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刁民-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期昌积心处虑收买人心的对象也就那么七八个能力出众的人,其他人赵期昌只是按着前世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今世儒家仁的教育去按着良心做事,遵从的无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白了就是把人当人,从始至终不能说是坚持,只能说是按着良心做事,自然而然的就把人心、军心聚了过来。
稍后吃饱喝足,陈明理兄弟二人领着游骑二十余过桥,一路直奔黄县东门。
隔着不到十里,黄水桥边一串火堆已经引发夜里值哨衙役的警惕,看着打着火把而来的一队骑军,立马敲响铜锣,更有衙役指着火把跑向烽火处。只要这伙人来者不善,那就点燃烽火向登州方面示警、求援。
“来者何人”
一名头目穿着罩甲探头喝问,他两侧四五名黄县民壮充任的捕盗弓手站在门楼前的垛口外,张弓扣箭。黄县没有卫所军,夜里、平时治安城中全靠三班衙役以及捕盗弓手。
至于城外乡野之地,那就是地方宗族的天下,官方保甲训练的团练兵,地方大族的护院、操训的乡勇都是治安力量。而保甲又多是地方豪强充任,基本上县城外面的各类零碎武装杂乱而多,与城里衙役、捕盗弓手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高举火把,陈明理高声道:“本官乃登州卫百户,充任捕倭军中军哨官陈明理我部赵将军奉登莱道员朱公、省里臬司副使东阳公军令,前来公干速速通报此处知县,莫要耽搁军国大事误了自家前程”
“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陈明理高喊一声回应:“这就射来”
说着打马让开,火把照耀下,陈明心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张弓拉到八分满,一箭射出破空而去。
“哚”
一声闷响城楼下几名衙役、弓手猛地缩头,扭头看去,本该是朱红色却常年未曾修缮的木柱上一根白羽箭杆微微震荡。
随后破空声接二连三,一枚接着一枚白羽箭钉在木柱上,隐隐聚成一个圆。
下面不再射箭,管事的班头这才小心翼翼看一眼,站了起来看着下面二十余骑,干干笑道,拱手:“兄弟好本事,稍后”
陈明理也马上抱拳,扬着下巴:“速去通报你家知县,若耽搁了大事,这知县也就到头了”
陈明心拔下鹿角扳指,下巴一扬眯着眼:“哥,如何”
“小太史陈明心陈五爷,自然是极威风的。”
夸一句弟弟,陈明理左右打马看着城头,心中感叹,这当兵威风起来还真是厉害的不得了。以前他做的买卖也就类似镖局,帮着盐商运盐,或做些别的押镖买卖,甚至绑票勒索之类的事情。而给盐商做买卖更多一些,还不是嫡系盐丁,属于那种外围力量。路过各处哨卡时,没少看人眼色受人刁难。
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副巡检就能让他赔笑,卑躬屈膝。而一县知县则是握着巡检命根子的百里侯,父母官大老爷,如今还不是让他拿着鸡毛当令箭,给呼喝来了
………………………………
第一百七十章 梁梦龙
第一百七十章 梁梦龙
登州西门处,一名青衫青年挂着素黑色披风静静等待,一脸疲倦。
赵期昌率部出城,上前拱手:“可是东阳公高足,真定梁先生”
“正是乾吉,学生梁梦龙见过将军”
此人梁梦龙,字乾吉,今年十九岁,真定北圣板村人,是贾应春的学生。贾应春也是真定人,是南圣板村人,彼此之间就隔了一丁点小山小川。
他跟着随军代表贾应春的意志,赵期昌感觉这人算是另类的监军。他可不知道,这是梁梦龙坚持的结果。贾应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却一直没有施展的余地,收的弟子也自然偏向于军事领域。这回梁梦龙提议去军中实际看看情况,贾应春也有心拉拢朱应奎师徒,便许可了。
相互见礼结束,赵期昌也不耽误抬手指着身后众人介绍,主要是白庆丰、李羡二名秀才,偏偏梁梦龙似乎对其他哨官更感兴趣。
赵期昌没时间耽搁,介绍完后,便说:“梁先生”
梁梦龙急忙打断,拱手道:“将军乃朱公高足,我师与朱公交情莫逆同辈论交。将军称呼某为乾吉便可,莫以先生之称折煞某家。”
一口地道的京师官话说的急促却也字字清晰,不似很多人乡音太重,说话快了外人根本听不清。赵期昌点头道:“那乾吉兄,我知乾吉兄今日与东阳公赶路幸苦。而我部将分军三股,马队先行将于子夜时抵达黄县休整等待步军,其后两股兵马,次第为屯扎右所王文泽部,殿军为我部步军。乾吉兄不妨跟随步军,乘车而行。”
梁梦龙摇头笑着:“将军可曾听说过真定人怕骑马”
赵期昌祖上就是真定赵氏,算起来与秦末汉初的南越武王赵佗还是同一枝,便笑着点头:“那便行军吧,具体事务在黄县休整时再谈。”
蓬莱距离黄县也就七十里地,当夜子时前就能抵达,有足够的时间休整,后半夜步军就能抵达。
全部聚集在黄县后,赵期昌才会具体划分各哨军务,随后彻底分军奔赴莱州府北四县。
一路无话,二十里外后王文泽部百余骑加入骑军行军队列,打着火把一路轻驰,又沿着官道行进约四十里,全军三百余骑停在一条由南向北入海的大河东岸,这就是黄水,黄县名称的来由,三国太史慈的故乡。
牧马河畔边休养马力,火堆边赵期昌端着热水接过庆童递来的粽子,起身递一个给梁梦龙,环视左右道:“过河后,还有绛水河。此处距离黄县已不足十里,陈明理你马快,带十余骑去黄县,将几封公文射到城楼。”
陈明理刀上放着一排粽子搭在火上烤着,道:“家主,城上有吊篮可用。若是射入城中,若有误伤黄县这边难免生事情。”
赵期昌剥开考热的粽子,看向发呆的陈明心道:“东莱神射太史慈,咱这里也有一位小太史。将箭射到城楼立柱上,应该不难。”
陈明心点头:“不难,太史慈能一箭将敌将手钉在护栏上,咱没这本事,射几枚箭到立柱上,还是有把握的。”
梁梦龙诧异看一眼陈明心这个稚嫩少年,估计还要比他小两三岁,又低头剥着粽叶,是一枚泛红缀着半块红枣的粽子,小咬一口淡淡甜味。
稍稍奇怪看一眼赵期昌,笑道:“未曾想,还加了红糖。”
“红糖能补充体能,这批粽子就是给军中订下的行军干粮。携带方便,临战食用也能生津益气。”赵期昌说着一笑:“今年家里种了十二顷油菜,酿成不少蜜,粽子里放的枣都是蜜腌渍后的,味道着实不错。”
梁梦龙点头:“这年头种油菜的确比种粮食来钱快,学生曾在苏沪杭游学两载,那边已有不少人种植桑棉、油菜。而给朝廷缴纳税租之粮,以及自家食用之粮,多是买来的。算上常州府,都是朝廷产粮重地,如此发展下去,着实让人担忧。”
赵期昌微微动容,没想到这个人能看那么远,也是严肃一叹:“士民逐利,钱多才是好。乾吉兄盯着粮食产出,可谓高瞻、脱俗之见。”
梁梦龙只是摇头笑笑,笑的苦涩,低头见面前的几枚粽子不太一样,平时粽子都是用五彩丝线裹着的,而面前的粽子要么用红线,要么用白线,用色单一。
一旁李羡见了,开口解释:“蓝线的是甜的放了枣,白线里头是咸的放了咸菜,红线里头裹着的是干梅子,是生津开胃的。各有用处,一顿各吃一枚,糯米又是耐饥的,算是将军弄出的便食干粮。”
梁梦龙听了缓缓点头:“当真大才。”
赵期昌只是摇头笑笑:“若不是端午佳节,咱也想不到这一茬。”
去年端午时,他们兄弟仨才花了十文钱购买糯米一碗半,做了味道干巴巴的十二个粽子,却足足吃了三天,自然不会有太多花样。
梁梦龙还是说:“将军,粽子做军粮,的确有门道。若是粽叶裹了干糯米、果肉或盐,再晒干储放,应该是耐放的东西。大军行军时,也方便煮食、分发、携带,可行进中使用,此乃利国利军之物。”
一边庆童剥着粽子忍不住发笑,一些反应过来的军官也都笑了,笑的无奈。
白庆丰咬一口粽子,对着迷惑的梁梦龙道:“梁先生,这批粽子一共五千枚,将军还出了五十斤蜂蜜。负责制作的也是将军族人,各类消耗算下来,将军掏了五十两。五千枚粽子发下来,所部上下也就每人十枚,一日就可吃尽。”
努嘴,沉吟,白庆丰补上最后一刀:“而军中平时,三餐吃饱,一人不过九合米,百人不过九斗余,我部中军将士五百,一日军粮、蔬菜折算粮食,也就六石支出。折算银钱,不过四两。粽子是好东西,若依先生的意思来做,只能是咸粽子。”
梁梦龙听着皱眉,缓缓点头,最贵的不是米,而是糖和蜂蜜,这两样对于城中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
其实采购的材料做了七千多枚,余下的以及一些寻常粽子都留在酒楼准备明日售卖。如此多的粽子将会由留在城中的伤兵在各处摆摊挣点幸苦钱,所谓的牛鬼蛇神也不敢叽歪什么。
赵期昌摸着下巴道:“若是咸粽子,以五千枚七八石米为成本,若口感适宜,还耐储放的话。今后出军,不妨准备一些干粽作为军粮补充。野外驻扎,光吃面饼,也不是个事。”
咬一口缀着酸梅的酸甜开胃粽子,赵期昌看向李羡:“这事回去了试试,弟兄们为国奔波本就幸苦。改善伙食,多花销一点也不算什么。”
李羡点头应下,周围人都知道赵期昌花这笔钱搞奢侈粽子干什么,这类粽子一个成本将近五文钱,为的只是让下面人吃点甜的,弥补一些可能出现的遗憾。
赵期昌积心处虑收买人心的对象也就那么七八个能力出众的人,其他人赵期昌只是按着前世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今世儒家仁的教育去按着良心做事,遵从的无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白了就是把人当人,从始至终不能说是坚持,只能说是按着良心做事,自然而然的就把人心、军心聚了过来。
稍后吃饱喝足,陈明理兄弟二人领着游骑二十余过桥,一路直奔黄县东门。
隔着不到十里,黄水桥边一串火堆已经引发夜里值哨衙役的警惕,看着打着火把而来的一队骑军,立马敲响铜锣,更有衙役指着火把跑向烽火处。只要这伙人来者不善,那就点燃烽火向登州方面示警、求援。
“来者何人”
一名头目穿着罩甲探头喝问,他两侧四五名黄县民壮充任的捕盗弓手站在门楼前的垛口外,张弓扣箭。黄县没有卫所军,夜里、平时治安城中全靠三班衙役以及捕盗弓手。
至于城外乡野之地,那就是地方宗族的天下,官方保甲训练的团练兵,地方大族的护院、操训的乡勇都是治安力量。而保甲又多是地方豪强充任,基本上县城外面的各类零碎武装杂乱而多,与城里衙役、捕盗弓手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高举火把,陈明理高声道:“本官乃登州卫百户,充任捕倭军中军哨官陈明理我部赵将军奉登莱道员朱公、省里臬司副使东阳公军令,前来公干速速通报此处知县,莫要耽搁军国大事误了自家前程”
“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陈明理高喊一声回应:“这就射来”
说着打马让开,火把照耀下,陈明心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张弓拉到八分满,一箭射出破空而去。
“哚”
一声闷响城楼下几名衙役、弓手猛地缩头,扭头看去,本该是朱红色却常年未曾修缮的木柱上一根白羽箭杆微微震荡。
随后破空声接二连三,一枚接着一枚白羽箭钉在木柱上,隐隐聚成一个圆。
下面不再射箭,管事的班头这才小心翼翼看一眼,站了起来看着下面二十余骑,干干笑道,拱手:“兄弟好本事,稍后”
陈明理也马上抱拳,扬着下巴:“速去通报你家知县,若耽搁了大事,这知县也就到头了”
陈明心拔下鹿角扳指,下巴一扬眯着眼:“哥,如何”
“小太史陈明心陈五爷,自然是极威风的。”
夸一句弟弟,陈明理左右打马看着城头,心中感叹,这当兵威风起来还真是厉害的不得了。以前他做的买卖也就类似镖局,帮着盐商运盐,或做些别的押镖买卖,甚至绑票勒索之类的事情。而给盐商做买卖更多一些,还不是嫡系盐丁,属于那种外围力量。路过各处哨卡时,没少看人眼色受人刁难。
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副巡检就能让他赔笑,卑躬屈膝。而一县知县则是握着巡检命根子的百里侯,父母官大老爷,如今还不是让他拿着鸡毛当令箭,给呼喝来了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蛮横跋扈上
第一百七十一章 蛮横跋扈上
五月初四,端午日,下午时间。
三百五十余骑离开昌邑不久不到半时辰,人人面上裹着面巾防止飞尘。官道只是由地方维护、较为平坦的土路罢了,不是什么石子路,更不是沥青路。
甲骑簇拥,熟悉地理的陈明理纵马跟着赵期昌,尘土飞扬马蹄轰隆,指着不远处一座北边靠河乡镇大声说着:“家主,那是潍县东十里店设有固堤店巡检司”
固堤店顾名思义,起初聚拢过来的人都是维修河道的人户。在白浪河西边就是潍县,城池与河紧挨着,又处于官道三岔口,论繁华、人口比府治所在的掖县要重要的多。
而刚刚离开的昌邑县则是与潍水紧挨着,北边临海沿河设有鱼儿镇巡检司。两座巡检司足以封锁道路,毕竟这里已经是产盐重地。
固堤店巡检司,巡检带人去沿海盐场巡视,副巡检看着东边官道上尘土飞扬,远远望着不知来了多少人马,赶紧一把火将烽火点燃,狼烟高升。
固堤店四周田地此时一片金黄,这里相较于蓬莱气候稍热一些,又紧挨着白浪河,此时正是两抢关键时刻,抢收小麦后、翻地施肥后再抢种水稻。
而狼烟窜起,地里忙碌的百姓拖家带口,呼朋唤友就往镇子里跑。以为是山里的马贼来抢粮,惊慌跑着又骂着。
不多时便奔驰五六里地可见潍县城头上飘着的朙字大旗,赵期昌勒马看着北边四五里地的固堤店,抬手摘了满是灰尘的面巾,咧嘴眯眼细细看。
固堤店是个镇子,有镇城与他那边孙夼镇类似,而巡检司有巡检司城,规模与百户寨类同。
“去,告诉他们官军办事,莫要耽搁了夏收。”
赵期昌一说,陈明理抢先应答,踹着马腹单骑离队,他的一帮老弟兄见了龇牙咧嘴笑着,人人拍马,去找巡检司的老朋友叙叙旧。
这是一个不算失误的失误,他已飞骑传令潍县方面,没想到潍县这边没有给巡检司通报。巡检司是地方稍微正规一些的武装,归典史管。大明没有县尉这种说法,有的只是行使县尉职权的典史。
随后全军下马,开始相互拍打、清理浑身灰尘,收拾仪容。
那边陈明理驻马巡检司城外,副巡检按着经验办事,独自单骑出城远远喊着:“五湖四海皆兄弟兄弟从何处来”
按规矩陈明理应该报上自家道上的诨号,然后根据实力收一笔保护费就算完事。每逢夏收、秋收时,山里闲散马户聚起来这么干一票,或者积年老匪、世匪也会出来干一票。
现在是勒索地方大族最好的时间段,没几个人会冒风险选择干仗,绝大多数都是固守待援,眼睁睁看着贼人在城外逍遥自在。
这种时候一般都是谈判解决,否则贼人抢收部分粮食其他的一把火给你烧了,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待走近了,那副巡检见了陈明理,顿时恼怒,又忌惮那边的大股马队,语气依旧不算友善:“陈三儿莫非你也要落草不成”
陈明理拍马而出,笑着扬起马鞭将这副巡检抽下马:“傅白虎,瞪大你的狗眼看清楚,老子是官军误以为官军为贼也就罢了,可你却不思整顿军士防备,还这么出城与贼人讲交情你他娘是朝廷的官,还是披着官皮的匪”
打马围绕着落马,捂着脸低头还迷糊的傅白虎,陈明理说着又是探身一马鞭抽过去,傅白虎吃了一鞭怒视过来,陈明理笑着:“别心怀怨恨,我家将爷即将入城办事。赶紧带着大小人马入城,去迟了,当心军法伺候”
说着,陈明理解下腰牌丢过去:“麻利些”
傅白虎真的被打傻了,脸上、背上很疼,可他还是一脑门子迷惑。就是翻身当了官军也没必要这么急着翻脸呀你当得了一时官军,还能当一辈子官军
“贼人要动手快救虎爷”
巡检司城上也看不清具体,一人高喊一声,二十余名留守的凶悍盐丁纵马奔出,正在巡检司走关防的三十余骑护卫马队也被巡检司胁迫,不得已跟着杀出。
孟尚守心中很不乐意,也得出城助力。否则得罪了这处巡检司,以后这条路就不好走了,影响的是一个区域内的买卖。
跑出一里地,孟尚守急忙跳下马,神情关切:“虎爷”
傅白虎狠狠一瞪,让孟尚守不明所以,傅白虎脸上伤口渗着血,疼得抽气、面容扭曲怪异笑着,阴阳怪气:“那人可是孟五爷好兄弟,登州卫的陈三儿陈三爷,这位爷好大的脾气呀兴许,刚才是小的怠慢了五爷,见谅啊。”
可以挨打,但场面不能丢,傅白虎盯着孟尚守,点着头,龇着黄牙:“五爷既然有了大靠山,那小的也就不好高攀了。”
说着抬手抹一把脸上血迹,变成一脸的血。
孟尚守缓缓敛去笑容:“虎爷,咱只知道三哥应征成了捕倭军,旁的可不知。”
“你他娘的见过如此跋扈蛮横的捕倭军”
吼一声,傅白虎说着挥手:“真的,以后我固堤店巡检司,惹不起五爷。还请五爷按规矩做事,别犯了我巡检司的规矩。”
傅白虎的考虑是有道理的,蛮横的官军他见过,重将、大帅的家丁一个比一个蛮横,吃几鞭子都是小事,惹怒了一刀下来卸你一条胳膊。陈明理如此蛮横、根本不管今后的退路,哪是什么胆小本份的捕倭军
唔,这里虽然距离北曲山战场不远,可隔着四五百里,这位根本不知道登州卫捕倭军的战绩,更不清楚捕倭军背后站着的大神是道员朱应奎。
孟尚守眯眼,缓缓点头,不再言语什么。这一行买卖哪能按规矩做事摆明了要翻脸断他财路,孟尚守还有什么好说的。
潍县东门城楼一侧,赵期昌环视俯览城中布局,一旁知县抬手四处指着城中各处街、坊名字,以及主要构成人员。毫无疑问,北城应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也是需要保护的重点区域。
就如同登州城那边,赵期昌派赵显巡哨北城街道一样,不是派赵显去清查奸细的,是让他去保护北城的有钱人,为了避免麻烦罢了。
潍县的外来人口不少,多是游商、护卫或镖局之类的,这地方是登莱两府北大门,繁荣仅次于登州蓬莱县,比莱州府府治所在的掖县也还繁荣、热闹三分。
此时天色渐黑,等这知县说完,赵期昌一手端着茶碗,一手指着道:“南北东西分界,每条大街三什,这个差事交给田家兄弟来办。”
田亮点头,稍稍不满道:“将军,我田家儿郎也不是兔子、肥羊,何故捡些零碎军务予咱”
赵期昌瞥一眼:“一句话,干还是不干”
撇撇嘴,田亮负气拱手:“得令”
一旁姓李的知县急了,问:“赵将军所部行军劳顿,可是要连夜清查”
潍县的油水绝对比掖县的高,更不用看府里老爷的脸色,能坐到这个位置上当知县,自然也是底子稍硬的,自然也知道一些事情。
比如臬司副使贾应春将要升调陕西右参政一事,山东这边的参政基本上没什么军务职权,可那是陕西的参政啊只要坐稳了,就是跟着蹭军功,那升官速度都是很快的。
赵期昌对着知县拱拱手道:“李知县,省里的意思就是如此急促。若无必要,本将也想让弟兄们睡个安稳觉。省里看重我捕倭军,我捕倭军自然不能给省里丢脸。劳烦李知县早早封闭城门,传令各乡搜查鞑虏奸细。”
对着赵期昌也拱拱手,这位知县也听出了送客的意思,说了两句话赶紧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赵期昌便继续说:“今夜先将西南这边扫干净,只要这里干净了,城里也差不多就没事了。赵显、陈明理分别负责南北,能抓活口最好,顺藤摸瓜我等也省事情。”
赵显、陈明理拱手:“得令。”
赵期昌点头:“那就休息一个时辰,待城中宵禁后,与三班衙役一同清查。另,今夜我就住在南城城楼里,有事情即刻来报。”
三百余骑根本没去城里溜达,而是从东门里头跑马斜坡上而上,骑着马在城墙上转了半圈,准备干粮或抓紧时间休息。
孟尚守见着了城墙上的捕倭军,心中有些不以为然,感觉没能入城是因为知县反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