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刁民-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内几个呼吸内静悄悄,各人表情俱是不同。
堂上三人,戚继光稍稍变换坐姿,看着徐承贞、赵期昌二人,目光上下打量徐承贞。徐承贞是金山卫正三品世袭指挥使,比他高两级,高的只是品级罢了。
刘磐今后袭职是延庆卫佥事,徐承贞也比他高两级。可刘磐一家是迁离本卫在南京落脚的,世职虽低可起步就能在南京大营混资历,远比徐承贞这样的外卫指挥使有前途。
其实在他介绍完徐承贞底细后,徐承贞就成了纸老虎。一个世袭指挥使不在京营、漕运体系混日子,还在登州水寨混日子,可见有多么的没出息。
更关键的是,徐承贞袭职三品都混成这样子,可见家里没人,上头也没人
这样的人,登州卫的指挥使,指挥同知虽然在京里混,可来到登州卫地界,卫里的军官家族照样不会给什么面子,更别说一个金山卫的人。
刘磐右手把玩匕首打旋,看了赵期昌片刻突然呵呵低笑,扭头对朱应奎低语。
朱应奎听了也露出笑容,原来问题出在刘磐这里,这家伙给赵期昌灌了酒,徐承贞这个外人又要借赵期昌年幼摆威风,活该被赵期昌欺负。
这里的说外人,真没什么外人,都是卫所军籍子弟,朱应奎是文官进士怎么了军营里的事情他也知道,这种纠纷意气之争连冲突都算不上。
当然,这是在卫所子弟的范畴内是这种说法。若有民户军官参与进来,就是另一种说法。
如果非要揪出外人,朱应奎、刘磐、徐承贞都是外人,登州卫以外的人。
赵期昌右手握着刀柄,左手拉在刀背,刀刃缓缓前进,擦着徐承贞喉咙前进,最后刀刃搭在徐承贞左肩,刃口紧贴着脖子。
刀锋冰凉触感,让徐承贞满是青春痘的面庞上渗出一层油汗,面容发白紧张的扬着脖子以示配合。他不敢转头去看堂上三人,眼睛盯着张茂,满是祈盼。
至于田启业,徐承贞根本就没指望这个人解围,人家摆出的是杀人姿势。
彻底栽了,本以为这个小家伙好欺负,会忍气吞声。没想到暴起发难,真的是没想到。登州卫是一个集体,赵期昌低头别人也不会跳出来强出头。可赵期昌发难,其他人自然不会干坐着,最不济也要站出来拉偏架。
这场面离奇,不对劲。
张茂眉头皱着,按理来说赵期昌这是目无尊卑是军中大忌。出于保护目的,应该是戚继光猛地跳出来喝斥赵期昌,高抬板子轻轻打下就此揭过。
可戚继光竟然没反应,更离奇的还不是戚继光,而是朱应奎。这是朱应奎升堂议事,赵期昌如此最愤怒的应该是朱应奎。虽说此次出军是朱应奎欠卫里的,可不欠赵期昌什么。
想不明白原由,张茂只能双手摊开站起来,笑着:“三郎,人家徐指挥使乃是戏言,有意逗你,你又何须如此斤斤计较”
如张茂所想,戚继光着急什么他有意拉赵期昌一把,把赵期昌名字报上去也没存多少希望,可朱应奎这里点头了。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是有联系的,也是自己人。
还有那个跳涧虎刘磐,惹出的事情让卫里蛇鼠齐聚一团糟,人家却缩在水寨看笑话。与朱应奎关系莫逆,还认识赵期昌,所以就闹去吧,收拾收拾徐承贞也是好的,给这人长长记性。
赵期昌脸颊因为激亢,略显红晕扭头:“看着不像,这是我登州卫的事情,他一个外人叽叽歪歪没个停歇。他不累,咱还觉得聒噪。”
刘磐瞥一眼戚继光,见这后生还不出来收场,估计徐承贞应该得罪过戚继光。便摆摆手起来,两步来到堂中对着外面拂拂手:“都把家伙收起来,多大的事情”
外面龚显最先收刀,庆童紧接着收刀,一片收刀声离开门前,回到两侧站在屋檐下。
刘磐歪着脑袋伸手捏住刀锋,上下打量徐承贞僵白脸色,低头啐一口:“呸徐把总,你来是玄参将给我家兄长面子。你不来,玄参将也会派个人给我家兄长面子。有你,没你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这个话”
水寨坐营参将玄成武,锦衣卫籍,殿中大汉将军出身,北直隶河间府静海县人。
徐承贞语诘僵在那里,刘磐将刀刃挪开,给了赵期昌一个眼色,赵期昌收刀归鞘,越过刘磐单膝跪在堂中,右手柱刀:“下官赵期昌恣意行事无状,冲突了朱公,心中惶恐,还请朱公恕罪。”
“小事尔,你是戚佥事的人,本官不便处理。”
朱应奎端着茶碗,说着扬扬下巴,看向戚继光笑着:“这事也不怪赵百户,是本官义弟纵酒使然。”
戚继光拱手:“朱公大度,是下官节制无力之由。”
朱应奎笑笑不言语,戚继光站起来环视一圈,道:“本卫百户赵期昌犯事,本官自会责罚,然军前大议不可拖延。来人,撤去赵期昌座椅,让他站着。”
站在门侧的于学文撇撇嘴,上前将赵期昌的椅子搬走,这是他家的东西,现在做主的是旁人,心里多少有些别扭。
可他不敢生事情,怎么将这些糊弄走才是大事情,否则他于家就是抄家灭族的待遇。
张茂、田启业也对堂上朱应奎拱拱手,分别落座,张茂还不忘将赵期昌搀起来,闻到酒味笑了笑。
两个人坐在那里眼睛斜着看着徐承贞,让徐承贞说不出的难受,又扭头看看朱应奎,拱拱手缓缓坐下,虚坐着。
待一切安稳后,朱应奎开口:“登州卫闹倭,一月时间内遇害三人,以至地方百姓震怖,生业惆敝。人已死,事已发,追究前责于事无补。此时登州卫最要紧的是将潜匿的倭寇搜出来,给死者一个交代,也好让登州百姓安堵乐业。”
“治下出现如此疏忽,本官稽查总备一方军务,也有失责之处。”
“查倭一事干系重大,龙山周边山川成片,非千余人旬月间所能定。具体搜捕进程,由戚佥事规划、讲解。”
几句话定下基调,戚继光也是心有戚戚。
他起身,两名家丁拉着一面粗糙地图站在门前,戚继光走过去指着三座抽象的山道:“北有羽山,中有巨石山,东南则是龙山。此时田启业部、赵期昌部已成功封锁羽山北,我部封锁巨石山西南,张茂部封锁龙山东南部。这三山,已在笼中。”
龙山百户所在三山之间的位置,夹在巨石山与龙山之间,靠着龙山范围的一座山坡修建,距离西北方向羽山有十余里山路。
手指来回指着三山,戚继光看着朱应奎道:“受限于人手,此次查倭无力全面铺开。先以羽山为目标,进行逐山搜查,不可走漏一人。”
“大伙都说说,若无其他意见,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天出发。先搜索羽山南部,以十日为限,查完羽山。”
戚继光说罢,左右看着,这是他与朱应奎讨论后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朱应奎的心思。毕竟戚继光才是登州卫的当家人,从戚继光口中说出更合符规矩、人心。
张茂瞥一眼四周,见没人开口或思考模样准备开口,便开口:“掌印,各部如何安排”
戚继光指着羽山点着:“参与搜索的有我部百人,与田启业部五十余骑,此为左路从西搜索;张茂部百人与赵期昌部五十余骑充当右路,从东逐北搜索。中军所部坐镇龙山,出六十骑做三支散骑游哨。”
“此外,左路明日在神猪岭北,贺家沟东二里处扎营;右路在高庄村坡南后沟立营。五日后再换驻地,到时另行通告。”
“还有粮草补给,出军前各部携带十日补给。山中行军体力耗费颇大,恐难支十日用度。是故,十月初五变换驻点后,当日中所佥事赵鼎明会押送粮草入山,补足各部所需。”
戚继光环视等待提问,田启业开口:“掌印,这粮草紧了些。不是吃多少补多少的问题。各部必须有五日存粮,而且入山后危机重重,若是一场秋洪、早雪,道路堵塞。山里的弟兄,可就麻烦了。”
徐承贞想说什么又不敢说,赵期昌也开口:“我部与田部有个问题。搜山是力气活,掌印一部与泰山大人所部有后备人手轮替,可以保证本部弟兄战力。而我部与田部步骑分明,不论步骑都无轮替机会。这将极大损耗下面弟兄的士气、战力,还望掌印斟酌一二。”
张茂露笑点头:“如贤婿所言,赵、田两部弟兄缺少轮替,掌印不妨动员督促卫里,再行征调以补充人手。”
戚继光点头:“此事本就在考虑之中,三日后卫里会补充五百余人协助分守各卡。能抽调出二百人,充入各部以作助力。这个问题既然提出,那这里就定下来吧,左右两路各分配八十人,余下四十人充作火头军。至于田千户所提粮草问题,那三日后补充,三日后五日一轮补充,直到事毕。”
他再环视一圈,见都没问题了便说:“那就如此,明日三更天造饭,五更出发。朱公这里,还有什么吩咐”
朱应奎端着茶碗,右手握着茶碗盖展臂,胡子抖着双目森森:“卫里出军这个人情,朱某记在心里不会忘记。朱某也是卫里出去的人,自然知晓各处难处。查倭一事,朱某不介意拖到年关前。但倭寇,必须给朱某搜出来。”
手臂挥动,朱应奎有意无意瞥一眼中左千户所、龙山地头蛇于学文,掷地有声:“朱某拿到想要的,此次助力的诸位,朱某自不会亏待。诸位说说,朱某这点要求,难还是不难”
坐着的三人起身跨步扭身对着堂上,赵期昌也见样跨出一步对着堂上拱手,戚继光站在四人面前,赵期昌就听到这四人齐声:“愿为朱公效力。”
仿佛,排演过的。
………………………………
第六十九章 兵为将胆
第六十九章 兵为将胆
“你”
出门时,田启业一个肩撞,徐承贞险些被门槛儿绊倒,扭头怒视。
扬着下巴鼻孔朝天,田启业一脸络腮胡子,大黄牙露出:“爷怎地不服若在蒙山,爷一刀挑了你娃肠子”
张茂推了推田启业:“田兄,何必与小儿置气”
田启业扭头,双目睁圆理直气壮:“咱是给他长记性,山东地面有人顾忌香火情。等到了旁处,这小子让人弄死也是个糊涂鬼。”
张茂干笑两声,田启业说的不无道理。军里是最讲交情的,也就是派系。派系这个词看着高大上,简单来说就是一帮一起玩的,必然排斥另一帮以前没玩过的人。
军里的同僚不是请客吃饭混日子,都是要并肩杀敌交付后背的,一个外人想要立足,实在是太难了。没有融合这种说法,有的只是谁吃谁,谁听谁的。
当堂中刘磐介绍完徐承贞身份,这个人几乎就完了,没人会看得起他。
堂堂一卫世袭指挥使,这是要迁到北京、南京混日子的高官。现在竟然跑到山东地界混日子,等于和中低级军官抢饭吃。在外面没出息,还来抢下面人机会,这种人自然不受待见,又是外卫的,不整徐承贞整谁
最重要的是徐承贞年纪轻轻袭职正三品,说明家里上头真没人了,这就是头号软柿子,不欺负他欺负谁
这个人倒好,不把尾巴夹紧,竟然还敢欺负登州卫的人,想着卖弄威风在朱应奎面前表现自己的能耐爪牙,简直就是活腻了。
在边镇,这种人奉令在塞外巡哨一圈,可能就撞到鞑子伏击圈里去了,不会有什么活路。连人都不会做,一点眼色都无,欺负欺负是对他好。
排外,赵期昌直接的感受就是这两个字。
前院火堆旁,一帮人挂好披风,赵期昌提着头盔走在张茂身旁:“泰山大人,世兄可在军中”
张茂正绑着一字巾固定六瓣瓜皮帽,然后才将赵期昌递来的凤翅盔扣上绑着盔带:“他在杨家店驻守,稍后三郎来我房中,还有田家兄弟一起好好议议。这倭寇稀奇,我等要弄明白了才好使力气。”
“好,小侄安排好下面的事情,稍后就来。”
张茂拍拍赵期昌肩膀,神色略显郑重:“三郎,老夫知你交好刘磐的用意。可犯不着委屈自己,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可再饮酒。今日堂中,朱道员有求于卫里,也是咱卫里人说话,又在咱本卫地界,所以这事不算事。若换个地方,如水寨大营,你恣意拔刀,军法在前,朱道员想不杀你,水寨军将也容不得你。”
赵期昌怔了怔,拱手:“侄儿省的了,听泰山大人的。”
努嘴下巴胡须似能聚成一团,张茂缓缓点着头:“听话就好,卫里也随着城东开荒有些变化。今夜堂中会议这么大风波唉,若无田家兄弟搭手,戚掌印那态度,让老夫有些想不明白。”
戚继光较为反常的态度的确令人寻味,赵期昌垂头缓缓点头,显得失落。
张茂用力再拍两下,长叹一声,神色说不出的忧虑。
赵期昌拱手微微俯身,待张茂转身离开几步,他右眼皮上抬瞥了片刻,额间一字巾缀饰的永乐通宝折射着火光。
庆童啐了一口,上前将勇字盔递来,没良心咧嘴:“老爷,今夜真威风。”
赵期昌转身将头盔戴好,摇头咧嘴:“借卫里威风罢了,那是个浑人。我不出头,有人也会收拾他。”
刘磐喝斥徐承贞那态度,摆明了就是不待见。朱应奎缺的是水寨借调的兵,可不缺徐承贞这个人,有他碍事,没他更好。
庆童想了想,摇摇头左手提着红缨枪,右手点燃一根火把,与赵期昌离开龙山百户所。
临时营地在一处山坡,四周生着火盆,火焰燃烧木枝噼啪作响。
赵期昌在火把照耀下检查营区外围一圈,每个帐篷周边都挖了排水渠,军帐呈田字扎下,正中围着牲畜,此时颜植正带着四人守夜。
颜植放下酒碗,跳下车厢上前拱手:“赵三爷”
赵期昌看看摆在车辕处的酒坛,眉头稍皱:“三哥这里带酒了”
颜植捏着袖角擦拭胡须酒水痕迹,干笑着:“回三爷,三哥也知军中规矩,出发时不准弟兄们带酒水。这酒是田千户家中大公子田亮赠来,这位与三爷有旧。军中相逢就送了两坛酒,三哥赐下一坛给弟兄们御寒用。”
仰头看着有些不自在显得扭捏的颜植,赵期昌笑笑:“我非不近人情之人,不过身兼守夜之责,身上担负的可是所有弟兄安危。所以这酒,此时少饮为妙。轮休时,想怎么喝咱不会管,别耍酒疯给咱惹事情就好。”
“三爷大度,也请三爷安心,弟兄们走南闯北,自不会误事取死。”
赵期昌颔首,转身看一圈,颜植俯身很有眼色指着一顶军帐:“三爷,三哥等人正等候三爷议事。”
这顶军帐外庆童将火把递给守门的一名壮汉,揭开挡风帐帘,赵期昌这才进入。
帐中温暖,一盏油灯火苗摇曳,一帮闲汉聚在一起自然没什么好事,陈明理有心交结,自然是酒气扑鼻。
人人从帐内两侧的大通铺上起身行礼,赵期昌到最里面脱了鞋子坐下,常信平将一团焐热的被子抱来给赵期昌裹上:“老爷,上头是个什么意思”
陈明理也拿起一个酒盅涮了涮,倒了一盅酒双手递过来,粗犷笑着:“师弟,先暖暖身子。”
赵期昌两手接住酒盅,环视一圈围过来的大小头目,又低头看看左手托着的青花瓷小酒盅,想到张茂的话,笑了笑仰头饮酒,身子内外俱暖,笑道:“三哥这酒不错,应该是米酒精酿的。”
陈明理递来一条完整的羊腿和匕首,低头笑着:“咱一向不沾酒,这是田家兄弟送来的。想着今夜也安稳,就给弟兄们散了下去,就当是壮行酒。”
赵期昌点点头,昂着头看一眼常信平道:“也没多少事情,依戚掌印的意思,明早三更造饭,五更出发。我部与张茂部合编为右路,前往西北十里处高家村南坡一个叫后沟的地方立营,先朝北搜羽山。十天为限,搜完羽山再论其他的。”
他对龙山周边不清楚,他这话一落,周围人都楞了楞,常信平道:“老爷,戚爷的令有问题。后沟在高家村北坡,高家村依山而建在山顶。我部若是在后沟立营,从东绕过高家村就是后沟山口,在往里向西五里就是扎营的地方。”
看来戚继光也不熟悉这一片,这也正常,戚继光打小懂事起就跟着他父亲随军而居,此前一直在京里,还是三年前回的登州。
“无碍大节,都把话给下面传到,今夜早早休息,明日别误了时辰让人笑话。咱那个泰山老岳丈,还招呼咱过去要议议。”
赵期昌握着匕首削下巴掌大一块肉,连着匕首将羊腿递给庆童,这是一条蜡制羊腿烤的金黄,庆童削下一块双手还给陈明理。陈明理又递了出去,一圈下来只剩下骨头。
陈明理也没有再给赵期昌添酒,盘坐在思量:“卫里这次出军,让各处都迷糊。师弟若有消息不妨说说,咱三人计长,朝着七寸打,能出彩不少。若蒙那位姓朱的道员看重,他日也是一条吃饭的好路子。”
朱应奎的前途非常好,没有多长时间的观政实习经历,直接进入都察院当御史。三年一转擢升下派山东按察使司五品佥事,加派登莱道道员。仅仅五年时间,升官速度堪比翰林官。
又是锦衣卫籍,看着也是能领兵的,他日当个封疆重臣必然在边塞重镇,说不好还能执掌兵部。这样的大腿,若真抱上了,真的是吃不完的红利。
赵期昌用自己的匕首削着肉片,蘸着醋嚼着,摇着头:“具体情况咱也不清楚,没什么准信。稍后在那边,估计我那老岳丈要交底一些,到时候咱再集议。”
饮一口茶水,赵期昌环视一圈:“这件事情的确有大好处,出军本来就仓促,朱道员那里为促成此事给卫里各处掏了不少好处。这只是开头菜,他图谋的必然不小,否则不会这么大方。有好处,咱弟兄自然要捞一票。”
另一边,龙山所大院后房,火炕上朱应奎与刘磐盘坐对饮,炕桌上摆了四道菜。
两人各自分别拿着酒壶吸着,刘磐醉酒面容红彤彤:“大兄,我那小兄弟胆量如何”
朱应奎也醉态明显,摇着头:“不怎么样,多大的事情”
军中会议时拔刀真的是杀头大罪,可朱应奎不认为赵期昌胆大,也不认为这人鲁莽,说到底就是小家伙被灌醉了,易怒做出的傻事情。
刘磐摇头:“大兄,军里的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大兄未曾领过兵,是个门外汉。徐家小儿不值一提,他就是糊涂鬼,眼睛早瞎了,看不明白。”
这一点朱应奎点头,夹菜嚼着:“是这么个事,这人蠢。在登州卫找登州卫的麻烦,蠢的不是一般。”
刘磐脑袋晃着,满口酒气:“弟说的胆量,不是赵期昌做了什么,而是敢怎么做。兄长别看他年岁小,可懂的比寻常秀才多,酒量也不错,酒品还是可以的。绝不会饮了酒说胡话,做糊涂事。”
朱应奎闭目,思索事情发生时的赵期昌举动,方脸上的浓眉一皱成了一团。
刘磐继续说着:“他这个人敢这么做,一来是抓准了大兄不欲张扬,二是认可咱这个朋友,觉得咱会助他。这都是外因,是旁枝末节。内因是他不惧兄长怪罪,有登州人庇护是一方面,最大的缘由是他手里有人。大兄可知,这小子手里有多少人”
朱应奎睁目,点头:“登州卫开荒大计咱也听了,他赵家吞了不少。这小子,手里有三十余家丁,整日操训风雨不歇,可见也是有心人。”
咧嘴一笑,刘磐道:“兄长知道的并非全面,估计年后,这人手里可战家丁能有百人之众。握着这么大一票人,在边军谁会平白得罪”
朱应奎倒吸一口凉气,双目微微睁圆:“怎可能”
刘磐的可战家丁可不是卫里各家那种长工性质,战事拉上去应付差事的家丁。而是以战兵标准来衡量的数据,现在边军大帅手里养个三百家丁就顶天了。
“地,将门有多少地便养多少家丁。赵家猝然崛起,缺的就是将地变成家丁的时间。待家丁练好,自然会受朝廷倚重成为一方将门。而这小子本就是个破落户靠莱山捕蛇过日,却不贪安逸,竭尽其力操训家丁。可见,登州这边的水会浑的一团糟,不是看起来的那么好收拾。那些打算盘的人”
说着刘磐摇摇头,凶恶的面容讽笑着。
现在已不是国初,那时候卫所军能用,将领几乎就没什么倚重力量。可眼前朝廷千防万防,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默认军将豢养家丁以助战这种风气。
都说将为军胆,这句话是对的。可卫所军衰败,征兵、募兵带来的就是家丁风气横行。就有了新说法,兵为将胆。
谁手里能打的家丁多,谁的胆量就大,谁的能力也就大。
军里是这么看的,朝廷上头人也是这么看的。选拔将领时,其部家丁战力、数量、过往战绩、派系所属就是四个大致的标准。
………………………………
第七十章 认真
第七十章 认真
赵期昌离开营区时又灌了一盅酒,有意将酒水散在披巾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