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阳三国-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来听听!”张济兴趣大起,“总不会是要我投靠北边的高燚吧?”

    “怎么可能?”张济苦笑道,“怎么化,怎么和?”

    “说得容易,做起来那有那么容易?”张济苦笑道,“刘表的地盘本来就被高燚占据了大半,总不能把南郡也给我吧,刘表怎么可能拱手相让?”

    张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该怎么办才好?”

    “那真是有劳公达了!”张济对着荀攸就是一礼,“其实我也不想同刘表开战的,只是为了手下人有口饭吃罢了!”

    张济上前拦道:“何必这么着急?都子牌时分了,我们许久未见,至少也坐下来喝杯酒啊!”

    张济失望地撇撇嘴:“看再见面的时候不把公达你灌个酩酊大醉!”

    “醉了好,一醉解千愁,一醉万事休!”张济笑着看荀攸离去身形消失,还真是有了点酒兴,转身就要命人取酒来一解馋意,不防空中破空一声,一箭倏地袭来。

    “有刺——”客字还没说出口,张济嘴中又中了一箭,这下子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吃痛地跪倒在地,手奋力地拾起鼓槌就要去敲响帐边的战鼓。

    “你是?”张济用尽全力地说出这两个字,看着这个缓缓来到自己面前的家伙。
………………………………

第631章  莫问对与错

    死了吗?张济觉得自己的头在一点一点地脱离自己的身体飞向广袤的夜空。

    不!我张济怎么能就这样死去!我还要好好活着,活着看这个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看着它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这个让自己妻离子散的天下,这个让自己声名鹊起也身败名裂的天下,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天下,这个让人深深迷恋又深恶痛绝的天下,这个让人得不到又失不去的天下,这个永远都充斥着战争的阴霾的天下……

    “张济,还愣着干什么,你的马也太慢了,主公已经都看不见人了,小心一会他拿马鞭抽你的屁股!”李傕的声音响起。

    张济吃力地睁开眼,只见远处李傕郭汜与樊稠三人正骑着马等在那里,而更远处,董卓手持弓箭正追逐着一只惊恐的小鹿。

    “大家都在?都没死么?”张济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脱口而出这句话,倒是自己的这匹坐骑载着他到了三人中间。

    “啊呸呸呸,你这张乌鸦嘴,要死也是你先死,可别咒我们啊!”郭汜生气地说道,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坏笑,一鞭子便抽向张济的头上。

    马鞭狠狠抽着张济的头,他却一点也不疼,反倒笑话郭汜:“你早上没吃饭吗?还不如挠痒痒呢!”

    郭汜大叫道:“这小子找揍呢,哥几个一起上,修理他!”

    三人一扑而上,董卓的声音远远后来:“都愣着干什么,想等会吃鞭子吗?”

    张济立即拍马随其余三人向着董卓的方向奔去,却没有发现,他根本看不清他们的脸,再仔细看都是一片模糊,他也没有发现,他头上的天空是一种奇幻的五颜六彩,还有仙境一般的山水,云雾,他只知道,现在的他就是最幸福的,别无他求……

    甘宁割下张济的头颅,向自己人招呼一声,便迅速撤退了。

    很快便有人发现了张济的无头尸身,立即扯着嗓子大喊道:“主公被杀了!主公被杀了!”

    张济一死,军中很快大乱,刘表在暗中的军队立即迅速出击,张济的军队群龙无首,很快大乱并纷纷溃散,剩下的都不得不投降了,樊城之战还没有开始多久就这样失败了。

    荀攸刚刚策马来到刘表帐外,早看见张济军营方向的冲天火光,叹息道:“到底还是迟了一步,张济,我欠你的只有来生再还了!”

    蒯越正要入见刘表,见荀攸在帐外,惊异道:“荀攸!怎么是你?”

    荀攸笑道:“很意外吗?”

    蒯越神情复杂道:“你还敢来啊,不怕主公杀了你?”

    荀攸笑道:“刘荆州岂是那种人,哎本来是想代表张济来同刘荆州结盟的,现在看来不必了!”

    “外面真是好吵啊!”刘表的声音从帐内传来,“是公达和异度吧,都进来吧!”

    “参见主公!”蒯越进帐道。

    “见过刘荆州!”荀攸也说道。

    刘表正在案几上铺了一张宣纸,研磨作书,因此头也不抬,只淡淡问道:“异度何事?”

    “启禀主公,探子来报,长沙太守张羡近来不断招兵买马,又派人游说桂阳,零陵和武陵,似有不轨之图!”

    刘表的手停了一下,不小心滴了一滴墨水在快要完成的宣纸边,看着与纸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字极为不相称,他将笔在砚台中沾了沾,持笔就那墨点处就势画成了一枝梅花,而后请荀攸来看:“公达,看我的字画如何,比你去年在荆州时可有进境?”

    荀攸笑道:“好字好画,但似乎我在这里比较多余!”说着就要出帐。

    刘表立即上前拉住:“急什么,怕我杀你不成,我刘景升岂是那种小人?”

    荀攸笑着道:“我也没有说刘荆州就是那种人,但似乎刘荆州正在讨论军国大事,我这个外人总得避下嫌疑吧?”

    “诶?这是什么话?”刘表大笑道,“我还没有小气到那种地步呢,刚才在写字作画,不敢分神而已!”说着又看蒯越问道,“消息可属实?”

    蒯越点点头:“属实!”

    刘表微微皱眉:“当初看这个张羡才堪大用,才让他去治理长沙,想不到他会这样对我!”

    蒯越看了一眼荀攸,然后道:“主公,我们把荆州的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在这里,会不会有些不妥,万一这个张羡真是起兵叛乱,荆南之地恐怕都会响应他的啊!”

    刘表点着头:“那样就不妙了,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道:“我怎么好发表意见呢?”

    刘表道:“我知道公达早有主意,何必如此见外?”

    荀攸也不点破,口中阴阳怪气道:“要我看,张羡真要叛乱了,是坏事也是好事啊!”

    蒯越道:“何以见得?”

    荀攸反问蒯越:“原来异度兄竟不知道刘荆州盛兵于樊城的真正原因?”

    蒯越道:“不是讨伐张济吗?”

    刘表道:“公达的意思是?”

    荀攸道:“说出来的话我可就有杀身之祸了,我只说一句,樊城离洛阳很近是吧?”

    蒯越恍然大悟:“主公!真的?”

    刘表制止了蒯越下面要说的话:“不可说!”然后看着荀攸道,“公达不愧是各大诸侯争抢的智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意图,不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怎么,公达怎么看?”

    荀攸思索了一下:“一个是拥立天子,一个是保全荆州,看刘荆州如何选择了!”

    刘表道:“我身为汉室宗亲,振兴汉室,匡扶朝廷自是义不容辞,但荆南四郡乃富庶之地,如果失却了我荆州军将无粮可食,可真让人头疼啊!”

    荀攸道:“自古以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愿刘荆州自己好好想想吧!”

    刘表不语,忽然帐外一阵人马嘶鸣,原来是甘宁率本部得胜归来,手持张济首级来向刘表报捷:“主公,张济首级我已取得了。”

    刘表摆摆手:“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诺!”甘宁起身看了旁边荀攸一眼,然后出了帐。

    荀攸道:“这下通往雒阳的道路就打开了,祝刘荆州好运!”

    刘表道:“这就是公达今天来找我的原因,恐怕不止吧?”

    荀攸笑笑,看着地上张济的人头口气复杂道:“本来是代表张济要与刘荆州结盟好的,只是没有想到他的人头几乎和我一起到了这里,命运真是无常啊!”

    刘表道:“张济也不失为一方豪杰,我会让人好生厚葬的!倒是公达你,现在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吗?”

    荀攸道:“刘荆州应该知道有句话叫强扭的瓜不甜吧?”

    蒯越道:“主公礼贤下士,爱才若渴,公达为什么这样不知好歹?”

    荀攸不紧不慢道:“正是因为这天下知好歹的人太多了,所以如果不出现些不知好歹的人的话岂不尽是千人一面?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既然这个瓜不想被我摘,我也不强求了,但公达一定要教我些许锦囊妙计,不枉我一番敬意吧?”

    “这个是自然的!”荀攸道,“第一,对张济的军队不能赶尽杀绝!”

    刘表点点头:“这个是自然的,我的目的本来就是只取张济性命,然后收编他的部队的!”

    荀攸摇摇头:“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不要收拢张济的部队,张济的侄子张绣才能过人,一定会继任统帅之位,若逼之过急,张绣若舍生而战,我料刘荆州虽兵精将猛,却没有一人挡得住,那个时候北面张绣,南面张羡,东面张虎陈生一起作乱,要是连高燚也来插一脚,荆州才是真的危险了。”

    刘表道:“公达果然虑事周密,可惜我无福不能有之。”

    荀攸继续道:“所以不仅不能收拢张济的部队,待张绣接管部队之后还要把之前的降兵都送回去,再送钱粮以示盟好诚意,唉,其实张济本来有能力成为奉天子的权臣的,只是最后退出了,就在我来之前,他还要我对刘荆州说他只求自己的部队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

    “他真的这样说?”刘表来到张济的首级面前神色凝重道,“难道我刘景升杀错人了?”

    荀攸面色平静道:“最近张济军中粮尽,甚至出现了士兵饿死的情况,但刘荆州可曾听闻张济纵容部下强抢民粮的事情?不仅现在没有,就是以前也从未有过的,试问天下众诸侯,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

    蒯越也冷冷回道:“但张济侵略我荆州,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荀攸冷笑一声道:“不知几时荆州倒变成你们的了!那朝廷算什么,大汉又是谁的?天下又是谁的?”

    蒯越反唇相讥道:“如公达所言,我们应该将荆州拱手相让不成?”

    荀攸平复了下心情道:“我没有这样说,但兵法云上将伐谋,其次伐交,最下伐战,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只是叹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下下策!”

    刘表思忖良久,方才答道:“谢公达赐教,不知公达别后何往?”

    荀攸坏笑:“给你们三次机会,你猜!”

    蒯越和刘表差点被这句话笑个趔趄,刘表思索了下道:“公达的两个侄子荀彧荀湛在曹操袁绍处,公达应该会投曹操袁绍吧?”

    荀攸笑着摇头:“不是!”

    蒯越诧异道:“总不是袁耀吧?”

    荀攸又摇摇头道:“我心目中的明主早就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你们是猜不中的!”

    荀攸大笑数声,出帐翻上马背策马大笑着仰长而去,只留下发呆中的刘表和蒯越。
………………………………

第632章  虽败犹余勇

    王威与蔡瑁领军攻打张济营寨正急,张济士兵见主公已死,纷纷乱成一团,只有数百亲兵护着张济尸首,一面死战一面向北撤退。

    王威见状,对蔡瑁说道:“不可走脱了张济尸首,将军在这里攻打,末将率军从背后包抄这些残兵!”

    蔡瑁点点头:“如此甚好!”

    胡车儿本来率兵在右翼与刘表部将张允军队厮杀,忽然听中军方向喊杀声震天,知道出了大事,立即亲自断后,率军往中军而去。

    一路上到处都见到自军的残兵败将,说主公为人暗杀,胡车儿听后大惊失色,众军士气也是一落千丈。

    “将军,现在怎么办?”

    胡车儿咬咬牙:“一定要为主公报仇,不过现在我们得先找到主公的尸首,不能让敌人夺了去!”

    说罢胡车儿回身望了望这些满脸烟火之色的士兵们:“不能让主公白白牺牲,我们冲!”

    “冲!”

    “报告将军,西面有一支人马,正杀气腾腾地杀奔这里而来!”传令兵飞马来报告正率军收拾残兵的蔡瑁。

    蔡瑁吃了一惊:“张济的残部不是溃逃就是投降,来的这支人马一定是胡车儿了!传令全军,暂时不要管那些残兵了,结集阵形准备迎敌!”

    “将军,前面是是蔡瑁的人马,我们战还是绕过去?”身边的士兵问向正一脸怒气的胡车儿。

    胡车儿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说道:“对方肯定也发现了我们的行迹,若是此时绕道行军,必然会被袭击,所以你们都给我把心给我提起来,咱们跟敌人厮杀一场就立即撤军!”

    不多时,胡车儿率军来到,蔡瑁早已率军布好阵势,见胡车儿人马虽少,士气却空前高昂,便让手下一齐发喊:“贼将还不速降?你家主公已死,别作困兽之斗了!”

    “你放屁!”胡车儿大致看清蔡瑁布好的阵势后心中暗笑对方不会用兵,当即领骑兵从左右两翼出击,直扑蔡瑁军队而去,然后令数百弓弩手聚在中军,胡车儿自己带了一支人马,杀奔蔡瑁而去。

    “这不是,以卵击石吗?”蔡瑁来不及奇怪胡车儿的战法,手下来报胡车儿人马已至,与前军厮杀在了一起。

    “真是想不到张济的部队死了主公后战斗力依然这么强悍!”蔡瑁说着,一面命传令兵紧急向樊城的刘表报告这里的情况,一面组织人马迎着胡车儿而去,“贼将休得猖狂,我蔡瑁来取你性命!”

    “来得好!”胡车儿报仇心切,手提铜棍,纵马当先,直取蔡瑁!

    蔡瑁不敢大意,前面他已经和胡车儿交战多次,实力不相上下,当即令数百枪兵列阵两边迎击骑兵,自己也带着千余盾牌兵杀奔过去,眼见胡车儿来到,策马出击,挥抢便厮杀在一处。

    两军混战一番,胡车儿且战且命弓弩手射击,都被蔡瑁的盾牌兵抵挡了去,但胡车儿并没有命弓弩手全部射击,而是分作三波,一波射击,一波准备,一波再射击,霎时间箭矢如雨而落,逼得蔡瑁军竟没有办法前进一步,而那些骑兵在将近枪兵之后居然停下来对峙不战,枪兵出击,那些骑兵便后退,防守原地,又要被箭雨折磨,却苦于盾牌兵都调在了中军,不觉近一个时辰过去了,兵力占优的蔡瑁,居然没杀死对方一人,自己倒损失了数百人马,气得他勃然大怒:

    “可恶,主公的援军还没有到吗?可惜王威还在追击败军无法与我合流!”

    “将军,看!”正说着,身旁士兵大呼,“主公带人前来了!”

    蔡瑁定睛看去,果然见樊城北门打开,一支人马出城而来,斗大的刘字旗表明了身份,蔡瑁大喜,喝令全军:“主公来了,不要让他看见咱们这狼狈的样子,出击,把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杀杀杀!”蔡瑁的人马喊杀着全数出击。

    “撤!”胡车儿当然也看到了刘表的军队,知道必须撤退了,主公的部队可能大部分都溃散了,自己这支人马若是也被打散了,就……

    想到这里,他立即令两翼骑兵向中军合流,又令弓弩手先行后退,蔡瑁的人马都是步兵,骑兵已经被王威率领追击残兵去了,因此虽然大张旗鼓地在追击胡车儿的部队,其实根本都没有碰到人。

    就这样,蔡瑁的人一直追,胡车儿也是迅速撤退,胡车儿见蔡瑁咬得紧,紧皱眉头,一箭射去,天色此时还有些晦暗,蔡瑁没有注意,只听破空嗖得一声,一箭正中肩膀,翻身落马,众军见主将落马,一时六神无主,停止了追击,等蔡瑁再下达追击指令时已经望尘莫及了。

    蔡瑁率军来见刘表:“姐夫对不起,让一个敌将跑掉了!”

    刘表立即扶住蔡瑁:“德珪辛苦了,张济已死,残军让我来收拾,你受伤了,赶快回去医治!”

    “诺!”蔡瑁将部队交给刘表,自己带着随从奔樊城而去。

    “什么人居然能伤得了德珪?”刘表上了马,面色凝重地自言自语。

    “启禀主公,是张济的一名偏将胡车儿!”身边的士兵回答道。

    “胡车儿!”刘表忽然想起荀攸告诉自己杀死董卓女婿的部将胡赤儿后来改名胡车儿投奔了张济,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不安。

    一名偏将怎么可能杀得了主将,如果不是有人协助的话,若是有,那这个人一定曾经是牛辅最为信任的人,毫无疑问,牛辅最信任的人,自然是贾诩了!

    不,张济已经死了,就算这个时候贾诩来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就凭胡车儿带走的那几千人马?

    正思索间,士兵来报:“主公,王威将军大胜敌军,成功夺得张济的尸首,让我等先来报捷!”

    “好!”刘表大喜,“不愧为我的大将,果然厉害,我们也去迎接他!”

    “终于摆脱这支尾巴了!”胡车儿率军来到一片空地,喘着气道,“休息一下,我们前去夺回主公尸首!”

    不多时,张济的败兵见胡车儿的旗帜,陆陆续续而来,胡车儿知道刘表追军肯定还会再来,正要命令士兵们出发,苦于不知道护卫张济尸首的亲兵去向,正疑虑间,却见几个张济的亲兵狼狈前来。

    “发生什么事了?主公的尸首呢?”胡车儿问道。

    那些亲兵沮丧道:“我等无能,被王威背后偷袭,全军战死,主公尸首也被王威夺了,只剩我几个,听说将军在这里,就来了,将军请处罚我们吧!”说着全部跪在地上等死。

    胡车儿慨叹道:“不是你们的问题,你们本来可以走的,事到如今,我不能再让你们送死了,应该先找到张绣将军,奉他为新主公,然后为主公报仇!”

    “报仇,报仇!”众军眼中含泪高呼。

    此时身在长安的张绣并不知道张济已死的噩耗,他与贾诩结伴望并州进发,星夜兼程,这一日到了雁门,碰巧天公不作美,下起来大雨,将还在赶路的二人淋了个通透,一向不生病的张绣竟然发起了高烧。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投宿路边一间客栈,到了夜里张绣病情转重,居然说起胡话来,什么“叔父不要丢下我”之类,让贾诩不禁感叹这一对叔侄情深,不过看着陷入昏迷的张绣高烧不止,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叹口气给了店小二些银两去请当地大夫前来为张绣诊治。

    不多时,大夫便被请来来,他摸着张绣的脉象沉思了片刻,对贾诩道:“放心,令公子没有大碍,只是感染了风寒,我给他开几味退烧驱寒的药,你只要按时给他服用便好。”

    “多谢大夫,啊不对,我不是他父亲!”贾诩正要谢谢这个大夫,忽然想起不对,立即辩解道。

    “呵呵,是老夫眼花了,不要见怪!”这个大夫说话间已经写好了方子,贾诩接过,找来店小二道:“麻烦小哥再跑一趟药铺,救人要紧!”

    那店小二故作为难道:“咳咳,夜色这么深了,咳咳,药铺都关门了,咳咳!”

    贾诩又是何等精明之人,他并不多说话,只又从袖子里摸出几文钱放到店小二手里:“真的麻烦小哥了!”

    那大夫在一旁看不过眼,出生训斥那店小二:“行善积德乃是好事情,你这个店家好不知耻!”

    那店小二笑笑道:“知耻值几多钱,像您一样,一大把年纪了连副买棺材的钱都没有!”

    “你呀!”这个大夫指着店小二的身影无奈地笑笑,看着焦急的贾诩,他出声问道,“在下冒昧,不知二位上哪里去?”

    贾诩疑虑地看着这个大夫道:“到五原去走亲戚!”

    “原来如此!”这大夫摸着胡子笑了笑,“难道是我算错了?你们不是要到匈奴去?”

    贾诩有些骇然,但脸上没有露出来,依然陪着笑道:“老先生是如何看出来的,我们的确打算走完亲戚再去一趟匈奴那里买几匹好马到荆州倒手赚一笔!”

    他说得没有错,路线一样,只不过要做的事情被不着痕迹地偷梁换柱成了走亲戚和做买卖。

    大夫继续笑,笑得贾诩有些心虚:“阁下不要骗老夫了,老夫虽然没去过什么地方也没有什么本事,不过看人的能耐在这整个雁门还无人能及!”

    “哦?”贾诩不禁也有些好奇这个大夫的身份来,他抱拳道,“愿老先生有所指教!”

    “我看你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知道上古时期,医术、相术和占卜之术不分家,同为一体,只学一门,算不得精也算不得通,只是皮毛而已,观人气色,相其面相,卜其命格,三者互为一体,方能百病不侵,趋吉避凶,善始善终!”

    “先生高才,在下万分佩服!”贾诩不禁被这个大夫的话惊到了,却并不是惊倒了,天下间能惊倒他贾诩贾文和的人还没有出生,他清了清嗓子道,“不过此言虽善,却不尽然,生老病死是天地常理,吉凶是人之常情,善恶是世间常性,无生则无死,无吉则无凶,无善则无恶,无色则无空。”

    “原来阁下也研究佛理!”大夫笑道,“老夫活了大半辈子,竟然第一次碰见了阁下这样的人才!”

    “这不是佛理是常理!”贾诩反驳道,“天下人才俯拾皆是,如过江之鲫,怪只怪先生没有走出去看一看而已!”

    “说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