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沦陷之武汉抗战-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是的。”五十岚翠点点头,表示同意伍岛茂的看法。他若有所思的看着伍岛茂说:“刚才,新任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中将来电话,要求我们尽快查出刺杀计国桢的凶手并加以严惩,否则会影响中国合作者对我们的的信心。”

    “看来比较困难。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我们仅仅推断刺客是两个人,而且这两个人分别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组织。其中一个可能是军统的人。而另外一个人,目前我们对他的身份一无所知。”
………………………………

第二十章 锄奸(三)

    计国桢是汉口陆军特务部长森冈皋少将一手扶持起来的武汉治安维持会长。虽然森冈皋知道计国桢的社会名望和影响力都不足以担任这个职务,但是以当时武汉的情况而言,大多数社会名人都已经随国民政府迁去重庆或者移居香港,留在武汉的有限。就是那些留在武汉的社会名流,也全都躲进了法租界,日本人一下子也找不到他们。所以只好利用计国桢这个愿意主动合作的上海商人。

    现在计国桢被刺受伤,特务部长森冈皋很关心他的伤情。毕竟对计国桢的刺杀行动,不仅对有意和日本人合作的中国人是一个警告,不利于日军在中国扶植亲日政权,而且是对日本占领军的公然挑衅。

    森冈皋决定去医院看望计国桢,这样至少可以显示出日军的亲善和对于合作者的关心。

    森冈皋带着武汉治安维持会顾问井上哲一起来到汉口日军陆军医院计国桢的病房。医生只给森冈皋五分钟时间。

    此时,计国桢已经苏醒,但身体仍然虚弱,不能说话。

    森冈皋和井上哲进来的时候,计国桢只能转动着眼珠,无力的看着他们两位。

    “让你受苦了,计先生,都是我们保护不力。我在此向你道歉。”说着,森冈皋和井上哲两人对躺在病床上的计国桢深深的鞠了一个躬。

    计国桢的嘴唇微微的动了一下,但他不能说话,不过从他的眼神里面可以看出他很感动。

    森冈皋接着对计国桢说了一些诸如好好养伤,凶手一定会被抓住并受到严惩之类的话,然后祝他早日康复,就和井上哲一起离开了病房。

    按照重庆总部戴局长的指示,第五战区司令部情报处王处长在军统武汉区实施制裁计国桢的计划前一个星期,将此计划在第五战区司令部的小范围内泄露出去。

    自从第五战区司令部转移到鄂西北樊城以来,这是王处长第一次接到戴局长的指令。

    今天,他又收到戴局长的密电。戴局长在密电中告诉他,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第五战区司令部有日本人的间谍。

    戴局长没有说明他的证据,但是王处长可以肯定,戴局长让他故意泄露军统武汉区制裁计国桢的计划,应该是甄别间谍的一个计谋。

    戴局长在密电中命令王处长,根据他泄露情报的范围,列出他自己心目中的嫌疑人员名单,发回总部。总部会将他列出的嫌疑人名单与总部列出的嫌疑人员名单进行比对,然后得出最终的嫌疑人名单。总部会将这个名单发回给他,并在此名单的基础上,让他的情报处展开秘密调查。

    戴笠从不同情报来源获得的情报,让他从徐州会战之后就基本断定第五战区司令部隐藏有日本间谍,只是他不知道这个间谍是谁。他用两次同样的方式,故意通过第五战区司令部通讯处陈处长和情报处王处长,在看似无意的情况下泄露机密给司令部的一部分人知道。第一次是陈处长故意泄露潜伏在日军中的第五战区间谍的情报,这一次是让王处长泄露军统武汉区制裁计国桢的行动计划。果然,司令部的日本间谍将这两份情报都送回了日军情报机关。

    武汉那边制裁计国桢的行动过程,戴笠比李国盛了解的还要多。他命令汉口直属组张履鳌全程监视这次行动。汉口直属组的人员在监视过程中,发现有人秘密跟踪刺杀计国桢的刺客和邝亦峡。他们还发现,跟踪刺客和邝亦峡的人,也跟踪了接应邝亦峡的那辆汽车。现在邝亦峡和接应他的司机小应已经暴露。更可怕的是,那个刺客离开邝亦峡藏身的房子后,直接去了汉口日本陆军特务部。

    汉口直属组已经向戴笠报告了他们所掌握的情报,进一步证实了戴笠的判断。

    戴笠不惜将李国盛领导的军统武汉区置于危险境地,是迫不得已。他需要利用这个计划去缩小嫌疑人范围,甄别出第五战区司令部里面潜藏的日本间谍。

    在戴笠开始执行这个计划时候,他不敢肯定日本方面能不能得到武汉区制裁计国桢计划的情报。如果日本人没有得到制裁计国桢的行动计划,武汉区对计国桢的制裁行动顺利实施,那就说明第五战区司令部的日本间谍没有掌握这个情报,或者掌握了情报但没有将情报送出去。如果日本人得到了制裁计国桢计划的情报,并且设置陷阱,埋伏执行制裁计划的军统人员,或者采取其他的方式让军统武汉区上当,那就说明日本间谍已经将武汉区制裁计国桢的计划传回了日军情报部门。

    现在,戴笠不仅缩小了第五战区司令部内日本间谍嫌疑人范围,而且还发现日本人的阴谋比他所预料的还要大。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为了保证制裁计国桢的行动在执行过程的真实性,以及为了甄别日本间谍计划的保密性,他不能告诉李国盛实情。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告诉李国盛恐怕又来不及了,因为执行制裁任务的邝亦峡和接应他的司机小应当时就已经暴露。而他收到汉口直属组的情报时,已经过了一天时间。一天时间足以让日本人顺着邝亦峡和小应这两条线索,发现更多的军统武汉区潜伏人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武汉区将会是一个灾难。

    虽然他收到汉口直属组的电报以后,立刻让电讯处发出急电通知李国盛切断与邝亦峡和小应的一切联系,但他不知道是否来得及。

    戴笠只有寄希望于李国盛多年的特工经验和他天生的严谨作风,启动安全防范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他坐在办公桌前,双眉紧皱的看着桌上汉口直属组发来的电报,心里在为李国盛和武汉区的安全担忧。

    这时,办公室门外有人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秘书进来将一份电文交给他,“报告局座,电讯处送来武汉区急电。”说完,秘书转身出去了。

    戴笠看完电文,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李国盛到底是留学过日本和苏联的人,聪明过人,思路严谨,头脑比我想象的还要机敏,戴笠在内心赞扬着李国盛。

    李国盛已经启动了安全防范措施,阻断了邝亦峡和小应与其他人员联系,与他们俩有过联系的人已经转移。现在,就算是邝亦峡和小应被捕,他们掌握的武汉区秘密有限,不会对武汉区产生大的危害。戴笠不必再为他的计划对武汉区造成的危险担心。甄别日本间谍的计划造成的损失,肯定会比他想象的要小得多,这是李国盛的功劳。

    “哈哈哈。。。”想到这里,戴笠哈哈大笑起来。他现在的心情好多了。
………………………………

第二十一章 梁子湖(一)

    赵云清,方仁先、胡永春、运生四人已经在湖里足足转了五天。他们带的食物已经吃光,必须上岸了。

    在这五天里,他们找遍梁子后湖,红鞋湖的每一个湖叉。除了偶尔看到打渔采藕的划子外,没有看到任何大一点的船。冬天的湖面,只有枯萎凋落的荷叶,藏不住大船和人。如果飞行员在湖里的话,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赵云清决定在红鞋湖的南面上岸。他分析,救飞行员的人和飞行员都会往远离日军控制地区的方向走。

    赵云清设想,如果他是飞行员的话,他会走水路穿过红鞋湖,牛山湖和梁子湖,在梁子湖的最南端上岸。上岸后继续向南行,越过湖北通山后,就是国军第九战区控制的地区。这条路线几乎没有日本人的阻拦,是比较安全的。

    赵云清他们在红鞋湖的南岸上岸。根据运生的建议,上岸后他们往南行,直接去大徐村。大徐村是附近最大的村子,从红鞋湖出来到牛山湖去的人都会从这里经过。他们可以在那里歇一两天,顺便打听打听飞行员的下落。而且,大徐村可以弄到船,买到各种食物。

    上岸后,他们将船锚在岸边。

    运生背着装武器的麻袋,走在前面,赵云清,方仁先和胡永春三人跟在后面。大徐村离他们上岸的地方,大概有五里路。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大徐村。

    进村后,他们先要找一个地方落脚。

    大徐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有二,三百户人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集镇。

    运生带着赵云清他们三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前。他站在门外大声喊道:“五婶在吗?”

    “在呀!”一个中年女人一边应着,一边从门口走出来。她就是五婶。

    “五婶,是我呀,运生。”运生看到五婶,高兴的说。

    “哦,运生来了,快进来!哦,还有客人啦,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五婶热情的招呼着大家进屋。

    “好咧,谢五婶。”赵云清一边应着五婶,一边跟着运生进了屋。

    五婶看起来有40多岁。她穿着花布面的棉袄,头发往后盘了一个发髻。圆圆的脸,眼角有些皱纹,身体有点微微的胖。她的皮肤呈微微的棕色,可能是常年在湖上劳作让日头晒的。五婶的眉宇间隐隐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

    进屋后,运生他们几个就围着桌子坐下。五婶一边给他们倒水,一边问运生:“运生,这么久没来看五婶,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我想五婶了,今天特意来看五婶。”运生逗五婶高兴。

    “我就知道你嘴甜,不说这些了。这几位客人是你的朋友?”五婶问运生。

    “是的,五婶。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要在这里住一两天,准备点东西,然后进湖。还需要借条船。”运生赶忙回答。

    “这都好办。就是我们这简陋地方,你的朋友住得习惯不?”

    即使赵云清,方仁先和胡永春都穿着当地人的衣服,五婶也看得出来他们不是本地人,更不是种田人。不过她没有多问。

    “我们都是种田人,没那么金贵,能住得习惯。”方仁先笑眯眯的说。那是地道的本地方言。

    五婶听了方仁先的话之后,就笑了。“你们先歇一会,我去给你们弄吃饭吃。”

    “我们中午就没吃饱,现在真的饿了,五婶,多弄些好吃的。”运生看来和五婶很亲近,一点都不拘束。

    五婶说完,就去做饭了。

    没等赵云清开口问,运生就告诉赵云清他们五婶不是他的亲五婶,是远房的亲戚。大家都叫她五婶,他也随着大家这样叫。五婶生性善良,她总是善待他人,从不与人交恶,因此倍受乡邻喜爱。

    五婶本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和她丈夫有一个独生儿子,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还蛮和美的。直到前年的夏天,一场巨大的灾难改变了她的生活。

    前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她的丈夫和儿子像往常一样,进湖打渔采莲。没想到从此之后她的丈夫和儿子就再也没有回来。

    乡亲们找遍了整个湖区,只发现她丈夫和儿子的船翻扣在水面,在湖中飘荡,她丈夫和儿子的尸首都没有找到。

    那时,五婶的儿子快17岁了。媒人媒人已经给她儿子说好了媳妇,是附近万家村万老七的二姑娘。本来,五婶打算来年开春就把儿媳妇娶过来。可是老天对五婶一家太残酷,一夜之间,让五婶失去丈夫和儿子。乡亲们都在传说是湖匪干的,可是又没有人证,而且湖匪是谁都不知道,只是一个恶势力的概念。

    丈夫和儿子失踪后,五婶哭干了眼泪,开始一个人过日子。她相信这就是命,她不怨谁。

    从那时起,她就将家里空着的屋子,当作路过客人的免费客店。路过的客人和进出湖的农民只要来敲门,都可以免费在她这里借宿。她为很多人提供过遮风挡雨的地方,大家都感激她。不过,她做这些并不是想得到人家的感激,她只希望她的善举,能给她丈夫和儿子无家可归的灵魂,换来一个归宿。

    听了五婶的身世之后,大家除了同情之外,更是感慨人生的无常。
………………………………

第二十一章 梁子湖(二)

    “运生,把桌子收拾一下,饭菜做好了,我马上端过来。”五婶在灶屋里大声的叫着运生。

    运生他们把桌子收拾干净后,就去灶屋把饭菜端出来。五婶也随着他们出来了。

    赵云清请五婶还不饿,让他们先吃。赵云清他们就不再谦让,开始吃饭。

    他们边吃饭边闲聊。

    运生乘机问五婶这几天有没有听说过飞行员的事,五婶告诉运生她听说过。赵云清一听马上来了精神,他赶忙接过话题请五婶说说是怎么回事。

    五婶想了一下,然后告诉赵云清他们说,三天前的深夜,有四个人来她家借宿,其中一个是鲍家咀的鲍喜,另外三个人她不认识,不过听这三人说话的口音不是本地人。

    四个人让进屋后,鲍喜就迫不及待的问五婶有没有吃的,说他们快一天没吃东西了。五婶家里经常有客人出入,所以常常备着一些熟食。五婶见鲍喜他们很饿,赶紧将馍馍,咸鱼和咸菜放进锅里蒸热了,端上桌子,让他们就着热开水吃。鲍喜他们看来真是饿急了,抓起桌上的食物便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饱之后,五婶就让鲍喜他们去客房歇息。

    第二天早上,五婶出去买盐。在去杂货铺的路上,她听说村里来了日本兵,在挨家挨户的搜查国军飞行员。还说日本人扣留了所有的船只,不让人进湖。五婶觉得不对,便顾不得买盐,赶紧跑回家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鲍喜。鲍喜,不要告诉别人他们来过,然后就带着另外三个人急匆匆的离开了五婶家。

    “他们去了哪里?”运生急忙问五婶。

    “这我可不知道。”

    “日本人呢?今天怎么没看到?”赵云清问。

    “日本人搜查了一阵子,昨天下午就撤走了。他们走旱路往南去了。走之前还跟村长说谁也不许进湖。所有的船都用铁链子锁在了一起。”

    “这么说日本人没有找到三个飞行员。你看和鲍喜在一起的三个人象飞行员吗?”赵云清进一步问五婶。

    “听说日本人没有找到飞行员。至于和鲍喜在一起的三个人,我看就是日本人要找的国军飞行员。”五婶肯定的回答。

    赵云清想了一下,又问五婶:“五婶,鲍喜是什么人?”

    “这鲍喜是鲍家咀的一个后生,他爹叫鲍贵。鲍喜他妈死的早,是鲍贵一个人将儿子拉扯大的。鲍喜从小就和他爹鲍贵下湖,对梁子湖的湖叉熟的很。日本人来了之后,听说鲍喜拉了几个乡里后生,组成抗日自卫队,说是要打日本人。大概就是这些。”五婶把她知道的都说了。

    “五婶,鲍喜会不会已经带着三个飞行员往南去了?”赵云清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五婶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我看不大会。听说日本人已经封锁了往南去的旱路。他们如果要往南行,必须绕很远的路。水路没有船也行不通。我看鲍喜准是带着飞行员在附近的村子里躲起来了。”

    “日本人怎么知道飞行员在你们这里呢?”赵云清试着问了一个他认为五婶回答不了的问题。

    “听说鲍喜自卫队里的一个后生向日本人告了密,所以日本人才追到这里来。”说完,五婶还加了一句:“现如今,听说到处都有日本人的密探。日本人缺人手,管不了远一点的地方,所以在各村镇招募了不少密探。”

    没想到五婶了解的比赵云清想象的还要多。

    看来五婶说的是对的,鲍喜和三个飞行员一定是藏在附近的什么地方。鲍喜对这一带很熟,找一个地方藏起来并不难。不过他们要想顺利的逃回国军控制的地区,就没那么容易。想到这里,赵云清决定先在这里住下,然后四个人分头去周围的村子打听鲍喜和飞行员的下落。

    赵云清从棉袄的口袋里拿出几个银元,递给五婶,“五婶,我们要在你这里打搅几天,这是饭钱。”

    五婶马上拒绝:“那里需要你们付钱。来我这里都免费,除非我揭不开锅!”

    “五婶,你几乎每天有客人,总是不收钱,哪里负担的起?收下吧。”赵云清坚持要五婶收下。

    “我发过誓,我不收钱。我种了几分菜地,总有收获。平时也下湖里网鱼,采藕摘莲,够了。特别是乡亲们平日里的帮衬,我这里从来就没有让客人饿过肚子。”

    五婶坚持不收。

    “赵老板,不要客气了。你也不要废了五婶立下的誓言。”运生劝赵云清。

    赵云清就不再坚持,只好收起银元。

    五婶现在几乎明白赵云清他们是干什么的,她愿意帮他们。

    过几天就是除夕,赵云清他们不能回去和家里人团圆,一定是因为寻找飞行员的事很重要。这也难为他们了,五婶想。既然赵云清他们不能回家过年,五婶就要让他们像回到家里一样,过一个好年!
………………………………

第二十一章 梁子湖(三)

    今天是除夕。运生他们早上出门的时候,答应五婶他们会早点回来吃年饭。

    年饭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那些常年飘落在异乡,满怀思乡之情的游子,只要有可能,都会历尽千山万水,回到家乡父母亲人身边,和父母家人团圆,吃上一顿丰盛的年饭。

    这两天,赵云清,方仁先,胡永春和运生已经分头去附近的所有村子打听过,没有得到鲍喜和飞行员的任何消息。

    因此,今天他们决定去更远的村子打听。

    运生今天要去的地方叫和尚墩。这是一个只有2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

    运生早上出发,一边赶路,一边沿路暗中查访飞行员下落。快到中午的时候,运生到了和尚墩。

    和尚墩不大,村中零散的座落着20多间土砖房。

    进村后,运生就在村里四处转悠,暗中观察村里的情况。

    要过年了,村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孩子们在外面玩耍,有的在相互嬉戏追逐,有的在燃放炮竹。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让静谧的村子显得热闹。进进出出的大人们面带微笑,相互说着吉祥的话。村里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做年饭,房子的烟囱冒出袅袅炊烟,房前屋后都弥漫着菜肴的香味。村子虽小,但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除夕的村子,大人小孩们脸上都挂着祥和的笑容。看到运生,村里人虽然不认识他,但都和他点头打招呼,他们以为他是哪家的亲戚,没有人怀疑他是来打探情况的。

    运生走到几个在外面嬉戏的孩子身边,问他们村里哪些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告诉运生,陈舅爷家里来了几个客人,要在这里过年。运生又问孩子们陈舅爷家在那里,孩子们告诉他,陈舅爷家在村北面的第二间屋。

    已经是中午了,有的人家已经开始吃年饭。运生闻到饭菜的香味,肚子便开始咕咕的叫了起来。不过,他现在没功夫想着吃饭的事,他得去陈舅爷家看看,弄清楚鲍喜和飞行员在不在那里。

    按照孩子们指给他的方向,运生来到村子北面第二座房子前。

    这是一座土砖屋,屋顶铺着青瓦。

    润生慢慢的从房子门前走过,只见房门是半掩着的。透过半掩着的房门,他看见堂屋里坐着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人。这个老人可能就是陈舅爷,运生决定去试探一下。

    他走到门前,对着里面的人大声说:“陈舅爷,你老好啊!”说着,他将门完全推开,站在门口冲在屋里的老人微笑。

    屋里的老人看到运生站在门口向他问好,马上回答说:“啊?你好,你好!”

    老人看着门口的运生,脸上流露出迟疑的表情。

    “你不记得我了?陈舅爷,我是运生。以前和我爹一起来看过你。”

    “哦,是运生啦,你看我这记性。进来吧,进来吧,大过年的,你不在家里陪你爹,跑这儿来干什么呀?”

    陈舅爷确实记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运生,他认为是自己老了记性不好的原因。不过,他还是礼貌招呼运生进屋。

    “我路过这里,顺路来看看你。”说着,运生看了看堂屋的桌子。桌子上面摆了好几碗热腾腾的菜,还有好几副碗筷和汤勺。这里肯定有其他人。运生一边想,一边往厢房和灶屋看。

    “坐,坐。”陈舅爷给运生让坐。

    “舅爷,我要上茅房,茅房在后面对吗?”运生问。

    “对,在后面,穿过灶屋出后门,就能看到。”陈舅爷指着后面灶屋说。

    运生往灶屋走去。经过左边厢房门口的时候,他乘机转头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有三个年轻人。他不露声色的走进灶屋,看到灶屋里面有一个年轻人正在灶前烧火做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