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拐个皇帝回现代-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昔日不可一世的鲜卑将领们都晕了,大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
………………………………

第1968章 番外:黑幕重重6

    拓跋宏愁眉苦脸,他虽然早就得到了高闾的提醒,可是临时变阵根本来不及了。这时,前方的将领跑回来报道,说大军死伤三十万了。

    北朝军队更是雪上加霜。

    这样大规模的死伤,如何回去向民众交代???

    拓跋宏本就白了的鬓角,一夜之间,更是染霜,人也急剧地消瘦下去。

    君臣都束手无策。

    开了一整天的军事会议,几乎每一个反攻策略都被否决了,别说北军不识水性,单单是临时到哪里去找这么多战船??

    别说战船,就连渔船也找不到了。

    没有船只,如何能对抗南朝的上千艘战船??难道叫士兵们都练习水上漂的功夫,和敌人决战???

    拓跋宏一夜白头,躺在营帐里,夜不能寐。

    他自从十几岁起,就御驾亲征,大大小小经历了十几场战争。但是,从未遇到如此艰难的时候,几乎还没动手,人数就折损大半,这样下去,根本等不得还手的机会,己方就会全军覆没。

    他不由得想起出征之前冯妙莲的一再苦苦劝阻。

    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意???

    难道,这里真是自己的葬身之处??

    他走出营帐。

    从孤岛上看去,下面白浪滔天,尸横遍野。

    而头顶,则是漫天的星光,一眨一眨地看着这个恐怖的人间地狱。

    他第一次,如此的厌恶这可怕的战争。

    连续几日,拓跋宏吃不下去也睡不着,人立刻消瘦下来。

    每天北国君臣都巴巴地望着这一片陷入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他们是北方人,对这一可怕的情景,简直束手无策。

    有些人便一个劲地抱怨起来,很多人的目光都看着咸阳王,“王爷,你来的时候不是说我们北国一定战无不胜么?”

    “是啊,王爷当初力主战争,现在可好了……”

    “人家南朝的刘将军既然敢攻打我们,显然是做好了准备,不然怎会如此有恃无恐?”

    “真是想不到,他们竟然使出了这样一个毒计,简直是太毒了……”

    ……

    咸阳王站在高处,恨不得跳到白浪滔天的河里去算了。

    他偷偷地看皇兄,但见他正在七八丈开外的地方极目远眺,丝毫也不理睬这边大臣们的吵吵嚷嚷。

    他松一口气。

    拓跋宏从不是一个随时责怪别人的人,有什么错误,他根本不会轻易往别人身上推。最主要的是,他清楚,这一次出征,并不是自己坚持的结果,而是他拓跋宏坚持的结果。

    逐渐地,咸阳王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不易为人察觉。

    滔天巨浪,在劫难逃,死亡人数几乎高达30万。

    北国几十年来,已经从未有过如此可怕的伤亡了,几乎是冯太后当政时期,所有大小战争死亡数字总和的三倍以上。看他怎么回去交代。

    而且,此次出征,北国号称大军100万,其真实人数也有五六十万。这样一估量,已经死亡了一半人数,继续坚持下去,岂不全军覆没?

    他悄悄地看一眼在座诸人。

    那些鲜卑人还在汉人激烈地研讨,想尽快想出一个退敌的方案出来。他轻蔑地笑了一下,看着太尉拓跋嘉和东阳王等人,然后,使了个眼色。

    几个鲜卑故旧到了僻静之处。

    继任的东阳王和他的父亲是完全不同的脾气,他十分胆小,不停地四下张望:“我们在这里说话,会不会被陛下发现?”

    太尉笑着讥讽他。

    “你真是胆小如鼠,陛下现在自身焦头烂额,他哪有闲心管你??他想退敌还来不及啊……”

    “正是,他正和他的那帮子汉人大臣们商议退敌呢……但是,这个陛下,已经不是我们鲜卑人的陛下了,到了这样危机的关头,他竟然不是找我们商议,居然找那个什么谢贤商议。谢贤黄口小儿懂得什么?”

    “陛下向来信任那些南朝名士。你也别太小觑他们了,据说这个谢贤的祖先叫谢安还是什么的,当年和苻坚大帝对决时,苻坚大帝号称一百万军马,而苻坚一边下棋,一边指挥人马,居然把苻坚大帝打败了……”

    “呸,吹吧,谢贤岂有这样的本领??”

    “对了,说到苻坚大帝,诸位想想,现在我们的处境才像是苻坚呢……”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的确如此。

    当年苻坚率领一百万军马和南朝作战,号称横鞭截流,马踏黄河,结果,淝水一战,南朝以少胜多,庞大的前秦帝国轰然瓦解,也成就了那个名垂千古的南朝宰相谢安。

    现在,北国和前秦差不多,都是北方少数族,都是不谙水性,都要经过黄河淮河的考量……都被围困在水中……

    末日之机,已经到来。

    大家从僻静处看去,但见拓跋宏和高闾,谢贤等一干人还在高处观察地形和战略。

    东阳王讪笑:“真是可笑,他们还在想退敌之法?”

    “现在白浪滔天,除非他去借一只大水瓢把这些淮河水都舀干……”

    “哈哈哈……”

    众人一阵讪笑,肆无忌惮的。

    幸好风大,无人能听到他们在笑些什么。

    太尉收敛了笑声,压低了声音:“王爷,你看这一次,我们胜算如何?”

    咸阳王一直没有笑,他紧紧地皱着眉头,嘴巴闭得紧紧的,听到太尉问起来,也不急忙回答,而是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一字一句:“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

    众人心里都一震。

    此时放眼看去,四处白茫茫的一片,对面,密密麻麻都是南朝的军队,可以说,拓跋宏就算是长了翅膀,也无济于事了。

    有一些搜刮来的小舟,那是谋士们替陛下和诸位大臣秘密准备的,迫不得已,就会舍弃寿阳,驾舟逃跑。

    “王爷,若是陛下真的弃城逃走,这又如何?”

    “不可能!他绝不会弃城。他这个人自尊心强,一心想要在各方面超越冯太后,绝不会做出逃跑投降这等事情。”

    他是他的兄弟,所以非常了解他。

    各位资深的鲜卑贵族们,目光逐渐地明亮起来。

    “王爷,您的意思是?”

    。。。
………………………………

第1969章 番外:王的绝境1

    “王爷,您的意思是?”

    “事不宜迟,太尉,人是你负责的,现在何处?”

    “王爷请放心,我们已经把太子殿下安顿在一个非常可靠的地方。随时可以让他出来继位……”

    咸阳王笑了一下,阴阴的。

    这不但是拓跋宏的最后一次机会,也是他和彭城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冯皇后难产,没有生下继承人,而且华大夫早死,宝珠猝死,虽然这一切表面上看来,都推到了前国师叶伽的身上,但是,咸阳王知道,一切不会那么容易。

    因为拓跋宏实在是太平静了,平静得近乎于迟钝。

    就像他压根就不曾想过,这一切的背后,还有别的任何黑手似的。

    越是如此,咸阳王就越是心惊胆颤,尤其这一次御驾亲征,拓跋宏几乎把所有资深的鲜卑大臣们都带在身边了,但是,关键时刻,他密谋商议的,却是汉族名士,在重要的战略决策上面,甚至连咸阳王这个亲弟弟,都不蒙召见。

    就算是太尉,东阳王等人,也不知道咸阳王在冯皇后一事上的秘密,他们窃以为,咸阳王这一切,只是为了鲜卑人的利益,所以,对他言听计从。

    一场阴谋政变,正在急剧地酝酿之中,原来,他们早已把被废黜的太子询儿利用起来,只等拓跋宏有什么不测,立即把询儿推上去。

    询儿年幼,而且为人痴蠢,十分容易控制。再加上是被废黜的太子重新被扶持上来,母系家族也没有什么可靠的强大背景了,所以,他的权位,势必是各位拥趸的囊中之物。

    咸阳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篡位登基,但是,在背后做一个摄政王,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人的声音极其低沉:“这一切,会不会被陛下察觉?”

    咸阳王目光如炬。

    “此事极其机密,唯有我们三人知道,只要你们不走漏风声,谁敢知道?”

    另外二人噤若寒蝉,立即笑起来。

    咸阳王又抬头看了看这白茫茫的淮河水,自言自语道:“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如果不是老天爷帮助我们拓跋家族,我们也根本就找不到这样好的时机。”

    那边厢,拓跋宏彻夜不眠,整夜都站在高台上极目远眺。

    终于,天亮了。

    身边的谢贤,高闾等人同样双眼通红,都是血丝,死死地盯着这一片汪洋大海。

    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哈。

    拓跋宏遽然回头,但见高闾手舞足蹈,哈哈大笑,他双眼血红,笑声如雷,望之形如疯子。拓跋宏大吃一惊,“高闾,你怎么了?”

    高闾依旧大笑不止:“陛下,我终于找到办法了……我们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高大人快说……”

    君臣都迫不及待,等着高闾献出什么反攻倒算的锦囊妙计。

    “快说,我们如何反攻??”

    “怎么排兵布阵?”

    高闾一摊手。

    “不,我们什么都不干。我们就在这里休息。”

    “休息?这就是高大人的高见?我们是不是就在这里吃喝玩乐,欣赏这片汪洋大海的水上风景?”

    一名大臣刻薄地说,丝毫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嘲讽和不屑。

    “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高大人的见解?”

    “不用你来担心,我们现在就在吃喝玩乐,等死了……”

    不止将领们叫起来,就连拓跋宏一时也不解其意。

    高闾却依旧一本正经:“没错,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什么都不干,每天吃饱喝足就行了。只要再坚持几天,大水就会退去,到时,敌人自然就会兵败如山倒。”

    虎贲军中郎将几乎要咆哮了:“你是不是痴心妄想?这大水怎会自动退下去??敌人又怎么会自然消亡?难道你是巫师吗?只要随便用手指一下,念一下咒语,敌人就死掉了?”

    平素,高闾在军中威望极高,战功极其显赫,是不会有人轻易敢于指着他的鼻子说话的。但是,此时此刻,大家都在绝境之中,心情极差,而且又觉得他说的话十分可笑,所以,一个个地都群情激愤。

    高闾不慌不忙,一点也不问这些质疑而生气,只是对拓跋宏极其认真道:“诸位不知有没有想过,南朝水军在下游的大坝是用什么做的??我们来这里之时,寿阳的一山一草,一石一木,都已经被搬光了,他们是临时用这些草木石头垒砌起来的。因为仓促,施工肯定来不及仔细,根本不可能弄得很结实。现在,淮河两岸正是涨水时期,水位会越来越高,却得不到宣泄,一旦超过临时水坝的承受力,便极有可能把水坝给冲垮。一旦大坝崩溃了,那么,洪水会奔泻下去。敌人的大本营就在水坝的下游……”

    众人面面相觑。

    的确,南朝军队就驻扎在水坝的下游,一旦大坝决堤,别说敌军的大本营,就连沿途的州县也不得幸免,必然被狂风巨浪一起席卷。

    但是,谁能肯定大坝就一定会被冲毁呢??如果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呢?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谢贤说话了。之前,他一直在考察沿途的地形,也一直看那些沉浮漂泊的水草。

    “我和高大人的看法一致。我认为,大坝估计会在3…5天内被冲垮……”

    拓跋宏没有再犹豫,一挥手:“传令下去,所有人停止动作,休养生息,静候五天。”

    计算时间,大军的粮草还有半月有余,那就等五天好了。

    消息传出,全军哗然。

    咸阳王和几个谋臣们都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皇帝,到这时候了,居然不战了,就整天呆在军营里什么也不干,喝喝酒,欣赏欣赏水面的无限风光,这算什么??

    难道敌人的大坝真的会被冲垮??

    他只冷笑,到时候,如果不跨,看他拓跋宏怎么办。

    大坝没有坚持到第五天,仅仅只是三天之后,淮河大坝忽然发出轰隆巨响。被人为抬高的水位,忽然急冲之下,瞬间流泻千里…………

    。。。
………………………………

第1970章 番外:王的绝境2

    当时还是黎明,许多人都还在梦乡里尚未醒来,一听到这剧烈奔腾的巨大轰响,几乎丧魂落魄。等大家奔到最高处张望的时候,顿见滔天白浪,滚滚而下,沿途的南朝军队却没有任何的防备。根本来不及有任何的抵抗,无数的人马舟船就被席卷而空……

    拓跋宏闻声奔出来站在寿阳城的最高处往下看去,但见昔日漂满河水的北**队的尸首,此时就如一片一片最最微不足道的树叶,顺着奔腾的河水流泻下去……

    寿阳城和北山的一草一木,逐渐地露出来了。

    三十多万死去的人,居然剩下不到一千具尸体,可见这场人为大洪水的威力。下游之上,哭声震天,哀鸿遍野。南朝的将士们也做梦都想不到,本是胜利在望,却忽然遭遇这样的天谴,被洪水冲走的人马,居然也多达三十几万。

    双方尚未面对面厮杀,单单凭借这一场大洪水,就死掉六七十万了。

    喜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拓跋宏却坐在中军主帅的位置上殊无半点喜色。战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昔日曾经令他热血沸腾的荣誉感和光荣的感觉,忽然丧失得无影无踪。男人们从小便被教导,好男儿当建功立业。可是,这建功立业的背后,是多少渺小得如尘埃一般微不足道生命的丧失??

    他从未如此心灰意冷。

    仿佛对自己的皇位,对御驾亲征,对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变得无动于衷。

    但是,南朝大军尚未退去。陈将军衡量南北势力,双方都号称有百万雄兵,但是,按照实际数量来说,都在五六十万之间。经过了这一场大洪水,彼此的伤亡几乎也是旗鼓相当。他计算一下,按照现在的生存实力较量,己方应该还有25万人左右,而北国,顶多只有20万人了。

    一个将领一生之中,几曾能幸运地遇到帝国的皇帝御驾亲征的机会??大战之前,他就决心打败拓跋宏,打败这个号称一百年难遇的青年才俊,唯有如此,自己才会青史留名。本来,他几乎确定要成功了,却不料,水坝不坚固,反而让胜利一瞬之间,自动化为了泡影。

    可不正是自作自受?

    他还年轻气盛,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所以,趁着洪水退去,立即厉兵秣马,再战拓跋宏。而且,因为北**队在尸横遍野的洪水里泡了那么久,尸毒蔓延,那时候的消毒措施又做得不到位,所以,小规模的瘟疫不时地在军营里爆发,天天都有几十个士兵莫名其妙的死去。

    整个军营,弥散着一种极其悲哀的气氛。

    唯有咸阳王觉得十分高兴。

    大洪水的退却曾经令他觉得无限的愤怒和惊恐,居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给拓跋宏赢了。这算什么??他简直没有耗费一兵一卒,胜利就好像捡来似的。上天凭什么那么眷顾他???所幸,瘟疫一流传,南朝军队立即得知,马上厉兵秣马,和拓跋宏准备一场真正的生死较量。

    双方的几十万大军,看样子都要拼光为止。

    刘将军可以把南朝的几十万人马拼光,反正南朝人多。但是,拓跋宏却不敢。这剩下的20万人不到,其中一半是鲜卑拓跋的精锐骑兵,也是整个帝国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如果轻率地就把这支人马拼光了,他回去后,如何交代??

    但是,作为御驾亲征的皇帝,他不能退却逃跑。否则,北国的士气会一蹶不振。

    他整夜整夜地呆在营帐里,愁眉苦脸,但觉这一年多以来,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利的。鬓边的白发,就更加的深浓了。

    偏偏这一夜,天空忽然出现月全食。

    那天晚上,晴空万里,一轮圆月当空,清辉洒满了整个淮河沿岸。但是,到了深夜子时,那轮明镜似的圆月忽然出现了一片阴影,紧接着,阴影越来越大,到后来,整个月亮都变成了可怕的黑洞,只剩下外面一圈金色的光晕……

    这种可怕的情景最先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他们一嚷嚷,顿时惊醒了全部的人马。大家望风而出,都大肆嚷嚷起来。

    “天啦……天狗把月亮吃了……天狗把月亮吃了……”

    拓跋宏等人也闻风出来。

    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许多人窃窃私语。有的说,是不是战争杀戮太重,死伤过多,灵魂遭到了恶狗的侵袭,现在出来作乱了?

    也有的人说,是不是预示着什么极大的灾难?

    还有的鲜卑大臣们更散发出一些古怪的灾难之说……

    拓跋宏站在高处,并未注意这些议论。他心里一动,想起小时候太后给自己讲过的一件事情。那还是日全食,不是月全食。大白天的,好好的太阳居然残缺了。这种景象极少见到,拓跋宏和在场的许多人都没见过日全食。

    但是,他在此时想起这件事情,知道那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底下的议论之声越来越响亮,虽然小事一桩,但是搞不好会严重地动摇军心,毕竟,现在正是人心最为浮躁的时候,军营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气息。

    他把众臣召集在一起商议。

    这一次,众臣再一次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派。其中以咸阳王为首的鲜卑重臣趁机进言,由太尉率先发难,说此次战争死伤太重,是鲜卑人的灵魂在上天愤怒了,建议陛下停止变法改革,恢复祖先的制度,要大力优待鲜卑族人,如此,就不会有什么损害了。

    拓跋宏越听,面色阴沉得越是厉害。

    他第一次抬起头,看着咸阳王。

    咸阳王第一次从皇兄的目光里看到这种光芒,他心里一凛,垂下头去。

    “咸阳王,你怎么一言不发??你怎么看?”

    咸阳王急忙道:“臣弟……臣弟也觉得这次死亡过重……”

    拓跋宏笑起来。

    这一次御驾亲征,虽然是他本人亲自做的决定,但是,当时咸阳王等人可是极其坚决的主战派。曾几何时,风头就变得怎么快了??

    。。。
………………………………

第1971章 番外:王的绝境3

    他笑起来,不语。

    这时候,谢贤走了出来。他说:“月晕残缺,史书上早有记载,不过是一种很寻常的自然现象而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俗语说,‘月晕修德,月亏修刑’,也就是说,月晕的时候,那是上天告诉我们,德行修为不够,朝廷需要提倡节俭,t恤人民,减低赋税,停息干戈,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而如果是出现了月亏,那便是说,朝廷中出现了不少的冤案,需要谋反昭雪……”

    咸阳王等你看我,我看你,竟不料这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是,他们待要反驳,又苦于理屈词穷,没法和这南朝的才子辩论。

    拓跋宏转向高闾,问:“高闾,你意见如何?”

    高闾朗声道:“我的看法和谢贤一样。老臣身为三朝老臣,估计是在场中唯一见过当年日全食的人了。当年日全食,也是朝野震动,人心惶惶,那天的情况比今天可怕何止一百倍??当时连先皇罗迦也非常恐惧,幸得冯太后挺身而出,告诉大家,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需惊恐。果然,后来先皇陛下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我们北国江山不但丝毫无损,反而日益强大,才奠定了后来全盛的基础……”

    拓跋宏对这一番话非常满意。

    他沉吟了一下。

    这时候,谢贤趁机道:“陛下,现在我们和南朝相持不下,死伤惨重,不如撤兵。”

    咸阳王怒道:“我们北国岂能示弱撤军?”

    谢贤反问:“北国为何就不能撤军?”

    拓跋宏却一直不语。

    谢贤又道:“据我所知,南朝的主帅是萧大将军,他重用的是刘将军。此次号称的率军百万,便是萧为主帅。但是,萧深受南朝皇帝猜忌,他此次夸下海口,必然战胜我们北国,如果胜利了还好说,如果输了,他回去必然受死刑。所以,他根本不敢退兵,必然和我们死战到底,我们没有必要白白地陪着他做出牺牲……”

    太尉也吼起来:“哈……他南朝敢于血战到底,我们北国就不行了??谢贤,你这是藐视北国,也是藐视陛下……”

    “对,你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你该当何罪?”

    “是不是南朝派你来做尖细的?”

    ……

    拓跋宏一挥手,制止了众人的争论,淡淡道:“各位不必多说,朕心底自有主张。这一次,朕倒要看看,那个萧能够支撑多久!!!”

    众臣不敢再议论,都纷纷退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