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捺钵王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儿就已经想好了充分的理由能够说服他。

    “太好了,要是萧韩两家能够联姻,朕和韩先生、四哥也是亲戚了。朕要给国舅少爷一份最好的头下封邑作为贺礼。”按照契丹的传统,地位最高的功臣国戚可以获封采邑,称为头下或投下。

    “挑个好日子先给他们订亲。皇上刚才不是说让她进宫吗,正好在我身边呆上两年,给我做个伴儿,我也教教她国舅族中的礼节。等她十三四岁再正式圆房。这样好不好?”燕燕抚摸着幺妹乌黑的头发说,好像已经事情成了定局一样。

    说完这件事,韩德让要领小妹回座。皇后却要她留下。幺妹见皇后和蔼可亲,又见哥哥点头,就留了下来。坐在皇后的身边,倚着她的膝头,高兴地吃着盘子里的点心水果。

    萧思温一直注意看着这边的情形。见四个人谈得投机,最后韩家小妹留在了女儿身边,放下一颗提着的心。开始时他也有些担心皇帝见色起意,心里恨韩匡嗣带个美貌如花的小女儿来狐媚惑上。现在看起来不外是韩家拿女儿来讨皇后开心而已。

    “你,你神气什么!,你敢在老子头上动土,老子,老子要你偿命!”

    皇后正在柔声和韩幺妹说话聊天,忽然听到堂下响起一阵粗话。接着就是“哗啦”一阵东西掉地的声音。循着叫骂望去,只见右边一排座位的最后两个人都站了起来。一个是长身玉立的韩德让,一个是比他矮半头身体精壮的女里。

    骂声是从女里口中发出的。他满脸通红,摇摇晃晃,脚下食案四脚朝天,杯盘酒肉撒了一地。女里显然是喝醉了,踉跄着扑到韩德让的身上要抓他的脖领。德让板着铁青的脸,轻轻一拨,向外迈了一步躲开他。要是平常,女里的武功相当不错,脚底腾挪麻利灵活。可是现在醉得自己都站不稳,韩德让这一拨一退,他竟朝前扑了下去,摔了一个嘴啃泥。德让见他醉了,也不计较他满口污言秽语,伸出手来扶他。谁想到女里翻身跳起,“啪”地一声,扬手就打了韩德让一个响亮的耳光。

    堂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光齐刷刷地盯向他们。

    ;
………………………………

第十九章 筵前争锋

    韩德让白皙清秀的脸变得铁青。他一腿屈蹲另一膝着地,左手抓住女里的膀子把他仰面按到地上,右手拳头捏得好像铁锤。深邃的黑色瞳仁里燃烧着火焰,灼烤着那张目光浑浊的麻脸。打人不打脸,这在喜好打斗但是最要面子的契丹人中也是通理。尤其在这种最讲尊严体面的场合,在天下最高贵的人物面前,任谁也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他喜欢读书也并不鄙弃武功,说得上是文武兼备。加之身材高大,体力强壮,要是这一拳打下去,醉醺醺的女里脑袋不扁也会满脸开花。

    女里挣着,还在口口声声地“狗奴才”“臭汉猪”的乱骂不休。

    “揍他!”

    “起来!打呀!”不知是哪个王爷兴冲冲喊道。这样的情况肯定要打一架了。闲得无聊醉眼惺忪的王爷们忽又兴致勃勃起来。

    “哥哥,打他!”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丹墀上传出来。幺妹在看见那一巴掌打下去时就跳了起来。她想要跑过去打那个欺负哥哥的人,被皇后紧紧揽住。可是皇后没有制止她出声大叫,还朝着女孩微笑,似在鼓励。燕燕也想让韩四哥狠狠地揍那醉鬼一顿。可是碍于身份不能大喊,巴不得幺妹替她出声。

    女里的妻子是一个草原上的漂亮女子,红扑扑的脸蛋透着淳朴。她跑过来趴下护住那一摊烂泥似的丈夫,仰头对着格格作响的拳头,连声说:

    “他醉了,他醉了,别打,别打。”

    韩德让像石雕一样凝滞了一会儿,冷冷地哼了一声,把拳头放下,慢慢站起身来。两手交互捏了捏骨节,掸了掸葛袍,鄙夷不屑地看着脚下的醉汉。

    “嘘”的一声长长的叹息,不止一个人发出很是失望的声音。

    女里在妻子的搀扶下站起来,晃了晃,酒醒了一半。骂了句脏话,呸地朝漂亮的地毯上吐了口吐沫。反正那上面已经洒了一片残羹剩饭糟蹋得看不出原样。食案座位翻倒,想坐也坐不回去。女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讪讪地站在韩德让的身边。大家都看着这一对没有了座位的斗士鹤立鸡群般站着。韩德让面无表情清雅飘逸女里满脸污秽形象猥琐好像刚刚占了上风的是前者。

    韩匡嗣气得嘴唇哆嗦。他心里骂女里畜生撒野,忘了自己姓什么,竟敢当众侮辱他这个堂堂朝堂大员,当面打他的家人就等于打自己的脸又骂儿子窝囊,受了这样的羞辱竟连手都不还,在众人面前丢的是自己这个当爹的脸。汉人在契丹人面前常常要隐忍,可是对女里这样的贱奴完全不必手软。要不是碍于身份,也不想让人说儿子还要老父出头更加耻笑,他真想要跳出来给那混蛋一顿老拳。

    “韩爱卿,朕知道你顾全大局,不和醉人一般见识。这事朕不知道因何而起,可是无论如何都是女里不对。今天当着众人朕要给你一个公道。文公公,他喝醉了,你叫侍卫扶他到韩爱卿面前鞠躬认错。”皇帝沉着脸命令道。

    这是能想出来的最温和的赔罪方式了。韩氏父子和女里都是推戴有功之臣,他心里偏向姓韩氏。可是想起那晚女里不要命的勇敢行为也不忍伤他。要是女里识趣,说喝多了认个错,鞠个躬或敬杯酒,面子上就算过去了。要是他不知趣,两个身强力壮的侍卫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让女里把腰弯下去,也算对得起隐忍大度的韩四哥。

    两个侍卫想要扶他,女里挣脱开跳起来大叫:“我没错,就是该打!不但该打,还要他偿命!”

    这次大家都听清楚了“偿命”两个字。难道韩德让杀了女里的什么人不成?难道韩老四不还手是做了什么理亏之事吗?连皇帝也怔了怔。但他不相信韩德让是那种为非作歹的人,想了一下说道:

    “什么偿命偿命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事?说出来朕给你们评评理。要是女里爱卿无理,一定要给韩爱卿赔罪。要是你有理,朕就放过你。”

    “微臣来说吧。”韩德让知道女里只会乱喊,这会儿什么也说不清。就是说也不过是胡搅蛮缠。上前一步对着皇帝垂手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刚才饮酒聊天,女里忽然提起前些日子在上京的一件案子,要微臣给他说法。微臣向他解释,他就耍起浑来。”

    “噢,是桩什么案子?”见他说得坦然,皇帝也没了顾虑,接着问道。

    “一条恶狗咬了过路的孩子。眼看孩子快要没命,父亲找来棒子狠命一棒将狗打死。狗主仗着人多把那个受伤的孩子和他的父亲抓回府里要两人偿命。那孩子的母亲哭着告到留守衙门。这件事归城防司管。微臣审明之后判那狗该死,狗主纵狗伤人有罪。命他们立即放人,赔偿医药费,直到把孩子治好。谁知狗的主人就是女里大人,那是一帮恶奴。他们不放人更不出钱,抬出女里大人。说这狗是女里大人最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的。一个穷小子顶多卖十两银子。微臣派士兵包围关人的地方,将父子二人救了出来。微臣本该把那帮恶奴抓起来论罪处置。后来再三斟酌,看在女里大人的面上,改判双方各不追究,了解了此案。微臣到现在心里都觉得对不起那孩子和他的家人。”

    韩德让说得黯然神伤。此案判完之后,他自己拿了二十两银子让府吏送给了那家人去给孩子治伤。

    “那家是汉人?”皇帝面露恻然,想了想,明白了其中究竟,问道。

    韩德让默然点头。

    在辽国契丹人和汉人适用不同法律,叫做“番汉不同治”。当一个案子涉及多族人时虽说有“四姓相犯,皆用汉法”的例条,但又规定契丹人打死汉人只需赔偿牛马,而汉人打死契丹人不但要杀头还要赔亲属为奴婢。明明就是同命不同价。那帮恶奴才会认为汉人的命还没有契丹人的狗值钱。

    女里也是这样想的。女里爱狗如马,这只狗是他花了大价钱从吐蕃弄来的敖犬。为了那个畜生他捶胸顿足大哭一场。把带狗的奴才给打死了。还发誓要报仇雪恨。他在上京不敢惹韩氏父子,一直憋着一口气。今天看见杀狗仇人坐在身边便想起此事。开始还知道这个场合不能胡闹,等喝得多了就忘乎所以,借着酒撒起风来。

    堂上一片沉默。女里为人粗鄙,行事无耻,本来就缺少人缘,所以没人同情他。高勋是汉人,自然不免物伤同类。几个王爷也都多少有些软心肠,对那家人的遭遇都有点伤感。

    萧思温本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说。他一向就看不起那马倌,只是为了利益才和他虚与周旋。他也瞧不上韩匡嗣父子,觉得皇帝对他们过于看重。现在这件事就是一个看惯了的酒后斗殴,也没有多大意思。今天皇帝表现的举止得当说话明白,这倒让他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加上酒喝多了,头有点昏昏沉沉。就且冷眼旁观看看这个皇帝到底在想些什么。

    “朕以为韩爱卿判得没错。女里放肆是错上加错。女里你必须给韩爱卿请罪认错。如果你一定不肯,……”皇帝叹了口气道:“朕也不能强迫。那朕就重赏韩爱卿,替你来赔礼补偿。”

    此话一出,萧思温刚闲闲地喝下的一口热茶噗地喷了出来。众人也都是又想气又想笑。想不到皇上会想出这么个办法。这算什么呢?用女里的愚蠢来惩罚自己?补偿韩德让损失的脸面?还是表彰他的判案?萧思温摇摇头,这个皇帝刚明白点现在又糊涂了,怎么说出这样的傻话。萧燕燕却乐得差点笑出声来。亏他想的出来!给了女里一记闷棍,让他既难受又说不出来。还了韩四哥一个公道和体面。最重要的是给他自己的左右为难和软弱无能一个滑溜溜的台阶。真是妙人妙语!

    “谢皇上隆恩。但是微臣不必定要女里大人赔罪,也不想要陛下赏赐。”韩德让的话又让众人耳膜一震。

    “陛下金口玉言说这个案子判得对就足够了,这是最大的奖赏,臣感恩不尽。微臣希望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做到契丹人和汉人同罪同罚。不是微臣狂言议论国家**,而是本来四姓相犯,皆用汉法已经实行了多年,可是现实中还有的法律和它相矛盾。地方官判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依从。所以才会有很多疑难案件和不服不满。只有统一法律,才能政通人和。想当年唐王朝的开创者出身北方民族,可是李氏王朝不分种族,平等对待所有臣民,才有了四海向心的大唐盛世。当初太宗皇帝攻克开封之后改国名契丹为辽,应该就是想有一个大唐一样包容平等的泱泱气象吧。”韩德让一本正经地说。

    女里听得云山雾罩。本来以为还要闹一阵子,见此人讲了一通大道理就不用他赔礼道歉了,倒觉得有些无趣,翻着眼皮去看帐顶。

    高勋听得有几分赞同又有几分嫉妒,在南京遇到很多这类的案子都让人气闷。这番话要是皇帝、国丈不反感,本来应该由他来说,也显得出他的才干。韩老四初出茅庐才干几天,就发出这样一番宏论令他有些侧目。

    那几个王爷觉得这番话与这次盛宴气氛实在不和。这场闹剧戛然而止,让他们看不成下面的热闹了,感到实在是兴犹未尽。

    韩匡嗣松了一口气,浑身竖起的汗毛变得汗津津的。摘下纱帽,拿起王妃递过来的熏香丝帕擦着额头。

    萧燕燕心中啧啧赞叹,对这个以往只是觉得帅极了又举止得当的韩四哥不禁刮目相看。她想,皇帝要是想成为一代明君,就应该重用这样的人。

    “德让说得不错,让夷离毕院和刑部去商议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有所革新。不过现在不是说这种事的时候。德让大度,事情都过去了,都不许再闹。大家继续喝酒。教坊司还有什么新花样没有?”

    萧思温挺了挺肚子,用一根竹签剔了下牙缝里塞进去的肉,居高临下地说道。他原来两不相帮,好像在看狗咬狗。现在忽然改变了看法,觉得韩匡嗣有个挺有头脑的儿子,并不是个绣花枕头。和那个只会好勇斗狠的女里不可同日而语。他一直以为大辽是他萧思温的天下,要想治理好这样一个江山辽阔的国家,的确不能心胸过于狭隘。

    内侍宫女们早就把翻倒的桌子收拾好,地上的秽物擦洗干净。女里一屁股坐到新安下的食案后,斜乜着眼睛有意不去看右边的邻座。韩德让也全当他透明,泰然自若地喝酒吃菜。

    ;
………………………………

第二十章 冬祭大典

    转眼之间夏天消逝,秋去冬来。冬季对于契丹人来说是一个神圣而又欢乐的时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好不容易有了闲暇,要在这个时候送旧迎新,度过一年中最重要的新年。除此之外,比过年更为隆重的事情则是祭祀。每年的十一月又叫祭月。人们在这个月里供奉祖先,祝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荣华富贵人们还要祭拜天地,祈求奖赏功劳实现愿望。

    今年的十一月是新皇登基之后的第一个祭月,朝廷最重要的柴册典礼要在这个时候举行。借着大典的隆重气势,还要进行两项不同寻常的晋封仪式。

    一项是晋封大辽近代的第一位于越。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契丹历史上前一次正式册封的于越名叫耶律曷鲁,是太祖帝阿保机的开国功臣,距今已经五十多年了。

    另一项则是晋封两位王爷:萧思温和韩匡嗣。韩匡嗣的封王没有什么特别。虽然是一步登天,但人家毕竟是潜邸勋臣,又做了一方封疆大吏。萧思温的封王就显得不那么一般。这位当朝国丈既是策立新皇的主谋,如今又权势熏天一言九鼎的朝臣之首。可是过去无位的宗亲、其他有的戴翼功臣都早封王进爵,他却一直不居功请封。这大半年以来新朝稳定,国治民安,还取得了二十多年来没有过的空前军事胜利。现在他功成名就实至名归。不仅令人们感到他实在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忠臣,而且令这一次的册封显得非同寻常。

    这一系列仪典在木叶山下举行,今年的冬季捺钵大营就驻扎在祖州。上京临潢府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西面二十里的祖州是太祖陵寝所在,安息着契丹开国皇帝阿保机和他的皇后述律平。祖州南北西三面环山,东面朝着上京敞开,好像一个巨大的宝座。太祖皇帝坐卧其中看视着他的子孙。山陵背靠崇山峻岭,其中一座兀然突起的险峰,便是契丹人的圣地木叶山。

    十一月的第一天,木叶山冰雕玉砌白雪皑皑,显得格外圣洁肃穆。山脚下的一大片平地形成一个天然的广场。场地上只有薄薄的一层新雪,内侍们早就扫了不知多少遍,把原先厚厚的积雪堆在周围,使得那里好像又升起了一圈新的小山。

    当一轮金色的冬阳迈着尊贵的脚步缓缓升起的时候,已经是辰初时分。柴册大典就要开始,朝廷的王公显贵文武百官能来的全都来了。这是本朝第一次也是最隆重的一次祭月柴册典礼。将要仪式中进行表演主角不是巫师灵婆,而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本人。

    这个场合除了皇帝和侍者,所有的其他人都是观众。北风瑟瑟,哈气成雾。数百位贵胄朝臣都站在滴水成冰的雪地上。他们是没有座位的,怎么能让臣子们坐着看皇帝的表演呢。每个人都穿得像只大狗熊,把脖子和手缩在厚厚的毛皮里,只能从服装的式样上分出男女。当然这种天气下,能不出现的女眷都不出现了。契丹人冰上钓鱼、雪中追猎,热衷于冰天雪地中的运动,可是像这种干站着不动的活动还是不太能习惯。

    “王爷,很冷吧。我知道为什么穆宗皇帝从来没有进行过柴册仪了。”

    只露出一张麻脸的女里手揣在皮筒里,缩着脖子跳着跺脚。看见高勋苦着张脸一个人站在那里,走过去搭讪道。

    “为什么?”秦王高勋问道。他根本就没有兴趣听这位飞龙使胡扯,只是不好不理他。

    “这么受罪,谁受得了?冻得我鼻涕都结冰了。”

    “那以前的太祖、太宗、世宗皇帝为什么不怕受这份罪?”站在旁边穿一身银白狐皮长袍的宋王喜隐插进一句话来。

    他三十岁刚刚出头,结结实实的中等身材,长着一张苍白的长圆脸。这位耶律李胡的嗣子心里的最痛就是父亲没有坐过皇位,比起其他两帐皇亲国戚好像矮了一头。为了这个位子,他在穆宗朝两次谋反,一次越狱,被抓起来三次,还连累了很多人。本朝尽释其罪还恢复了王爵,让他过上了养尊处优的舒服日子,可是他心里总还像是揣了个小兔子似的不安生。不断地往宫里跑,上下活动想要当个有实权的大官。

    “那时候,人是吃惯了苦的,前三任皇爷都是征战沙场,杀人如麻的猛将。怕什么风霜雪寒。穆宗爷最知道享受,才不会自讨苦吃。”女里左右一摇一摆地倒着脚说道。

    “那你说当今圣上为了什么这大冷天的受这份罪?”喜隐还是那么口无遮拦,和多嘴多舌的女里一唱一和。

    “这一定是国丈大人的主意。”女里没心没肺地说

    “嘘……。”喜隐逗人家说出这样的话,现在又伸出一只手指头放在嘴边。

    “宋王,您怎么舍得让王妃来了。”女里下巴向另外一边扬了扬。那里有一个身材特别臃肿和身高不成比例的小个子。那人带着软毛口罩,整张脸只露出一双黑黑的凤眼。女里一眼就认出那是身怀六甲的宋王妃。她正在和另外一个瘦小的毛人儿说话。

    “难得她们姐妹会会。你没见齐王妃也来了吗?”

    和宋王妃说话的正是她的姐姐齐王妃萧胡辇。这两姐妹在女子中算得上身形高挑,可是站在这堆男人中就显得特别矮从她们的身形很容易分辨出是女子。

    “人家可没有带着孩子一起来。”女里咧嘴笑道。

    “别胡扯了,开始了。”旁边的平王隆先瞪了他们一眼说道。

    号角呜呜,鼙鼓咚咚,接着便是悠扬典雅的丝竹管箫。亏得那些教坊乐师们,在手指冻僵的寒冬,露天里还能奏出如此准确精妙的乐曲。乐声在低矮的空中扩散弥漫,木叶山下这片山谷广场笼罩着一片梵音,好像变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神圣境界。

    “快看,快看,皇上出来了。”女里踮起脚尖向前望着,一边对喜隐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站直身体伸长脖子,仿佛一下都长高了许多。除了平王隆先和秦王高勋,几乎所有的人都只听说过柴册仪是契丹最隆重的仪典,而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天气虽冷,也挡不住人们要看这二十年不遇的皇廷大戏的兴致。

    正前方是一座用木头堆成的小山。粗大的圆木为底座,上面是大堆的露着白茬的长方木块。小山高约五丈。这就是焚柴的祭台了。祭台前面的平地上有一间新搭建的草屋,和普通一户人家的帐篷差不多大。草屋右侧是一座树枝扎成的柴门,大约两人多高。旁边站着一个手持拂尘的老头。

    “出来了,出来了。”有人小声说。

    “吓,连鞋都没穿。”

    只见皇帝耶律贤披着一件朴素白色羊皮袍,脚上只穿了毡袜,进了那间草屋。过了一会儿从里面出来,冒着严寒、踱着四平八稳的方步,走出柴门然后又掉头走进来,回到草屋再从屋里出来,走出柴门。这样在草屋和柴门之间来来回回三进三出。经过那个老头身边时,老人就用拂尘轻扫皇帝脊背。第三次进屋之后皇帝没有出来。有个俊俏的小男童现身,像皇帝刚才那样,出出进进又往返了七次。

    “这是在干什么?”女里看得莫名其妙。

    “这都不知道,这是再生仪。柴册仪的前半场。象征母亲生子的艰难。”平王隆先小时候见过世宗皇兄那一次柴册,沾沾自喜地讲道。

    “妈呀,这就是在生孩子吗?还真有意思!真像在演戏。”女里笑得前仰后合。

    “呸,严肃点,这是在告诉你皇上以孝治天下”宋王啐了一口道。

    “住嘴吧。该咱们的了。”平王喝止他们。这时小童走完之后进了房子,皇上从那里走出来,穿过柴门,面对众人站住。

    这时皇帝已经换了装。头戴朝天冠,身着赭黄袍,外罩貂皮褂,腰束碧玉带,脚上踏着一双软软的羊皮靴。表情端凝。

    “又是要干什么?”女里小声问。

    “推让啊。”

    “真的假的?”

    ”闭嘴。“

    “先帝升遐,有伯叔父兄在,当选贤者。冲人不德,何以为君?”皇帝说道。这句话大家是从司仪官的响亮喉咙中听到的,这位底气十足的官儿把皇帝声调平平地说的话大声复述一遍。

    众人忙跪下磕头高呼:“皇上万岁”

    皇帝又说:“既然推朕为君,朕赏功罚过,号令天下,都要唯命是从。”

    众人仍然趴在冰雪地上,又磕下头去高呼:“皇上万岁”

    辰时末刻,一道直直的浓烟从木柴堆成的小山升起,焚柴仪式开始。教坊奏乐到了一个**,钟罄管弦响彻云天。所有的人都在皇帝背后跪下,向上天磕头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