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明末当土豪-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只能中夜披衣而起,绕室逡巡,忧心如焚而已!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杨鹤给他的书信中将情况说得极是明白,安塞灾情更严重,田土更贫瘠,流寇之乱更是比河南严重十倍,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在半年多时间内就将这些问题一一处断无遗,使安塞绝无冻馁之患,若非乃父言之凿凿,他几乎要认为是笑谈了!

    若是安塞都能大治,那河南岂非更加不成问题,若然如此,此人真乃国士也!

    李崇见杨嗣昌态度如此亲和,渐渐放下心来。他虽投入杨鹤门下,毕竟时日尚短,关系还不算深,能与其子接纳自是求之不得,双方正是一拍即和。

    而吴为则无可无不可,杨嗣昌的底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开玩笑,书上都写着么,真实历史上此人在八年之后的崇祯十年担任兵部尚书,张罗剿灭流贼。

    那时已是李自成、张献忠的时代了。呃。还有一个罗汝才,这货现在在安塞留守,好吃好喝将息着,娶了好几个婆娘。整天忙着生儿子。请他造反都不会了。

    李、献二人倒是没有什么听闻。嗐,时势造英雄,现在陕北形势已变。说不得两人现在正在哪处工厂作坊打工来着,衣食是全然无忧的了,想来也没造反的心思罢。

    就算张献忠性情比较暴虐,最多成一个黑社会混混罢了,想造反,门都没有,别说没人跟随,安塞营也不是吃素的!

    三人各怀心思,走进内堂叙话,一直聊到时间近午,还留参政大人用了午饭,席间仍是相谈甚欢。

    其中备细那也不必细表,只知右参政大人最后出门告辞之时面带喜色,让随从轿夫人等都是好生诧异。

    原来吴为将安塞的水利、卫生、商业诸般措置细节都向杨嗣昌一一作了介绍,比之杨鹤书信所言详尽百倍。

    杨嗣昌细思之下,其中不少竟可在河南施行无碍。他尤其对灯油、钢铁、煤炉等物极感兴趣。河南境内的汝州和许州就是今日的平顶山,两地都有大型煤矿,石油和铁矿也颇为不少,搞重工业那是妥妥的日进斗金!

    他当机立断,邀请吴为让安塞商家到河南设厂,吴为略一思索便答允了下来,各项实业中除了规模炼钢法是核心机密,在自己势力足够强大之前还只能窝在安塞,其他技术并不复杂,很难防止扩散,但相比普通的模仿者,自家还是有规模和资金优势的。

    更何况他的打算是想将“日升昌”开到全国各地,实行资本扩张,控制产业链条,就算技术扩散又如何,还不是为自家打工,利润的大头还是牢牢掌握在自家手中!

    当然,这个打算现在还不足为外人道,等到旁人明白过来,已经只能在“日升昌”手里接货出货,接受“日升昌”定的价格了。

    羊就是羊,羊毛怎么剪,什么时候剪,那是牧羊人的事!

    杨嗣昌当然不会明白这些道理,不过他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吴为承诺只要他在任一日,所有产业都有他半成干股。

    看上去不多,实际数额却极是吓人,粗粗一算,若是将来产业大兴,说不得一年数十万上百万两银子的利润也是有的,半成干股就意味着数万两白银!

    之前那个倒霉的延安卫指挥使一年的出息也不过才一千两银子而已,杨嗣昌是文官,右参政之职虽然油水不少,一年下来打破天却也超不过五千两,而他又不愿像贪官污吏般向百姓敲骨吸髓,所得就更加少了。

    突然得到十倍于前的收益,而且取不伤廉,纵是杨嗣昌以清介自诩,也不免心中狂喜!

    更何况还有一般好处,说不得将来油水比那半成干股还要多出十分去!

    原来吴为还准备开放当地缙绅及有力人士参股,以便于各项产业更加迅速的扩张,开玩笑,你当地方利益集团是吃素的啊,他能眼巴巴地看着你赚银子?

    与其被人搞破坏,还不如让这些人加入进来,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自然就成了吴为商业体系的天然捍卫者。

    但选择谁,不选择谁,这其中还是大有学问的,而这个当地情况吴、李二人都不熟悉,自然只有交给杨大人勉为其难,一定要帮这个忙了。

    杨大人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自是大喜过望,这个权力那就是天大的资源啊,还怕那些想要发财的缙绅土豪们不踏破自家门槛?

    吴为现在的买卖做得甚大,李崇也是大致清楚的,但在一旁也是听得眼睛发直,呼吸也变粗了许多,转念想到这是自家女婿,方才心下稍平,犹自对其中大利耿耿于怀。

    目送杨嗣昌小轿走远,吴为转身对李崇咧嘴一笑,道:“大人,此刻天时尚早,欲往开封城中一观否?”(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烂透了

    时值午后时分,陈桥驿离开封城北门不远,步行可达,本来众人就有去观光的打算,只是被杨嗣昌来访耽误了一下,现在倒也不算太晚,李崇自然点头应允,只道了声:“那便速去速回。?。”

    吴为笑道:“大人,何必那般匆忙,大伙儿都在船上憋了多少天了,也让他们松范松范。若是晚了,就宿在城中就好。住的地方不需担心,我早已派赵文卓准备停当,总比这陈桥驿强得多。”

    李崇略一犹豫,吴为说得也有道理,眼前这陈桥驿乃是通衢大驿,来往人等甚多,驿站人手本就紧张,自家这六品知州在此地也并不起眼,远不如在壶口驿时前呼后拥照应周到。即便右参政大人来拜后驿丞态度明显殷勤恭敬许多,但毕竟条件有限,所住的地方还是有些局促,兼且颇为嘈杂。

    若是以前倒也罢了,李大人刚刚从豪华游轮上下来,船上雅室精洁,轩敞舒适,各种设置无不齐备,当真惬意无比,陈桥驿这样的居住条件一下子还真有点寒酸得让人受不得。

    一个转眼间李崇瞥见李若琳不知什么时候和夫人一起也出来了,眼巴巴地望着自己,遂笑道:“也好,那便依为文之意罢。”

    一旁众人都是面露喜色,小怜更是轻声欢呼起来。眼前若大的开封城,花花世界,谁鸟耐烦住在这个破驿站里,兼且大伙都知道吴为手面豪阔,他既然说安排停当。那肯定就错不了。

    除几名贴身亲卫与吴为、李崇等人随行外,其余的人吴为也给他们放了假,但要求保持低调,严守纪律。吴为在安塞本来实行的就是半军事化管理,军民行止皆有章法,规矩极严,这一条倒不需担心。

    吴为一行人人数众多,多是青壮男女,除了一些人还没有从晕船中恢复过来之外,其余的倒是泰半都欲往开封一行。这时代多数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家五十里外。开封这等大城在他们眼里也就跟现在的普通乡民看美国纽约差不离。

    而且安塞经济繁荣。众人腰中都有不少银钞傍身,这一路行来也没个花费处,正好可进城去看看有什么吃的玩的,或是给家人带些。回去还可以跟人说嘴!因此人人都是兴高采烈。

    虽然此处离开封城甚近。但李若琳与李夫人等女眷也不能一路步行。抛头露面。吴为甚是贴心,早命人备好了一乘崭新的油壁小车,而他与李崇等人则是骑马随行。李崇虽是文官。倒也会骑马,疾驰是不行的,但缓缓行来也问题不大。

    行不多远,便到了开封的北门外,城门处来往行人牲畜极多,甚是热闹。远远看见城墙上挂着好几个木笼,里面灰黑色一团,赫然装的都是首级,一个个呲牙咧嘴,令人触目惊心。

    这时代的规矩大抵如此,盗匪凶犯伏法之后首级多是挂在城门处示众,经年累月也不取下,以儆效尤,更是地方官治理得力的象征,吴为穿越时日已久,也看得多了,安塞原来也是这般搞法,他来之后方才禀明李崇取消,毕竟看着恶心不是?李崇自然更是不以为异。

    杨嗣昌适才来访时说起过组织团练剿匪之事,看来这些就是杨大人的功绩了,说不得以前都是些有名有姓的各路好汉。

    走得近了,只见城门两旁城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通缉画像,各自悬赏有差,这玩意吴为也见过,“二王”的通缉画像当时也糊在安塞城墙上来着,不过吴为亲眼见过“二王”的模样,以他看来,这水平实在是欠妥了些,对能否根据画像抓人深表怀疑。

    城门旁有一个小军官带着十来个兵丁在设卡盘查,一名亲卫策马过去,下马与那军官耳语了几句,塞了一锭银子过去。

    那小军官看服色不过是个小旗之类,他早就注意到吴为这边了。吴为一行虽是微服,但有车有马,护卫环绕,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身份不凡。这种看城门的小官最是会察言观色,本来就准备早早闪到一边了,不想来人竟过来搭话,原来是新上任的遵化知州和其家眷。

    这也罢了,来人竟还塞过来一锭银子,那小军官就手一捏一掂,竟不下二两重!顿时喜得见牙不见眼,连忙跑上前来向吴为李崇跪下磕了个头,起身大声张罗军士驱赶行人,挪开障碍,以便吴为一行车马通过,殷勤备至,服务态度好到极点。

    其实吴为本无必要命人上前打点,只是初来乍到,情况不熟,且有几人还携带有兵刃,上前通传只是为了少惹麻烦罢了。

    策马走在最后的一名亲卫从怀中将出一串铜钱,高声道:“大人有赏!”言罢将穿钱绳索咬断将铜钱往地上一撒,顿时十余名守门军士轰然上前,撅着屁股争抢成一团,口中还含糊不清地大声称谢。“谢大人赏咧!”“大人福寿连绵,公侯万代!”那小军官虽已经得了一锭银子,此时也忍不住弯腰跟军士们一样捡起铜钱来。

    几名亲卫策马在马车两边护卫,见状都不禁撇了撇嘴,一名亲卫嘀咕道:“这些都是些什么兵,贼人来了能指望得了他们么?开封这般大城,难道就靠这些不成器的家伙守城门?”另一人笑道:“若是咱们是贼人假扮的,此刻城门早就丢了!”其余几人也是嗤嗤而笑,颇有轻视之意。

    领头的亲卫是擒拿“二王”立下大功的老黄,闻言把两眼一瞪,轻声喝道:“都放仔细点,护卫好夫人小姐,胡嘈嘈个甚?”见众人都凛然住口方罢。

    其实他心中对适才那名亲卫所言也颇以为然,这些守军简直就是儿戏,若是遇到“二王”那样的贼人,后果不堪设想!在他看来,这些兵比那宁夏镇张大将军的熊兵都差之远甚。

    吴为对刚才那些守军也是不以为然,这些人衣衫破旧,面黄肌瘦,行止松散疲沓,一点精气神也没有,就像一群叫花子一般。要放在后世,就这素质想当个联防队员都够呛。据他观察,城墙上的巡逻军士也大多与其相类。

    与这些人相比,三边各镇的边军当真算得是精兵中的精兵了。中原久不习战,军队竟然已经退化成了这个程度!

    难怪后来闯、献坐大,迭克洛阳、开封这等雄城,而清兵入关后又那般势如破竹!看来不见得是流贼建虏战斗力有多强啊,其实是自个烂透了!(未完待续。。)

    。。。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美女逛街

    入得城来,眼前又是一片天地,众人的注意力立时便被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吸引住了。作为这个时代的顶级都市,开封城商业气氛极浓,什么绸缎铺、胭脂铺、首饰店、酒楼乃至烟花场所之类,不一而足,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沿街各家店铺匾额上方都挂得有彩旗布幔,上面绣有本店店名特色,色彩鲜艳,有字有图,在头顶迎风招展,煞是引人眼球。

    各家门前亦多遣俊俏伙计卖力吆喝,都是圆滑精干,言辞便给之辈,不住将过往行人往自家店铺中招揽。而那沿街青楼之上更是有多少女娘斜倚阑干,媚眼娇笑不住价向楼下抛去,吴为一行人中多有血气方刚的少年儿郎,哪里见过这等风流阵仗,不免都被撩拨得面红耳赤,到引得众女娘一阵哄笑。

    这开封端的是中原第一大城,街道四通八达,贯通南北的主街足有四五丈之宽,放在现在那也勉强算得是四车道了,吴为来这时代时日已不算短,还是第一次见到。

    沿街两边行人摩肩接踵,而街道正中则是专供车辆骡马通行,多有鲜衣怒马之辈隳突往来,前呼后拥,声势煊赫,显见得非富即贵。李崇见此,也是暗自嗟呀。

    原来这开封城中宗室最多,他处莫比。周王本是太祖亲藩,整个开封都是他的封地,单单一个周王府就占据了开封城的五分之一,甚至都超过了其时整个洛阳城的面积。而从第一代周王朱橚就藩以来。历经二百多年子孙繁衍,现在开封城中已有40余位郡王,500余位将军,其余中尉、仪宾之类更是不可胜数。

    也就是说,在这开封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人说不得都可能是凤子龙孙!

    在这最讲究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里,这些人自然都是特权阶级,甚至连犯了法都不由地方官府处置,自有专门的机构宗人府处理,可想而知,若是招惹了他们是颇为麻烦的一件事。

    与深受封建愚忠思想毒害的老丈人不同。吴为对宗室贵戚可没有什么敬畏之心。甚至半分好感都欠奉。在他眼中,这些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抬,正所谓百无一用。不过是一群寄生虫罢了。

    而且其中良莠不齐。颇有依仗身份欺压良善的。端的是劣迹斑斑,在壶口驿他就见识过晋王府豪奴作威作福的跋扈模样,管中窥豹。想来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得紧,绝非个例。

    而历史上无论是农民军起义还是清军入关,这些宗室都没有发挥甚么作用,枉自享受了大明百姓两百多年的供奉,大祸临头时无非是束手待毙,或是四处茫然奔走,叩首乞命,最终还是免不了婉转碾作尘泥的命运,连死得稍有尊严的也只崇祯皇帝一人而已!

    这样一个腐朽不堪的团体,不过是外强中干,又有何可惧?

    ---------------

    李若琳虽是官宦家的小姐,但以前最多也只去过府城州城这样的地方,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开封这般繁华热闹的所在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心中兴奋之情自是难以言表,小怜就更是不堪了,直望着街边售卖琳琅满目的胭脂水粉诸般物事眼珠都转不动了。

    两人都是眼巴巴地望向李夫人,那意思明白得很,只剩没有开口哀恳了。

    李夫人见二人情状,不禁微微一笑,从车窗向外望去,见街上亦有不少女子往来,其中不乏仕女名媛模样的,显得治安颇好,而自己一行人又有吴为亲卫在旁随扈,料来应无甚大碍。她看见这热闹景象也有些心痒痒,遂掀开窗帘向李崇说了声,待其颔首答允方带着李若琳二人下了车。

    小怜欢呼一声,先从车尾跳下了车来,又拉开帷幔,伸手将李夫人和李若琳二人扶下来。李若琳虽是在吴为面前尤带矜持,但兴奋之意却也难掩,两颊红扑扑的,娇艳欲滴,挽着李夫人的手臂就往街边早就看好的一处水粉店面行去,小怜吩咐了车夫几句快步跟了上来。

    吴为见状不禁莞尔一笑,一掀衣衫下摆,跃下马来,将缰绳递给随从,移步走了过去,不远不近站立在一旁,无他,陪女友逛街,兼且负责买单与提包本来就是男人的天职么,更别提吴为骨子里还是一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极品好男人了。

    女人对化妆品和漂亮衣衫自来都没有抵抗力,这一点哪怕是几百年前的古代也是一样,虽然吴为的走近让李若琳和小怜稍微拘谨了一下,但很快她俩的注意力就完全被眼前花样繁多的各色水粉饰物吸引过去了。

    李若琳身材修长婀娜,杏眼桃腮,红唇娇艳欲滴,肌肤白嫩细腻,如瓷如玉,一颦一笑之间更显得清丽绝伦,难描难画,如此容色的美女,便是在开封这样的大城中也不多见。而小怜虽然容色略逊,但胜在身材娇小玲珑,前凸后翘,性感丰腴之处让人心旌摇动,亦是不可多得的小美女一枚。因此上两人一出现在这水粉店前,顿时便引来了众多的目光。

    吴为倒没觉得什么,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觉得这再是正常不过,美女么,打扮得那么漂亮不就是让人看的么,难不成还要戴上阿拉伯妇女的黑头罩不成。

    作为深受男女平等思想熏陶的现代人,他本能地对这时代束缚女性的种种陋习不以为然,之所以对李若琳情有独钟,除了被她的美貌和在赈济灾民时流露出的善良打动之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李若琳是天足,若她裹了小脚,哪怕她再是漂亮善良吴为也是敬而远之的了。

    吴为这边厢是无所谓了,他身旁的赵文卓却是一阵手忙脚乱,因为李若琳在他心中早已被视为主母,安危自是不能出半分差错。这次出行,他职责在身,脑中一根弦时刻蹦着,此刻见到周围闲杂人等渐多,连忙布置几名亲卫在四周暗中关防遮护,自己也绷紧了身子,对四周闲杂人等虎视眈眈,如临大敌。(未完待续。。)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二王不相见

    女人们逛起街来当真是没完没了,无论古今都是大同小异,吴为一开始还饶有兴致,在一旁还不时插话凑趣,惹得二女娇笑连连。不料跟了良久,眼中所见,耳中所听来来去去却都是香粉、首饰、衣裳之类,渐渐兴趣索然,偷偷打起哈欠来。

    看到李若琳和小怜兴头正高,丈母娘也是容光焕发,眼中异彩连连,吴为也不便扫兴,心中暗暗叫苦,看来这一时半会儿的还难以结束,自家本来还想趁着时辰还早逛逛开封名胜的,现在看来估计是无望了。

    李崇倒是无可无不可,在晚辈下属面前他倒是始终保持着士大夫的淡泊风度,他下马步行,不时与身旁的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攀谈着什么。

    此人约摸二十来岁年纪,面目清秀,方巾褥衫,一副秀才模样。听其言语,却是在向李崇介绍开封的名胜掌故。他不说话的时候样子洵洵儒雅,甚至有点儿唯唯诺诺,一开口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原来安塞众人都未来过开封,少不得一位向导,正好陈桥驿驿丞在杨嗣昌来访之后对李崇着实巴结,见其是文官,特意找来一位本地书生伴游。

    此人姓李名修竹,年纪甚轻,与赵文卓差相仿佛,家就住在开封北门外,惯常在码头左近作此营生。驿丞见他家贫,又是读书人,时常照拂于他,为他介绍些生意。

    开封地处南北通衢。过往官绅行旅甚多,随喜游览开封风景名胜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旅游市场极大。李修竹本是开封本地人,民风地理再是精熟不过,对各处名胜掌故又是了如指掌,兼且身为秀才,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绝非寻常市井俗夫可比。

    除此之外。他还有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说一口道地的京师官话(以安徽凤阳话为底。类似今日的天津话),比本地通行的中州土音要容易理解的多,这一点让宦游多年的李崇顿感亲切。

    要知道这游山玩水乃是文士风雅勾当,讲究的就是个情调。若是满口的本地土音。动辄就是“中”和“得劲”之类不免大煞风景。

    最为难得的是。这样高学历高素质的向导伴游,索值却并不高昂,杂项全包。不过2钱纹银而已,对安塞土豪来说只好算是九牛一毛,考虑到这已经算是旅游细分市场中走高端路线的了,真可谓物美价廉!

    吴为身为现代人,虽有百度可用,但中国近代数百年战乱灾荒频仍,历史湮没的细节不知有多少,又哪里是百度可以解决的,眼前这秀才生长于斯,又是见识广博,言词便给,将这开封城历史沿革,有多少市坊,多少胜景,正店脚店,地方特产,民俗掌故事无巨细一一娓娓道来,端的是引人入胜。

    吴为本来是紧紧跟在李若琳身边的,但侧耳听着那李修竹说话,渐渐入神,不知不觉地凑了过来,不时也插几句话进去。吴为作为现代人,眼光见识自不用说,又在两边体制内都混过,勉强也算得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寥寥数语间就让李修竹刮目相看,心中亦是啧啧称奇,两人彼此间都是大为佩服,不一会便已熟络起来。

    李崇见李修竹神情自若,侃侃而谈,不由起了考校之心,旁敲侧击了一番,对方亦是对答如流,制艺,诗赋都颇有可观处,不禁对其增加了不少好感。

    三人正谈得兴起,忽然前方传来喧哗之声,抬眼看时,只见从北门处行进来了大队车仗,首尾皆有数十名高大健硕的骑马甲士拱卫,皆是头簪红缨,所佩刀剑与甲胄摩擦得铿锵有声。车驾的前后两旁更有百余人步行簇拥,其中有打幡的,举旗的,敲鼓的,持盾的。。。。。。不一而足,当真是前呼后拥,声势煊赫。两旁更有健仆扬鞭开道,粗长的皮鞭直抽得街面上啪啪作响。

    又见不少开封府的衙役在队列前方疏散人群,维持秩序,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路上行人慌忙避道,呼儿唤父的,踉跄失足的,乱成一团,间或还夹杂着童稚女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