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意外穿越

    “快上、快上、快上,打团啦!你怎么还在那里啊,快点啊!人在那?”

    看着游戏中显示被别人击杀,电脑屏幕上几十个人气的直播间,发着几条弹幕。

    “菜菜菜!”

    “主播球场恶霸!666”

    “别理喷子狗!主播看好你哦,加油。”

    屏幕前的男子见此,感动的说道:“谢谢大家,可能我真的不合适当主播,只不过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罢了,感谢一路有大家的陪伴,谢谢大家!”

    说完男子就下播了,随即关上电脑,看着微信备注老婆发来的信息,上面显示着:

    “我们离婚吧,我不想陪你一直傻下去,你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我也陪你吃了十年苦,十年啊!女人这辈子有多少个十年,我不想在等了,希望你过的好。”

    看到这里,男子默默的流下眼泪,当初为了梦想,同时也希望她可以过上好的日子。

    决定放手一搏,希望可以搏成功,单车变成小摩托。

    可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双手死死的握着手机,男子陷入深深的沉思。

    当他重新站起来,来到电脑旁边,重新关机,玩起多年前最喜欢的三国志。

    希望重新玩一把,可以找回失去的自信。

    他已经好久没有睡觉了,但他还是睡意全无,因为现实和生活压的他喘不过气。

    点开界面,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动漫,选了君主刘备,就开始征战之途。

    刘备!

    他最羡慕的就是刘备,从一无所有,到蜀汉江山,虽然最后未得天下。

    但刘备励志的故事,一直是他的标榜,他希望也能成为一个像刘备一样的人。

    游戏开始,刘备从平原县,文简雍,武有关张,兵不过数千。

    两天两夜后,游戏中的刘备终于一统天下,男子看着屏幕满满成就感。

    目光扫过桌上的泡面桶,男子拿起烟盒子最后一支,抽了一口,自言自语的说道:

    “或许应该放弃了,或许努力已经到头了,应该重新回去打工的生活了,自己根本就没有那实力……”

    坚持数天的困意,随着他的放弃,一下涌了上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男子感觉头疼无比,缓缓醒了过来,环顾四周一眼。

    发现眼前的竟然是茅草屋,心想难道欠了太多钱,别人把房子给卖了,那现在这是那

    男子胡思乱想一番,随后大声喊道:“有人吗,请问有人吗?”

    听闻喊声,一个穿汉服的小姑娘,进来看了一眼说道:“你醒了,你已经昏迷好几天了,是爷爷在后山打野味遇见你的,把你救回来的时候,你满脸是血,大夫都说你没救了。”

    见男子东张西望,也不和自己说话,小姑娘停下唠叨说道:“你等一下,我这就去喊爷爷来。”

    男子见那小姑娘走后,心想这是哪里?怎么自己会在什么后山,什么满头是血的?

    就在男子想东想西时,小姑娘和一个五十来岁的爷爷进入屋中。

    老爷爷看着男子问道:“壮士你醒啦,现在好点没有,老头子以为你醒不了了,没想到壮士福大命大,将来必有后福啊。”

    见眼前的老爷爷问话,男子连忙回答说:“爷爷你们这是哪里?距离xx市远吗?”

    那小姑娘说:“什么xx市,重来没有听说过,大哥哥你是不是脑袋撞傻了?”

    “娟儿不可无理,还不去把打回来的兔子炖了,给壮士补补身子。”见小姑娘口无遮拦,老爷爷赶紧让她离去。

    被喝斥一顿,小姑娘嘟着嘴,一脸不高兴的离开。

    见小姑娘离去,老爷爷抱歉说道:

    “壮士别在意,这是老夫孙女,父母走的早,都被宠坏了,可壮士口中的xx市,到底是在那个郡,右北平还是渔阳,或者是翼州渤海?”

    看着老爷爷说的话,男子蒙了,心想难道穿越了?

    怀着不信,男子快速问道:“老人家现在是什么年?天子何人?”

    “壮士小声点,这是要杀头的。”老爷爷小声提醒一句,随后回答道:“现在是大汉光和五年,当今天子刘宏。”

    刘宏?

    大汉光和五年?

    男子在脑海努力回忆,光和五年不就是是公元182年,距离黄巾起义还有两年,两年后天下会大乱。

    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

    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

    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

    张角广泛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

    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

    中平元年184,甲子年初,张角命于三月五日同时起义。

    但预定起事前一月,因叛徒告密,张角派人飞告各方提前起义。

    于是三十六方一时俱起,众达数十万人。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灵帝慌忙调集各地精兵,进剿黄巾军。

    各地豪强地主也纷纷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

    看来要尽快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

    收起复杂心情,男子对老爷爷说道:“老人家谢谢你。”

    老爷爷回答道:“别老人家老人家的叫,如果壮士不在意,就叫爷爷吧。”

    嗯!?

    那自己现在身份是什么,是魂穿还是人穿?是有系统还是无系统?

    并且三国讲究出身,自己要不要编个皇室宗亲身份。

    不!

    我要打破规则,要像刘邦、朱元璋一般,而不是在他人规则下存活。

    既然三国三姓最差,那就取个三姓,那怕死在这乱世之中,我也要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

    上辈子的不屈,让男子不向这个吃人三国低头。

    收起心中万千思绪,男子轻声回答道:“在下姓李名惠义,爷爷也别叫壮士,叫惠义即可,爷爷可听说过大贤良师?”

    爷爷回答道:“听说过啊,他们可好了,给百姓看病,都是免费的,不远的村里都有好几个信徒。”

    看来太平教传的太快,要抓紧点发展力量啊l,免得出现什么意外。

    老爷爷看着男子,不,看着李惠义不说话,以为他刚醒累了,于是说道:

    “惠义啊!累了就好好休息,别想那么多,你身体才刚开始恢复。”

    听闻此话,心中刚好要捋捋思绪的李惠义,赶紧回答道:“谢谢爷爷,那我就休息了。”

    老爷爷满脸开心的回答道:“那好,爷爷先出去了,惠义好好休息,饭好了,爷爷叫娟给你端来。”

    李惠义点点头,目送老爷爷离去后,方才收回目光,躺着床上开始思考。

    上辈子创业什么也不成功,老婆就是因为看不到苦日子的尽头,选择了离开。

    看来老天爷还是公平的,给了这次重生的机会。

    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这辈子一定要努力打拼一番,在这吃人的三国,发挥出拼命精神。

    既然刘备可以一无是处,得来蜀汉,而自己好歹有现代的知识,又学过中华五千年所有战役,难道还超越不了他们。

    曹操、孙权,你们等着,我要与你们在这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看我如何在战场上打败你们。

    李惠义心中激情四射,可是一动,感觉全身都疼。

    唉!

    心中暗叹一声,眼下还是养好身体,然后出去游走天下,提高一下知名度,到时自然会有慕名而来之辈。
………………………………

第2章 天下趋势

    半个月后!

    后山茂密的森林里,甜美的姑娘声音传来。

    “惠义哥哥快来这里,来这里看看,有一窝兔子哦,又可以给哥哥补补身子啦!”

    一声洪亮的声音回答道:“娟妹妹等会,马上来!”

    已经恢复的李惠义跑到娟妮子跟前,看着一窝兔子说道:“今天可以提早收功啦,爷爷再也不用担心这几天的口粮啦。”

    娟妮子回答:“是啊!爷爷最近到集市已经换不到口粮啦。”

    李惠义无奈的摇摇头,收起脸上笑容,心中担忧眼下世道。

    最近爆发很严重的干旱,朝廷官府税收和人头税又只增不减,百姓已经民不聊生了。

    像这种偏远的乡村还好一点,山上的飞禽走兽还可以打一打,生活并不是很有问题。

    可一些聚在一起的村庄,都已经出现了大批量的游民,成群的乞讨。

    造成这一切根本,是和汉灵帝下的一道圣旨有关,圣旨具体是这样说的。

    灵帝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

    就是朝廷公卿,可以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可以举报那些各州郡的官员。

    如果了解历史,就会知道,在任何朝代,皇帝都是严厉禁止,这种互相举报的事情。

    可现在刘宏却开了先例,只要听到一丝风吹草动,就可以举报,并且先把被举报的官员抓起关押。

    这样一来,那还了得,天下官员人人自危,你举报他,他举报你?反正又不要求反坐。

    什么是反坐?举报不实者,按照举报的罪名入狱。

    即你举报他人造反,查无实据,你就按照造反罪名论处。

    比如在公元180年,荆州刺史赵凯举报零陵郡太守杨琁,有虚报战功之罪。

    最后通过汉灵帝拍板,认定杨琁无罪,于是荆州刺史赵凯就被罢官,以同样的罪名处罚。

    现在不搞反坐了,放开举报限制了,只要你对谁不顺眼,那就可以举报。

    汉灵帝为何转性?突然发出如此贤明的诏书?

    这还要从去年说起,话说刘宏因胡乱提拔交钱的官员,得罪了朝廷公卿。

    本来选拔、征召官员是三公的事,可是刘宏却直接过来圈钱,这让那些大佬的收入一下减少,不在朝上与他作对才怪。

    三公之一吕强看不过去了,说了一句公道话。“陛下,您这样做会扰乱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

    既然大臣们不愿意自己直接任命官员,那汉灵帝只有想新的办法敛财。

    于是就有了这招举报之策,让天下官员都胆颤心惊,怕搞到自己头上了啊。

    无奈之下,各地官员纷纷行动起来,到京城背后的靠山抱大腿送礼。

    平常收刮民脂民膏,不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急用,一旦官位都保不住,钱再多也没有用。

    当时朝廷三公为司徒陈耽、太尉许彧、司空张济三人。

    陈耽是一个两袖清风的人,拒绝收礼,但是许彧和张济则比较开明,有钱不收天理难容,此时不贪更待何时。

    但许彧和张济也是明白人,若所得之礼尽入一人口袋,这钱还收得不安稳,得分十常侍一份,才可长保富贵。

    于是两人就和张让、赵忠等人临时结盟,凡是和朝中十常侍有关的刺史、太守,就算是贪污受贿,残暴害民,也置之不理。

    反而对那些在边疆的官史,又没有后台的,一律抓起来严办。

    当然,贪官们自然会出钱买命,可其中有二十六个清官,没有搜刮民脂民膏,自然也就没有钱财贿赂许、张两位三公,以及宫中的那些十常侍。

    没钱买命,那许彧、张济只能大义灭亲,把这二十六个人的名单呈报给汉灵帝。

    宣称这些就是皇帝要查的,搜刮民脂民膏和祸害百姓的官史。

    被捕的官史家人、亲属、朋友和受过恩惠的百姓,全部自发聚集,前往洛阳哭诉冤情。

    事情越闹越大,汉灵帝也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牵涉到三公中的两位也就算了,可还有一些是心腹十常侍,这就不好下手了。

    就在这时候,三公中威望最高的陈耽,挺身出来欲摆平此事。

    陈耽上书汉灵帝:“公卿所举,率党其私”。

    意思是说,这次三公举报行动,不过是包庇各自的私党,打击那些不听话的清官。

    既然陈耽敢出面带头,朝廷那些清官派也行动起来,毕竟现在是那二十六个人,或许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也有一些舍不得辛苦赚来的钱财,平白无故献给许彧、张济和十常侍等人。

    要知道这两位三公和十常侍胃口可是极大,辛苦收刮许久,也就勉强保住脑袋,那还不如不冒贪污之险。

    可如果有机会把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胃口过大的三公十常侍打倒,不就可以省下很多钱。

    于是,数百名官员联名上书,支持司徒陈耽的奏议。

    而事情搞成这样,也不是汉灵帝想看见的,当然心腹十常侍也是不能处罚的,否则将军还有谁给自己卖命。

    一番考虑下,汉灵帝只能拿太尉许彧和司空张济开刀。

    来日早朝时候,汉灵帝大骂许彧和张济,随后又一转话风,希望两人不要在犯,否则下次数罪并罚。

    汉灵帝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理完此事,当场在朝上宣布,此事就此揭过。

    而那二十六个受严刑拷打,死不交钱的清官,汉灵帝全部任命为议郎,是一个可以议事,但毫无实权的虚职。

    陈耽他们不知道,此事其实十常侍也不过是个中间人,整个敛财行动的幕后主使,就是汉灵帝本人。

    此事就像当初反对汉灵帝修建宫殿一般,前有司徒杨赐被罢免。

    现又有司徒陈耽反对以谣言举刺史,妨碍汉灵帝敛财大计,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

    事情刚过,陈耽正在风头上,如果现在下手,恐怕会弄出别的麻烦,汉灵帝还是决定等待机会。

    没想到二月份的时候,大汉境内发生瘟疫,汉灵帝就以司徒陈耽办事不利,导致瘟疫泛滥为名,罢免司徒职务。

    在被罢官之后,陈耽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上书劝谏汉灵帝

    十常侍见此,心里当时怒火冲天,官都丢了,还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于是派人在狱中弄死了陈耽。

    汉灵帝看在眼里,也不说什么,刚好省的他动手。

    就这样,朝廷上一些明白事理的大臣,再也不敢出来招惹汉灵帝,皇帝想干嘛就干嘛,都不敢反对。

    汉朝江山真凉了好多大才的心,看来要尽快去洛阳一趟,看可不可以争取一个县官当当。

    见李惠义久不说话,旁边的娟妮子挥手说道:“惠义哥,你在想啥?”

    收起思绪,李惠义回答道:“没有想什么,娟妹妹,快点回家吧。”

    两人一路打打闹闹来到家中,就见爷爷转身说道:“回来了,快点来吃饭吧。”

    听闻喊声,娟妮子应了一声说道:“嗯,爷爷,就来。”

    娟妮子加快脚步,回头说道:“哥哥快点,慢了就没有吃的,嘿嘿”。

    看着娟妮子跑那么快,李惠义肚子也感觉到一丝饥饿,于是跟了上去。

    饭吃到一半时,李惠义突然开口说道:“爷爷,明天我要去一趟洛阳”。

    听闻此话,爷爷停下筷子,沉默了一会说道:“惠义啊,从救你回来那刻,就知道你不会留下,想去就去吧。”

    “但你要答应一个条件,爷爷快走不动了,娟妮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希望你能带上她,避免在这乱世受苦,你看行吗?”

    “爷爷,我那都不去,我要永远陪在爷爷身边,爷爷别不要我。”听闻此话,娟妮子哭哭滴滴的说道。

    爷爷慈祥的对着娟妮子安慰说道:“娟子啊,跟着你大哥哥走,将来会更好的,我老了,可能活不了多少时间了,这世道也马上要乱了,你要时时刻刻留在你哥哥身边。”

    娟妮子哭声更重的回答道:“爷爷,你还年轻,不会的,我就要陪在爷爷身边,我就不走、不走”。

    爷爷摇摇头,看着一旁不语的李惠义说道:“惠义你怎么看,愿意答应爷爷吗?”

    李惠义点头回答道:“爷爷,带上娟妹妹可以,可是爷爷你一个人在这大山怎么办?”

    爷爷微笑回答道:“没事,小老头没有你们之前,还不是活的好好的。”

    思考一会,李惠义回答道:“好吧,那就带上娟妹妹”。

    听闻李惠义答应,爷爷开心不已。

    “就知道没有看错人,妮子别哭啦,去把爷爷珍藏多年的美酒拿来,今天爷俩要喝个痛快。”

    随着美酒到来,两人忘记即将分别的哀愁,开始喝了起来。

    一番狂饮,虽说三国的酒度数并不高,但李惠义还是感觉有点头疼。

    回到卧室,李惠义开始回忆历史现在趋势。

    太平道教正慢慢壮大,一旦爆发,就会摧毁这个腐败的大汉江山。

    而曹操现在应该还是一个议郎,要尽快去洛阳谋一个好差事。

    最好可以去北方,谋个一城一郡,那里势力复杂,有高句丽,有鲜卑人,是一个没人愿意去的地方,拿下它应该问题不大。

    北方可以产出大量战马,百姓民风也是彪悍,个个都是当兵好料。

    有远离朝廷,可以养精蓄锐,只待中原有变,驱一精锐部队,逐鹿中原,大事可成。

    计划是规划好,可眼下还要提高知名度,不然北方偏远地区,没有名气,怕会无人来投。

    名气对于一个现代人,穿越过去的还不好说,随便来几首诗仙的诗,不就可以名扬天下。

    而经过十几天的了解,李惠义也弄清此地,是代郡治下,离洛阳不是很远。

    第二天一早,爷爷给李惠义二人准备好了上路干粮。

    娟妮子恋恋不舍的向爷爷告辞,而李惠义则在一旁默而不语,等待娟妮子收拾好心情,方才踏上去洛阳的路。
………………………………

第3章 前往洛阳

    三天后响午,李惠义两人正在路上行走,突然娟妮子好奇问道:“惠义哥哥,此去洛阳是准备谋官吗?”

    李惠义点头回答道:“是啊!准备谋福一方百姓,给他们安稳生活,而不是流离失所。”

    眼下太平道教猖獗,迟早是朝廷心腹大患,可是朝廷之中,根本无人注意此情况,还以为大汉江山永存。

    李惠义心中抱怨一番,抬头看了看前面,发现有家小店,于是对娟妮子说道:

    “快点走,前面有家饭店,去点一些吃食。”

    听闻有吃的,娟妮子微笑回答道:“好啊,娟儿早就饿了。”

    说完两个人加快了步伐,快速向前走去。

    来到小店,李惠义对小二说,“来点米饭,再来点本店特色肉食”。

    小二擦了擦桌子回答道:“好的,客官您稍等。”

    等待片刻,饭菜就已端来,李惠义叫住端菜小二问道:“小二哥,打听一个事,这里离洛阳还有多远?”

    见问话之人如此客气,小二赶紧回答道:“客官,看您是外地的吧,以客官二人脚力,到洛阳也就差不多七天路程。”

    李惠义点头回答道:”谢谢小哥,那没事,你去忙吧。”

    小二点头招呼一声,就转身离去。

    “先生此去洛阳谋取前程,可为很难,天下现在谁人不知,有钱可以做官,先生身无分文,空有满腹经纶,想必是无报国之门啊”。

    “元直此话不错,但是老夫与那蔡大人有约,不得不去。”

    “既然元直能有此见解,为何还要动刀动枪,如果元直从文,一定会有更高成就。”

    “先生不知,元直正有此意,可无奈没有名师指导。”

    “元直可听闻颍川学院”。

    “当然知道,颍川学院和水镜山庄是当今最好的书院,在下就那里人,也曾去过,可惜并不好进。”

    “元直,老夫与那颍川学院有旧,给你书信一封,圆了元直求学之梦。”

    “那感谢先生!”

    听到元直两字,李惠义当时兴奋不已,赶紧双眼望去,就见刚刚对话的,是一青年男子和一长者书生。

    徐元直,刘备早期重要军师,刘备得到他以后,才开始走上坡。

    为了套近乎,李惠义故意来到二人那桌问道:

    “刚听到两位要前往洛阳,不知可否一起,在下和小妹也是前往洛阳,可眼下道路不平,遍地山贼,不知可否结伴而行?”

    年轻那人未想太快,直接回答道:“此话说的太对了,在下就是与先生在山贼打劫中认识的。”

    年长者看了看李惠义说道:“小兄弟要不嫌弃老夫累赘,那就一起同行吧。”

    “先生那里话,是小子打扰二位。”李惠义心中一喜,赶紧回答,随后又招呼小二。

    “小二在上点菜,我等要共饮几杯!”

    吃吃喝喝,大家话也打开,这让李惠义乐的不行,心想这下徐元直还能跑,天助我也。

    为了抛砖引玉,李惠义借酒意叹气道:

    “现如今十常侍当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