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的死,那个明国皇帝绝对是有关系的!不过,那又怎么样,人家是明国皇帝,能奈其何?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了,刚才听到的,说盛京那边,为了争夺皇位,已经剑拔弩张了。顿时,他就急了。

    如果现在是太平盛世,或者说大清没有如今的困境,代善倒不介意争一争皇位。但是此时此刻,他深切感受到明国皇帝的威胁,也亲身参与了建州女真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步,他绝不允许大清起内讧,从而分崩离析。

    这么想着,从金州城头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心灰意冷,好像风度残年的老人,忽然之间,他又焕发了斗志,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当即催着快走,立刻赶回盛京。

    对于代善的这个变化,崇祯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之前并没有想到。虽然事后他通过代善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获悉,第一是追之不易,第二崇祯皇帝相信,就算是皇太极还活着,都斗不过自己,更不要说,皇太极已经死了。

    因此,他就没管代善这事了,甚至隐隐还有点期待,建虏的历史,在自己这个蝴蝶翅膀的扇动下,最终又会怎么走呢?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是在忙着,接见了陈绍宗母亲,给其荣耀,封诰命夫人,赐京师府邸一座,随驾回京。

    陈绍宗倒没有回去,而是自己强烈要求留下杀虏。按照他的说法,他说他对辽东很熟悉,留在辽东比去京师要更能有用的。他母亲也支持他,嘱咐他一定要忠君报国,以谢皇上隆恩!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勉强。对于耿仲明的遗体,就葬在金州城外,这片他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不过灵牌会带去京师,移入京师的忠烈祠内,享大明香火,与国同存。

    至于耿继茂,应大明将士中一些人的强烈要求,先是枷锁示众三天,受尽了口水,被人唾弃,然后,凌迟处置,在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封入铜像,跪在他老子的坟前忏悔。只要大明存在一日,他就会跪在这里一日,被大明百姓唾弃,当作反面教材教育子女。


………………………………

455 夺嫡之争

    忙完了这些,崇祯皇帝在离开金州回京师之前,便私下嘱咐坐镇辽东的卢象升道:“奴酋皇太极已被朕气死,如今建虏内部几方人马都在觊觎皇太极留下的位置。卿这边,不要过份压迫建虏,免得他们因为外部压力而互相妥协。卿就当休养生息,先好好训练兵马吧!”

    听到这话,卢象升大吃一惊。没想到一直以来,那么厉害的奴酋,竟然被皇上给气死了?

    虽然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他不认为皇上会说谎,把皇太极的死归功于自己,因此,他非常佩服皇上的同时,也是松了口气。

    卢象升在东江镇已经好几年了,对于皇太极的事情,自然是很熟悉。因此,虽然互相之间为对手,但他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极,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虽然在领兵打仗这点上,卢象升相信他要强于皇太极,但是,在其他方面,他还真得甘拜下风!

    这样一个风云人物,被皇上气死了啊!大明有皇上,真好!

    他这么想着,便连忙应了下来。都不用崇祯皇帝解释,他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对建虏压力过大,除非是能一举击溃建虏,否则在危机之下,反而会让建虏感觉到生死存亡而放弃彼此的争斗联合起来。

    在他想着的时候,崇祯皇帝便又交代他道:“朝鲜那边,虽然暂时不用去占领,但对朝鲜残余势力,也要进行渗透,将来大明有精力拿下朝鲜时,要保证没有问题!”

    对于这个,卢象升没有一点犹豫,立刻答应下来,这是小事一桩而已。

    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这么容易。要不是崇祯皇帝此时给他交代了,回头就真得麻烦大了。

    崇祯皇帝在交代完了事情之后,便在郑芝龙亲自护卫之下,带着陈绍宗母亲回京师过年去了。

    这一次回京师,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气死了皇太极不是!如今剩下的,就是坐看建虏内乱了!

    不过很显然,崇祯皇帝虽然有金手指在身,但是,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至少皇太极最终真正的死因,其实就不是他所想的那样,而是另有其人,帮了他一把,可以算是一起气死了皇太极。另外,建虏的这次夺嫡之争,也出乎了崇祯皇帝的预料。

    …………

    建虏这边,代善竟然难得地焕发了第二春,不顾疲倦,催着赶路,甚至有时候还自己骑马赶路,实在累到了就坐马车,就这样赶着,八百多里路,花了半个月时间,就赶回到了盛京。

    他还没进盛京城,就感觉到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不但盛京城内,就是盛京城外,也都驻扎了各路兵马,互相之间,都犹如仇人一般警惕着,就差打起来了。就算眼下没打起来,可这也像干极了的柴火,只要有一根火柴丢进去,就会马上烧起来。

    代善见此,心中更是担心,连忙进京。不过就他进入京师城门的这段路,就好几次被拦了下来,当然,当他亮出了他的身份之后,倒也没有人敢拦着他。

    等他刚进入城门的时候,各方人马,都第一时间跑来迎接他了。毕竟他是亲王之首,也是年纪最大的那个。就连皇太极在世时,不喜欢他却也只能把他供起来的那种。

    “礼亲王终于回来了,您来评评理,我父皇驾崩,自然得由我来接位才对。可怜我父皇尸骨未寒,有人却开始觊觎皇位了!”豪格一见代善,就装可怜抢先说道。

    几乎是同时到的多铎一听,顿时就立刻反驳道:“我大清可没有汉狗的臭毛病,谁说一定要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又有何不可?”

    岳托当然也赶到了,立刻附和道:“大清皇位事关重大,一定要慎重,得有足够威望的人继位才好!”

    “……”

    对于他们的这些话,阴沉着脸的代善,一概不理,只是喝问自己的儿子道:“皇上葬在哪里?”

    不管怎么样,他要先去祭拜一番再说。

    可是,听到他这话之后,几个刚还抢着说话的人,都是一脸古怪。最终还是岳托回答他老子的话道:“还未出殡,还在宫里头!”

    皇太极死后,才送人过去交换俘虏,代善再赶回,这来来回回的,都一个多月去了。代善没想到,这群人竟然弃皇太极的后事不顾!

    “哼!”代善扫视眼前这些大清亲王的脸,盯着他们的眼睛,发出重重地一声冷哼,然后,谁也没理,“驾”地一声,便驱马前行,直接往皇宫而去。

    豪格和多铎等人见了,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最终都没有说话,赶紧追上代善,一起前往皇宫。

    盛京城内,果然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兵卒,八旗都有,各自守着一块街区,互相之间的警戒心都很强。特别是到了皇宫这里时,这种情况就更是明显。每个门,都有各方势力的人一起看着,那互相看着的眼神,都是恶狠狠的。

    代善一路过来,没看到有一点丧事的样子,全都是大清军卒之间的剑拔弩张,看着这些,他的心情不由得非常沉重。

    皇太极的尸体已经装入棺材,也仅仅如此而已,连个灵堂都没有。代善见了,更是愤怒,他估计,要不是尸体发臭,这些东西会不会连个棺材都不给皇太极?

    事实上,皇太极这个待遇也不算差,在历史上,有的皇帝死了后,就直接被放弃不管,连个棺材都没有。

    代善努力压制自己愤怒之极的心情,一言不发,给皇太极上了香,然后就默默地站在那里,抚摸着棺材。

    豪格和多铎等人见了,便都沉默了,似乎在这个时候,他们才回过神来,那棺材中躺着的,是他们的皇帝。代善这个曾经八大贝勒之首的亲王,他的一言一行,终归还是有点震慑作用的。

    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个没有兵权的亲王,在这个时候,也得到了通知,匆匆地赶了过来。看到这个样子,也全都无语,没敢说话。

    他们感觉,此时的代善,就如同一个火药桶一般,谁要有什么举动,惹到了他,肯定会来个大爆炸的。平白无故的,谁也不想把代善推到对立面去。就连岳托,此时也不敢去惹他爹。

    不过,他们对代善的感觉,也仅仅是如此而已了。真要说有多怕的,那也没有。毕竟代善手中并没有兵权,三千败卒?还不是精锐,一旦打起来,连塞牙缝都不够。

    正在这时候,忽然外面传来喧哗声,隐隐地,还有马蹄声和刀枪剑戟碰撞的声音。

    外面打起来了?这些亲王一听,都不由得有点吃惊,握有兵权的豪格、多铎和岳托三人立刻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的戒备。几乎同时,他们三人就想出去看看情况。

    毕竟如果其中两方先打起来,那肯定会便宜第三方的。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已经传来急促地脚步声。还没等他们出门,外面就有人冲进殿里来了。

    众人定睛一看,却是一群头上绑着白带的黄马褂。为首那人,众人也都认得,是皇太极的心腹侍卫首领鳌拜。

    没错,就是鳌拜回来了。皇太极死了的消息,并没有人通知他,因此直到很后面之后,他才获悉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于是,他立刻领军赶了回来。

    他的手中,如今掌握着皇太极生前为对付东江军而暗中布置的精锐,皇太极没有收回旨意,那这支精锐就是由他统领的,军中头目,也都是皇太极的亲信,如此目的,当时只是为了尽量不走漏消息。如今,却有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只见鳌拜领着一堆黄马褂进了殿内之后,一眼就看到了那口棺材,愣了下之后,全都扑过去“哇哇”地哭了起来。

    殿内这些亲王里面,唯独豪格是心中大喜,也立刻跟着哭了起来,喊着“我的父皇啊,你死得好惨啊……”

    不过哭得声音虽然大,可却没有眼泪,还不时在瞄着鳌拜。

    多铎和岳托一见,却是心中一紧,两人的眼神一碰,便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互相之间达成了协议,要一起对付豪格这边。

    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死后的夺嫡之争上,鳌拜也是那个时候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了满清历史中一个举重若轻的人物。当时,虽然没有东江军的这个事情,但他也极得皇太极信任,是两黄旗的护军统领,态度非常坚定,一定要拥护皇太极的儿子成为下一个皇帝。也是因此,鳌拜之前并没有多少名气,却眨眼却能成为顾命大臣,托孤大臣,权势到康熙年间达到了顶峰。

    此时的他,也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在哭拜了皇太极之后,立刻拔刀要挟,摆明了态度,他们这群黄马褂谁也不认,就只认皇太极的儿子,才能继位为大清皇帝。

    他的这个愣头青般的言行,让多铎和岳托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豪格来争,那是为他自己争,有私心,就和他们一样。但是,鳌拜这些人却没有利益瓜葛,他们又不能来抢皇帝做。他们对皇太极的忠心,对大清继位人选,在很大程度上,那是代表了大清军卒和百姓的意见。

    虽然蒙古人那边是有兄终弟及的做法,可是,大清已经开国称皇,和蒙古人终究是不同的。而且皇帝的这种继位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曾经是大明一部分的建州女真来说,同样是认同儿子继位的要多一些。

    鳌拜手中有兵权,代善也立刻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又增加了皇权继位上的份量,这让豪格看得咧开嘴,就差哈哈大笑了。

    但是,多铎和岳托,又岂会善罢甘休。

    其中多铎立刻便指着豪格喝道:“就他这熊样,要是成为大清皇帝,能有什么作为,是嫌大清死得不够快么?”

    “对,先皇在世之时,对他评价也低!”岳托也立刻附和道,“要是他真有本事的,先皇早就立他当太子了,但是,有没有?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不但没有成为太子,还经常被先皇训斥,就这样的人,又怎么来当大清的皇帝,怎么去和明国过招?”

    豪格听得哑口无言,真想咬死这两个畜生。但是,张开口,没法咬,也不好反驳,最终他便直着脖子嚷道:“老子就是父皇的种,你们又不是!”

    这一下,轮到多铎和岳托傻眼了,这货竟然只抓这一点说,他们也没法反驳啊,因为他们就不是皇太极的种。

    关键时刻,多尔衮也开口说道:“豪格能力不够,德行也不够,任何一点,都没法服众。要是他当了大清皇帝,用不了多久,大清必定被明国击败,诸位,你们愿意看到这下场么?”

    刚才这伙人攻击他能力不够,已经够让他恼了,这个多尔衮竟然还加一句德行不够,豪格一听,顿时大怒,对着多尔衮嚷开了:“你他娘的,那只眼睛看到我德行不够?”

    “崇德四年,我攻下明国济南府,抓获明国藩王满门,当时就说了要献给皇上。”多尔衮冷笑着说道,“但你却还强行把那些王妃都睡了,你心中可有对你父皇的半分敬意?”

    “对,此事我也可以证明!”岳托一听,便立刻附和道。

    虽然皇太极多半不要,但是,至少在当时,在皇太极做出决定之前,这算是皇太极的女人了,就这,豪格竟然也敢去碰,就算建虏开化不够,也是不允许的。

    这一下,对皇太极绝对忠心的黄马褂们,顿时个个向豪格怒目而视,竟然绿自己的老子,这样的人,也配当大清皇帝?

    豪格自己都忘记这事了,被多尔衮这么一提,顿时就傻眼了。

    于是,继位皇帝的这个事情,就僵持了下来,不再一边倒向皇太极儿子继位了。这些个人,一边开始操办皇太极的后事,一边继续就皇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

    不过没有坚持多久,事情便又有了新的变化。


………………………………

456 总有意外

    是回宫的黄马褂听到了宫里的传言,说皇太极临死之前,其实是有遗言,指定了皇位继承人的。

    鳌拜一听,便立刻详细打听皇太极死之前的情况。当然,这个情况,其实之前就已经问过,不过,当时没注意,此时可以去查证的时候,还真得是有了线索。

    于是,在满清众多亲王共议之下,鳌拜便对代善等人说道;“先皇在临死之前,肯定知道谁来继承皇位,乃是大清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先皇在醒来之后,就有指定,说了庄妃两字。之前奴才都没在意,如今才意识到,先皇的意思,该是让庄妃所生皇子为我大清皇帝!”

    豪格一听,顿时就跳了起来嚷道:“福临那小屁孩?疯了么?他来当大清皇帝,怎么可能!”

    代善之前也打听过皇太极临死之前的情况,不过当时并没有在意这话,此时被鳌拜这么一说,顿时心中一动。他扫视过愤怒的豪格,一脸不屑的多铎和自己儿子岳托,再看看眼睛闪烁的多尔衮和阿济格,心中一动,便开口说道:“没错,先皇应该就是这么安排的。福临皇子确实年幼,却是可塑之才,在其亲政之前,先皇不也是定了诸王议政么?这是早有已经明确了的,就是这么安排的!”

    皇太极病重期间,确实下了旨意,说朝中诸事,由诸王共议,再报皇太极决断。

    然而,如果皇帝位置真得确定由福临来继承的话,基本上就定下了父死子继的做法,其他非皇太极子孙就没有一点机会了。因此,在场所有人,除了代善之外,其实都不甘心。

    鳌拜一见,立刻大步走到阿济格面前。

    阿济格一见,头一扭,才不愿意理鳌拜。他都不用问,就知道鳌拜过来是想说什么。

    然而,鳌拜却不管,只是到了他面前,凑得很近,凑到阿济格想发怒时,就听鳌拜低声用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郑亲王怎么死的,需要说出来么?”

    阿济格一听,顿时犹如被雷击中一般,睁大了眼睛,就盯着鳌拜,脸色还有点发白。

    这个时候,他自然是知道,鳌拜肯定是知道了事情真相,要不然,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突然说出这事。

    确实,鳌拜是皇太极的心腹,陈绍宗当初从卢象升那拿到的简报,交给耿仲明后又到了皇太极手中,鳌拜也是看到过的。

    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可以用来威胁阿济格了。

    “怎么回事?”多铎一见,好像情况有点不妙,便立刻追问道。

    阿济格知道,要是自己还坚持,不肯拥护福临继位的话,鳌拜肯定会说出来。亲手杀死济尔哈朗,就是为了让明国皇帝放回来杀皇太极,不管哪一点,对他都是致命的。

    因此,在鳌拜的逼视之下,阿济格脸色异常难看地说道:“没什么,我想通过了,为了大清的将来,福临皇子继位才是最好的,我赞成!”

    在座的这些人,谁不了解谁,阿济格会说出这样的话,肯定和鳌拜低声说得话有关。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阿济格已经表态了。

    代善见到了,便立刻盯向另外一位没有兵权的亲王,也就是多尔衮道:“你一向受先皇重视,称赞你为大清难得的理智将才,因此,就算你天津之战损失三万大清军卒,也没有降罪于你,塔山之战,你又全军覆没,甚至影响到了朝鲜战局,就这样,先皇也只是把你囚禁宗人府而已。大清如今局势危难之际,又放你出来共渡国难。如此种种,你可要对得起先皇厚恩啊?”

    先皇厚恩?呵呵,当初皇太极打压,要不是韬光养晦,估计早像阿敏和莽古尔泰一般,被他给除掉了。多尔衮心中想着,却是冷笑。不过有一点,他却是没法否认的。皇太极登基称帝之后,对他确实不错。光是代善所说这些,要是换了其他人,肯定不是这样的待遇。

    这个事情,代善今天说出来,而后也肯定会传得所有人都知道。如此一来,要是自己还不同意福临当皇帝的话,那在大清国内,名声怕是要臭了。

    这么想着,多尔衮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唯有想着,自己目前并无兵权,这是自己的短处。不过好在福临还小,就算同意了他当皇帝,等他亲政都还有好些年,以自己的才智,应该是还有机会的。

    这么想着,衡量了下利弊之后,多尔衮看了多铎一眼,便不得不开口说道:“既然先皇已有遗旨,那就按先皇的意思办吧!”

    就这样,在场的这些人中,鳌拜、代善、阿济格和多尔衮都拥护福临继位,剩下的豪格、多铎和岳托,他们三人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又没法联合一起,最终,也只有妥协了。

    于是,历史以巨大的惯性,最终还是福临登基称帝。不过原本是多尔衮为摄政王,但是如今,却是诸王议政,皆是摄政王。

    这样的结果,皇太极要真得在天有灵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气死!他醒过来时心中最惦记的,并不是什么皇位继承人,而是海兰珠的安危。当初他说出庄妃两字时,其实是要想杀了庄妃的。如今倒好,这个庄妃成了太后,她儿子还成了大清皇帝了!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是偶然。

    布木布泰是个聪明人,知道皇太极要杀她,便不着痕迹地先下手为强。之后,又担心皇太极说什么话对她不利的,就千方百计打听到了皇太极临死之前的细节,根据当前的局势,她又从中发现了机会,便开始在宫中散布鳌拜听到的那些话。最终,她如愿以偿!

    与此同时,她的心腹女官突然死亡,在她的权势之下,也没人去追究。后宫之中,最终是以布木布泰为尊,哲哲也得靠边站了。

    随后,多尔衮也开始体现出他在建虏当中算是比较厉害的一面,立刻开始根据当前的局势,主导如何应对明国。其他人在这方面,还真是不及他。

    “大清兵力,必须要多加补充才行。但是,明国强大,汉人已经不可靠。”多尔衮在六王会议上侃侃而谈,“因此,我大清应该再次北征索伦部,以此来补充我大清兵力!”

    索伦部族,还在满清的北部,按照原本的历史上,是要等到崇祯十六年二月才第三次北征索伦部,但在这个位面上,在多尔衮的建议下,提前有了这个事情。

    对于多尔衮的这个建议,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事实上,代善在经历过夺嫡之争后,身体就越发地不如以前了,就仿佛在那件事情上,把他存下来的精力都消耗掉了。因此,这六王议政,基本上都是缺席,实在不能缺席的,也就在那打瞌睡。

    没有了代善坐镇,多尔衮凭着他的能力和口才,欺负其余几个人,比如说豪格,阿济格等人,那是绰绰有余。也就岳托偶尔会和他争上一争。但是,两人是有辈分差距的,多尔衮又有多铎相助,因此,虽然他没有兵权,可就是能掌握主动。

    北征索伦的事情,也就这么定下来。甚至他还愿意在这严寒的季节,亲自领军北上,由他去做这个事情。

    对于辽东发生的这些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预料的剧情走,这让崇祯皇帝有点遗憾。不过,也就是有点遗憾而已,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