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感小集-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那天,与雾混在一起,看不出哪是天,哪是雾,没有明显的界定。只能是抬头仰望高处,就以为那就是天,平视和俯瞰,就是凡尘和大地。
那雾,漂浮着,迷蒙着,如笼着的梦,看不透它。
很想抓住它,把它揽在怀里,弄在手里把玩,但你却抓不住它,即使是狠狠地大把大把地抓它,也许是好大一缕入掌,然后,把手攥紧,却是手指与手掌的撞击,没有一丝一毫的雾在手更不要说入怀了。
雾,它就这样的撩拨你,挑逗你,勾引你,玩弄你,你却对它没有丝毫的办法,被它戏弄着,你对它,爱,爱不得;恨,又恨不起来。
向前看,远方一片迷茫,天地之间,一片灰白色。
近处,楼房时隐时现,即使是看到了楼房,也看不到它的整体,看到的只是它的一角,或是拦腰的一段,一块儿,像是漂浮在江河中的一块一块不规则的礁石,横七竖八的。
那迷茫的一片,不似蔚蓝的大海平铺在大地上,而是像浑浊不清的黄河,侧立在苍穹之下。
还有那高高大大的树木,也看不到它们的整体,只看到它们的一枝一丫,那一枝一丫,就像是坐标系里的坐标点和坐标线。
那一枝一丫的树木,仿佛置身于灰白色幕布上的图案,半悬在空中,没有依托,却能兀立不滑落。
友谊路上,横断面的中间,是车行道。
往日平坦光滑的路面上,仍然是大大小小的车辆。那西来东往的小轿车,长长的平板车,都在急急忙忙。
不过,每一辆车的前后,都亮着车灯。那车灯,总是一闪一闪的,像是鬼眨眼,泛着狡黠的光芒,又好似天天的星星,坠落到红尘凡世,一眨一眨的闪烁着,好像在在一眨一眨的当儿,挤出晶莹剔透的泪珠,痛惜自己的贬谪。
走到英俊公园的路段上,只听见那悦耳动听的歌曲《草原上的桑格花美丽的姑娘》:
你有一个花的名字美丽姑娘卓玛拉
你有一个花的笑容美丽姑娘卓玛拉
你象一杯甘甜的美酒醉了太阳醉了月亮
你象一只悠扬的牧歌美了雪山美了草原
啊卓玛
草原上的格桑花
你把歌声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
你把美丽献给雪山养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丽献给草原养育你的草原
这歌声,在这雾气笼罩的静谧的早晨,是那么地美好,带来了无限的情趣和美感,使人心旷神怡。
这歌曲,是每天早晨在英俊公园里做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的人们所用的节拍。
但这时候,你是未见其人,只闻其声,他们都被这浓浓的晨雾所藏匿起来,偶尔看见几顶白色的帽子,浮在雾上,却还是“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其实,我与他们的距离非常地近,但雾的厚障壁,使我不能目睹他们的优美的舞姿和俊美的面目了,真是咫尺天涯!
雾,笼罩了一切,弥漫了一切,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苍穹,还是踩在脚下的大地,乃至于存现于半空中的楼房树木,全都在雾的呵护之下,隐隐约约,忽明忽暗,真像神话里的仙境一般,那么虚幻,那么朦胧,那么倥偬,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这是我自然地想起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里的天宫神界。
那么,此时此刻的行人,以及一切在雾里活动的人们,不就是在虚无缥缈的天宫里,踩着祥云,穿梭行走,腾云驾雾吗?
人在仙境中,仙境也在人中,真真假假,恍恍惚惚,迷迷瞪瞪,晃晃悠悠,仿佛是梦,是那种酣睡中的深沉的梦!
这沉沉的、濛濛的、厚厚的、浓浓的雾,也给人一种威压,沉闷郁结,心悸魄动,无所选择,无所适从,无所皈依……
晚上,六点钟,我和老公还是出去做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
出了楼门,进入眼帘的却是另一幅美景佳境。
夜色浓浓,处处都有雾的笼罩和侵润。
这时候的雾,与早晨的雾,截然不同。
它不浓重,而是薄薄的,淡淡的,如蝉翼,薄得透明,而且在夜色中,它也不单纯了,似乎有烟的介入,那颜色,也不是灰白的,而是蓝蓝的,蓝的很淡漠。
天上的夜空,地上的楼房,树木,都能看得见,而且还能看到它们的整体,但不是分明的,有雾在沐浴着,有一种迷蒙,给人一种朦胧之感,那棱角分明的定物,在薄薄的烟雾的笼罩下,真如朱自清所言:笼着轻纱的梦,也是泛着蓝色的梦,梦得晶莹,梦得神秘,梦得沉醉,梦得惬意。
此时的夜晚世界,天空,深蓝深蓝的,没有月亮,也看不到星星,实际上,星星还是点缀着深蓝的天空,但它太小了,又让烟雾给遮掩得看不到了。
地上,临街的楼房上,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变幻的电棍,路灯,高高地悬在半空中,发出明亮的光芒,还有黑影斑驳的树木在轻轻地摇曳,各种店铺里透出来的灯光,和牌匾上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彩光,都笼上了一层薄得透明的轻纱,构成了一个既明朗又迷茫的神秘世界,格外地美丽,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这时候的雾,还有与晨雾有着别致的区别,就是它有一股烟尘的味道,并且直接呛到人的喉咙里,让人感到憋闷、瘙痒、干燥。
但是,这也没有影响到人对这夜色中的烟雾的欣赏。
那淡淡的、轻轻的、薄薄的、蓝蓝的雾,还是迷人的,一切都在朦胧中,一切都在烟雾的怀抱里。
躯体,被这烟雾揽在怀里,愉悦吗,欣喜吗,惬意吗,郁结吗,窒闷吗?
一切都说不清楚,那雾,不只是笼罩着天地万物,人的心魂也被这笼着轻纱的梦所怀抱,沐浴着这轻盈的雾,心也迷蒙了。
这时刻的心,不觉得空白,更不觉得堵塞,仿佛有物又似无物,游离彷徨,迷失在这轻盈的雾里,既无喜,也无悲,那平时的杂思浊想,**、理想、奋斗、争夺……一切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荣辱皆忘,也许就是道家的无为无我了。
心,被雾所牵,被雾所摄,被雾所迷,成了雾的俘虏,心海里全是雾……
雾之何来?雾之何去?雾之有益?雾之有害?
这,倒是见景生情,徜徉于心,游离于冥冥之境。
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者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就是大气蒸发而增加了水汽,空气自身的冷却,饱和空气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冷却,发生了凝结,凝结的水滴使水平能见度降低1千米以内时,雾就诞生了。
雾的形体,是气状的,游离漂浮不定。
雾的表象,给人以美的印象以及神秘的幻想。
雾,除了给人以美的外观与神秘的感觉之外,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有害的气体。
雾的存在,一直是交通运输最严重的视程障碍,直接对交通运输造成极大的影响(容易造成汽车相撞发生事故)并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雾中含有多种化学腐蚀剂,容易导致输电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制造通讯断电事端,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雾中会有一种污染物,长时间的大雾天气,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雾中的污染物可诱发并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雾茫茫的天空,会让人变成压抑、郁闷,情绪低落,引起心理抑郁。
既然雾有这么多的危害,人们对雾要有所防御,减少外出,尽量不再雾中外出晨练,戴上口罩,回来时,要洗手、洗脸,消除大雾里所携带的病菌。
雾,美丽如梦幻,似轻纱如云朵,能使人赏心悦目。
雾,飘忽不定,游离朦胧,给人一种神秘之感,使人想入非非。
但是,雾,毕竟是有害的气体,这一点,不可忽视。
对雾,人们将如何对待它,是喜欢还是厌恶?
这个问题,迫在眉睫,令人深思熟虑……
………………………………
278 一曲动人的歌
(月26日星期六)
在家乡文联的星光文创沙龙群里,认识了鲁半人。
鲁半人,是他的笔名。
之所以取了这个笔名,鲁半人的《黑河有个鲁半人》一文中写道:“主要是因为当时‘文革运动’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太重……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经把国人运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但终因身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那个特定的环境里,不可能跳到岁月之外生存,所以也被运动得半人半鬼,于是便取了这‘鲁半人’的笔名,一是警示自己,二是留个历史的纪念。”
于是,我便知道了他取名“鲁半人”的用意,释怀了我心中的疑团。
鲁半人,实名倪笑春,64岁。原籍sd后随长辈盲流入hlj居于家乡的团结公社,1985年,调入hh市曾是文化馆的馆长。退休家居,写文吟诗,主攻散文。
今年的六月份,我在加入了家乡文联的沙龙群后,曾和群友聊天,倪笑春也加入了聊天之列,从此,我与他算是网上认识,但未曾磨面。
后来,偶尔又在网上聊天,他告诉我,他结集出书之事,特别提到最近出版的《倪笑春散文精选》一书,正在销售中。
最近一个月来,倪笑春让我去他的qq空间看他的散文。
盛情难却,于十月十八日,我进入他的空间《日志》,始读他的散文,到十月二十四日读了他空间的所有散文307篇。
读罢倪笑春的散文,自然地要回味一番,咀嚼一下它的余香,在自己的脑海里反馈成界定的意念。
倪笑春空间里的整个散文,给我的感觉,是使我能够不厌其烦地读下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也许,是我平生以来的一口气读完这么多的一人的散文的首例吧。
倪笑春的散文,给我的感受是:
大涉国小猎家
倪笑春的散文,题材涉及广泛,大到国家,小到家里,无论巨细,均入写作的范畴之内。
从此可见,他,家事,国事,事事关心。
大的国事,像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事动态(《强扭的瓜不甜》),小到自己儿时的童趣童真(《粘知了》)。特别是他还写到了国外的风情友谊(《俄罗斯小女孩》)。
描写的具体对象也广泛,人物,事物,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昆虫,飞禽,走兽,古迹……
凡是时空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他写作的对象,并且,写得有滋有味,可见倪笑春的才华过人。
事无巨细含情蕴理
倪笑春散文中的大事小情,无不饱满着他的情绪,也无不蕴含着他的哲理。
这情感的抒发,哲理的阐释,有的是通过文中对人物或者事物的描绘中饱蘸着真情(《母亲的衣襟儿》、《菱角泡的哀歌》);有的却是直接的道白(《半人斋杂话》、《闲话小三》、《美的残缺》)。
这样,不同形式的抒情蕴理,可见他表白个人情绪与哲理的深厚功力。
情感真挚哲理深邃
倪笑春的散文,任何一篇,不但有抒情蕴理,而且,所抒之情,无不真挚浓烈,所蕴之理,无不深邃透彻。
抒真挚浓烈之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分明;蕴深邃透彻之理,显现作者的认知水平不同凡响。
月13日,倪笑春所写的《老船》,也是感人肺腑之篇。
通过对《老船》来历及收藏,直至老船的毁灭,每一阶段的描写,简直就是倾诉,都是在抒发自己对爷爷的敬重和热爱,对旧社会那种苦难的深思与对造成苦难的鞭挞。
那情感的抒发,不仅仅是透过对人与物的描述上,还有直接的语句表白:“爷爷与老船都没了。在我心目中,天地间好像少了许多许多东西,也没了往日的蓬勃光彩。”
这平平常常的语言,却表达了作者那痛惜的深沉之情。
“爱,是温暖,是体贴,是牵念,是不舍,是心对心的一种关照。当一颗心失去另一颗心的时候,爱就成了痛,甚至成为恨。所以,往往是爱得越深切,痛得越长远。”(《半人斋杂话》二十四)
上面一段话,是作者对人类爱、痛、恨的一种诠释,它深刻而准确地阐明了爱与恨,爱与痛的辩证统一而又互相转化的关系,可谓说得确切而透彻,令人信服,显示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
作者的哲理,除了直白之外,还含在对事物的描述中:
《四叶草》:“我知道,关于四叶草有好多美丽的传说。据说四叶草,是夏娃从天国伊甸园里历尽艰辛带到人间的。离开伊甸园,是一种无奈,是一种舍弃;将四叶草从天国带到尘世,是一种向往,更是一种追求。追求虽然不一定都属高尚,但却永远都是勇敢。没有追求的人生,一定是少有闪光的人生。”
这一段叙述兼议论的句子,饱蕴着哲理,人要有追求,要勇敢,这哲理阐释得有理有据,恰切而深刻。
空灵的高雅真切的平易
倪笑春的散文中,既有空灵的描述,又有真切的叙述。
那空灵的描述,有着高雅的情趣,那真切的叙述,有着平易的风格。
在这里所说的空灵,是指倪笑春的散文中,不是具体详尽地叙述一人一事,而是跳跃性极大的空间的跨越,实物蜻蜓点水似的描述。
《界江情絮》中,跳跃性的蜻蜓点水式的写了界江的两岸――灯――江――山雾――帆――乌鸦麻雀――日头――江风――黄昏――远山――雨天――江堤――月亮――人――梦――夏景――两岸人。
这些对象,作者都不详细地描写,而是点到为止,但写的都很高雅,一点儿也不低陋粗俗,给人一种清爽悦目的感觉。
在倪笑春的散文中,多数还是真切的叙述和描写,对象的写作,不隐晦不含蓄,都是实实在在的描述,平易近人。
《老宅》,《蓑衣情》,《强扭的瓜不甜》,都是如此。
在平易的描述中,给人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但它的平易,不等同于低陋粗俗,文笔都是很自然流畅,同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功力。
文风质朴语言考究
倪笑春《日志》中的307篇散文,除了《界江情絮》、《梦花落痕》、《鸭绿江拾韵》等少数篇章风格旖旎之外,大多数都是一些质朴、自然、流畅的文章,尤其是作者儿时的故事,基本上是属于这一类。
这些,大概是由于作者是叙写那些真实而又平凡的琐事的缘故吧。
一般的情势下,并没有溢彩流光,而是娓娓道来,不加修饰装潢,有着泥土的芳香,儿时的童趣,故土的乡情,家庭的温馨。
这些质朴的文章,不庸俗,不粗糙,不浅薄,而都有着感人至深,清新淡泊的味道。
虽然,倪笑春的散文中,质朴的文风,平易的真切,但作者的遣词造句还是很讲究的。
《界江情絮》中写“界江……有了这名字,于是,历史有了尴尬,人类有了隔阂,大江有了一身二属的别扭。”
《三月感觉》:“三月的天空是那般润泽,润泽得叫人想入非非,阳光金黄成梦的意境,白云缠绵成遐想的翅膀,春风氤氲成杨柳枝头的淡绿,河水汩汩地燃烧着老冰的残梦,俊美的山河骤增了几分娇媚,几分诱惑。”
这些优美形象而节奏有致的词语,无不呈现出瑰丽斑斓的色彩,把所描述的对象的形与神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浓浓的馨香沁人心脾……
很明显的是,作者在文章中,大量的词语的移用,大胆的野性用语,大气磅礴的造句,都是很好地描态状形,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所以,倪笑春的散文语言,精炼,精彩,精美,精妙。
启迪昭示振聋发聩
倪笑春的散文,篇篇都有启迪人昭示人的韵味,振聋发聩,令人豁然开朗,惊梦顿悟。
《放开,是一种胸怀》一文中,“在人生漫漫路途上,许多人往往感觉自己活得很累。为什么呢?仔细认真想想,主要是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对许多该放下的东西没有及时放下,这也舍不得去,那也舍不得弃,都背在身上,揽在怀里,日积月累,自然是沉重,劳累不堪。……身轻则灵动,身健能行远。”
这段娓娓道来的平常话语,不是讲得非常实际吗?怎么能不叫人豁然开朗,大梦初醒,信服而有所放弃轻装前进呢?
总之,倪笑春的散文,很精彩,对人自然的有一种诱惑力,吸引你读下去,读了一篇,就想读下一篇,即使都读完了,还觉得不过瘾,真是袅袅之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矣!
读了倪笑春的散文,如饮一杯甘甜的美酒,心旷神怡,又如品尝了一杯名茶,顿觉神清气爽,这也就是清代人所言的,浑身上下三千六百五十个毛孔,无一不熨帖顺畅。
倪笑春的散文,勾魂摄魄,余味无穷!
:。:
………………………………
280 舞步操队
月31日星期四
我的家,在佳城西郊的糖厂地段里的楼群中住,已经三年了。
在一年后的某天傍晚,我和老公出去闲逛,这一出去逛,才发现,这地段的傍晚,可是一片沸腾的景象。
楼群前面的友谊路上,车来车往,如穿梭一般的忙碌。
楼群前面的门市,全都是各种生意,房前,满是人,有的吃吃喝喝,有的闲散溜达,有的卖货物,与白天不同的是另一番景象。
在楼群前的马路北侧,有百十来人的队伍在做操,我和老公好奇地来到了操队的面前。
这支队伍的前半部,都是身穿一色的白衣裤,后半部,就是各色不同的着装。
再看他们做操,那些动作,我从来没有见过。
他们的双手和双脚的动作,当然是很协调了,再仔细地看,他们的手脚的动作,既像广播操又不是广播操,既像跳舞又不是跳舞,确切地说,是体操与舞蹈结合的产物。
但是,给我的感觉,给人一种美感,而且,还播放着歌曲。
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名字的动作。
到了二○一二年的夏天,我才又和老公出去,这傍晚的时分,楼群前仍然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
我当然还是想起了曾经看见过的似操似舞的队伍,他们仍然存在,仍然在做。
我对这种似操非操,似舞非舞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想到队伍里去做。
但是,心里有些踌躇,自己没做过,怕出丑,思想斗争了一番,还是走到队伍的最后,跟着比划。
心里头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多数动作都能够跟上,有几节复杂一点儿的就跟不上了,主要的是,还没有找到感觉。
做这种运动,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而是播放优美动听的歌曲。
在做了一会儿之后,悟出了它的口令,就是这歌曲中的拍节,歌曲的伴奏中,有鲜明的节奏,做操的人,必须有音乐感,能够听出歌曲节奏的拍节,就是说,会踩“点儿”。
做过了这次之后,我没有再去做。
后来,我才听说,这种亦操亦舞的运动,终归还是操,不过,它有舞蹈的风味罢了。
渐渐地听说,这种运动的名字,老百姓叫它“僵尸舞”。
到了二○一三年的四月份,老公提议,参加这个做操的队伍里。
于是,我和老公正式加入了做操的队伍。
在做操之前的序曲中,听出了这种运动的名字是: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
不久,我在电脑上搜索了这种体操的有关资料,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心里不再是迷雾重重了。
我们参加的这支舞步操的队伍,我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在整个佳城,这种舞步操队,太多了,全省的大小城市,都在做这种操。
我们的这支舞步操队,始出现于二○一一年的三月份。
它的创始人是个女士,姓潘,其名不详。
我曾问潘女士:“你为什么要组织做操?”
潘女士淡然地说:“就是玩儿呗。”
潘女士的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搞体操活动,锻炼身体。
潘女士,中等身材,五十多岁,她闲居在家,有二女一男。
刚开始的时候,潘女士利用小女儿开超市之便接电,用小型的音响设备播放乐曲,当时,只有六个人。
她们天天傍晚在楼群前做这舞步操,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地加入了队伍做操,随后,队伍不断地扩大,不但有女人,还有了男人,老的、少的、中年的,甚至还有了小孩子的加入,就像是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了。
不久,潘女士的亲家,花了四千多元买了这套高档的音响设备,专门给潘女士组织做舞步操用。
这高档的音响设备,播放出来的歌曲,那是洪亮而浑厚,非常地好听,人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心里的美感更加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