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

    “好多明国步军,快回城!”

    “……”

    闻声,多铎抬头看去,果然,就见鞍山驿堡的方向,果然看到了明国的步军,不止是官道上,包括官道两侧田野,简直可以说是漫山遍野,全是明国步军,犹如在海边看到的波涛一般,正往辽阳拍打过来。

    更为关键的是,根本看不到尾部,在视野之内,就仿佛是无穷无尽的明国步军。只是这一看,至少有个两万以上的步军。

    其中,明国皇帝的旗号,就在这支步军的中间位置,迎风招展。

    而此时,大清这边正在突围,根本就没有建制,只是全想往山林那边跑路,这要是被明国步军对上,根本就没法打的。

    多铎和那些逃回来的建虏却有不同的反应,他们没有想着逃回辽阳城内,而是绝望了。他心中明白,这一仗完了!

    “主子,快回城,逃不出去了!”

    “啊呀不好,主子,得赶紧回城救火!”

    “……”

    多铎的亲卫,也是慌了,七嘴八舌地提醒多铎,甚至不少人已经慌了。

    多铎听到,霍然转头看向他的亲卫,那眼睛已经是血红,狰狞着脸大吼道:“完了,全完了,自己把城烧了,还能救?就算救了又如何,晚死几天又有什么用?”

    听到他这话,他的亲卫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之前为了怕明军会扑灭火,那都是下了功夫的。如今城里已经烧了好长一会时间了,又怎么可能扑灭火势?

    最为关键的是,主子说得没错,已经乱成这样,城里粮食也分发完了,就算逃回城,就算能扑灭火势,又能坚持几天?

    “杀啊……”

    明军的喊杀声,几万人汇聚起来的,就犹如炸雷一般,炸在每个建虏的头上,一下把他们炸醒过来。

    抬头看去,明国步军已经快杀到辽阳了。城外逃出去的大清军卒,全都被堵了回来,根本就是逃无可逃。

    这个时候,什么大清勇士,都骗鬼去吧。几乎所有大清军卒,全都本能地往辽阳城内逃了回来。

    可是,回城的这条路,挤满了人,根本就不通畅,慌乱之下,踩踏随之发生。

    多铎的亲卫,拔刀乱砍,拖着多铎杀出一条血路,就往城里逃去。

    留在城外马上就死,逃进城去,还可能多活片刻。

    蝼蚁尚且贪生,能多活一会是一会!

    此时,崇祯皇帝就在城外远处。在他附近,大明将士们虽然行军出了一身汗,可每个人都是精神振奋,握紧了手中武器,越过他们的皇帝,继续往前冲锋。就犹如巨浪一般,往前席卷,摧毁一切可能阻挡的东西。

    远处的辽阳城,已经火光冲天。而在南门附近,全是乱成一团的建虏,根本就看不到一点以前建虏的影子。什么野战无敌,其实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照样会被杀得丢盔弃甲,不对,都还没接触战,这是被吓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看着这一幕,崇祯皇帝心中豪气顿生。

    这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壮哉!

    不过崇祯皇帝也稍微有点遗憾,这次的战事,他就没有拔剑在手,往前一指,然后大军在出击,杀得敌人丢盔弃甲,这有点不经典啊!

    虽然如此,不过崇祯皇帝看着辽阳城,还是笑呵呵的,显然心情很好!

    他原本以为,这辽阳城乃是辽东军事重镇,城墙高大坚固。而守城的建虏都有三万左右,守城奴酋又是臭名昭著的多铎,怎么的,也会死守,和辽阳共存亡吧?

    结果没想到,多铎自己作死,把原本以为至少会有一场突围于反突围的苦战,打成了这种完全一边倒的战事。

    崇祯皇帝不得不承认,建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各种奇葩事情都能发生,也应该算是情理之中吧?

    就在他想着的时候,明军前锋已经到达辽阳城外,燧发枪兵,还有弓箭手,那是向猎杀羊群一样,“呯呯呯”,“嗖嗖嗖”地收割着猎物。

    辽阳城的南门附近,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城外的建虏,就想着逃回去,而城里的建虏,却被火势赶得纷纷往外拥,甚至就连城头上,都有建虏在往下跳。

    乱,很乱,非常乱!

    城外的护城河已经全是人,有尸体,也有活的,血染护城河!

    完全可以说,真正被明军将士们射杀的建虏,估计连百分之一都没有,绝大部分伤亡,都是建虏惊慌引起的。

    看着这一切,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下经典名句:就是三万头猪,大军肯定也要杀半天吧?可是,眼前的这些建虏,都不用怎么动手,就已经死伤过半了!

    看了一会,崇祯皇帝就觉得没意思了。这辽阳城被烧,肯定是要重建的,这些建虏死了就有点可惜了,至少还有价值可用不是!

    这么想着,他便下旨道:“喊话,降者不死!”

    于是,震天的吼声便响了起来:“降者不死!”

    这个喊声,就仿佛是天籁之音一般,让已经陷于绝望的建虏听到后,纷纷丢了兵刃跪伏在地。

    看着建虏颤抖的身体,撅得老高的屁股,明军将士们,忽然都有点难以置信,这就是曾经杀得朝廷官军大败的建虏?这就是曾经称霸辽东,甚至纵横关内无敌手的建虏?

    这个答案,显然不用回答。明军将士们也立刻意识到,是他们的皇上,改变了这一切,把他们变得很强,打得曾经强大无比的建虏,成了如今眼前在慑慑发抖的乞活者。

    想到这里,他们纷纷转头看向他们的皇帝,看着骑在马上,英明神武的皇帝,不约而同地,他们齐声大吼起来:“吾皇万岁……”

    在大吼的同时,步军全都单膝跪地,用他们最崇敬的方式向他们的皇帝表达敬意。

    骑军将士们,也全都下马,同样单膝跪地,一样表达他们对皇帝的爱戴敬仰之心。

    见此情景,护卫在崇祯皇帝周围的锦衣卫,也全都单膝跪地。这一刻,只有他们的皇帝,才能享受这样的尊崇,也包括享受他们的尊崇!

    这一刻,辽阳城外,就只有一个太阳,不是天上挂着的那个太阳,而是骑在马上的崇祯皇帝!

    男儿大丈夫,当如是!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也很享受这一刻。他心中坚信,自己将带领大明将士们,继续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不管对手是建虏,还是倭国,又或者是西夷,所有敌人,都将被他踩在脚下。

    大明,将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随后,明军将士们便开始收编降卒。虽然天色要黑下来了,但是火把熊熊,却把辽阳城又照得像白昼一般。

    后续车营赶上来时,就只能看到这个场景。

    得,跟着皇上打仗,就是这般轻松!甚至他们心中有点疑惑,这是打仗,是光复辽东,和建虏的大决战么?

    ()


………………………………

554 死不瞑目

    一般来说,车营会比步军要快点,毕竟有牲畜拉车的。但是,车营是有运各类火炮的,小型火炮也就算了,影响不大,可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这些就重了。

    于是,这一次,车营就眼睁睁地看着步军就像打了鸡血一般,超过他们,一直往前赶,绝尘而去。

    夜幕之下,有车营的将士就忍不住问正在兴奋地步军同袍道:“你们这一仗是怎么打的?这么短的时间内,伤亡不大,却把辽阳建虏都收拾完了?你看看,我们这火炮都白拉来了!”

    步军将士听了,哈哈大笑,然后正想回答时,却忽然有点傻了。

    “你们这一战怎么打的,说说啊!”车营将士看他这样子就忍不住催道,“我估摸着你们赶到这里投入战斗,满打满算都不会超过半个时辰吧?这辽阳城可是辽东重镇,你们到底是怎么轻松地就打下来了呢?”

    听到问话,步军将士回过神来,挠了挠后脑勺,露出疑惑表情道:“我也不知道啊,真的,没骗你,莫名其妙地就赢了,这些建虏像疯了一般跑出城来,然后还把辽阳城给烧了,最后又疯了一般往城里跑,结果就成这样子了!”

    车营将士听了有点傻眼,这大决战原来是这样打的?这也太轻松了吧!

    这么想着,他们不由得都转头看向御驾所在,心中那敬仰之情,就犹如黄河之水,涛涛连绵不绝,皇上这带兵打仗的能力,真是绝了,不要说没听说过有那个皇帝有当今皇上这般本事的。就是古之最有名的那些名将,怕也比不过皇上吧?

    军中有传言,说皇上是孙武在世,呵呵,孙武有皇上厉害?真是给他孙武贴金了!

    这种想法,不止是大明普通将士们有,就连总兵曹变蛟、杨国柱、周遇吉也有。

    这其中,杨国柱和周遇吉是领骑军堵门的,在他们看来,如果建虏不突围的话也就罢了,要是突围,那他们这些骑军绝对是有一番苦战的。

    说真的,他们两人就盼着来一番苦战,就如同当年的归化城之战。堵死了辽阳建虏逃跑,为大军赶来赢得时间就可以,这样的战事,加上又是光复辽东之战,指不定战事结束之后论功行赏,他们两人就有可能也会封爵了。

    一开始看着建虏嗷嗷叫地冲出城门,想要突围时,他们是非常高兴的。立刻给将士们打气,拿归化城的例子激励他们。但是,情况很快就急转直下,甚至都让他们有点懵了,最后这一仗,怎么稀里糊涂就变得非常轻松,直接就赢了?

    他们的这个郁闷,先期赶来的曹变蛟也有。原本以为建虏狗急跳墙,肯定会拼死逃进山林,必有一场血战的,结果,什么都没有,就只是看着步军赶到,建虏回退城内,自相残杀了一番,然后战事就结束了。

    完了,这么轻松的战事,肯定不会有封爵的可能!

    不过,让他们重新兴奋起来的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崇祯皇帝就传下旨意,让他们三人领着万余骑军,全都赶去沈阳参战。

    在铁骑隆隆而去之后,崇祯皇帝便下旨,留了三千兵力看守俘虏的近万建虏。让他们整理烧毁的辽阳城废墟,敢有偷懒的,就往死里打!

    不过,在临出发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找到多铎,回收他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

    这个废物,已经不值得浪费甲级窃听种子了!

    从窃听系统可以知道,这厮还活着,就躲在俘虏之中。

    明军这边,包括随驾而来的伍忠在内,还有另外一部分蒙古各族投降过来的军卒是认识多铎的。但是,他们也只认识那个身穿“大清王爷”衣裳的多铎,如今这俘虏之中,可没有这样穿着的。

    说实话,要在这上万建虏之中把多铎找出来,难度不小。可是,伍忠看着崇祯皇帝好像就想马上出发去沈阳了,就不得不提醒道:“陛下,这奴酋躲在俘虏群中,想要找出来怕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要不,末将就留在这里,把人找出来之后再带去沈阳?”

    崇祯皇帝听了,微笑着摇头道:“不用这么麻烦!传朕旨意,第一个举报多铎,可赏羊肉一斤,饱餐一顿!”

    “……”伍忠听了有点傻眼,这也行?

    要知道这多铎可是姓爱新觉罗的,是建虏中最高级的几个奴酋之一,他们会为了一斤羊肉,饱餐一顿就出卖他们的主子?

    说真的,他心中有疑惑,不过皇帝旨意已下,他就将信将疑地去宣布了。

    “你们听着,皇上有旨,第一个举报爱新觉罗多铎者,可赏羊肉一斤,饱餐一顿!”

    面对上万俘虏,伍忠让人大声喊话,传达了旨意之后,就看着到底会不会有人举报。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话音落下不一会,俘虏群中就有一角起了骚乱,在明军将士过去弹压之下,不少建虏纷纷大喊着:“在这里,在这里……”

    “……”伍忠听得有点傻眼了,以前他在辽东的时候,多铎是何等威风,年纪轻轻就是一旗之主,手下奴才不知道有多少。可如今,落难的时候却被手下毫不犹豫地出卖,真是讽刺啊!

    在他赶过去带多铎时,又出现了意外的一幕。

    只见那些建虏互相动手起来,同时大声喝骂着对方。

    “是我第一个举报的,哪个敢和我抢!”

    “老子是巴图鲁,打不死你!”

    “是我,是我,我举报的……”

    “……”

    能听出来,这些举报的建虏,为了证明自己是第一个举报,从而获得奖赏,自己先干起来了。

    在他们的中间,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建虏,孤零零地蹲在那里,就好像是擂台上的悬赏,等着那些人争抢出结果就属于谁。

    伍忠定睛细看,认得那个满脸绝望的人,就是爱新觉罗多铎。

    于是,他一挥手,明军将士便上前,直接把多铎给带了出来。同时下令,对于那些争抢的建虏,全部弹压,罪名是试图制造混乱,引发暴乱。

    “呯呯呯……”

    枪声响起,互殴中的建虏一下死伤一片,剩下没死的,都吓得求饶,然而,明军这边并没有停手,全都补上一枪,免得浪费粮食。

    等这一切结束之后,伍忠便大声说道:“任何试图反抗,制造混乱者,杀无赦!”

    满脸绝望的多铎,看着这一切,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地上的那些尸体,厉声大喊道:“让你们出卖本王,让你们出卖本王,活该,杀得好,最好把他们所有人都给杀了,都给杀了……”

    “啪”地一声,伍忠当场甩了一个耳光过去,把多铎直接打倒在地。

    这个多铎,是奴酋中有名的,对大明有仇恨,对大明百姓动不动就大骂杀戮。这种人,皇上绝对不会饶过他,事先收点利息也是不错的。

    这一点,他没猜错。

    崇祯皇帝知道多铎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下令屠城,不知道杀了多少大明百姓的刽子手。就算如今没有了历史上的那些,可他在辽东,也不知道杀了多少大明百姓,明军将士。不管怎么样,都是不会轻饶了多铎的。

    面对押过来的多铎,崇祯皇帝收回甲级窃听种子之后,便冷声吩咐道:“人就交给你们锦衣卫了,好好伺候他,别死就成,带去沈阳!”

    伍忠一听,便立刻大声领旨。

    可就在这时,一直盯着崇祯皇帝的多铎,忽然却大喊了起来,没有求饶命。事实上,他自己肯定也知道,明国皇帝是绝对不会饶了他的:“我大清中到底谁是叛徒,谁是细作,是谁,是谁把我大清出卖了,不知道这个,我死不瞑目!告诉我,求求你,告诉我,我可以用一个天大的消息来换……”

    思前想后,多铎已经明白,大清高层中,绝对有明国的内奸。就算这个伍忠逃回明国,可大清中的细作还是在,但就是一直查不出来。说实话,如今回想起来,他已经非常确定,要是没有这个内奸,大清绝对不会败得如此之惨,甚至就不可能会打败!

    对于这个内奸,多铎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把他碎尸万段,千刀万剐,一点都不为过!

    边上的伍忠听了,心中也有点好奇。

    自己都回来了,而且他也知道,就算自己还在辽东,其实也根本没有传回消息。只有在去辽东之前,冒险传过两次;回到大明之后,把辽东情况禀告了一番而已。

    他也敢肯定,这个多铎说得没错,皇上在建虏那边肯定还有内应,而且级别绝对不低。因此,他也想知道那个有可能同样会领金质大明英雄勋章的人,到底是谁?

    崇祯皇帝看到多铎歇斯底里地在喊,一定要知道的样子,忽然就觉得好笑,便露出一丝讽刺,对多铎说道:“你真想知道?”

    一看好像有戏,多铎立刻大喜,连忙点头道:“对,我可以用一个天大的消息来和你换,这个消息对你非常重要的!”

    崇祯皇帝听了,冷笑一声道:“那个内奸,就是你,爱新觉罗多铎!”

    妙书屋


………………………………

555 盛京,是盛京!

    “……”多铎一听,先是愣了下,然后自然压根就不信,自己是不是明国细作,难道自己还不知道?

    很自然地,他感觉被崇祯皇帝调戏了,就想冲向崇祯皇帝,但是,他才露出这个意思,就被左右的锦衣卫校尉给放到了。

    但是,多铎并没有消停,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了起来,同时涨红了脸,大声喊道:“我愿意拿一个天大的消息给你交换,你要错过,到时候后悔就晚了。到底谁是内奸,谁是你的细作……”

    见他这个样子,崇祯皇帝不由得冷笑一声道:“你以为朕是戏言?”

    说完之后,他便驱马就走了,沈阳那边,还等着他去收拾呢!

    多铎听到,觉得崇祯皇帝还在戏弄他,那心中的不甘心,从他那盯着崇祯皇帝背影的表情上就能看出来:“我真有一个天大的消息,你不听的话,绝对会后悔的,事关你明国安危……”

    他说得这么严重,崇祯皇帝便扭头看了他一眼。

    见此情况,多铎心中一喜,总算是有反应了,于是,他连忙喊道:“本王绝不骗人,可以告诉你,但是,你必须要先告诉本王,到底谁是大清内部的奸细?你要不说,就等着后悔吧!”

    “呵呵!”崇祯皇帝听了,便再冷笑一声道,“是不是倭国和你们结盟,正准备攻打朝鲜?朕就等着倭军来朝鲜,还得谢你们帮朕引蛇出洞了!”

    说完之后,他便不再理多铎,转身驱马走了。

    而多铎,却一动不动,只是呆呆地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能看出来,自己描述的天大消息,其实人家早就知道了,而且人家还说了,得谢谢大清,把倭军引到朝鲜来了。那也就是说,明国早就想收拾倭国的?

    这个时候,多铎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底裤的颜色条纹,都已经被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可是,自己却还一点都不知道!

    此时,感觉到了这一点,他就更是暴怒起来,就大喊着,想要知道谁是明国的细作?

    伍忠见此,冷笑一声,吩咐他的手下动手。既然有这么大的劲头,就陪他玩玩。反正皇上说了,只要还有口气,能送去沈阳就可以了。

    …………

    时间回到上一天,大明骑军,滚滚铁蹄北驰而去时,那声势,就犹如春日惊雷,震惊了辽东大地上每一片土地。

    虎皮驿城,距辽阳和沈阳各有二十里,此驿城周围一里零一百三十步,有南北两门。城里设有递运所、虎皮驿营台、兵营等设施。在天启元年的时候,就是皇太极奉了努尔哈赤领五千兵马攻打这虎皮驿城。

    本来以为,这里是辽阳前卫驿城,是护卫辽阳的屏障,必有一战。结果倒好,原本的大明守将梁仲善闻风而逃,使得友军孤掌难鸣,最终虎皮驿城从此落入建虏之手就再也没有回到大明手里。

    这一次,这个虎皮驿城内大约有千余建虏,正在躺尸的时候,感觉到大地震动,春雷滚滚,顿时就有点吓尿了。

    他们都是沙场老兵,自然知道这是万马奔腾才能有的动静。从辽阳方向传来,他们的第一感觉,便是明军攻打辽阳,而辽阳那边顶不住,逃回盛京去了。是不是这样,他们自然不敢确认,就赶紧出洞查看情况。

    结果他们看到的,是红色的波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扑过来。

    以前的时候,那红色战袍的身影,意味着就是功劳。平日里,这些就像乌龟,都缩在龟壳里,想要赚个军功都难。因此,只要能看到城墙以外的红色战袍身影,那绝对是一个个喜出望外,争着抢着就会扑过去。

    可是此时,他们却一个个躲在城垛的后面,缩着身子慑慑发抖,每个人的脸上,全都布满了绝望。就算再没有自知之明的建虏,看到无数的大明骑军身影,也知道虎皮驿城是绝对不可能守得住的。

    今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可他们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外面的明国骑军,竟然压根就没有理他们,继续往前奔驰,驰骋往北而去,就好像他们压根就不存在。

    骑军带起的尘土,覆盖了虎皮驿堡,呛醒了发愣中的建虏。他们回过神来,也不知道是肚子里没有存货而饿的,还是被城外大军给吓的,好多人都瘫倒在城头上。

    不过很快,这些建虏就又绝望了。虽然明军没有攻打虎皮驿城,但明显能看出,明军是冲盛京去的。能是骑兵长驱直入盛京,说明辽阳那边怕是凶多吉少,要不然,明军应该会担心被断了后路吧?

    如此一来,辽阳、盛京肯定都会被明军攻陷,那自己怎么办?就千把人而已,还能掀起什么浪花?城外的明军,甚至都连正眼都没瞧过一下,还能有什么用?

    这一刻,这些建虏都陷入了茫然和绝望之中。

    其实,如果大明骑军眼里真得没有虎皮驿城,那也不对。

    他们从鞍山驿堡出发,直奔沈阳。到辽阳是六十里,再到这虎皮驿城也是六十里,最后到盛京,又是六十里,刚好是一百八十里左右。虎皮驿城的作用,就是让大明骑军将士们知道,他们离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