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亡之后无华夏-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二十七章:人还没有牛贵
王遥本来还想自己挑一挑,但是看见这么多瘦弱灾民们期盼的眼神他退缩了,实在不忍心作取舍,他眼中饱含热泪声音沙哑的对黄胜说:“要不我们多买几个,他们确实需要帮助,他们太可怜了。”
黄胜压低声音道:“我希望把他们都收下,给他们温饱,但是可能吗?我就料到你会这样,所以来之前就给你打了预防针。不是我铁石心肠而是现在力所不及,你等着,等我们有了实力,我会不抛弃每一位老百姓。”
黄奕也低声劝道:“我们现在连秀才身份都是假的,自己的腰杆子都不硬,即便有钱也不能做这件事,被有心人检举个图谋不轨,我们被杀头都有可能。”
王遥咬着嘴唇不吱声了。这时吴健道走向前去,从腰间抽出铁尺一阵挥舞,大声喝骂道:“你们这群不开眼的,你们是猪啊!每次来了恩主都这一副德行,下次还有谁肯来,我费心费力地讨好恩主,就是想能多给尔等些活路,你们就这样让我办差的。?”
说罢瞪着大眼环顾前面众人一圈,顿了顿才继续道:“都靠边站好,把路给恩主让开,这一次恩主要挑十个人,六男四女,还不快快站好,打起精神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默默地分开一条道路,静静的站在两边。
这个活不好干,黄胜、黄奕也为难了,他们对望一眼都很无奈,毕竟是现代人呀,人在心中的分量是沉甸甸的,那不是买小猫小狗,黄奕跑了,跑之前对黄胜说:“这活儿,我干不了,太憋屈了,我的小心肝伤不起。还是你看着办吧。”
黄胜心道,我也伤不起啊,几百人,我怎么办,黄胜灵机一动对田有田道:“你跟何水生和吴班头去里面挑十几个男女带到那边。”说着指了指刚才衙役待的地方又道:“我们在那里再挑选,这里面人太多了,味道也大了些。”
吴健道忙答应道:“公子说的是,里面太臭人也杂得很,您去那边宽坐,小人和两位兄弟去办,小人挑惯了人口的定会办得妥妥的。”
黄胜来到屋子里坐下,黄奕、王遥都知道他也不适应这种考验良心的差事,三人都沉默着,没人愿意说话。
不一会儿,吴健道带了五女,七男十二人来到了黄胜面前。他道:“何兄弟还在挑,小人先把人带一些来给公子过目。”
三人都傻眼了,这是人啊,怎么挑呀,其实也不好挑,都是面黄肌瘦,眼神游离,黄胜决定不再受这个虐,马上站起来对吴健道说:“行了,十二个,看在吴班头的面子上,就多要两个,你快去让他们不要再挑了。”
外面跟随过来的这些被黄胜答应买下人口的家人们一阵欢呼,急急忙忙去传话了。人还没有牛贵,牛现在市价七到八两,人十二个,只花了黄胜六十两银子,这还是黄胜不谈价,随吴健道做主的价钱,这些卖儿卖女的百姓看见黄胜这么好相与,都千恩万谢的去了,临走还嘱咐他们的孩子、亲人们,你们遇到贵人了,要好好跟着公子,莫要忘恩。
吴健道这一次办差特别有面子,当然口袋里多了一两银子,里子也有了。忙前忙后地办了文书。黄胜交了一两五钱的税款,本来应该是一两八钱的,吴健道瞒报了十两价款,替黄胜省了三钱银子。黄胜那里肯要,让吴健道拿去请帮闲们喝酒。
怀里揣了十二个人的卖身契,王遥觉得沉甸甸的,这个鬼地方他一刻也不想呆了,三人心意相通都大步走出去,也不敢看那些没有被挑上的人们,跟偷了人家东西似的。
三人急匆匆地往前走,出得大门才舒了一口气,黄奕大声道:“憋闷啊!憋闷啊!”
黄胜、王遥何尝不知黄奕为何憋闷,他的年纪没有经历过人群互相撕咬的年代,所以他看到这一切根本难以接受,书上看到的只是故事,亲身经历的才是往事。
黄胜在前面心不在焉地走着,忽然斜刺里窜出一人,一把就抱住了黄胜的大腿,口中大叫:“公子,救命啊!公子,就救命啊!”
“救命”一个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出现在黄胜的脑海里,“有人掉河里了?”黄胜问道:“在哪儿呢,在哪儿呢?”再看看抱着自己大腿的是一个初中生般的姑娘。黄胜赶紧道:“你抱着我的腿,我怎么下河?还不快放开,人在哪儿呢?”
抱着黄胜大腿的姑娘被黄胜的问话搞晕了,她呐呐地说道:“没有人掉河里,我没看见有人掉河里呀。”
王遥本来心情就不好,被这丫头吓了一大跳,怒道:“那你鬼叫什么救命。”
黄奕也走近前来道:“我们都差一点被你吓得要别人来救命了!你这一下子窜出来,我到现在小心脏还在狂跳呢!”
那姑娘红了脸连说;“公子,对不起,公子,对不起。”然后爬起来刚刚走开几步,想想这样不对头,又突然回过头来跪在地上一把抱住了黄胜的大腿。大叫道:“公子,救命啊,公子,救命啊!”
黄胜现代人的反应真是杠杠的,只见他把手高高举起对周围的人道:“大家看看,我什么也没有干啊!我也没有撞到她。”又对那姑娘说道:“目击证人太多了,这样碰不到瓷的。”
王遥、黄奕发现了事情有蹊跷,推了推黄胜,对那姑娘道:“你有什么事情,好好说,别一上来就喊救命行不行?”
那姑娘道:“救……我想求公子买了我,只要十两银子,我什么都会做,刺绣,裁剪,烧菜,洗衣都会做。”
吴健道这时忙忙地赶了过来对那姑娘道:“梅朵儿姑娘,前天我不是托人请了‘乾德堂’的王大夫给你弟弟和你娘看过了吗,王大夫都说烧能退了,就有命,退不了,就会死,神仙在世也无回天之力,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姑娘哭道:“我看见王大夫那随身携带的药箱里面写着‘乾德堂’首席神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只是诊金要五两一人,我想卖了自己换十两银子救娘和弟弟的性命。求吴大哥帮着说句好话,请这位公子买了我。”
黄胜道:“你读过书?认得字?你娘和弟弟都病了?发高烧,可能会死?”黄胜说一句姑娘就点一下头。
黄胜和黄奕对望一眼同时重重点了一下头。把吴健道和田有田等人搞得云里雾里莫名其妙。
王遥大叫起来:“他们是人,不是小白鼠,你们不要乱来!”
黄奕学了这一段时间的中医有点跃跃欲试。他把王遥拽到一边悄悄地说:“他们已经被医生判了死刑了,我试试说不定瞎猫逮到死耗子呢?”
王遥正待说话,那姑娘也是个机灵人,一下子就看出来黄奕二人可能有办法,只是王遥不肯答应,她赶紧来到王遥面前跪下,磕头道:“公子,求求你,救救我娘和弟弟的性命吧!”
王遥被搞得头大如斗,只好对吴健道说道:“我们没有太大把握,人命关天,万一徒劳无功倒担了草菅人命的恶名,让我们如何立足?”
吴健道高声对周围众人道:“几位公子古道热肠,愿意相助,全看天意,我们都愿意做个见证,断不可让公子担了干系。梅朵儿姑娘你看如何,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齐声答应。那梅姑娘已经山穷水尽,现在又柳暗花明如何不肯。
在梅姑娘家的窝棚里三人见到了病人,三人开始检查身体,黄胜摸了摸二人的额头道:“估计有四十度,别治好了,人也烧傻了!”
梅姑娘一听就‘嗯嗯嗯’地哭了起来。
王遥对黄胜一挑大拇指道:“黄公子真会说话,小生佩服,佩服。”
;
………………………………
第二十八章:节操碎了一地
黄奕道:“看上去是感冒引起的高烧,是有可能人治活了,脑子烧坏了。”
黄胜道:“我也这么看的,别耽误时间了,快,快,救护车,不是,田有田、刘猛把人背回去,黄奕你先回。”
黄奕站起来就飞快地去了,还叫上了赵世富、马可发。
回到家黄奕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他自己亲自把梅姑娘的弟弟的衣服剪了,用酒精把他全身擦了个干干净净,又重点擦手心、脚心、额头、腋窝等处。又关照刘兴东婆娘和梅姑娘去安照这个样子,替她娘擦拭。
王遥过了一会儿端过来一大碗加了料的小柴胡汤,可是病人处于半昏迷状态,药喂不下。黄胜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根细竹管,一头还包了不知什么软套子。他让赵世富轻轻掰开病人的嘴,把一个短短的粗竹管塞进了他的牙间,自己喝了一大口小柴胡汤用细竹管伸进他的喉咙深处,慢慢地,慢慢地尽然把一口药都吹进了梅姑娘弟弟地肚子,把梅姑娘和其他人看得是目瞪口呆。
王遥不禁衷心地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咱们家还是你最聪明,这么损的招你也想得出。”
黄胜正喝了一口小柴胡汤准备继续吹,被王遥逗乐了,“咕咚”一口把它咽了下去。黄胜大叫道:“王遥你害我,我无缘无故的吃药,吃出毛病来怎么办?”
梅姑娘感动得泪汪汪的,她又跪在黄胜面前痛哭道:“无论母亲弟弟如何,公子高义小女子当结草衔环以报公子。”
王遥看到这个效果被气乐了,小声嘀咕道:“小柴胡汤而已,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又吃不死人。”
连续两天大家都轮流值班,物理降温,喂加料小柴胡汤喂盐开水喂米汤。
王遥还制定了食谱,因为刚刚买来的十二个家仆饿了一个冬天了身体虚不受补,所以得要慢慢调理,先让他们吃些米汤之类的流质,过一段时日再加强营养,免得他们胡吃海喝,吃坏了身体,吃伤了胃。
第三天,奇迹发生了。梅姑娘的母亲醒了,万幸的是脑子没有烧坏,梅姑娘拉着她母亲的手说了半天的话,黄胜三人知趣的很,躲得远远地,不打扰经过生离死别的一对亲人互相倾诉。
王遥看着梅姑娘一家子住的房间方向对黄奕和黄胜说道:“看来,让你们蒙对了,起码可以确认母子二人命保住了,母亲一切正常,弟弟脑子有没有问题还待考证。”
黄奕道:“怎么是蒙对了?不可以用‘蒙’这个字,我们是以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对他们进行了科学的治疗,从药方的选择到物理降温的方法,还有黄胜的灌药流程,哪一样不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是我们智慧的体现好不好!”
黄胜也道:“我们尽人事看天意,确实有赌的意图,好在这个时代人的生命力比较顽强,身体耐受性很好,估计是因为没有抗生素之类的药品干扰了人的自我修复功能。”
黄奕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他有些陶醉地说:“这一次治疗获得了成功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起码肯定了我前期的胡乱研究的结果,并且把三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现在他们三个,特别是黄信成天都在研究药方,还按照我的建议把这一次救治的全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了。”
王遥道:“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呀,要不是黄信读过几年书,你哪里会这么轻松,我们还要多教学生,教出很多实用人才来,我就不信还会被那些野蛮人打败。”
黄胜叹了一口气,闷闷地说道:“其实明朝是被自己打败地,太多太多明朝官吏做了奴才做了汉奸了,他们反过来帮着建奴灭了明朝。”
黄奕潇洒地挥了挥手,对着天空大叫:“我要是不能成功就让我死在‘留发不留头’的怒吼声里吧,我死也要战死,也要挺着脊梁仰着头倒在战场上!”
“噗!”黄奕头上挨了一个糖炒板栗,黄奕赶紧跳了开去,王遥正把手举作敲击状,眼睛恶狠狠地瞪着黄奕。他怒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你以为你是圣人呀!不是说好不许拼命,不许蛮干,不许让家人陷入危险的环境吗?”
“那是黄胜说的,不是我,我自己带人去死战,你们俩去‘新西兰’,我不想让后来人嘲笑汉民族,是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是一个奴性十足民族。我要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让后世的人们在黑暗中看到一丝亮光!”黄奕躲在黄胜身后道。
王遥气得暴走了,他操起一个扫帚狂叫着向黄奕冲去:“我让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让你有‘民族气节’。”王遥一边劈头盖脸地乱打一边吼道。王遥真是气坏了,他宁可自己去死战也不会肯黄奕和黄胜去冒险,当然最好大家都不去。“别人嘲笑汉民族算老几?咱们自己瞧得起自己不就行了!”
黄奕落荒而逃,民族气节碎了一地。黄胜希望自己去拼命从来没想过让妻儿去冒险,看见王遥教训黄奕也不劝阻,民族气节还是儿子,黄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子,节操也碎了一地。
看见黄胜三人在院子里追打,学生们和新来的十几人面面相觑无所适从。
黄胜大叫道:“紧急集合,全体都有!”
田有田,何水生和九个学生在院子里站得笔直,刘兴东家的和新来的人们就不行了,乱糟糟的不成样子。
黄胜对大家说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刚才黄先生和王先生即兴攻防演练虽然打得不好看,但是也体现出了黄先生极快地应对能力,已知不敌撤退神速。你们新来的十二人从今天开始做一些康复训练,由王先生安排强度。”
“刘猛、刘刚你们加入学生训练组,即刻训练。下午开始习文,家里所有人都要参加,每天都会有认字任务,学不会‘打’,刘兴东也不例外,刘兴东婆娘可免。何水生排好每天的值日表,黄信检查个人卫生,发现还没有养成刷牙习惯的‘打’。黄先生尽快制定内务条例和奖惩法则。田有田带队操练起来,其他人解散。”黄胜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
………………………………
第二十九章:那个少女不怀春
黄胜拉拉王遥,叫上黄奕来到了房间里,黄胜对黄奕道:“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后金酋长的入侵,我们每做好一次就会增加一次成功的砝码,不要急躁,更不要拼命,史可法可敬可叹但也可怜可恨,平时不练功,临阵武艺松,我们要怎么做?”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胜掉了个书包继续道;“以后我们所有的训练,学习,包括以后的装备都是以后金为假想敌进行,我们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训练出新式军队,你们想想所谓的八国联军才来了多少人,他们组织松散号令不一又貌合神离,应该算是乌合之众吧,可是他们凭借着步炮火枪把满清打得连首都都丢了,而且他们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时酋长们怎么不吹嘘‘女真弓马天下无敌’?”
“但是酋长们可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的骨气,他们抛下满城百姓跑了,‘宁增友邦,不予家奴’汉人只是奴才,在满清酋长的眼里奴才只是为他们殖民统治提供膏血的牛马。”
王遥接口道:“所以我们要练新军,也要用步炮火枪教训自以为弓马甲天下的后金酋长们。”
黄奕道:“不要瞧不起现在的后金军队,他们的战斗意志顽强,战力强盛,‘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虽然有些吹嘘,但是还真没有哪一次和明朝军队交战时,后金他们有万人集结的部队被打败过。每次都是以少胜多,成万成几万地消灭明军。”
黄胜道:“其实刚开始酋长们只是为了生存,进行有组织地抢劫,不过是大一些的强盗团伙而已。后来越打越强,越打越觉得有利可图,又打进关内进入明朝腹地几次,次次成功,贼胆越练越大,其实如果明朝军队能够有一次重创他们,只有一次估计历史就得改写了。”
王遥道:“我们不要想得太多了,竟可能的多赚钱,以后多训练新军给建奴来一下很的。现在黄奕你赶紧把伽利略望远镜搞出来是正经。建奴弓马娴熟是生存环境养成的,我们没法比。我们要跟他们比科学,我们能够早发现建奴的骑兵,就能够料敌预先,这样方能克敌制胜。”
当天晚上梅姑娘弟弟也醒了过来,一点也不傻,所有人都很高兴,他们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先生们,希望也能够成为这样的人。黄胜认为人心可用,他不失时机的召开了全体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内务条例和奖惩法则,又强调了训练要求和学习任务。要大家形成比学习,比训练,比整洁的良好氛围。
并且告诉大家‘人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只要你们用心学习,我们三位先生都会倾囊相授,你们日后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我们三人。又对新买来的十几人做了安排,安排其中四个年纪超过二十的男子学习之余跟刘兴东学习烧琉璃窑的技术,另外三人和刘猛、刘钢加入学生组,康复之前先不要大强度训练,五个女人学习之余帮着刘兴东婆娘做煮饭,烧菜,洗衣等等家务活。
黄胜命令所有人都不准妄自菲薄自怜自哀,告知大家在这个集体里你们不是家奴,你们都是我们的学生,以后都统一叫自己先生,叫黄奕黄先生,王遥王先生。以后除了衣食住行外新来的十二人每月给银子三钱月钱,以后还会增加。老人在以前的基础上每月加银二钱,人人有份,并且通知孟楼红命令泰州留守人员同样照此办理。
被买来的众人本来对前途不抱希望,来了黄家几日得到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人格尊重,每人都发了新衣新鞋,现在还教他们读书、认字还发月钱,他们被眼前的好日子搞糊涂了,每个人都幸福得头晕晕。看见原来的学生们都在笑嘻嘻地鼓掌,他们也跟着鼓起掌,把手拍得通红,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梅姑娘和她弟弟、母亲也在,只是到最后黄胜也没有提及。看见众人散了,梅姑娘无比尴尬,自己在这个家里算什么?她不清楚。黄胜三人也不清楚呀,所以三人决定随遇而安静观其变,没有安排也是一种安排。
晚饭后,梅姑娘的房间里,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梅姑娘手托香腮神游千里,灯光照在她粉白的俏脸上格外迷人,她感觉如今的生活如同回到了两年前的家,家里衣食无忧,父亲是高邮府兴化县廪生,家里有水田百亩,父亲也如同现在这个先生一样教了十几个学生,不为束脩只是为了不空度光阴,自己也随着父亲吟诗作赋日子过得快乐逍遥。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家乡闹水灾,民不聊生,官府救济不力使得盗匪四起,闻得自己未过门的夫家被贼人洗窃一空,只逃出一老奴,其余人等音信全无,已知他们凶多吉少。父亲在家里一日数惊,不得已贱卖田产,举家逃难,谁知在逃难途中又被流民偷窃,父亲书香门第出身,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到达界首时一病不起,在界首拖了半年终于没有能够抗过冬天死在腊月里。
要是那时遇到先生多好,梅姑娘心想,她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他也是秀才怎么和父亲完全不一样呢?他教书却不教经史子集,专教奇淫技巧,他不教吟诗作赋,却教商贾小道,他不教八股时文,却教舞枪弄棒。他还很凶狠、很霸道,很喜欢打人,那些学生都不敢躲,挨了打还要站得笔直喊“是,先生。”
“朵儿!在想什么呢?”母亲的声音传来,梅朵儿的脸没由来的红了,灯下美人娇艳如花。
“母亲,朵儿没有想什么。”说话间神色有些慌张。
她母亲也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见识倒是不差,见女儿如此神情心里已经略知一二。她柔声说道:“娘和展儿的命算是捡回来了,这些时日苦了你了。只是我们欠下黄家如此大的恩情,不知怎生报答?我观黄公子乃正人君子,我儿貌美如斯他却不屑一顾,真大丈夫也。”
要是黄胜知道梅姑娘母亲如此夸他一定会笑喷了。黄胜自认为肯定和君子搭不上半毛钱关系,连伪君子都不是,应该是真小人。他好色、贪财、爱权谋、喜专营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如假包换。
;
………………………………
第三十章:母女夜话
黄胜之所以没有看到梅姑娘作猪哥状,只是因为他老兄年龄差还没有倒过来,在黄胜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眼里,每一个女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梅朵儿除外,在他眼里明朝的梅小佳人只是个大孩子,他总不至于对一个落难需要帮助如初中生般年纪的女孩子有什么非分之想吧。要是黄胜发现三十出头岁的梅姑娘母亲倒是个美丽的熟女,说不定身体下面会有一股热流涌动呢。习惯害死人呦,这么多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听得母亲如此夸黄胜,梅朵儿脸上飞满了红霞,她低着头不敢出声。只听见她母亲继续道:“他年纪与你相仿,又早早得了功名,模样又俊俏,家境又应该很富足,按理即便没有成亲也必然定下了婚事。”
这倒是她主观臆断了,她以明朝的正常习俗研判显然没有错,但是用来研判黄胜三人却是自作聪明了。殊不知黄胜的秀才是假的,家境在他来之前也就算个小康,当然没有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