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都看过了吧?”

    韩忠彦铁着脸。手上拿着的正是一品斋近来新出的《保和殿曲燕集》,里面所记的是神宗、哲宗朝里几次皇帝在保和殿举办宴飨的记录,乍一听名目。还以为散文记事,但放在有心人眼里,就完全是别样的味道了。

    韩忠彦冷哼了一声,“听说官家对此颇为满意。还专让礼部造册发遣各路州学。”他语气沉郁。最后一字落下时,这本薄薄的书籍也摔在了案子上。

    “啪——”一声响,梨花案子咽鸣不已。

    两列的尚书大员眉心一颤,这本曲燕集他们自然是看过,只是不好拿捏官家所思,就暂时按了下来,不想还是让韩忠彦知道了。而此时堂上韩忠彦所摊开的那页上,正载着最让人头疼的内容。或者说整本曲燕集其实就是为了这页而造。

    “……先皇帝哲宗疑虑,莫若有思。问官家‘大臣以谓不当有绍述,朕深疑之。’官家奏曰‘臣闻子绍父业,不当问人,何疑之有?’先皇帝大骇,‘是儿当有大志如此!’……”

    徽宗继位无哲宗遗命,所以说这曲燕集可以说正中了徽宗心病,如何不讨徽宗欢心,至于是否当真有此事,又有何人敢去较真?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蔡京很聪明的给皇帝拍了个马屁,其他人都没想到。这固然让这些资历极老的尚书大员们不屑,但真让他们在意却不是这个,而是徽宗居然对绍述表示默许!

    可以说,这是徽宗执政以来放出的第一个明显的政治讯号,对于旧党而言完全等同于一把铡刀在眼前晃,这真的是糟糕至极的事,也无怪乎韩忠彦会亲临尚书省了。

    “蔡京这宵小之徒,也就懂得这投机钻营之术,我等明日便上书奏请,此等贻害社稷之人决不能久滞于京!”下面吏部尚书何执中最先表态,他虽然不是坚定的元祐党,但浮躁的新政更不能得到他认同,所以对于蔡京这新党人物自然是全力打击。

    他一表态,余下人也大多附和,元祐更化持续了一年多了,如今朝廷诸多事宜已经调整完毕,他们更愿意相信朝政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只有少数几人在此时表示缄默,就像陪于末座的礼部侍郎赵挺之,他此时的神色就有些异样。

    这尚书省隔壁可就是那一品斋啊。

    ……

    ……

    对于朝堂而言,早就因为徽宗这不经意的表态而变得风声鹤唳,一些投机倒把的开始往势微的新党靠,或许可以把他们称作是有眼力的人,尤其是就在徽宗身边做事的,对于圣意的揣度就比常人要敏感的多。

    邓洵武,邓绾之子,提举官兼修史检讨,后升秘书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在徽宗继位后再升起居郎留身边用,能到如今职位自然是个聪明人,他早就从徽宗的日常言举中揣测到圣意,在蔡京出了那妙到极点的曲燕集后,就更是笃定了要往新党靠,所以早于前几日就亲自拜访了蔡府,有意思的是居然见到近来风头极大的一品斋商户苏进,这人说来也奇怪,昨儿他书铺贴出告示来说要给那李家千金“兑现三约”,以补生辰为名,那如今该是为那三约忙的焦头烂额,可瞧他现在在蔡京堂下品茶闲聊的神色,可一点也不像是个带任务的人,还是他已经放弃了那苛刻的条件?

    当然,这些他并不关心,要不是知道这书生就是那苏美芹,他可不会和一弱冠之年的小子这么多废话,今日之事达成,就收工回去。

    ……

    蔡府门口,待邓洵武的马车远去之后,蔡京转头问身边的苏进。

    “此人如何?”

    “蔡老该是心有计较,又何必问于小辈。”

    蔡京笑了笑。也就不作试探了,“说来你的私事处理如何了,可需要老夫赚你个人情?”他微微笑吟。知道苏进并不会承他人情,只是好奇他怎么处理这些红粉俗事。而对方的回答,也完全在他意料之中,笑话他两声作茧自缚,也就随他去了。

    “对了,你那石头记的下册何时售卖,我那夫人可是对你颇有嘉许。”

    “呵。六月六吧。”

    ……

    ……

    对于民间而言,一品斋的石头记的才是现下整个汴京城的主旋律,至于那枯燥无味的曲燕集。早不知道被丢哪个案脚垫脚了。借着近来与李家才女的绯闻,一品斋的新书的销售也一如既往的火热,汴京百姓早已习惯看一品斋的小言充实生活闲暇,在这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最好的休闲品自然就是这些了。而这回的新书也没有让人失望,或者说有些超出预期了,之前被文化人诟病的俚语文字这次完全改头换面,旖旎细腻的笔触就像是水一般柔和舒适,虽说有些脱离劳苦大众,但对于女子而言,无疑是像中蛊一般的痴迷,情爱绵长的豪门生活就是一些官家千金也都有艳羡之感。很快。这书就传遍了京师女儿家的闺房,不过可惜的是只有上册。这可真像是被心头挠痒般的难受,所以这两天就有不少官家千金让家奴来堵一品斋的店门了。

    “苏先生!您就不要为难我们这些下人了,我家小娘子可是说了,如果今天再拿不到下册,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哇哇的几个家奴把脑袋上的毡帽都哭歪了,旁边行人指点偷笑。

    这还算是好的,那些青楼的女子才是真个酸楚,学林妹妹的憔悴状不成,反到真是把自己整病了,再加上近来酒楼里每日每夜的嘌唱那石头记的开篇词,就更是把消极的情绪拉长了两分。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啊,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愁绪满腔的曲调,配合着如泣如诉的古筝声,那份哀怨当真如蝉丝剥茧般一寸寸的断人心肠。就连台下聆听的男儿也不免叹气哀伤。

    这阙枉凝眉原本是从矾楼传出来的,一经嘌唱,立刻便在京师所有的酒楼里飘红,哪怕是街头茶馆抱着琵琶的艺伶也以唱此词为美。

    一颦一蹙,皆是入了女儿心。

    ……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哀怨的歌声几乎传尽了京师的坊肆间,虽然词工并不华美,但幽肠的意境配上书的内容,就很能催人泪水了。由于石头记辞藻华丽,极尽鬼斧之工,对于普罗大众就显得不是那么亲近了,不过好在说书艺人将这文辞转化成了俚俗来说,所以还是能吸引到些民人,不过终归是女儿家的东西,所以爱听的不是很多,不过对于这阙枉凝眉无疑是喜欢的。

    “曲子腻歪的好听。”

    即便是一些卫道士也没有对曲和书做太多的批评意见,不过对于苏进的非议倒是不少,不是说要给李家女郎兑现三约么,怎得写这等书来挑逗整个京师的女儿家。

    贼心可诛,吃着盘里的还要看锅里的。

    “看看看!是不是那苏进!!”

    矾楼大堂里,一些高门纨袴见苏进被女眷们拥上楼去,一个个都是跳脚的愤慨,羡慕嫉妒恨的这个词用在这时候是极其恰当的,他们把头聚到一起商议,等会如何给那苏进个下马威。

    实在是太气人了!

    也无怪乎他们如此,这些二世祖们天天跑矾楼还比不上一个没了前途商户子弟,这如何不气人!现在那书生在这些女人眼里,可真是比银子还光鲜,瞧瞧楼上那些小丫鬟们围着苏进说着说那,七嘴八舌的嬉笑,居然还有人将现在苏进比作柳七郎。

    呸呸呸!

    “不吃了不吃了。”玉抹金革的少爷将凑到嘴边的酒杯推了,“找你们的宝哥哥去。一天到晚在面前哭个不停,还给不给个笑模样了?”

    旁边被训斥的女伶马上就眼眶红,“笑模样是自己挣的。不是奴家给的,人家苏先生说的多好,我们女儿家是水做的,受了委屈就要哭,可你这冤家呢,每次就知道说我,你要是有宝哥哥的一半体贴。奴家不早就随你了。”

    下头这些贵族子弟那是打不得骂不得,苏进一句“女儿是水”就把全京的姑娘娇惯坏了,以前做大爷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要是如今苏进站他们面前,非得是一群的唾沫淹死他不可。

    不过此时被口诛笔伐快奄奄一息的苏进却好生生的享受着东家的服务,这些酒楼的小姑娘们知道他来了后,一个个提起裙裾跑过来看。蹬蹬蹬的。木廊道上总是有声音。她们你一句我一句,香帕飘带你缠我晃的把苏进簇拥到青衣楼上,除了讨要下册外,最多的却是对他自身的绯闻感兴趣。

    “苏先生苏先生,这首枉凝眉可是你作于李家娘子的?”从书中感染的那些儿女浪漫被她们带到了现实里,语气极为娇憨可爱,完全没了往常应付从容的女妓模样。

    “苏先生说下册要在六月六开售,可是要我们这些姐妹去给先生捧场子呢~~”有些还未长大的小丫头笑嘻嘻的围着苏进。似是调侃也似是真诚。

    “不过我们不知道人怎么飞起来,要是可以的话。我们也想帮先生一回……”

    她们连珠炮似得发问,完全没有给苏进任何回话的机会,索性苏进也就罢了,只管跟着她们往楼上去。而此时青衣楼上的小窗子被推了开来,慎伊儿探头出来看苏进的笑话,狠狠的咬了口梨,“姐姐,这种人最靠不住了,你以后别跟他来往,看他那模样,心里肯定乐翻了。”她不无醋意的说,其实还是挺羡慕某人的高光时刻。

    而苏进毫不容易从这脂粉堆里出来,却又免不了里头李师师几人相同的缠问,他一一回答。

    “不是。”、“不用。”、“多谢。”

    “不是吧?这曲子有什么不好,你干嘛不用?”窗子前的慎伊儿从榻上一咕噜的爬下来质问。

    苏进瞧她一眼,衣衫不整的,摇摇头,直接把她略了过去,惹的这丫头在他背后张牙舞爪,要不是师师一再皱眉示意,恐怕已经一口咬在他肩头上了。

    这家伙,每次都把好活给别人,一点良心都没有。

    她在后面看着苏进从袖子里拿出谱子来与萸卿商议,他在旁边交代,萸卿则是很郑重的点头,师师陪坐着给两人沏茶,之前的枉凝眉就是萸卿作的嘌唱,所以对于苏进如今又选萸卿也并没有什么意外,反倒是慎伊儿看不惯了。

    “哎!你能不能公平些,你怎么从来都不给师师姐写过曲。”

    “你师师姐不需要。”而旁边的李师师也是很和适宜的点头,这就让慎伊儿很没办法了,不过她就是不解气,一屁股坐进她们中间,挤了挤。

    “这回我来唱。”

    苏进瞥了她一眼,见她倨傲仰头模样甚是可掬,“发个音给我听听。”

    她以为苏进真要考校她,秉着不让人看轻以及炫耀的意思,张大了嘴就要唱,不想唔的一声,被那书生一个梨子塞住了嘴。

    “就这个感觉,练上两年就可以登台了。”

    她唔唔的咬碎了口梨子,气死了,“你会嘌唱嘛,凭什么训导我?”

    “我起码会唱这个,你会吗。”苏进把谱子往她眼前一横,待她看清楚了歌词后,脸蹭的就红了,“你…你这人可真是……那你干嘛不去唱!”她立马转移自己的尴尬。

    “不好听。”

    这首歌虽然人人会唱,但能唱出真意的一只手都掰的过来,前世连原唱也没唱对味,所以苏进也不指望这个时代的人会唱多么上道,而且……他还是觉得男的、或者说……那位张姓歌手唱的最有味道,余下都偏矫作,不过现在这条件肯定不支持,也是马马虎虎的意思,只要能唱对调就行了,重要的还是歌词。

    不过,观她们几个略红的面色,看来还是有些露骨,但也没有办法,绝异古今这限制实在过大,他退隐后为了陶冶情操是听过不少民乐,但后世的民乐也没能跳出传统民乐的大框架,而且之前梁祝已出,所以更是让他棘手,这思来想去,也只有那些流行歌曲可以达到“绝异”的地步,但流行歌曲……

    他还真只会一首,若不是当初楚新逼他唱,他恐怕连这首都不会。

    慎伊儿盯着他眼睛看,就是盯着流氓一样的鄙夷,不过出乎苏进意料的是她把谱子揣进了兜里,“不就是首小淫曲么,你以为我不敢啊~~”她以为这是对她的挑衅。

    苏进被所谓的小淫曲说的只能呵呵了,不过眼下还要去想怎么飞过去的事儿,所以不想在这上面太做耽搁,“那我过两天来检验,不行就换你萸卿姐。”

    “嘁~~”她不屑,正当苏进要走的时候,忽然亮起眸子来问,“那宝玉后来是不是娶的宝钗?”

    苏进一怔,不明白她为什么也对这个感兴趣去,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慎魔女这才露出来笑脸,“走吧走吧,别在我眼前晃荡。”她做事儿的干劲儿全有了,还冲身边的师师姐眨眼睛。

    师师愕然,望着苏进的背影消失层层的湘帘珠幕中,袖子里的素手不禁握了握。(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飞起来的困难

    虽说外界对于李清照的三约之说传的沸沸扬扬,但李府自身对于这事却出奇的镇定,尤其是身为一家之主的李格非,这位礼部员外郎脸上可没有半分双喜临门的笑容,作为妻子的王氏心知内中厉害,也就不拿儿女的事来烦他,每天督促的最多的就是要去哪家大人府上探探口风、走走动静。他李格非与苏门四学士私交颇深,如果将来皇帝倾向新党的话,可想而知整个家族会面临多大的生存危机,这已经不是平日喝茶下棋就可以打发过去的,所以像今日李格非就邀了几个族中人过来叙谈事宜。

    此时李府的大厅中堂内,李格非高坐上首,和下面是几个族中弟兄商讨接下来的计划,几个长兄已经建议外调出京,借此规避如今形势不明的政治形势,这法子虽然消极,但也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嗯……

    李格非沉吟难决,底下也都是面色忡忡。

    他们李家虽然世代书香,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出现过极为拔萃的人物,所以这朝中少根主心骨,做起事来就是显得束手束脚。但迁外的麻烦也是不少,且不说家产细目的转移划定,就是三省那道公关都过不了,每次政局不稳的时候,上面还不是拿他们当排头卒。

    这议来议去,最后还是只能得一句从长计议,再静观其变看看。

    “文叔,我看安安和康非的婚事还是先缓缓,这时候可别操之过急啊。”李格非叔父李辛提醒道。

    这些李格非当然有数。如今不管皇帝是不是有绍述的意向,都不适宜在中间举办婚嫁,不然太招眼了。只是眼下风声已经传出去了,如果他们这边单方面改期的话,肯定会招致赵家不快,所以这又是一桩头疼事。

    ……

    ……

    虽然问题严峻,但李格非并没有让子女知道的意思,或者说官员们都会选择把这些消息压下来,极力烘托出一幅平和如常的氛围。所以像李清照这些闺中女子依旧是如往常一般,剪花刺绣、踢毽花绳,与闺蜜聊聊女儿心事。或是京中趣闻。

    尤其是李清照的院子,近来不少官家千金过来讨问六月六的消息是否属实,当然,也是因为心中那丝艳羡而忍不住过来凑凑热闹。关系亲密的。还要嬉闹几句那日过来给她把把关,搞得倒像是伴娘一般。尤其是最近一品斋新出了《石头记》后,李清照就更是被那些小姐妹揶揄了,像什么“宝哥哥、情妹妹”之类的话几乎是张口就来,好像不调侃她两句就不舒服。而事实……其实就是这样,即便那曾家女郎也是半有醋味地拉她手,两人坐窗边的鼓凳上说话。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妹妹能得此夫,可不知羡煞了京中多少女儿家~~”

    “呵。”

    李清照在经历了初期的感情起伏期后。如今也大致恢复了平稳,虽说事后想想自己所提之语确实唐突,但未尝不是为了苏进着想。他已没了仕途,爹爹即便再为开明,也不可能这般惯着自己,任性……也该是有个限度的。现在京里的人都看着,要是他做到了而自己却应不下来,那可就是让所有人都难堪了,所以眼下这么处置也好,对所有人都好。

    “怎么,好像好像还心事重重的?”

    曾芝兰看向她时脸上满是笑意,一个女人一辈子能有这么一次万众瞩目的时刻,就足以铭记一生了。此时外边花圃里是几个女婢在栽种花卉,丫鬟胭脂还拿着短锄在那儿扭动腰肢,唱着“仙葩与美玉”,惹得旁边几个女婢不快的把泥泼她裙上,“难听死了,还不如去戏园子听呢。”结果就吵吵嚷嚷起来了。她们这些侍婢一天到晚就是在府里,没什么娱乐活动下,唱唱小曲,或者听听故事就是极为奢侈的享受了。

    “曾家娘子,你说后来宝玉是娶黛玉还是宝钗?”胭脂裹着脑袋上的包布问进窗里来,这对于曾芝兰而言也是一种午后的惬意,最起码她曾府里的丫鬟是没这么开朗的。

    “问你家小娘子吧,她肯定知道。”

    文案前看书的李清照又是翻过一页,对于这曾芝兰的打趣是一概略过。眼下离六月六还有一段时间,她在考虑要不要与苏进谈谈清楚,毕竟两人是不会有结果的,明知是这样的结局还要往里头扎,与飞蛾扑火又有什么区别。

    再说了。

    他真的喜欢自己吗?

    感觉是求来的爱情,真的好讨厌。

    ……

    ……

    **************************************************

    **************************************************

    五月底的汴京,已经能让人感觉到热意了,偶尔的蝉鸣蚤跳更是将这耐不住的盛夏从幕后迎了出来,走上街头,凉衫蒲扇之类的物事已经零零散散的摆了出来,货郎挑夫箩筐里的杨梅也换成了石榴和红提,东京的百姓喜欢尝新鲜,所以就卖的极为紧俏,能最早吃上的,多是钱袋子里当啷响的人。

    “东西给你们买来了,活儿可得给我做好了。”苏进派发慰问,在陈记的一家皮货店里。

    由于陈午入御鞠队了,所以平常这些小子也就把自己当做主心骨来待,蹴鞠的事儿完了后,就过来店里瞧瞧有什么活可干,也是打着赚外快的心思来的,所以他当然不必客气,就当是雇了几个伙计。

    “就这么点东西就把我们打发了?怎么也得长庆楼走上一圈才是。”他们嘴里啃着新嫩的石榴肉,都吃的满嘴渣了。却还是堵不上他们的嘴,吵吵闹闹的好一番才消停下来。

    做了这大半月的宣传了,该有的受众也差不多都传到了。凭借新书的影响和三约的噱头,倒时过去围观的人肯定不会少于千人,不过为了谨防意外,他还是做了二手准备的,昨儿就是去的种府把事情敲定下来。

    维护秩序,谨防暴动。

    多好的理由,对上对下都好交代。又能看回表演。当时这么提出来时,把周侗听得那叫一个乐呵,种师道还没说话。他倒是先仗义起来,回去就是宣布御拳馆六月六闭馆这一重大消息,并且煽动馆徒多出去溜达溜达,有啥好哄就瞎起一回。

    虽说是童心未泯。但好歹也是从自己这儿拿了份人情过去。以后他那几个关门弟子可就是要自己多多照拂了。

    苏进不禁莞尔,北伐如今还遥遥无期,他自然是希望三年内能完成,但实际可没那么好操作,所以这些就看以后机缘了,眼下,还是得把最棘手的任务完成了再说。他想着,旁边的几个小子就已经哇哇的惊呼了起来。

    “不会吧!这么大的东西要用牛皮缝吗。这得费多少牛皮才能做出来?”,“关键是你敢不敢乘。反正我是不敢……”

    这些小子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张大图纸后,不由得都是倒吸一口冷气。这是苏进之前交给皮货店的热气球图纸,俨然大气的这张雪浪纸贴在作坊四围的墙上,几个裁缝匠正对照着缝制,还有编藤的匠工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赶制,看去像是即将完工的模样,但只有这些人心里清楚,眼下打的是一场无把握的。

    苏进脸上也没有任何松懈的神色。

    这热气球的原理构造虽然简单,但技术上的要求比较高,气囊和火力源是最关键的一环,但这在这个年代显然是比较苛刻的。他与几个匠人讨论了几天也只能给出一个勉强的法子,气囊拿细绸布浸上桐油来实现,不过为了安全,就计划在外面包上一层黄牛外皮,虽然重量增加了,但总比飞一半就被异物扎破的结局来的好。至于火力源是完全没有办法了,虽然浅层的石油天然气能开采,但没有工具还是什么都白搭,总不可能为了放个热气球就鼓捣出半个工业革命吧。

    “苏家少爷,要不换个法子吧?”有裁缝将手上的线团收了起来,拍拍衣袖上的线头过来说话。

    如今这裁缝作坊里的人手都在全力赶制气囊,眼看这绸布已经快竣工了,如果还不能想到主意解决火力问题的话,他们也做不下去,毕竟牛皮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