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争战三国-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忠为何会留下,那还要从刘表派人送来的书信说起。
当时为了医治黄叙,黄忠押运粮草,斩杀袁绍大将。
而袁绍本想让刘表写信将黄忠骗来,可那想自己败的如此之快,根本没有等到书信。
造化弄人,黄忠接到刘表书信,见上面的责备之言,当时寒心无比。
相比李惠义的嘘寒问暖,让黄忠心中不由产生疑惑,自己为刘表立下汗马功劳,从未有过赏赐,眼下只是一件小事,竟然千里派人前来责备,还要向袁绍低头认错,如此主公,还有何追随之心。
黄忠心灰意冷,可在李惠义的糖衣炮弹下,渐渐恢复斗志,并转投其麾下。
首战就得重用,率军踏平高句丽,俘虏其新王大臣数十余人,并助老将军朱儁,在带方建设新郡,逐步掌控高句丽本土。
眼下听闻李惠义任他为先锋,黄忠内心感动不已,庆幸中年还能遇上明主。
()
………………………………
第371章 未卜先知
黄忠恭敬道:“是,未将一定将公孙瓒兵马调动起来。”
李惠义点头道:“好,黄将军之勇,本候深信不疑,不过遇事,还要与元直多多商量。”
黄忠道:“主公放心,未将征战沙场多年,深知谋者之利,必会与徐先生多多交谈。”
就因黄忠为将多年,李惠义才会将徐庶派给他,做为副手,已让徐庶尽快成为一流谋士。
徐庶刚学成归来,就得李惠义如此重用,心中自然感动不已,发誓要成为陈宫一般的存在。
而此次做为讨伐公孙瓒的先锋,就是一个最好时机。
见徐庶略带紧张的脸,李惠义微微点头,随后大声命令道:“剩下诸将,整军时刻待命,待时机一到,就随本候大军压境,一举拿下翼、青两州。”
“是!”
“是!”
……
虽然没有立即前往战场,但诸将还是充满期待,毕竟战火一起,肯定要用上他们。首发
武官安排妥当,剩下只有谋划妥善计划,所以李惠义让武将先行离去准备。
因新投不久,徐庶本要离去,可在李惠义的亲点下,还是留了下来。
看着麾下谋士团渐渐壮大,李惠义微笑道:“诸位可知,为何本候一定坚持出兵。”
眼下诸侯讨伐袁术,李惠义此时出兵,必会落人把柄,当初刚提议之时,就被郭嘉等人反对过。
可李惠义力排众议,非要选择出兵,众人也无可奈何。
眼下见李惠义有意道出原由,众人皆是摇头翘首以盼。
李惠义看着眼里,故做神秘说道:“诸位可有关注风雨变幻,此时已是五月,今年下过几场大雨?”
嗯?
大雨,对哦,今年的雨水确实要比往年少了许多,虽然下过几场,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那和出兵有什么关系。(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难道?……
郭嘉脸色一变道:“主公是说,今年会发生旱灾?”
旱灾?
此话一出,在座数人皆是脸色一变,紧盯李惠义,想确认是否真有此事。
李惠义点点头道:“对,难遇的大旱,百姓会颗粒无收。”
“啊!”
“啊!”
……
听闻李惠义亲口道出,众人纵是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呼。
李惠义安慰道:“放心,本候早已通知各郡,挖掘深井,已备不时之需。”
“另外今年开荒大军,也全部前去建设新郡,所以不会多大损失。”
“至于储备粮食,本候也已派人前往各地,秘密高价收购,所以治下,不会有缺粮困境。”
未卜先知,这一词在众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
知道旱灾到来,提前预防,并将一部分劳力安排他事,确实想到他人前头。
陈宫说道:“若真有旱灾,主公此次出兵,可谓天助,到时将势力伸进富庶的徐州、兖州,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惠义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眼下主要拿下翼州、青州,至于刘备、曹操,大局未定时,还是不要交恶为好。”
稳妥推进,没有风险,确实不错。
田丰道:“嗯,有理,不过若有机会,占住一角,为将来打好基础,倒也不失为一招暗棋。”
李惠义点头道:“所以就要靠诸位,在前方相机行事。”
在座众人微微点头,但有两人,好像心中有话。
看着沉默一言不发的贾诩,李惠义发问道:“文和,你对此事可有看法?”
贾诩拱手回答道:“若真按主公所说,拿下翼州、青州,必然不成问题,但两州人口加起,也是一笔不小数目,应要想出安顿之策,若粮食不够,只怕会引起动乱。”
早已忍耐许久的郭嘉,也出言附和道:“对,主公应尽早打算。”
李惠义思考一会道:“拿下两州,招募精壮前往带方,让他们建设新郡,如何?”
“至于粮食吗,本候欲将囤积的纸张书籍卖出,再购买一些,免得到时负担加重,大军应缺粮停下进攻。”
徐庶这时小心翼翼说道:“主公,既然要向他处出售纸张书籍,那此时围城,只怕不妥。”
准备许久计划,李惠义自然不会放弃,不过徐庶所说,也不无道理。
“嗯,有理。”李惠义道:“对了,要不让邺城甄家出头,来完成此事。”
邺城甄家,商铺不说布满大汉各地,但各州都有一二分店,让他出来主持,确实可以省去不少难题。
而一直管理邺城的陈宫,略作思考道:“甄家一直明面与我等没有往来,但暗地确实时常帮助,此事由他出面,倒也可起迷惑作用。”
李惠义道:“嗯,此事就全权交给公台处理。”
“是。”陈宫拱手领命。
见提的建议,被李惠义采纳,徐庶紧张的心安稳不少。
李惠义看着眼里,问道:“诸位可还有建议?”
众人互望一眼,微微摇头。
“好。”李惠义道:“既然没有问题,那本候就安排一下,贾诩留守后方,总督粮草之事。”
“是。”贾诩恭敬领命。
李惠义接着说道:“陈宫、田丰各回领地,尽快聚集大军到达指定位置,伺机而动,郭嘉随本候,在五日后,大军直逼渤海,拿下公孙瓒。”
“是!”
“是!”
“是!”
各司其职,各自离去,李惠义沉默数年,终于要重显众人眼前。
是一战成名,还是折戟沉沙,一切皆是未知。
远在渤海的公孙瓒,虽然得知李惠义大军往渤海而来,但并未放着眼里。
因这数年来,李惠义大军经常前来渤海,说是搞什么演练,首次倒是弄的他提心吊胆。
可数次下来,也不见大军发起进攻,公孙瓒早已不放着心里,只当一场表演来看。
不过该做的防备,公孙瓒还是简单交代一番,毕竟大军就在城外,万一心血来潮,前来攻城,那也是难已预料。
如此情况下,黄忠率领的白虎军团,两个师,轻而易举就包围了渤海。
兵临城下,公孙瓒还抱着幻想,以为只是李惠义的恐吓手段。
直到黄忠在城下叫阵,公孙瓒才匆匆忙忙赶到城楼。
看着城下身穿盔甲,手握锋利兵器的将士,公孙瓒心中发寒。
一般全身装备盔甲的大军,不是诸侯精锐,就是嫡系部队,看来此次是来者不善。
公孙瓒心中阵阵懊恼,同时暗骂李惠义卑鄙无耻,用什么演练迷惑自己。更新最快手机端:://
()
………………………………
第372章 李曙
就在公孙瓒胆寒分神之际,黄忠拍马上前,来到城下百米,勒马持刀遥指城楼道:
“公孙匹夫,你放任匈奴进入并州,使一州百姓生灵涂炭,辽东候奉百姓请愿,前来拿你问罪,还不快快出来束手就擒。”
心慌脸不慌,公孙瓒不屑道:“本将若有过错,只有天子圣断,还轮不到李惠义,在这指手画脚。”
“黄忠,你个背信弃义之人,本将不想与你对话,还是快快退去,免得自取其辱。”
千变万化,不离本渊,叫阵也不过分两种而已。
一是阵前斗将,斩杀敌军大将,已振士气。
二是宣告出兵之由,占据大义,鼓舞军心。
斗阵,观公孙瓒言语,已是不可能,出兵之由,也已宣告,叫阵已无了意义。
黄忠脸色一冷,拉弓搭箭欲射杀公孙瓒,可见他已躲向兵士身后,只能将手中羽箭射向一旁飘扬的旗帜。
“簌!”
“咔嚓!”
旗帜随箭而断,掉落城下,白虎军团爆发出欢呼声。
“威武!”
“威武!”
“威武!”
黄忠收弓拔马而回,紧接着投入一个师兵力,向四门发起猛攻。
一个师,除了后勤团,其余五个团全部投入攻城序列,让渤海城一时岌岌可危。
如此锋锐的攻击,公孙瓒相信,李惠义这是铁了心,要拿下渤海。
撕心裂肺的吼叫,亲自上前杀敌,稳住涣散的军心,公孙瓒勉强守下城池,迎来了期待的夜晚。
严令交待一番,公孙瓒拖着疲劳的身躯,回到府上。
简单吃了一点食物,公孙瓒恢复一丝体力,也不管身上难闻的血腥味,就召来麾下亲信,准备商议出路。
众人齐聚,一番商议,也就得出一个结论,聚集兵力死守渤海,向袁绍请援。
死马当马活医,公孙瓒连夜派出数十路传令兵,确保一定有人杀出重围,将消息送出。
公孙瓒提心吊胆的请援,而城外的李军大营中,黄忠正大摆酒宴,犒劳各团军官。
军械齐全,此次攻城,并没有多大损失,也不过一千余人。
这让众人信心满满,相信只要再攻三日,必可拿下城池。
黄叙,经过数年的医治,身体已是康复,此时担任白虎军团营长之职。
饮了数杯,黄叙脸色略红,站起道:“军团长,今日一战,渤海已是摇摇欲坠,未将明日愿率本营,做为敢死营,先破一门,迎大军进城。”
“嗯?”黄忠笑容一收道:“各团都未发言,你区区一营长,再这胡言乱语,还不退下。”
黄忠治军严厉,对自己儿子,更是苛刻,黄叙能有营长之职,也全靠他自己拼搏得来。
见黄忠驳了请求,黄叙一脸不甘,可还是无奈坐下。
徐庶看着眼里,出声打破尴尬道:“诸位求战心切,主公得知,必会非常欣慰,可我等接到的命令,是调动公孙瓒的兵马。”
“所以这渤海城,暂时还不能破,诸位再忍上几日。”
黄忠点头道:“对,为将者,要以大局为先,而不是只会战场厮杀。”
此话说给何人听,帐内众人皆是清楚不过。
黄叙脸色加红一些说道:“未将知错,请军团长责罚。”
“报!城内冲出数十骑兵,已突围而出。”
黄忠正欲开口,就被一兵士冲入帐内打断。
徐庶、黄忠互望一眼,没想到公孙瓒如此沉不住气,只是一天,就派人请援。
脸露微笑,黄忠道:“明日起,各部围城佯攻,不可造成过多伤亡,否则军法处置。”
“是!”
“是!”
…………
渤海经过一日猛攻,进入平衡的拉据,双方互相较量嗓门,喊声震天动地,伤亡确寥寥无几。
而公孙瓒麾下兵马,接到紧急命令,开始向渤海靠拢。
此时的李惠义,也准备率军前往渤海。
李府。
李惠义看着拉扯衣角的李曙,一脸无奈说道:“曙儿乖,战场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还是和魏延哥哥,前往城外打猎,好不好?”
李曙嘟起嘴巴说道:“父亲大人,曙儿就要去吗,曙儿和典师傅已习武许久,到了战场,肯定可以自保,父亲大人就放心吧。”
李惠义白了一眼立在身后的典韦,吓唬李曙道:“你在这样,为父可告诉你母亲大人了。”
听闻此话,李曙松开手,一脸不悦的看着李惠义。
眼看大军出发将至,李惠义对着李曙身后的魏延说道:“看着小姐,别让她离开府门半步。”
魏延恭敬道:“是,候爷放心,小人一定看住少主,决不离开半步。”
“嗯。”李惠义点点头,转身招呼典韦离去。
“典韦,你教一个小女孩舞枪弄棒,有何感想?”
“嘿嘿嘿,主公,那不是无聊吗,感想吗,还挺好的。”
“那照你说,本候还要感谢你不成?”
“哎,感谢就不用,少主,确实是个练武……”
看着两人嘀嘀咕咕离去,李曙脸上露出诡异笑容。“魏延,你不是老想上战场吗?”
十五有余,在汉朝已是达到入伍年纪,魏延确有入伍之心,也曾提出,可被李惠义拒绝了。
眼下听闻李曙之言,心中产生一丝狂热,可有快速平抚下去。“少主,候爷有交待……”
见没说动魏延,李曙打断道:“父亲、父亲,他有不会吃人,本小姐就问你,到底想不想上战场?”
“想!”魏延一口应下,随后说道:“可候爷知道,肯定会派人将我们送回,少主还是安心待在家里,小人陪你练习枪法。”
李曙小眼一翻道:“胆小怕事,还想上战场,做梦吧。”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魏延听闻此话,脸色快速变幻。“少主,小人是为你好。”
李曙道:“为我好,就随本小姐前往战场。”
魏延沉默不语,一时摇摆不定。
李曙双眼闪过一丝精芒道:“放心,出了事情,本小姐一人担下。”
见魏延还是犹豫不决,李曙上前拉着他,就往府外跑去。“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还想成大事。”
审时度势,揣摩人心,是郭嘉给李曙授课的第一句,也是她必备功课,魏延经她三言两语,心中早已躁动不止,半推半就,也随她去了。
对于李曙,李惠义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子,就让她学习针织女红,反而请郭嘉用心教导,一副当接班人培养对待。
………………………………
第373章 攻城
对于子嗣,李惠义没有只培养一人的想法,反而希望个个成才,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对于将大权传给谁,李惠义心中早有打算,至于剩下的,也早为他们想好出路。
为了时刻提醒告诫自己,李惠义也将蔡文姬、娟妮子先后诞下的两子,分别取名为李建成、李世民。
汉朝三字贱名,当初李惠义公布之时,陈宫也曾带头反对,可被李惠义一句话,给顶了回去。
“三字、两字,皆在自身,要是自身无用,给你一字,有能如何。”
书归正传,李惠义的离去,让家中两位夫人魂不守舍,直到夜晚来临,方才注意到李曙不见。
全城一番寻找下,毫无踪迹,两人终于意识到,李曙可能出事。
娟夫人经历过大风大浪,在短暂的慌神,就已反应过来,派人将贾诩秘密请来。
一番简单交流下,贾诩已知来龙去脉,略作思考道:“两位夫人莫慌,小姐和魏延同时出城,想必是去了渤海。”
渤海?
那不是夫君即将攻打的城池吗,曙儿去那干什么?
娟夫人疑惑道:“先生,曙儿一个女孩子,会前往渤海战场?”
贾诩认真说道:“夫人要是不信,可派人通知候爷,想必要不了数日,必会有消息传来。”
娟夫人半信半疑道:“好,本夫人立刻派人通知夫君,还劳先生在城内,继续寻找。”
贾诩道:“夫人无需客气,诩这就离去安排。”
做为城中一霸的李曙,若还在城内,早就被抓回府中。
对于李曙的性格,贾诩不说十分了解,也敢保证略知一二。
虽然心中已知人不城中,但为了稳娟夫人之心,贾诩还是派出一个连队,在城中四处秘密寻找。
消息传到李惠义耳中,让他暴跳如雷,但有不能为了一件小事,将大军搅得天翻地覆,只能命令各部秘密回营查探。
可机灵聪慧的李曙,那会混着军中,此时正在大军后方三十里处,呼呼大睡。
小插曲一闪而过,经过数日的行军,李惠义也赶到渤海。
匆匆召来黄忠一番询问,得知公孙瓒像预想一般,召来数万大军,当即下令集结,准备前去会会多年未见老友。
银盔银甲,骑坐高头大马,李惠义略前身后十余战将半个马身,快速来到被围的渤海城下。
挥停跟随诸将,李惠义拍马上前,遥望城楼喊道:“伯珪兄,多年未见,可还过的好。”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公孙瓒独眼猛睁,怒吼道:“李惠义,这渤海城,将会吞噬你的大军,连你也要葬身于此。”
李惠义冷冷道:“城内现有五万大军,本候有八万,不过要攻破此城,只需一万足已,伯珪兄还是出城投降吧,本候会留你一命。”
自信猖狂,让人不由的相信,李惠义说的,都是真的。
公孙瓒看着眼里,冷冷说道:“有本事就来攻,在这大放厥词,想恐惑人心,真是可笑至极。”
李惠义摇摇头,拔马而回,对黄忠道:“明晚本候要在城中入睡,汉升前去准备吧。”
没有激动人心的言语,但表明了李惠义的决心,黄忠抱拳行了一礼,率部离去攻城。
“传军团长之令,全力进攻”
……
佯攻十余日,白虎军团的将士,早已憋足力气,此时得了将令,个个双眼露出红光,悍不畏死的向城楼攀爬。
压力猛增,公孙瓒看着已经登上城楼的李军,只能无奈挥舞兵器,加入守城。
虽说城中有五万大军,但论装备精良,可能都不及李军的三分之一。
四门城楼,能摆下的也就万余人,李军一度猛攻,一个时辰就占据住城楼一角。
可接下来,确并没有扩大战果,反而陷入车轮战。
看着局势受阻,黄忠略显着急,大声喊道:去将黄营长叫来。”
守着一旁的传令兵听闻命令,赶紧飞马前去。
不一会,浑身盔甲布满血迹的黄叙,匆匆赶来。“军团长,有何命令?”
黄忠道:“黄营长,现命你部组成敢死军,强破一门,可有把握?”
黄叙抱拳道:“不破一门,未将提头来见。”
黄忠点点头道:“好,此战若胜,本将亲自为你请功。”
“多谢军团长。”黄叙转身,大步离去。
重新冲到城门,黄叙一把推开抱着冲车的兵士,自己亲自上阵。
“兄弟们,军团长、主公可在后面看着,加把劲,撞开城门!”
“嘿!”
“砰!”
“嘿!”
“砰!”
…………
“哐当!”
猛烈撞击半个时辰,终于在一声巨响下,城门无力的倒下。
黄忠见此,连忙投入一个团兵力,随着黄叙所部,突杀进入城中。
可公孙瓒已无退路,自然不会如此轻易让李军冲入城内,也赶紧投入兵马,堵着门口。
狭窄的城门口,仿佛绞肉机一般,不断的有人倒下,也有不断踩着尸体冲来的兵士,双方互不相让。
看着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郭嘉出声道:“主公,天色不早,该鸣金收兵了。”
“嗯?”李惠义瞄了一眼郭嘉,点点头道:“好,不过攻下的北门,不可放弃,快去传令。”
见一旁亲卫已去传令,李惠义拔马率领诸将离去。
得知李惠义命令,黄忠虽然疑惑,但还是下令其余三门撤退,命北门黄叙停止突进,稳住已有战果,就匆匆前往营寨。
进入帅帐,见李惠义与众人都在,黄忠行礼道:“未将见过主公。”
“快入座。”李惠义微笑道:“汉升是否疑惑,为何要下令停止进攻。”
刚一入座,听闻询问,黄忠回答道:“未将只听号令,不问原由。”
李惠义道:“好,今日一战,公孙瓒必是胆寒,暂缓进攻,就是为了让他率军突围,减少伤亡。”
“太史慈听令,公孙瓒必会从南门突围,命你亥时率本部青龙军团,前去南门十里处设伏,遇见公孙瓒大军,就将其全部留下。”
太史慈抱拳道:“是,未将一定取来公孙瓒首级。”
青龙军团兵士,来自各异族部落,是当初各部前来臣服时,李惠义向各部落提出的兵役策,征招入伍的。
所谓兵役策,就是各部落每五年要配合李惠义,向他输送兵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
………………………………
第374章 突围
割韭菜,各部落当然不愿奉行兵役策,可李惠义以开放市场交易为砝码,并许诺为期五年,服役者即可自行决择是否离去。
先文后武,各部落还是不愿,李惠义也不勉强,而是带他们参观军营,随后命人护送他们前往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