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见此,不由得眉头紧锁,立刻下令,再度炮击。

    “轰轰轰……”

    建虏大营的栅栏,被砸坏的更多了,大营里面的情况,也能看到不少。

    卢象升吃惊地发现,建虏在大营内都堆有土堆,一堆堆的,并不规则。铁弹在砸破大营栅栏之后,往往砸中这些土堆,最多溅起不少尘土,铁弹却留在了土堆中,并没有对大营内部造成什么破坏。

    “轰轰轰……”

    红夷大炮继续怒吼,也只是把当面的栅栏都砸烂了而已。此时,已经能看到建虏大营内,就在土堆的后面,有一组组地建虏躲在那里,严阵以待。

    大炮失去了该有的作用,卢象升没有办法,就只有下令全军出击,主动攻向建虏大营。

    明军中的长盾兵,举着一块块长盾,组成一个盾阵,在前面缓缓开路。后面紧跟着弓箭手和火铳手,两侧是骑军掩护,在震天的战鼓声中,有节奏地吼着,一步一步地靠近建虏大营。

    在明军两侧以及后方,则是朝鲜军队的火枪手,一共有五千多人,是林庆业从城里守军中精挑细选出来,最为精锐的一部分了。

    有明军在前面顶着,这些朝鲜火枪手倒也不慌,握着手中枪,同样听着号令,跟在明军的身后,一步步地逼向建虏大营。

    明军前锋离建虏大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但是,建虏却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躲在大营里面。

    “杀啊……”

    终于,明军前锋冲到了建虏大营附近,随后,就发出一阵阵的怒吼,弓箭手开始仰角向建虏大营射箭。

    几乎与此同时,躲在大营里面的建虏弓箭手,也开始了还击。

    天空中,你来我往的箭支,几乎遮蔽了阳光。

    不管是明军这边,还是建虏这边,都有倒霉的中箭倒地。

    这场战事,就在突然之间一下爆发了起来。

    弓箭是不可持续的,没有多久,箭支就稀疏了起来。

    前方的明军,开始冲入建虏大营。而建虏大营内的建虏,终于露出了他们的身影,同样向明军发起了冲锋。

    明军这边的火铳手一见,立刻上前,就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开始了他们的射击。

    “呯呯呯……”

    声音密集响起,硝烟弥漫。

    对此,岳托是有预料的,知道明军中有火铳手,相对来说,他手中却缺少这个兵种。

    不过,他也并没有多大担忧。因此,火铳手的身上都有火绳,互相之间不能靠得太近,要不然,那一支燃着的火绳有可能会误碰身边人的火药,很危险的。

    如此一来,火铳发射的密度就不可能高。只要冲过去,火铳手就是待宰的羔羊。

    更不用说,这一次不是大清进攻,而是明军来攻,放近了打,就更是缩短了双方的距离。

    建虏这边,或者举着盾牌,或者推着楯车,向明军冲了过去,又能减少不少伤害。

    离得近了,呐喊一声,跳出楯车的掩护,就和和明军短兵相接了。

    只要是短兵相接,大清军队就是天下无敌!

    对此,岳托非常有信心。此时的他,甚至心中已经在想着,搞不好,都不用皇上那么费尽心思地布置,自己这一仗,就能打败明军了!

    然而,有的时候,战事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这一次,也不例外。

    只见明军阵中,有一队明军火铳手,竟然站得非常密集,排枪轮流打着,那密集的弹雨,哪怕有盾牌护着都没用。冲过去的大清军卒,全部倒在了明军阵前。

    对此情况,悄然躲在暗处观察的岳托不由得大吃一惊。他定睛细看之时,终于被他发现,那些明军的火铳有问题,竟然不是用火绳来点燃火药的。因此,他们互相之间都站得很密集,五段式射击,轮着开枪。

    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硬冲。

    岳托立刻调整部署,发下命令。他调集人马,避开了这一批火铳手,从其他地方向明军发起了冲击。当然了,这一批火铳手这边,野不能不管,就直接推着加厚了的楯车,直接往明军火铳手那撞了过去。

    随着双方距离的进一步接近,火铳手也不得不退出,把主战场让给了冷兵器,短兵相接,开始了。

    没有了火铳的威胁,进攻中的建虏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士气更高了一分,嗷嗷叫地杀向明军。

    然而,下一步,又让他们诧异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们举着长枪等兵器杀向明军时,他们愕然地发现,自己的长枪竟然没有明军的长。他们的长枪还没够着明军,明军的长枪就捅到他们身上了。

    以前的时候,大清的长枪就比明军的长枪要长一些的,因此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往往就占了优势。可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明军的长枪更长一点了。

    措不及防之下,第一批短兵相接的建虏,顿时就吃了一个大亏。

    细节上的变化,让明军一下占据了优势,杀得建虏节节后退。

    “好啊,天兵攻入建虏大营了!”平壤城头上,金尚宪不由得大喜喊道。

    然而,建虏有那么容易被打败?


………………………………

362 没有想到

    躲在暗处的岳托,压根没想到,大清军队和明军之间,短兵相接之下,竟然还会节节败退。这个情况,根本就没在他的考虑之中,一见之下,很是吃了一惊。

    他也算是打了多年的仗,仔细一观察,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种情况,压根就没有取巧的地方,只能拼战争的硬实力了。明军因为攻势顺利,带动了士气越来越高,越战越勇。如果不能遏制住这种势头的话,大清这一战,很可能就会败了,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

    好在一开始的时候,皇太极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有所预料。因此,派给岳托的军队中,白甲兵比起其他军队都要多一些,足足有一千多人。

    有这一张王牌在,岳托心底并不慌乱。

    一声令下,作为预备队的白甲兵,有八百多人,立刻奉命出战。

    这些白甲兵,可以算是建虏中的特种作战部队,平日里的时候,只是专注军事训练,不用做其他事情,且待遇非常好。对于满清来说,白甲兵就是作为尖刀用的。

    此时,身披皮甲、锁甲和铁甲的白甲兵,也就是重型步兵,一个个都是身高臂长的壮汉,只是一个照面,还未冲到明军跟前的时候,就纷纷扔出手中飞斧。攻得正顺利的东江军长枪兵,措不及防之下,顿时就吃了一个大亏。冲在前面的明军将士,立刻就倒了一大批,攻势阵型,立刻出现了好几个缺口。

    这些白甲兵进攻都是一气呵成的,飞斧破开明军阵型,紧接着,就健步如飞地握着重型兵器,比如大斧,长刀,双手剑等等,大开大合地从缺口处杀了进去,向两边,向纵深杀了过去。就犹如凶悍的狼群,撕开了猎物的伤口,且越撕越大。

    就只是一会功夫,当面的明军根本挡不住这些凶悍的白甲兵,迎面的明军将士非死即伤。面对如此凶悍的敌人,明军将士有点慌了,不少人甚至都开始退缩。

    这也怪不得他们,这些白甲兵的防护极强,普通的刀枪根本破不了他们三层甲的防御,且这些白甲兵力气大得惊人,一刀劈过来,就算劈不死你,也能劈得当面的明军承受不住大力,不是往后倒,就是被劈倒在地。

    突然之间遇到这样的强敌,普通明军将士要能顶得住,那就真是怪了!

    看到白甲兵一派出去,战场形势立刻逆转,这让躲在暗处指挥作战的岳托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开始期待,这一战,是否能击败明军,独得灭东江军大功?

    而明军这边,前线指挥的将领是高一功,见此情况下不由得大惊。眼见着己方阵脚要乱,军令也无法传下去,他必须要稳住阵脚才行,否则这一战的败局,就是从他这里开始,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的。

    “跟我杀!”情急之下,高一功立刻大吼一声,领着亲卫和身边的预备队,立刻往缺口处杀了过去。

    高一功本身就是流贼中厮杀出来的汉子,比起普通将士,自然要厉害很多。他手下的亲卫,也是明军中选拔出来的。虽然他们没有穿三层甲,在防御上有所不及,但是,他们的力气,却是足够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建虏中的壮汉,和明军的壮汉,压根就差不多。

    而且,白甲兵这么冲过来厮杀,消耗得力气也大。如果还是对付之前的明军,那么他们攻势已起,顺势而杀,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是此时,高一功这支生力军一杀到,兵器相碰,不再只是一面倒,这些白甲兵的攻势,便一下被遏制住了。或者说,就没法像之前那样,能摧枯拉朽般地攻打明军这边了。

    那些被白甲兵杀得节节败退的明军将士,得到了缓口气的机会,看到身先士卒的高一功,正和白甲兵杀成了一团。见到他都如此拼命厮杀,这些明军将士心中也就有了底气,上官都厮杀在第一线,难道自己还好意思退?

    另外一个,明军的主力,乃是流贼改编。他们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且都是怀着赎罪的心加入到打建虏的东江军中。因此,看着认识的同袍在奋勇厮杀,自己就更是不好划水了。

    这一点,其实和卢象升之前所建的天雄军,有异曲同工之秒。

    之前的天雄军将士,多是亲戚朋友甚至干脆是兄弟或者父子兵。这种情况下,就有点类似打一个,会惹来一堆人疯狂。如今的东江军,也有这种意思。

    因此,在高一功亲自领着亲卫稳住了建虏的攻势之后,那些被白甲兵杀得慌忙后退的明军将士,全都咬着牙,又重新扑向白甲兵,和高一功一起,奋不顾身地和白甲兵厮杀了起来。

    这么一来,白甲兵数量上的劣势就又出来了。在优势明军的围攻之下,白甲兵也顶不住,开始出现伤亡,被明军杀得缓缓后退。

    不过,白甲兵也岂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见到这种情况之下,白甲兵中的牛录额真立刻便知道战事的关键在哪里,要想扭转不利形势,他们该怎么做,心中都是有数的。

    因此,都不用岳托来指挥这种细节上的战术,就有白甲兵开始悄然行动了起来。

    在白甲兵后面,就有建虏的神箭手悄然摘弓搭箭,瞄准了正在厮杀中的高一功,瞅到了机会,开始放冷箭。

    建虏用这种招数,很是杀了不少明军将领,甚至有总兵都死于这种战场偷袭,以至于没有了指挥,对明军的打击很大,导致一败涂地。

    此时的高一功,正和当面的白甲兵在拼死厮杀,武侠中的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压根就没有防备。

    不过,高一功的亲卫却是有护卫主将之责。在卢象升训练这支军队的时候,亲卫的训练,自然不会放过。

    因此,就在建虏冷箭射向高一功的千钧一发之际,一名亲卫瞄到了,立刻举着盾牌来护高一功。

    然而,建虏神箭手对高一功是势在必得的,这样的偷袭勾当,他们也做过不止一次两次。一支冷箭当然是不可靠的,偷袭之下,那是几个建虏神箭手一起偷袭的。

    护卫的盾牌挡掉了两支箭,但与此同时,他和高一功也都中了箭。

    看着扑在自己身上的亲卫,后背插着的箭支,手臂中箭的高一功不由得痛心大喊道:“三娃子!”

    他知道,亲卫肯定不行了,因为箭支插得很深。怒极之下的高一功,不顾自己的伤势,还要再战。但他的亲卫却不允许,立刻拖着他,撤下了第一线。

    高一功这个悍将一撤,加上另外几名勇猛厮杀的明军将士也被建虏冷箭偷袭,顿时,明军这边一下压力又大了。那些当面厮杀的白甲兵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立刻加大了攻击力度。

    于是,原本已经稳住局势的明军,又有点抵挡不住,被白甲兵杀得又往后退了。

    正在这个时候,早已看到这边情况的卢象升,已经派了援军过来,领头的正是李来亨,带着五十来人。

    赶到之时,高一功任由亲卫在给他包扎伤口,他自己则在大喊道:“火绳枪呢,给老子上,上去射杀了这些狗娘养的。”

    建虏有弓箭手放冷箭,难道自己这边就没有了!

    不过火绳枪兵到近距离开枪并不方便,第一是容易误杀,第二是火器有硝烟,会影响己方视野。但不管如何,有总比没有要好,而且火绳枪比起燧发枪,在这个时候能可靠得多。因为燧发枪有哑火的可能,在这种时候,一旦哑火那是致命的。

    听到高一功的声音,李来亨立刻大声喊道:“不用火枪兵,总督大人派我过来了!”

    高一功闻声看去,顿时大喜,连忙说道:“快上,快点上,帮老子狠狠地收拾这些鞑子杂碎!来阴招,射不死他们!”

    “包在我身上!放心好了!”李来亨立刻答应一声,随后便领着他的手下上了前线。

    “不用管,只要那些白甲兵,瞄准了杀!”李来亨看着正在大杀四方的白甲兵,不由得厉声对身边的手下大声喊道。

    于是,他的手下立刻分散在明军将士之中,用脚上了弦,端着硬弩,瞄准了白甲兵便按下了扳机。

    在其他明军中,或者硬弩已经被火器淘汰,但是在卢象升的军中,他却是比较推崇的。当初他围剿流贼的时候,手中没什么兵力,又没怎么训练的明军,于是,就监造了一批硬弩,杀得流贼落荒而逃。

    卢象升的一贯主张,就是兵在精而不在多。他曾上奏崇祯皇帝,要求组建专门的骑军,用于狂飙突袭,而硬弩的配备,自然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这一次,卢象升的东江军中,就有一百硬弩兵。看到高一功这边的战况之后,他便第一时间让李来亨领着五十张硬弩前来助战。

    这种短兵相接的偷袭,硬弩毫无疑问要比火器来得好。

    于是,白甲兵正杀得起劲的时候,忽然,眼前什么东西一闪,人都往后飞了出去。硬弩射出来的弩箭,近距离的动能之强,根本不是火器能比的。白甲兵哪怕穿了三层护甲,也挡不住硬弩的近距离射击。

    只是一会功夫,当面厮杀中的白甲兵,就倒了三四十个。这个损失,就非常大了,就算是白甲兵,也抵不住明军的趁势反扑,当即被明军杀得节节败退。

    这一下,躲在暗处的岳托不由得又看傻了。什么是精锐?眼前这支明军就是精锐!

    所谓精锐,不是装备精良就是精锐。不但军卒要敢战,而且还要能战。军队的精锐,特别体现在前方的战事细节中。如果任何事情,都要主帅来指挥,那么这支军队就不可能是一支精锐之军。

    眼前的这支明军,不但敢战,而且精通战术,在白甲兵的攻势之下,几次稳住战线,而后短时间内竟然还开始反攻,这在大清军队和明军多次交手中,实在是不可多见。

    如今,连派出去的白甲兵都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势,难道仅仅就一战而已,自己就要被明军打败了?

    想到这种可能性,岳托终于有点慌了。他的任务,是一定要拖住明军,等待援军的到来,一起围歼明军的。可是,实在没想到,明军的攻势竟然如此犀利,简直可以说是攻势如潮,哪怕有不少伤亡了,都还在凶猛攻击,这实在是明军中的异类。

    怎么办?怎么办?岳托急得额头上都出汗了:难道把留下不多的白甲兵继续派上去?可就算这样,能有用么?

    心中慌急之下,岳托扫视整个战场。

    如今的大营,已经被明军攻占了一半左右,如果就这么打下去的话,估计等天黑之前,明军就能打下整个大营。等到那个时候,自己就只有领军撤走了。

    到处都是喊杀声,还有火器的声音,硝烟弥漫。战事之激烈,甚至连朝鲜军队都从两侧包抄过来,他们虽然没有和大清军队正面短兵相接的勇气,可他们就躲在明军两侧,用火绳枪偷袭大清军队的侧后方,给了大清不少伤亡。

    “这群胆小鬼,狐假虎威,真他娘的不是东西!”岳托见此,不由得怒骂出声。

    不过,他一骂出口之后,不由得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一个主意冒了出来,心中顿时大喜。

    有办法了!

    想到就马上去做,岳托立刻传令给剩下的白甲兵,还有他手中的预备队,面授机宜,而后火速派了出去。

    而此时,在平壤城头上,金尚宪已是仰天大笑:“天兵果然厉害,这都不用半天时间,就打赢了对面的建虏,以后朝中要是谁还敢说建虏野战无敌,老夫喷他一脸口水!”

    他当然不会知道,为了打赢这一战,卢象升是把所有的底牌都亮出去了,可以说,是存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一定要打赢这一仗的。至于原因,就是他之前就已经解释过的。

    可是,有的时候,战事并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一点,不光是建虏那边,明军这边也是!


………………………………

363 军队精锐与否的体现

    激烈的战事,在继续进行中,不管是明军还是建虏,在战事打到这个份上之后,伤亡都已经很大了。但是,战争的双方,基于各自的理由,都是死战不退。

    忽然,在兵线的两侧,一直不是建虏的重点防御地带,各有一百多名白甲兵领着建虏其他兵种,突然从营地里冒出来,暴起发起攻势,就犹如猛虎一般扑向他们的对手。

    在这兵线的两侧,都是朝鲜的火枪兵,接着明军顶在前面而从容的放着排枪,从侧翼打击建虏。

    这突然之间,以白甲兵为首的建虏军队,突然扑向他们,顿时,朝鲜军卒就慌了。

    建虏的白甲兵,那是有名的厉害,不光以前有听说过。就是刚刚之前,建虏的白甲兵也差点把那么厉害的明军赶出去。他们的凶悍,都刻在了朝鲜军卒的脑海中。

    这突然之间,这些朝鲜军卒眼看着正面要遭受这么厉害的白甲兵攻击,万一被他们靠近了,那岂不是要完蛋!

    这么想着,于是,不管射击距离够没够,敌人有没有进入有效射程,就有惊慌的朝鲜军队开枪射击了。

    有人一开枪,其他朝鲜军卒便也跟着开枪,顿时,朝鲜军队的阵线上,响起了密集的“呯呯呯”的枪声,硝烟顿时弥漫开来,都看不清前面情况了。

    林庆业也在第一时间发现建虏的反攻重点,突然改变,吓了一跳,正在喊着不要慌的时候,就看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发生了。顿时,那脑门上立刻冒出了冷汗。

    他也算是朝鲜将领中难得的勇将,见此情况,也没有犹豫,立刻领着他的亲卫顶了上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下的火枪兵放放冷枪还可以,要是被建虏靠近而短兵相接的话,那是绝对顶不住建虏的攻势,更不要说为首的建虏军卒中,是白甲兵在带头冲锋。

    卢象升同样知道朝鲜军队的战力如何,只是因为明军数量只有七千左右,而建虏兵力有上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了其他将领的话,压根就不敢和建虏打了,更不会想着要一战击溃建虏。

    但是,对卢象升来说,如今对明军最为有利,最可能改变朝鲜战局的,就是一战击溃面前的这些建虏。因此,不得已之下,只能让朝鲜军队也辅助参战,不让他们正面对敌。

    虽然如此,卢象升在关注战场的时候,也没有忽略朝鲜军队这边。当建虏的反击方向发生了改变,一开始攻击朝鲜军队的时候,他就第一时间注意到了。

    让卢象升有点没想到的是,建虏的白甲兵竟然还有那么多,而且都投入了对朝鲜军队的攻击之中。一看到这,他就知道要糟了。

    果然,他马上就看到,建虏离朝鲜军队还有点远的时候,朝鲜军队这边就已经开枪。这种情况下,开枪能有多大威胁力,就可想而知了。更为关键的是,朝鲜军队都是火枪兵,大部分火枪兵一开枪,那硝烟就非常浓了,让他们的视野一下受到限制,其实更有利于建虏的冲锋。

    卢象升作为身经百战的将领,当然一下就猜出了建虏的目的,他们就是想要通过攻击朝鲜军队,驱赶朝鲜军队败退,甚至冲乱明军这边,从而达到反败为胜的目的。

    眼看着快要打败建虏了,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卢象升无论如何都不想让这种最坏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他看到左翼那边,林庆业的帅旗已经往前移动,显然是顶上去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亲自领着中军剩下的兵力,也投入了右翼朝鲜军队那边,只要能顶住建虏的这次反击,那么这次的战事,就大概率能赢了。

    然而,让卢象升根本没有想到的是,他甚至都来不及顶上去支援,朝鲜军队这边就兵败如山倒了。

    硝烟弥漫下,朝鲜军卒看不清对面建虏的情况,心中就非常慌乱。而越是慌乱,原本轮次开枪的秩序也乱了,只要能开枪的,全都是立刻开枪,就怕建虏突然从硝烟中杀出来。

    可他们越是如此,硝烟就越是浓厚,就越是看不清建虏的动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