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抱歉,刘备是我杀的-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关羽对此事如此认真,华兴便知他这次赌对了。

    心中暗自欣喜,脸上却故作轻蔑,口中二次骂道

    “哼!什么心存忠义?不过就是欺世盗名罢了。要我看,你不肯投降,只是为了保住你的名声而已,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大忠大义!”

    “放屁!”

    可这次还不等关羽开口,就听一旁的张飞抢先骂道

    “那照你这么说,所有不肯投降之人,都是欺世盗名?只有投降于你,才算是大忠大义?你这歪理邪说真是可笑至极!”

    见对方并不理解自己话中之意,华兴先冲张飞摇了摇头,随后才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将军此言差矣!在华某看来,忠义与否,绝不是简单的降或不降就能判定的。两位若以为只要不降就是忠,那你们对“忠义”的理解真的是太片面、太狭隘了。这样吧,我先问二位一个问题,你们的主公公孙瓒,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没想到华兴竟提起了他们的主公,关、张二人同时皱起了眉头。

    由于不清楚对方到底是何目的,他二人只是对视一眼,并未张口答复。

    “既然两位不肯回答,那就由华某代劳吧。”

    等了七八秒后,见这二人均无回复之意,华兴便自顾自的开口说道

    “据我所知,公孙将军目前正与袁绍开战,双方打得是胶着异常、难解难分。由于战线过长,公孙将军此时不仅缺兵,还更加缺将!尤其在面对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文丑时,贵军中除了二位之外,怕是再无人能敌。想要取胜,两位将军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所以,我相信公孙将军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你二人能尽快赶回幽州,与他一起对付死敌袁绍。我这么说应该没错吧?”

    幽州军的情况,关羽是再清楚不过了。

    正如华兴所言,公孙瓒确实很希望他二人尽快北上去应对袁绍,而不是留在此地耽误军情。

    所以在这件事上,关羽并未反驳,而是出言问道

    “那又如何?你说的这些,与忠义之事有何干系?”

    “当然有关,而且是关系重大!”

    带着一脸凝重的表情点了点头后,就听华兴义正言辞的说道

    “主公有难,希望你二人尽快赶回幽州助他一臂之力。可你二人呢?是丝毫不将主公的危难放在中上,反而要把性命白白丢在这里!敢问二位,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忠吗?如果这也是忠,顶多算是愚忠,它根本配不上‘大忠’二字。”

    华兴的此番言论虽然有些讨巧,但从逻辑上看,也确实有几分道理。关、张在听闻之后,脸色明显发生了变化。

    “所以,到底战死沙场是忠,还是留下性命回报主公是忠,还望两位将军三思而后行。”

    见自己的言论已经起到作用,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华兴又赶忙趁热打铁的道

    “另外,关于这个‘义’字,两位做的也是差强人意!”

    刚才被人说是“愚忠”,关、张二人本就不太舒服。

    此刻又听华兴说他们“义”字也没做好,二人的脸上立刻闪起了不悦之色。

    但还不等他们发作,华兴便已抢先说道

    “所谓‘义’,不光是刚正、节烈,更是为了情谊,愿意自我牺牲的勇气与态度。可看看你们,为了所谓的忠义和名声,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还非要以卵击石,不仅赔上自己的性命不说,就连跟随你们多年的将士也一并搭了进去,真是害人害己。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大义吗?”

    话到此处,华兴先稍稍顿了一下,随后才继续说道

    “另外,再想想你们的结义大哥——刘备!当年,你们口口声声说什么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同死’一事没有做到也就罢了,如今连大哥的血海深仇都没报,便要自寻死路,你们这么做也太不负责了吧?等去了九泉之下,你们有什么脸面去见你们的大哥刘备呢?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大义?若真是如此,哼,我看不要也罢!”

    刚才,听完华兴关于“忠”字的讲述,关、张二人心里就已经产生了变化,不再像当初那般坚定了。

    此刻,听完“义”字的讲解后,他们的思想变化就更大了。

    尤其是当华兴提起刘备时,他二人也深刻的感觉到,若连大仇都没报就这么死掉的话,那确实太可惜了!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他二人已被华兴成功洗脑,渐渐接受了投降一事。

    但在实施之前,关羽仍有几个问题想要说清楚,没过多久就听他一声长叹,抚须说道

    “唉!罢了、罢了!只要你肯接受关某的两个条件,我兄弟二人便愿意卸甲弃战。”


………………………………

第250章 两个条件

    “唉!罢了、罢了!只要你肯接受关某的两个条件,我兄弟二人便愿意卸甲弃战。”

    见对方终于松口了,华兴的脸上立刻露出欣喜之色

    “将军请讲,华某必洗耳恭听。”

    “第一,你必须保证我军所有兵士的安全,不可背信弃义,转头杀之!”

    “将军放心!我不仅不会伤害他们,还会派军医为贵军的伤员治伤,此事我可以用人格担保!”

    见华兴说话时面容坚定,不像是在敷衍自己,关羽这才点了点头,又说起了第二个条件

    “第二,关某丑话先说在前头,我兄弟二人今日只是弃战,并非归降!就算事后强迫于我,我们也不会为你这贼人卖命的。另外,若有朝一日,我兄弟能重回战场,到时定会再来找你寻仇,此事……你可愿接受?”

    说实话,这个条件真的是极为苛刻!

    只弃战不归降,本来就很不合常理。这之后,关羽竟还提出以后若有机会,他们还要来找华兴报仇!

    此话一出,就见张辽、唐盛等人纷纷皱眉摇头,认为该条件实在太过分了。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站在场中的华兴听过此言后,只是皱眉思索了片刻,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好!此事我答应了。华某绝不会强迫二位为我效力的,两位将军大可放心!”

    听华兴是亲口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关羽这才从马上跳下,一边跟张飞使了个眼色,一边将手中的大刀扔在了地上。带着身后二十多位兵士,缓缓向对面走去。

    ……

    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战场上仍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幽州军的军营。

    敌军的主帅虽然是弃战投降了,但在敌军营地之内还有不少兵士驻留。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将关羽等人押回军营后,华兴第一时间点了五百精兵,马不停蹄的赶往了远在几里外的敌军营地。

    算上赵护军带领的一千伏兵,关羽今日一共调用了两千兵士,另有一千兵士留在了营中。

    虽然听上去是人数不少,但其实在这一千人中,有一大半都是之前的伤兵,并无战力。

    再加上,在得知关、张两位将军都已被敌军抓走后,营内将士们立刻没了主心骨。

    象征性的反抗了两下便放弃了战斗,被对方是连人带物的全都绑回了镮辕村。

    换句话说,华兴没费一兵一卒,便将对方的老窝给端了。

    除此之外,华兴军在当天下午,也将掉入陷阱的敌军将士们全都解救了出来。

    在这些人中,有近七成的兵士都负了伤,救出坑后便当场被送去了医务区接受治疗。没有受伤的兵士,则跟普通的俘虏关在了一起。

    由于这次抓获的战俘数量太多,营内的牢房根本不够用,华兴干脆在村外找了块地,搭建了一处临时牢房,专门用来关押幽州战俘。

    在牢区的东侧,是华兴专门搭建的一处医疗区,用来关押与医治所有受伤的兵士;

    在牢区的西侧,则是普通牢区,没有受伤的兵士与将领都暂时住在这里。

    战俘区的最外围,是一圈临时搭建的,大约有两米多高的木制栅栏。

    在栅栏之外,华兴还另行安排了十多组全副武装的兵士在日夜巡逻。正常情况下,战俘是不可能逃出牢区的。

    为了帮助众多战俘治伤,华兴几乎将军内所有的军医都调去了东侧的医疗区。

    在每间大帐之内,都至少配有一位军医在日夜不停的救治病人。

    由于缺乏人手,期间就连华佗和他刚收的几个弟子,都被华兴借来帮忙了。

    医疗区内,哪哪都是一片忙忙碌碌的景象。

    说句实话,这般待遇比起其他地方的战俘,真是高出了不知多少倍!

    且不说医治的效果如何,就冲华兴军没有将这些战俘扔在一旁自生自灭的态度,大伙心里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要是换作其他军阀,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礼遇。

    所以,虽然没人敢直言表达,但在这些伤兵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已萌生了感激之情。

    ……

    安排好所有战俘事宜后,华兴命人进行了一次战后统计

    经此一役,在人员方面,幽州军是损失惨重。

    满共三千兵士,有五百人死亡,一千两百人受伤,一千人被俘,另有三百人不知去向很可能是在战斗时偷偷跑路了)。

    而华兴军方面,在黑铁盾阵和英明决策的帮助下,他们的损伤非常之小。

    二十多天下来,死亡人数仅有十人,伤者也不过六十。

    相比之下,华兴军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即便如此,华兴还是按照传统,让兵士们将己方死者的遗体全都带了回来。

    并专程为这十位为城捐躯的勇士们,举办了一场庄严而肃穆的葬礼,向逝者献上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

    而在物资方面,华兴军也是收获颇丰。

    在敌军营地之内,他们共缴获了银两七百,粮草若干,马匹八十,弓箭一百,以及长戟三千。

    辛苦了这么久,也总算没有白忙乎一场!

    ……

    整整两天过去,战场的打扫工作才算接近尾声。

    第三天清晨,华兴刚来到指挥室,就见到张辽等人已在此恭候多时。

    如往日一般,众人先汇报了一番日常工作。

    待正事全部说完,已是一小时后,场内几人才三言两语的闲聊了起来。

    “哎呀!这都过去三天了,可我还是感觉跟做梦一般!我们……真的赢了啊?”

    率先开口之人是唐盛。

    类似的言语,他已经连续说好几天了,但仍没说够,脸上依旧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我说唐盛,你天天这么说,不嫌烦吗?”

    此话一出,就见张辽没好气的瞪了唐盛一眼,脸上尽是嫌弃之色

    “你好歹也是位将军,打了胜仗就这般模样,真是太丢人了!”

    “这有什么好丢人啊?我军以一千兵力大胜敌军三千,且几乎无人伤亡。如此骄人的战绩,在我唐盛看来,别说三天了,就算说上十年八年也不为过!”


………………………………

第251章 心服口服

    “这有什么好丢人啊?我军以一千兵力大胜敌军三千,且几乎无人伤亡。如此骄人的战绩,在我唐盛看来,别说三天了,就算说上十年八年也不为过!”

    不以为然的耸了耸肩后,唐盛的目光忽然停在了张辽脚下的一面黑铁大盾之上,就见他带着一脸狐疑,话音一转道

    “哎?我说文远兄,我记得你的兵器不是月牙戟么?你怎么今天带了面盾牌来啊?”

    “哦,你说这个啊……”

    见对方问起此事,张辽顺势从地上将盾牌捡起,一边爱不释手的抚摸,一边笑嘻嘻的回道

    “这是我让左大哥专门为我打造的铁盾。嘿嘿,今早刚刚出炉,我打算等下去校场练练手。”

    “咦?你让左丰大哥给你打了面盾牌?”听闻此言,唐盛就更加困惑了

    “我记得你之前不是一直反对用盾吗?说什么……世间最强的兵器是长戟,用精铁造盾简直就是浪费。怎么现在突然改主意了?”

    此话一出,就见张辽的脸上立刻泛起了淡淡的红光。

    早在几个月前,张辽确实说过类似的言语,因为他当时并不了解黑铁盾阵的威力。

    但经此一役,他对盾阵的看法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是认可,甚至还有些仰慕!

    所以,他才让左丰也帮他打了一面黑铁大盾,准备抽空操练起来。

    此刻,听唐盛又提起此事,张辽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嘿嘿,那是、那是我以前的看法,很不成熟,不作数的。还是师傅说的对,盾阵的确很强,比起单一的戟阵和弓兵阵,都要强出太多。不仅可攻可受,而且几乎没有弱点。以后我也得多加练习!”

    之前,在商讨该打造何种武器时,华兴军中是众说纷纭。

    有人想造戟,有人要造矛,还有人提议造弓箭……但最终都被华兴否了,并要求左丰全力打造盾牌。

    对此,大伙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多少有些不太认同。

    认为华兴的决定太过保守,真打起仗来肯定会吃亏。

    直到今日一战,当大伙亲眼目睹了此阵的威力后,华兴军中再无一人心存疑虑。对华兴设计的这套黑铁盾阵,人人都已心服口服。

    “张将军所言极是!”

    听张辽这么一夸,坐在一旁的魏阔也终于忍不住了,带着一脸的激动道

    “我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黑铁盾阵确实功不可没,它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强阵法!不过在末将看来,除了盾阵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哦?是什么啊?”张辽好奇道。

    “那就是华将军安排的精妙战术!”

    魏阔此言虽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细想之下,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若没有华兴这套精妙的战术在,仅靠一个黑铁盾阵,华兴军是不可能大获全胜的。

    其实,早在华兴提出要与幽州军公平对决的当天,他就已经大致想好了战术。

    他知道,对方虽然答应了自己要公平对决,但为了最终的胜利,关羽定会私设伏兵埋伏自己的。

    所以在当天中午,华兴便命斥候组全员出动,务必在大军出发之前,打探到敌军的动向。

    李昂所率领斥候组,也确实没让华兴失望。

    经过一天一夜的监视,他们是第一时间掌握了敌军的动向,并在次日出发前,将此事汇报给了华兴。

    掌握了敌军的情报后,华兴很快就拟好了最终的策略。

    他知道,仅靠自己的一千兵士,是很难直接击败敌军的。

    就算有强大的盾阵支撑,在两倍于自己的兵力下,他也没有十成的把握能够在硬碰硬的情况下击败敌军。

    所以,想要取得胜利,他还需要利用一些外部资源。

    而此刻,最便于利用的资源,就只有位于城门不远处的陷阱大阵了。

    因此,华兴刚一入战场,便跟关羽斗起了演技

    一开始,先是以盾阵强势回应,全军大举进攻;

    后来,待伏兵一出现,他便故作不敌,兵分五路主动向城下撤去,给人感觉想要逃回村内一般。

    关、张二人对华兴是恨之入骨,他们才不会让华兴轻易逃跑,所以是想都没想便追了去上。

    结果,还不到半柱香的功夫,便一个接一个的落入了陷阱之中……

    “嗯!魏护军言之有理,这场胜利确实离不开将军的妙计,华将军真是文武双全啊!”在魏阔的影响下,唐盛也不由自主的夸了一句。

    见魏、唐二人都在称赞华兴,张辽也不甘落后,张嘴便道

    “那是当然了!师傅可是懂得奇门遁甲之人,弄几个小陷阱还不是信手拈来?今日遇到师傅这般对手,关羽和张飞只能自认倒霉喽!”

    “行了、行了!平日里真没看出来,你们几个拍马屁的功夫,倒是一个赛过一个!”

    没好气的摇了摇头后,就听华兴话音一转,跟众人问起了战俘的情况

    “对了,这两天战俘区的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听华兴问起此事,张辽立马收起笑容,如实的回道

    “没什么特殊情况,这帮家伙都挺老实的。要说意外嘛,就是昨天又有两位伤员不治身亡,被抬出了牢区……”

    虽然配备了郎中,也调来了草药,但对那些伤势过重的兵士们,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华兴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有人离世的消息。

    “唉!又有两人啊……”

    遗憾的摇了摇头后,就听华兴又出言问道

    “那关、张二人,他们现在什么情况?”

    “你说他俩啊……”提起这两个家伙,张辽的脸上不禁划过一抹笑意

    “那姓张的是个急性子,天天在牢里大呼小叫的。吃饱了就想找人比武,住在他周边的兵士都被他打怕了。现在见他出来,人人都倒头装睡,已经没人愿意跟他切磋了。”

    “哦?都被关在牢区了,还这么能打?呵呵,这个张飞也真是的……”摇头笑了笑后,就听华兴又道

    “那关羽呢?”

    “这姓关的倒有所不同,此人平日话不多,没事就喜欢抱本书坐那看。虽然看不到书名,但书页早已旧得不像样子,感觉被翻过好几百遍了,可他还能看得进去。这种人还真是少见!”


………………………………

第252章 土山三约

    “这姓关的倒有所不同,此人平日话不多,没事就喜欢抱本书坐那看。虽然看不到书名,但书页早已旧得不像样子,感觉被翻过好几百遍了,可他还能看得进去。这种人还真是少见!”

    汇报完这二人的情况,见华兴只是轻轻点头,并未继续发问,张辽便趁机问了一句:

    “对了师傅,有个事我一直忘了问。当初,关羽开出的条件那么过分,您为何会答应他啊?”

    由于前两日事情太多,张辽一直想问但没有机会。

    今天终于让他逮到时间了,便将困扰了他好几天的疑惑抛了出来。

    听对方问起此事,华兴的眼神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口中也随之发出了一声轻叹。

    说句真心话,刚听到关羽提出的投降条款时,华兴也认为对方的要求太过分了。

    不肯效力就算了,关羽居然还直言不讳的说,以后要是有机会,还要来找自己报仇!

    如此“白眼狼”的条件,任谁听过之后都不可能舒服。

    但是华兴在三思之后,最终还是没有拒绝对方。

    因为正是这个苛刻的条件,让他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土山三约”。

    该典故是发生在刘备并未死亡的那段历史之中。

    有一次,刘备军打了败仗,刘、关、张三人被曹操大军冲散。关羽比较倒霉,正好被曹操给抓了。

    被抓之后,为了保护几位同行的嫂嫂,关羽迫不得已接受了曹操的招降。

    但是,就如前日一般,在投降之前关羽跟曹操也提出了几点要求,俗称“土山三约”:

    第一,他是降汉不降曹,绝不为曹操效力;

    第二,必须保两位嫂嫂(刘备的夫人)平安;

    第三,日后一旦得知了刘备下落,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

    不得不说,除了第二点外,剩下了的两个条件,也是充满了“白眼狼”属性,跟他几日前和华兴提出的条件是非常相似。

    这也就不难看出,关羽并不是针对华兴才提出如此条件,而是他的行事作风本就如此。

    无论面对曹操也好,还是应对华兴也罢,想让此人投降,都得接受这种奇葩的条件。

    所以在想通此点后,华兴心里面也好受了许多。

    再者说,当初曹操为了得贤,都能豁达的答应此事,他华兴又有何不可呢?

    于是在短暂的思量之后,华兴便没再计较,一口答应了下来。

    但在面对张辽时,华兴肯定不会讲那么细。

    尤其是关于土山三约一事,在现在这条历史线上,它根本就没发生过,以后也不可能发生,说了也是白说。

    因此,华兴想了想后,只是简单的回复道:

    “关、张二人武艺非凡,又都是忠义之士,华某是真心敬佩。若我当日不答应对方,他二人很可能会死在战场之上,实在是太过可惜。所以,那条件虽然是过分了些,但为了不让他二人白白牺牲,我还是答应了下来。”

    对这位武艺高强的老乡,张辽其实也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说实话,他也不希望关羽就这么白白死在战场之上。

    所以,在听过华兴的言语,他立刻赞许的点了点头:

    “师傅所言极是!如此神勇之人,就这么死掉确实太可惜了。可是……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仇敌啊。您就不担心,他以后再跑来找你报仇吗?”

    面对张辽的担忧,华兴只是微微一笑,摇头回道:

    “公孙瓒的据点远在幽州,往返一趟都得个把月,怎么可能说来就来?再说了,要不是小皇帝从中作梗,公孙瓒才没空理咱们呢。所以在短时间内,他们也是有心无力,不可能再跑来报仇了。当然了,再退一步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