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小刁民-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期昌落座,翻开三封报功文书扫了几眼,见主次军功持有人没多大变更,就随意选了一份中肯的报功单子,从腰间皮裘锦带中取出官印,沾泥后用印。

    这让李羡诧异,报功这种事情是主将最大的权威所在,代表的是拿刀子分割牛肉的权力,他都做好了赵期昌大改的准备,没想到赵期昌问都不问就用印。

    多余的两封军功文书丢到一边,赵期昌拿起军资度支表册看了起来,出军时携带干粮和银钱、铜钱约二百贯。济宁方面又补充了很大一笔,可已经告罄。

    不得不感叹一声:“前后近一千三百贯军资,大半月时日便消耗一空。若将新军带上,这一趟光军资花费就在五千贯。”

    李羡端着茶碗来到赵期昌桌案旁,点头:“路程远,花销不能不大。”

    说着,他抬手一指总计一页,道:“军中人吃马嚼,花费八百七十余贯,而沿途拜会各地人物,就足足近二百贯。若非路上借了漕军的船代步,恐怕军资总耗费还要再高五十贯。”

    还有两笔支出他没说,那就是在济宁时赵期昌走关系,掏了五十两银子给左大昌活动,结果什么效果都无。左大昌还不讲官场道义,事情没办成,还把五十两银子给吞了,赵期昌又不好找这个堂舅子追索,五十两就是五十贯。

    在历城,今日一早赵期昌就撒银子,全军近八百人,二百四十余贯就这么砸了下去。

    这时候周是问在火盆处冲了一碗茶端来,赵期昌双手接住:“劳烦先生了。”

    周是问连连道:“应该的,恩主毋须多礼。”

    说罢,就转身回了自己位置,赵期昌握着表册晃了晃,对李羡道:“君美兄,这份单子明日一早给各处看看,让一个个心里头有数。另外,彭黯这边不会录功升赏我部。不过,会私下调拨五千石米麦,以供我安抚军心。”

    以秋后的粮价,五千石米麦价值约在三千贯。

    依照捕倭军内部分赃惯例,三分之一是公款军资,三分之一是把总以下军官、军士进行分配的,另外三分之一是把总以上分配的。

    这是以前捕倭军内部各家势力参杂,赵期昌不得已抛出的平衡手段。

    李羡静静听着,等待赵期昌下文。

    赵期昌又翻开剿灭黄步云所部后,搜刮来的财物进行的估价表册,总共价值在两千贯左右。其中一些是珠宝、黄步云未来得及销赃的货物等等,具体价值也不好估算。

    有黄步云的,还有他手下那帮骁骑的。尤其是那些骁骑,各种身份都有,赵期昌寻其亲属,都收了一笔保护费。他给与那些骁骑家属的好处也简单,就是给捕获、击杀的骁骑弄个黑户口,不会牵连到那些骁骑的亲属。

    现在摆在面前的一切收入就两笔,一笔是全军辛苦缴获来的两千贯,一笔是彭黯给的收买费用。

    赵期昌道:“眼前就这两笔,帐要给军中算明白。黄步云这笔,弟兄们都有份,按着原来的分配来分。具体到谁手里多少,依着上回的旧例来办,稍后诸位先生再幸苦幸苦,造个册子,多誊抄几份。”

    军中一级级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尽可能保证底层军士的利益。又不能吃大锅饭来一刀切,有待遇差别,才能维持军官层次的颜面,也能刺激底层军士上进之心。

    其他书吏也都围过来,这些人多是军官家族中的庶子、次子。

    按照大明军制,一哨就必须有一名书吏,一把要有两名书吏为把总提供文书工作。

    所有人目光都落在那五千石米麦上面,毕竟这不是赵期昌一个人的东西,是大家都有份的。到底自己能分多少,全在赵期昌现在这一句话了。

    可一名书吏却先说话了:“将军,进剿黄步云所部贼赃,部分充为军资,恐怕中军部将士不满。军资,是我捕倭军公有之物,而此次皆是中军部打拼,并无新军参与。”

    赵期昌摇头:“账要算明白,中军部随我出征以来,算上起初携带的二百贯军资、干粮、马匹掉膘、军械磨损等等消耗,哪样不是公用损耗三三分配制度,不容更改。下回若是其他人率部出征,一应缴获也要如此分配。”

    当然,若是他赵期昌的部将外出指挥作战,执行三三分配,他赵期昌作为名义上的主将,也拿主将一份中的部分。不是规矩如此,是人情事故如此。

    环视一圈,赵期昌语气坚定:“中军部出征时拿了二百贯军资,这是起家的资金,各种损耗也是撤归后要耗费军资修缮的。没道理拿全军的军资,去给自己挣钱。若真这么处置,新军将士如何做想”

    一众书吏沉默,但没有开口接话表示服从。

    他们都是卫里军官子弟,很多都是捕倭军体系内遴选上来的,他们看得上原捕倭军军士,这是当初一起创业、打拼的老弟兄,一起同甘共苦自然是合乎情理的。

    可新征的新军是什么原来一个二个的都是卫里军余,混的不好挤不进捕倭军编制,是脱离卫里核心的那一层人,是传统意义上的破落户。

    原先的捕倭军拼死拼活打下了现在的基业、势头,凭什么这帮破落户一入军,就能得享其成

    赵期昌见一帮人冷对抗,抬起手拍拍桌案啪啪作响,压制心中气愤,一字一顿,咬字极重道:“我也知道中军部的老弟兄是个什么想法,是啊,原来的军资,都是弟兄们一砖一瓦,一刀一枪攒下来的。按理来说,原先的军资就是中军部老弟兄的,与新军部没关联。大伙儿,是不是心里头都这么想法”

    “可这点军资才多少钱前后不到五百贯罢了,而新军部,足足一千多精壮汉子。都想想,各家子弟都有去处,咱捕倭军想要补充,各家子弟补不了,还能找谁补只能找卫里人来补,一个个也都抠心自问,好好想想,新军部的弟兄,上溯五六代,哪个没与咱老弟兄沾亲带故”

    “可见,新军部的弟兄,在乡土、血脉上,就是咱的弟兄。咱缺军士,他们没钱却能打能拼,为什么不能像看待老弟兄那样接纳新军部的穷苦弟兄真算家底,一两年前,谁家又比新军部的老弟兄好多少”

    “再说了,我捕倭军威名树在那里,只看着这么点钱财也脸臊,更不能只盯着登州卫那一亩三分地。我等当兵吃粮的,如今运气好,没遇着惨烈战事。今后少不得这类惨烈阵仗,人手不足去哪里补”

    “今夜,本将也把话说明白,你们一个个回去也把话该传的的都给传到。都听仔细了,眼前我捕倭军要壮大,就要增广军士。各家子弟不足,那就找卫里子弟。再不足,那就找登莱各卫的子弟。”

    “若一个个只盯着新旧之别,门户之别,那我等还如此辛劳作甚一个个像以往那样,吃捕倭军的补助、免税,靠着家中几亩地过日,多清闲的日子何苦吃饱了撑的,干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在外拼杀弄得家里人提心吊胆的下贱差事”

    深吸一口气,见多数书吏垂着脑袋,赵期昌也放缓语气:“本将这个话,愿意跟着本将谋富贵的就干,若鼠肚鸡肠,抱残守缺不愿接纳外人的,咱也不强求。眼前这才多少基业将来经营的好,弄他个四五万大军编制,此时哨官以上,到那时人人顶着将军名号,出入车马景从,这日子多他娘的快活”

    有的少年书吏一听这话,忍不住露笑。

    赵期昌也露笑:“都想想吧,别死盯着手头那几块铜钱。我捕倭军的前程,远大着呢。也都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将来是想当个参赞,还是当个军将。目光短浅者,一辈子出息就在那里,难成气候。”

    “诸位都是随本将拼杀立业的老人,论好处也要从上往下排,只要诸位勤勉做事,磨砺手段,跟上脚步别让新人超过,将来人人最少都是四五品官身”

    赵期昌说着还做个收拾,向后仰躺在椅背上,笑着环视:“现在,谁还心疼这一点点,只能买十几匹马的小钱”

    他这么苦口婆心,就是让这些人明白,让这些人把话传出去,让更多的人明白,不要在意坛坛罐罐,目光要放长远。

    不要过于知足紧守着手里的那点家当,要有容纳新人的器量。

    当然,他说的更明白,眼前的割出去的肉,为的是以后源源不绝的大好处,而受益人,论资排辈,在座的都跑不了。

    这类问题早就存在,捕倭军虽小,此时近两千的人参与其中,外围亲属过万人。这么大的一个集体,怎么可能没有派系争斗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笼中无鸟

    第二百二十三章 笼中无鸟

    彭黯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捕倭军动向,担心赵期昌压不住内部。 他看来,赵期昌的年岁还是太小了,以前能靠着赵鼎明、张茂为助力,压制住捕倭军。

    而现在,恐怕有问题。

    作为一省巡抚,他要考虑的事情很多,每件事情还要考虑的全面。所以他看来,现在的捕倭军没了赵鼎明、张茂、王文泽三人镇压,赵期昌实在是压不住。

    他觉得,捕倭军内部的宗族势力强盛的军官,可能此时正谋划着让赵期昌在历城面前出个大丑,进而取而代之,比如陈明理兄弟。

    北曲山战事的具体经过,连当时在任的巡抚何鳌都稀里糊涂,更别说新来的彭黯。彭黯也以为是赵鼎明负责指挥打下的北曲山,根本不知这是赵期昌的手笔。

    而赵期昌,也在各方面准备。

    在军中加大军纪维持力度,打了几个军官板子,将镇压内部、竖立威风的架子摆出来。同时,也请历城北极阁师门力量去彭黯府上摸查情况。

    结果,从彭黯的仆从那里听到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也让他明白为什么彭黯一上任,遇到麻烦事就给他甩包袱。

    彭黯一上任,就面临何鳌留下的烂摊子,对省内军将格外在意,尤其看重新近崛起的赵鼎明。重点不在于赵鼎明多能打,只要能打就可以;重点在于新近,说明这是个背景干净,可以引为心腹、嫡系的军将。

    而赵期昌,只是在年龄上引彭黯注意,反倒给赵鼎明加分不少。让彭黯一度以为赵鼎明以弱龄族弟领军,是赵鼎明安排、策动的,为的就是建立赵氏将门。

    所以,彭黯刚上任时,就认定赵鼎明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将领。背景干净,还能打,又充满斗志而不是满于现状,这些信息综合下来,才使得彭黯做出捕倭军全员改编为中军标营的打算。于是,直接一脚将原标营,带着何鳌烙印的王道成部踹到了广东。

    而他刚上任时,赵期昌打发赵财领着赵显来历城花了四百多两银子买了两名娇滴滴的少女,可谓是琴棋书画、诗词弹唱舞蹈样样精通。

    这类少女买卖本来就不是什么隐秘消息,卖出去一个,都是市井流传很久的消息。有些地方比如扬州,卖出的少女都存在一种价格攀比。卖出去一个能刷新历史价格记录,都是能传扬很久的事情。

    历城这边省会所在,论瘦马买卖不如扬州兴盛。故而,价值百金的少女,对市井百姓而言,都是天价,自然也能流传很久,流传范围很大。

    底层人在感叹想不明白这有钱人啥想法,士绅则在骂败家,士林子弟则是吃不着葡萄说酸。故而,登州赵氏的管家,四百金买走两名少女,在历城传的风风火火。

    而这件事情,则让这个彭黯这个老头子期待了良久。还以为是赵鼎明察觉到他的橄榄枝,买这两名少女凑成一对,要送给他作为见面之礼

    老牛吃嫩草,可是官场、士林中泰山宿斗级别人物之间的雅事

    未曾想,期待许久的一对娇滴滴少女,下嫁给了赵期昌的两名粗鄙家将,当真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让彭黯抑郁了很久

    不是他彭黯没那个钱,就死缺那几个女人。而是他都做好了赵鼎明代表登州一系上门拜访的准备,偏偏登州那边的人仿佛都瞎了,还是他借知府调任的机会,把话给捎了过去,仿佛他求着一帮军汉似的。

    不论如何,眼前过往的一切都过去了,彭黯即将得到一支潜力部队的效忠,故而家宴准备的可谓是给足了赵期昌面子。

    而一大早的,因为意外,赵期昌也在为给彭黯的礼物而发愁。送金银珠宝,说真的,彭黯不缺。就算缺,也不是这个节骨眼才要的。毕竟彭黯才五十岁出头一点点,平日里修身克己,是不会为了一点财货而断送前程的。

    至于兵器、铠甲、马匹之类的,剿灭黄步云后赵期昌手里的确有一些好东西。可送这些东西给曾铣、朱应奎这类有武名的文官,没问题。

    给还未在军事上有建树的彭黯,有一种反讽对方不知兵的意味。何况,军中武将互赠珍贵武备是一种极高的友谊象征,而下级给上级赠送,则是正儿八经的投效。

    赵期昌觉得,彭黯这次送出的五千石,还不足以弥补给他甩包袱一事造成的伤害。而他更觉得,自己的还有剩余价值,不能这么轻易投效。

    一个能打的部下,对于上位者而言,越难收服价值也就越高,这道理跟偷女人一样。

    送钱不行,送武备不合适,难道花钱买女人送过去

    抱歉,赵期昌宁愿送五百两银子给彭黯,也不想花一百两买个少女送过去。送女人给上司,有一种莫名的屈辱感。

    穿着白底蓝纹比甲,网巾束发额间扎着缀饰永乐通宝的一字巾,赵期昌在头疼,一帮盛装的军官、书吏、幕僚也头疼,都不知道该如何能送个让彭黯满意的礼物。

    捕倭军是一体,赵期昌本人送礼物更能向彭黯体现他对捕倭军的控制力。如果因为拜见巡抚,一帮军官争着送礼物,那说明他对捕倭军的控制就是个笑话。

    下面人越过赵期昌向彭黯送礼,就有搭线的意思,这种绕过赵期昌的行为,是军中大忌,更是赵期昌的大忌讳。

    周是问提着鸟笼走进军帐,一脸汗喘息,笑道:“恩主,此物如何”

    赵期昌皱眉:“什么鸟”

    千金难买一点翠,指的是从翠鸟颈间拔下的那点最鲜艳的羽毛。这年头,一只好鸟,比一门火炮、一位名妓值钱。

    周是问提着鸟笼示意,环视诸人:“空笼,无鸟。”

    李羡恍然大悟,笑道:“妙”

    赵期昌目光落在鸟笼上片刻,缓缓点头:“善,先生急智,解我大忧。”

    周是问也送了一口气,他是突然想到的典故,这才跑出去弄来个鸟笼。

    李羡见赵期昌领悟过来,笑着上前接住鸟笼,推开鸟笼小门,看着赵期昌道:“如此,彭黯更易理解,便不会生出误会。”

    其他人一头雾水,赵期昌也懒得解释,道:“出发,那边应该等急了。”

    礼物的事情,他早就托人去弄了,城中有个破落文人家中有宋刻版本古籍。谈好价钱,带钱过去时人家见押送银钱的是军士,不愿祖宗之物落在粗鄙军将手中,很硬气,直接就不卖了。

    一行百余人策马入城,人人盛装而行,倒把大街上密密麻麻行人镇压住,没有衙役维持秩序,都自觉把路让开,还以为是京中人马。

    巡抚衙门后院后门处,张承翼一袭黑漆将校鱼鳞甲,挂大红披风头戴凤翅红缨盔,提着一杆方天戟大步迎上来问:“三郎,可准备妥当了”

    赵期昌翻身下马,张承翼单手抬起为他整理衣袍袖角,赵期昌扭头看一眼身后提着鸟笼的庆童,笑着:“礼轻情意重,应该无虞。”

    “不是应该,要万无一失”

    张承翼低声道:“这关系我登州数万口前程,万万不能出差错”

    只要彭黯任期内登州卫集团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站稳脚跟,今后来的巡抚,也只能与他们合作。而不是像王道成那样,握着中军标营重甲精锐部队,人赶走连根基都立不下。

    赵期昌重重点头,现在有点类似麻杆打狼两头都怕,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可就怕滋生误会。

    一众人跟随张承翼从后门而入,院中已有标营将士值守站岗,都相互以目光交流,也算是笑容满面。

    过偏院,来到中院,院中已摆满了大方桌、长条长椅。

    张茂等在这里,看着面前朝气蓬勃的一众盛装后生,心中洋溢着喜悦,却刻意板着脸:“万不可失了礼数,一个个低头吃饭就是,莫要过多饮酒,更不可调戏府中丫鬟”

    一众捕倭军人员没有应答,赵期昌感觉牙疼,扭头问:“且都听明白了”

    陈明理当首,俯首抱拳,故意拉长语调:“标下明白”

    其他人齐齐行礼,张茂见了苦笑:“难怪老赵不愿来,你们这架势,啧啧”

    一帮人意思很简单,你们离开捕倭军去吃巡抚标营的山珍海味,就别对我们这些老部下指手画脚了。

    这场景,可能赵鼎明会心中腻歪,可不干他张茂的事情,对讪笑的赵期昌道:“把总以上入前厅赴宴,三郎可带文武各一员入后厅。其他人等,院中就食。”

    这回赵期昌拱手:“明白。”

    没人跟着回应,更让张茂感觉到尴尬,故意长吁短叹,摇着头转过身去。

    赵期昌扭头看着身后陈明理、王道胜、李羡三人道:“后厅见彭黯,庆童最有威仪可随我,君美兄随行。其他弟兄就在这用饭,莫要喧哗、吵闹。”

    “得令。”

    百余人拱手,陈明心心中失落,强撑着笑容,他才是赵期昌的亲卫将,这种时候带李羡是应该的。军官中他哥哥陈明理排序第一,轮不到他这个亲卫将,也该轮到陈明理,可两人都落选。

    赵期昌不愿意生事情,带进内厅的人,势必要给彭黯做介绍。他可不愿意陈明理此时与彭黯搭上线,而陈明心更是神射手中的神射手,他的本事让彭黯察觉,向赵期昌讨要,给还是不给

    给了陈明心过去,那陈明理会不会带着所部马队跟着过去

    登州卫各家势力合在一起有组织,才是彭黯看中,各处忌惮的势力。若各自谋求自家发展,不顾整体,那威慑力必然大降。

    谁是整体,是捕倭军各家,更是为首赵张二族。

    tags:
………………………………

第二百二十四章 豪杰汇聚

    第二百二十四章 豪杰汇聚

    后堂前厅,屏风前,彭黯看着赵期昌一行人步伐稳健而来,朗声笑道:“小赵将军,风采远胜传闻。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赵期昌赶紧上前三步,立在门槛前抱拳:“彭公折煞小子了,若不是家乡兄长父辈抬举,焉能有小子今日”

    彭黯迈步,踩着木履噔噔作响,双手抬起赵期昌双手,上下打量着赵期昌平静脸面与左脸颊蜈蚣长疤,缓缓点头这才是将种风姿,笑着:“休要过谦,你我两家如今也算是通家之好,一家人不说门外话,里面请。”

    赵期昌微微欠身:“长者先。”

    彭黯呵呵做笑,他不怕赵期昌犯浑,最怕这小子年少成名,目中无人不会做人,看来还是懂规矩的。

    他拉着赵期昌手向内走,赵期昌抬步跟上迈过门槛儿,打量屋中。屋中前厅没有地毯等铺设,只有门两侧的方桌、长条椅,两边墙壁上挂着字画,墙壁周边也无箱柜、瓷器之类的装饰,就连前厅、后堂之间,也只是一道屏风做分割,并无丝布幕帘。

    左右环视看着,稍有感叹,赵期昌道:“彭公简朴之风,迎面而来呀。”

    彭黯一手拉着赵期昌,一手抚须,有些自得道:“百官皆畏科道官,老夫身在宦海久矣。胸怀报国之心,勤勉奉公,自不惧科道之流。”

    他不怕,可赵期昌一屁股黑账,否则不会恐吓、威胁锦衣百户何七,悻悻笑道:“彭公修身为人之道,当为小子楷模。”

    见赵期昌这故意露出的窘迫讪笑,彭黯倒觉得有些可爱,不以为意道:“武官不怕死,本职忠义所在;文官不贪财,亦人臣根本之所在。小赵将军屡屡身先士卒,慷慨为国,偶失小节末枝,无足道哉。”

    以大明军将的待遇而言,不贪财的根本没活路。否则光上头吃掉克扣的军饷,你就没法子弥补。明明上头人发军饷时扣掉两三成,要整你时,查的又是全额满编与否,你不会弄钱来补上,或者会做人钻营,只要当军将,天生就有要害把柄。

    所以对武官的要求非常低,只要你听调令,能打仗,能镇压住军队,你不犯浑基本上没人会惹你。因为动了你,其他军将都会寒心,毛病毕竟出在根子上,是制度问题。

    来到屏风处,彭黯转身,看着外厅一众两帮人马,一部是捕倭军内的把总、千总;一部则是标营把总以上军官,足足十二三人:“诸位慢用,都是一家人,莫要客套。”

    他的目光停留在陈明理身上片刻,陈明理体格健硕,刚毅面容在浓密八字胡显衬下,格外的威武雄壮。

    又打量其他人,王道胜这个小年轻给他的印象就是干练与不老实,王道胜的一双眼珠子乱瞟,在这种场合,可谓是胆子极大。

    其后是他见过的李济,倒是十分的乖巧,识趣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