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432 父子不同
凤凰城堡离盛京有四百多里,但是离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却只有一百多里而已。皇太极的计划,就是让耿仲明假装内应,把卢象升和他的东江军诱导这里来。到时候,皇太极再另外布置,一定要卢象升来得回不得。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还有一个好处是,卢象升就算想逃,也没有那么快逃走;而且这个地方离沿海还远,离关宁一带就更远;一旦这里起了战事,就算卢象升死命顽抗,也不可能等到援军的到来。
商议了一阵之后,皇太极又开始演戏。把凤凰城堡的其他头目也都传了过去,劈头盖脸地一顿骂,反正就是挑刺,这个不要太容易了。骂完之后,还把耿仲明的怀顺王的爵位给夺了,然后气呼呼地走了。
对于这个情况,所有人都有点为耿仲明愤愤不平,特别是他的那些心腹手下,更是对耿仲明嚷嚷,说皇太极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汉人投降过来的,所以就有疑心,是在怀疑他们。今天夺了王爷爵位,明日搞不好就派人来拿人了。
反而是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带着埋怨的语气对耿仲明说道:“父王,孩儿都说了,你收留那些逃人干什么?而且还给他们吃食。看看周边,就数我们凤凰城堡这边对那些狗奴才最好了。父王……”
耿仲明听得眉头一皱,当即训斥道:“本王做事,还不用你来教!”
他是辽东汉人,不过也不服大明辽东那些官员的欺压,在很早的时候,就投奔了努尔哈赤反明,做到了千总一职。不过随后他发现,努尔哈赤不把汉人当人看,动不动就屠杀。这让他看透了建虏到底是什么货色,最终就领着辽东百姓去投奔了毛文龙。在毛文龙的手下打仗,也是骁勇善战,积功升为参将,甚至还掌管东江军的财物,由此可见他的本事,都能获得毛文龙的极大信任。
在他来说,对于辽东汉人是同情的,因此哪怕他投降了建虏之后,也会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予汉奴一些照顾。
在原本的历史上,耿仲明就是私藏逃人,被人检举,按律是要杀头的。因此,他最后选择了自杀。
不过很显然,他儿子没有他的经历,自然和他对待汉奴的态度上就有不同了。
更何况,如今在耿继茂看来,他爹的王爵被夺,以至于他接替王位的可能性,就一点都没有了,当然也是恼怒的。
此时,耿继茂被训斥,不但没有认错闭嘴,反而直着脖子说道:“皇上对我们恩重如山,当年是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计较我们曾经对抗大清的事实,还封王相待。如此厚恩,父王,你在对待那些奴才的事情上就做不得不够好,对不起皇上,要孩儿说,就往死里用便是,死了便死了,回头再去抓便是。父王,要不赶紧写份奏章给皇上,说父王错了……”
他的这番话,气得耿仲明举起了手,就想一巴掌打过去。
可就在这时,他盯着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还直着脖子,一脸我有理,我说得才是对的那样,忽然之间,他恍然大悟了。
为什么皇太极会选择自己来做这个事情,为什么皇太极会觉得自己不会背叛大清国?
就是因为,自己儿子对大清是真正的忠心耿耿,这让皇太极放心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证明这个耿继茂,和他爹不一样,就和尚可喜一样,对满清是真正的忠心耿耿。
他和尚可喜两人攻陷广州,随即就对广州展开了持续十二天的大屠杀,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死,死亡人数根据收尸的和尚统计至七十万。
随后,他又为满清南征北战,帮满清消灭南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时,耿仲明想明白了这点,这一巴掌便打不下去了,当即黑了脸,让其他人离开,随后拿出皇太极给的密旨道:“你自己看!”
耿继茂不明其意,当即接过密旨一看,不由得大喜,不但王爵其实没有被夺,甚至还许诺了,在事成之后,这个王位是世袭罔替的了。那不也就是说,他耿继茂就百分之百能在父王死了后当王爷了!
这么想着,他就激动了,竟然立刻跪了下去,对盛京方向连连磕头。
耿仲明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的行为,有点百感交集的感觉,最终就那么愣神地看着自己儿子,也不说话。
耿继茂虔诚地磕头完了之后,站起来,露出一脸笑意地对耿仲明说道:“是孩儿错怪父王了,父王要打要骂,孩儿都认了!”
耿仲明听了,心中叹了口气,倒也没去打骂,而是坐下喝茶休息,他有点累了。
耿继茂一见,立刻上前,又是给他爹捶背,又是给他爹倒茶,殷勤地不得了。同时,还给耿仲明说道:“父王,怎么完成皇上交代的这个事情,一定要好好想一想……”
不知道为什么,耿仲明有点听不下去了,有点烦躁地站了起来,对自己儿子不耐烦地说道:“此事须得保密,至于旨意中交代的事情,皇上已有计较,你就当不知道。”
“啊,原来皇上已经有过交代了,那肯定是最好的了。”耿继茂一听,当即大喜,立刻赞叹一句之后,真得不再说话了。
耿仲明收好密旨,走出房门,抬头看天,心中想着:这个时候,可惜孔有德不在身边,要不然,他才是自己能唯一无话不能说的兄弟啊!
很快,凤凰城堡这边,因为皇太极这么来了一次,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那些建州女真族人,对于汉人降将,都公开表达出了不满,敢于指责,不再畏惧耿仲明,毕竟连王爵都被夺了,肯定是失去了圣心,还怕什么!
而耿仲明这边,也对遭遇的不公感到不平。终于,耿仲明的一名亲卫奉了耿仲明的军令,秘密去寻找明军了。
…………
远在京师这边的崇祯皇帝,虽然有窃听系统在手,不过窃听种子毕竟没有装给皇太极,因此,对于皇太极秘密在做的这个事情,自然是一无所知了。
他只是从几个人身上的窃听种子处汇总消息推断,皇太极正在辽东巡查地方,并且督查军备,换防各地驻军而已。
对此,崇祯皇帝并没有特别关注,反正皇太极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只要不是在阴谋对付大明就成。
至于皇太极把朝鲜君臣都杀了的事情,崇祯皇帝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对于朝鲜君臣的死绝,他也不伤感,如今的朝鲜,就等于是没了主人了。
不过东江镇毕竟在,从卢象升那的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看,朝鲜人大都投奔东江军,如今的皮岛,完全成了朝鲜籍东江军将士的训练基地。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朝鲜人都想着投奔大明,还有一部分人在朝鲜那边各自设立政权,互相攻打;因为有朝鲜君臣的前车之鉴,这些人大都没有投奔大明,也没有去投靠满清,他们心中的打算,是先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明清之战,是旁观的态势,打得注意,是谁压倒了谁,就抱谁得大腿!
对此,卢象升也没去管他们。他的精力,主要还在对付辽东建虏身上。朝鲜境内的这些小鱼小虾,回头收拾也不迟。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卢象升对于朝鲜境内如今这种状况,他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处理最佳,就写了奏章,如今正在发往京师的路上。
朝鲜君臣,包括李氏一族,全部被建虏押走。如果不是这样,那大概率是大明会扶持李氏一族中的人担任新的朝鲜国主,但是,如今却是没有了。对于朝鲜这块无主之地,卢象升在奏章中建议,可谓大明朝鲜省,迁移山东百姓充实朝鲜。
不过,这种做法,对于卢象升来说,多少还是有点顾忌的。毕竟这是大明宗藩之地,就这么被大明宗主国给占了,好像道理上有点说不过去。但从实际利益上,这么做却是最好的了。
崇祯皇帝对此却没有卢象升的那些顾忌,朝鲜君臣都被杀了,就算朝鲜境内有人继续冒充李氏之人搞事,又有多少百姓会认李氏?要是想要面子的话,就搞一个朝鲜百姓的万民书好了。就不信了,大明和朝鲜原有李氏之间,朝鲜百姓会选谁!呱噪的朝鲜臣子反正都已经没了。
想着这些事情,时间也过得很快,眨眼间便是崇祯十五年八月初八了。不管是大明这边也好,还是辽东那边也罢,天气都有点热。
广鹿岛上,卢象升新设的总督衙门中,他正看着辽东地图,眉头微皱,显然是有什么不是很顺心的事情。
在边上的案几上,堆放着几叠纸片。
卢象升看看地图,随后又去翻一下这几叠纸片,随后就用毛笔在地图上做下标记。
过了好一会后,他坐回座位,揉了揉脑袋,自言自语道:“如今离平壤之战已有一年有余,虽然皇上没有催,可东江军可不能一直闲着,什么时候都不做啊!”
之所以如此,还是对辽东消息的缺失。各地汉人百姓逃亡,他是获得了一些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并不靠谱,今天这个说盖州的建虏军队只有五千人,明天那个说盖州的建虏军队有撤向海州,结果马上又有人说有建虏军队进驻盖州。诸如此类的消息,卢象升没法确认,到底盖州是有多少人马,周边又有多少建虏军力。
前几个月的时候,他曾试图去联络孔有德和耿仲明看看,如果这两个曾经的大明降将能回心转意的话,从他们口中获得的军情,绝对会靠谱很多了。
只是没想到,这边的人才刚派出去,不管是孔有德,还是耿仲明,全部都被调走了,根本就没联系上。
“皇上那边的锦衣卫密探,不知道有没有最新的军情消息传回来?”卢象升心中想着,便站了起来,大步出了大堂,往前院的一处厢房而去。
这边很幽静,不过离得近了之后,就能听到鸽子的“咕咕”声。没错,这里正是朝廷派来训练信鸽的地方。
看到卢象升过来,正在训练信鸽的人,名叫陈二,立刻站了起来见礼。
卢象升已经来过不止一次,陈二自然知道他这次过来,又为了什么,因此,不等卢象升说话,就立刻禀告道:“总督大人,该是差不多了,小人这两只信鸽,或者可以用上一用。只要派人带去天津,放飞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性,能飞回来这里。”
一听这话,卢象升不由得大喜,就像看宝贝一样,过去瞧了瞧陈二所说得那两只信鸽。虽然他睁大了眼睛,最终还是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可就是高兴,欣赏了一会后说道:“做得好,那这两只信鸽尽快送去天津。”
说完之后,他立刻返回,趁着这个机会,他又写了一份奏章,就是想问问崇祯皇帝,有没有辽东建虏的最新军情。
这一次,他甚至亲自看着那两只信鸽被带上码头,由快船送往国内。
陈二随侍一边,看到卢象升这么重视,便微笑着说道:“总督大人放心,只要再给小人时间,回头能用的信鸽,只会越来越多。”
卢象升听到,回过头来便是一阵夸。信鸽的通讯真要都有了,那通讯就会非常地方便,东江军这边隔海相望的这种不利情况,就能改善很多了。
当然了,卢象升也并没有一直闲着,夜不收也都有派去辽东半岛的,此时的他,眺望着辽东方向,心中已经在琢磨了,要不要把骑军派出去看看,只要不去攻城,相信建虏也留不住骑军,还能加剧建虏的紧张,顺带着看看建虏的反应情况,也总好过一直不做事情!
这么想着,他立刻召了李定国前来商议军情。
不过他没想到,他还没和李定国说上话,就有派出的夜不收突然回报:“总督大人,辽东耿仲明派了信使,想要求见大人。”
卢象升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问道:“人在哪里?快带来见本官!”
耿仲明主动派了人过来,目的是什么,肯定不用说了!
………………………………
433 弃暗投明
耿仲明最终派来联系大明的人,是他的心腹手下陈绍宗。同样也是他在原东江军时候的手下,对于东江军的一切,自然也是熟悉地很。
坐船上了广鹿岛,明军将士也没有让他蒙头,随便他看。
旧地重游,陈绍宗虽然没有说话,可也是百感交集。
到广鹿岛的海面上,大明水师的船只,不时巡逻而过。互相之间碰到,都会高兴地打着招呼。虽然不少人是闽南口音,可是终归是大明官话,听着就是感觉亲切。
广鹿岛的码头,比他印象中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一艘艘大明的战船、运输船什么的停在那里,占了很大一个地方,随着波浪起伏,无声地展现大明水师的实力。
码头上,一队队地明军在来回巡逻,还有的明军在搬运物资,又或者在继续扩建码头,总之,一队队熟悉的鸳鸯战袍,井然有序地在干着活。
陈绍宗发现,明军将士们都没有他印象中的面黄肌瘦,更没有一堆堆的人躺在海边躺尸,等着潮退去捡些海鲜什么的。看到这一切,说实话,他心中都有点嫉妒:以前的东江军真是没法叫军队,而是叫花子窝,但是眼前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军队啊!
上了岸之后,陈绍宗随同带他来的那名夜不收接受一名来自总督府的总旗检查。他立刻点头哈腰,带着媚笑立刻递上一锭碎银道:“大人,请多关照!”
那总旗一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盯着陈绍宗的脑袋道:“收起你这一套吧,总督大人麾下,就不兴这个!”
不管是在原来的东江军,还是在建虏那边,送点钱,总会好办事一些。但是,眼前这个带秦地口音的总旗,却打破了他一直以来的观念,让他愣了一会。
“对啊,这里可不是以前的东江军,只要按总督大人的规矩来。”那名夜不收见到,便自豪地说道,“有功自然会得奖赏,拿得安心!”
回过神来,陈绍宗连忙点头附和,不过心中对此打个问号,这世上,谁人不爱钱?
检查没有问题,陈绍宗便跟着总旗走了。
路上的时候,他又看到有一队队地军卒正在训练,一丝不苟地,喊杀声的中气十足,能看出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地好。这又让有点狐疑,该不会是知道自己要来,所以就挑选了最好的一批明军在这里演戏吧?
似乎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那总旗边走边对他说道:“听说你以前也是东江军的,看看如今的东江军,不同了吧?告诉你,这些都是新军,是在平壤之战之后补充的新军。他们之中有的是朝鲜人,有的是从辽东逃回来的大明百姓,他们纷纷要求杀虏报仇。你那头金钱鼠尾,在这里会惹麻烦的,最好戴上帽子了!”
听到这话,他下意识地摸了下自己的脑袋,心中不由得有点苦笑,要是有可能,自己又何尝愿意理这个金钱鼠尾,背弃祖宗呢!
陈绍宗接着再去看那些正在训练的军卒,离得近了一些,就能看到,这些新军将士果然和码头上那些不同。
虽然带着头盔,但能看出来,有不少人应该是光头来的。还有,他们的精神状态机虽然非常好,可能看出来,以前应该是长期没吃好的缘故,一个个都不强壮。但是,如今他们的每次挥刀,或者挺刺长枪什么的,都很有气势。有人眼睛瞅见他的金钱鼠尾,顿时一个个目露凶光。不过他们正在训练,倒也没人敢停下手中的动作。
终于,在走了一段路之后,就到了总督府所在。
陈绍宗认得这里,是原来广鹿岛守将的府衙。能看出来,之前的时候,应该是有烧过,还能看出一些痕迹。他能猜出来,当初尚可喜把岛上的人都劫去大清时候顺手烧了的。
如今,这座府邸只是草草翻新了一下,并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之类。
这让陈绍宗实在有点诧异,按理来说,这里已经成了保定总督的行辕,那应该扩建得很有气势的那种吧!要不然,总督的威风何来?
可是……
看着眼前这座陈旧的府邸,他实在有点想不明白了,便好奇地问那名总旗道:“总督大人,就住在这里?”
陈绍宗的意思很明显,都不用说得很明白,这名总旗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确实,一般来说,官衙的规格什么的,都是往大里建的,门口还得有石狮子什么的镇守,让人一看就会觉得敬畏。
不过很显然,卢象升的官衙不在此例。
听到问话,这名总旗自豪地说道:“总督大人交代了,朝廷物资送来东江不容易,因此先紧着其他地方,比如军营,民宅等等先用。总督大人说了,先让将士们过得好,他们才能打好仗;让那些受苦了的大明百姓,能有个安稳的地方,也算是大明亏欠他们的……”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陈绍宗露出目瞪口呆的神情时,心中高兴,就又补充说道:“而且总督大人,经常去军营,和普通的大明将士们同吃同住。东江军有总督大人在,迟早会光复辽东,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陈绍宗连连点头,不过很快回过神来,不由得“啊”了一声。
此时的他,心中是非常震撼的。在他看来,大明的官员,特别是那些文官,那个不是鼻孔翘到天上去的货,对于大头兵,能正常说话都是开恩了。
可是,听这个总旗所说,保定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却和大头兵去同吃同住,让他真是难以想象!这一点,就连武官都做不到的啊!
他总觉得这不可能,可是,他所看到的这一切,却好像又在告诉他,没错,这肯定是真的。
于是,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了总督府,怎么见到的总督大人?
只是看到大堂主位上坐着的大红绯袍官员,陈绍宗就下意识地甩了下袖子,随即看到那名官员眉头一皱,他才回过神来,顿时,非常地尴尬,连忙改为抱拳禀告道:“原东江军耿副将麾下千户,罪人陈绍宗,参见总督大人!”
卢象升并没有猜到耿仲明派人来联系自己,是有弃暗投明的意思而不在意,因此,他只是冷声喝问道:“如今你叛明投了建虏,是敌非友,可是来下战书的?”
“不敢!”陈绍宗一听,连忙解释道,“大人误会了。罪人以及耿副将之所以投奔了建虏,实在是迫不得已。建虏残暴,对我明人视如猪狗,此乃人所共知。如今听闻大人重建东江军,耿副将愿意重归大明,杀建虏报仇!”
说完之后,他取出一份书信,双手奉上。
自有亲卫去接了过来,转给了卢象升。
这封书信就是耿仲明所写,意思和陈绍宗所说差不多,无非是和建虏有血海深仇,之前投降建虏实在是迫不得已,顺带着在书信中解释下当年的遭遇,以说明他的迫不得已。而后,又或明或暗地拍了卢象升的马屁,知道卢象升为人公允,是大明少有的清官、好官,因此,他愿意重归大明。
末了,他还说目前是掌管凤凰城堡,愿意举城来归,不过需要卢象升这边领军策应,顺带着可以一起解决镇江堡的建虏。
卢象升看着这份书信,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可心中却是很欢喜的。
如果能拿下凤凰城堡和镇江堡的话,就可以不用打下海州城,不用攻打天险鞍山驿堡,不用攻打辽阳重镇,就能直接威胁沈阳了。或者不打沈阳,也可以威胁沈阳后方建虏统治的地方。不管怎么样,对建虏都是插在心窝中的一把刀。
就算出现问题,也可以从鸭绿江顺江而下,退回海上。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
看完之后,卢象升放下书信,看向一脸期待的陈绍宗,淡淡地说道:“本官要如何相信之?”
“只要总督大人能奏请大明皇帝,赦免耿副将和其他误入歧途人的罪过,官复原职,不追究。那耿副将愿找机会亲临海岛,以示诚意!”陈绍宗听了,连忙快速说了耿仲明交代给他的话。
说完之后,他非常期待地看着卢象升,心中因为期待,反而多了一些忐忑。
不是谁都像范文程那样,会数典忘祖,一心为建虏做事。就陈绍宗来说,他也是和耿仲明一样,是辽东汉人,和建虏是有血海深仇的。如果有可能,如果有希望,他当然不希望自己每天面对仇人奴颜婢膝地过活。
也是因此,当耿仲明找到他,跟他说这事的时候,他是大喜过望,想也不想,就立刻答应了下来。
卢象升听了之后,沉吟片刻,才缓缓地说道:“如果耿仲明真心悔过,愿弃暗投明,献上凤凰城堡和镇江堡的话,本官可以奏请皇上答应他的要求。”
一听这话,陈绍宗不由得大喜,连忙保证,说耿副将绝对是真心悔过。随后,就说起耿仲明和他自己的往事,被建虏杀掉的那些亲人什么的,说到伤心处,眼睛都红了。最后,他向卢象升说道:“不瞒大人,自从投降了建虏之后,经常恶梦惊醒,梦见了死去的亲人来索命了。对了,据说那尚可喜临死之前就遇到了,罪人听着,好多人知道这事之后,都怕了!”
听到这话,卢象升心中不由得高兴。这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