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铝、铁、石灰岩、钾长石、硅石、铜矿、粘土等20种之多,其中煤、铁、铝、石灰石储量最多;“中间米粮川”是指西镇、大牛店、崞阳、新原、闫庄等平川乡镇,盛产粮食。
查阅之后,李勋挑选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以及众人能理解的内容比如哪里有铁,哪里有煤之类的大声读了出来
“这天书当真是无所不知?~~~”徐庶瞪大了眼睛,原本徐庶以为自己行走江湖多年,对各地风土人情颇有了解,现在和这本太平天书一比,简直就是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滴。不过徐庶转念一想,自己是凡人,怎么能和天书相比?心态倒也平复了。
管承大喜,笑道:“中黄太乙果然眷顾我辈,赐了英明的主公不算,还送一本天书,有天书指引,黄天乐土之大业一定能成功。”
李勋却没有这么乐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平、广武二县每年才出这么点粮食,卤城就只有盐巴多。原本当地的百姓就节衣缩食,如今包裹你我在内,咱们一下子就呼呼啦啦来了近三十万人,这三十万张嘴巴可如何喂养?”
“这~~~”管亥语塞,“俺就知道冲锋陷阵,此等谋划之事,还是交给少帅的萧何——徐军师去吧~”
“军师?”李勋一愣,心想我什么时候封徐庶做军师了?但是凭徐庶的本领,做军师绰绰有余,于是李勋也接过这个称呼说道:“徐军师可有谏言?”
徐庶早就准备好了腹稿,但是却故意卖关子,于是坦然答道:“天书上定有妙计~”
李勋明白这是徐庶是怕自己有了天书就轻视自己,所以故意卖关子。于是李勋赶紧起身,向徐庶拜道:“天书是死物,先生才是我的活宝~天书上的东西,若无先生之智辅助,永远都是一堆蝌蚪文字而已~~李勋不会因为有了死物而轻视活宝~”
徐庶这才赶紧还礼,笑答:“实无其他,唯屯田二字~~”
………………………………
第三十一章 鹰丒峡
“屯田?”一直处在敬畏中的昌豨听到屯田二字,就摇了摇头,“屯田说的好听,只不过是官府管着百姓当奴隶而已,屯田所得,民得一二罢了~~所以屯卒逃亡很多~”
徐庶笑道:“广武、原平一带有滹沱河灌溉,土地肥沃,又因为是边郡,所以从本朝初年就开始设有屯田的农都尉,由雁门太守掌管。现在广武、原平还有不少屯田兵呢~”
东汉时期在边郡屯田的劳动者主要是弛刑徒和免刑罪人。而西汉时期屯田的主要劳动者是戍田卒,戍田卒是按国家规定服兵役的农民。由于东汉初年基本上废除了兵役更戍制,推行募兵制,所以兵源复杂,一般为募士、边郡胡骑与弛刑徒及免刑罪人。东汉诸帝往往下令将死囚减死一等,诣军营;或将囚犯免刑徙边戍。于是,军队中弛刑徒的比例增加,故经常用来屯田。
李勋睁大了眼睛,问道“元直的意思是叫我们利用这些屯田兵?他们是官兵呀~”
徐庶摇了摇头,笑道:“本朝在边郡屯田的劳动者主要是弛刑徒和免刑罪人。而西京(西汉)时期屯田的主要戍田卒。本朝荒地往往下令将死囚减死一等,诣军营;或将囚犯免刑徙边戍。于是,军队中弛刑徒的比例增加,故经常用来屯田。这些人的境遇可不比西京时的戍田卒,实与奴婢无疑~~~所以,只要主公能对他们一视同仁,这些熟悉周遭地形风情的屯田兵们一定会拥护主公~~”
善于察言观sè的管承在一边插话,“军师连广武县有许多屯田兵都知道,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徐庶得意地笑了笑,正yu再说一些细节
“报~~~”一个小卒在外面大声喊道:“禀报少帅,渠帅司马俱派人来报信儿,说朝廷派来使者,意yu招安~~”
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住了
“招安?”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又一起齐刷刷地看着李勋
“使者是谁?”李勋问道
小卒答道:“报信儿的就在外面,详情少帅还是问报信儿的吧~”
“让他进来问话~”管亥喊道
“诺~”
须臾,报信儿的来到面前,“回少帅的话,使者是校尉赵延~”
“赵延?他是个什么东西?”昌豨诧异地问道
徐庶轻捻短须,说道:“这赵延本身名不见经传,但是他有个哥哥可是天下知名~”
“谁?”李勋问道
“十常侍之一的赵忠赵阉狗~~”徐庶笑骂道
管亥大笑:“原来是狗腿子啊~~~俺老管杀狗的本事可是知名乡里,他要敢来,老子就宰了他~~”
徐庶闻言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李勋摆了摆手,说道:“不可鲁莽,你们可还记得《黄天大道书》之中说要如何才能建立黄天乐土吗?”
昌豨答道:“第一是揭竿而起,第二是韬光养晦~~~”
“不错~~~”徐庶加入之后也看过《黄天大道书》
一旁的王越听出了李勋的话外之音,“难道,李少帅的意思是打算接受朝廷的招安?”
管亥嚷道:“咱们就是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如何能再招安啊?”
昌豨笑道:“管兄弟不要聒噪,难道你不记得少帅说过,刘汉还有五年国运?”
“韬光养晦?五年国运?难道~~~”饶是管亥才粗线条也明白此话的真实含义了
李勋说道:“刘汉国祚未绝,尚有五年国运,况且还有忠良如皇甫嵩、朱儁、卢植,凶悍如凉州军、幽州军和并州军。而我太平道三大将军被杀,士气声势都是极大的磋商,眼下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修养生息。”
“对,师弟说的有道理~~”童渊笑赞道:“毕竟当反贼不能当一辈子,朝廷现在仍然有忠臣良将辅佐。昔ri韩信受胯下之辱,高祖也受项羽之封,今ri招安难道还比这更屈辱不成?”
“对~~”颜良、文丑、赵云、童飞都点头称是,“不能一时意气,就将数十万男女的xing命于不顾~~”
李彦也在一边劝道:“师弟要权衡轻重啊~~~”
李勋很明白为什么童渊一帮人会一边倒的支持招安,因为他们加入自己的集团本来就是不情愿的。他们和徐庶一样,本来就是属于地主阶级。虽然招安可能引起部分黄巾系将领的不理解,但是如果自己真的要建立秦皇汉武那样的功业,需要依靠的还是他们这帮人,而不是黄巾系将领~~~
徐庶见李勋内心是赞同招安的,于是又添了一把火,说道:“《黄天大道书》果然jing妙,早就知道朝廷要招安,让我等得到韬光养晦、休养生息的机会~~~”
管亥虽然觉得徐庶的话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可有说不出错在哪里,而且确实也符合《黄天大道书》所说的路线方针,于是说道:“俺老管不懂那么多大道理,只是少帅怎么说,老管就怎么走~~”
李勋起身,说道:“既然诸公都赞成招安,那我们就商议一下如何接待这个赵延,切不可叫朝廷小看我等~~”
两ri之后,广武县城西北三十里的鹰丒峡一带,一队打着汉军旗号的队伍在一直打着杏黄太平道大旗的队伍引领下缓缓前进着,显得十分怪异。
赵延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皇甫坚寿与皇甫郦yin沉着脸率领一队汉军护卫两侧。领队的是黄巾小头领卞喜,按照司马俱的暗中吩咐,一路上卞喜对赵延很是客气,这让皇甫坚寿和皇甫郦更加厌恶这些黄巾。
忽然,前方扬起一阵尘土
“停~列阵~”皇甫坚寿一举手,汉军士兵立刻在赵延、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周围围成一个圈
须臾,十名黄巾骑士出现在众人面前,为首一人便是李乐,他拱手道:“某奉少帅之命,前来迎接特使~~~我家少帅在前面迎候~”
卞喜向李乐点了点头,扭头对赵延说道:“赵大人,我家少帅已经在前面迎接您了~”
赵延对于卞喜一路上的态度很满意,此刻听说李勋出城迎接自己,心里更是得意,于是故意大声说道:“你们家主人倒是很省事~~比有些不知抬举的榆木脑袋识时务多了~”
卞喜只是笑笑,继续在前面引路
须臾,只见前方两山之间一位年轻的武将驻马其间,但见此人头戴雕翎铁胄、身穿双肩铁钎鱼鳞铁甲、腰缠绢、皮二质腰带、内衬红底、黑sè绣纹曲裾、脚穿圆头高邦靴,胯下一匹枣红sè高头大马。那人生的面如冠玉、剑眉朗目、匀称健硕的身材,眉宇间带着一份自信与骄傲,那不是李勋是谁?
只是赵延、皇甫郦、皇甫坚寿放眼望去,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峡谷之中,只有这一人策马而立。原本在前面引路的李乐和卞喜等人立刻奔到李勋身边,一面大大的太平道杏黄大旗在李勋身后招展
“这就是黄金的贼酋?”赵延低声问道
“只听说他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并为见过他真面目~”皇甫坚寿的手缓缓滑落到腰间的刀柄上
李勋见赵延等人止步不前,于是朗声大喊道:“阁下便是特使赵延赵校尉?”
“某便是朝廷的招安圣使赵延,阁下就是黄巾的首领,李勋李明道?”赵延也朗声答道
李勋面带微笑,朗声答道:“军中没有礼乐之器,但是本帅还是特意为阁下准备了一份见面礼~~~”
………………………………
第三十二章 先声夺人
“哦?”赵延心里一动,难道这个贼酋真的如此识时务?已经开始巴结我了?想到此处,赵延心里不免多了几分飘飘然
只见李勋一挥手,一边的李乐就取下弓,弯弓搭箭
“放响箭~~”
“诺~~”
嘀呜~~~~~随着一声尖戾的破空声,一枝响箭高高shè出,越过山谷两侧陡峭的崖壁
“呼~哈~呼~哈~~”随着有节奏的呼喊声,无数黄巾现身在两侧的崖壁之上
“呃~”赵延抬头一看,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只见无数太平道的杏黄大旗遮天蔽ri,密密麻麻的树满两侧崖壁之上。
皇甫坚寿噌地一声抽出缳首刀,指向两侧崖壁上正呼喊的黄巾,“两军交锋,不伤来使,李头领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勋没有理睬皇甫坚寿,只是张开五指,高高地举了起来,黄巾们立刻将手里的旗帜高高举起,
顿时,山谷陷入了一片昏暗,赵延又是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赵延等人本身就身处山谷之中,光照就少,李勋的手势是示意黄巾们高举旗帜,这些被高高举起的杏黄大旗又挡掉了不少阳光,山谷中自然就暗了下来
李勋又缓缓地将右手放下,山谷中才又恢复了光亮
“妖术~~一定是妖术~~”赵延低声嘀咕,其实李勋的手法并不高明,只是赵延等人的注意力全在面前的李勋身上,又深处山谷的最低处,才一时没有发现这旗帜的奥秘
李勋笑道:“这是第一份见面礼~~~改天换ri,接下来是第二份~~~”话音未落,李勋忽然五指合拢,握成一个拳头,再次高高举起
“啊~~噢~~”
“吼~~~”
“啊~~啊~~~”
“哇呀呀~~~~”
咚咚~~哐哐~~轰
两侧崖壁上的黄巾们忽然一起高声怪叫,或用兵器敲打石头抑或相互敲打,一时间,巨大的声浪在狭窄的山谷中来回冲撞,犹如怒海狂涛般将赵延等人吞没,顷刻间,崖壁上的小树被震得沙沙直响,痛苦无比;崖壁上虽小的石块骨碌骨碌地从高处滚落。加上黄巾们不断举起、放下和舞动旗帜,山谷中的光线时明时暗,好似天崩地裂、泰山崩塌一般
山谷中回音效果极强,巨大的鼓噪声像一头发狂的公牛一样来回冲撞,受惊过度的汉军战马长嘶一声,蹄子一软,一头栽倒,“哎呀~~”赵延来不及反应,一个跟头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吁~~吁~~”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拼命勒住惊呼狂叫的战马,可结果也是无济于事,两匹可怜的战马口吐白沫一头栽倒,二人接着武艺高强稳稳落下,不至于摔得如赵延般狼狈,其余百来名护卫的汉兵也是被这声势吓得双腿打颤,有的更是丢了兵器抱头躲到崖壁下
“哈哈哈哈哈~~~~”李勋大笑道:“刚才的欢呼声就代替锣鼓金拨恭迎使者了~~~这份寒酸小礼使者还满意吗?”说罢李勋高傲无比地昂起头来,“如果使者也有礼物要回赠,就请不要客气,尽管放马过来~~~”
“万岁~~万岁~~万岁~~~”山谷间所有黄巾们一起放声大喊,加上李勋无比傲慢嚣张地挑衅之语,再对比汉军刚才的狼狈,皇甫坚寿和皇甫郦顿觉这哪里是在迎接使者,接受招安?分明是耀武扬威
赵延被李勋这两手吓得不轻,他狼狈地爬起身来,使劲儿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耳朵里依旧嗡嗡作响,“客气~~客气~~首领您太客气了~~”赵延心里此刻其实七上八下,根本没底,原本想好的一些话一下子都忘记了,至于朝廷的威仪就更加顾不上了
“起来~起来~~”皇甫坚寿抽了趴在地上的战马几鞭子,可任凭皇甫坚寿再怎么用力抽打,战马除了哼哼几声之外,就是趴在地上不起来
赵延望了望骑在马上的李勋和李乐等人,他们丝毫没有打算把马让给自己的意思
这时,皇甫坚寿上前一步,手按刀柄,大声说道:“难道大首领要朝廷圣使走着去县城吗?”
“那怎么会~~”说罢李勋一抬手,一辆马车带着丁零当啷的銮铃声从山谷的另一头缓缓驶来
“这车~~还真漂亮~”赵延小声说道,此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画轓文辀,金涂五末
“这车~~”皇甫郦皱了皱眉头
车架来到赵延身边,李勋朗声笑道:“请圣使登车~~~本帅在城外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仗~~”
“仪仗就不必了~~~”赵延有了经验,可不想再让自己的耳朵和心脏再受一次考验,他走到车边,抬了抬脚,发现车架很高,于是扭头责问皇甫郦道:“难道没有人伺候本使登车吗?”一般遇到较高的车架,都会准备一个踏脚的小台阶帮助上车,或者是家仆会趴在地上充当这个踏脚的台阶
皇甫郦摇了摇头,说道:“这车登不得~~”
“现在是你想让本使走着去县城?”赵延怒道
皇甫郦强压心中怒气,说道:“此乃宗亲皇族才能用的舆车~~赵校尉如何用得?那可是逾制大罪~”皇甫郦又对李勋怒目而视,显然这是李勋早就算计好的诡计
李勋则给他来个死不认账,李勋笑道:“这位小将军,咱们是一帮农夫,哪里懂得你们大老爷们的这么多规矩?只看此车华丽,就拿来迎接使者了。要不,本帅派人给使者找一辆牛车来?”
“不用了~~”皇甫坚寿一扬手,“来人拿,将舆车上的伞盖和饰物全部去除~”
“诺~~”稍稍回过神的汉兵立刻一拥而上,将舆车上的华丽饰物全部去除,被这些粗手粗脚的军汉们如此一来,原本华丽的车架顿时面目全非,变得不伦不类
赵延心里暗怒不已,心想皇甫老子不识抬举,这儿子和侄子也不懂人情世故,以我赵延的关系,稍稍逾制又能如何?本来还想过过王爷的瘾,现在却要坐这么一辆不伦不类的车
“现在可以服侍本使登车了吧?”赵延没好气地说道
◆◆◆◆◆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大队人马就出了鹰丒峡,又过了一个时辰不到,远远已经可以看见广武县城了
“大表哥~你看~”皇甫郦用马鞭遥指广武城外
“那是~~那是~~”皇甫坚寿被眼前的情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又怎么了?”坐在没伞盖的车架中的赵延站起身来,“那是什么?”赵延放眼望去,只见光武城外的大地变成了一片杏黄sè,再仔细看看,原来是无数头裹黄巾的太平道教徒聚集城外,他们在光武城外形成了一片杏黄sè的海洋
“使者~这就是本帅准备的仪仗队了~~”李勋说罢,大喝一声:“驾~~”随即大马扬鞭,胯下战马长嘶一声,向那杏黄sè的海洋飞奔而去,李乐、卞喜等人在后紧紧跟随
战马离人群还有百步时,李勋气运丹田,放声大吼道:“中黄太乙~~~”
“吼~~~中黄太乙~~~”
“中黄太乙~~~”
“中黄太乙~~~”
“中黄太乙~~~”
黄巾们一面齐声高呼,声震云霄,一边向两边推开为李勋让路,杏黄sè的大海眨眼间分成两半
“有请使者入城~~”站在城头的徐庶手中令旗一挥,大声喊道
“有请使者入城~~”
“有请使者入城~~”
无数黄巾又是一阵高呼,阵阵声浪如波涛般前赴后继,不断拍打、折磨着赵延等人的耳朵
“我的娘~~”赵延倒吸一口冷气
………………………………
第三十三章 真真假假
从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黄巾数起,直到城门口,至少有三四百列,每列横向站了多少人,赵延根本无法数清
赵延一行人缓缓地通过黄巾人海之时,皇甫坚寿留意了目光所及处的黄巾,他们神sè凶悍,身上的麻布衣服做工粗糙,但是却很干净整齐。黄巾们多为髯须大汉,手里的兵器无论缳首刀还是铁矛,成sè都很新,既无崩口也无铁锈。这与之前在颍川、广宗和下曲阳那些破衣烂衫,手里尽拿崩了口的刀、卷了刃的矛的黄巾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这些人只是一群造反的庄稼汉吗?”皇甫坚寿在心里暗自发问
“停~~~”徐庶在城头再次挥舞令旗,随即声浪在极短的时间里渐渐平息下来,直到鸦雀无声
皇甫郦紧张地握着刀把,其余汉军都是紧张地不断吞咽着口水,这些汉军跟随皇甫嵩从颍川、长社、东郡、广宗、下曲阳一路杀来,手里沾了无数黄巾的血,此时此刻,要是这些黄巾忽然发难,自己肯定连渣滓都剩不下来
其实最紧张的还是赵延,因为赵延直到招安圣旨的内容,只是封了李勋一个校尉。根据是皇甫嵩送来的战报,说黄巾虽然号称二十五万,其实其中多为老弱妇孺,能战者不过三、四万人,而且仓促起事、既无兵器,也无cāo练。且经过广宗、下曲阳之战后,士气低落,自己只要等到朱儁前来回师,很快就能消灭蛾贼
鉴于陇西战事吃紧,原本支持剿杀到底的臣僚们不得不对李勋进行招安,原本是要封李勋为中郎将,但是朱儁和皇甫嵩却坚持说不能如此助长贼寇士气,于是最后议定封李勋为校尉。可如今~~人家麾下兵马非但不止三、四万,而且装备jing良,人人有刀剑戟矛,而且士气旺盛,上下齐心,和皇甫嵩说的根本就是相左的很
“皇甫老儿一家都不是好东西~~”赵延心中如擂鼓,“万一这个贼酋一怒之下杀了我怎么办?~~~~不会,我与黄巾无冤无仇,而皇甫家的两个竖子和黄巾有仇~~哎,要是为这两个不识抬举的小子陪葬,冤煞我也~~~~”
皇甫坚寿和皇甫郦见赵延神sè凝重,还道他是为了不失朝廷威仪而故作镇静,哪里知道赵延此刻在想什么?
◆◆◆◆
进了县衙之中,众人在前厅站定,赵延手捧圣旨站在台阶上,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分立左右。李勋领着徐庶、童渊、李彦、管亥、昌豨等人站在台阶下
“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
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ri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
近为李勋等辈,啸聚山林,劫掳郡邑,本yu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校尉赵延前来招安。诏书到ri,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车船只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赐李勋平难校尉,其余大小头领,另行赏赐。~~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故兹诏示,想宜知悉。”赵延忐忑不安地念完,将圣旨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李校尉,接旨谢恩吧~~~”
李勋站在原地没有动,赵延偷眼看去,只见李勋面无表情,而身后诸人皆是面带怒sè,手按刀把,只要李勋一声令下,就可将赵延等人乱刀分尸
“李校尉,请接旨谢恩吧~~”赵延又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遍
李勋微微侧身,斜眼看着赵延,“赵校尉,我们都是农夫,孤陋寡闻、见识浅薄,有一事要请教赵校尉~~~”
“李校尉客气了~~”赵延笑答
“朝廷可有通兵二十万的校尉?”李勋冷冷道
“我就说嘛~~”赵延在心里暗骂皇甫嵩、朱儁已经何进那帮人,“这~这~”赵延尴尬地笑了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这时候,皇甫坚寿朗声说道:“此乃陛下赏赐,皇恩浩荡,只消谢恩便是,还道这官职是市井之物,可以议价么?”
“~~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故兹诏示,想宜知悉。”皇甫郦也厉声说道
“混账~~”管亥抽出刀来,就yu上前拼杀,“来来来,老子站在这里会会你这天兵~~”但是李勋没有发话,管亥只是站在原地,始终没有上前
“先败长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