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到“死”字,皇太极就感觉嘴巴一甜,“噗”地一口鲜血喷出,这一次很多,很多,同时,人往后倒去。

    虽然被宫女内侍接住了,但皇太极已经陷入了昏迷。

    顿时,宫里面又乱了。

    谁也不知道,隔着墙说话的那两名宫女中,最先挑起话题的那个宫女,如果皇太极看一眼的话,就能发现这个宫女就是布木布泰的那个心腹女官,此时,趁着混乱偷偷地溜回了永福宫。

    “娘娘,陛下又吐血晕倒了。”

    听到她回报,布木布泰的脸色有点狰狞,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又给睡梦中的福临轻轻摇着扇子,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其实,在她的内心,还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她已经打听清楚了,皇上决不能再动气,如果再气得吐血的话,性命绝对不保。

    对于皇太极,她服侍了这么多年,真是再了解不过了。之前的事情,皇太极不知道便罢了。既然被皇太极听到了,他绝对有的是办法要处罚自己。哪怕自己能蒙骗姐姐,帮着自己说话,那也是阻止不了皇太极对自己的惩罚的。

    确实,只要姐姐在,只要紧紧抓着姐姐,自己是有可能不会到死的地步。但是,这绝不是自己想要的。既然已经生下了皇子,那个豪格又是个废物,姐姐的儿子一出生就能大赦天下,那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将来当皇帝?

    嫁来盛京这么多年,布木布泰非常地清楚,权势有多吸引人!当年的皇太极,不也是迷恋权势,靠着各种手段,从八大贝勒中脱颖而出,最终斗败了其他贝勒,成为了大清的皇帝么!

    如今只要皇太极一死,那自己儿子就是继位者之一!加上自己平日注重名声,和各大贝勒都交好,最为关键的是,福临还小,对各大贝勒都没有什么威胁,绝对是有能力去争一争皇位的!

    这么想着,布木布泰的脸色又变得有点狰狞了起来,忽然齐声,吩咐心腹女官照顾好福临,而她自己,则匆匆出了永福宫。

    没多久,她就赶到了药膳房这边。

    这段时间来,布木布泰说为了给海兰珠调养身体,亲自过来抓些养生药,亲自煮好药送过去。当然,有御医检查过方子,是保养身体,没有问题的。

    一开始,对于布木布泰一片诚心送去的药,海兰珠还喝了点,不过后来流言严重之后,连自己妹妹的一片心意也不喝了,甚至还让布木布泰不要经常去,她怕连妹妹也克了。

    这一次,布木布泰赶到药膳房,又开始忙碌着给海兰珠煮药,并对药膳房的宦官说道:“皇上听到宸妃病重才会吐血,一定要宸妃的病好起来,皇上才会好。可宸妃如今也只能吃点本宫送过去的药了,这一次一定要劝她多喝点药,早点好起来才好!”

    正在煎药的宦官听了,那是一万个佩服她,觉得这才是亲妹妹!

    就说了一会,布木布泰忽然说少了一味药,让那煎药的宦官帮她去拿下。

    宦官也不疑有他,连忙去帮忙拿下药。

    就在这当口,他不知道,布木布泰趁着他不注意,偷偷地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味药丢到了他正在煎的药里面了。

    做完了这个事情,布木布泰就没有在药膳房多呆,很快就离开了。

    而这个宦官也没发现什么,继续煎药,然后端去验药,都没问题,最终这药就被送到了皇太极这边。

    这个时候,皇太极还在昏迷之中,自己没法喝药,只能是身边太监慢慢地灌进去给皇太极喝的。

    结果,皇太极喝了之后,不但没有像以前那样,过段时间会好起来,反而继续昏迷,并且又连续嘴角溢血,病情反而更为严重。

    边上候着的御医见此,都吓得在发抖了,上前诊脉,不但没有分析病情,反而是喃喃自语道:“都说了不能再吐血的,都说了不能再吐血的,就是不听……”

    最终结论自然就不必说了,皇帝病危。

    于是,盛京城内的亲王被紧急召进宫内,全都到了皇太极的病床前,期待着皇太极醒来能交代下后事。而在殿门外,则跪满了一地的妃子,也都在等着皇太极醒来。

    “你们这帮天杀的奴才,是怎么服侍我父皇的?”豪格似乎很愤怒,咆哮着指着御医和那些太监官宦之类的,“你们不知道我父皇不能再吐血么?你们是不是故意的……”

    大殿内,都是他的咆哮声,就仿佛此时,他成了这个大殿的主人一般。

    多铎听得心烦,最后忍不住对他喝斥道:“你现在骂他们有何用处?”

    “又不是你父皇,你当然无所谓了!”豪格一听,顿时就冲着多铎嚷开了,“是我父皇病重,我这个当儿子的当然着急了,我是父皇的亲儿子,其他皇子都没成年不懂事,我不急父皇的病情谁来急?你不知道么?”

    他就差大声地向全天下表明,他是皇太极的亲儿子,唯一成年的儿子,要是皇太极死了,就该让他来继承皇位。

    这么明摆的意思,谁都听出来了。甚至连刚刚苏醒过来的皇太极,也刚好听到了。

    一想到自己还没死,豪格就在喊着嚷着看着自己的位置,皇太极忍不住就又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噗”地一声,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皇上……”

    “父皇……”

    “陛下……”

    乱七八糟的喊声,响成了一片。声音传到殿外,殿外的女人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

    这一次,皇太极没有再晕过去,而是脸色异常地红,看看凑到他床前的一张张脸,他发现全都看不清楚,好像有好几个豪格,好几个多尔衮,好几个岳托……

    皇太极明白,自己真得要死了!这时,什么江山社稷,他都不在乎了,他的脑海中,只有海兰珠的身影。他立刻想起了海蓝被布木布泰的暗算,也已经病重。

    顿时,他又急了起来,虽然感觉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可他还是努力抬起手,指着外面,用尽力气说道:“把……把庄……妃……给……”

    话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一下掉了下去,头一歪,一代枭雄,就这么走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要在明年才会在昏迷中见阎王,也因此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不过在这个位面上,好歹在死前说出了几个字。

    他本来是想说,把庄妃给杀了,免得祸害海兰珠,只是这话没说完。

    御医诊断后,悲呼一声:皇上驾崩……

    豪格听到,第一个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皇太极的尸体,淘淘大哭了起来,哭得大殿顶上的灰尘都往下落。不过,好像没什么眼泪。

    殿内殿外,所有人几乎都哭了,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眼泪,在干嚎。

    豪格哭了一会之后,站起来宣布道:“诸位,父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我是父皇唯一成年皇子,不日继承大统,相信朕能带我大清……”

    这么不要脸的话说出来,谁有耐心能听完,顿时,一堆人就喷开了。

    就见多铎第一个站起来喝道:“皇上刚死,你就跳出来要皇位,是不是就盼着皇上早点死了?看看你,呵呵,一点眼泪都没有!”

    阿济格其实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羡慕多尔衮,也要求封他为叔王,被拒绝后不甘心,在多尔衮死后,就学多尔衮要当摄政王,结果被幽禁夺爵赐死。

    此时,他也跳出来说道:“我们大清又不是汉人,谁说一定要儿子继承大统的?”

    多尔衮在这种时候,当然不会韬光隐晦,也跟着表态道:“皇上并没有遗言谁来继承皇位,那就按我大清祖制,八王议政可也!在皇上病重期间,不也是有旨意,让我等共议国政!”

    ……

    反正一人一个说法,都是按自己有利的方面说。如此一来,谁能服谁?谁也不服谁!

    就在皇太极尸体还没冷的情况下,就在他的尸体边上,建虏的这些个亲王,就开始为了皇位吵了起来。

    而殿外的那些妃子,也担心自己的命运,虽然不参与争夺皇位的吵架,可哭哭啼啼地,也就难免了。

    盛京城内的皇宫,这一下就热闹了。

    病重中的海兰珠,听到说皇太极死了,一下也没撑住,就比皇太极晚了一会,也死了。不过她的死,压根就没有在皇宫引起任何波澜,谁也不关心。

    有关皇位的争夺,肯定不是嘴巴吵吵就能吵出一个结果来的。于是,就有人去调兵了。

    但是,在场的这些建虏亲王,除了多尔衮和阿济格没有兵之外,其他人都是掌握有实权,是有兵的。于是,各自带兵,剑拔弩张,盛京城内,从皇太极一死,就立刻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总得来说,这领兵对峙的,是以豪格为首的一边和多铎为首的一边;如此一来,另外掌握有实权兵力的岳托,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但是,岳托却是谁也不帮,面对两派的拉拢,他只是声明,如今当务之急,是要隐瞒皇太极的死讯,先把他爹代善接回来,等明军撤走了再说。国难当头,大清内部绝对不能乱!

    他的这个观点,最终获得了多尔衮的认可。阿济格见自己没有兵权,争夺起来肯定没有好处,便也附和了岳托的话。

    豪格和多铎见了,最终也不得不同意了。

    盛京城内,全城戒严。和明国皇帝交换人质的事情,立刻执行。

    他们不知道,皇太极死得那会,崇祯皇帝就通过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知道了。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在自己心中祝福他们,打起来,快打起来!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群建虏最终还是没有打起来!

    在知道建虏商量出了结果,要先交换代善之后,崇祯皇帝便有了决定,等事情完成,就高调回京,甚至连夜不收的动静,也要小一些,让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再说。

    他相信,只要建虏感觉没有了外部压力,肯定会为了皇位争夺起来。如今这个位面上,多尔衮可是没有兵权的,他应该也当不了摄政王。那就先看戏,看建虏怎么内讧。最好是打起来,把自己打残了,然后自己就能领兵光复辽东,相信那样就更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豪格,多铎,岳托,这是三方势力,呵呵,可不要让朕失望了啊!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心中如此想着。

    大明崇祯十五年十月三日,就在金州城外,就一百来人,护送着陈绍宗的母亲,押着耿继茂,运来了耿仲明的遗体。崇祯皇帝看着眼前风烛残年,好像随时会死的代善,笑着说道:“朕说话算话,你可以回去了。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朕能抓你们一次,也能再抓一次,敢背叛大明的反贼,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感受到崇祯皇帝的自信,代善不知道为什么就立刻想起了猫戏老鼠这个词。

    他对崇祯皇帝也没什么话好说,放狠话,不现实,只是争一口气,他都心灰意冷的,这么一大把年纪,压根就没了年轻时候的意气之争。

    相比于他,那三千建虏军卒,却是兴高采烈的,明显比代善要有生气多了,个个都在庆幸自己竟然还真能回去。

    而陈绍宗本人,则比他们更要激动,远远地望见那百来人队伍时,就抑制不住心情,向崇祯皇帝奏明一下,就立刻飞驰而去。


………………………………

454 惩恶扬善

    “娘……娘……”

    陈绍宗母亲原本还不知道已经到了,坐在车内,虽然建虏服侍也到位,可毕竟年纪大了,旅途劳顿,正眯着时,忽然,她就一下惊醒了:“我的儿?”

    对于儿子的声音,当娘的,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别人可能分不出来声音的区别,但是,陈绍宗母亲,却一下听到了。

    稍微凝神听了下,听到了在急促地马蹄声中,那一声声地喊“娘”声,陈绍宗母亲得到确认,顿时,惊喜交加,真得要见到儿子了?

    她都等不及车里服侍她的侍女去掀开帘子,自己抢先一步,就直接掀开了帘子,抬头望去,果然,就见朝思暮想,刻在骨子里的儿子,正骑马飞驰而来,已经到了不远处了。

    “我的儿啊……”老夫人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连忙大喊一声道。

    与此同时,这带篷子的马车在队伍中就一辆,陈绍宗就是奔这个马车过来的,看到母亲出现在马车上,看那样子,安然无恙,他是喜出望外。

    疾驰中的战马突然之间就被勒紧了缰绳,一个急停,前蹄立起,发出痛苦的嘶鸣声。马背上的陈绍宗,却压根不管这个,还没等战马前蹄落地,就滚鞍落马,一个没站稳,到地上时甚至摔了下,但是,他却没有任何停顿,一骨碌翻身而起,冲到马车跟前,便重重地跪了下去,虎目流泪,仰着头,看着他娘道:“娘,孩儿不孝,累您受苦了!”

    说完之后,重重地磕头下去。

    老夫人见了,心疼得厉害,也不用侍女来扶,连忙下车,一把就扶起了自己的儿子,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道:“我的儿啊,为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了!”

    说着话,便抚去儿子额头的泥,替儿子拍拍身上的尘土。

    这个时候,陈绍宗已经说不出来话了,索性就不说了,只是看着他娘,脸上泪迹未干,却一个劲地傻笑了起来。

    对他来说,同样也是以为,再也见不到他娘了。如今竟然还能见到母亲安然无恙,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了。

    周围的那些建虏,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不少人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丝感动。

    虽然他们是建虏,可同样也是人,也是有父母兄弟的。母子重逢而流露出来的真情,无需语言,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见到儿子没事之后,老夫人就先回过神来,这一路上,她是一直记得这个事情的,便连忙问儿子道:“皇上在哪里?皇上对我陈家恩重似海,娘一定要去叩谢皇恩!”

    一听这话,陈绍宗便也回过神来了,连忙说道:“皇上就在金州城!”

    说着话,他忽然一下兴高采烈起来,又急忙对他娘说道:“娘啊,皇上夸您了。皇上说了,您是大明百姓的表率,那些俘虏,放了再抓就是,但是,您是一定要救出来的。”

    一听这话,老夫人也激动坏了。这可是大明皇帝所说的,自己只是尽本份而已,皇上却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救自己,真是何德何能啊!陈家列祖列宗在上,你们听到了么?这是何等的荣耀!是陈家的荣耀啊!

    陈绍宗正激动着,忽然就听到了呜呜声,转头一看,却发现耿继茂被绑在一匹马上,嘴巴里塞着东西,眼神中带着乞求之意。

    没看到还好,一看到之下,他顿时勃然大怒,立刻上前,指着耿继茂的鼻子,气得脸上的青筋直冒,厉声喝道:“耿家竟然出了你这样的不孝子!一心巴结鞑子,连亲爹都能卖,耿副将真是死得好冤!”

    “呜呜呜……”耿继茂想要说什么,但是,却只能发出呜呜声,什么都说不出来。

    陈绍宗却不再理他,就这样猪狗不如的东西,说一句都嫌脏,转头四顾,便很快发现了装着耿仲明遗体的棺材。他走了过去,神情变得悲伤,看了好一会,不过没有说话。

    说实话,他心情也有点复杂。如果不是大明足够强大,那他就是被耿仲明利用的一颗棋子,用来引诱东江军上岸的棋子。亏了大明足够强大,让耿仲明认识到,跟着建虏没有前途,才决定假戏真做,安排了后续的一切。

    如果耿仲明还活着的话,他肯定要质问几句。可是如今,耿仲明已死,那所有的一切,就都算了。

    没过多久,保定总督卢象升奉旨进行人质的交接。而崇祯皇帝本人,则在金州城头上看着。

    代善和那三千建虏,其实已经没有三千建虏了,之前修筑金州工事的时候,死了几十个。被剥夺了一切军械护甲什么的,就只是穿着一身衣裳,回到了建虏那边。代善本人,刚好上了陈绍宗母亲坐过的那辆马车里。

    而陈绍宗母亲,则在陈绍宗本人的搀扶下,走向了金州城。随行的,还有被绑着的耿继茂和一口棺材。

    将近两万明军将士,看着眼前的一幕,说真的,他们的心情也很复杂。

    看着陈绍宗母亲时,他们是很敬佩的。这位老母亲深明大义,平日里就教导儿子认清是非善恶,甚至宁愿自己死,也不愿儿子再给建虏卖命,要儿子回归大明。

    看着那个被绑着的人时,虽然大部分人不认识,但他们却都已知道,这个人就是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在父亲想要回归大明的时候,出卖了父亲,甚至还在想着要消灭东江军,身为一个汉人,却这么为建虏卖命的数典忘祖之辈。只是很可惜,如今他的主子也保不住他,把他给交了出来。

    明军将士们,再看到那具棺材时,一边替耿仲明惋惜,一边也敬佩耿仲明。不管怎么样,耿仲明在建虏那边好歹是异姓王,但他却还想着回归大明,要弃暗投明,这说明他心中还是有忠义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耿仲明弃暗投明的事儿,其实是很曲折的。他遗书中所说得那些事情,就是见到大明的强大而最终决定弃暗投明的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已经下旨封口,就只有少数人知道。不管如何,耿仲明确实是为了回归大明而死,那就让他更为荣耀一点好了。

    所有的明军将士们,看着用建虏礼亲王和三千建虏军卒性命交换回来的三人,过了好长一会之后,他们便纷纷转头看向城头上御驾所在。

    皇帝,位居九重之上,统御万千生灵。按理来说,高不可攀。但是,这一刻,他们却感觉,自己和皇帝之间,其实离得并不远。

    皇上,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不是那种居于庙堂之上,只能用来瞻仰的。

    对于他的臣民百姓,他会想尽办法去保护他们,对于忠贞之士,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去挽救他们。

    皇上,是真得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向他的臣民做出表率,惩恶扬善!

    有史以来,英明神武的皇帝是有不少,可是,像如今皇上一样的皇帝,却是难得有一个,大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有这样的皇帝,真是我辈之幸,大明百姓之幸也!

    最终,不用人去刻意引导,在交换完成之后,将近两万明军,不约而同地向金州城头上那个伟岸的皇帝跪了下去,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已经踏上返程的代善,听到身后传来的这士气高昂的声音,不由得叹了口气,一点都没有为自己逃出升天而感到高兴。

    在走了一段路之后,岳托的一名亲信便上了车,见他情绪非常低落,便对他说道:“王爷,您还得保重身体,盛京的事情,必须要您去镇着才行!”

    代善听了有点奇怪,便问他道:“盛京的事情,自有皇上做主。本王这次回去,失陷金州之罪,都还要向皇上请罪……”

    知道代善还不知道,这岳托心腹便立刻低声说道:“陛下已经归天,并没有遗旨指定继位人选,如今盛京城内剑拔弩张,都在盯着皇帝位置。主子的意思,是王爷回去之后,能用王爷您的威信,震慑他们,说不定,大清皇位,也该轮到主子这一脉了。”

    没错,皇帝的位置,人人都眼红,就算是岳托,也不例外。如今他救出他爹,那他这一脉,就是两个大清亲王,份量比起其他各脉,都要重一些了。对于皇位,也是能争上一争了。

    此时,代善听了,却并没有被皇位问题而吸引,相反,他对于皇太极的死,实在太过意外,一时之间,愣在了那里。

    在他的上半辈子,其实一直在和皇太极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但是,不管他怎么用劲,哪怕联合了阿敏等人,最终也都败在了皇太极的手中,只能听从皇太极的号令。

    在他的下半辈子,他又亲眼见到皇太极接过先汗的位置之后,建州女真越来越强大,最终建国称帝,雄霸辽东和草原,甚至还打得朝鲜称臣纳贡。

    因此,到了后来,他是认命了,也服了皇太极,再也没有半点别的想法。

    可是,此时,他突然听到,皇太极死了!就在大清这么困难的时候,皇太极却死了!

    过了好一会,代善忽然回过神来,以他这个年龄少有的敏捷,一把抓住了那人的衣领,厉声喝问道:“皇上好好的,怎么就没了?怎么回事,为何会如此突然?”

    那人刚刚还觉得代善似乎就成了一个暮气沉沉的老头,可突然之间,就又成了一头老虎,顿时,有点吓到了,毕竟代善叱咤风云的时候,他还在玩泥巴。

    他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皇上是气吐血了,御医交代,不能生气,结果又生气,又吐了好几次血,然后……然后……”

    听到这话,代善的脑海中,立刻闪过了之前时候,皇太极吐血的场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脑海中,也立刻出现了崇祯皇帝的面容。

    皇太极的死,那个明国皇帝绝对是有关系的!不过,那又怎么样,人家是明国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