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虽然看清楚了地图上的东西,可是洪承畴还是不明白,只好向皇上奏道:“陛下,微臣愚钝,不知皇上如何得出准葛尔部藏在这片区域?”
如果准葛尔部真得藏在这片区域的话,虽然还是很大一片,可也要远好过如今没有一点头绪。
崇祯皇帝听了,呵呵一笑。他是估算了巴尔图每天行程大概是多少,几天到达目的地,虽然这中间会有横竖斜什么的走法,不过这些都不管,就按照最远距离大概画出了那个圆。同样的道理,哈密那边就已经释放的准葛尔部哨探,也能得到一个大概的范围。这两个范围共同覆盖的天山山脉区域,就是准葛尔部躲藏之地。
不过他当然不可能就这样告诉洪承畴,要不然,洪承畴就又有疑问了,会问皇帝怎么知道那些人是准葛尔部的探子,而且他们每天大概走多少路什么的这些问题?
崇祯皇帝总不可能告诉他说,我是根据窃听系统里面这些探子的对话,还有马蹄声的急促与否来估量他们的速度。
因此,崇祯皇帝就对洪承畴说道:“其他你无须关心,如今之计,是寻找西域当地人,询问这一片天山区域,可有大型山谷,能容纳准葛尔部那么多的部族,当然,也可以是几个相邻的大山谷。这山谷肯定要够大,还要有水源,如果山谷里还有草地那就更可能是了。”
通过核对这些信息,还能进一步缩小要搜索的范围。
听崇祯皇帝说得这么有把握,最为关键的是,人家皇帝不想说,作为臣子的,难道还能再追问?
洪承畴无奈,只好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赶紧告退,带着地图去找西域的将士或者牧民忙这事了。
大概过了半天之后,洪承畴就兴冲冲地又来找崇祯皇帝了,铺开地图,兴奋地指着地图上圈着几个红色圆圈奏道:“陛下,符合条件的山谷并不多,微臣再三核实,大概就这几个地方符合条件!”
“好,既然已经确认,那明日就开拔!”崇祯皇帝见了,便笑着大声下了旨意。
随后,便是开军议,部署任务,四万五千多骑军,在第二天说走就走,轰隆隆地绝尘而去。
所有的将领,都有和洪承畴一样的疑惑,皇上怎么就确定,准葛尔部部族会躲藏在这里?毕竟西域之广大,哪里不能去?就算退一步说,躲在天山的话,这天山那么大,为什么准葛尔部部族就会躲在这里而不是其他地方?该不会是皇上掌握了一种新的卦术,能通过在地图上画一画就算出准葛尔部的所在?
带着这些疑问,洪承畴也好,其他将领也罢,就等着揭开谜底,看到底有没有准葛尔部!
()
………………………………
783 羡慕
四万五千余骑,轰隆隆地前进,声势不可谓不浩大。
可是,眼看着离天山越来越近,离事先预定好的目标越来越近,但前锋夜不收却没碰到一个准葛尔部的哨探,甚至连一个游牧的人都看不到,这消息传回来之后,虽然皇上以前神机妙算,他们也难免有怀疑了。
一般来说,如果准葛尔部真得躲藏在附近的话,就绝对会在外围派有哨探,以免被明军杀到眼前而不知道。
从哈密之战来看,准葛尔部极其狡猾,他们的头目绝对不可能想不到这点,不会忘记派哨探的。然而,这里就是没有,那就是说,这里基本上不可能有准葛尔部躲藏的可能性!
不过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不管是那些将领还是洪承畴,都不敢去质疑皇上的判断。
这一日,大军终于到达了一处预选的山谷外围,大军摆开,夜不收开搜山谷。
在山谷的外围,严阵以待的明军都在心中好奇,准葛尔部到底真得会不会在这里?
在此期间,洪承畴还不时转头看看崇祯皇帝的侧影,见他很是淡定的样子,心中不由得自我否定起来:该不会准葛尔部真得躲在这里吧?
然而,进入山谷的明军将士很快发出信号,说没有发现准葛尔部,只找到了一些躲在这里的和硕特部的牧民。
崇祯皇帝听了,只是淡淡地说了声:“下一处山谷!”
说完之后,便一勒缰绳,驱马先走了。
大军开始奔赴下一处山谷,结果一路上还是没有遇到任何准葛尔部的哨探,这让洪承畴和其他将领忍不住又开始担心,别是又没有吧?
果然,这第二处山谷也还是没有。
洪承畴见此,在去第三处山谷的陆上,便婉转地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微臣看哈密一战,这准葛尔部奴酋之狡猾,实属罕见。此等叛逆,最是不好对付,要不,微臣领万骑兜远点,如果遇上了准葛尔部哨探,就更有把握查获其躲藏之地?”
他没有明着说崇祯皇帝圈起来的山谷不会有准葛尔部,但通过提醒皇上说准葛尔部突袭哈密之战的狡猾,还有这里连准葛尔部哨探都没有,那肯定离准葛尔部躲藏之地很远。
崇祯皇帝什么人,岂会听不出他的意思,看着他,只是微微一笑道:“洪卿稍安勿躁,还有四处山谷探查,且看着便是!”
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
事实上也是,不自信都不行,是准葛尔部汗王巴图尔珲亲口交代,要把哨探全部收回去,就只是躲在山谷内,减少被明军循迹而来的可能。
此时,虽然巴尔图已经不在巴图尔珲的身边,但根据巴尔图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信息,还有从哈密释放的准葛尔部哨探俘虏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信息,都证明准葛尔部依旧缩在山谷内,正在折磨那些还不肯降伏的其他部族。
此时,洪承畴见崇祯皇帝还是那么自信,便没有再劝谏了。身为人臣,他是没有死谏的觉悟,已有过提醒就尽到了本份。
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这一处山谷也还是没有。
在赶赴最后三处山谷的路上,依旧没有准葛尔部哨探的踪迹,就好像消失了一般,让人有点怀疑,该不会准葛尔部早已经远走他乡,不在天山一带了吧?
想想也是有这种可能的,毕竟准葛尔部之前突袭哈密可谓神来之笔,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就算这样,最终他们却没有讨到多少便宜。从中他们定然明白,如今的明军绝对不是他们能打败的,因此远走他乡来避敌,也就在情理之中。等明军走了之后,这天山区域不照样还会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明军可没有在天山留守大军的前例。
这么想着,越来越多的将领都开始怀疑皇上这次判断的正确性了。不少人私下里更是觉得,皇上终归也只是凡人而已,就算是诸葛亮,也有失算的时候。这一次,皇上怕是要失算了!
离最后的第三处山谷越来越近,还是连个准葛尔部哨探的鬼影子都没见到,不少人都有点松懈了,感觉这里也不会有准葛尔部躲藏的。要不是皇上亲自压阵,不少人都想着停下来,让夜不收去看看就算了。
…………
虽然说巴图尔珲把草原上的哨探全部撤回来,但山谷本身这里的瞭望哨什么的,还是有的。这不,在山谷谷口的高处,就有准葛尔部的岗哨。
这么多天过去,巴尔图终于有了轮值任务,就是和其他十来个同伙在这处岗哨轮值。
一眼望去,就是无边无际的草原,什么都没有。这样的日子,一日复一日,说真的,极其无聊。不能纵马在草原上狂驰,对于跑惯了的人来说,真得是快要憋疯了。不过大汗有严令,任何人不得外出,也就只能忍着了。
看到巴尔图也来了,就有一个强壮的同伙问巴尔图道:“听说明国皇帝在轮台那边就玩马球?”
巴尔图找了块地方坐下来,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亲眼见到的。”
“呵呵,要玩马球的话,还得看我们!”那壮汉听了,突发奇想道,“如果我们这次的战事不是刀枪打仗,而是各自派人以打马球决胜负的话,我们绝对能打得明军屁滚尿流,还用躲在这里发霉!”
这个提法不错,一下让无聊的这些准葛尔部哨兵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
“那是,打马球讲究得是骑术!明军绝对没有我们厉害!”
“那也不一定吧,那些没骨头的蒙古人,不都在明军中么?他们的骑术也是不错的。”
“他娘的,那些人打我们怎么就那么强硬,宁死不降的?”
“……”
巴尔图见他们聊到这里,便猜测着说道:“别说,我是亲眼看到的,明军的装备皆很精良,一个个都是吃好喝好的,要保住这份差事,那肯定是豁出命去的。”
对于他说得这个,这些准葛尔部的人,在哈密之战的时候,就已经见识过了。此时一听,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不说别的,光是那护甲,明军身上挂着不少箭支,只要不是要害地方,都还能厮杀;而他们准葛尔部的人,只要中箭或者中枪,就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这就是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进而影响到了战事的胜负!
还是那个壮汉,带着好奇之色,问巴尔图道:“对了,明国皇帝不是御驾亲征么,你在明军军营中可曾见到明国皇帝的御林军,他们的装备是不是更厉害?”
巴尔图听了,略微回忆了一下,而后有点不确定地说道:“我又不可能在军营中随便走动,就只是进出时候见到一些。不过明国皇帝身边的那些明军,好像都是火枪,就跟沙俄那边的一样,不用点火的那种,而且好像腰里都别着有,短枪来的。”
在准葛尔部,巴图尔珲的卫队,那是最为精锐的。这些准葛尔部的部族,最渴望的就是成为大汗卫队中的一员。如今讨论到中原王朝的皇帝御林军,他们自然更是感兴趣,很多人都准备追问巴尔图细节的时候,忽然,有人惊叫了起来:“有动静!”
一听这话,那个壮汉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是不是又是哪个部族不长眼的漏网之鱼,蹿到这里来了?”
之前的时候,就是有过的。如果离山谷近了,这边会派人去把他们逮进来;离得远就走了的话,这边就不管。
“不是,没有牧群,就冲这边过来了,好像有十多骑。”
没有牧群?这有点不正常,这些人便一个个站起来看看。
巴尔图定睛看了一会,忽然有点紧张起来,连忙说道:“别……别是明军的夜不收吧?他们也都是穿着普通牧民的衣裳。”
“不可能吧!”壮汉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地说道,“明军不都在轮台那边么?离这里这么远,他们的夜不收这么可能到这里来!”
其他人听了,也是点点头,从距离和逻辑上来说,绝对不可能是明军夜不收。
然而,巴尔图是被明军夜不收逮住过的,对于明军夜不收的侦查小队比较熟悉。
因此,他越看越心惊,再次强调道:“我感觉像,这很可能是明军夜不收,赶紧报告大汗,这里不安全了。”
说完之后,他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就连滚带爬地往下跑,急着去禀告巴图尔珲。
…………
远处,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看到了巴尔图的对话,顿时就明白,前面那处山谷就是准葛尔部的躲藏之地。
找这个缩头乌龟还真是不容易啊!
崇祯皇帝在心中一声叹,然后便对左右下旨道:“准葛尔部就躲藏在前面山谷,传朕旨意,全军戒备,准备作战。”
有些懒散的明军将士一听这个旨意,顿时精神一振,终于找到了么?
而洪承畴和其他将领有点不以为然,别是皇上看到只剩下最后三个了,就有点急了吧?毕竟离这山谷还有点路,都没能看到夜不收传回消息呢。
不过他们心中虽然如此想着,但旨意已下,不管真假,那都是要开始备战的。
那就且看下,这处山谷有没有哪些缩头乌龟吧!
………………………………
784 完了完了
巴图尔珲正在和他的手下商量事情,忽然就听到有急促地脚步声传来,同时还有慌急地喊声:“大汗,不好了,大汗,不好了……”
这山谷都没什么阻挡的,巴图尔珲闻声心中不满,抬头看去,认得是巴尔图,已经被侍卫拦在二十步远的地方,看样子非常焦急地样子。
巴图尔珲见了,不由得眉头一皱,挥手示意,让护卫放他过来。
巴尔图急步冲近,便立刻单膝跪下禀告道:“大汗,谷外有人靠近,绝对是明军的夜不收!”
巴图尔珲一听,就犹如屁股被针扎了下,“霍”地一下站起,脸带惊慌喝问道:“什么,明军夜不收?”
“这不可能!”卓特巴巴图尔一听,当即大声嚷道,“明军不是在轮台么,那夜不收还能跑这么远?”
“绝不会错!”巴尔图听了,急得额头冒汗说道,“我被明军夜不收抓过,因此一看就看出来了。但瞭望哨上面的那些人都不以为然。”
说到这里,他看向巴图尔珲说道:“大汗,得立刻应对啊,只要走脱一个夜不收,我们就会暴露,而且就算全部抓到了,几天之后,明军也会发现异常而寻来!”
听完了他的这些话,巴图尔珲便紧皱着眉头想这事,一时半会并没有决断。
僧格见了,便立刻请命道:“父汗,儿臣去抓人,保证把他们都抓了,是不是明军夜不收,也是一问便知。”
按理来说,明军驻扎在轮台,离这里远得很,怎么可能把夜不收放那么远!但巴尔图所说,万一是真的呢?
这么想着,巴图尔珲便准备开口表态了。正在这时,他们这些人都是脸色一变,犹如见鬼一样吓到的那种。
游牧民族,对于骑军的动静是最是敏锐了。此时的他们,忽然都感觉到大地隐隐有震动,虽然不明显,可他们还是察觉到了。
这个时候,能引起这种程度的大地震动,除了地龙翻身,就只有大规模的马匹跑动才会引发了。
毫无疑问,地龙翻身的概率实在太低,唯一的可能,就只有大规模的马匹在跑动。而如今会有的大规模马匹跑动,那就只有明军!
他们正这么想着,就听到了瞭望哨那边响起了急促地鸣笛声:这是最急的警报信息。
这个鸣笛的声音,非常地尖锐响亮,回荡在山谷之中,让山谷内的每个人都能听到。
顿时,山谷内的所有人都看向山谷外面的方向,准葛尔部的人是惊慌,而其他部族的人则是惊讶。
巴图尔珲回过神来,厉声喝道:“快,快,快备战……”
“父汗,怎么备战?”卓特巴巴图尔听了,额头冒汗,傻傻地问道。
马匹都放在山谷深处,过去骑马要时间,和明军交战么?人家都马上到了,怎么个交战法?逃么?就只有谷口这里,而且所有部族的人都躲在这边,怎么跑,根本没那么快速度的好不好?
然而,巴图尔珲却没管他这问话,而是急匆匆地跑去瞭望哨那边,他要亲自看个明白,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什么兵种,何人统帅等等,只有知道了这些他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决策。
“立刻派多些人守住谷口!”倒是僧格对他的手下吩咐了一声,然后才跟在巴图尔珲的身后,也往瞭望哨那边跑去。
巴图尔珲的身材有点胖,或者说壮实吧,急匆匆地爬山,等到了瞭望哨,那是快上气不接下气了。但就算如此,他都顾不得好好喘下气,不管那些哨兵的见礼,立刻抬头看向谷外。
只见谷口外面确实有一队十多骑,刚想进谷的样子,不过此时已经感觉到了很明显的大地震动,同时听到了山峰上有鸣笛声音,因此,他们都在谷口那张望,并没有再进来。
看他们的样子,一点都不好奇大地震动,巴图尔珲就能确定,巴尔图所说绝对是真的。不过对于此时的他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
看向远处时,巴图尔珲已经能看到,有一条红线出现在极远处。最让他震惊的是,极远处的那条红线,竟然是非常长的一条红线,就几乎把谷口这边的所有出逃方向都给堵住了,用包围的方式在逼近。
不用说,红线就是明国骑军,而且数量极多,至少几万。
巴图尔珲的脸色惨白,好长一会时间都说不出话来。原本想着躲在这里,甚至连哨探都收了,明军就算再厉害,西域之大,又怎么可能找得到。但是,如今看着情况,明军就直直地冲这里来的,为什么?为什么?
“父汗,我们被堵在山谷里,逃都逃不掉,怎么办,怎么办啊?”卓特巴巴图尔也跟上来了,同样看到了山谷外面的情况,几乎是用哭丧着脸问道。
僧格在边上听到,厉声大喝道:“还能怎么办?和明军拼了就是!”
“要不,我们归附了吧,说不定明国皇帝能放过我们!”准葛尔部的另一个头目提出了其他建议。
“是啊,准葛尔部可不能都死在这里啊!”蝼蚁尚且偷生,又有一个头目马上附和道,“归附了吧!”
巴图尔珲一直没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远处的明军。骑军的速度也确实是快,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已经能看到红色的骑士身影。
僧格见此,不由得对那几个人大怒道:“你们别忘记了,现在已经过了明国皇帝给的期限,他是不接受归附的,连无条件投降都不接受的,懂不懂?”
之前的时候,他们听到这事情的时候,压根就不当回事,就觉得明国皇帝要面子说大话,还想只凭一句话就让准葛尔部无条件投降,他以为他是谁啊!
可此时,要是知道如此的话,当初就应该力劝大汗答应才好的!
“那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好啊?”
“长生天啊,该不会伟大的准葛尔部,今日就要除名了吧?”
“……”
听着一片哀嚎声,巴图尔珲额头的汗,那是大滴大滴地往下滴,不过他浑然不顾,两只眼睛直视瞪着大大的,就死盯着滚滚而来的大明骑军。
“看,那好像是皇旗,是明国皇帝亲自领军来了,我们死定了!”卓特巴巴图尔忽然惊叫了起来,“这骑军至少有四万多吧,这么多,死定了,死定了……”
听到他这话,其他人定睛看去,果然,他们都看得清楚,曾包围状围上来的明国骑军,至少四万衣上,而且连明国皇帝都亲自来了,这一战,明军那边谁敢怠慢,肯定都是奋勇厮杀的,这是根本不给准葛尔部任何机会啊!
山谷内,也已经乱成了一片。他们虽然看不到山谷外面的情况,可他们能从骑军的动静中推断出来了多少骑。
其实都不用这样,只是他们躲在这里被发现,就已经足够吓得他们引发混乱了。
瞭望哨上,僧格一脸的狰狞,厉声喝道:“死就死了,怕什么?又不是只有我们准葛尔部死!要死,也把他们统统都拉了垫背,大家一起死!”
“对,把那些和硕特部的都杀了,杀光他们……”有其他头目听了,绝望之余都开始有点疯狂了。
就在他们纷纷喊着,要去杀光其他部族的人来垫背时,巴图尔珲忽然一声大喝道:“不,我们准葛尔部不会亡,我们有机会……”
“父汗,看清现实吧,明军有四万多骑军,是骑军啊!”卓特巴巴图尔听到,这个时候他也不怕他老子了,出言挖苦地说道,“还是明国皇帝都来了,明军肯定比哈密还要疯狂的!”
“你给老子闭嘴!”巴图尔珲听到,不由得怒喝一声。这个时候,他也没时间去教训他,当即对其他人厉喝道,“都听好了,只有这样才有逃出去的可能……”
僧格等人一听,明显有点意外,一时之间都安静了下来,竖着耳朵听巴图尔珲还有什么好办法不成?
…………
再说崇祯皇帝领着大军,蹄声隆隆地到达谷口这边之后,就看到夜不收已经从谷口那边迎过来了,同时用事先准备的旗帜,在一直挥动着。
“准葛尔部真在这里?”所有看到旗号的明军将士,全都欣喜若狂,终于逮到了?
在草原上作战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实力比对手强的时候,他不和你正面打,只是避着你和你打游击。
如今把准葛尔部堵在这个山谷里,就意味着一战而定西域,这让所有的明军将士,都不由得看向崇祯皇帝所在,衷心大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于那些将领,以及洪承畴等人,经过这事之后,不由得都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皇上之神机妙算,岂容置疑!
算天,算地,算尽天下苍生!就算是诸葛亮,也算不过皇上的!
和他们不一样,原本崇祯皇帝已经在想着,这一战灭了准葛尔部之后,大明怎么统治这西域为好?不过他还没想出一个好一些的方法,就通过巴尔图身上的窃听种子听到了巴图尔珲的对策。
()
………………………………
785 谈判
在之前的哈密之战中,就能看出准葛尔部的巴图尔珲,是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他在被围住的绝境时候,竟然又想出了这种起死回生的招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