁把他弄死的,这才是高手,这才是称得上谋略。
老子要像你一样猪脑,怕不知被朝上的大臣们赶出朝庭多少次了。
不过,安和这个名字已深深的印在长孙无忌的脑海里。
被长孙无忌记住并讨厌的人一般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武媚得以在后宫女人的争斗中如期返回后宫,并做了皇后的贴身侍女,住在皇后的庭院里。
这些在李治看来并不重要,关键是武媚她终于来了,而且就在近旁,即使他暂时见不到她,但她就在近前的那个意念也使他无比快慰。
随着武媚的二度入宫,她和天子李治这段暧昧曲折的恋情终于结束了地下状态,堂而皇之地走到了阳光底下。
在武媚进宫之初的遮遮掩掩之后,李治便不必趁天黑或无人之际匆匆闪进武媚的房间,而开始明目张胆、前呼后拥地频频宠幸武媚了。
此刻的武媚真有一种劫后余生、苦尽甘来的沧桑之感。
第一次入宫,她十四岁。
现在,她已经二十七岁。
从表面上看,命运绕了一大圈,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然而武媚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因为,皇宫虽然还是当年的那座皇宫,但是武媚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武媚。
,武媚对此满怀自信,她相信天子李治对她的爱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人,这一点她完全可以从李治的眼睛中看出来。
可是,有一点武媚却不得不承认,尽管她拥有天子之爱,可如今的她却没有丝毫名分,甚至比十三年前初入宫的时候还不如。当时的她至少是一个五品才人,可眼下的她只是王皇后身边一个小小的侍女。
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目前的起点甚至比过去的还低。
所以,武媚知道自己必须把所有的锋芒都深深敛藏。
既然武媚是作为皇后身边的女官被召进后宫的,她就只能是住在皇后庭院,并终日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后。
武媚果然忍性很好,她虽已被皇上频频宠幸,但在皇后的面前,却总是显得很谦躬,既不恃宠,也不张扬。
结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她竟深得王皇后及柳氏的欣赏,后来,每当皇上去武媚房间之前,出于礼貌蜻蜓点水般来皇后处小坐时,总会听到王皇后对武媚的夸奖,她赞扬武媚的贤淑与聪明。
哪怕是那种虚情假意的吹捧,李小九每每听到也总是更加疼爱武媚。
王皇后不是个难侍候的女人,这一点李小九知道,可他的母亲柳氏就不一样了,是个多心,多疑,而且诡计多端的人,武媚都能将她侍奉得毫无怨言,足见武媚是个何等性格温和善良的女人,又是何等能委屈自己宽以待人。
从感业寺回到后宫,这种生活的改变一开始使武兆很知足。
但久而久之,随着皇上的频频宠幸以及他对她那一份热烈的爱,使武媚更清醒地意识到,对皇上来说,她是所有后宫女人中最优秀的,也是皇上最宠爱的。
武媚不敢保证这爱的长久,但至少眼下是这样。
………………………………
第一二一章 一双璧人
上元节这几天,皇室尤其繁忙。
上元节的前一天,也就是正月十四,李小九举行“宗亲宴”,皇室宗亲俱都列席。
上元日当天,李小九要在太极宫召见来京朝贺的各路诸侯、地方大员和外国来使,称为“朝正外藩宴”。
席间,宫伎舞女表演大型的宫廷舞蹈,乐师演奏大型的宫廷雅乐,君臣同欢,喻意歌舞升平,太平盛世。期间自然也少不了皇帝对外使和归附大唐的游牧民族的赏赐和抚慰。
当晚,还要举办皇家宴赏,同宫外一样,皇家也要挂彩灯、赏百戏,李小九还要携众妃嫔登上则天门,接受百姓的膜拜,与民同乐。期间,王公大臣,朝正外藩和各国使臣都应邀观赏。
上元节的第二天就要进行蹴鞠比赛了,李小九带着所有的嫔妃移驾司农寺草场,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一体随行,蹴鞠场地早就安排好了,唱筹官(裁判)和其他人员已经到位,场地两侧,已经换好衣衫的宫中侍卫队与大内队的队员员正在活动着身体,准备入场。
大内队就是由宫女、宫嫔、、女官,皇室的公主们组成的球队。
那时的蹴鞠,主要比得是技巧性,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但是没有现代足球激烈,这些宫娥、嫔妃、公主,没有一个是娇滴滴的跑上两步,便香汗涔涔娇喘吁吁的弱女子,就连高阳公主也是一名球场健将,跟这些女流比赛,太过格的冲撞又不能发生,蹴鞠技术又比不上她们,所以年年比赛,总是女队获胜。
往年,蹴鞠这项赛事无人能与大内队争锋,有时甚至没人愿意参加这项比赛,最后只好由大内队自己分成两队较技,让李小九瞧个热闹,今年难得薛仁贵带领的侍卫队主动挑战,虽然人人都认定侍卫队必输,还是颇有兴致一观。
别的不说,光是这比赛的两队人马,一边是一身黑色武服短打的壮小伙,其中一位就是薛仁贵半路拾来并悉心培养的安和。另一边是一群翠袄绿裤的雾寰娥眉,这副景像就够瞧得了。
李小九兴致勃勃地坐在早已搭好的观球台上,王皇后与萧淑妃分坐在两边,在王皇后的后面站着的是头发还有点短的武媚,李小九虽然宠爱武媚,想在观球台上给她安排个座位,无耐此时武媚还没有名份,对外的身份只是王皇后的贴身侍女,只得作罢。
武媚俏目一转,竟然发现了侍卫队中的安和,安和并没有看到她,正在伸腰下腿,做着赛前的准备活动。
不知怎么了,此时,武媚训马时的那种野性出来了,低头对正在含笑看着球场王皇后说:
“皇后娘娘,我也想加入宫女队和侍卫队比赛,您看行吗?”
皇后娘娘听了武媚的话先是一怔,武媚难道还有这本领?
,考虑到这大内队里的宫女个顶个都是蹴鞠的好手,武媚本领定然比不过她们,王皇后听说过武媚驯马的事情,心想:
“你这么喜欢出风头,哪就让你到台上丢丢人好了。”
此时的王皇后对武媚并不十分讨厌,自从把武媚接回宫后,她已经成功地达到了她的目的。
作为她的贴身侍女,王皇后在自己的寝宫中为武媚收拾了一个房间,现在皇上每天都来她的寝宫,让她伤心的是,皇上来的目的不是看她,而是来会武媚。
每当夜晚降临,听到武媚的房间传来她与皇上的调笑声,以及为了刺激到她,武媚极力压抑掩饰的呻吟声,王皇后有时也暗自垂泪,她有时甚至有点后悔把武媚接进宫来,毕竟每天和这个女人睡在一起的男人也是他的男人,而且在皇上当太子时就是她的男人了。
当看了到在皇上身边已经失宠,面容有点憔悴的萧淑妃时,她的心底又涌起一股莫名的快意,感觉自己做的一点也没错。
有时,女人的妒忌心会让女人丧失理智的,哪怕像王皇后这样贤淑的女人。
王皇后趴在皇上的耳边耳语了一阵,皇上来了兴致,面带笑容转身看了一眼武媚:
“你也喜欢蹴鞠?”
武媚使劲地点了点头,面露兴奋之色。
“好吧,朕准你上场!”
武媚接回宫中已经很多天了,每日都待在皇后的寝宫里,王皇后本来就是一个喜欢静的人,很少外出,作为她的贴身宫女,武媚当然也很少出去,皇上真怕武媚闷坏了,武媚好容易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他当然是照准了。
坐在皇上后面一排的高阳公主这时也走上前来,向李小九请求上场,李小九知道高阳公主的蹴鞠水平是绝对一流的,小时候,他们与李恪就经常在一起玩蹴鞠,要论球技,自己与李恪也不如她,皇上也照准了。
要不是有番邦人员和满朝文武在场,李小九都想亲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