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世狂凤-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无父无母,是道德观的观主将他养大的。这里是他的家。”莫习凛说罢,眼底闪过一丝狠戾。只希望梅若同没事,若是有事,他一定不会让凶手好过!
“只怕,是他不小心惹了什么人吧。”银魂绕着道德观的废墟走了一遭,凭着经验分析。
“会不会是……”莫习凛忽然噤声了。
“什么?”宁洛歌问。
“若同以前和我说过他的一段经历。”
“不妨说来听听。”迎着朝阳而战,宁洛歌心情畅然,她微微眯着眸子。
“梅若同十八岁的那年秋天,他准备进京赴考,怀揣着借来的盘缠,朝京城的方向出发。日暮时分,他走到一座山下。听人说山上有一伙占山为王的强盗,梅若同不敢贸然赶路,便打算在山脚一座破庙里过个夜,明天一早再绕路走。
“夜里,梅若同吃过干粮,在破庙里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忽然人声喧嚣。梅若同睁眼一看,心呼倒霉,原来碰到那伙强盗下山了。
“为首的强盗要梅若同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梅若同想到京城赴考,多方需要银两,怎肯轻易将财物交出,于是苦苦哀求强盗放他一马。”
似乎是觉得有意思,莫习凛嘴角弯了弯,“别看梅若同才华横溢,但是丝毫武功都不会。那个时候,他也没有梅公子的名号,还只是个无名小卒。”
宁洛歌也能想象到翩翩佳公子的落魄样,只不过她的脑海里那个落魄书生的脸变成了莫习凛的,她也笑了。
莫习凛不知道,继续笑着说,“一个强盗不耐烦了,举起刀来便要砍。梅若同看到大刀劈头砍来,心想今晚小命休矣,干脆闭上眼睛等死。忽然,庙外一声娇叱,只听得“呼呼”的暗器声传来,那七八个强盗纷纷倒地而亡。
“梅若同战战兢兢地睁开眼睛,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美艳如花的红衣女子,手持一把宝剑。梅若同慌忙站起来施礼谢女侠出手相救。
“那女子嘻嘻地笑道说不必客气。红衣女子走动时,身体总是向左倾斜一下。梅若同暗自惋惜,这姑娘美貌如花,不料竟是个跛子。梅若同又问那姑娘贵姓芳名,他不喜欢姑娘以为他因为她是跛子冷落她。
“红衣女子笑着说她叫莺莺,是个习武之人,正要上京去。见梅若同这般没用,莺莺打算和他结伴同行。莺莺此举正好中了梅若同下怀,她连忙应允。
“两人结伴而行。莺莺虽然是个跛子,却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几乎成了梅若同的贴身保镖,一路上保护梅若同的安全,负责寻找旅馆歇脚,张罗饭菜供梅若同享用,梅若同只需发奋读书便可。因为得到莺莺无微不至的照料,梅若同平安到达京城,状态极勇,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
“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梅若同觉得莺莺虽然左脚残疾,却生得花容月貌,又心地善良,还将自己的饮食起居照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对莺莺充满了感激和爱恋。两人感情渐深,如胶似漆,一刻都不想分开。
“彼时的梅若同心向官场,他本想等走马上任后,就携莺莺回道德观举行仪式成亲。没想到司徒墨然的父皇司徒青云相中了梅若同,想将他赐给曦月。”
“姜华的妹妹?”宁洛歌诧异地打断。她倒是不知,原来曦月还有这么一茬。
“这事在云国皇室是秘辛,不许任何人提及。毕竟不是光彩的事。”见宁洛歌面露困惑,莫习凛淡笑,“我接着说。”
“殿试之后,很快便下了一道诏书,要招梅若同为驸马,不得抗旨。莺莺闻旨,脸色发白,心事重重。梅若同看在眼里,十分心疼,他坚定地对莺莺说:‘我就是抛官弃职,也决不做驸马。’“莺莺生怕梅若同意气用事反惹祸端,忙劝阻他说一切须从长计议。
“后来在莺莺的坚持下,梅若同最终同意迎娶公主,莺莺会以丫头的身份留在驸马府内。曦月公主那个时候还是个刁蛮任性并且嫉妒心很强的小丫头,她见莺莺虽然跛了一条腿,却生得倾国倾城,把她这个堂堂公主的光芒都掩盖没了。
“觉得将来府内有如此美丽的丫头,会令她很不安,女人的直觉还让她嗅出了梅若同对莺莺不寻常的感情。她试图把莺莺赶出府去,梅若同拼死阻拦过,这让她更嫉恨莺莺,于是故意折磨她,派她去干最脏最重的活儿。
“梅若同心疼不已,莺莺却微笑着忍了。其实那时候她已经生了重病,她觉得与其让他娶别的平凡女子,倒不如让他娶了公主,至少皇家的福荫可以庇护他。
“有一回梅若同遭奸臣陷害,按律法本该论斩,幸得公主挺身而出,四处活动,找她的皇兄皇弟帮忙,请她的皇姑皇叔甚至皇太后出面求情,而她本人则在皇上皇后面前哭得肝肠寸断,皇上念及亲情,终究不忍,于是派了心腹大臣暗中重查案件,最后证明他是清白的。
“曦月爱他心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挽救了梅若同一命。这件事情让莺莺觉得,梅若同当了驸马,日后必定前程无量,自己即使灰飞烟灭,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
第416章 若同失踪
“后来,莺莺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只留下了一封信。说她中了丹毒,只有一年的大限,这让梅若同痛不欲生。萤火虫每晚都飞到梅若同的窗前翩然起舞。这些忽然出现的萤火虫让梅若同的哀伤减轻了一些,他走出房间来到这群闪光的萤火虫当中。萤火虫忽而排列成梅若同的名字,忽而排列成莺莺的名字,令梅若同不由得触景落泪。他不知道,这是莺莺最后为他而跳的舞。接下来的几天,萤火虫再也没有出现过。
“接下来的日子,莺莺不见了,梅若同如行尸走肉,日日将自己困在房里。怀抱着莺莺最喜欢的红狐帽,手里攥着莺莺给他的一枚虎形八卦符吊坠。
“后来,梅若同暗地里派人到全国各地寻找莺莺,当然杳无音讯。梅若同思念成疾。一天深夜,他掉入一个深沉的梦境,他梦见莺莺在哭泣,他走近去想安慰她,她却马上站起来走开,远远地望着他,眼神充满了哀伤。梅若同心里一阵怜惜,眼前忽然景象变幻,换了另一种场景。
“梅若同感觉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这不正是他十岁那年的光景吗?往事在梦里历历重演:十岁那年,他在树林里看到一只红得鲜艳的火狐狸,被猎人放置的捕兽器夹住了脚,那只脚被夹得血肉模糊。火狐狸痛苦地低吟,眼神哀哀地看着梅若同。
“梅若同顿生怜悯,他找来工具掰开捕兽器,用金创药仔细为它敷了一遍,并撕下自己的衣袖给它包扎了伤口。做完这一切,他才放开火狐狸,它马上箭一般飞奔而去,奔到不远处时,它忽然回过头来,定定地看着梅若同,朝梅若同温柔地叫了几声,似乎在向他表示感谢,然后瘸着一条腿消失在树林深处……”
慎行开口,“莺莺是那只狐狸?”
“我不信世间怪力乱神之事。”莫习凛摇摇头。
宁洛歌本来想说,她也不信,然而想到自己重生之事,她张了张嘴,话却没说出来。
“梅若同后来辞官归隐,他和司徒青云承诺过,他的才华一辈子供云国所用,但是永不成婚。”
“所以哥你觉得梅若同若是失踪了,十有**和莺莺有关?”
莫习凛眼神深邃地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十分复杂。
宁洛歌心头巨震,却懂了他的意思。
这里面的事儿,没那么简单。
“我与梅若同约好一年之后在这里把酒言欢,他这人极重承诺,若非有极其重要的事,不会耽误。我与他相交多年,他孑然一身,最重要的无非就是道德观和莺莺。”
“这么说来,梅若同失踪,要么就是为道德观报仇,要么就是去找莺莺。”
“前者可能性大一点。毕竟莺莺已经失踪多年。只怕现在早已经作古。”莫习凛低头看着脚下的石头,缓缓地向来时的路走去。
“我们现在去哪?”慎行跟在交谈的二人身后走着。
“先下山,去梅山县,我们前脚到了梅山,后脚人就失踪了,若说这是巧合,未免太巧了。”莫习凛沉吟片刻道。
其余三人都没意见。虽然宁洛歌心系赫连子谦,但是眼前的事情又如此蹊跷,或许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既然她今日来了,事情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走了也难安心。
四人骑马行了约莫半个时辰,到了梅县。
寻了处热闹的客栈,特意坐在一楼大堂角落里,想着打听打听消息。
“唉,你们听说了么?云洞岩上的寺庙又有女香客失踪啦!”
“又有人失踪?这三年,都已经有二十几个女子失踪了,这回新知县估计要头疼咯。”
“听说咱们这新知县才十八岁,但是武艺精湛,熟读兵书,还挺有才华,似乎颇受赏识啊。”
“不但如此,据说知县夫人也是个十足十的美人啊,你们听说没,知县夫人那可是莲花仙女啊。”
莫习凛,宁洛歌,慎行,银魂:“……”
“哦?莲花仙女,怎么说?”
宁洛歌缓缓地搁下手中的筷子,侧耳静听。
“徐知县家住漳州城,还未做官的时候他他夜夜挑灯读书,精神充沛,但那天晚上他奇怪地伏案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怪梦。
“在梦里,徐知县贸然闯进漳州城富豪陈茂的内宅。他发现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刚想退出,却见那池莲花开得分外娇艳,他忍不住驻足观看。
“不承想,莲池对面,迎风站着一位清丽脱俗的白衣女子,她盯着他,满面娇嗔之态。徐知县心想,他与陈茂,不过一面之交,他私闯内宅的事,可是不得了。他着急地想上前去解释,却根本发不出声音,就连脚也挪不动一步。这一着急,他就醒了。
“天刚亮,徐知县就收到一封书信,漳州城富豪陈茂力邀他去陈府,邀请的原因并没有写明。他暗暗纳闷,转念一想,如果得到了陈茂的引荐,那倒是踏入仕途的捷径,不妨去一趟吧。
“等他赶到陈府,可叹的是,陈茂已经驾鹤西去,他的一群儿女正哭得惊天动地。徐知县祭拜完毕,灰溜溜地转身要走,目光却粘在了一位白衣女子身上。天哪,她正是梦中的那位女子,美貌若仙,让人一见难忘。
“旁边有位宾客,好心提点他:‘她是陈家大小姐陈玉莲。陈老爷这一去,家里没个靠得住的人,她少不得抛头露面,料理陈家事务。’“徐知县赶紧上前拜见陈玉莲。陈玉莲还礼之后,低头叹道:‘家父本想委曲卢公子,教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学些武功,强身健体。只是如今,家父已经仙逝,不知卢公子可否愿意屈就?’“徐知县对陈玉莲一见倾心,赶紧说:‘在下会些拳脚功夫,正可教族中子弟。’陈玉莲想了一想,再三叮嘱道:‘请切记,不可教兵法操练之术。’徐知县自然满口答应。
“这天,在书房里,徐知县无意中看到陈茂亲笔抄的诗帖,见那字迹十分陌生,不由暗自纳闷。巧得很,玉莲八岁的弟弟,拿着陈玉莲亲笔写的几个字,飞快地跑来炫耀。徐知县一看那字,不禁又惊又喜:原来,那封邀请函,出自玉莲之手。
“玉莲对他如此青睐,令徐知县不由自主地踌躇满志起来。他开始领着陈家少爷们,如同军队一般反复操练。陈家亲友都说他太胡闹,请他另投别处。只有陈玉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不理会。
“待徐知县鼓动她的弟弟们驰骋疆场,为当今皇上拓展领土,她找到徐知县,委身下嫁。如今夫妻二人琴瑟和谐,堪称人间佳偶啊。”讲故事的人一边说着,一边眯眼笑着啧啧称叹。好像那一对璧人他亲眼见证过一般。
“你就吹吧,你一个杀猪的,怎么会知道这等秘事?”
“坊间都是这般传得,徐知县也没有否认啊。”
……
那厢一群人还在拌嘴,这厢宁洛歌已然重新拿起了筷子,夹了颗花生米扔进了嘴里。轻声呢喃,“徐知县,是什么人?”
“我听说过徐虎城,据闻他从小就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到了现在,行军打仗方面的,云国恐怕只在姜华之下了。”慎行道。
“有这等才华,为何只是个七品知县?”银魂狐疑。
慎行摇头,他也不知。
“这知县夫人倒是有趣。”宁洛歌放下筷子,站起了身。
“我们去会会?”莫习凛嘴角也凝起笑意。
“出了人命案,作为忧国忧民的小老百姓,去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宁洛歌笑着迈出了脚步。
宁洛歌四人到了县衙门口,正好碰见徐虎城一行人出来,他仔细听了报案人家的叙述之后,决定立刻赶往云洞岩查看情况。索性他们就跟着大队人马去了云洞岩。
云洞岩是这梅山县极其重要的一处景观,五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便到云洞岩上朝拜十八罗汉殿,同时游览岩顶风光。
可是到了最近三年,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每每年节一过,梅山县大堂便响起击鼓鸣冤的声音,原来是不少少妇少女到云洞岩上烧香时失踪了。
起初知县接到报案会立刻率领衙役上山踏勘、搜寻,然而罗汉殿里除了一个老僧以外,没有任何人的踪影。后来一年又一年,之前几任知县都因此事被免官罢职。
三年内,梅山县换了五任知县,这徐虎城是第六任。到他这里,虽然到那里去烧香的女子渐渐少了,但仍有外来香客报案。比方说今日。
一行人到了云洞岩,宁洛歌四人装作来这里的游客,倒是也安然无恙。
徐知县被老僧迎入殿堂;捧出茶水。
徐虎城便问起近日进香游客的情况;老僧约莫七旬,一双眼有些浑浊,面相倒是慈祥。
他向天作了一揖,轻言道:“托菩萨神明;年年月月日日迎来四方施主;一切如常。”
当徐虎城问起昨日有女子来此进香;宣告失踪的事;老僧面露惊讶,“竟然有这等事?罪过罪过。前来进香的施主;贫僧都是有迎无送;离山之后;贫僧一无所知;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贫僧更少过问。”
………………………………
第417章 智破迷案(一)
徐虎城一想;老僧所言极是;女子入庙;僧人哪敢斜视。徐虎城说:“只因公事在身;本县不得不违背庙规,请师父带本官巡视庙堂内外如何?”
老僧连连称是。
徐虎城在老僧陪同下;先是膜拜了十八罗汉,然后便步步踏勘,殿中砖地均为实地;敲击四壁;均为砖砌;菩萨台座亦严严实实。
老僧的禅房;斗室寸土;只供一人睡卧;四壁清洁。
之后;他又沿殿堂四周、转石绕树;均无发现异常。
正当徐虎城准备回府时;山下竟然来了两个妙龄女子;提着香篮姗姗而来。
老僧带着歉意道,“老爷恕贫僧不能远送;山下又有施主来了。”
徐虎城连忙摇手道,“无妨无妨。”
寺中一行,徐虎城毫无发现。
他有些颓丧地走下山时,默默思考;当他行至一块刻有“丹霞第一洞天”大字的巨石旁;忽然侧身对身边的衙役说道:“本县要去下面佛母殿走走;你守在此石处静候;看看那两位女子是否下山。”
衙役点点头,一溜烟没影儿了。
徐虎城一行到了佛母殿;参拜十八手佛母;然后径自下山回府。
宁洛歌面露兴味,“走,去看看。”
跟着徐虎城回到府中,那个守伏在大石旁的衙役也已经回来,他报告说那两位女子参拜了十八罗汉;然后有说有笑地下了山;老和尚连送也没送出门口。
徐虎城心里犯了难。
这广漠山野;屡出案情;一来时间拖的长;二来人证物证全无;要怎么办才好。
与他同样犯难的还有屋顶的慎行和银魂。
眼看着徐虎城回到后衙小厅,只听宁洛歌低低地说“重头戏来了”,人便已经飘了出去。
后衙小厅里。
徐虎城的夫人陈玉莲连忙招呼他用午膳,这陈玉莲确实是个少见的美人,一身白衣裙,飘逸若仙,尤其是那一双空灵剔透的眼睛,不似凡人。
她也知道云洞岩又有香客失踪之事,见相公这般愁眉苦脸,她只是静静地陪在一边,也不说话。
而此时徐虎城满脑子都是今晨报案人家哭叫得死去活来的声音,他担心那无辜女子的性命,不知道她是死是活是伤,哪有胃口用餐。
他长叹一声。愁眉不展。
“相公今日可有收获?和妾身说说?”陈玉莲的声音轻柔地响起。
徐虎城点点头,就把今天出现的案情说了一遍。
陈玉莲听了心头一震,“此系人命关天之事,官人为民分忧,为妻理应相助。依妾身所见,此案已经拖延许久,务必要查个水落石出。相公又初来乍到,若是这件案子办得漂亮,那对相公的名声也是有极佳帮助的。为妻在家时;曾听邻居阿婆唬过她的孙女说:‘你要再哭;我送你去云洞岩十八罗汉殿。’我当时问她,你怎么这样吓唬你孙女。她说:‘你不知道;那个殿有老虎出没;有些去拜菩萨的人经常在那里被叼走。’由此可见这案子涉及得面非常广,应该重视起来,仔细地查一查,探个究竟。”
徐虎城一听;心里也觉得有理;他马上跑到公堂;叫师爷等人把近年来几位前任的案牍查阅一下;查看这案件的所有相关卷宗。一查,发现果然每隔十天半月左右,便有一起发生在十八罗汉殿的女子失踪案。
失踪女子的性命最是关键,越能早些将案子破了,那个姑娘的安全就越有保障,有了陈玉莲的鼓励和支持,他立刻召集一些尚在本地的受害者家属,前来重诉案情。
一整个下午,徐虎城将所有受害者的家属都询问了一遍,发现有几点雷同:一是出事地点均在十八罗汉殿参香后失踪;二是失踪人均为年轻美貌的女子;三是失踪后均不见尸首及随带物品。
徐虎城想:“劫财劫色的盗寇为何只出现在十八罗汉殿?如果是老虎叼人,为何历任官员踏勘时不见血迹、不见遗物?难道老虎连首饰珠宝都吃进肚子里吗?或许,守庙的老僧有重大嫌疑。”
但又一想,“此僧年届七旬;举止温文尔雅;卧室内又无异常;难道是作案者为嫁祸老僧;专在此作案不成?”
思来想去;却没头绪。
宁洛歌等人也早已经回到客栈,他们刚才向掌柜得打听了梅山上道德观的事,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来道德观的好多道士都还活着,现在就居在这梅山县中。
“哥哥明日你去探望一下那群道士?”宁洛歌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
“嗯,你们不必跟我去。”莫习凛道,“徐虎城虽然善用兵,但是脑袋有点木,或许有需要提点的地方。作案人很明显,不必要瞒着,若是明日他们再解决不了,你就羊入虎口一次吧。毕竟那是一条人命,能救了,救了也无妨。”
“怕只怕,根本用不上我们。那陈玉莲,不是个简单人物啊。”宁洛歌唏嘘了一声,走到窗前。
窗外寂月皎皎,月华如霜,寒凉如冰。
冬天,来了。
清晨,梅山县府衙。
徐虎城刚起床洗漱完毕;还没进早餐;府门口堂鼓又响了起来。
又有人报案!
报案的是外县一个员外;一家人发了财;到云洞岩十八罗汉殿祈求平安。全家人拜了菩萨后;慕名“仙脚迹”;上山游览。
惟有小女儿有惧高症不敢再向上攀登;由婢女作陪在罗汉殿门口一块石板上歇息。众人看了仙脚迹很快下山;却不见了主婢两人。
询问庙中老僧;老僧说只见两个女子沿山下去了。全家人在山下大小洞穴找了一夜一天;仍不见两人身影。
徐虎城闻报;丝毫不敢耽搁,马上打轿上路。到了山下;急急登上十八罗汉殿;令人细细搜寻石缝草间;看看有否遗物。
结果;在山坡上“婢女坑”洞旁发现主婢两人的绣鞋。
附近有好事的村民见状活灵活现地说:“从前一位张员外;生了个呆傻儿子;三四十岁都不懂世事。张员外从外地买了一个女婢;意欲强迫她与呆傻儿子成亲。女婢坚决不从;跳涧身亡。这是女婢的亡灵把这主婢两人招引去作伴了。”
听了这个传说;众人心惊肉跳;那个外地员外也信以为真;在婢女坑口烧了些纸钱;便想要回老家去;不想再追寻案情了。
可是年轻的徐虎城心里却不平静。回到府衙,他苦思冥想;既然婢女坑会招人作伴;为什么这么多的游人没被招走;偏偏要招与罗汉殿有关的人呢?�陈玉莲也赞同地说:“相公所想极是;依妻所想;冤女招人;为何要脱下主婢两人的鞋子摆在坑口呢?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转移视线;嫁祸冤鬼。”
徐虎城眼睛一亮,反问道:“那主婢拜了菩萨;出了殿门;与罗汉殿有何瓜葛呢?”
陈玉莲说:“我倒要问相公,寺庙可有规矩;进了第一次;就不能进第二次?”
徐虎城一愣,忙摇头,“自然没有。”
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