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疫。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高居御座,底下两排,分别是司礼监和内阁六部的太监文官。

    只听崇祯皇帝严肃地说道:“涉及秦、晋、豫三省的地龙翻身,朕已派人去督察救灾情况了。这里,朕想到了一个事情,必须好好议上一议!”

    底下的太监文官听了,都没有异议,他们知道,皇帝是非常重视灾情的,这一次,估计又是要颁布救灾方面的旨意。

    事实上,大明从太祖建国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防灾救灾。崇祯皇帝在先期所做的防灾救灾,主要也是恢复、强化以前的一系列制度而已。

    大明朝在灾荒方面,有严格规定一整套流程,分别为:勘灾,报灾,蠲免,赈济,积谷,捐纳,旌奖等等。

    其中勘灾规定,不能只听里长上报什么就是什么,地方主官必须亲自去现场勘查灾情。而报灾从一开始强调不惧时限和不得匿灾,到后来,就强调及时;

    蠲免和赈济是救灾的核心,主要是指可以免除灾民的赋税或者改折,使灾民不再付出;或者给出钱粮,无偿或者有偿地给灾民,让他们能渡过难关。

    至于积谷,就是从洪武年间就开始的,在各地设立预备仓,专门储藏备赈粮米。捐纳是指富裕者捐谷入仓者,可以得朝廷赏赐散官,旌奖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在万历以前,大明在抗灾防灾这方面,一般多是地方官怠政,隐瞒;但皇帝还是非常积极的。哪怕是传说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还有一心只求长生的嘉靖皇帝,对抗灾防灾方面都是非常重视的。

    史上最严重的关中大地震,死伤百姓达八十七万之多,就是发生在嘉靖年间。朝廷救灾也很努力,甚至派去灾区的钦差,户部左侍郎邹守愚都在灾区感染了瘟疫而殉职。

    不过等到了万历年间开始,万历皇帝的怠政,就包括了抗灾防灾这么重大的事情,也是因此,大明的国运,从万历年间急转直下。到了明末之后,甚至欺上瞒下,视人命如草芥的情况也变得非常普遍。

    比如,户科给事中杨文举奉旨带三十万银赈灾,结果他却一路吃喝玩乐,地方官也乐于奉承招待,至于灾民,早被他们忘记到脑后跟去了。

    还有,州县官员事先会探听勘荒官什么时候,从哪里经过。于是,他们就在那个必经之地摆上施粥救灾的架势;堆储材米盐菜炒豆,还高竿悬黄旗,书“奉宪赈粥”,周围全是找来的村民。官不到,一切不动;官一到,就鸣钟散粥;等官一走,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如此种种,一次两次好多次,从万历年间开始积累,等到崇祯年间时,所有累积起来的恶果一起爆发出来,大明不亡就怪了!

    此时,就听崇祯皇帝对底下群臣说道:“大明疆域广大,如果天灾发生在离京师遥远之地,比如此次地龙翻身,等京师这边反应过来,就为时已晚。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灾区瘟疫横行,也是救灾不及时的体现。因此,朕绝对,对于我大明救灾细节,朕欲和诸位再商讨一下细节,而后颁行天下,令地方官照办,可令救灾能更及时,减轻灾害对我大明百姓的影响!”

    对此,底下文官太监,自然不会反对。

    于是,崇祯皇帝就大明开国以来建立的这套防灾救灾体系,进行了深一步的探讨。在商议了整整一天之后,或者可以说是在崇祯皇帝的主导之下,对现有体系进行了补充,最主要的不同是:

    第一,给县府这些地方主官规定了具体的灾情级别,比以前更为具体,明确可以先赈灾后上奏。这个在大明朝一开始也是有的,不过后来地方官都不敢这么做。这次崇祯皇帝给了具体的依据并进行了强调。

    第二,卫所军队参与救灾。以前的时候,对于当权者来说,军队这个东西是相当敏感的。而且军队的职责,就是种田打仗而已。

    不过在崇祯皇帝主导的这几年内,已经陆续有一些地方的卫所军队奉旨参与到了救灾当中去。如今,崇祯皇帝趁着这次大面积地震的机会,正式给卫所军队新增加了救灾的职能。并且相关细节也给予明确:就是什么灾害等级之下,当地主官就可以先行调动什么级别的卫所军队进行救灾。

    第三,对于救灾中的细节,包括瘟疫防治等等后续的措施,也全都细化,形成一个规章制度,让大明各地官府能做到有法可依,不至于真要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知道该什么做,不但错失救灾的黄金时间,还会导致灾荒影响的扩大。

    最为关键的是,还对地方官府在救灾中的行为进行定责,奖惩都有。发生了天灾,如果救治得力,是可以趁此机会加分的;当然,救治不得力,那是要减分甚至治罪的。

    第四,明确规定,在勘灾环节,分明暗两线,会有钦差巡查地方,看救灾情况;也会有厂卫暗中调查,至于厂卫是一波还是几波,是东厂还是锦衣卫,这个取决于皇帝的意思。

    第五,捐纳、旌奖两个鼓励民间参与救灾的环节,崇祯皇帝也给予了强调。捐献谷物,或者在救灾中出力大的,最高荣誉是可以获得皇帝的接见。

    能和皇帝见面,就不止是荣誉那么简单了,地方官府知道你要去见皇帝,就怕你乱说话,必然也会优待;如果平时遭受有不公,能和皇帝见面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途径。这个新加措施,绝对是能鼓励富户的一种有效手段。

    ……

    从这种种措施中,特别是和历代大明皇帝一比较,大明的文武官员、还有百姓全都知道,当今皇上关心百姓,心系百姓,急百姓之所急,绝对是真正的爱民如子。从新的条例一公布,崇祯皇帝的威望就又刷新了一波。

    在崇祯皇帝忙着这个事情的时候,盛京城内,难得变得喜庆了起来。

    讨伐朝鲜的大军回来了,不但带回了很多粮草物资,金银珠宝等财富,甚至还把朝鲜君臣也都给押来了。

    难得有一次大胜,皇太极自然是要广为宣传,竟然亲自出城迎接凯旋之师。当然了,他都出城了,那盛京城内,能出城的,自然也都出城了。

    这次领军出征朝鲜的,是豪格和岳托两人。在全城人的瞩目之下,他们两人上前向皇太极行大礼,并大声报上此次朝鲜之战的战果。

    每禀告一句,皇太极的亲卫便齐声大喊,重复一声,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这一次,豪格和岳托两人,那是把整个朝鲜都给抄了的。朝鲜王宫和文武官员的家,也都没有幸免。因此,所获得的粮草物资,金银珠宝,比起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每公布一次战利品的数据,盛京城的这些人都振奋了一些。胜利的喜悦,冲淡了这些日子来的恐怖,也唤回了他们记得的“大清无敌”的印象。

    随后,一车车的粮草物资,就在所有人的瞩目下,运进城去。甚至包括那些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等等,全都是特意把盖子给掀掉的,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数目之多,一车接一车,看得所有人都是兴奋地很。这一次,大清是大大地赚了一笔了。

    随后,朝鲜君臣被押解到皇太极的面前,都不用建虏喝斥,朝鲜国主李倧就先跪了,脸色惨白,伏着头喊道:“朝鲜国主李倧,叩见大清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朝鲜臣子,也全都一样,跟着一起大喊起来。至于朝鲜臣子中那些有骨气的,在来之前就已经被建虏杀掉了。

    看着这些朝鲜君臣跪了一地,对大清皇帝奴颜婢膝,姿态非常低,这让盛京的这些人又倍感自豪。

    这个凯旋的仪式,让皇太极之前有些受损的威望,又重新恢复了不少,让他的子民,对他又恢复了信心。

    都对朝鲜君臣抄家了,皇太极自然不会再用怀柔之策对待,相反,这个时候,他正是要杀鸡骇猴,以警告其他部族。

    因此,看着朝鲜君臣跪了一地,皇太极却是沉了脸,厉声喝道:“哪怕你朝鲜三番两次对我大清不敬,阳奉阴违,暗中和明国勾结。朕对你朝鲜,也一直优待有加,只希望你们自己能感觉到朕的诚意,悔过自新,真正地以大清为宗主国。”

    “可是,大清之前吃了个暗亏,你们就觉得明国更厉害,竟然公开和明国勾结到一起。”皇太极厉声喝道,“明国皇帝昏庸,朝中奸臣当道,一直被大清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偶尔昙花一现,也只不过回光返照而已。如今尔等自己看看,你朝鲜可能承受朕之雷霆一怒,明国又在哪里?可有真正救你朝鲜,敢和我大清交锋否?”

    这个时候,李倧为了活命,脸都不要了,当然是急忙赔礼道歉,一边承认自己错了,一边骂明国。他身后跪着的那些朝鲜官员,感受到了皇太极的愤怒,也一个个和他们的王上一样奴颜婢膝,就想着能活命。

    朝鲜虽然弱,可毕竟是一个国家,比起一般的部族,那肯定是身份更高了。可此时此刻,这些朝鲜君臣对大清如此奴颜婢膝的表现,让建虏这边顿时就感觉,心中非常地畅快!


………………………………

431 世袭罔替

    不过皇太极既然已经起了杀心,任凭这些朝鲜君臣如何奴颜婢膝,表示悔过自新都是没用的了。

    享受了一下高高在上的感觉,也让盛京城的这些围观的人多品尝下大清强大的滋味后,皇太极便厉声喝道:“朕要是再放过你们,岂不是觉得朕是好欺负不成?”

    说到这里,他扫视周围,特别是那些部族族长什么的脸上,都特意盯了一下,而后大声喝道:“朝鲜君臣欺君罔上,暗自和明国勾结,枉顾朕恩,斩立决,杀!”

    他这杀气腾腾地一道旨意一下,那些穿着黄马褂的大内侍卫立刻齐声大吼回应一声,抽出腰刀便跨步过去。

    李倧等朝鲜君臣一见,顿时吓得一屁股跌倒在地。他们没想到说了那么多好话,竟然还要杀他们?难道今日真是绝命之日?

    这么想着,哭爹喊娘的,什么王上不王上的,和普通人也没区别。

    围观的建虏,很多人早就不爽朝鲜了。早之前的时候,就有过两次大规模讨伐朝鲜,一下就把他们征服了,答应对大清称臣纳贡。结果一转眼,就又和明国勾结到一起去了。

    后来更有大清皇帝领主力杀向朝鲜,结果被明国皇帝围魏救赵给破了;那一次,前后死了的大清军卒,都有一万多人,这些损失,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算到了朝鲜头上。

    还有,弱者就是有原罪,朝鲜在他们眼中,就是待宰的羔羊,竟然还敢让他们不高兴,反了天了!

    因此,他们听到皇太极的旨意之后,顿时大声叫好,也不知道是谁先跟着喊了一声“杀”。

    最后,所有围观的建虏全都齐声高喊起来,一声接着一声:“杀……杀……杀……”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一个个黄马褂,手起刀落,鲜血喷出,朝鲜君臣的首级一个个都滚落到了地上。

    “噢……”

    随着长长地一声“噢”声,围观的建虏有人先跪了下去,而后其他人也跟着跪了下去,到了最后,所有人都跪下去了,全都面向唯一站着的皇太极,齐声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很响很响,不过皇太极却听得很舒服,脸上露出笑容,大声说道:“平身!”

    他能感觉到,此时此刻,他的自信已经回来了,大清军民的自信也回来了;他的威望,他所担心失去的那些,统统已经回来了。

    等所有建虏都重新站起来后,他又当众大声说道:“有罪,讨之;有功,赏之;朕之承诺,永不会变。”

    说完之后,他宣布,封这次统领朝鲜讨伐军的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另外一名统帅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其他有功军卒,也都有封赏。就当着所有人的面,缴获来的那些人口物资等等,就一一封赏出去,特别是在如今条件也算是艰苦的年份,让很多人都看得眼红。

    不得不说,他这么做了之后,建虏又振作了起来,那些对皇太极有意见的,或者心底有想法的,也都不再把这些东西表露出来。

    朝鲜君臣的那些尸体和首级,就暴尸城外,出入盛京城,就能看到这就是暗通明国,不服大清的下场,当然,换句话说,也是不服皇太极的下场。

    之后,皇太极开始巡查地方,视察农业,检验军备,不再只是坐在皇宫里而已。

    这一日,他便巡查到了离盛京有四百多里外的凤凰城堡。

    这个凤凰城堡,是大明成化十七年的时候修筑的,因附近的凤凰山而得名。

    听到皇太极来了,凤凰城堡守将自然是领着城堡的人都跑出来迎接。

    “嗯?为何你这边的农事如此不堪?”皇太极看着跪在最前面的那领头之人,骑在马上厉声喝道,“朕看了其他地方都比这里好多了,亏你还是汉人出身!”

    “陛下息怒,奴才该死!”这个汉人出身的守将,正是被皇太极从金州调来的怀顺王耿仲明,此时他听到皇太极一开口就训斥,不敢顶嘴,只能顺着意思回答道。

    “哼!”皇太极从鼻孔中哼了出来,很不满意的样子,也没让平身,自己驱马先走,去了凤凰城堡里面去了。

    等到护驾的所有军队都进去之后,耿仲明才抬起头来,稍微叹了口气。

    跪在他身后的,是他的儿子耿继茂,见此情况便提醒道:“父王,皇上不满意,那我们回头就驱赶那些奴才多开垦些田地出来好了。”

    耿仲明听了,回头看了他儿子一眼,目光有点冷,不过最终是没说话,站了起来往城里而去。

    他心中其实明白得很,皇太极这是来找茬的。要不然,绝对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

    正如皇太极所说,汉人出身的,天生就比别族的人更善于农事。他自认为自己是兢兢业业地忙于农事,比起周边,只好不差,但是,皇太极却还是如此说,不是找茬是什么?

    跟在后面进了凤凰城堡之后,皇太极继续巡查堡内情况,不时提出意见,很是不满,动不动就把耿仲明叫过去训斥一顿。只要是明言人一见,就能知道,耿仲明被训得有点冤,好些个地方,其实都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这个情况,让一向非常仰慕皇太极,把自己真正当大清一员的耿继茂都看出来了,脸色有点难看,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找他父王的麻烦?

    巡视到最后,自然是去了耿仲明的王府休息。

    完全可以说,鸠占鹊巢,这个王府,就成了皇太极的地盘。那些随驾的黄马褂,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耿仲明以及他手下的那些汉人手下都防备得不行。

    “皇上有旨,召怀顺王觐见!”一名宦官,阴阳怪气地宣旨,把等在外面的耿仲明一个人传了进去。

    耿继茂看得很是担心,父王这次进去,肯定又会被皇上喝斥吧?该不会就找了些由头,要把父王的王位给夺了吧?要真是这样,那自己怎么办?

    想想最近大青国内的一些传言,说皇上把不少部族的族长都给办了,别是轮到自己家了吧?

    这么想着,耿继茂就很担心,外面候着的那些人,特别是那些耿仲明的汉人手下,也都很担心。

    说真的,耿仲明心中其实也很忐忑。

    皇太极这么明显的态度,总不可能知道自己和孔有德的那些聊天了吧?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啊!自己和孔有德的说话,都是很小心的。再者说了,如果皇太极真知道了那些谈话,就如今辽东的这些风向,可能都不会如此客气了!

    摸不清情况,耿仲明被宦官带着,在自家府中走了一会,便到了大堂。

    他一进去,就看到皇太极冷着脸坐在平日他坐得主位上。

    “奴才耿仲明,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耿仲明不敢多看,立刻甩了马蹄袖子,向皇太极行礼。

    皇太极低头看了他一会,而后伸手示意一下,那宦官便倒退出门,顺便把大门给关上了。

    耿仲明虽然低着头,不过他能感觉到这个情况,心中就越加地奇怪:皇太极,竟然关了门,他这是要干什么?

    他正想着,忽然,他就听到了皇太极柔和的声音道:“耿卿平身吧?”

    这个态度,和之前完全不同,这让耿仲明反而心中吃了一惊,随后,他做足礼数才起来垂手低头而立。

    皇太极看着他恭顺的样子,忽然叹了口气说道:“耿卿可知朕为何要演这么一出戏么?”

    演戏?难道来找自己的茬是假的?耿仲明听了一愣,回过神来后马上老实回答道:“奴才不知!”

    皇太极听了,叹了口气说道:“相信耿卿应该也知道,我大清国内有明国的奸细,或者是明国的锦衣卫密探,又或者是想投靠明国的,通风报信给明国,以至于大清军队几次失利……”

    听到这话,耿仲明没想到他会敞开了谈这样敏感的话题,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怎么接话好,就只能默默地听着。

    “……大清的国力终归是比不上明国的。”皇太极看着耿仲明,又是叹了口气说道,“明国可以败无数次,却不伤其根本。但是,大清要是继续这么败下去的话,就会伤到根本的。因此,朕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行……”

    耿仲明听着,还是没法接话,只能继续当庙里的泥菩萨,最多表情多一点,显得悲伤点。

    皇太极停了停,看了耿仲明一会,忽然说道:“朕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卿去做,不知耿卿可否愿意?”

    什么事情都没说,就问这话,那还能有什么选择!

    耿仲明心中如此想着,表面上却立刻又甩了马蹄袖跪下,非常真心实意地回奏道:“陛下旨意,奴才赴汤蹈火,亦会竭尽所能。”

    “好!”皇太极一听,也不知道是真信了耿仲明的话还是在演戏,带着欣喜大喝一声,而后站了起来,几步走到耿仲明的面前,亲手扶起他道,“这个事情,说难不难,说不难也有点难度,只是需要耿卿花心思去做便是!”

    看到耿仲明略微有点疑惑地眼神,皇太极便解释道:“朕要卿去联系东江明军,假意投降他们,引诱他们来取凤凰城堡,如何?”

    一听这话,耿仲明不由得恍然大悟。

    这时候,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皇太极来得时候,或者说在外人看到的时候,好像是来找他事情的样子,对他相当不满意,原来是真得在演戏,让外面的人看到,会以为他因此要背叛大清,去勾结明军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他正在想着,皇太极却又在说话了:“朕暂时还摸不清一共有多少奸细,因此这个事情,只出朕口,入卿之耳;如此行事,朕敢保证,明国的奸细,绝对不可能探知这个情况。卿之行事也能安全!”

    听到这话,耿仲明不由得很是佩服皇太极,这么做的话,还真能防止消息走漏。看来皇上做这事,应该是考虑了很久。搞不好,都在怀疑他身边,或者说大清的勋贵中有明国的奸细,因此才如此谨慎了。

    “卿出身明国东江军,该是知道,如今这东江军对大清的危害有多重。特别是如今之东江军,还是明国保定总督亲自坐镇。那卢象升也算是个人才,能文能武。也是因此,朕要做其他事情之前,就必须要先除掉那卢象升和他的东江军才行!”皇太极说到这里,语气中透着斩钉截铁的那种坚决。

    耿仲明没有说话,不过他心中却是同意的。明国新组建的东江军,确实比以前的东江军更为厉害。特别是他听说了平壤之战的情况,就更是震撼了。要是换成以前的东江军,那是绝对做不到的。皇太极如此顾忌,绝对是对的。

    皇太极说到这里,便拍了拍耿仲明的肩膀,亲切地说道:“卿是盖州人,此事做成之后,朕就把盖州封给卿,且怀顺王这个王位,以后世袭罔替,只要大清在一日,怀顺王便在一日!”

    耿仲明听得吃了一惊,世袭罔替,而且还把自己的老家作为自己的封地!这个赏赐绝对是非常大了。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或者说,他也不敢再犹豫,毕竟皇太极都开了个天价出来了,还不识相,信不信能马上翻脸,来个雷霆大怒。因此,他立刻甩了马蹄袖,又一次跪下磕头:“皇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他心中多少还是有点疑惑的。皇太极为什么选了他来做这个事情,难道就不担心,自己就是明国的奸细?真要这样的话,这个计划,明国也能知道了,搞不好再来个将计就计,皇太极这边,不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都是可能的。

    耿仲明虽然心中这么想着,可也没敢笨到当面去问皇太极,为什么就这么相信他?只能是他自己暗地里去琢磨,猜测了。

    皇太极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再一次扶起他,当场就和他谈论起这个事情的细节来了。


………………………………

432 父子不同

    凤凰城堡离盛京有四百多里,但是离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却只有一百多里而已。皇太极的计划,就是让耿仲明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