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潮水潮-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道多,过去我们部队来到这里剿匪,经常在树林河道迷失方向,没有向导没法前进,哈哈往前看啊,前面最高有鸟飞的树顶子下面就是阳明洞。”
吕长兴哈哈笑道:“看看你这个人说话真是费劲,到地方了你再说也不迟,怎么这么好的天我却感觉有点冷呢。”阳光很好,可是蔽日的树林里却感阴森,坑洼石子路上一阵颠簸拐进一节土路,阳明洞出现。
山脚下停住车,任一平说道:“你道怎地,这地方与咱们北方不同,再热的天只要站在树荫下就凉快,何况这里树木遮天,自然阴凉得很,咱们上山。”
阳明洞坐落在一座小山头上,只一面缓坡斜进猫跳河,看似一座独山,三面却与周围葱茏树林相连,形成一片弧形树海,远处看过来因此不知其原来地形分隔十分明确,几人从正面踏着石阶盘绕上山,台阶石面被乱草败叶覆盖,很多地方长满绿色苔藓,踩着残枝乱草没走多远,绕过石坎上小亭,阳明洞跃然眼前。
只见巍峨轩广的阳明洞大石洞,高十余丈,深有二十余长,洞后连通后山,形状完全天然,洞顶钟乳石虚悬倒挂,有的像雄鹰,有的像骏马,有的像云霞,龙飞凤舞姿态各异,洞里地面苔痕斑斓,四下野草,洞壁岩缝生长藤树,藤树盘曲翻骨吐绿,洞口高处显眼石壁有人工凿出横方,凿刻清道光庞霖题写的“奇境”两字,还有凿刻的明安贵荣题写“阳明先生遗爱处”多文。
见此境地,几人不禁肃容,静声踏步观瞧。
洞前,被伸出的洞顶半个覆盖的,一块不大的石板砌成平地上,石桌、石凳,白玉石围栏互为呼应,凭栏向下,可以观看满是大树野草的小坡下,飞鸟唱秋猫跳河绿波荡漾,实乃修身养性绝佳之地,众人称奇不已。
叫人称奇的是,洞口旁边一条通往山顶陡斜石阶前,有两颗钻天拔云的古柏,一左一右相距五六米夹住石梯,躯干不仅十分粗壮,而且格外挺拔,几人走到柏树前抚干抬头,被其冲天拨云气势震慑。
任一平见大家看得仔细笑道:“没见过吧诸位,我刚来这里也是一样的惊讶,这么不起眼的山上,竟然会有如此幽绝天地,更没想到的是,到处都是树,却这两颗格外不同,每次看了总会心生奇想。”
他说:“后来才知道,这里就是在黔史书上记载的王阳明先生过去办学的地方,老先生的名气很大,海外也有不少人士知道呢。”
原来如此,大家在石凳上坐下,想不到人家地方政府把咱们安排住在仙人境地,实在出乎意料,于是动问,想知道这里的故事和传说。
任一平说道:“我也说不全面,只是在这里工作挺忙间断了解一些,此时只能告诉你们一个大概情形。”
他说:“据说,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王阳明的学者,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被充军发配到了这里,到这里以后,为打发难以面对的无聊岁月,建立了书院,除了自己读书写字还为当地人民讲学,对当地人民文化发展很有贡献,当地人民为了感谢他,就在咱们刚才走过的那个小石坎上修了一座小亭子,王阳明给小亭子取名“何陋轩”,当地人还在咱们马上要上去的山顶修建了“君子厅”,君子厅旁建有梅花林园地,有一个写着“王文成公祠”的大房子,就是王阳明先生的龙岗书院旧址,里面挂着大匾写着“培养元气”,是王阳明先生闲时休息的地方,咱们休息片刻上去就看到了。”
大家听了连连称奇,心说要不是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旧时在这里隐居,想此荒凉森林野地,哪里会有如此超凡脱俗景致。
兴之所至,几人兴冲冲顺着石阶几步走上山顶,一看果然如此,直是一片仙人境地,而且,从山顶向外看去,田野,山林,险桥,猫跳河尽入眼底,视界极佳。
――――――――――――――
;
………………………………
第十一章 三潮水玄月飞鹰 二一
――――――――――――――
―君子厅外
――――――
旧林抚新云
险桥古至今
修文河清流
柔怀涌故情
;;;;
众人上得山来,在任一平的解说声中,站在翠绿浓浓的石顶耳听百鸟鸣唱,透过巨大树木形成的天棚,看着山下修文河流过险桥远远逊去极佳的视野,山风吹来顿觉一爽,因了阳明洞的历史渊源,更觉此山内涵深深。
任一平说道:“阳明洞这个历史古迹,它和咱国家一些历史事件联系着呢。”
众人不解,不是说王阳明老先生的故居嘛,却何来历史事件。
任一平说道:“国民党的老大蒋介石过去十分地看重它。”大家笑了,老蒋是旧社会的顶尖人物,天下随物意尔尽取,何来看重此蛮荒孤闻之地?
任一平说道:“你们不知道吧,当年张学良将军就被老蒋囚禁在这里好几年,前面宾阳堂就是张学良将军修身之地,据县志记载,当时山下四面兵将合围把守壁垒森严,远去几十公里与息烽集中营共为犄角,你们看看君子厅下那块大石头,就是那是个卧牛石,斜着写着将老先生的手迹“知行合一”。
看着大家不信神情,任一平转身疾步来到一尊巨大的卧牛石跟前:“就是这里。”
大家一看果然如此,只见巨大的青灰色卧牛石横躺君子亭脚下,身躯中段打磨横方,凿出“知行合一”四个苍劲大字,落款蒋中正。
到此,众人只得点头,对这个外面看着不起眼,实际暗藏深刻的阳明洞刮目相看,更对老蒋的心机暗暗感慨,你想当年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在这种菀匿蛮荒孤山,天下谁人得知,想救都没法救。
众人漫步赏玩梅花园地,季节不及梅林萧条,无人打理灌木野草疯长,园地一角旧时长条青瓦耳房野花里三两横亘,冷山尊进身查看回道:“这些耳房能住不少人。”
众人转身再看“王文成公祠”,其实古色古香书卷气息浓厚,最后走进“龙岗书院”聚目品看,书院四围木质楼房门窗规整,旋檐下依走廊环置木质靠椅围栏,书院中间空地用石板铺成自然天井,居于书院内,即可坐读亦可凭栏沉思,墙上一块大匾透骨入壁书写“培养元气”四字,字意富含哲理,所有建筑雕梁画栋做工精致。
任一平感慨说道:“这里的人民很淳朴,这座山上的东西没人看管却一直是好好的,再看这些房子修得这样精致,真的需要不少能工巧匠才行,我每次来这里心里感觉都不一样,今天和着你们大文化者一起再来看看,感觉书院的气氛更加浓厚。”
言罢任一平面对大家,摊手说道:“好了各位,你们就住在这个不得了的地方吧,住在何陋轩也好,住在书院里面也好,喜欢住在宾阳堂也好,没事情的时候大家练拳散步,或许能踩住王阳明或者老蒋的脚步培养培养元气,在石台上下下棋,然后有兴趣了再好好研究一下王阳明老先生,人到地头熟,相信你们很快会与附近百姓熟络,但愿这里一切对你们的工作、生活有帮助。”
他说:“对了,这里每一间房子都没上锁,你们自己买锁想法配上吧,明天请到县委办理相关手续,还有什么需要的就说,我今天带路任务就算完成,以后我会随时听命令来与你们在一起,好吧,我还有其他工作,现在没啥事先走一步。”
吕长兴笑着握握他的手道:“我们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办,谢谢你带路。”
任一平笑道:“谢谢啥,这是工作,我马上要换工作了,倒是那一天没事情了请你们这个开车的师傅教咱开车才好。”
唐世科笑着说道:“这个容易,你不干通讯员了吗?”
任一平说道:“调令马上就下,咱就是修文气象站的站长,就是不知道是正的还是副的,虽然咱对气象一窍不通,可什么地方不要党的干部领导呢,管他呢,先干着,过点时间回烟台把老婆接来,叫她给我好好做几顿面吃,说实话,这地方米饭吃着胃疼,到时间你们愿意就到我家来,好了,你们看着自己办事情吧,我走了。”
说完话,任一平再和大家告别下山而去。
吕长兴和唐世科,冷山尊三人把这里好好地再查看了一圈,发现这里虽然房屋不少,但多是木质,由于年代久远其实青苔木菌遍布十分破败,雨多十分潮湿,住人还要好好打扫,不少地方还需修整。
想了想,吕长兴说道:“青山石阶树木深,阳明迎接创业人,北汉到此仰仙容,俯瞰大地正是春,我看就是这样,唐世科开车把我们送到棺山坡和大家会合,然后你到贵阳将大家的行李拉到这里来,今天众人就在修文吃饭,然后在这里等待行李,行李一到便可以住下来,创业就此开始!”
几人商定下得山来,刚要开车离开,老远山边任一平喊叫着走了过来,他的身边跟着几个身材敦实的农村人,大家驻足等待。
任一平走到跟前笑着说道:“是这样,你们刚来这里情况不明,我也说不清楚,就把这里阳明生产大队的蔡队长叫了过来,看看你们有什么具体需要,好叫他安排人手操办。”
说完把一位腼腆笑容,外形老实巴交的中年男子推在大家面前,其他农人笑呵呵站住,这可太好了,咱们太需要当地人民的帮助,几个人高兴地大笑起来,吕长兴高兴地立刻上前和蔡队长握手,蔡队长满是老茧的双手很是有力。
蔡队长满脸长胡子穿着黑衣,和当地人一样头上缠着黑色头带,腰里别着烟杆,笑着用浓重的修文当地方言说道:“哥皮们好,我刚刚才听县委任领导讲起这件事情,要不我们那里晓得,你们看哈,要我们做哪样事情,说声就是,我们做活路还是要得地。”
吕长兴笑道:“有你们的支援太好了,蔡队长,我们即刻回去,下午大家就过来,你们生产队请派人把房子分别修整,所需物品只管造册报给我们,另外,请派人打扫房子并日常烧水和卫生,晚上执班,慢慢的我们有很多重要文件及办公用具会聚于这里,因此很重要,眼下就是这些,你看行吗?”
蔡队长谦恭笑道:“这个要得要得,我们几个是**员,知道这个事情的厉害,好说的很,我马上安排人手上山,放心吧,中央大单位来这里造飞机,正是我们做贡献的时候。”
――――――――――――――
………………………………
第十一章 三潮水玄月飞鹰 二二
――――――――――――――
遮天树荫,阳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
蔡队长腰带里拔出弯钩黝黑柴刀试试刀口,转身对几个老乡亲说道:“儿咯,阳明洞的状况弟兄伙些最清楚,我现在上去砍草,你们立马回家把木匠石匠多喊几个,多叫些收渣渣的一块上来理麻。”渣渣便是垃圾,理麻便是一起干,老几位应声别去。
如此,吕长兴等对其后背作揖相谢,回头看看暂时没了事情,任一平依然和冷山尊坐车斗,按先前计划一起奔向棺山坡,才到东门桥,吕长兴担心唐世科贵阳拉行李时间紧张,和冷山尊下车步行而去,唐世科载着任一平向县里来。
到了大饭店前,县里老式旧败的邮电局门口,邮电局绿色房子被几颗行道大树绿荫掩隐,邮电局以外基本便是村野,低矮民房土地与野地绿草满满,寥寥几个路人扭头观瞧。
任一平下车挺胸哈哈笑着说道:“至此,顺路上坡后只管向前便可至贵阳了,师傅你贵姓。”
唐世科笑着说道:“免贵,我姓唐。”
任一平说道:“原来是唐师傅,咱俩交好朋友怎么样。”
唐世科听了,下车来站下与其对了一掌,笑哈哈说道:“好得很啊,我初来这里正是没有朋友呢。”俩北方汉子个头相喏。
任一平说道:“那就说好了,从现在开始咱们就是好朋友,不管什么时候大家都要互相关照,你要教我开车。”
唐世科点头说道:“好的好的,除此你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我做得到的一定尽力。”
任一平上前拉着唐世科的手亲热说道:“来日方长,我要调到气象站工作,和我一起工作的同志也是来自北方,也是南下干部,姓孙关系好得很,你有时间来找我,咱们好好喝几杯,算我给你接风。”
唐世科很是高兴,他最喜欢敞开胸怀对人的汉子,手上用劲道:“好,咱们说定!”
任一平甩手说道:“你手劲太大捏的我手疼。”两人哈哈大笑就此别过。
(任一平与唐世科交好多年,两家多有欢娱,出于各种原因任一平没有学习开车,对此终年客死此地仍心中耿耿,此节无关本书行文主旨,此后放过不提。)
唐世科独自开车上路,和任一平交友令他很高兴,虽然才认识看得出其人热心肠没坏心眼,虽然在此工作多年,北方人豪爽耿直性格没有改变,大大咧咧直来直去对人亲和,都是来此工作都不是土生土长,交个朋友其实好事,以后有时间亲近亲近。
抬头看着前方,修文到贵阳整整四十公里绝大部分山石毛路,已经走了几次,他自然十分清楚路况,实在不好走,山大坡陡要用很长时间,加上把大家的行李满满地装载,路上更费时间,好在天气良好路面干燥,他轰大油门抓紧时间赶路。
只一刻来到城南门油落街大坡前,这里便是出城的地方,相距邮电局二百米,低矮破败民房顺坡凌乱参差直到坡下,路边有口水井,井水清澈见底,名曰洗脚塘,为什么叫洗脚塘,顾名思义,是叫路人在这里洗脚后进城吧。
此时,水井边修成四方湿漉漉光滑的石台里外,蹲着站着不少衣服破旧个头低矮当地人,多数是妇女,井水从石台开口处飘着菜叶汩汩流出。
男子身前几乎都有水桶扁担,用黝黑的烟杆吸着土烟,妇女身边放着水桶和木盆,堆着浆洗衣物,菜蔬,洗衣是用木棍把湿衣服石台上翻过来揭过去地捶打,当地人如此浆洗衣物最是省力省钱,由于守旧,女人即便站在水里裤腿已经湿透,却不编起裤脚露腿。
突然看见摩托车突突突过来停下,众人停手静静观看。
唐世科看看水井,摘下铝制绿色行军水壶向井边走来,高大的身材穿着列装与当地人截然不同,又是开着摩托车,美国大兵般突至面前,众人睁着奇怪的眼睛向旁边避让,一位妇女表情惊异,避让时踩在水边稀泥里也不拔脚出来,身材矮小的女人提着洗衣棒槌站在稀泥里令人莞尔,抽烟的男子烟杆从嘴里拔出错愕着露出黑黄牙。
唐世科歉意笑笑,来到已经没人的井台上,蹲下把水壶向井水按去,井水清澈见底异常清凉,“咕嘟,咕嘟”把水壶灌满。
伸脖子爽爽喝几口水,再把水壶灌满,回身站下笑着想对大家客气点点头,本想说几句客套话,但看看这些人的样子,想一想自己的北方语音,想一想人家的当地语音,两下里可能都是不懂,还是算了吧。
因此,干脆上车发动,对正前面的油落街大坡加油而去,油落街路面本来不少行人,摩托车轰鸣着上来,路上行人早就躲开不见。
他从反光镜里向后看看,看见刚才的一众老百姓,还在洗脚塘静静向自己观望,不由地在心里感慨:这样的地方尽管是县城,其实真的很落后,人民缺少经济实则半开化,与自己家乡,黄土高原的人民实际差不多,简直一样,要是自己把这个摩托车开回老家去,老家的人们对自己这身打扮和摩托车自然也是稀奇得很。
路途遥远时间紧迫,他极力挑选好一点的路面加大油门前进。
摩托车有一个致命缺点,不能挡风遮雨,路上走得快了,眼泪水会被强风吹出来,脸上被风吹的刀割肉般难受,因此只能控制车速前进。
一路经过小河沟煤矿,王官人民公社,经过鹅颈冲后山谷中迤逦来到当地人叫做六道拐的地方。
六道拐,完全下山陡坡不到两公里,是从山上到山下百米多落差的一段连续弯路,虽然没有多长,却异常惊险,路面狭窄陡斜不说,弯道很急几乎三百六十度转角,视线太差,路面都是滚动碎石,很多地方即使车轮已经刹住,车轮也会在下滑力的作用下,在石子上向下滚动造成翻车,轻者掉入深沟,重者车毁人亡。
因此,他每次来到这里总是小心又小心,转下山后回头看看,心说这个地方实在太过凶险,今后要修一下才行,要不可真是杀人没商量的地方。
――――――――――――――
;
………………………………
第十一章 三潮水玄月飞鹰 二三
――――――――――――――
―――野风
摩托奔行荒野中,
硬弯险道硬头风,
车轮横碾路上草,
苗岭土路悬半空。
猴子岩下有蚊子,
振翅比肩搭天蓬,
嘴下凡人命在否,
冤死无辜千足虫。
;;;
修文到贵阳六道拐为分界,分出山地与平川,唐世科过了六道拐,加大油门前进,中途,艳山红小镇,东北援建的七冶有色金属建筑公司所在地,全程四十公里至此地方才有些人烟,路边小饭馆吃过午饭,一路快马加鞭奔进贵阳。
在煤矿招待所里,唐世科见到了刚刚从西安赶到的泥瓦工专家王有福和管道工专家陈大方,此二人是老厂为三线新厂专门委派,大家在老厂的时候都不认识,现在相互一说立刻明白,执手相贺。
寒暄过后时间不早,唐世科归途心切,将同志们所有行李捆扎上车,左一道右一道绳子把小小的摩托车捆成大粽子,看看车子太小,两个新同志实在没地方坐,只好给他两人说明阳明洞具体路径,叫他们坐公共汽车赶下来,告别上路。
唐世科的这趟行程是非常艰难的,偏斗摩托车不像正四轮车子重心稳当,十多人的行李加在一起虽然没有多重,但已经叫它受不了,况且,由于重心偏差,路上一定要小心离心力的作用,向左拐弯稍有不对劲,右半边车斗会歪斜蹭在地上,这趟行程很费力,要是城里水泥马路的话,操作不是太困难,
出了贵阳以后走上石子路面,龙头摇晃实在厉害,加上车重,即便通过小坑车子也会下沉很深一下,发动机力量跟不上几近熄火,没有走多远,他下车看看,甩甩发麻的手臂,呵呵真是小马拉大车,把捆得很紧的众多行李又紧紧,心说今天只能慢慢走了,天黑前赶到阳明洞,晚上大家有东西盖就成。
休息一阵继续上路,十分费力来到六道拐,一个农民扛着锄头对他直摇手,他对摇手的农民很奇怪,因为这条路上简直没有车,就连行人也难以碰见,说白了就是一条毛路,运行的车辆少,若隐若现的两道车辙夹住中间一溜野草。
到了跟前停下,农民惧怕摩托车,向后退了一步才指着山上告诉他,山上路垮了,过不去,他一听头都大了,急忙请教这个农民,要到修文还能从哪里走,农民和他语言交流有很大障碍,指手画脚说了半天才大致明白,到修文可以绕道扎佐、马家桥过去,只是路程远了很多罢了。
哎,原来这样,只要有路就行,加紧时间赶快跑吧,不然大家今天可就凉在阴冷潮湿的阳明洞夜风中了,他调转车头赶路。
暂且放下,牢记话头。
,,,,
再说吕长兴和冷山尊,东门桥下摩托车看着唐世科和任一平飞驰而去,突然感觉饥肠辘辘,想着山上众人还没吃午饭,要叫唐世科时已经不及,二人只得大步向修文赶来。
走进街中间低矮黑暗的国营和平食堂,把食堂里全部八十几个大馒头,外加一些咸菜全部买下,临时叫人家煮了一锅白菜汤,用大桶横担木棍抬上,写下大桶的借条,看看人家食堂里,再没有别的食物了。
他俩在一群黑衣蓝布的家庭妇女,实际是食堂工作人员惊异的眼光中走了出来,通过北门桥,汗流浃背,快速到棺山坡和众人会合,叫在一块趁热吃饭,一众人坟地左右钻出浑身灰土败草形如山鬼,看见饭食大呼小叫,因为早饿得前心贴后背。
吃饭的过程中,吕长兴把县委的接待和零时驻地阳明洞仔细说明,众人很高兴,事情能够这样顺利最好。
吃完坐下休息一会儿,全体动手工作,手上拿着尺子扒着乱树,一个个在齐人高的乱草中穿行,草里实在闷热,身上早叫汗水湿透,身上手臂上被野草刮割出道道红印,有的地方还起红疙瘩,被野草里的瘴气一憋,长相姣好秀气的黄金萍已然经受不住,大家叫她休息,她空地点堆火挂上磁缸烧水,坐下看着众人干活。
正在此时,有人突然狂喊大叫,草丛里疯跑出来跺着脚乱喊乱叫,口里不停惨叫着,双手在头上脖子里乱拍乱打,情形急慌。
黄金萍一看是大个子朱棚映,急忙大声喊叫问他怎么了,朱棚映脸色苍白嘴里连喊着“妈呀它在脖子里!它在脖子里爬!”反着双手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