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刷,乃是他自己首创。这个人,就是胡正言,此时已经将近五十来岁,刚好又是其手艺的巅峰期。

    在原本的历史上,胡正言也曾授职翰林院,只是尚未赴任,满清就攻入了京师;可这一次,蝴蝶效应之下,他提前得以入朝为官,就做他最擅长之事。

    在如今的大明朝,这种“拱花”印刷之法,并没有出现。在原本的历史上,胡正言此时还正在出版《十竹斋书画谱》,这个《十竹斋书画谱》也非常不错,用上了水印套色技术。在这个《十竹斋书画谱》的印刷工作即将完成时,他就开始了《笺谱》的刻版,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才算全部出版完成。而这个《笺谱》的印刷,就是首次采用了“拱花”印刷。

    另外,这银票的纸张,都是上供的贡品,宫廷专用。这两方面一结合,崇祯皇帝就有信心,不靠密押,也能做到防伪。而这,才是银票将来可以当作纸币用的最根本保证。

    为此,这防伪的事情,崇祯皇帝还特意交代给胡正言,并由其给出建议,第一,纸张贡品要严查,严禁私自流通;第二,他的彩色印刷所需地墨水配方,也是保密;第三,这个印刷技术,包括水印套色和拱花技术,也都保密,相关工匠一律不得外出。

    虽然文人都爱当官,但胡正言年纪已是将近五十,早已经历过太多世事,如今得到皇帝重用,从事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这个事情,还能被天下人所知,并留名后世。对于这个事情,他自然也是倾注了十二分的心血,不断地要求自己,继续改进印刷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技术。

    不得不说,这个银票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虽然大批量的印刷之后,成本会降低很多。可要是票面价值只是几文钱的话,估计会血亏。而没有建立足够信誉之前,又不能多印银票,这成本就是实打实地了。

    不过好在如今抄家所得,银子还是比较多的。而这银票的印刷,又是以大面额为主,最小单位都是一两银子。等这些银票流通一段时间后,崇祯皇帝看时机成熟,才会推出一钱、二钱、五钱的票面价值。这个也相当于是后世的五十块、一百块、二百五十块,还是有点大面值,不过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不是。

    校场上的大明将士们,哪怕是那些总兵副将之类,拿到这些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之后,都不由得非常诧异。此时的他们,都不用去兑换银子试试,只是这银票本身,就给了他们信心。

    不少人拿着银票,左看看,右看看,翻过来看,翻过去看,稀罕,绝对的稀罕啊!

    这上面的字、画好看不说,而且还是彩色的,更奇怪的,这凹凸感的是怎么来的,真是太奇怪了!

    这银票按照面值的不同,图案也不同,不过都是胡正言所擅长的那些,比如梅、菊、竹等;而他本身又擅长各种字体,因此,大明皇家银行是一个字体,金额数字又是一个字体,还有年份又是另外一种字体。这倾注了胡正言心血的银票,真是完全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的。

    这个发放地过程是很长的,毕竟要核对花名册,要根据功劳大小,官职大小进行不同金额的发放。虽是如此,可大明将士们都一个个等着,一点都不嫌长。

    让他们更是有点惊讶地是,崇祯皇帝始终坐在点将台上,一直在陪着他们。要知道,这可是日理万机的大明皇帝,竟然抽出时间一直陪在这里,这让这些大明将士们对皇帝狂热,始终保持着那个热度。

    一直忙完这些之后,崇祯皇帝才又走向点将台前,大声向明军将士们说道:“你们先且熟悉军营,朕在给你们准备新的军械、护甲等等,至少以后和建虏对战的话,你们在装备上,就绝对不会输给建虏,这是朕给尔等的承诺!”

    听到这话,这些在装备军械上吃过建虏大亏的将士们,不由得一个个振奋了起来,要真是这样,怕他们建虏个鸟!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将士,看着他们的兴奋之意,最后又补充道:“等你们全都安顿下来,一切走上正常之后,所有人都要按小队编制抽调前去护卫大明皇家银行。”

    一听这话,这些明军将士不由得有点意外,不过回头想想,也就不奇怪了,那大明皇家银行里面肯定存了几百万两银子,要不然,皇帝也不会让他们去保护了。这么想着,他们的心中,无形中又踏实了一分。

    而崇祯皇帝在说完这个之后,他才给了御马监掌印太监王承恩机会,让他这个主官上前。

    然而,今天的首秀,崇祯皇帝已经做了,他这个主官,在皇帝面前,还能说什么,只能下令解散。

    这三营军队,目前还不能出营,要先熟悉情况之后才能轮流放出去。如此一来,外界就还不知道大明皇家银行出了银票这事。崇祯皇帝就等着,那些晋商鼓动起来地闹事。

    此时,崇祯皇帝并没有离去,而是去了御马监官衙。如今的这里,是他真正的一亩三分地。

    卢象升、洪承畴和孙传庭三人,一直没有说话,事实上,也没有他们说话的机会,只是在边上旁观着这一切。当他们看到奖赏将士们用得是银票而不是银子,但将士们却没有任何不满之时,他们就知道,皇帝在这支军队中的份量有多重了。不过这一切,其实也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

    看着崇祯皇帝对武将以及普通将士的封赏完成,又带着他们来到衙门议事时,他们便隐约感觉,可能是要对他们三人的功过有个说法了。

    虽然这些天他们没有上朝,一直在忙于勤王军之事,但不代表他们就没听到风声,听到御史言官,朝中大臣有不少在攻击他们。对此,他们心中多少都是有点担心的。毕竟,那些文官的弹劾,也不是无的放矢,胡乱编出来的。

    但是,回头再想想皇上这段时间来的英明表现,这让他们三人又放心了不少。直觉告诉他们,皇帝绝对不会处罚他们,或者虽然处罚他们,但他们依旧是皇帝的心腹。要不然,皇上也不会对他们推心置腹,连接下来的银子来源,都和他们有仔细交代。

    到了御马监衙门坐定之后,堂下就只有他们三人,以及王承恩陪同。

    对于王承恩,不但是因为有后世带来的认知,而且就崇祯皇帝的观察,这个人没有多少心思,否则的话,也不会上缴多少脏银都不带心思在里面的;另外,他外派在勤王军的这段时间内,通过窃听种子,也足以证明他是值得信任的。

    因此,崇祯皇帝便开始培养他,议事也都带他在身边,而曹化淳,却还没这个资格。

    这时候,天色已近傍晚,崇祯皇帝也不耽搁时间,开门见山地对他们三人说道:“如今勤王军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对卿等三人,也该是有个说法了。”

    。m。


………………………………

178 新的任命(为月票六百加更)

    一听这话,不管卢象升也好,洪承畴也罢,又或者是孙传庭,他们三人全都恭声听着旨意。他们相信,皇帝绝不会亏待他们几个的。

    只见崇祯皇帝脸色诚恳地说道:“朝中有不少人弹劾卿等,不过朕都留中了。他们背后的心思,朕也有几分了解。等过后朕必会抓几个典型严惩他们。”

    听到这话,卢象升三人在心中,都暗叹一声皇上圣明!

    而后,他们又听到崇祯皇帝在说道:“建虏虽然出关了,但大明北方还是一塌糊涂,朕要尽快让大明北方安定下来。大乱之后必有大疫,这个必须要防范;灾民回乡要安排好,让他们重建家园;如今的流贼,虽然已经被卿等镇压,不复之前的嚣张;可根源不除,流贼定不能灭跟,也要防范,并根除根源;建虏入关一次,便让关内受到一次严重地伤害,这也必须要防范,定不能让他们再次入关。”

    说着这些话,崇祯皇帝的脸色严肃了起来,看着他们三人说道:“朝中这边,朕有信心,断然不会再被人蒙蔽;因此,如今朕最需要的是,地方上的政治军务。三位爱卿,尔等可愿多辛苦一些,助朕安定地方否?”

    他的话都说到这里了,这么推心置腹地谈话,卢象升等人感觉到了他的诚心,互相之间看都不看,都是直接回奏崇祯皇帝,表示一切听从皇帝安排。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满意,点点头道:“朕就知道,三位爱卿不会让朕失望。朕亦会记住三位爱卿的功劳,凌天阁上,相信有三位的画像。”

    听到皇帝再次提及凌天阁,想着自己以后会像大唐凌云阁的二十四功臣一般流芳百世,卢象升等三位文官,都忍不住心中激动了起来。对于他们三人来说,相比其他文官,他们更是追求名声。而这,就是挠到他们的痒处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马上接着说道:“朕的想法是这样的,目前大明最主要的敌人,还是辽东建虏。而原本的蓟辽总督吴阿衡这次战死,职位空缺,朕想着,由孙卿接任。总督府迁往山海关,卿可愿意?”

    孙传庭原本是陕西巡抚,这升任蓟辽总督自然是升官了,虽然困难很大,可对他来说,却压根没在意事情多困难。想当初,他自荐陕西巡抚的时候,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孤身一人,就凭着朝廷的一份任命,硬生生地搞出了钱粮,拉出了一支精兵,打得肆虐的流贼满地逃,连当时最大的流贼,闯王高迎祥也落到了他手中,押解京师处死。

    因此,他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之后,立刻躬身领旨道:“微臣领旨,绝不负陛下所托!”

    “嗯,孙卿尽管放心去做,由朕看着,无需后顾之忧。”崇祯皇帝点点头,严肃地说道,“卿可能会遭遇的一个难处,是关宁军中的祖吴两家,他们在关宁军中势力盘根错节,一定要小心处置,既不能受制于他们,也不能闹出乱子。当然,要是他们心怀叵测的话,卿也不用顾忌,明白么?”

    孙传庭一听就知道,皇帝对关宁军有点不满意了,特别是关宁军中的祖吴两家。

    原本在崇祯二年末的时候,祖大寿在建虏入关,在京师附近出没之际,却能私自领兵撤回山海关。这种事情,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心中有根刺的。虽然皇帝已经赦免不追究,可在之后这些年,祖大寿等人就没有入关干过正事,一直窝在山海关,要兵要粮,可却牵制不住建虏,几乎就没有什么作为,任由建虏军队入关劫掠。

    虽然说,关宁军几次都没有入关,确实是有客观原因的存在。可祖大寿到底是否已经尽力?还是说保存实力,拥兵自重,就盘踞在山海关到宁锦的要害关卡上?这个还真不好说!

    孙传庭心中明白,崇祯皇帝的提醒未必没有道理,自己到任之后,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祖大寿这一系人马的举止。这么想着,他便立刻回奏道:“陛下,微臣明白!”

    “好!”崇祯皇帝听了,赞了一声后又问道,“回头卿去上任蓟辽督师的话,可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朕看要是能解决就尽量解决之!”

    孙传庭一听,张口就想要钱,可他忽然又想了起来,皇帝的钱,可都是抄家抄来的,属于无根之水,用多少就没多少,虽然皇帝又说过钱的事情,另有活水之源,但皇上之前也说过,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光是重建御马监辖下三营,都要投入大笔的银钱。军备上的花费,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这么想着,他心中就改变了主意,立刻奏道:“陛下,微臣只要补足下辖各处兵员,并带两个月的军饷,而后准臣在辖地推广清屯充饷,其他便无要求!”

    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几百万两银子,那不管谁去当这个蓟辽总督,砸下足够的钱,总能办成一些事情。如此一来,也显不出他孙传庭在中兴之臣中的份量。另外他已经有相关经验,因此就只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他看来,这比他当初孤身一人去陕西任巡抚的时候,条件要好多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也是欣慰,孙传庭没有让他失望,便点点头道:“朕准了,如果以后还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向朕密奏,朕能解决的,必然会帮卿解决之!”

    听到这话,孙传庭就想起了在这次的勤王战事中,皇帝不就是为他们解决了不少事情么?他的这个许诺,绝对不会是随便说说。

    这么想着,孙传庭不由得更有信心了。

    安排完了他这边的事情,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卢象升道:“如今勤王之事已经结束,卢卿原本是宣大总督一职,朕想着,卿是文武全才,因此,想把卿放去一个重要的地方,卿可愿意?”

    卢象升的兵部尚书一职只是加衔,是为了便于他统领勤王军的。也就是说,他的工作就是统领勤王军,这个活现在没了,就要找一个新活干了。

    “陛下旨意,微臣自当鞠躬尽瘁!”卢象升脸色严肃而认真地回奏道。

    事实上,他一直是这么做的。哪怕是风险大于收益的勤王军统领一职,崇祯皇帝让他干,他就二话不说直接对上建虏了。原本的历史上,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他的这句话,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他是明末中最有担当的臣子,这绝非夸张之语。

    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他这点,因此料定他会这么答复,就马上对他说道:“朕准备新设山东总督一职,统领整个山东。孙卿最先要做的事情,是重建东江镇,一则可以威胁朝鲜,逼其不敢助纣为虐;二则威胁辽东建虏西侧,使其不敢再分兵绕道蒙古草原入关。这两个目标,就是卿最主要的职责,卿可明白朕的意思?”

    这个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卢象升自然马上点头。

    不过这两个目的,要做起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原本的东江镇,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斩了之后,就已经分崩离析了。而后,在孔有德等人投靠了满清之后,领着满清军队,把皮岛给踏平了。由此,就再没有东江镇了。也是如此,满清就没有了侧翼的顾虑,时常出兵绕道蒙古草原入关。

    另外一个,也是因为孔有德等人领着东江旧部投靠了满清,给满清带去了战船和船工,让满清也有了水师。虽然他们并不怎么重视,却已经好过以前。如今要重建东江镇的话,满清必定会遣水师前来攻打,比起以前望洋兴叹,可是要强太多了!

    另外,重建东江镇,又要再牵制满清军力的话,首先东江的战力要强;其次,主将必须要审时度势,有足够的战船明锐度。毕竟一开始的东江镇,其实是类似敌后根据地,没有一点本事,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哪怕崇祯皇帝对东江镇有足够的支持,可隔着大海,也不容易的。

    由此可见,这个山东总督不好当,比之前的勤王军统领,其实也差不多了。

    对此,卢象升心中清楚得很,他在以前的时候,当过大名府知府,多少知道山东的事情。他甚至还知道,如今的山东,比起以前,其实条件要更差了。

    当初孔有德等人叛乱,荼毒了山东不少地方,还有这次建虏的肆虐,都导致山东民生凋敝。

    崇祯皇帝当然不会让卢象升单枪匹马去做这个事情,因此对他说道:“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麾下的水师庞大地很,已经远超他的官职权限。因此,朕准备调他一部分水师兵力北上,归属登莱水师。”

    说到这里,他又严肃地说道:“不过郑芝龙此人,原本就是海贼出身,如今已经坐大,朕的旨意,到底对他有没有用,朕还没有把握。卢卿也好做好准备,万一他对朕的旨意阳奉阴违,或者做出其他事情来的话,就没有南方水师可用。因此,卢卿还是要自己重新打造登莱水师。所需银子,朕会拨给你,至于人力,卿既是山东总督,在卿辖下征集便是。”

    听到这话,卢象升的眉头微皱,当即便奏道:“陛下,如若那郑芝龙有二心的话,臣愿领登莱水师南下平叛!就他一个海盗而已,水陆并进,难道还能抵抗朝廷大军?”

    北方的这些人,对于郑芝龙的认识,远没有后世人对他认识地深刻。因此,崇祯皇帝在后世时就知道,这个时候的郑芝龙,已经独霸了大明沿海,光每年在海上收得保护费,就达上千两白银之巨。

    而且这厮还很精明,懂得他的根子还是在陆地上,因此不管用钱结交官场上的大大小小保护伞,而且还撒钱给福建的老乡,使得他的口碑在他福建家乡非常好。早些年的时候,朝廷想剿灭他反而被他抓了总兵,就是因为他有大大小小的眼线为他通风报信。

    崇祯皇帝穿越之后,在对虏战事有了结果之后,就第一时间开始关注郑芝龙的情况。他发现,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因为他的职务很低,又是属于武将,根本就不起眼。而且他的主要势力在福建,离京师又非常远。

    因此,崇祯皇帝花了不少心思才找到了郑芝龙的一些信息,和后世对他的了解一印证之后,便大概知道了此时的郑芝龙是个什么情况。

    此时,听到卢象升说得话,他便摇摇头说道:“郑芝龙此人,能从一商人混迹海上,最终从众多海盗中脱颖而出,成为独霸一方地枭雄,其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的势力,远比卿所想像的要大。如今我大明水师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卿可知道,朝廷一年国库收入才多少银子,而他光是海上收税所得,就有上千万两之多!”

    听到这话,不管卢象升三人听得大吃一惊,就连在边上一直打酱油的王承恩也猛然惊醒,什么,一千万两银子?是皇上说错了还是自己听错了?

    卢象升回过神来,却是明白皇帝绝对不会空口白话的说,因此,他的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每年能得上千万两白银的,这势力和实力,哪怕现在闹得欢腾的流寇,都要逊色地多了。一千万两一年,这可以养出多少兵来?

    看到他的这个表情,崇祯皇帝却是一笑道:“卿眼下不必为郑芝龙的事情操心,可先去山东把基础的事情做起来。至于郑芝龙那边,朕会看他如何个反应,再决定如何处置他!”

    “微臣遵旨!”卢象升一听,当即收敛情绪,躬身领旨道。

    接着,崇祯皇帝又转头看向第三人,也就是三边总督洪承畴,对他说道:“卿在三边总督任上做得不错,不过朕对卿另有任命。至于这三边总督一职,卿看谁能接任?”

    这话的意思,是三边总督这个职位,就由洪承畴来推荐了,这也算是对他的一份信任。

    洪承畴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这点,不由得心中感激,便认真思考了起来。


………………………………

179 大收获了

    在考虑片刻之后,洪承畴抬头,认真地奏道:“陛下,微臣以为,原五省总督陈奇瑜可为三边总督。”

    说实话,他推荐陈奇瑜这个罢官去职并流放边疆的罪官,风险是很高的。毕竟当年做出这个处罚的是崇祯皇帝,作为臣子,推荐这样的罪官,岂不是说,你以前的判罚有问题!

    如果换成勤王前的洪承畴,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但经过这段时间来的接触,崇祯皇帝已经赢得了他的信任,因此他并不用担心个人利益,只是纯粹地从崇祯皇帝的这个问题考虑,才推荐了罪官陈奇瑜。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一愣,随后脑中就回想起原来崇祯皇帝的记忆,想起这个陈奇瑜的印象。

    洪承畴见此,便补充理由道:“陛下,这陈奇瑜以前镇压过流贼,功绩不错,且其对流贼产生根源认识也是比较深刻的。只是有一点他认识不够深,朝廷还没有那个实力去安抚重归乡籍务农的流贼,因此,才有重新反叛之事。当然,其事后也缺少一点担当,以至于做了错事,被陛下责罚也是应该的。”

    这个陈奇瑜在担任延绥巡抚之后,剿灭了陕西北方有名的贼寇之后,就曾向朝廷上书,述说陕西北方数镇饥荒,因此当时崇祯皇帝曾免除了延安、庆安等地的田租。

    由此,他把那些普通流贼释放回家,至少在他任上,是没有再作乱的。也是因此,给了他一个经验,觉得这些流贼都是被逼造反,只要给其机会,就会悔过自新。

    于是,在陈奇瑜的一生中,就犯了个大错,把走投无路不得不降的流贼释放回家,还没有足够的武力威慑,导致这些流贼脱困之后就又立刻造反,最终成为他摆官去职流放边疆的主因。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剿灭流贼还是有一套的。

    崇祯皇帝听了洪承畴的话之后,想起陈奇瑜的资料,便微微点了点头。

    说起来,陈奇瑜的基本思路是没有问题的,能力也是有的,至少能镇压掉流贼,不过也如同洪承畴所说,缺少一点担当。但这也不能全怪他,至少在那个时候,原来的崇祯皇帝就没有给他安全感,他想找人当替罪羊也是一般官员会做得选择了。

    至于招降流贼这事,如果不知道后世情况的话,还真不好说对错。毕竟有的流贼头子,招安之后就一直为大明出力,四处征战直到殉国。而有的流贼头子,招安之后就又反叛,顺带着坑了招安官员一把,陈奇瑜就是。

    想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