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又想出了这种起死回生的招数,说真的,崇祯皇帝还真有点佩服他的。

    一开始,崇祯皇帝是非常生气的,好不容易围住了,难道又要让他跑了?

    不过转念一想,崇祯皇帝又不由得大喜。用后世可以理解的一句话来说,该不会这个巴图尔珲,是我大明的卧底吧,送来神助攻,让大明能在西夷一下站稳脚跟,实现直接管辖!

    “好,好,好,欢迎巴图尔珲同志死里逃生!”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准备配合他一把了。

    …………

    谷口位置,一群群的准葛尔部的军卒握着弓箭严阵以待,让看到他们的明军将士们都不由得轻松了不少。只要这群乌龟确认缩在这里,就算他们守住谷口又如何?

    明军们在各路总兵的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防区,开始缓缓逼近谷口,组成严密的封锁线,不给准葛尔部任何一个突围的可能性。

    洪承畴也是兴奋地给崇祯皇帝提醒道:“陛下,当速派一队人马看这山谷是否有其他小路可走,务必全部堵死才行。”

    事实上,明军四万五千多人马,全部过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堵在谷口不说,还有其他军队能以这个山谷口为中心,向两边延伸出好远。就算山谷有小路,也不可能出很远。

    再说了,这草原一望无垠的,真要有人逃出来,明军一眼就能看到,又能逃得了几个?

    不过洪承畴的提议,乃是谨慎之策,说得也是在理,崇祯皇帝也不管他,点点头答应了。

    于是,山谷左右两侧,都分出了一支骑兵,沿着天山山脉跑向远处,巡查其他地方去了。

    就在明军将士摩拳擦掌,准备在这西域的最后一战中争取立下一份军功时,山谷那边,忽然有了动静。

    只见山谷那边拥出了不少人,一个个的蒙古族装束的男女老少,被绑着手,由前后两个同样蒙古族装束的男子推搡着出来,手握钢刀,凶神恶煞的,好像一言不合就会砍人的那种。出来的人数太多,以至于出了山谷之后,山谷口站不下,就只能向山谷两侧延伸。

    这一幕,让明军将士们看得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意思?准葛尔部面临绝境,是疯了么?要拿他们自己的男女老少来威胁朝廷官军?这不是笑话么!

    一开始,洪承畴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顿时脸色一变,脑筋急转直下,便立刻靠近崇祯皇帝,马上奏道:“陛下,事不宜迟,立刻派出骑军冲杀敌人,不能给准葛尔部有任何耍奸之机啊!”

    他说着的时候,还特意加重了语气在“不能给准葛尔部有任何耍奸之机”这句话上。

    崇祯皇帝听到他这话,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想着,不错么,脑筋转得很快!如果大明的人口足够多,能很快移民到天山这边,形成足够的人口基础来统治天山,以便大明能尽快再向西扩张的话,不得不说,洪承畴的这个方法是可以的。但是如今……

    就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无妨!”

    然后就转头看着山谷那边,看着那边的人源源不断地押解着男女老少出来。

    而洪承畴则是听得一愣,“无妨”?皇上知道不知道准葛尔部的人准备用什么阴谋招数就说无妨了?到时候等准葛尔部在全军面前捅破了那些被威胁人的身份,军中可是有大半是蒙古籍的将士,难道皇上就不担心兔死狐悲么?就算他们听从军令,可对皇上的威望,那也是有损害的啊!

    如果此时发起冲击,就等于不给准葛尔部机会,事后哪怕知道了也没人会说皇上什么的啊!

    这么想着,洪承畴就急了,连忙又凑近了一点,低声奏道:“陛下,那些被威胁的很可能是和硕特部等其他部族的人,准葛尔部想以此来谈条件!”

    “朕知道!”崇祯皇帝听了,不以为然地点了下头。

    啊,皇上知道?洪承畴听了,心中想着,不由得有点傻了,知道还不赶紧突袭,真要让准葛尔部的人把那些人的身份给公之于众么?

    崇祯皇帝看到洪承畴很急的样子,便微微一笑,对他说道:“洪卿有没有想过,这一战而灭所有山谷里的人的话,天山区域,还能有多少人口?而如今大明开疆拓土,已经在往河套、辽东、朝鲜移民,又哪来足够的人口充实这天山区域?时不我待,天山这边可是要成为我大明继续西征的根基,这没有人可是不信的啊!”

    听到这里,洪承畴一下便明白了,皇上这是要救那些被准葛尔部吞并的其他部族的人。这种情况下要是能救下的话,必然对大明,对皇上感恩戴德,是绝对铁了心会听从大明的。

    可是……可是这样一来,不是又要把准葛尔部放跑了么?这茫茫草原,广阔西域,再逮住他们都不知道要花多久了啊!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不得不提醒道:“陛下,此法确实有利我大明在这西域一下就站稳脚跟,可放跑了准葛尔部……”

    听到他的话,崇祯皇帝打断道:“呵呵,朕来了,灭这准葛尔部易如反掌,让他再跑又如何!”

    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非常有把握的样子!

    事实上也是,如今面对面的,把甲级窃听种子尽量“赏赐”给对方尽可能多的头目身上,还怕他们能逃掉?都不用在地图上画圈圈,就能追得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过崇祯皇帝自己会辛苦一点而已,但能把大明疆域扩张到西域,重现大唐雄风,为将来再创辉煌打下基础,一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听到皇上这么自信的回答,回想起皇上那绝世无双的神算,洪承畴想想,皇上肯定是有十足把握不让准葛尔部跑掉。如果真这样的话,那眼前就等于是给了大明一个真正征服西域人心的机会!

    想到这里,洪承畴对崇祯皇帝一礼,佩服地说道:“英明莫过于陛下,微臣佩服之至!”

    见他明白了整个思路,崇祯皇帝便微微一笑,然后继续看着准葛尔部的表演。

    …………

    山谷口这边,已经站了有上万蒙古人了,此时从山谷里出来的,不再是被绑着的男女老幼,而是一个个成年汉子,被绑着双手,用刀架在脖子上押出来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衣衫褴褛,显然是被鞭打虐待过的。

    看到这一幕,不少明军将士已经猜出来,这些人肯定不是准葛尔部自己的族人。联想起刚被准葛尔部吞并的其他部族,特别是蒙古籍的明军将士,便有了一些骚动。

    说实话,草原上弱肉强食,弱者的下场是注定的。对于这些,他们能理解。可是,眼见着他们此时的下场,多少是有些感同身受的。要知道,他们在归附大明之前,其实在草原上也是弱势的。

    而在山谷之上,巴图尔珲看到明军一直没有动静,不由得松了口气。看来明国皇帝在胜券已握的情况下,还是大意了。既然没有趁出谷口的机会冲杀,那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了。

    这么想着,他便对最欣赏的儿子僧格说道:“好,你去,记得,明国皇帝肯定好面子,一定要揪住这点谈判!”

    “父汗放心,事关全族安危,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僧格说完之后,便立刻离开。

    这个时候,卓特巴巴图尔倒没有和他抢,只是抹着额头上的汗,心神不宁地看着无数的大明骑军。

    没过一会,一队骑士就从山谷中蹿出,来到了山谷被威胁人群的前头,举着白旗示意,然后大声喊话道:“我乃准葛尔部汗王第五子僧格,有话要对大明皇帝说。”

    僧格是用蒙古话大声喊着的,然后他边上就有一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大明官话跟着大喊翻译。

    喊完之后,他生怕明国皇帝不理他。毕竟如今他们已经被包围,而对方可是大明皇帝,也不是什么说要见就能见的。

    于是,僧格就又大声喊道:“这些被绑着的人,都是和硕特部、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还有辉特等其他部族的,他们都已经归附你们大明,是你们大明的百姓。还有这些……”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纵马沿着那群被绑着的蒙古汉子而走,同时指着他们大声喊道:“不管我们准葛尔部如何劝说鞭打他们,他们都铁了心要和鄂齐尔图汗归附大明,做一个大明百姓……”

    一开始的时候,明军这边还有杂音,可这边在喊话,明军将士们自然是想听他说什么,就都安静了下来。

    于是,僧格的话,就能传得比较远,很多明军将士都能听到。

    “……久闻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大明皇帝更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在我看来,这些也是大明的好百姓,可值得大明皇帝前来一谈否?就为了这些大明的好百姓!只要能放我们走,这些人,山谷里还有,就都还给你们大明!”僧格大声喊着,略微有点忐忑,心中有点没底。

    妙书屋


………………………………

786 说灭你就灭你

    也由不得他不忐忑,虽然他嘴上说得好听,可谁不清楚,最是无情帝王家。

    一个皇帝,特别是一个有为的皇帝,绝对不会感情用事。

    如今的大明皇帝,能成为如此强势的皇帝,说明他就是个有为的皇帝,感情用事,是不可能有这个成就的。

    如此一来,能够一战而灭准格尔部族,说真的,僧格自己觉得如果他在明国皇帝这个位置上,就绝对不会有太多的顾忌,灭了就灭了。

    这时候,不知僧格是这样想的,那些听到僧格喊话的和硕特部等被绑着的人,其实也差不多如此想法。

    草原上,弱肉强食,真得是习惯了。

    再说了,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就眼下来说,他们又如何算得上是大明百姓?鄂齐尔图汗是归附了,可他们都还没有纳入大明的正式管辖之下,实际上应该还是属于各自部族的。

    就他们自己而言,他们没有投降准葛尔部,要么是对鄂齐尔图汗的忠心,要么是对准葛尔部的恨,总之,就没有明国什么事,更谈不上对明国皇帝的敬意,压根对明国,对明国皇帝没有认同感。

    这一点,他们自己很清楚。相信明国皇帝也清楚。

    如果这一次,明国皇帝真因为他们而答应了准葛尔部的威胁,放跑了准葛尔部,那如果再想剿灭准葛尔部,明国不知道要额外花多少代价!

    换句话就是说,僧格是在白日做梦,明国皇帝又怎么可能为了他们这些蒙古人而答应准葛尔部的要求!

    不止是他们,包括明军将士们,听到僧格的喊话之后,心中想法差不多也是如此,皇上估计压根就不会理会准葛尔部的威胁,一战而灭,多省事的事情!

    反正这些蒙古人又不是关内百姓。真要大明在这里设立都护府什么的派遣官员治理,那这些人还差不多可以算是大明百姓!

    说真的,大明军中的那些蒙古籍将士,虽然已经是大明军中一员,可他们是被明军打败而降的,又不是汉人,从心底深处,觉得他们和真正的关内明军还是有区别的。下意识地,也把草原上游牧的人,和真正的关内定居的大明百姓,感觉上是有差别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在僧格喊完不久之后,就见皇旗前移。

    这个动静,顿时让明军将士们都起了骚动。该不会皇上真得要为那些被绑着的人,准备和准葛尔部谈了吧?

    他们一个个都定睛细看,就盯着皇上那边,非常地安静,就想知道,皇上这近前,到底要做什么?

    只见崇祯皇帝在众将的簇拥下,在锦衣卫的前导护卫下,驱马缓缓向前,很快就到了一箭之地的地方才站定。

    一开始,那些和硕特部的人都还不知道情况,可等崇祯皇帝来到了面前之后,他们自然是看到了,顿时,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该不会,大明皇帝真得会在乎他们,要和准葛尔部谈判了?

    僧格也激动了,至少明国皇帝真过来,就意味着准葛尔部的生机便大了一分。于是,他就想在喊。

    可就在这时候,就听到明国皇帝说话了:“朕之子民,乃是朕之逆鳞,敢动朕之子民,虽远必诛,可考虑清楚了?”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一队锦衣卫校尉便大声喊话,把崇祯皇帝的话传得很远。

    在他们喊完之后,又有一队锦衣卫上前,用蒙古话大声重复了一遍。

    “咦,陛下的锦衣卫护卫中,竟然还有我们蒙古人?”

    “你不知道么,骠骑营的虎大帅就是我们蒙古人,还因军功封了伯爵的呢!”

    “……”

    和明军将士这边关注点不一样的是,那些和硕特部的牧民听到,那是真激动了。因为他们听明白了,大明皇帝是把他们当作了自己的子民,在替他们出头了!

    这个时候的他们,不想最终能不能获救,总之,能被明国皇帝当作是他的子民,为他们而出头,对他们来说,这就已经是足够了!

    和硕特等部族的牧民,不管男女老幼,都因之而骚动了起来,吓得那些看押的准葛尔部部族的人连忙大声喝斥,就怕出了乱子,影响了他们的求生计划。

    僧格也是听得意外之余,一颗心便放下不少,连忙回应道:“我们准葛尔部别无退路,只能如此,还请大明皇帝见谅!”

    言语之间,不自觉地尊敬了不少。

    “叫你们巴图尔珲自己来见朕!”崇祯皇帝给僧格“赏赐”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之后,便要求道。

    他这个要求,显然是合理的。毕竟他是大明皇帝,他都亲自来了,准葛尔部这边,哪怕巴图尔珲来,这地位都不是对等。

    因此,僧格便立刻吩咐身边的人一声,没过多久,巴图尔珲也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匆匆赶了过来,对崇祯皇帝说道:“我就是巴图尔珲,只要大明皇帝陛下能放过我们准葛尔部一条生路,让我们准葛尔部离去。我就把他们全都放了,要不然,鱼死网破,临死拉上垫背的,也只能如此,还请大明皇帝陛下见谅。”

    他可不敢说谈和之类,否则一旦没有了人质,万一明国皇帝翻脸,准葛尔部就完蛋了。

    他就是巴图尔珲,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先赏给了他,然后才开口说道:“你要是随鄂齐尔图卿归附大明,怎么也能得一爵位;可你拒绝了,不但反叛,还掠朕之子民,攻打朝廷官军;就算如此,朕最终也还是给过你们一次投降的机会,然后,你们还是放弃了。如今更是要拿朕的子民要挟朕,你觉得,朕是如此好欺否?”

    准葛尔部的人听了,不由得都看向巴图尔珲。在如今明军的强大军威和压力之下,他们其实都有埋怨之心。明国皇帝已经给了好几次机会,算是仁义至尽,但他们的大汗都选错了!

    此时的巴图尔珲,才顾不得去管他的族人会想什么,而是心中有些紧张,尽量考虑仔细之后才回答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之前的事情已经发生,再说什么也是晚了。我也不奢望陛下能一直放过我准葛尔部,只要陛下能给我们三天时间离开这里,我就把所有人都放了,还有,牛羊什么的,也当赔礼,留下来犒赏大明将士!”

    他这话是说得好听而已,如果带着牛羊的话,压根就走不快,不要说三天,再多给点时间,都不可能跑出多远。而且大群牛羊的迁移痕迹实在太明显,想要牛羊的话,压根就走不远,逃不脱。

    崇祯皇帝又岂会不知道这些事情,当即冷笑一声之后说道:“朕不稀罕你的牛羊,只要放了朕的子民,给你两天时间。两天之后,不管你逃到哪里,朕都要亲率大军追击,为朕之子民讨还一个公道!”

    听到这话,和硕特部等其他部族的牧民,不由得都向崇祯皇帝跪了下去,很多人都是泪流满面。

    他们原本以为,他们要成为准葛尔部的奴隶,甚至要死在准葛尔部的手中,在这样的绝境内,大明皇帝来了,就这么告诉准葛尔部,他们这些人都是大明皇帝的子民,为了他们,大明皇帝放弃了剿灭准葛尔部的机会,甚至为了保全他们,放任准葛尔部离去。不但如此,在两天之后,大明皇帝要亲率大军追杀,为他们讨还一个公道。

    这样对待子民的态度,就算是他们原本部族的首领,大汗什么的,也不可能有这么好!更不用说,这还是富有四海、威震天下的大明皇帝!

    这种对比,还有地位上的差距,让这些牧民不由得感激涕零。在这一刻,就认了死理:从此以后,就是大明人,谁要敢对大明不好,冒犯大明皇帝,那就是他们的死敌!

    而此时的巴图尔珲,额头的汗又下来了。虽然只是言语上的交锋,可崇祯皇帝给他的压力太大了,特别是那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更是让他感觉到有点难以承受。他很想讨价还价一番,可他又担心,万一惹恼了大明皇帝的话,准葛尔部就真得在这里灭族了。

    左右看看,和他的心腹手下什么的用眼神沟通了下,又低声商量了几句,又不敢让大明皇帝久等,巴图尔珲就向大明皇帝说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两天就两天,但怎么保证我准葛尔部放了这些人之后,你们……你们不会……不会反悔?”

    这种质疑,他怕惹恼了明国皇帝,可又不得不说,因此,说话间,都有了结巴。

    “朕乃大明皇帝,说灭你准葛尔部就定会灭你准葛尔部,让你们先逃两天,就让你们先逃两天。小小准葛尔部,还能让朕失信?真是笑话!”

    与此同时,听到准葛尔部竟然有侮辱皇上的意思,大明将士们,纷纷怒目而视,甚至鼓噪起来。

    这四万多将士一起为之的威势,那也是相当大的,让准葛尔部的人都吓得纷纷躲在那些人质的背后。

    妙书屋


………………………………

787 惊为天人

    不止是这些普通人,包括准葛尔部的那些头目,也都怕了。

    虽然他们是拿和硕特部等其他部族的人为要挟,好像占据了主动。但最为关键的是,人家明军如今的能力,能轻松灭他们,能活命与否,全部都在对面大明皇帝的一言以决。

    如果惹恼了明国皇帝,只要一声令下,他们都会死在这里!

    相对来说,大明皇帝在两军阵前,如果要是失信的话,对皇帝本人肯定有不好的影响。如今他既然已经在两军争抢这么公开地说了,似乎失信的可能性很低。毕竟人家可是大明皇帝!

    这么想着,卓特巴巴图尔就急了,连忙对巴图尔珲说道:“父汗,人家是大明皇帝,不可能失信的!要是得寸进尺惹恼了他,一旦翻脸,我们准葛尔部就完了!”

    言外之意,就这样吧,不要再刺激明国皇帝了!

    这一次,僧格也是提醒道:“父汗,那些明军都觉得我们侮辱了他们的皇帝,一旦激动之下,很可能会打过来。如此一来,就不是明国皇帝不在乎他的子民,而是我们侮辱他们的皇帝在先才动手的。就算明国皇帝事后为了他的面子而处罚明军什么人,但那对我准葛尔部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巴图尔珲看看这两个儿子,又看看其他头目,见他们都在纷纷点头附和,不由得长叹了口气。弱势之下根本就没有多少谈判的余地,如今逼迫明国皇帝给出了两天出逃的时间,看来已经是极限了。

    这么想着,他就对崇祯皇帝大声说道:“我们准葛尔部相信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还请贵军让开一条去路,退军十里。”

    崇祯皇帝刚才在他们互相说话时,就根据他们的言行举止大概判断出那些人是准葛尔部的头目,也不吝啬,都给他们“赏赐”了甲级窃听种子。

    听到巴图尔珲的话之后,崇祯皇帝便对那些跪在那里的牧民,大声说道:“你等且放心,准葛尔部要是不信守诺言的话,朕就立刻追杀他们,一个都别想跑!你等且再忍忍!”

    那些牧民一听,全都喜极而泣,纷纷磕头谢恩。

    洪承畴就在崇祯皇帝的身后,看到刚才的一切,心中不由得万分佩服崇祯皇帝,如此一来,西域定矣!

    就算这次没有剿灭准葛尔部,可有这些牧民为基础,驻扎一支明军在这里,大明就等于在西域扎下了根。回头大明也就不用急着迁移国内百姓过来,就已经可以作为攻打更西地区的基地了。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传旨大军撤退十里。

    在这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就算退了十里,也能看到这边的动静,借助望远镜之后,就更是能看得清楚。

    另外,还有一队五百人左右的骑军没走,就在这边监视准葛尔部,并等待准葛尔部撤离之后接手山谷一切。

    巴图尔珲看着明军缓缓退去,心中终于松了口气,不过立刻,他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实力不如明军,不是,是实力远不如明军,就只能是这样了!

    卓特巴巴图尔却没有他这样的心思,而是带着担忧之中家待着兴奋,连忙对他说道:“父汗,我们得赶紧走了!”

    还用他说,两天时间,任何一刻钟都是宝贵的。

    于是,巴图尔珲立刻返回谷内,开始撤离他的部族。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