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混账~~”管亥抽出刀来,就yu上前拼杀,“来来来,老子站在这里会会你这天兵~~”但是李勋没有发话,管亥只是站在原地,始终没有上前
“先败长社、再败南阳、三败仓亭、四败广宗、五败下曲阳,首领你自己也是奔逃流离至此,可谓屡战屡败,还有想与朝廷讨价还价吗?”皇甫坚寿神sè鄙夷
一旁一向沉稳的昌豨也是怒不可遏,抽刀就要蹂身上前,管承赶紧一把抱住,“昌兄不要鲁莽,听少帅吩咐~~”
赵延见皇甫坚寿和皇甫郦火上浇油,顿时大怒,“放肆,尔等护军而已,却护卫不全在前,出言不逊在后,改招安该讨伐,乃是陛下和三公九卿们所议的大事,哪里轮到尔等妄言?”
李勋见皇甫坚寿和皇甫郦如此刚直,于是问道:“二位小将军高姓大名~?”
赵延灵机一动,yu用二人xing命平息众怒,于是立刻大声喊道:“这两位就是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从子皇甫郦了。他们追随皇甫嵩从颍川一直杀到河北,战功赫赫~~~”
“什么?”管亥、昌豨等人一听顿时血气上涌,再也按耐不住,“还我数十万兄弟命来~~”管亥大吼一声,挥刀就砍皇甫郦
昌豨也是暴喝一声,蹂身上前,缳首刀直刺皇甫坚寿,“宰了尔等祭旗~”
皇甫坚寿和皇甫郦也抽刀出鞘,准备厮杀
“住手~~”李勋一声暴喝,双足一蹬,同时手中缳首刀铛铛两声将管亥、昌豨的刀打开,“两军交锋,不斩来使~~”李旭面孔一般,瞪视赵延,说道:“赵校尉,朝廷怠慢我等在前,威吓恫吓在后,是在欺人太甚,如今众怒难平,还请赵校尉早早回去吧~~~”
“这~~”赵延想说自己的任务没完成,没法回去,可见到管亥那足以杀人的眼神,心下就怯了三分,“看来要是皇甫家两个小子被杀,我也要当池鱼,还是走为上计~~回头再和这皇甫家的人计较~”赵延心里打定了主意,于是赵延朝李勋拱了拱手,“首领稍安勿躁,首领的拳拳报国之心,某已知晓,一定会如实禀报陛下~~~”赵延特地在“如实”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李勋也拱了拱手,“那就有劳了~~~来人,给赵校尉备马~~送赵校尉过瓶形寨~”
“诺~~”
看着赵延等人远去,刚才凶神恶煞喊打喊杀的管亥忽然咧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少帅与军师的计策看来是奏效了~~”
昌豨在一边也笑道:“这个赵延回去之后一定会狠狠拾掇皇甫老儿~~~虽然不能亲手为河北、南阳的兄弟们报仇,但是只要是搬到这个皇甫老儿,也一样解气~~”
事实上,黄巾军此刻能战之兵不过四万多人,还要分别守卫瓶型寨、雁门关和忻口以及卤城、广武和原平三县,兵力极为分散。李勋为了营造黄巾军兵多如海的假象,只得发动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比如在鹰丒峡崖壁上,年富力强的,手拿兵器和旌旗站在最外侧。上了年纪的老头,就躲在小伙子们身后,看到李勋的手势,就一起摇旗呐喊,或者用木棒铁锹敲打石块之类的制造出巨大的噪音。这时候,深处谷底的赵延、皇甫坚寿、皇甫郦等人哪里能看出其中蹊跷?
至于光武城外,李勋就安排了许多十四五岁的孩子、甚至是女人一起站在人堆里。手拿新发放兵器的站在外围,孩子和女人就站内圈。这些孩子和女人各个脸上抹了灰土,然后剪下少许头发贴在脸上当胡子。所以当时皇甫坚寿看到了不少髯须汉子
只是,赵延等人经过鹰丒峡的一番惊吓,尤其是失去了战马,无法居高临下,此刻更加无法去仔细辨别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李勋看着嬉笑的众人,正sè道:“别高兴的太早,赵延此去无非有两个结果:其一就是你们少帅我官升一级;要么就是朝廷调集各路兵马前来讨伐~~~我们还需要做好准备~~~”
气氛一下子又凝重起来
李勋笑了笑,“希望咱们的这出戏演得恰到好处~~~”
………………………………
第三十四章 长远之计
不管赵延回去之后的结果如何,眼下太平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粮食,或者说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雁门郡的屯田系统。秦汉时期在地方上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农官体系,进行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其中农监、都田、田啬夫、田典等属于都官系统,负责管理散处于郡国的公田;郡县两级的田曹掾史、劝农掾史、力田等属于地方行政系统,主要职能是劝课农桑、指导农耕;农都尉、农令、部农长、别田令史、农亭长等属于屯田管理系统,负责边郡的屯田事务。由于西汉后期以来,公田的经营方式逐渐从假民公田变为赋民耕种。东汉建立后,都官系统的农官被撤销,公田改归郡国管理,边郡农都尉也转属了郡太守。
黄巾还没到广武时,县令以及农令早就逃走了,只留下一批屯田兵。一个农都尉秩比二千石,与部校尉秩同。两汉一部校尉领兵一般千人左右为常,而农都尉所率吏卒当也不相上下。由于此时雁门郡的北部即雁门关外基本是胡人实际控制,所以屯田兵全部集中到雁门郡南部,具体分摊到广武县竟然达到四百多人~~
在徐庶的引领下,李勋与徐庶开始拜访这些没有逃走的屯田兵。东汉后期,随着胡人逐渐侵占北疆,和土地兼并、官吏**等因素,屯田兵的劳动积极xing很差,消极怠工以及逃亡的情况很多。按照徐庶得到的籍册,广武县共有屯田兵四百一十三人,部农长一人、别田令史三人、农亭长十人。可等李勋与徐庶来到城东滹沱河边的农庄时,发现这里的田地有一半是荒的,杂草长到齐腰高,连绵的田野里,只有稀稀拉拉百来人正在田里劳作
见到大批黄巾到来,田里的人一阵慌乱,经过多年和几代人的辛勤耕耘,这些原本半兵半农的屯田兵彻底成了农夫,他们惊慌地来回奔走呼喊,只有少数三三两两地拿着农具聚拢在一起
徐庶策马上前,大声呼喊道:“不要惊慌,不要惊慌~~~我家主公有话要说~~尔等之中,谁人为首?”
众人见徐庶看上去是良善之辈,而黄巾们也是远远观望,并没有靠近,于是有一个中年人大着胆子上前一步答话:“某乃广武坞别田令史——汜诚,不知先生有何赐教~”东汉时屯兵之所规模大的称之为营,小的就叫坞
徐庶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中年人,皮肤粗黑,手脚粗大,身上的麻布衣服打折补丁,脚上穿着破旧草屑,虽然是有俸禄的低级官员,却面带菜sè。徐庶极目远眺,只见那些屯田兵住的地方非常破败,全部都是些茅草屋,到处是裂开的口子,有些茅屋的泥巴墙看起来就要倒的样子。所见到的其他屯田兵,全部都是面黄肌瘦,脸有菜sè。大冷天的天气,很多人还衣着单薄,有些人甚至光着脚。
这时,李勋才骑着马慢慢地靠了过来,这时李勋身上那套盔甲还没脱掉,所以屯田兵们不由自主地、敬畏地低下头
汜诚一见李勋,就知道李勋是做主的,于是赶紧行礼道:“见过大人~~”
“你不怕我吗?”李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问
汜诚微微一笑,答道:“我听说大人是吊民伐罪、救民水火的仁义之师,民以食为天,如果大人真如您自己所说,就该善待农人~~我等何惧之有?”
“哈哈~说得好~”李勋笑道:“我有一件事情,需要汜令史帮助~~”
汜诚低头拜道:“不敢当,虽然公为刀俎,我为鱼肉,但某乃朝廷命官,岂能受大人号令?”言下之意,我是朝廷的人,你是反贼,我怎么能听你的?这话说得很不客气,若是管亥之类的人听到这话,早就拔刀了
“你不怕我杀了你吗?”李勋眼中杀气大盛
“那汜某也是为国捐躯,何惧之有?”汜诚挺起胸膛,一副引颈就戮的壮烈
这时,一个粗厚的声音插口道:“迂腐、愚忠之极,朝廷待我等犹如猪狗,我等何必为他姓刘的去死?”说话间,一个黑大汉从人后挤了出来
与那些面带菜sè、身体羸弱的屯田兵不同,这个黑大汉身材壮硕,高大魁梧,几时身穿单衣,在这个季节里也不显得很冷,此人生得方面大口,虎眼鹰眉,一对眸子大如铜铃,充满了不羁与狂野的神sè
“潘三~~你怎么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汜诚喝斥道
那个被唤作潘三的大汉毫不在乎,“老子实话实说,当今皇帝昏庸,信任阉狗,残害忠良,使得阉狗爪牙遍布天下,祸害百姓。良善之辈被jiān邪小人欺凌,黑白是非被颠倒。圣人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如今的皇帝不过是一个桀纣一样的匹夫罢了~~”
汜诚不得不承认,潘三说的都是事实,自己无法反驳,“休得胡言乱语~~”
徐庶很奇怪,怎么这么一个粗鄙的屯田兵会知道这些~~“壮士高姓大名?”徐庶问道
潘三答道:“某姓潘名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只因杀了一条阉货的走狗,就被发配至此~~”
“潘璋?”李勋很意外,在这种地方还能得到如此人才,但是高兴归高兴,李勋的脸上依旧很严肃,“那些话是什么人教给你的?”
潘璋冷哼一声,“潘某原本颇有家资,读过诗书,只是乡中的阉宦亲眷霸占我的田产,潘某一怒之下就杀了他~”
“是啊是啊~~”见有人首告,又有一些屯田兵站出来说话,“以律我们每月可以领到八斗到一石口粮,可经过农都尉、农令、部农长、别田令史、农亭长层层盘剥,我们每月只能分到五斗粮,有时只有四斗~~而那些当官的,根本就把我们当奴婢使唤~~~”
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屯田兵苦着脸,说道:“老头子在这里耕种快十年了,这处田坞中哪块田我没耕过?可除了这把老骨头,我还是什么都没有~~~”
李勋一扬手,“那么如果我告诉你们,只要拥护我,支持太平道,ri子绝对过得比现在好,有田种,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有媳妇娶~~~~”
“当真?”屯田兵们眼睛发亮,这些东西对他们的诱惑xing实在太强了
汜诚喝道:“不要停他花言巧语、妖言惑众,当反贼遗臭万年~~~”
李勋不理睬汜诚,继续说道:“以后本坞的田地集中起来耕种,耕牛,农具等,都集中起来使用。坞中需要做什么事,大家都一起统一号令。以后大家的身份不再是屯田兵,而算是本坞的雇工了。我会每月发给大家月粮和银钱,每家月粮最少五斗,实额下发,决不克扣。”
“当真?”屯田兵们又是一阵sāo动
“没错~~前三年坞里打下的粮食缴六成,之后你们耕种的田地就归你们自己,只需上缴四成五~~如何”李勋又许下美好的诺言
潘璋第一个喊道:“我愿意拥护~~”
“我等也愿意拥护~~”几十个屯田兵一起高喊
“但是在前三年之中,就要实心做事,有偷jiān耍滑,懒惰不肯干者,轻者鞭打,重则军法处置~”李勋又补充道
………………………………
第三十五章 算他倒霉
潘璋咂了咂嘴,“这说好的粮还没发,就先要军法处置?”
徐庶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教有教条,太平道之中,男子皆为兄弟,女子皆为姊妹。大家务须人尽其力,不能懒怠。如果没有教条军法约束,一人懒散,众人效法,那大家都要饿肚子~~”
潘璋听这么一说,也点头称是:“不错,人人都要勤耕,谁偷懒就抽他几鞭子,如果勤快的和懒惰的分到粮食一样多,那岂不是寒了人心?这说法我认了~~”
“对对对~~有道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话,岂不是便宜了懒汉,苦了老实人?”众人不住地点头
李勋见屯田兵们愿意拥护,潘璋又是表率之人,于是有意提拔他,“潘璋,既然你最积极,那这个田坞就由你来掌管,如何?”
哪知潘璋摇了摇头,说道:“在此坞内,轮武我潘璋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但是论管教和种地,汜令史却是第一把好手~”
“哦~~”李勋望向汜诚,汜诚则装模作样地别过头去
“是啊~~~”又有一个老汉说道:“汜令史有家传的农事典籍~~可会种田了,到哪个坞,哪个坞的收成就翻着跟头往上涨~~”
“家传农事典籍?有姓汜?莫非~~”李勋问道:“汜令史可是汜胜之后?”汜胜之,汜水人,西汉农学家。
汜诚不无自豪地说道:“正是先祖~~”
李勋也露出一脸的敬佩,说道:“令祖成帝时任为议郎、劝农使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後迁御史,晚年居住在敦煌郡。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jing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著有《汜胜之书》共2卷18篇。是天下无叟田,可谓活人无数,就是我,也敬佩的很~~~”
汜诚露出一副那是当然的神情
“不过~~与我太平道中典籍相比,汜先生却有逊sè几分~~”李勋故意斜眼瞧着汜诚
果然,汜诚先是一惊,后是愤愤,“尔等旁门左道之书,只能诓骗无知乡民~~怎么能与我祖相提并论?~~~”汜诚憋了几秒钟,又说道:“就是你杀了我,我也这么说~~”
“那好,我与你打个赌,要是我道之中有更加高明的农学之书,你就心甘情愿地为我料理屯田之事,如何?”李勋狡黠地笑了笑
“赌就赌~~”汜诚伸出右手,“要是比输了,大人就不能强迫本坞中人做任何事~~”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李勋弯下腰来,在汜诚手掌上重重一拍。见汜诚上套,一边的徐庶等人无不窃笑,暗道有包罗万象的《太平天书》在,汜诚是输定了。
果不其然,“天书”一亮相就把汜诚吓了一大跳,接着李勋找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找出来,并大声念给汜诚听。汜诚虽然看不懂那“天书”中的蝌蚪文字,但触类旁通之下,也能听出李旭所言都符合《汜胜之书》之道,只是更加jing辟,有些办法比《汜胜之书》更加高明。
汜诚当即拜道在地,“求大人传授天书之学,汜诚愿意做牛做马,以报万一~~哪怕要汜某入道也成~~”汜诚出乎意料地求学渴望,倒是把李勋吓了一跳。李勋也想让自己手下有更多人成为农业方面的专家,可是这笔记本的文字转换功能撑死了也只能是从简体字变繁体字,却无法变成小篆。总不见得自己每天都捧着笔记本念给他听吧?
可眼下自己确实需要汜诚这样的人才,于是李勋还是答应了下来,“入道可就是当反贼了,你可愿意?”
“愿意~~”汜诚笑答,“朝闻道,夕死而无憾~~”
“好,那我每三个月授你一卷~~~”
“仨月只一卷?”汜诚略感失望
李勋佯怒道:“我道戒贪妄,你有机会窥伺天机,已经是祖先积德了,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你走吧~~”
汜诚赶紧认错,“弟子知错,弟子知错~~”
李勋让汜诚从圣库里领了一批粮食待会壁坞,分到粮食的屯田兵很无不高呼万岁,在汜诚的带领下卖力地为chun耕做准备。其中潘璋见汜诚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惊诧不已,几番打听之下,得知太平道不是一个只会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旁门左道,而是确有一本无所不知的天书,心下又对李勋多了几分敬畏,也更加坚定了要跟随李勋的念想。只是从那以后李勋再没来过壁坞,只是派人通知潘璋,要他全力帮助汜诚打理好壁坞。
潘璋不免有些牢sāo,对汜诚抱怨道:“我武艺高强,又勇不畏死,必是大将之才,为何只叫我在此壁坞用事?岂不是大材小用?”
汜诚笑道:“你连几十个农夫都管不好,如何率领千军万马?我看主公是在磨练你潘三~~”
潘璋转念一想也对,要是只凭自己第一个跳出来说愿意跟着他造反,就重用自己,那也太儿戏了。“我就和汜令史一起把这壁坞管理的井井有条,让主公看看我的本事~”
有了熟悉边郡屯田的汜诚襄助,除了卤城的土地不适宜屯田之外,广武、原平二县的屯田系统迅速得到回复。十余万太平道教徒中的老弱妇孺和伤残军人被安排到遍布滹沱河两岸的壁坞里屯田。
李旭以为这样粮食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结果又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到了李勋面前。今年种粮要明年才能收获,这些屯田兵不能马上产生粮食,却要每天消耗粮食。黄巾军的存粮本来就不多,眼下粮食消耗巨大,至多只能维持半年左右。
管亥提议说就跟当年买兵器一样,花大价钱去向胆大的jiān商购买,可如今皇甫嵩屯兵在瓶形寨外,丁原屯兵在忻口关南,西面是崇山峻岭。就算能买到粮食,也不可能通过上述地区运进来。
徐庶这时用少有地低沉的语气说道:“某到有个办法~~~只是主公愿意不愿意做了~~”
“什么办法?只要不伤天害理吃人肉~~”李勋很急切地问道
徐庶手指羊皮地图,指尖从雁门关向东北方移动,“出雁门关往北便是马邑,那里现在实际由胡人控制~~”
“胡人?”昌豨问道:“匈奴还是鲜卑?”
“都不是~”徐庶摇了摇头,“那是一股杂胡~~他们既放牧又耕田~”
“元直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向这股杂胡购买粮食?”李勋恍然大悟
哪知徐庶脸sè忽然一沉,答道:“非也~~是抢~~”
“抢?为什么要抢?”昌豨不解道:“咱们从青州来到雁门,一路上得了许多钱财,遇到急事,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如用来买粮~”
徐庶又是摇了摇头,“此股杂胡与周遭几个郡的太守过从甚密,如果我们向他们买粮,难保不将我军缺粮之事泄露。所以咱们不光要抢,有可能的话还要将其灭族。一来可以得到钱粮,二来也可以震慑周围的官兵。”
“灭族?”李勋一愣,想不到徐庶也能想出这么凶狠的计策,将一个与自己无冤无仇的部落灭族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某觉得军师说的有理~”管亥点头同意
“成大事者不惜小费~~再说杀的是胡人~~”昌豨也表示同意
徐庶也说道:“ri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属下就认为一切财物归功的圣库制度就很不适宜。如果一番努力之后,任是身无长物,谁人还愿报效?如果取消圣库制度,那就会有一笔巨大的花费~~~”
“好吧~~好吧~~”李勋打断了徐庶,“就按军师说的办,可是军师~~你确定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就可以将那股杂胡灭族?如果走脱一个,岂不是又要将我军缺粮的消息泄露?”
徐庶笑道:“主公宽心,这样说吧,如果管亥兄弟在酒肆吃酒之后,非但不给酒钱,还将酒肆打砸一番,你说酒肆之主会知道管亥兄弟是因为付不起酒钱吗?”
管亥哈哈哈大笑:“如果真是如此,他怕我还来不及,哪里敢跟我要酒钱,更不可能知道俺老管腰袋里一个钱也没有~~”
………………………………
第三十六章 商量商量
十二月的天气依旧寒冷,风吹在脸上还有些刀刮似得感觉。赵延带着一肚子的郁闷返回雒阳,就在他远远可以望见城垣之时,早有一队红翎骑士在前方等候
为首一人身身材壮硕,穿铁叶鳞甲,头戴红樱铁兜鍪,胯下一批枣红sè高头大马,与其他骑士无异。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余的骑士都有或短或长的胡子,而此人的下巴是光光的
“蹇黄门?”赵延实在无法再那群尖声做作的宦官中想到第二个如此有阳刚之气的,“蹇黄门?怎么劳烦蹇黄门出城迎接,这傻在下~~”赵延赶紧在距离蹇硕老远的地方就跳下马来,同时用自己能发出的最大声音喊道
蹇硕没有客套,只是用那雄浑的声音说道:“不必多礼,陛下急着召见你~~快上马,随我来~~”
“诺~诺~~”赵延赶紧翻身上马
依照汉律,不管是州治抑或县城,都禁止在城内骑马,雒阳作为京城就更是如此。但是,蹇硕率领着一群骑士和赵延奔马入城无人敢阻,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也没人敢拦,一时间东门大街之上鸡飞狗跳,百姓慌忙躲闪。手脚不灵活的,就被飞奔的战马带倒,摔个头破血流
“为啥蛾贼不杀到雒阳呢?”有一人在暗处暗骂
西园之内,皇帝刘宏全然没了寻欢作乐的兴致,宫女和小宦官们各个噤如寒蝉地站在一边小心伺候着,惟恐一不小心触到逆鳞就掉了脑袋。常侍赵忠、张让、太尉邓盛、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太仆张延都在场。
按照汉律,臣子见皇帝,需要解下武器,脱掉鞋子,而赵延随着蹇硕快步走进皇帝的逍遥宫,甚至连鞋都没脱。
“城门校尉赵延觐见~~~”一个小黄门高声唱名
“臣~~赵~赵~赵延觐见陛下~~”赵延心里忐忑不安,空气中的脂粉香气和侍女若隐若现的**丝毫没有让赵延觉得轻松,反倒说话不自觉地结巴起来,直到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