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个皇帝回现代-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当年自己在北武当长大,并不曾目睹任何的宫廷争斗,太后是一心一意把自己往普通人家的孩子的心态上培养,围绕在身边的都是李冲、王肃等赫赫有名的正派人士――再加上幕后的“神仙爷爷”――本质上,从小受到的是一种散淡的,疏朗的“名士”一般的教育。

    所以才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真不敢想象,如果不是那段北武当的童年,自己保不准也是皇宫里长大的一个斗鸡走狗的纨绔王子哥儿而已。

    还谈何雄才大略,宽厚仁义?

    可是,教育自己的儿子的是些什么人?

    他蓦然心惊,竟然发现围绕儿子身边的大多是鲜卑的大臣,都是武将。如此,岂能教育出良好的人才?

    但是,除了这些人,自己又去哪里找人?

    当年的许多著名汉臣,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就连李冲也教不动了。

    岂能还指望这些孩子长大了也是名士风范?

    不不不,绝无可能!

    他们只是历代任何宫廷里出来的那些王子王孙一样:一样的生长于深闺妇人之手,一样的只亲近宫女和太监,一样的不知稼穑艰难,一样的连京都都很少离开过……

    这样的儿子,能成什么大器?

    而且,还有一句话藏在心底,他没法说出口,事实上,他心底还藏着一个幻想,也许,妙莲回来了,自己和她还会有孩子――如果是她的孩子,是她的骨肉,她会不会也如太后一般教导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

    他这念头在今夜,竟然强烈得出奇。

    “妙莲……我希望我们也有一个孩子……”

    冯妙莲这才吃惊地睁大了眼睛。比当初听到拓跋宏送给自己金宝金册更加的吃惊。孩子!许多年了,她都不敢再想这个问题了。

    她屏住呼吸,听得他热烈的声音:“妙莲,早年你是因为身子不好所以不曾生育,现在你痊愈了,我们一定会有孩子……”

    这才是他的心结,他不愿意立太子的私心!

    他还在等待,期待她为自己生下一个称心如意的儿子――这个太子位,就是留给他的。

    如果说冯妙莲到此时并无一点感动,那一定是假的。

    纵然心里对他千万重的恨,听到这样的话,也心里震撼到了极点。

    她淡淡的,声音很飘忽:“陛下,我们之间……不可能有孩子了……”

    他反问:“为什么不会?”

    “也许是冯家的女儿命薄吧……你看,皇后不也没生?”

    他一怔。

    是啊,那么多年自己和妙莲千恩万爱都无一男半女。而冯妙芝进宫也两年多了,但是肚子也毫无动静。纵然他对妙芝说不上多宠爱,但妙芝刚进宫的那段日子也曾侍寝过不少日子,但是也从未怀孕。

    难道冯家姐妹真有什么不治之症?

    他这样一想就着急起来:“妙莲,你是不是身子还有哪里不舒服?”

    她晒然一笑:“我自己身子没事。但是,只怕永远不可能生下你想要的儿子了……”

    “妙莲,我会请最好的大夫给你治疗,宫里的御医不行,我们就出去找……”

    “当年又不是没有找过。陛下,我们当初曾找了那么多郎中,但是有什么效果?还不是无济于事……”

    拓跋宏一时无语,因为这是事实。

    可是他还是不死心,毕竟,呕血症状那么严重都能治愈,难道生儿育女就不成?

    “陛下,我倒建议你早早立下太子为好。”

    他微微吃惊。

    就算赌气,也不该是这样的赌法。

    她可曾知道,一旦立下了太子,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自古以来立嫡长子是王道。询儿既是长子所以立为太子也是应该的。为了北国江山安稳,最好早早立下太子,免得有什么不测。”

    她轻描淡写,拓跋宏看不出她是真心还是假意。

    他沉吟了一会儿:“妙莲,也许我们还会有自己的孩子……”

    。。。
………………………………

第1852章 番外:勿以妾为妻3

    她的声音更加冷淡:“如果陛下是希望我回来生儿子的,那你就可以死心了。我命薄,没这个福分。而且,所有的御医都给我诊断了,我此生不孕!”

    说完,身子侧在了里面。

    内心里却一阵剧烈的狂跳――生儿子?多么可怕的事情。纵然以前想,现在也不想了,再也不想了,如果真的生了儿子,自己才真的完了,这一辈子就完了――和叶伽就彻彻底底的完了。

    不知为何,到了现在这样的地步,她还不死心,老是想着叶伽,越是绝望,越是想得厉害。如果无一男半女,好像就还有指望似的。

    拓跋宏若有所思,但是,并未再去步步紧逼。

    大臣们建议立太子,皇后妃嫔们也都持相同意见,这太子,不得不立。

    但是如何立法却是一个大问题。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子立母死,尚未解决。

    非是朔望之日,冯妙芝主动找了冯妙莲。

    姐妹两是在一个很隐蔽的空间谈话,屏退了一切闲杂人等,就好像真正要畅谈什么姐妹亲情似的。

    天知道,两个人面对时,是何其的冷淡,你看我,我看你。

    在她眼里,她妖娆艳丽如狐狸精一般,不知多少媚惑人的勾当;在她眼里,她嚣张跋扈,自以为母仪天下,却一副醋妒嘴脸。

    姐妹对视,毫无亲情。

    那让冯妙莲想起拓跋宏的话,皇家无亲情。

    可以想象,拓跋宏的儿子们,互相之间的仇恨也许比自己和冯妙芝还更甚。

    还是冯妙芝先发话:“冯昭仪,你是聪明人,知道本宫今日为何一定要密会你?”

    冯妙莲很干脆:“有什么就直说。”

    “好,还是姐姐爽快。既然如此,本宫就直言不讳了。你也知道,也许询儿会被立为太子。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联手先除掉高美人。如果她的儿子做了皇帝,她本人却不死,我们两个根本不用争斗了,因为我们根本就完了……”

    这是实话。

    那时候,就根本没有二人争夺的资格了,哪里凉快去哪里。

    冯妙莲淡淡的:“那是你该操心的问题,我不介意。”

    “你不介意?你别忘了,现在最受宠的是你,高美人最先威胁的是你的地位。”

    “我看你是多虑了。我算什么?你冯皇后可别忘了,如果拓跋询当了皇帝,高美人就是太后,那你这个皇后算什么?反正我又没有成为太后的资格,****什么心?”

    冯妙芝咬牙切齿,因为冯妙莲说的是实话。

    她冷笑一声:“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联手?好歹我们也是亲姐妹……”

    现在又是亲姐妹了?

    “除掉高美人,对我们都有好处。我就不相信,你就不希望高美人死!”

    “你别忘了,陛下自诩仁义道德,他极少威逼酷刑,不可能轻易同意杀死他心爱的女人。他是一直主张废黜这个条例的。”

    “废黜?没那么容易!反正冯昭仪你总要设法说服陛下不要废黜这个条例。”

    “也许你是高估我了。皇上不见得那么听我的话。”

    冯妙芝冷哼一声:“你就别装模作样了,反正这事对你我都有好处。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事?你比我更希望高美人死掉呢!”

    冯妙莲哈哈大笑:“果不愧是我冯家姐妹,如果你能办到,那我也不妨一试。”

    “好,一言为定。”

    这是冯妙莲回宫以后第一次和“妹妹”单独相处,宫女们只看到二位娘娘谈笑风生,亲亲热热,真真如亲姐妹一般携手出来。

    在内外夹击之下,拓跋宏已经处于一个极其微妙的关口。先是外臣上书一再要求立下太子,接着后宫也是相同意见。但是,大家的共同之处都是要维持“立子杀母”的祖宗家法。尽管咸阳王为首的一帮实力派贵族反对,可是,李冲以及鲜卑族的许多老臣都力主不可擅改祖宗家法。

    尤其是来自冯皇后的后宫,强烈要求一定要维护这个古老的家族制度。

    拓跋宏处于两面夹击之中,无可奈何。

    下朝后,他心绪不宁的回到立正殿。

    这一夜,他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冯妙莲明知他在操什么心,但是却绝口不提。事实上,回宫后,她养成了习惯,绝不问任何不关自己的事情。但是此时心底也无比紧张,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拓跋宏,他到底会不会杀掉高美人?

    尽管内外压力巨大,但是,不可能大过当初迁都洛阳的决定。如果他坚决不同意处死高美人,那么其他人也不可能赢过他。

    皇帝不怕的是下决定,怕的是一意孤行。

    如果拓跋宏坚持,高美人一定可以不死!

    高美人到底死不死?

    这也是冯妙莲的心病,她内心深处当然希望高美人死掉,宫廷生涯来不得半点仁慈。以询儿这样的性子来看,高美人不死,就等于拓跋宏给其他妃嫔留了一条绝路――总有一天,新皇帝和他的母亲反扑过来,大家都死定了。

    尤其是自己,是高美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皇帝今日越是宠爱,他日自己就死得越快。只怕自己的下场比当年的戚夫人还要惨。挖去眼珠,砍去四肢……她竟然不寒而栗。

    拓跋宏察觉了她身子微微发抖,一把搂住了她:“妙莲,你还没睡着?”

    她没回答。

    他长叹一声,所有问题都在胸中过了千百万遍了。

    “妙莲,我也很为难,不知道是不是该遵守北国上百年的祖宗家法。唉,我不忍杀掉高美人倒不是因为和她感情有多么深厚,而是我不想无辜杀人……她其实并没什么过错,也罪不至死……”

    高美人的确无罪!

    她甚至有功。

    换成了南朝,她势必母凭子贵,青云直上。

    可惜这是北国!

    是凶残的拓跋老祖宗立下的凶残的规矩!在她之前,但凡生了太子的女人都要死。纵然一代雄才伟略如冯太后,亲生儿子也只敢当做私生子抚养,一辈子都没听见过自己的儿子叫一声亲妈。

    何况其他平凡女人!!!

    要怪就只能怪他的祖宗们!

    “妙莲,你的意见呢?”

    黑暗中,她的呼吸一窒。

    妙莲,你的意见呢?

    拓跋宏啊拓跋宏,他竟然把皮球踢到了自己的脚下――这关自己何事?

    此时,他是多么希望得到来自她的支持――希望她支持自己的看法,不要让无辜之人惨死――他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杀死一个毫无过错之人――生儿子也不是那个高丽女人一个人的错!!!

    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男人的错。

    根本不该让女人去背负。

    他以为,妙莲必然和自己心意相通。

    就算全天下人都反对自己,妙莲必定也会赞成自己。

    他屏住呼吸,等着她的答案。

    她在黑夜里,呼吸变得很急促,几乎在喘息一般。

    四周静得那么出奇。

    她不回答。

    他却并不死心:“妙莲,你的看法如何?”

    她几乎愤怒了。自己的看法如何,就那么重要?

    是要自己出面拯救他的昔日情人?

    或者,维护昔日冯妙莲温柔善良的性子?

    考验!他这是在考验自己呢。

    如果她是聪明人,如果她足够八面玲珑,那么在这时候,就该顺应他的心意――哪怕是违逆她自己的心意,但是,至少能获得他的青眼有加,此后,必然大大提升在他心目之中的形象,获得更多更牢固的宠爱。

    可惜,她早已不在乎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了。

    狠毒也罢,醋妒也罢,也都无所谓了。

    她的太过长久的沉默,让他心底一阵一阵的心悸,充满了一种几乎快要离心离德的恐惧。

    她的声音就如冰冷的黑夜,听起来毫无感情,干巴巴的,就如铁块,一块一块地往深坑里砸去。

    “陛下,你要听我的真心还是假意?”

    他一窒,竟不敢马上回答。

    她反而笑起来:“假意嘛,我就该做出善良宽容的样子,强烈地支持你的意见,让高美人好好地活着,活到她的儿子登基,活到她成为高太后……”

    拓跋宏的额头一阵薄薄的冷汗,心想,真心呢?

    “至于真心嘛,我巴不得她死。因为她不死,日后必然是我死。我现在得到你的垂爱,却无子嗣可以依靠,宫里女人哪一个不恨我入骨?现在你将我推得越高,累积的恨和仇敌就越多,想要我死的人就越多……你的女人们,哪一个不希望我死掉?”

    “!!!!”

    她的笑声很轻很轻:“陛下,其实你何必再试探我??当年我离宫之日不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难道忘记了我曾是怎样之人?”

    拓跋宏心里一震,微微的宫灯下看到她有意无意举起来的手掌,掌心的裂痕――她出宫前的咆哮哭喊“你杀死高美人,我希望高美人死掉……”

    你不杀美人,你我从此恩断义绝!

    恩断义绝啊!

    在马车上曾经击掌为誓。

    一个女人,要在怎样绝望和仇恨的情况之下才肯毁灭自己的断掌?

    他闭着眼睛,觉得眼睛又干又涩,就像回不去的过去。又觉得奇怪,床上的女人如此陌生――她除了是冯妙莲的身子,其他的都不是。

    再也不是昔日青梅竹马的那个美好温柔的女孩。

    。。。
………………………………

第1853章 番外:勿以妾为妻4

    甚至可以说她是这天下最最坦率的一个阴谋家——大言不惭地,总是提前把自己的阴谋放到阳光下,说出来——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想伪装,你看得惯就看,看不惯就走,处死我也罢,赶走也罢,都无所谓。

    整个人,整个灵魂,都是无所谓的状态。

    要伤害一个人,只能挑选他最在意的——可是,对于他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你完全无法伤害。

    她甚至不再具有什么弱点和死穴——家族都不顾念——那是冯妙芝应该考虑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一星半点的关系。

    拓跋宏认为,现在的冯妙莲就是这么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地位也罢名誉也罢,她自身的形象也罢,甚至她的生命……她都不在意,也不想去伪装什么——她在他面前,坦率得就像没有任何秘密一般。

    一个人如果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生死了,那么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做出来的?

    那是比决定杀不杀高美人更大的痛苦,拓跋宏头疼如裂,但觉一切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根本就无法把握了。

    那是困惑中的一段冷战的岁月。

    在几日后的朝会上,拓跋宏来了一次鲜卑贵族早年议事最常见的奴隶民主制:举手表决是否废黜“立子杀母”这一制度。

    赞同者,理由很充分:无非是陛下以仁孝治国,岂能再遵循野蛮残忍的法则?洛阳都敢来,还不敢饶恕一个女子的性命?

    反对者理由也很充分:高美人不死,日后母壮子弱,干预朝政,牝鸡司晨,不守妇道,后果不堪设想。吕后就是前车之鉴,不但大臣不保,皇帝的妃嫔骨肉都不保。言下之意,仿佛高美人马上就成了第二个吕雉。

    牝鸡司晨固然是大忌——而且,冯太后的阴影还在众人心中挥之不去。再出一个高太后可了不得。

    大家都有道理。

    尤其是咸阳王拓跋僖异常激动,他自恃和大哥关系好,恳求不要举手表决,一定要饶恕高美人的性命,别让可怜的小太子过早失去了母爱。甚至以拓跋宏本人为例子,说他从小生母就被处死,没尝过母爱,孤苦伶仃,暗示他别忘了当年被冯太后关进密室差点被饿死的悲惨处境。

    咸阳王的意思是要皇兄一言九鼎自己做主张。

    但是拓跋宏没有同意,他坚持了民主集中制。

    拓跋僖倒也没有继续死谏,因为他早就暗中联络了许多支持者,这一点,也得到了拓跋宏的默许。

    表决的时候,他心里异常紧张,自己估计的是一半的支持率。

    但是表决的结果让他失望了,赞同“子立母死”的人数只比反对者多三人。其中二人还是临时倒戈的,也许是被当年冯太后的阴影所震慑了?

    就连咸阳王也徒呼奈何,看来,皇兄并不是没给高美人生存的机会。

    无奈,天不护佑。

    高美人不得不死。

    一锤定音。

    三尺白绫,一碗毒酒,高美人香消玉殒。

    丧礼很盛大,几乎是按照皇后的礼仪入殓。

    对外只宣称高美人是病死,也给了她的家族极大极大的赏赐,父亲,兄长都被追封了爵位,赐予了大量的土地。

    但是,死后再大的哀荣都比不上生前的繁华。********的美人儿从此成为一抔黄土。昔日的高丽靡靡之音,妖艳女子的柔软腰肢,再也不复存在。

    那些日子,宫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各宫妃嫔都宅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不敢互通往来,生怕惹祸上身。

    就连很会来事的冯皇后都轻易不再抛头露面。

    立正殿也很冷清。

    其他妃嫔都在悲痛——无论是做戏还是兔死狐悲也罢,反正她们都表现得很悲哀很同情。

    冯妙莲插不进去,也不想插进去装模作样。

    当冯皇后率领后宫眷属在慈宁宫后面的女眷祭坛为高美人祈福的时候,冯昭仪一直站在最后,没有任何妃嫔敢于靠近她。

    因为她表现不出悲哀的情绪。

    就算是做戏,也没法如冯妙芝那样声色俱厉地痛哭失声,泪流满面——她甚至感到非常的困惑,为何冯妙芝是这么逼真的一个好演员?

    她甚至可以打赌,此时痛哭失声的冯妙芝内心里一直在嚣张地得意地大笑——因为投票赞成处死高美人的好几名官员是冯皇后暗中动员的,估计就是临时倒戈的几个人。

    但是,她偏偏能哭出来,热烈哀悼高美人之死。

    如丧考妣。

    冯妙芝泪如雨下,情真意切。

    妃嫔们都为冯皇后的真心真意和宽容大度所感动了。

    这才是皇后的范儿啊,真正的母仪天下。

    冯妙芝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宽容大度”的美誉。

    相比之下,一直默立在最后面的冯昭仪就不是那么得到人心了——因为她竟敢没哭。当然她也没笑。

    她一脸木然地站在一边,就像一个路人甲。

    纵然其他妃嫔心目中对高美人之死其实十之**是幸灾乐祸,可是对比冯昭仪,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善良温柔的仙女了——反而是这个狠毒的女人,正是她太过得宠才间接逼死了高美人。

    倒下了一个宠妃——大家所有的妒忌和愤怒,全部转向了这个新的宠妃!

    冯妙莲赫然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冯妙芝再一次为自己树立了更多更多的敌人——有她的推波助澜,自己不死都不是办法。

    冯妙芝啊冯妙芝——骨子里有至少一半血液相同的亲姐妹。

    宫里寒凉,如此心惊胆颤。

    此后,还敢对谁手下留情呢??

    冯妙莲在这样残酷的斗争之下,才真正一步一步地,按照宫妃该有的样子成长起来。

    拓跋宏连续几日都在御书房过夜,不知道是真那么忙还是不想见到自己——但是冯妙莲不想知道,也不过问,也许,他是在哀悼高美人之死;也许是在恨自己的残忍?

    她不闻不问,径自搬去了昭阳殿。

    如果拓跋宏存心躲着自己,自己何不识趣一点?

    什么恩爱情意,凡人可以有,但宫里不要去强求。拓跋宏说,皇家无亲情,冯妙莲想,皇帝也无爱情。死过一次的女人,什么都看透了,百事也没法打动人心。她在昭阳殿自得其乐。

    唯一的大赢家是冯妙芝。

    高美人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而且恶名是冯昭仪去背负——冯皇后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幕后操纵,既除掉了一个挡自己道路的未来太后,又让皇帝看穿了冯妙莲的“狠毒”——一箭双雕啊。

    心腹宫女天天报道,说皇帝一天不回立正殿了、两天不回了,三天……然后,冯昭仪住进昭阳殿了。

    冯妙芝笑了,那是失宠的开端。

    是那个女人失宠的前兆。

    就如好斗的高手,斗败了高美人这样的过气宠妃算不得什么,现在要打败冯昭仪才是一个皇后的手段所在。

    但是她并不那么急于马上去挑战冯昭仪,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她想去争夺拓跋询的抚养权——她得宠时不曾生育,现在一年半载不曾和皇帝同房了,不可能自己就怀孕了吧?

    她想仿效早年的冯太后,抚育太子的女人最后一定是最大的赢家。而且太子年纪还小不怕养不贴心。只要把太子这根金条抓在手里,自己才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冯妙莲抢了先机。

    而且,高美人既然已经死了,太子人选确定了,那么,生育的危险也失去了——冯妙芝想赶紧侍寝,赶紧怀孕,赶紧生下一儿半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