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管以前他们认谁做大哥,在阿拉曼战役之后,除了土耳其,他们全部成为了纳粹的占领地。

    所以,蒋浩然现在进军中东,是从德国人手里夺,但一旦和谈,必然涉及到中东,以德国人当前的困境,完全有可能放弃中东甚至是整个非洲战场,从而保证欧洲的胜利果实,集中兵力继续打击苏联。

    如此一来,远征军继续向前推进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为牵涉英米的利益,甚至都有可能被英米要求退兵,将中东交还英米控制。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这极大地刺激了蒋浩然,他可从来不做蚀本的买卖。

    他的反应也绝对快速,就在德国轰炸、英国、米国的当天,他连续下了十几道命令。

    命令远五、远四集团军加快进攻速度,以最短的时间穿过伊朗到达伊拉克,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控制两地。

    中阿联军、中巴联军开赴中东,全面接管远征军打下的所有领地。

    海军第四舰队开进阿曼海,从远五集团军抽调五个山地师配合行动。

    先以登陆部队从利瓦、马托拉打开突破口,五个师由此上岸,对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发起全线攻击,以最快的速度击溃正面之敌。

    为他们提供后援的是,从孟都港出发的十万中缅联军,从仰光港出发的十万中暹联军,从马来半岛各大港口出发的中暹联军、中新联军、中越联军共计二十万。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中国海军全力以赴,连处在巴士海峡的第一舰队也被紧急抽调过来。

    蒋浩然希望在谈判结束之前,全面控制波斯湾所有沿岸国家,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德、米、英谈判之后,不管结果如何,英米想从他手里拿回这些领地,那就得看他们拿出什么手段来了。

    眼前纳粹在中东不可能会有强大的抵抗力量,伊朗一失,其实整个波斯湾南面国家已经没有坚守的可能,纳粹军但凡有点头脑,都会趁着伊拉克还在他们手里的时候快速撤出战场。

    所以,真正的战场其实只在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其他所有的部队都只是造势,为现在造势,也为将来造势。

    上百万大军囤积中东,将来英米即便是想动用武力,也得考虑所要付出的代价。

    就眼前的形势来说,蒋浩然不认为他们会有如此魄力。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欧洲、非洲战场以和谈结束,最危险的就是苏联,他们处在德日的钳型攻击之下,随时都有可能灭亡。

    这当然不是英米希望看到的,而拯救苏联的唯一希望就落在了中国人的身上,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与中国产生正面冲突的。
………………………………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阴谋约见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阴谋约见

    欧洲战争陷入和谈的局面,苏联人也慌张了,但他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利用纳粹主力依然囤积在西面,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在第一次突击之后,苏军马上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实施了第二次突击,粉碎纳粹三十个师,其中全歼五个师,解放了整个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

    苏军在400公里的正面上越过国境线,战争已开始转移到苏境外进行。在这次战役中,苏军在整个德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宽650公里、纵深450公里的巨大突破口,实现了卫国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战略突破。

    紧接着,苏军在敖德萨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实施了第三次突击。

    在敖德萨战役中,苏军重创了德军第六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于五月初解放了敖德萨。

    在克里米亚进攻战役中,德第十七集团军被歼灭,陆上损失10万多人,海上损失4万多人,并且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装备,第三次突击以克里米亚半岛全部解放而告结束。

    虽然收复大片国土,歼灭纳粹无数,但谁都知道,苏联是钻了德军深陷欧洲战场无暇他顾的空子,一旦等纳粹解除了欧洲危机,重兵立即会卷土重来。

    鼠式坦克、崩塌毒气,甚至是核武,将全部在苏联的国土上出现。

    但战斗民族无所畏惧,他们已经没有一座完整的城市,所有的工业遍布在国统区每一个角落,已经沦为作坊式,没有重点摧毁的价值。

    苏联国土面积辽阔,即便是核武摧毁,那也得看纳粹有没有这个实力去轰炸。

    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战斗民族已经没有退路,在斯大林的号召下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誓与纳粹决一死战。

    五月十日,和谈依然没有任何消息,米、英、德也心照不宣,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声明,没有人知道他们之间的谈判进入到了什么阶段,谈了些什么类容,连蒋浩然收到的消息都是外界的传闻,没有一件是有真凭实据的。

    越是这样,就越给战争的局势增添了神秘色•彩,没有人知道它会走向什么极端,但谁都知道,结果肯定是对反法西斯极为不利的,因为主导权已经握在了纳粹的手上。

    蒋浩然对此事倒是没有过分的担忧,只要中东在手,他无所畏惧一切暴风雨。

    只是,因为全力支援中东的战事,连第一舰队都开赴中东,海军在运输和攻击的能力上都大打折扣,宝岛的战事基本停滞不前,连封锁整个宝岛都成问题,岛军依然将与那国岛、西表岛、赤尾屿等这些重要的海岛牢牢控制在手中,维持着对宝岛的海上运输补给。

    因为林一平的死和国内各种舆论,再加上蒋浩然提出的“包围”策略受到了大众的认可赞誉,继续实施最初的强行突破已经不现实,远三集团军被困在海岸线上进退两难,每天为他们提供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庞大的海上工程。

    不过,岛上的岛军也不敢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毕竟中国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的舰炮可不是吃素的。

    五月十日下午,刘巧手急匆匆走了蒋浩然的办公室,带来了一道惊人的消息,希特勒通过伊朗国王礼藏汗…巴列维传来口信,希望能与蒋浩然密谋会晤,而且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不管结果如何,会见之日,就是德军全面撤出中东之时。

    冷如霜和黄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傻眼,与英、米的和谈还没有结果,这个时候他却提出要秘密约见蒋浩然,而且开出如此诱人的条件,他要干什么?

    “无他,希特勒想与我联手,北吞苏联,西拒英米。”蒋浩然淡定地笑道。

    “啊……”

    黄杰、冷如霜、刘巧手全张大了嘴巴,冷如霜急道:“你会答应吗?”

    蒋浩然笑而不答,冷如霜更急了,“总座,这事你可千万不能答应,我们现在的实力是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但整体来说基础太差,一旦与纳粹勾结,这个法西斯同盟的罪名就跑不脱了,我们不可避免地就要与米、英、苏交恶,岛军还像一根毒刺一般插在我们的腹地,搞不好英米苏就会联合岛军先将我们灭了,所以,这事可万万使不得。”

    “哈哈哈。”蒋浩然仰天大笑,道:“连你都能看得这么清楚的事情,我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希特勒用心险恶,只要我跟他见面,这一屁股屎我是擦都擦不干净了,所以,我是不会去见这个鸟人的。”

    一屋子人如获重负,黄杰道:“总座,其实这个阴谋也比较明显,你想没想过德国人为什么要唱这么一出?”

    蒋浩然道:“一定是谈判陷入了僵局,米、英死咬着中东不放,德国人也不希望中东再落入他们的手中,但迫于苏联逼得紧,德军主力如果拖延太久,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危险的,所以,他们要尽快达成协议,抽调兵力北上。而中东,他们既然得不到,就希望将这盆水搅浑,让英米与我们为了这块骨头相互撕咬。”

    冷如霜道:“可是,即便他们不放手,现在我们大军压境,他们也守不住中东,失守只是时间问题,他凭什么咬着不放。”

    蒋浩然道:“幼稚了吧?如果英米同意放手中东,德军立即调兵反击,以我们当前的力量,你以为我们能挡住德军的钢铁洪流,更何况,你没听史迪威说,他们现在可是有鼠式坦克、崩塌毒气,这些你有办法对付?”

    黄杰道:“如此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中东势如破竹,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英米的牵制?”

    蒋浩然点点头道:“对,所以,将来的纷争必不可少,而希特勒就是希望通过这次密谈制造舆论,将我们的冲突具体化、明显化。”

    “用心险恶。”冷如霜狠狠地骂了一句。

    蒋浩然笑道:“不过,有一点他倒是真心的。”

    “哪一点?”三人异口同声道。
………………………………

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一劳永逸

    蒋浩然点燃一根香烟,兹兹地抽着,吊足了了几人的胃口后,笑道:“与我们瓜分苏联这一点是真的。”

    三人面面相窥好一会儿,冷如霜道:“你怎么知道?”

    “用这……“蒋浩然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眼下苏联反抗激烈,全民斗志昂扬,遭受重创之后的苏联已经以全新的姿态站起来了,虽然国家已经是千疮百孔,但工业尤其是军工业并没有由此停滞,反而比抗战前更强大,最主要的还是斯大林解决了内部矛盾,军民一心,部队的整体素养不如战前,但数量更大,武器更多、更好。而眼下的德军,即便是解除了西线危机,也因为战争拖延时间太久,蓄备资源消耗厉害,部队伤亡也不小,战争疲惫不可避免,他们已经没有当初的锐气,想一举摧毁苏联已经基本没有可能。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有力的盟军,意大利是烂泥扶不上墙,岛军自身难保,只有我们才是最好的选择对象。”

    冷如霜道:“可是……我们不可能向苏联发起进攻的,这一点纳粹也无疑能想到。”

    蒋浩然道:“是,他们能想到,但他未必需要我们出兵。”

    “啊……不出兵算什么联合,他们凭什么让我们从苏联分得一杯羹?”冷如霜道。

    蒋浩然笑道:“问题就出在中东上。”

    所有人依然一头雾水,蒋浩然起身拉开身后的地图,拿起指挥杆在伊朗、阿富汗地区画了一个圈,道:“这个地区对苏联的影响你们都知道吧?”

    众人纷纷点头,苏德战争爆发,使伊朗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德军掌控了两地,苏联的腹部就已经爆露在敌人的面前,苏联主要产油区巴库和外高加索粮仓就会受到致命的威胁。

    这也是德军费尽心机进入中东的根本原因,但由于刚刚打下苏伊士运河,北非的英军还在全力筹划反攻,中国远征军也已经屯兵巴基斯坦边境,随后又是诺曼底登陆战,进攻苏联腹地的计划一直难以实施,到现在更是不得不尴尬退兵,德军其实也挺悲催。

    但这些与联合有关系吗?

    蒋浩然并没有理会众人,继续说道:“德军最痛心的其实不是丢了伊朗,而是由此打开了苏联的输血通道,苏联可能不缺武器弹药、钢铁燃油,但连绵战火,大片国土沦丧,许多产粮区尽落敌手,粮食成为了他们的硬伤,去年冬天如果不是西北运输线开通,苏联要饿死一大半,而这个困境现在依然存在。苏联要想将这场战役继续下去,伊朗、阿富汗是关键,所以,德国人并不一定要我们出兵,只要我们封死这个输血管道,并且不向苏联伸出援手就行了。”

    所有人这次如梦初醒,在整个二战中,英美前后有三条运输线来为苏联输血。

    第一条是商船横过大西洋,在苏联北极城市摩爾曼斯克卸货,但这条运输线饱受德国潜艇的打击,所以是最为危险的一条。

    第二条是米国商船横过太平洋,终点是海参威,再要通过漫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才能运到苏联前线,路途遥远且很不方便。尤其珍珠港事件后,岛军扣押任何盟国商船,所有的盟国商船都挂苏联旗,但仍然经常被岛国舰只截查,能安全到达的十分少。在岛军进攻西伯利亚后,这条线路更是不复存在。

    第三条是盟国商船进印度洋,直奔伊朗南部海港阿巴斯,再通过铁路,穿过伊朗首都德黑兰,再进苏联中亚,而这条线就是最好最快的对苏输血线了。

    也正是由于这条输血线路在阿拉曼战役后被堵,才有了后来蒋浩然的西北运输线。

    当然,蒋浩然也正是靠着这条运输线将国家提升了起码两个层次,交通、运输、经济、民生、工业等等全部盘活了。

    而这一次,大家隐隐觉得,蒋浩然又要在交通上大做文章了。

    “巧手,将希特勒想约见我的消息放出去,要让米、英、苏在最短的时间里都收到这则消息,但不能透露我的态度。”蒋浩然说着,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好,我马上将消息发布出去。”刘巧手点点头,随即好像想起了什么,道:“对了总座,华中地区的小鬼子并没有撤退的迹象,反而不断在往前沿增兵,会不会他们准备与鱼死网破了?”

    蒋浩然迟疑了两秒,道:“不会,小鬼子现在根本没有与我们抗衡的资本,鱼死网破最多也是鱼死,这个道理我们明白,小鬼子同样也明白,所以,负隅顽抗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在这之前,他们必须将城内的物资抢运出去,这应该就是他们的目的,一切为了争取时间。这段时间他们的海上运输应该是十分忙碌吧?”

    “对,白天还好,晚上船只如梭,但奇怪的是,所有船只并不是开往岛国,而是在朝鲜半岛上岸。”

    “朝鲜半岛上岸?”蒋浩然皱起了眉头,蹭蹭走到地图面前,拿起尺子量了量,道:“可以理解,从上海到朝鲜半岛要比到岛国本土近一百多海里,现在小鬼子缺的就是时间和运力,当然会选择最近最快的地点。”

    众人纷纷点头,冷如霜笑道:“宝岛战役暂时是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展了,华中地区是不是可以加大进攻力度,给小鬼子施施压?”

    蒋浩然摆摆手道:“不必,现在我们反倒不用急了,在我们国家与敌人开战,不论胜负,吃亏的都会是我们,他们最多就是死个几十百把万士兵,但我们这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却要毁于一旦,所以,我们就跟他们耗。”

    “耗?我们现在兵强马壮物资充沛,不应该乘胜追击以求一举击溃吗?再说了,时间拖的越久,这不是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了吗?更何况,苏德战场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数,将来会是什么局面谁都无法预测,一旦苏联灭亡过快,德日瓜分苏联,这对我们可是致命的威胁,除非我们准备与德国结盟,否则我们就应该集中一切兵力,抢在德军灭掉苏联之前解决岛国,这才是最安全稳妥的方案,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后患。”黄杰十分激动,一口气滔滔不绝。
………………………………

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松根汽油

    “是呀,我也觉得黄参谋长说的有道理。”冷如霜接过话题说道:“城市设施和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但对整个抗战大局来说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我们不能因此将整个国家的安危置身于风口浪尖上,而且,我相信速战速决会是全国起码百分之八十军民的心声,你这样做恐怕会动摇军心,甚至会招来民众的口诛笔伐。”

    蒋浩然哑言失笑,道:“有这么严重吗?”

    “绝对有。”冷如霜很肯定地回答道:“眼下抗战形势一片大好,军民的热情到达了全所未有的大高•潮,眼见光复华中地区就在眼前,你这一停下来,不亚于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反应激烈是肯定的。而且,刚刚黄参谋长也说了,苏德战场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未来,你当前的做法的确会引起外界的猜测,我们要与德国结盟?”

    当冷如霜说出最后一句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紧张地盯着蒋浩然的脸,似乎生怕蒋浩然会坐实这个猜测。

    偏偏蒋浩然这会儿不开腔了,莫测高深地点燃了一根香烟,目光透过烟雾在三人脸上扫来扫去。

    “我们真要与德国结盟?”三人几乎异口同声,一个个表情十分惊悚,综合蒋浩然对英米施加的各种手段,他有野心吞并苏联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噗嗤。”蒋浩然笑得前俯后仰,三人则面如死灰,心里一个个都担心着,这法西斯阵容里恐怕又要多上一个国家了,国民能答应吗?

    笑罢,蒋浩然一本正经道:“都想什么呢,脑子坏掉了才会去跟德国结盟?”

    “那你……”

    虽然蒋浩然的回答言之凿凿,但冷如霜依然一脸狐疑。

    蒋浩然道:“苏联没有你们想的这么脆弱,德国也没有你们想的这么强大,苏德战争还有得打,你们担心的德日会师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出现。至于放慢进攻速度嘛……我也是有考量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捏住了小鬼子的命脉,小鬼子越挣扎就会死得越快,所以,我们急什么?”

    “小鬼子的命脉?”冷如霜皱起了眉头,随即恍然大悟道:“石油,你是说小鬼子的石油支撑不了多久了。”

    黄杰猛然醒悟,道:“对呀,小鬼子现在的石油来源全部被我们切断,连高雄最大的炼化厂也被我们炸瘫痪了,即便是他们有所蓄备,但石油是一天都离不了,消耗一两就少一两,拖延上一段时间,他们的飞机、坦克、军舰就全部都是废铜烂铁,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收拾他们就简单多了。”

    蒋浩然笑道:“你们总算是明白了。”

    听说与结盟无关,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轻松闲聊了会,冷如霜道:“总座,缺少燃油的困境岛军应该早有危机感吧,难道他们不会想办法解决?比如从他们的盟友德国想点办法,毕竟西伯利亚铁路不是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嘛,他们具备这个条件?”

    “德国……呵呵。”蒋浩然笑道:“德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罗马尼亚,这段时间盟军地毯式的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也遭受了攻击,加上德军现在是全面开战,四处烽火起,燃油消耗惊人,恐怕自身都难保了,哪里顾得上小鬼子。再说了,西伯利亚铁路这么长的运输线,早被苏联红军游击队打得千疮百孔,就算德国人肯挤一点给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一桶油安全运到目的地。不过,他们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想办法,巧手,给他们说说小鬼子的高招。”

    刘巧手接过话题道:“岛国人现在发动了一项全民参与运动——挖松树根。不管老少全部上山,就连几岁的儿童都不例外,全体不上学去山里挖松树根。并且每天要挖的松树根量还是有规定的,要达到相应的指标。因为岛国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方法,用含油量高的松树根熬出松根油,再将松根油蒸馏后得到轻质油,最后掺上酒精混合成“松根汽油”。据说是相当靠谱,号称两百个松树根就能使飞机在空中飞行一小时。”

    “还有这事?那我们……”冷如霜惊道。

    “唉,小鬼子还真是有办法?”黄杰喃喃道,满脸忧虑。

    蒋浩然笑道:“都不用担心,那些都是哄鬼的,一来向世人证明他们还可以继续战斗下去,二来也蒙蔽他们的士兵,让士兵不至于丧失作战的勇气。而事实上,松根汽油粘稠度高、积碳严重,汽车都跑不了几小时就会熄火,就别说对燃油要求高的飞机、军舰了,一旦使用这种燃油,对机器的损伤是不可修复的,真等他们用上松根汽油,他们离死也就不远了。”

    冷如霜挥起粉拳在蒋浩然肩膀上锤了一拳,嗔怪道:“一波三折的,都被你吓死了。”一屋子顿时响起了哄笑声。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林珑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自从宝岛分歧之后,林珑备受冷落,心高气傲的她也没有向蒋浩然低头的表现,不再像以前在蒋浩然面前鞍前马后。

    “进来。”随着蒋浩然的声音响起,林珑推门进来,中规中矩地敬礼,面无表情地汇报,苏联刚刚发来急电,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元帅的专机一个小时后在万象机场降落。

    飞机起飞后才向目的地发出告知电文,这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的,无可厚非,但这个时候他们到万象来的目的很让人费解,一屋子的人开始七嘴八舌地猜测着。

    这边还没有结果,琳达小姐又满面春风地进来报告,白金汉宫刚刚发来远洋急电,米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英国的首相丘吉尔一行明天下午抵达吉大港,希望与蒋浩然会晤。

    屋内一片哗然,三国政要到齐,这是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蒋浩然喃喃道:“谈判结束了。”

    屋内顿时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英、米、德谈判的结果出来,就意味着二战全新的格局出现了,战争的走向将更明朗化。
………………………………

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无地自容

    半个小时后,蒋浩然带着一行人前往机场,只等了十几分钟,一架伊尔…12运输机降落在跑道上。

    紧接着,舱门打开舷梯放下,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