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个御医看完了,就闪到一边去,埋头开始写起东西来。

    第二个御医上前,诊断,而后,也到了另外一边去写东西。

    ……

    等三个御医都诊断完了之后,田维嘉脸色有点不好看,就躺在床上看着曹化淳问道:“厂公,这是何意?皇上是让你这样给本官看病的?”

    曹化淳没理他,转手就接过第一个御医呈给他的纸。刚看完,第二个御医也已经写完了,同样呈给了他,第三个御医也是。

    看完手头的这三分诊断书,还有三个御医的签名。曹化淳抬起头来,对田维嘉阴恻恻地一笑道:“看来,田天官是拿不到皇上御赐牌匾了,真是很可惜!”

    田维嘉一听,不由得好可惜,应该是自己病得不重,所以就和那牌匾无缘了?

    可是,就在这时,却听曹化淳突然一声冷喝道:“田维嘉贪赃枉法,生怕追责,鼓动其他官员,借口有病不上朝,致使衙门无人处理政事,公务堆积如山,误国误民,以此要挟于皇上,罪该万死,斩!”

    听到这话,立刻,在他身后的几名番子,便猛地扑了过去,当场就把田维嘉从床上揪了起来,拖着就走。

    田维嘉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喊道:“血口喷人,我要见皇上,本官要见皇上,冤枉,冤枉啊……”

    “呵呵,还敢说冤枉!”曹化淳听了,冷笑一声道,“有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的弹劾奏章,证据确凿……”

    听到这话,田维嘉心中不由得大恨,自己怎么就不早点对他出手呢!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的这个吏部尚书职位,也是被吴麟征给弹劾下来的。以原本历史上崇祯皇帝的见识,这个堂堂吏部尚书,都能被吴麟征弹劾扳倒,由此可见其证据确凿。

    事实上,明朝末年,买官卖官之所以风行,能风行,这个吏部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吏部尚书,又如何能逃得脱!

    “他胡说,他是诬陷……”田维嘉自然不甘心就此俯首认罪,拼命地大声喊道。

    曹化淳听了,冷笑一声道:“生病了还在家喝酒,还真是好雅兴。三位御医的诊断,说明你的身体好得很,也就是酒色多了一点而已。如今大明多事之秋,诸事繁忙,百废待兴,你却还装病欺骗皇上,就这欺君之罪一条,就够砍你的脑袋,同样挂到正阳门上去!”

    欺君之罪,意思是欺骗君主的罪行,并不具体,是一个罪名的范畴。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全凭皇帝怎么定。

    就在几个月前,就有一颗脑袋挂在了正阳门上,罪名就是欺君之罪,被砍头的倒霉鬼是原大明首辅刘宇亮。

    一想到这,田维嘉不由得吓得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就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看着他被拖走,曹化淳淡淡地吩咐道:“抄家吧!”

    田府门口,一大群人,包括闻讯赶来的,都在这里看热闹。一边还在讨论,不知道下一块牌匾,会送往哪里去?

    可就在这时,忽然,一队东厂番子又从田府出来,拖着一个人,就在府门口站住。

    有人眼尖,一下就认出来了,不由得大为惊讶道:“咦,那不是田天官么?他怎么被拖出来了?”


………………………………

193 重现洪武盛况

    这人这么一喊,顿时,所有人都知道了,于是,一个个都傻了!

    这不是给吏部尚书看病来了么?怎么转眼间,这个吏部尚书就像一条狗一样拖出来了?

    有不认识田维嘉的人,连忙问边上的:“是不是看错了,吏部尚书怎么可能被拖出来呢?”

    有认识田维嘉的人,使劲眨眨眼睛再看,没看错啊,确实是吏部尚书啊!

    就在他们迷惑间,就听一名东厂档头大声喊道:“田维嘉贪赃枉法,生怕追责,没病装病,欺瞒皇上,奉旨,斩立决,首级挂正阳门上!”

    说完之后,就立刻挥手,边上已经提了一把鬼头刀的东厂番子,毫不犹豫地手起刀落。

    鲜血喷出,首级掉在了地上。

    一名番役捡起首级,大声禀告,首级无误,然后一起快马,就提着首级,往正阳门而去。

    就这样,原本历史上还会投降满清的田维嘉,就再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了。史书上,也不会再称呼他为贰臣,而是一个贪官。

    田府门口,很安静,除了府里有抄家的动静传出来之外,这府门口是真得静悄悄,哪怕人很多。

    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竟然不带丝毫拖泥带水的,就这么“咔嚓”一下,吏部尚书的脑袋就掉了!

    一直等到田维嘉的首级再也看不见时,这些围观的人群才回过神来。顿时,好多人撒丫子就跑,比兔子蹿得还快。

    于是,京师各府中,就往往出现如下的一幕幕。

    “老爷不好了,赶紧上衙吧!晚了就脑袋不保了!”

    “老爷快走,东厂番子找上门来就晚了,那吏部尚书的脑袋说斩就斩了!”

    “……”

    听到这种消息,那些装病在家的官员,自然是要问清楚怎么回事。

    一问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时,顿时吓得一个个跑得飞快,压根就看不见有一点生病地样子,赶紧上衙去了。要是晚了被东厂番子堵在府里,御医再那么一诊断,又是一个欺君之罪下来,那首级就要去正阳门上作伴了。

    “老爷,您的官服,您还没穿官服呢!”

    “老爷,您的鞋子掉了,鞋子掉了……”

    “……”

    在一片鸡飞狗跳声中,这些装病在家地官员,那是跑得比兔子还快。有的甚至都不敢在家换好官服再出门,直接带着官服,就在去衙门的轿子里穿了。

    于是,等到曹化淳抄了吏部尚书府之后,来到下一家时,早有家仆等在府门口,连忙解释道:“我家老爷已经病愈上衙门去处理公务了!”

    再到下一家,结果还是和上一家一样。

    一整天忙下来,曹化淳最终只抄家了一个吏部尚书而已,天色已晚,就只好先回去了。

    而那些吓得变过一回兔子的官员,在慢慢地平复心情之后,就回过神来,不由得又有点愤愤不平起来。觉得皇帝把堂堂一个吏部尚书就这样直接砍了,实在是太不尊重士大夫了。

    大明朝开国将近三百年,有几个皇帝这么蛮横了?真要寒了臣子的心,光靠你皇帝一个人,还怎么统治大明?

    不过京师的百姓,却和他们的看法不同。

    囤积奇居的粮商被抓,京师百姓拍手称快,恨不得放鞭炮庆祝下!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谋逆,反正这些粮商就差点害得他们饿死!

    御史和粮商勾结,那好,御史被抓,那也是大快人心!什么,还有内阁辅臣?统统都抓了才好,管他什么辅臣不辅臣的!

    至于吏部尚书这边,那些在京师等候新官职的候选官员,被吏部拿捏的候选官员,也都是一个个拍手称快,让你捞,捞不死你!

    对于这一切,崇祯皇帝自然都有消息来源,都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他自己也能想到,杀鸡骇猴,只是一只鸡的话,未必效果会有多好!

    那些官员虽然不敢再装病,可到了衙门之后,不好好干活,就知道抱怨,这也是他无法容忍的。

    于是,第二天,他又发飙了一次。

    “朕还想着送出几个国之栋梁,可是看看,就没有一块牌匾送出去!我大明朝的官场,到了何种地步?不要以为朕不知道!”

    说出这话之后,厂卫再次行动了起来。

    这一次,吏部的左右侍郎等官员,一个都没跑,全部被抓,虽然没有斩立决,可却是被抄家了。与此同时,吴麟征升任吏部左侍郎,暂代吏部尚书一职,负责吏部衙门的运转。

    还有兵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也被抓了不少,不过这些衙门的官员,大都是身穿囚服继续处理政事。

    一时之间,这种情况,让很多人都想起了洪武年间。那个时候,也曾出现过这种情况,身穿囚服的官员在处理政务。

    这个情况,倒不是崇祯皇帝想学朱元璋,而是没办法,他的手头上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真要把所有贪污官员都抓了的话,衙门就真得瘫痪了。因此,有人才就提拔了人才,没人才,就只能是让这些贪污官员穿着囚服先处理政务了。毕竟眼下还是多事之秋,要干得活不少。

    对此,很多官员也都摸到了崇祯皇帝的一点意思。就是皇上肯定知道大部分人的贪腐,不过并没有全部都处罚地意思。只有那些情节严重的,都是直接抓了,根本没有再给机会。

    而其他的贪腐官员,就等于是在戴罪立功。如果表现好的,说不定能脱掉那身囚服,重新披上官袍;要是表现不好的,那可能就会一直穿着那身囚服了!

    得到了这个结论,各个衙门,竟然难得地高效运转了起来。

    崇祯皇帝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也明白,自己这种重拳出击,也只是暂时压服了文官集团而已。如果自己能一直强势,那他们就无法反抗。可要是自己不能做到一直强势,没有强势的资本,那么来日他们肯定会有反扑的时候。

    就比如说,谋逆一案,目前还没有定论。要是拿出来的证据不能服众的话,搞不好就可能会以此为导火索反扑。

    不过,对此,崇祯皇帝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通过窃听系统,已经知道,卢象升领着勇卫营、骠骑营,在路上并没有任何意外,已经到了山西了。

    此时,在关外草原上,有一行六骑,正在飞驰狂飙。从装束上看,远远望去,似乎是蒙古人。

    可他们忽然全都停下了,一个个望着他们的前路。只见他们的前路,也有不少人,大概五六十骑的样子,正在那休息。

    稍微一看之后,其中一人便对为首那人兴奋地说道:“大哥,好像是大清的探马。”

    那个大哥,名叫范六间,正是范永斗派往辽东的信使,他也同样看清了。虽然离得远,可从装束上看,确实是大清探马。

    于是,他便诧异地说道:“该不会,是大清国着急,赶着来联系我们了吧?”

    以前的时候,也确实是有过这样的情况,大清派人主动到张家口这边来联系。当然了,更多的是晋商这边去辽东。

    “肯定是了,老爷和其他商人囤积了那么多物资,都是大清的贵人们急需的,他们肯定着急啊!”

    “张家口那边堆满了那么多粮草物资,这一次肯定能得不少赏银了!”

    “……”

    他们显然是很兴奋,一个个都已经在做梦,这笔生意做成了会有多少银子的赏赐。

    范六间摸摸自己胯下马匹的脖子,而后对他的手下道:“走吧,反正不是朝廷官军,我们过去问问情况,说不定都不用跑去盛京了!”

    “呵呵,大哥,这草原上哪来的朝廷官军,我们都跑了那么多次,什么时候遇到过朝廷官军了是不是?”

    “对啊,很多年前了吧,可能朝廷官军还偶尔出来打打草谷,如今都什么时候了,那可能还有朝廷官军,一个个怕得要死,都躲在长城里边呢!”

    “呵呵,就是躲长城里面也不安全啊,大清军队说破就破了,据说刚刚之前都还杀了一名总督呢!”

    “……”

    这些人互相聊着,慢慢地驱马加速,往远处那支建虏探马迎了过去。等到速度加快之后,他们就不聊了,要不,满嘴都是风,而且还听不清楚。

    没多久,离得近了,就能看到那支建虏探马都在歇息,围成一个圈,好像是在烤火。

    这个时候,他们显然也是发现了范六间他们,但是并没有迎过去,都只是看上一眼,继续做他们的事情。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为首的范六间,忽然感觉有那里不对,以前在路上碰到大清人马时,他们可都是立刻做出了反应,会包抄过来,确认自己这些人的身份后,才会放下敌意的。如今这些人,怎么对自己这边的几个人无动于衷呢?

    心中虽然有点疑惑,不过多少年都没有出过意外,倒也没有多想,只是怀疑,这支大清探马该不会是在等他们的同伴,可也不应该啊,大清探马什么时候懒到不想动了?万一是敌人怎么办?

    难道是蒙古八旗的人?范六间这么想着,便伏在马背上,仔细地瞧去。

    他的手下,却有人已经向大清探马那边挥手了,示意大家都是自己人,提前打好招呼,免得出现什么误会。

    终于,那些大清探马有了反应,在向他们招手,有一半人马开始走向放养在边上的战马。

    这个时候,双方距离已经更近了,大概也就一箭之地而已,互相之间,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

    虽然前面这支大清探马穿着没问题,可他们的行为,怎么和以前遇到的大清探马不一样?而且,他们围着的另外那堆东西是什么?

    因为快近了,这边的马速也开始减缓。这时候,范六间的手下有人忽然说道:“大哥,这些大清探马看着怎么没一个蒙古人啊?”

    蒙古人和汉人,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一看就能看出来。而满清探马之中,蒙古人必定是少不了的,因为骑术了得。这些晋商的人和辽东建虏接触多了,也都了解一些细节。

    “对啊,我瞧着也没有一个是蒙古人!”另外一个手下也跟着确认道。

    听着这话,就有一名手下朝那边已经上了马,往这边迎过来的那些大清探马大声喊道:“喂,我们是山西那边的,自己人……”

    一听这话,原本只是坐在那里,看着这边的那些大清探马,忽然一个个都站了起来,好像还挺激动似的。然后就见有人去点燃了那堆东西,随后浓烟冒出,开始飘向空中。

    而那些原本已经上了战马的,就在听到声音之后,就开始了加速。

    “狼烟?”

    “狼烟!”

    “……”

    几乎在看到冒出烟的第一时间,范六间这边,好几个人几乎不约而同地失声叫道。

    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边一说晋地来人后,大清探马那边就开始点狼烟了。他们是在传达什么讯息?还有别人么?

    这个时候,连对方的眉毛都已经看清了,范六间忽然大惊失色道:“不好,他们不是大清探马!”

    其他人也看清了,前面迎过来的这些人,只是套着大清军服而已,从他们的头盔下面,压根就看不到一丝金钱鼠尾的迹象。而且他们的脸上,一个个都犹如猎人逮到了猎物一般的脸色。

    虽然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可这时候,感觉到不对的范六间不敢耽搁,立刻开始拉着缰绳,掉头离开。不管怎么样,要先确认情况再说。

    他的手下,还有的在傻不拉几地问话:“你们是什么人?”

    然而,回应他们的,是对方加速冲了过来。

    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来者不善,连忙都想跑路。

    可是,他们都是跑了一路,马都已经累了,而且要调转马头再跑,是有个减速加速的过程。而对面这边,是早已养精蓄锐多时,而且早已开始加速,因此,双方的距离很快就开始靠近。

    “明军,他们是明军假扮的。”

    实在是离得近了,有人转头看着,忽然惊恐地大声喊了起来。

    范六间听到,心中一急,便从马背上挺起身子,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就准备撕了这封书信。

    然而正在这个时候,他忽然听到一声弓弦声音,随后就觉得自己背心一疼,便再也坐不住,一下掉下马去。

    而在他掉落马下的瞬间,眼睛扫过,似乎在视线的尽头,好像隐隐也有动静。

    是明军早就埋伏着了吧!刚有这个念头,范六间就重重地砸在地上,便再也没有知觉了。

    没有多久,这些人不是被射落,就是被逼停下投降。与此同时,为首一人,就在已经被射死的范六间身上,搜到了想要的东西。他终于放心了一点道:“总算没有辜负皇上之托!”


………………………………

194 卢阎王回来了(为唯爱几万赏加更)

    这个人自然是骠骑营的韩千户,领旨出关之外,装成了建虏鞑子,分成很多波人,就一条线撒出去,一直到深入草原好远。只要山西那边有人去辽东,基本上都能遇到。除非山西那边的人,谨慎到先绕漠北再去辽东。

    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式。能够防止山西那边过来的人,在茫茫草原上一看到明军,转头就跑的情况。这边烽火一点,也能快速通知其他蹲点的同袍。

    也好在这个时候虽然是到三月份了,可天气还是很冷,都戴着帽子,就不会露馅。要不然,金钱鼠尾就是个问题了。

    韩千户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心中高兴,当即吆喝着,让人把剩下的人绑了,等同袍都返回之后,就回转京师。

    此时,山西阳和,守将夏德义正在房子里烤着暖炉,听着小曲,喝着小酒。这种日子,才是人过的日子,而不是大冷的天,都要去城头上巡查。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紧接着,“啪”地一声,没有听到任何禀告声,门就被人用力推开,一股冷风顿时灌了进去。

    夏德义冷不防被冻了下,打了个哆嗦,转头看去,认得是自己的心腹,在东门轮值的千户,不由得怒喝道:“疯了不成,死了爹娘了么?”

    “不是,大人,是卢……卢阎王来了!”

    “什么?”夏德义一听这话,吓了一跳,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道,“你没看错吧?”

    他以前因为军纪问题,差点就被卢象升给收拾了。后来虽然免了死罪,却被打了个屁股开花。这个经历,是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没有,马上就要到了,穿着大红绯袍,属下就是眼瞎了,用鼻子也能闻到是他。”

    夏德义一听,顿时有点急了:“他来干什么?总督大人还刚好不在,这……这……”

    急得有点像没头苍蝇,忽然,他想到,按理来说,他此时应该是在城头箭楼的。要是被卢象升知道他在家喝酒听曲,搞不好要被军法伺候。

    这么想着,夏德义什么都顾不得了,连忙喊着拿盔甲,一边就想跑出去了。

    等到了门口,在匆匆穿着盔甲的时候,他又忽然回过神来,卢阎王不是宣大总督啊!自己为什么还怕成这样?

    虽然想明白了这点,可屁股似乎又隐隐有点疼,让他决定还是立刻赶去迎接。同时派人去通知总督府,告诉那边卢阎王来了。

    匆匆赶到东门时,刚好碰到了卢象升到城下。只一眼看去,就见卢象升身穿大红绯袍,身后两百精锐,有一股无形气势威压而来。

    夏德义不敢怠慢,连忙见礼。

    卢象升坐在战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他冷冷地问道:“如今你是阳和守将?”

    “正是末将!”夏德义连忙回答道。

    “立刻派人通知各地主将,本官有旨意要宣读,敢有延误者,军法无情!”卢象升冷声说完之后,驱马进城。

    “遵命!”夏德义下意识地回复,可马上回过神来,觉得有点不对,连忙说道,“总督大人不在,这……”

    卢象升没理他,紧跟在卢象升身后的卢大倒是转头冷声回道:“陈大人在京师,和杨阁部一起,不会回山西了!”

    听到这话,夏德义先是楞了会,有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在楞楞地看着卢象升的背影,一直到随同的两百骑兵都快走完时,他才回过神来,该不会是陈大人又高升了吧?和杨阁部在一起,难不成是成了内阁辅臣了?

    然后,卢阎王又重新回来当这个宣大总督了?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该高兴还是该悲剧了!

    他是陈新甲的心腹,陈新甲高升了,他这个心腹按理来说应该高兴才对。

    可为什么,为什么又是卢阎王回来当宣大总督呢?他一来,不但没了钱财来源,而且还要严峻军纪,那是人过的么?

    他正在想着,忽然听到边上有声音提醒道:“大人,你领了军令了!”

    “啊?”夏德义回过神来,不由得吓了一跳。卢阎王的军令,自己要是不执行……

    想到这里,他又感觉到屁股隐隐有点疼。

    这一下,他不敢再傻愣着了,一边赶紧点人,让人立刻赶往各地传达卢阎王的军令,一边又赶紧派人去通知城里的晋商黄云发。

    陈新甲高升内阁辅臣,卢阎王重新回来当宣大总督,这可是大事,必须要赶紧通知他们才行。

    派完这些活之后,他才擦擦额头的汗,也没想着这么冷的天自己怎么就这么多汗,就立刻匆匆赶往总督府去了。

    ………………

    “什么?”黄云发就如同夏德义一般,吓得一下站了起来,神情紧张地确认道,“卢阎王回来继续当宣大总督?陈总督升任内阁辅臣?”

    “是的,我家将军就是这么说的。”来人立刻点头回答道,“卢阎王这会已经去总督府了,我家将军赶过去伺候了,消息到了,我也是在花名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