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这话,多尔衮不由得愣住了!他原先是有期待的,可如今期待破灭,心中失望可想而知,又少了一个向皇太极交代的理由了。

    转头环视,发现目光所及的军卒,一个个都是士气低落,就更是郁闷的不行。要是击败了后面五六万明军,不管虚不虚兵的,就这么一传开,至少也能挽回不少士气的。可如今,没了!

    此时的他,心中不得不惊讶卢象升的反应敏捷,如此一来,他更是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把卢象升灭了再撤军!

    悔不当初啊!

    不过多尔衮也是果决之辈,心中稍微后悔了那么一下,就抛开不管,转身进帐,同时传令,击鼓议事。

    等到建虏头目全部到了之后,多尔衮已经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了,他扫视着底下,见底下这些将领都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便带着威严大声说道:“如今明军之虚实,我军已经全盘知晓。诸位,对岸就只有两万多点的明军,而我军可用兵力至少有六万。以我大清的实力,又是以多打少,就算有卫河相隔又如何,定能打过去雪耻。诸位,可有信心?”

    他都分析地这么清楚了,谁要还是没信心,那就怪了。

    看到中军帐内的士气提高了不少,多尔衮便开始正式商议接下来的战事。

    在他们的左边,是三角淀,这里肯定没法过去。而且因为三角淀实在太大,也没法绕路。因此,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跨越卫河。

    商议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明军这边的预料,就是利用他们兵力上的优势,在当前这条卫河多个地方进行强攻,分摊对方明军的兵力。分多一点强攻地点,那对面的兵力就少一些,只要有一处攻破,那就能增援其他几处,明军就不可能守住卫河。

    这个对策,就是实打实地用实力来说话,来不得虚假。如此一来,也就是满清这边,要在卫河沿线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一起动手让对岸的明军兵力捉襟见肘。

    这道军令传下去后,满清大营就立刻开始动了起来。实力明摆在这里,让满清鞑子们都认识到,他们赢得机会很大,因此,士气又慢慢地开始恢复。不管怎么样,败在明军的手中,这让他们有点难以接受,更相信他们只是一时失利而已,很快就会取得胜利了。

    北岸,天津城头,看着对岸的鞑子越聚越多,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担心了起来。他们能看出来,接下来鞑子准备干什么?而这,恰好是明军的软肋。

    孙传庭看着看着,忽然叹了口气,有点发怒的说道:“嗨,我大明万万里疆域,人数又是鞑子的几百上千倍,为何可用之兵力却如此捉襟见肘,为何?”

    洪承畴听了,没有说话,他相信孙传庭自己也知道这个答案。不过他看到孙传庭是看着他说话,就只好回应道:“可惜了,就这点兵力,我们还要分兵出去忙别的事情。不管怎么样,我们唯有尽力而为,和建虏耗着便是!”

    他刚说完这话,忽然就看到孙传庭的眼神有点不对,似乎看到了什么不可能地事情一样,便转头看向自己的背后,顿时,他的眼睛也一下睁大了。因为有一支明军,正从远处开过来。

    这个时候,还太远,看不清楚。孙传庭忍不住问道:“这会是哪来的兵力?要是那些卫所兵,来了只会糟蹋不多的粮食,还不如不来呢!”

    对此,洪承畴有同感,点点头,虽然没说话,却是附和他的意思。

    两人继续看着,等过了一会,又是孙传庭,带着一点不可思议地语气说道:“这不是我们派出去的看粮军队么?难道……难道是那些百姓把粮食都抢了?还是一哄而散,不管严寒和饿肚子了?”

    他想不明白,这支明军怎么就折回来了呢?

    洪承畴捋着胡子,微皱着眉头,同样不解道:“看人数,似乎并未减少,也就是说,并没有动手的痕迹。总不可能,那些百姓会自己照顾自己,不用军队看守粮食了吧?”

    对此,两人心中其实都是不信。就那点粮食,每天也就只有熬粥吃吃而已。什么时候,大明百姓会如此顺从了?就算再顺从,将近二十万百姓啊,里面就没有几个地痞流氓,江湖人士,就没有拉帮结派多占点粮食的人?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只有问了。

    为首的将领回来之后,甚至都没等他们两人开口,就直接禀告道:“总督大人,中丞大人,末将半路遇到了皇上派出来的诚意伯,他奉皇上旨意,特意赶来安置那些被我军解救出来的百姓。诚意伯对末将交代说,这边兵力紧缺,让末将赶紧回来,那边的事情,皇上已有旨意,一切交给他就成。”

    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一听,不由得互相看了看,彼此地眼神中,满满地都是惊讶。皇上竟然又是事先考虑到,为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想起之前种种,两个人在这时候,都由不得他们不从心底上尊敬起皇帝来了。

    这个尊敬,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的身份,而是崇祯皇帝处处料到了他们的困难,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困难,为他们营造出了他们能打胜仗的基础。

    如果他们玩过王者荣耀,就能知道此时的崇祯皇帝,其实担任了辅助的角色,并且这辅助地角色做得非常好,让打野或者射手什么的能非常畅快地收割人头,或者肆无忌惮地输出。这样的对局,不赢就怪了!

    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虽然不知道后世会出现地王者荣耀游戏,可他们的感觉,却和那些被辅助的打野和射手一样,都是非常地舒坦。

    两人都从心底发出了感慨:这么英明神武的皇帝,在大明的历代皇帝中,可是非常地少见啊!

    这一刻,两人虽然要面对对岸几倍的建虏军队,可在他们的心中,却一下减少了很多担忧,信心在无形之中得以增加。

    多了预料之外地兵力,两名领兵的封疆大吏,便立刻重新商议了起来,不管如何,至少要利用卫河进行狙击才行,先耗建虏的兵力再说!

    满清鞑子这边,已经有陆续逃回的北岸兵力了,不过并没有见到图尔格返回。多尔衮估计,图尔格估计是在北岸战死了。如此一来,他战败的责任,就没法辩解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推他头上去了。

    当然,在多尔衮看来,也确实是图尔格的责任,他在南岸看得清清楚楚,图尔格连出昏招,才让北岸的大清军队一败涂地!

    接下来,他也不管图尔格的事情,开始专心眼下的战事了。

    满清军队就沿着卫河,尝试出了冰面比较厚地区域,或者河面相对比较窄的地方,开始了强攻。他们的弓箭手多,可以用弓箭手掩护,一边铺木板,一边又用木板制作出简易地楯车掩护。

    明军这边,也是调集弓箭手、火铳手来阻击,甚至还调来了几门大炮对准了轰。离得近了,便是长兵器的将士上阵。

    满清军队这边,又常常趁着夜色干着偷渡的事情。甚至在人数不多,不引人注意的河面,滚着过冰面,运气不好地,到了河心左右冰面薄的地方就掉下去喂鱼;运气好一些地,则被他们偷偷地滚到了北岸。

    然而,明军这边,就沿着卫河有巡哨,谁也不敢马虎,很快能发现偷渡过来的零星鞑子,不给他们聚少成多的机会,立刻加以镇压。

    还有,明军也往往会主动破坏冰面,或者火烧融化,或者大铁锤砸冰面。虽然天气严寒,回头又会冻上,但不管如何,总还是有点用的。

    总而言之,过河不过河,双方展开了一场智慧和勇气地争斗。双方都尽量把兵力派出去,只不过建虏是主动,而明军是被迫,不管白天黑夜,用尽各种手段,一直在战斗着。

    慢慢地,一如多尔衮等人所料,明军兵力的捉襟见肘就显露出来了。随着整条卫河到处都是想过河的鞑子,明军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兵力,甚至都没有了轮换。

    看到这一切,注意到对面明军的疲惫,多尔衮终于露出了一丝高兴的神色,很有把握地对身边的鞑子头目说道:“再有两天时间,明军就绝对熬不住,肯定会被我军突破至对岸了!”

    豪格听了,忍不住说道:“还要等两天干什么,我们再增加点兵力,就能拖垮明军,直接就攻过去了!”

    说完之后,他又开始抱怨道:“那些明国百姓,都不知道被明军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越晚过去就越难找,还有我们的粮草物资,都便宜对岸的明狗了!”

    岳托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也建议多尔衮道:“我们后面已经没有明军,或者可以从安平贝勒手中多抽调一点人马过来,这便是最后一根稻草,肯定能立刻拖垮对岸的明军。如此一来,我们派出骑军,或许能挽回很多损失。”

    多尔衮听了,抬头看看对岸,最终点了点头道:“也罢,如今我们的手中只有一半人口物资,几个月的辛苦都没了,本王也是愧对一起入关的将士。那就这样,再抽调一些兵力上来,尽量挽回一些损失。等回了辽东,各旗能多分点,也是好的。”

    如果带回去的战利品多了,功劳大一些,他回头给皇太极解释的时候,也好说话,或许能掩盖这次入关以来地两次败仗。

    多尔衮同意了,自然有军令发出去了。

    而后,多尔衮又来到了一处单独的营帐,周围都是真正的鞑子,看守严密。他每天都会过来巡视一趟,看到德王等宗藩好好地,他便心中多了一丝底气。不管如何,这次能俘获明国宗室,这可是大清头一回,必然是一件大功来的。

    然而,他却不知道,此时的崇祯皇帝,其实恨不得他把所有的大明藩王都给劫掠走了,最好还是全家都劫掠走得那种。你们要当宝,都给你们得了。只是很可惜,十万满清军队入关,也就掠了一个德王府而已。

    多尔衮更不知道的是,他的新一轮调兵,终于把潜伏着的卢象升给惊动了。

    其实,卢象升也就只有一千来骑,这点兵力对于庞大的满清兵力来说,压根连塞个牙缝都不够。而且满清并不是没有防备地,他们有探马散布营地四周。他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因此,他只有一次机会。

    至于什么时候用这一次机会,卢象升不是神仙,也没有窃听种子,不知道前线的情况,就只能等机会的出现。

    这不,他听到潜伏的夜不收回报,说鞑子又从后方抽调了兵力往北而去。想了片刻之后,便当即做出了决断。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还不知道卫河北岸的友军能坚持多久!必须做出一点什么,给予友军一个有力的支援。


………………………………

168 满清出关(月票100加更)

    天亮了,满清大营,疲惫了一个晚上的鞑子陆续开始撤回营地休整,而营地内睡得精神饱满,又提前用餐了的鞑子,则一队队地开出营地,奔向卫河岸边。

    和这边的热闹相比,满清连绵大营的后方营地,却依旧是静悄悄地。这里被关押地都是那些掠来的大明百姓,自从战事一起之后,鞑子又把每天地粮食降低到了最少,不给这些百姓吃饱了有力气给他们添麻烦地机会。没有东西填肚子,就只能躺尸,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了。

    然而,满清鞑子也没有好心到给他们都配备野外的帐篷,都是在营地中间,互相挤成一团,在寒风中挣扎求活。这天色一亮之后,就又有一批百姓没能挨过去而冻死了。

    一群二鞑子在检视各处百姓,看到死人就抬出去丢了。忽然,有一名正在抬着尸体的二鞑子双腿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

    “干什么吃地?”一名真鞑子一见,便厉声怒骂道,“都有力气逃回来,就没力气干点活了?”

    如今,这些ban尸体的苦差事,都落在了从北岸逃回来地二鞑子身上。至于那些逃回的真鞑子,却不会被罚来做这种事情。

    这个被喝骂的人,正是锦衣卫百户伍忠。他其实是真不想再回南岸了。可是没办法,他从皇帝那领来的任务,是要潜伏去辽东,所以不得不逃回南岸来。

    可怜他堂堂一个锦衣卫百户,在这些天的经历,简直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这吃得苦,比起以前二三十年加起来都要多了。逃回来之后,也就比那些被劫掠的百姓多一点吃食而已,而且不多,还都是猪吃的。最关键的是,还没得休息,要干体力活,那还有力气!

    这个时候,伍忠就忍不住非常想自己原本在京师的生活,那多惬意!

    可惜啊,如今是没办法了,唯有坚持下去,否则别说去辽东,都有可能死在这里了。

    这么想着,伍忠又咬咬牙站了起来,继续开始搬运尸体。

    而在卫河北岸,很多明军将士也都感觉到困乏。被建虏用车轮战法不得休息,人都不是铁打的,就想着好好躺着能睡上一觉。可是,这要是真睡了,建虏就会攻过来。

    “咕噜咕噜”

    不少明军将士们的肚子都发出了抗议的声音,提醒主人,肚子饿了。

    于是,不少明军将士趁着空隙,纷纷看向天津城方向,心中想着怎么还不来?

    没过多久,一辆辆地马车出现了。车子还没到,香气就先飘过来了,明军将士们顿时起了骚动,可军官们却立刻呼喝起来,命令他们坚守岗位。

    “兄弟们,都有吃得了!”驾车的明军将士大声吆喝了起来,“每人两个大肉包,还有一碗肉汤!”

    听到这话,就连军官都高兴了,忍不住问道:“军中哪来那么多肉?”

    肉这个东西,特别是在如今战乱时期,更是难得。如今全军都有肉吃,那可是相当不少的量了。

    “总督和中丞大人说了,耗了建虏几天,大家也都累到了,必须要好好补补。”驾车将士中的军官笑着大声回答道,“因此,把战场上缴获的死马,治不好的伤马,还有一部分骡驴什么的,都宰了给大家好好吃上一顿。”

    听到这话,明军将士们不由得一个个都振奋了起来,齐声高呼两位大人英明!哪怕是勇卫营平时的伙食比较好的,经过这连续的战事之后,也都非常渴望来一顿肉食了。此时听到,也都是欢欣鼓舞。

    就这么着,一辆辆满载着大肉包和肉汤的马车,就沿着卫河往东而去,拿到肉包的明军将士,有的狼吞虎咽,恨不得把这肉包一口吃下肚子去;而有的将士,虽然闻到肉香,那肚子更是抗议,可却是慢条细理地咬上一口而已,细细地体会咀嚼肉的感觉,似乎是要把这个味道印在脑子里。

    不过有的河段,鞑子已经开始进攻了。明军将士们,有的立刻一口塞进了嘴巴,就抄着家伙上了,有的舍不得这么糟蹋吃肉的感觉,就塞进怀里,等着鞑子退去之后再好好地吃上一吃。

    肉包子的力量似乎是无穷的,原本疲惫不堪的明军将士们,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战斗热情,开始迎接建虏的攻击。

    等到中午时分,有的河段已经打得很激励了,以至于伙头军再次过来的时候,都不得不留下一辆车等待着战事打完。而再次回去的时候,空车就不得不用来装运伤亡的同袍了。

    战斗间隙,遗体一具又一具地抬上车,排得整整齐齐。忽然,有一名将士鼻子动了动,而后就对边上的人说道:“总旗,猴子的怀里还有个肉包子没吃,我闻得出来。”

    那个总旗一听,看了一眼那具廋弱遗体的怀里,似乎确实有一个微微鼓起。他见此,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道:“猴子苦了一辈子,就让他带着肉包子吧,希望来世投胎到富贵人家,天天大鱼大肉的!”

    “嗯,肯定的,猴子为国战死,总该算好人了吧?好人有好报,肯定能投胎个好人家了!”先前说话的将士用力点点头,毫不犹豫地附和道。

    搬完了遗体,这些明军将士都目送着马车远去,就这样算是送别了。他们还要坚守在这里,一直等到新得军令传下。

    而在天津城头上,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人都在,看着回来的一辆辆马车,皆都不语。一直等到大部分马车都回来之后,孙传庭才皱着眉头说道:“伤亡明显开始上升了。依下官之见,该撤回来了。”

    “是啊,不能再耗下去了,将士们必须要休息一下才好了。”洪承畴说完,转头看向孙传庭道,“这一次,就由本官来守城,你领着骑军伺机而动吧!”

    天津城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兵力。因此,必须要有人领兵离开。再说了,只是死守城池而外无援兵的话,就迟早会被攻破。这两方面的因素一结合,就必须要有一支兵力在外面机动。

    孙传庭听了,并没有坚持。这一次,他将带着真正的骑军离开,原有的步卒,都留在天津城内防守。当然,他离开地时候,伤兵会被带走,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也减少需要照顾他人的人手。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明军就悄悄地从卫河最东岸开始撤离,有足够的畜力,就沿着一道一起收走了。许多将士,刚坐上车子,就靠在同袍的肩膀上睡着了。建虏的车轮战,确实太累人了。

    明军这撤兵,鞑子就立刻攻了过去。

    一开始,他们就怕有诈,攻过去的兵力立刻就地防御,然后开始第一时间搭建通道,同时传讯其他地方的兵力,纷纷往这边拥过去。如此一来,反而让卫河西段这边的攻势一下减弱,而这边的明军撤走也就更容易了。

    满清军队中军大营,鞑子的高级头目都在这里,一个个地脸色不好看。他们没想到,在他们抽调了兵力之后,对岸的明军竟然又坚持到了天黑。这个时候,他们都有点心情沉重了。对面明军的韧性,实在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不过幸好,就在这个时候,前方传来捷报,说卫河东岸临近大海那边,终于得以突破,如今过去了两三千人,明军再无夺回的可能。等通道搭建完毕,骑军就能过去了。

    一听这个消息,都不用说藏不住脾气的豪格了,就连比较沉稳的岳托,也是忍不住大喜,连声说道:“好,好,好,撕开了一条口子,明军必将全线崩溃!”

    “他奶奶的,这些明狗,过河之后杀光了他们!”豪格撩袖子,摩拳擦掌的,就好像明军就在他眼前,他准备立刻扑上去一般。

    倒是多尔衮,在经历了被明军几次出其不意地打击之后,虽然也是高兴,却还是沉得住气。想了一想之后,他立刻出帐,准备去卫河边亲自了解军情。

    然而,还没等他到卫河边,一个又有个地好消息便传来了。

    各个河段,都先后突破到了对岸。与此同时,多尔衮也终于知道,不是这边硬打过去的,而是明军主动退了。

    明白了这个情况,豪格还是很欣喜地点评道:“看看,我都说了明军坚持不住了吧!”

    他的意思,就好像在说,看看,我多英明,快来夸我啊!

    然而,岳托却没了笑容,压根没理他,转头看向多尔衮道:“叔王,明军该不会又要耍什么阴谋诡计吧?”

    在他的手中,被明军歼灭过五千余的步卒,因此,任何的反常,他都开始掂量掂量明军有没有阴谋诡计了。

    多尔衮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之后,才严肃地吩咐道:“立刻抽调重兵驻守北岸,多搭建一些通道,把明军严防死守住之后,再让其他过河。”

    这一次,当然是要吸引上一次的教训了。

    之前那次,大清这边就没认为天津城内的守军会有胆子出战,因此疏于防范,结果没想到明军精锐其实已经在这里,以至于大清军队措手不及,吃了一个大败仗。

    这一次,有准备了,自然不可能再吃这样的亏。

    岳托和豪格,对此也没有异议。

    于是,满清方面,调集了重兵,几乎两万人在北岸组成严密的阵型保护卫河这边,并且一口气架设了十条通道,甚至是把不少马车都给拆了搭建通道的。如此一来,明军就再无可能重施故技了。

    与此同时,大量地探马被放了出去,放得很远很远,保证不会出现第一次出现的情况。同时,也是搜寻那些明国百姓的下落。

    忙完这些的时候,多尔衮就站在北岸的土地上,仰望星空,心中感叹了一声,这一次入关,还真是不容易啊!接下来,该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眼前这支明军,肯定是要吃掉的,否则不管是去干什么事情,都会犹如芒刺在背,让自己不安心。接下来,是继续劫掠更多的人口物资,还是就此出关了呢?

    这是个问题,一定要好好想想。

    然而,让他没想到得是,眼见着天要亮了,他正要准备去好好休息一会的时候,就发现南岸出现了混乱的情况,嘈杂声,还有火光声,一看,就知道有情况发生了。

    “怎么回事?”多尔衮就犹如被踩了尾巴地猫,腾一下跳了起来,脸色铁青,厉声喝问道。

    主力才刚到了北岸,南岸又发生了情况,这让他实在是有点吓到了。诸事不顺啊!

    他身边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南岸发生了情况,只能是立刻派人过河去问。

    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