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王,这种时候,那还有什么惊喜?”
“是啊,要是能打败明军,那就是惊喜!可是,等几天就能打败明军了?”
“……”
面对他们的质疑,说真的,他隆王心中是相当恼火的。这要是在战前,哪个部族敢对他如此无礼,信不信他灭了那个部族!
很显然,明国皇帝大军压境,且战事不顺,导致他的威望受到了损害,这些人,都不怎么怕他了!
强压着心中怒火,暗中记住了对他质疑最凶的几个族长,然后,他才淡淡地说道:“诸位,你们可有见到穆大力?”
穆大力以前就隐约压过泰泰吞一头,是他隆王的第一心腹爱将,也是他隆王禁卫军的统领。
不过此时他这么一提,这些族长就都回过神来了。没错,这次王上身边,怎么就没见到穆大力呢?
之前的时候,他们以为穆大力是被他隆王留在都城,可此时听他隆王的意思,好像是另有任用?
伏击明军的事情不能说得太多,他隆王的话也只能是点到为止,继续对他们这些族长说道:“如今泰泰吞和穆大力都在执行孤的一道旨意,只要能成功,孤就可以用这个王位做担保,明军必败!”
呵呵,要是明军不败,你这王位还能坐得住?不少人听了,不由得心中冷笑。
不过好歹从他隆王口中得到了一个保证,会给他们一个大惊喜的。除非和他隆王翻脸,否则就只能听他隆王的。
得到这样一个答复,他们也只能是再咬牙坚持坚持了,希望等四天之后,他隆王所说得大惊喜能真得有。
()
………………………………
687 虚兵
各族族长回到自己的营地,当然是给他们的手下也传达了他隆王的话,要不然,他们也没法给手下一个交代。
不管是穆大力还是泰泰吞,在洞吾都是有一定名气的,毕竟是他隆王手下的心腹大将。听说他们两人都在做一件重大的事情,四五天后就能有惊喜,所有人就都忍了。
然而,就在两天之后,阿瓦城头上,有眼尖的洞吾军卒,忽然看到有一支明军从远处而来,就在军营门口那边集结。顿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连忙禀告,说有新的明国援军到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吓到了。就如今这些明军都已经这么难打了,再来明军的话,洞吾这边没有了数量上的优势,那接下来该怎么打?
这么想着,各族族长,甚至包括他隆王都纷纷前来查看动静,要眼见为实。
或者是知道洞吾这边会看个明白,那支明军人数也不多,就五千左右,开往阿瓦城头而来。
一见如此,阿瓦城这边,正对明军过来方向的洞吾部族,顿时如临大敌,一边严阵以待,一边飞报他隆王,要求援军。
然而,离得近一些之后,他们才发现,这支明军似乎并不是来打仗的。因为不少明军都是押着人过来的。
这一下,他们就有点好奇,被明军抓住的人,会是什么人呢?
越来越近之后,他们就逐渐看得清楚,顿时,一个个脸色都难看了起来。特别是城头上的他隆王,心中更是有不好的预感。因为看他们的穿着,好像是他的禁卫军来的。而在阿瓦地区的禁卫军,除了在城里的之外,就只有伏兵那一处了。
果然,城外那边的洞吾部族最先看清楚,忽然,他们就喧哗了起来,一个个惊慌的样子,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是王上的禁卫军,全是王上的禁卫军被明军抓了!”
“不好了,禁卫军统领穆大力也被明军抓了!”
“还有泰泰吞,他也被明军抓了。看,就在最前面的那两个人,就是他们俩!”
“……”
隐约听到这些喊声,而且明军继续在前进,已经离洞吾军队这边很近了。一字排开,那些被押着的人都被押在阵前,让洞吾军队这边能看得更加清楚了。
“真的是穆大力,还有泰泰吞,看到没有,他们两个都被明军抓了!”
“这是怎么回事,王上不是说要给一个很大的惊喜么?难道这就是所谓得惊喜?”
“……”
所有人都懵了,他隆王信誓旦旦的惊喜,用他的王位担保的惊喜,他们期待已久的惊喜,竟然就是这样?
他隆王在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有顾及那些族长的反应,他自己都彻底傻住了!
他也想不通啊!派了泰泰吞过去和穆大力所部伏兵汇合,那是要给明军粮道一个沉重的打击,以此打击明军的。可五千人马,如今被明军抓到城外的,至少有快两千人了吧?
这么多人,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伏兵全军覆没,眼下没有见到的,估计已经被明军杀了。
果然,他隆王这一下猜得很准。就见有明军往洞吾军队这边开始丢东西,圆滚滚的,一个,两个,三个……
这一次,他隆王都不用定睛去看了,那些估计就是被杀伏兵的首级了!
只是一会的功夫,就垒起了小土丘的高度,就在洞吾军卒的面前。原本还在喧哗的洞吾军卒,一下就变得雅雀无声。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么多首级,呆若木鸡。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不但是此时所有洞吾军卒的心里话,也是他隆王想要问的。或者说,他比其他人要更想不通,为什么伏兵竟然会全军覆没的,为什么?
忽然,城头上有惊呼声传来:“不好了,王上晕倒了!”
附近的人闻声看去,果然看到他隆王已经是晕了,正被他的亲卫七手八脚地抬回轿子里,赶紧回行宫去了。
这一下,洞吾军卒又是一片哗然。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能知道他们的心情有多沉重。
对于眼下这一战的结果,可以说,从上到各族族长,下到各族军卒,心中都蒙上了阴影。
忽然,就见明军那边有人在喊话,用的是洞吾这边的话。隐隐约约地,他们能听到大概意思。
胆敢抗拒天威者,那些人就是下场!
说完之后,就见那些明军军卒手起刀落,一个个人头再次落地,鲜血喷洒了一地,也喷到了所有看到的洞吾军卒心里头。
禁卫军统领穆大力,有名的泰泰吞等人,都没有例外,被明军在阵前斩首立威!
完了之后,明军整队开拔,回自己的营地。不但如此,他们还齐声大唱了起来,气势雄壮,士气高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明军这边越是如此,洞吾军卒这边的士气就越是低落。看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明军,这对比就实在是太明显了。
等明军一走,洞吾这边过去检验尸首,再次证明,真没错,那就是穆大力、泰泰吞的首级,还有其他被杀的,也确实是他隆王禁卫军的军卒。
各族族长纷纷赶往行宫去探望他隆王怎么样了,当然,他们更需要的是,趁机问个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惊喜”?
然而,他们吃了闭门羹,世子平达力就在宫门外,说他父王身体不好,谁也不见。等过两天,就会给大家一个解释。
对此,各族族长都没有办法。难道在世子面前,在这个将来的洞吾王面前拔刀相见,或者硬闯不成?
不过他们虽然回去了,但人心却是散了。
人心要是散了,那这队伍就不好带了。这一点,身为洞吾王多年的他隆王,又何尝不知道!
此时的他,其实早已醒过来了,就在行宫内的一处楼上,呆呆地看着各族族长三三两两地背影,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才好?
他隆王到了这个时候,只能接受现实,就是伏兵全军覆没了。在他的计划中,这是反败为胜的关键,如今,没了!
怎么办,怎么办……
这个时候,他其实是想打退堂鼓,撤回都城去,远离明军。然而,大军对阵,要是真要撤的话,那军心动摇之下,其他各族绝对会跟着跑,然后就是全军溃散的结局!
怎么办,怎么办……
一直到日落时分,他隆王才想了个对策出来,有一点,是明军再怎么厉害都阻止不了的,那就是老天爷!
于是,他派人传话,并不亲自进行说明,告诉各组族长,再有个七八天,就会进入六月了。而六月份开始,就是洞吾的雨季。到时候,道路更是难走,远道而来的明军,补给上就会非常困难。他们的火器,被雨淋之后威力也会大减。等到那个时候,就是他们打赢明军的时候。各族务必坚守,等待雨季的到来。
如果说,他隆王一开始就打着这样的主意,说不定各族军队还会坚信这一点。可如今,是在遭受接二连三地挫折之后才说这样的话,这说话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对于他隆王这份旨意,更多的,只是抱怨,以及对他隆王权威的挑战。
如果说之前只是各部族长起了一点心思的话,如今是很多部族族长都在为他们自己考虑今后的出路了。
…………
至于明军这边,自然都是很高兴的:皇上神机妙算,竟然算出了藏得很深的洞吾伏兵,又来了个一窝端,真是太爽了!
面对将士们的佩服,崇祯皇帝笑而不语,只是对底下众将说道:“从明日开始,用虚兵之计,再打击打击洞吾军队的士气,就差不多可以决战了!”
通过斥候战赢得战场控制权的好处,就是让敌人变成了聋子,瞎子。他们只能看到明军想要给他们看到的内容,而不想让他们看到的,那他们就肯定看不到。
“末将遵旨!”所有将领,都是士气高昂,齐声回应。
于是,明军夜不收又开始行动了起来,不但把洞吾军队的斥候严格限制在他们营地周围不超出一里的活动范围,且其他无关人等,也一律驱离战场范围。
随后,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明军后营的将士就悄悄出城,等到天明之后,就大摇大摆地回营。随后各种欢呼,然后扩建营盘,包括烧火做饭的炊烟都会相应增加。
这种情况在洞吾军队这边看来,那就是明国援军到了。
在他们惊疑不定的时候,在后面的几天内,明军这边,连续用这个疑兵之计。不断地在夜间偷偷出营,然后又在白天大模大样地回营,营盘是一天比一天大。
看着这一切,不管洞吾军队这边信不信,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他们对明军最终数目的怀疑。
而军队人数上的优势,一直是洞吾军队这边最大的依仗。如今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优势正在急剧减少,他们的忧虑情况可想而知会怎么样了!
………………………………
688 不需要悲壮
“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为什么这几天连续得来?”
“谁知道呢,也不知道真假,说不定假的也可能吧?”
“真不一定是假的!你们想想,明国皇帝都在这里,就只带了那么一点兵力,原本就感觉不大可能,这后续兵力赶到,这才合理不是?要不然,你敢说明国那么大,就只有这么一点能打得军队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可能。我以前都纳闷了,为什么明国皇帝就带了那么一点兵力,就敢来打我们洞吾,难道他就不怕死?你们想想,皇帝的命多金贵,怎么可能不怕死对不对?”
“那为什么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这些天内有明军连续赶来?”
“有可能是之前有事情耽搁了,如今又怕雨季到来,就都急着赶来,就都凑上了,这也说得过去吧?”
“……”
洞吾军队这边,上上下下都在如此猜测着,大多数人的想法,认为对面肯定是有援军来了,虽然人数多少有待商榷,可援军终归是来了,这大概率是真的!
这么一来,洞吾军队人心惶惶,加上之前的“惊喜”,可以说,洞吾军队的士气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他隆王一见这情况不对,不能再躲而不见了。要不然,有军队跑了或者干脆投降了明军,那他这个洞吾王怕是要当到头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传令给各族族长召开军议。地点这次不在行宫,而是在城头的箭楼里。
站在窗口位置,遥指明军大营,他隆王严厉地说道:“你等切不可被明国皇帝的诡计骗了,孤敢拿王位担保,城外明军,必定来来回回只是那些人而已。要不然,何以在此之前要驱赶我军斥候?”
他这么一说,也是有道理的。可是,有族长却也提出了疑惑道:“王上,明军营地内的炊烟每日剧增,这又如何解释?营盘越来越大,锦旗越来越多,难道也都是假的?”
“没错,就是假的!”他隆王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明国皇帝老奸巨猾,肯定不会漏过这些细节。”
说到这里,他转身扫视各族族长,严厉地对他们说道:“雨季很快就要来临,只要你们坚持下来,这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我洞吾的。懂么?”
“可是……”还有族长不服,站出来质疑道,“王上说明国援军是假的,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吧?万一是真的呢?”
“没有万一!”他隆王听了,盯着这族长,眼睛里简直要冒火了一般,厉声喝道,“怎么,你敢怀疑孤在说谎了?”
这族长听了,转头看看其他部族的族长,见他们没人帮自己说话,想起这么多年来他隆王的一切,心中顿时没了底气,便退后一步低头回道:“不敢!”
要是换了以前,他隆王都不会这么直着嗓门,声色俱厉地说话,以此来彰显他的威严,早就吩咐禁卫军,把人拖出去砍了。
不过此时,他还是把怒火压在心底,没去计较这个族长,转身再次看向明军大营方向,恶狠狠地说道:“再有个十天半月,就等着老天爷对你们这些明狗的惩罚吧!”
随后,他又许下了打赢明军的种种承诺,给了无数空头好处,而后又威胁他们,一定要坚持,否则就不要怪他无情之类的话。
威逼利诱一番之后,他隆王才放这些族长回去,让他们安抚手下,继续坚持下去。
然而,这些族长之所以是族长,就是他们在各自部族里都是有脑子的人。他隆王威逼利诱,他们岂能看不出他隆王的声色俱厉,他在怕明军!
对于明军到底有没有援军到来,当然不是他隆王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不过此时让他们改变主意,做出一切出格的事情来,终归还是欠点火候。
军中对于明军的惧怕之心,与日俱增,这也不是他们这些当族长的人想看到的。因此,正好借了他隆王的名义,安抚各自部族,静观其变。
不过就在第二日,明军这边,又新到了五千人马。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随军运来的粮草物资不少。还有不少民夫,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文官。
这支新到的明军,帅旗上迎风飘扬着一个“郑”字,另外还有牌子,眼尖的洞吾军卒,虽然能看清,却不认得。不过这不妨碍他们最终描下来让识得汉字的人看。
“大明三边总督郑?咦,是三边总督?”
这个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怎么看着越来越真得了?总不可能,这也是骗人的吧?
他们正在想着,却见明军大营大门大开,一队队的明军将领出来迎接,这也是之前没有的。随后就见这支明军被迎进明军大营,不过这一次,并没有再增加营盘,也没有多出炊烟。
可是,洞吾军队这边,却更是人心惶惶了。
因为之前的明国援军到底是不是真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法十分确定。可这一次的明国军队到来,他们敢肯定,绝对是新来的。
他们猜得没错,这一次确实是真的。
三边总督郑崇俭奉旨收复孟养,因为有崇祯皇帝在汉龙关那边停留时期所宣传的事情,可以说,当明军进入比木邦还远离洞吾这边的孟养时候,真是传檄而定,一点都不夸张的。
本来郑崇俭还能早一段时间赶来阿瓦这边,但他还奉旨要等候一些人,因此才晚了一些。
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获悉了郑崇俭的行程,就先一步开始虚兵之计,最终以郑崇俭的这一路实兵收尾。
此时,在中军大帐内,崇祯皇帝高坐主位,看着底下一群人行礼之后,他便看向郑崇俭身后的那群低级官员道:“阎应元何在?”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闻声上前一步回道:“微臣在!”
“你可曾担任江阴典史?”崇祯皇帝一看他这身材,就觉得这人应该是历史上那人,便再次询问道。
郑崇俭的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因此,崇祯皇帝早已知道,郑崇俭在等待内地选拔的官员前来管理云南和洞吾的官员中,有一人名叫阎应元。
他正是看到了这个名字,才想起来这个位面所没有的江阴抗清中,为首那个人叫阎应元,是他后世都很佩服过的人。
穿越在到了这个时代,忙于整理朝政,忙于南征北战,忙于著书立说,传播自然学识,加上阎应元官位实在太低,都到不了御前,因此,崇祯皇帝一直把他给忘记了。
不过如今既然看到了这个名字,他自然是要证实一下这个阎应元,是不是就是那个阎应元!
虽然他问了话,可同时他也有点担心,毕竟他穿越而来,蝴蝶翅膀扇动有多大,他自己都不知道了。指不定,原本历史上会担任江阴典史的阎应元,说不定就没有再担任江阴典史也不一定了。
再说这阎应元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微微一愣之后,马上就回过神来恭敬地回答道:“微臣在十四年时就任江阴典史!十一七年母亲病重,便辞官照顾母亲。去年母亲去世,微臣便在吏部候缺。”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一喜。因为他隐约记得,好像在原本的历史上,明亡那一年,阎应元母亲确实病重,这就吻合上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确认,也不管其他人,当场考问起了阎应元,问题五花八门,有治政,也有治军,还有安民举措等等。
而这个阎应元也是有问必有答,有答必快速,显得很干脆。
中军大帐内,一时之间,就只听到崇祯皇帝和阎应元两个人的声音了。
其他人见了,都是暗暗吃惊。
他们吃惊于这个阎应元为何会上达天听?很明显,崇祯皇帝应该是从什么地方听到过他,因此才会直接点名,还问了过往,又如此考问。
他们当然还吃惊于这个阎应元的本事,似乎还真不小。皇帝的不少问题,可以说都是有难度的,更为关键的是,文武两途的问题,皆有之。可这阎应元却是对答如流,而且看皇上的神态,也是很满意的那种!
听到后来,他们都能确认一个事情,这个阎应元怕是要受重用了。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崇祯皇帝带着兴奋之意说道:“走,让朕看看你的箭术如何?”
他记得有关那个阎应元的故事,有三箭退顾三麻子的传说。虽然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阎应元就是那个阎应元了,可他还是想最后看看箭术上是否也吻合。
阎应元听了,已经对皇上为何那么了解他而感到有点麻木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欣喜不已,当即便答应了,出了中军帐,上演了他神箭手的绝技。
崇祯皇帝见了,不由得仰天大笑了几声。他清楚记得阎应元的绝命诗: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哈哈,这一世,有朕在,不需要悲壮,朕会给你一个展现你才华的人生!
()
………………………………
689 决战
等回到中军大帐,众人对于阎应元的才能,那都是心服口服了。而对于崇祯皇帝有一双慧眼识英才的眼睛,也是敬佩不已。至少郑崇俭就是这么想的,同行了这么多日子,他虽然感觉阎应元确实不错,可也没想到,这个阎应元是有大才的。
崇祯皇帝坐定之后,便严肃了表情说道:“洞吾的雨季日渐临近,朕决定明日对洞吾军队发起总攻。郑卿所部刚到,将士疲惫,就作为战役预备之用,给大军压阵。其他众将,明日出战!”
听到这话,帐内众人,一起齐声回应:“微臣(末将)遵旨!”
对于战事的胜利,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有怀疑,因此,他就有对千里迢迢跑来洞吾当官的那些人说道:“朕最多给你们三日时间,去了解洞吾的情况,做好为官一方的打算。个中要点,朕会给你们指点,不过如何当好这个官,还是要你们自己努力!”
“微臣遵旨!”这些人立刻齐声回应道。
他们大都是秀才举人,在国内混得不如意,才远赴洞吾来当官熬资历的。
包括阎应元,其实也是。他人到中年,还只是典史而已,连品级都没有的官员。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只是做到从九品的主簿而已。如果正常在国内想当官,那就要在吏部排队等,这辈子,如果没有特别的机缘,能当个七品芝麻官就已经了不起了。
而如今远来这洞吾,虽然确实是非常远,哪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