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大帝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刚下定了决心以后不会再这样的韩萧氏,想起这鱼汤的美妙滋味,忍不住的咂了咂嘴……
………………………………

第十章 一点都不悠闲的田园生活

    吃过鱼汤稍稍休息一下,韩萧氏就要接着干活了,并催促韩成带着小丫头回去。

    韩成当然不能回去,他不是前身,拥有不了那样大的‘心胸’,能够心安理得让娘以及姐姐两个顶着大太阳在田间劳作,而自己却在家里胡乱玩耍。

    “娘,我身子好了。”

    韩成一边说着,一边弯下腰去拔起一丛草。

    韩萧氏和韩杏两个人又劝了几遍,见韩成执意不肯回去,也就只好又是欣慰又是心疼的同意。

    韩萧氏怕这些草勒疼了韩成的手,就把锄头让给韩成,自己弯腰低头去拔草。

    锄地的时候韩成小时候干过,只不过那时候用的锄头和这个时候的锄头有很大的不同。

    这时候的锄头显得很是笨重,猛一入手不好掌握,在连续锄断了十多颗麦苗之后,韩成吸吸鼻子,又把锄头还给韩萧氏,自己接着用手来拔草。

    不然的话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半天下来被自己锄死的麦苗差不多能够和草一样多。

    锄地不好锄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地里的这些麦子,不似后世播种机播种的那样,一行行的极为整齐,而是杂乱无章、显得稀疏的站在麦田里,一看就是用手撒的种子。

    韩家的田地不少,仅仅是村子北面这里,就有好大一块地,韩成问过韩萧氏,得知这一片田足足有四十亩之多!

    除了这边的这块地之外,韩家在村子的南面还有二十亩的土地。

    那里的土地一些栽种的上了桑树,更多的是栽种上了麻。

    也就说,韩家一共是有六十亩土地。

    按照隋文帝时期授田制的规定,男子十八成丁,授田八十亩,女子四十亩,另给桑田二十亩。

    按照这样的规定执行的话,韩成那个外出服役了无音讯的便宜老爹,加上韩萧氏,两个人能够分田一百四十亩。

    当然,规定是这样规定的,许多地方都做不到足额分田。

    一些人多地少的地方,一个成年男子只能分得二十亩地,女子直接就是不分了。

    村北头的这一大片算是整个青雀村最好的土地了,土地的北边有一条小河的直流流淌而过,南边又临着大路,不论是弄点水进行灌溉,还是把成熟的粮食进行收割运输,都很是方便。

    不过这在韩萧氏口中所谓的好地,在韩成看来甚至于连后世他所见的岗坡地都不如。

    因为这里面生长的麦子一点都不强,不仅仅长得稀疏,而且个头也不高,叶子也还都有些泛黄,地里面的草不仅多,长得也强,几乎都要把麦苗给‘吃了’。

    后世韩成所见的岗坡地,上面生长的麦子也远超过这些。

    化肥、农药这两个没少受到吐槽的东西,在对粮食产量提升上面,真的是功不可没。

    当然,同样功不可没的还有优良的品种,以及培育优良品种的人。

    “娘,这边的地是谁家的?麦子长势挺好啊!”

    韩成一路拔草来到自家田地东头之后,指着当作界限来用的‘地山沟’东侧的那片土地询问韩萧氏。

    这块地上面生长的麦子,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韩成所见的麦田,但和韩家的麦地一比,立刻就变得优秀了起来。

    “东面陈家村陈里长家的。”

    韩萧氏擦擦额头上的汗,微微叹口气说道,提起这个陈里长,韩萧氏就觉得心情沉重。

    “他们家里有雇工,牛马也多,土翻的深,侍弄的好,麦子的长势自然就好,咱家你阿爷服役之后……”

    韩萧氏说道这里声音弱下去,不再言语,不过韩成也已经明白了韩萧氏的意思。

    种地是个力气活,女人在这上面不占优势,没有见过面的老爹服役之后,家里就剩下韩萧氏以及韩成小丫头三个人,小丫头太小,韩成前身又太捣蛋,所有的活计基本都压在了韩萧氏一个人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么多的地,她一个人又怎么能够打理的过来?

    “娘,这陈里长家的田怎么这样多?”

    韩成站地边往东面打量,发现自家田地东面的田地,基本上都连成了一片,一眼都要看不到边,得有几百亩之多!

    这句话出口之后,韩成就知道自己问出了一个特别傻的问题,作为一个里长,家里土地多不才是正常的事情吗?土地少了反而是不合常理了……

    种地是真累啊!

    这是韩成跟着拔了半天草之后,得出的最为真实的感受。

    如果这时候再让他听到哪个家伙一脸文青的在那里说什么喜欢悠闲的田园生活,韩成一定会将他拉到自己家的麦田里先拔上三天草,让他好好的见识一下田园生活是不是悠闲……

    “小成,娘来做饭吧,你都累了大半天了。”

    回到家之后,韩成韩成稍稍的洗漱过后,就开始张罗着做饭,中午的鱼汤他是吃了不少,但经过半天的劳作之后,早已经被消化掉了。

    而且家里没有馍,只吃鱼汤总是让他有种吃不饱的感觉。

    韩萧氏心疼儿子,洗过手之后,想要过来接替韩成的韩成的工作。

    韩成没有同意,一方面是韩萧氏一天的忙碌下来,比韩成累的更狠,另一方面就是韩萧氏以及韩杏这两天手艺韩成已经领略过了,实在是有些残忍。

    “娘,就让小弟做吧,刚好我也能学学怎么整治鱼汤。”

    拎着斧头在那里劈柴的韩杏,也笑着出声帮腔。

    韩杏同样是一个劳累命,在婆家闲不住只,回到娘家,也一样闲不下来,总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上一些活,好多替替韩萧氏。

    劈柴、担水这样的重活,更是一手包揽了。

    韩萧氏听韩杏这样说,再想想中午时吃到的鱼汤的滋味,觉得自己是没有本事弄出来,因此上对韩成做饭的这件事情,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她也没有闲着,而是找来一个小陶罐,放入草药添上水,在那里开始熬药。

    看到韩萧氏在那里熬药,韩成的一张脸都绿了,这药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喝了!

    “娘,我都好了,咋还熬药?”

    “你这次病大,需要多稳固一下,这是张郎中交代的。”

    在这个问题上,韩萧氏可是一点都不退让。

    “小丫,你把这些鱼送到你大娃哥家去。”

    把火点燃之后,韩萧氏拿出五六条鱼放进另外一个瓦盆里对看到韩成要做饭,就已经做好烧火准备的小丫说道。

    想想罗大娃的大饭量,韩萧氏就又拿出来了两条放在瓦盆里。

    小丫头急着跟韩成打下手烧火做出跟中午时一样美味的鱼汤来,就赶紧起身端起这个装鱼的瓦盆,一路噔噔噔的跑出了院门,没一会儿就端着空了的瓦盆蹬蹬蹬的跑了回来。

    瓦盆往地上一放,就再度来到了灶前,只等着韩成一声令下,然后开始烧火……
………………………………

第十一章 现世报啊(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

    落日余辉映照之下,缕缕炊烟自一座座低矮的草屋冒出升上天空,忙碌的村子陷入了难得的闲适时光。

    相对于以往,今日青雀村的人们,对即将做好的饭食变得更加期待,因为成哥儿弄出了一种新的捕鱼法子,很容易就能从河里捉到鱼。

    “成哥儿,这些鱼就放在这里了!”

    “成哥儿,看这条鱼漂亮不?鱼鳞都是红的……”

    在韩成张罗着做饭的时候,陆续有人拎着鱼来到韩成家,唠上两句话之后,放下鱼就走。

    韩萧氏韩成让他们将这些鱼都给带走,这些人说什么都不肯,都是推说:“今儿要不是成哥儿教授了大家伙这个法子,谁能捉到这许多鱼?有成哥儿的法子在,以后有的鱼吃……”

    看着院子里多出来的二三十斤鱼,韩成抽抽鼻子,村里的人是真淳朴啊,你给他们一点好处,他们就会记在心里,然后用实际行动还回来,没有一旦的虚头巴脑。

    看着眼前的这些鱼,再回想一下后世自己借钱给一个玩的不错的人救急,然后借成仇家的事情,韩成在一次的吸了吸鼻子,这果然是人心不古啊!

    “好香!”

    这时候农家大多贫苦,家中纵然预备有油灯,那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点亮一会儿救急的,平常时候都舍得不点。

    再加上一般都只吃两顿饭,饿的早,天不黑就会从地里回来,趁着光亮做饭吃饭,然后收拾一下就睡觉。

    韩成家因为中午吃了一顿饭的原因,今天从地里回来的晚些,所以直到天昏昏的时候,才将鱼汤做好。

    就在几人将做好的鱼汤端到外面的院子里,一人一碗端着吃上的时候,门口处传来一阵儿猛吸鼻子的声音,而后一声包含着惊奇、赞叹的粗大声音就在门外响起,如同一道陡然响起的炸雷,听得猝不及防的韩成手一哆嗦,手中的饭碗差点就要扣到地上。

    声音响起之后,一个看起来很是壮硕的身影就三两步的抢到了院门里。

    这突然的变故让韩成端着碗就从地上站了起来,下意识的就要往这家伙的身上砸。

    “罗大娃,你吓到我兄长了!”

    没等韩成付诸行动,蹲在韩成身边一起吃饭的小丫头就忽的一声就站了起来,指着这个像过入室抢劫的歹人更多过其它的威猛家伙凶巴巴的说道。

    “嘿嘿嘿……”

    就在韩成想要护着大无畏的小丫头往一边闪开的时候,这个看起来无比威猛的家伙,在小丫头开口之后,却立刻停住了脚,站在那里用另外一只空着的手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嘿嘿的傻笑了起来。

    “小丫妹子,大……大娘做的饭太香了,我……我一时没注意,声音又大了。”

    “这是我兄长做的!”

    小丫头义正言辞的纠正道,脸上带着小傲娇。

    “啊?成……成哥儿做的?!”

    听到这样的答案之后,大个子的粗嗓门再一次的提高,露出了比韩成看到他这样一个大个,却被小丫头制的服服帖帖的都要吃惊的神情。

    “罗大娃!你声音又大了!”

    对于这个家伙居然质疑自己兄长的厨艺,小丫头是非常不满的,刚刚松懈了一点的小脸,这会儿又变得凶巴巴的了。

    “小丫,不许欺负你大娃兄长!”

    韩萧氏的声音响起,护哥心切的小丫头这才重新蹲下身子端起自己的碗,接着吃鱼汤。

    韩成看看这个手里端着一只碗的大块头,再看看跟着大块头后面的那条来到自家院门口处就不再敢往里面来的狗,忽然间就打了一个哆嗦。

    前身能活着长这么大,可真不容易啊!

    眼前的这个叫做罗大娃的大个子,壮硕的小牛犊子一样,他居然还将人家的狗骗到茅坑边上往里面踹……

    这……

    这要不是小丫头在一旁护着,只怕早就被罗大娃怼到茅坑里,而不是后来落到河里了。

    “成哥儿,这鱼你咋做的?闻起来咋这么香?”

    看起来比此时的韩成足足大了一圈的罗大娃,对小丫头对他的态度并不在意,冲着韩萧氏还有韩杏憨憨的一笑,就凑到韩成的身边,一脸惊叹外加好奇的问道。

    本来他是在放牛回来,见到了自己老娘在锅里煮鱼,从老娘的口中得知了这些鱼都是韩成家送的,韩成弄出来了一种新的捕鱼工具、能够捕捉上许多鱼的事情之后,迫不及待的端着老娘熬煮的鱼汤过来询问究竟的。

    结果还没有进入韩家的院子,就被这超乎寻常的鱼汤香味给吸引了心神,连想要问起的事情都给忘记了。

    “你把碗里的饭吃完之后,就吃我家的,尝尝我的手艺。”

    韩成看看那只被前身留下了极大阴影,只在院门外徘徊、却不敢进来的罗大娃家的狗,再将罗大娃的身量和自己的身量做出一个对比,很痛快的就对罗大娃发出了尝尝他手艺的邀请。

    不邀请是不成的,万一这家伙什么时候将前身做下的孽算到了自己头上,那可就不好了……

    “好!好!”

    罗大娃忙不迭的点头,然后开始将端着的碗中,他娘做的鱼汤快速的往嘴里送……

    看着这个吃鱼吃的连骨头都不吐,硬是凭借则一口好牙口,把鱼刺这些都咯嘣咯嘣的咬碎吃下去的罗大娃,韩成现在非常后悔对他发出品尝自己手艺的邀请。

    倒不是这家伙的吃相凶残,而是因为这家伙太能吃了!

    韩成今晚上做的鱼汤比中午的时候还要多,可这么多的鱼汤,愣是被这个家伙一个人吃下去了一小半,导致韩成、韩萧氏他们吃的都不是特别饱。

    韩成忽然想起没有穿越过来之前,他们那里的一个奇才。

    那家伙也是能吃,被人说媒之后,第一次去女方家,女方家里当时有三个人,加上他是四个,女方的母亲就烙了四个饼子当作主食,一人一个。

    结果吃饭的时候,这家伙一人就吃了仨,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幸好这罗大娃是在自己家吃饭,而不是去丈母娘家,不然按照这家伙此时表现来看,铁定要黄。

    “罗大娃,你…你把我家的鱼汤都吃光了。”

    小丫头还处在护食的年纪,看着空空如也的陶盆,再看看心满意足的抹嘴巴的罗大娃,显得委屈又带着凶巴的说着。

    “明天再去放牛了,我挖田鼠给你……”

    被小丫头这样一说,罗大娃顿时就些慌了,忙出声给出补偿。

    “大娃,别这样惯着小丫……”

    韩萧氏把碗里最后一口鱼汤喝完,出声说道。

    罗大娃冲着韩萧氏憨憨的一笑,用手摸着自己的脑袋说道:“小丫是俺未过门的媳妇,俺可得依着她……”

    刚刚还在为罗大娃不是在丈母娘家吃饭而庆幸的韩成,听到罗大娃的这话,差点没有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他N的现世报报的也太快了吧?

    看看比现在的自己都要大上一圈的罗大娃,再看看也就四五岁左右的小丫头,韩成都懵掉了。

    这怎么看都不般配啊,怎么就成了为过门的媳妇了?
………………………………

第十二章 六星级住房

    “娘,小妹这样年幼,怎地就与她定了亲事?”

    还有一句话韩成没有说,那就是定就定吧,怎么还定了罗大娃这样的一个年纪相差这么多大的人?

    “这是你阿爷定下的,你阿爷与大娃的阿爷交情好,当初娘怀你的时候时候,大娃她娘还没有身孕,他们两个就已经定下了,说是不管哪家生的是儿,哪家生的是女,就都结为亲家。

    结果都是两男娃,后来又有了小丫……”

    听了韩萧氏的解释,韩成在一旁恶狠狠的打了一个寒颤。

    幸好自己和罗大娃都是男的,若是一男一女,不管谁是女的,这事情都难办。

    看看罗大娃此时的身量,再稍微脑补一下这家伙化身成为女子、并搂着自己的胳膊,一口一个夫君的叫着的样子,韩成就是忍不住的一身恶寒。

    这画面太美,不敢让人多想啊!

    到了此刻,韩成忽然间就有些明白自己的前身为什么要对着罗大娃家的狗子下黑脚了,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不要说前身了,就连韩成都升起了把罗大娃家的狗子骗过来吃肉的念头。

    “娘,明天我打算回去了……”

    就在韩成想着怎么把罗大娃家的狗子骗过来吃肉的时候,清洗了碗筷的韩杏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之后,出声说道。

    “明儿和亮儿两个在家我不太放心……小弟现在也没事了……”

    韩杏出嫁已经有几年了,生育有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三岁。

    夫家姓孔,小兄弟两个大的叫做孔明,小的叫做孔亮,两人算是把卧龙先生的名字占了一个干净。

    韩杏得到这边韩成落到水里,高烧不止,弄不好就要活不成的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懵了,匆匆的收拾了一些东西之后,就火急火燎的往娘家赶,两个人孩子一个都没有带。

    如今韩成转危为安,而且整个就给换了一个人一样,变得非常的懂事,韩杏那颗提着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开始想念家里的两个孩儿了。

    已经出嫁的她,在孔家也有了牵挂,自然不能再跟未出嫁前相比。

    “阿姊,再等等,后天回去吧,我明天多逮一些鱼,用盐腌了,后天你带回去,也好给姐夫还有小明小亮两个捎点礼物。”

    韩成这时候也从罗大娃差点就给给他定了娃娃亲、以及这个小牛犊子一样的家伙,就是他未来的妹夫这一强大消息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听到韩杏说想要回去,想了一下,就笑着开口道。

    在称呼两个多出来的小外甥的时候,韩成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叫成了小明和小亮,而没有将之称为孔明和孔亮,因为这样喊,韩成的脑海里总是会不由的浮现丞相骑在马上,手里羽扇轻摇,指着对面的王司徒怒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画面。

    “小弟,不用,家里的粮食不多,娘你们好吃……”

    韩杏愣了愣,心里一暖,随后笑着摇头。

    “河里的鱼多,咱家就守着河,有我在,以后咱家吃不完的鱼……这事就这样定下了,阿姊你后天再走。”

    韩成见韩杏还想推辞,就直接一锤定了音,不在给韩杏留丝毫的余地。

    现在可不是后世,后世十四五岁的孩子大多都还在读初中,这时候,这样年纪的人已经算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尤其是在韩老爹服役不在家的情况下,韩成已经算是一家之主了。

    如今韩成这样颇为霸道的一锤定音,韩杏也不好说些什么了,只是觉得心里暖暖的,眼窝也有些发热。

    那个留着鼻涕跟在自己身后跑着的小屁孩儿已经长大了,成为小大人了,知道关心人了……

    接下来,韩萧氏几人就在院子里借着不太明亮的月光,将傍晚时分村里人送来的这鱼给刮鳞、开膛破肚……

    直到清洗完毕、开始用盐腌鱼的时候,才算是点起了一个用小陶碗制成的油灯进行照亮。

    等到韩成双手搓着盐把这些身上被切成斜口的鱼都给腌制好之后,韩萧氏又立刻将这只有豆点般大小的火焰给吹灭了。

    而经过这一番的腌制之后,家里本就不多的盐也正式宣布告罄了。

    “明天腌鱼了去大娃家借点。”

    在韩成将这些被搓盐过,用细麻绳穿了嘴,在竹竿上挂了一溜的鱼转移到屋子里的时候,韩萧氏这样说……

    夜色渐深,清洗了手脚的韩成躺在床榻上,瞪着眼睛看着房顶。

    房顶以及土坯墙上洞或者是裂缝,能够看到夜空中显得格外璀璨的星星。

    一,二、三、四、五、六。

    躺在铺着用麦秆和麻绳制成的床垫上的韩成,从房顶或者是高一些的土墙缝隙里数着星星,足足数出了六颗星。

    自己这住房也真是够不错的了,足足六星级的,可是比五星级酒店都要多一颗星!

    伸手拉拉盖在身上的、用麻布以及杨絮制成的、类似被子的物件,韩成无奈的笑笑。

    得想办法弄些钱财了啊,先不说家里家里人吃饭的问题,也不说为了给自己治病而欠下的债,单单是这个六星级的住房,就足以让韩成生出努力想办法挣钱的念头。

    毕竟睡在这样六星级的住房里面,实在是让人太过于提心吊胆了,说不定哪天正在睡梦里,就被塌陷下来的屋顶、倒塌的土墙给埋了……

    想要做成这些,单单靠家里的这些地是不成的,就算是累死在地里,缴纳过各种税赋之后,能够混个忙时吃稠,闲时喝稀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哪能积攒下来钱做别的事情,更不要说翻修房子这样的大事了。

    毕竟现在是各种苛捐杂税乱飞的隋朝大业年间,而不是后世那个种地不交粮,还有补贴的时代。

    这是想要在这个时代赚到钱,而且还是多多的钱,凭借此时的自己又谈何容易?起点穿越管理局,让自己穿越的时候又没有给金手指。

    要不自己重操旧业开个饭馆?或者是去贩卖些草鞋?只是现在并不是东汉末年,卖草鞋可遇不到刘皇叔……

    韩成躺在这里脑子里乱乱的想了好一阵儿,也没有想出一个多好的主意。

    钱难赚,屎难吃。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一样啊!
………………………………

第十三章 傻小子罗士信?

    “这些贩盐的人现在也不知怎地了,以往过上一段时间就来上一趟,现在距离上一次前来已经好久了,也不见他们来……”

    清晨,与韩成家相距不是太远、同样没有好到哪里去的院落里,长得手大脚大脑袋大的罗大娃在那里念叨着担着担子下乡卖盐的人。

    不过念叨归念叨,给韩成均盐的时候却没有手软,直接就将他家盐罐子里面的盐弄出来了一半给韩成。

    不过他家盐罐子里的盐也不多,这一半也就两碗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