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浩然正气-第4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小时后,蒋浩然带着一行人前往机场,只等了十几分钟,一架伊尔…12运输机降落在跑道上。

    紧接着,舱门打开舷梯放下,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元帅带着一行人走下来,老远就冲蒋浩然他们扬起了手。

    都是老熟人,尤其是莫洛托夫,已经与蒋浩然打过好几次交道了,见面没有违和感,握手拥抱好不亲热。

    机场不是说话的地方,一番寒暄,一行人上了悍马,在雪狼特战队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开往指挥部。

    路上苏联朋友也对悍马赞不绝口,表达了对中国科技腾飞的惊奇与羡慕,而尤其让莫洛托夫惊叹的是,蒋浩然居然能用俄语与他们交谈了,而且谈笑生风说得十分流利。

    俄语有33个字母,并且有很多不同发音,不同字母有不同的读写难点,有些字母和发音很独特,所以俄语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但莫洛托夫与蒋浩然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熟练掌握俄语,而且还是一位各种杂务缠身的国家实际领导人,让莫洛托夫简直惊为天人。

    这种惊叹直接遭到了冷如霜卖弄的鄙夷,这算什么,咱们总座懂得十几个国家的语言文字,还不包括各种地方语言。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着实让莫洛托夫震撼了一把,对蒋浩然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敬畏之情简直是滔滔不绝。

    领袖的才学胆识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莫洛托夫在蒋浩然的身上已经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到达司令部,分主客落座,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进入主题。

    苏联当局也是收到了米、英参加吉大港会议的通知,这才有了莫洛托夫和朱可夫此行,他们想在四国首脑会晤之前,在中东问题上希望能和中国达成一致。

    他们希望中国能将中东控制在手里,而不是交还英米。

    虽然谈判的最终结果都还没有正式公布,但苏联当局估计,中东乃至是北非战场,都有可能成为德军的弃地,英米入主中东完全成为可能。

    但德国肯定会加上附加条件,英米不得继续干预苏德战争,包括对苏联的各种援助,如果此事成为现实,苏联将孤立无援。

    所以,苏联当局希望能与中国结盟,同仇敌忾对付共同的敌人。

    首先,中国至少将伊朗和阿富汗掌握在手里,保证苏联后勤通道通畅,其次,中国能为苏联提供粮食、武器、药品等物资援助。

    在中东的问题上,苏联有一定的话语权,至少伊朗和阿富汗在失陷前一直是苏、米、英三方管制,加上中国军队现在已经完全控制两地,两者通力合作,态度强硬,无论如何也要将此事达成。

    当然,苏联当局也不是让中国军队无偿帮忙,在这个阶段,石油资源可以共享,也就是说,中国可以从苏联得到免费的石油。

    中国现阶段什么都不缺,唯独石油是硬伤,即便有仁安羌油田和桂花油田,但依然入不敷出,大部分还需要依赖英、米的援助。

    而苏联就不同了,他们拥有巴库油田、高加索油田、乌拉尔油田,尤其是巴库油田,一度是世界上产油量最高的油田,所以他们根本不缺燃油,即便是在战争已经到了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几大油田依然牢牢地控制在他们手中,并且一直都在生产。

    从物质角度来说,苏联之所以能够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除了广袤的国土所提供的战略纵深之外,靠的就是在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上对德国人有压倒性优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二战期间,德国共制造虎式坦克1354辆,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共生产T…34型坦克超过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和。

    虽然虎式坦克的火力和精密程度超过了T…34系列,但面对如此悬殊的数量差距,这点质量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并不是因为德国人真的就是一根筋,只会走精品路线,而是因为德国当时只能从罗马尼亚得到有限的石油供应,即便他们降低性能要求、简化工艺能造出5万甚至10万辆坦克出来,但他们也找不到足够的油让这么多坦克开起来。

    而苏联人则完全不用担忧这个问题,说到底,这也是蒋浩然之所以一直对苏联信心满满的根本原因。

    苏联人开出的条件的确比较具有诱惑性,从眼前蒋浩然的野心扩张来看,英米对他进行制约和防范都不可避免,而最大的威胁就来源于石油,有了苏联的这个后援,中国步子迈得大点都有保障。

    蒋浩然素来都是一个野心家,虽然入主中东他是求之不得,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十分“为难”,被动地在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友情攻势下才勉为其难答应,但,他还有附加条件,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苏联必须每年给中国提供五百万吨石油,并且是免费的。

    这狮子大口开得,让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当场瞠目结舌,一张老脸憋成了绛紫色,也算他们修养不错,没有当场骂娘。

    会谈无法继续下去,这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权力范围,必须尽快与斯大林同志联系,获得最高指示。

    蒋浩然为他们准备了休息饭店,在林珑的带领下,一行人黯然离开会场。

    人走了,但会议室里依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蒋浩然,一个个表情十分复杂,甚至还有羞愧,为蒋浩然不要脸的行为感到羞愧无地自容。

    五百万吨石油是什么概念?苏联第二大油田高加索油田年产也不过千万吨,蒋浩然活活要了高加索油田产量的一半。

    更简单说吧,岛军发起侵略战争之前,蓄备石油是三百万吨,这是一年的石油储备。

    当然,开始的战争并没有这么激烈,岛军的消耗量也小些,现在估计也就是五百万吨能让所有军队挥霍一年。
………………………………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

    而这五百万吨石油对中国能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这几年全速发展,不单只军队需要石油,各种科技、工业、开采、制造、城市建设等等无不需要石油,机械化程度也随着国力增强而快速增高。

    仁安羌油田和桂花油田也许能勉强满足军队,但根本满足不了国家机器滚滚向前的发展潮流。

    而有这每年五百万吨石油的补充,中国在未来十年都不需要为石油担心,更不惧怕英米的管制,国家可以放开手脚大步向前。

    至于十年之后,蒋浩然相信,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中东的石油城将大放异彩,黑色的金子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流进国库,未来十数年间,中国必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第一强国。

    当晚八时许,蒋浩然高标准宴请苏联朋友,席间只谈友谊、战争形势,并没有提及五百万吨石油的话题,显然他们还无法给出答案,毕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而且数量还如此庞大,需要时间做各方面的评估,这个可以理解。

    蒋浩然就更不着急了,谈笑生风各种战争局势天下大势信口捏来,将气氛保持得和谐而融洽。

    席间,苏方一个随行人员急匆匆地进来,在莫洛托夫身边俯身耳语一番,莫洛托夫听完后突然脸色大变,低头喝了一口闷酒,盯着蒋浩然足足看了几秒钟后才幽幽道:“蒋将军,听说希特勒向您发来了秘密约见的请求,有这回事吗?”

    蒋浩然故作一愣,深知故意放出去的消息发挥作用了,面色如常道:“对,有这个事情,而且,希特勒还开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只要我答应与他见面,整个中东拱手相让。”

    “那你怎么决定的,见还是不见?”莫洛托夫表情十分紧张,谁都知道,希特勒此时约见蒋浩然,肯定不会是为了中东问题,而是结盟,一旦中德结盟,苏联绝无活络。

    蒋浩然笑道:“我一口回绝了,中国永远不会与法西斯结盟走野心扩张的道路,选择将来的邻居,我只看好你们苏联。”

    “对对对,蒋将军说得太对了。”莫洛托夫一把握住蒋浩然的手使劲地摇晃起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您放心,苏联人民绝对是知恩图报的,将来中国有任何需要,只要您蒋浩然开口,我们绝对全力以赴帮助你们,这一点请您务必相信。”

    蒋浩然正色道:“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有自己的原则,不惹事、不怕事,也绝无害人之心,而且,也永远站在正义一方。感恩图报,我们从来没有奢望过,但在未来的战争中,我希望你们能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要拘泥于一些小节,要相信,中国强大,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苏联最好的盟友,最好的保护神。”

    “对对对。”莫洛托夫点头如捣蒜,这也就是现在,还保护神?要是几年前蒋浩然说这番话,他莫洛托夫还不啐他一脸浓痰?

    今时不同往日,今日之苏联的确已经沦落到需要中国保护了,而且,中国稍加为难,对苏联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莫洛托夫再也没有吃饭的兴致,带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回饭店。

    半个小时后,莫洛托夫和朱可夫再度折回来,带来了斯大林最高指示,苏联当局同意蒋浩然的要求,每年无偿给中国提供五百万吨石油。

    这场面当然是皆大欢喜,只是幸福来得太快,让除蒋浩然在外的中国人都仿佛在梦中,眼见一个不可能达成的无耻要求,这才不到几个小时就变成了事实。

    不过,在签订协议之前,莫洛托夫还提出了一个规避风险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在苏联三大油田至少要在两座油田无恙的前提下才能保证。

    毕竟石油是最大的战争资源,也必然会成为敌人的重点打击对象,加上德军现在连V3导•弹都有了,谁都不能预料将来会出什么状况。

    对此,蒋浩然能理解,欣然应允,并大方地提出,可以以十分优惠的价格卖给苏联一批最新研制的防空导•弹,以协助苏军抵御德军远程轰炸。

    眼前德军的V3虽然厉害,但只要多部署雷达基站,提前发现他们的踪迹,中国造的防空导•弹就能将它们击落在菲军事区。

    自蒋浩然横空出世,中国的科技出现大幅腾飞,速度之快连英米都为之咂舌,就别说苏联了。

    而且苏联也不止一次尝到蒋浩然给的甜头,喷气式战斗机、毒刺、坦克复合装甲等,都给苏联的卫国战争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此刻,莫洛托夫虽然还没有见到实物,但已经是喜出望外,蒋浩然出品必属精品,而且,这可是关系到中国切身利益的事情,他蒋浩然也绝不会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

    这对莫洛托夫来说,算是意外的收获,原本还有点小小的郁闷,此刻也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的时间,朱可夫与蒋浩然对苏联战争的局势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当提到未来战争该怎么打的时候,在蒋浩然的建议下,两人拿起了纸笔,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

    答案揭晓,两人面前的纸上写得都是一行相同的俄文,翻译成中文就是两个字——进攻。

    英雄所见略同,两人相视大笑。

    眼前德军虽然有可能与英米协议停战,但常年征战,蓄备物资消耗一空,加上最近的中东、北非、诺曼底历次恶战,战争疲惫不可避免,不管是综合国力还是部队,都需要时间休整。

    而苏联经过去年一个冬天再加上今年春天大半年的休整,已经恢复了元气,连续几场胜仗也让军队士气大幅提升。

    武器、兵力、物资也都得到了全面补充,有一定的蓄备,趁着德军还没有恢复元气,主动进攻才是上上策。

    同时,蒋浩然也提出,正面进攻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加强敌后破袭战,中国战场之所以能快速打垮敌人,延安部队的敌后战争功不可没。

    所以,苏联战场后方近百万游击队要充分地利用起来,他们才是插入敌人身后的尖刀,杀敌致胜的关键。
………………………………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烈火

    因为高兴,座谈会也无限延长,一直到十二点之后,苏方人员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尤其是朱可夫,在蒋浩然面前,总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般的意犹未尽,如果不是考虑到明天还要飞吉大港,恐怕还有得叨叨。

    他们前脚刚出门,黄杰就迫不及待地疾呼道:“总座,你怎么主动提出将烈火卖给他们?”

    “烈火”是三三一基地最新研制出来的地空导•弹,虽说是自主研制,但主要还是蒋浩然的拿来主义作怪,它其实就是苏联五十年代的S…75,也被称之为萨姆…2。

    烈火主要用于拦截敌人轰炸机执行要地防空,性能可靠,可以完全取代地面防空机炮。

    烈火导•弹为两级发动机,第一级固体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弹径0。645米;第二级发烟硝酸…煤油液体发动机工作22秒,弹径0。5米,推力2650千克。一个发射营的火控系统站能跟踪一个目标,利用三个信道同时制导三枚*拦截目标。

    战斗部重195千克,内装135千克炸•药,低空杀伤半径65米,高空杀伤半径250米,平均精度75米,单发杀伤概率70%,三发杀伤概率95%,这在当时绝对是防空的利器。

    苏制防空导•弹在世界上一直以廉价且性能优越著称,这些*长期占据一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国土防空力量与战区防空力量的主力地位,直到苏、俄制武器在世界市场上被贬低至极的今天,苏系防空*的销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销量高的原因除了廉价,还因为这些导•弹在国土防空战与战区防空的时候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战绩。而这些*系统中,参与的战争最多,战绩最好就是S…75,它参加过越兰战争、多次中东战争,甚至在五十年代苏联国土上空还击落了六架当时米国最先进的U…2侦察机。

    由此可见,烈火的性能是完全可靠的,用来对付德军的V3再好不过。

    面对黄杰的疑问,蒋浩然笑道:“十万美元一枚,价格不错,为什么不卖?”

    “可是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将来即便米国、德国想用核武对付我们,我们也能让他们无法进入咱们的领空,神不知鬼不觉地击落它们,可你这……”

    蒋浩然道:“达云兄,你想错了,一旦烈火在苏联战场上大放异彩,世人都知道中国的科技已经强大如斯,他们还敢冒这个险吗?好吧,即便他们敢,老子也不怕,事实上,我们的重要城市、军事要地已经开始装备导•弹部队,吉大港式的防御系统不是独此一家。再有,德国的V3只有三百多公里的射程,无论从哪里发射都到不了中国境内。至于米国的远程轰炸机,它们根本逃不过咱们密织如网的雷达系统耳目,所以,不管从何种方面考虑,你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黄杰如获重负,冷如霜笑道:“黄参谋长,总座从来不会无偿地帮助他人,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借着苏联人发财是小事,关键是让他们帮我们彰显国威,告诉世人,不要轻易来惹中国,否则烈火能打得他们满地找牙。”

    冷如霜话音一落,屋里顿时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和笑声。

    ……

    第二天,蒋浩然原本还以为能睡个懒觉,因为四国首脑会晤的时间是定在下午三点,他们吃完午饭走都来得及,时间富余,谁知天才刚刚蒙蒙亮,警卫就来敲门,说是莫洛托夫紧急求见。

    蒋浩然只当苏德战场出现了最新情况,不敢怠慢,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啪啪”在冷如霜雪白的翘臀上拍了两巴掌,“赶紧起来,跟我见客去。”

    “干嘛……你?”冷如霜慵懒娇呼,翻了个边继续睡,丝绸吊带睡裙春光无限。

    “莫洛托夫来了,可能苏联出了什么大事情,要不然他不会这么着急,赶紧起来。”

    “什么……哦”冷如霜猛然翻身坐起,麻利地下床,赤着脚“咚咚咚”快速敲响三张房门,然后直奔洗漱间。

    不多时,庄莹莹、梅香、梅馨前后走了出来,各色的吊带小短裙,白花花的手臂、大腿暴露在空气中,一个个娇面如花引入遐想连篇。

    听说蒋浩然急着出门会见贵客,三个女人赶忙七手八脚地帮着穿衣、戴帽、梳洗,连漱口水都有专人用面盆接着,倒是十足的享受。

    三分钟后,蒋浩然将军服笔挺、皮鞋铮亮,与冷如霜一前一后出门,屋内却传出一片哈欠声。

    会客厅里,莫洛托夫靠着沙发坐着,满脸疲惫,看蒋浩然、冷如霜从门口走进来,赶忙起身。

    “怎么了莫洛托夫同志,看你这气色,昨晚没睡好吗?”一进门,蒋浩然就笑道。

    “不是没睡好,而是根本没睡?”莫洛托夫答道。

    “噢……什么事让你如此忧心,难道德国人有什么新动作?”

    “无关于德国,而是你们,是对你们极为不利的消息。”

    “我们?”蒋浩然皱起了眉头,他实在想不出现在能有什么不利的消息值得莫洛托夫如此郑重其事。

    “坐下说,这事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莫洛托夫说着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蒋浩然和冷如霜也在他面前坐下,莫洛托夫这会好像不着急了,打开烟盒伸向蒋浩然,道:“先抽根烟吧。”

    蒋浩然从里拿起一根香烟,笑道:“真有这么严重吗,需要先抽根烟安神?”

    莫洛托夫讳莫如深道:“希望你不用。”

    蒋浩然笑笑,并不以为意,但还是点燃了香烟,顺便也帮莫洛托夫点燃了香烟。

    吐出一口浓烟,莫洛托夫道:“中国对我们的帮助我们看到眼里,也记在心里,一直希望能为你们做点什么,所以,也一直十分关注中岛战场,对中国境内的岛军实施严密监控。有一条重要情报,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我们就察觉有些不对劲,但一直没有办法证实,直到昨晚,我们以牺牲一位最高级别特工、十余名高级特工为代价,总算是不辱使命,拿到了切实的证据。”
………………………………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大庆油田

    虽然明知道莫洛托夫用了太多的外交辞令做铺垫,但蒋浩然还是被这些铺垫渲染得有些莫名紧张,急道:“别绕弯子,说重点。”

    莫洛托夫瞟了蒋浩然一眼,似乎有些享受蒋浩然的急切表情,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烟,道:“秋明知道吗?”

    “知道,在乌拉尔以东、西西伯利亚的中部和北部,名称来源于蒙古语,意为‘万人之城’,因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驻军万人而得名,按照我们前年的协议,秋明现在已经是我国的领土。”蒋浩然如数家珍,顺便还恶心了莫洛托夫一把。

    莫洛托夫毫不在意,继续故弄玄虚道:“你一定不知道秋明有石油?”

    蒋浩然一愣,心里顿时如飓风扫过,秋明石油城他太知道了,不然他也不会费尽心机要将秋明收入囊中。

    秋明油田是苏联第三大油区,是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超级含油气区。因其开发晚于前苏联的巴库油田和伏尔加…乌拉尔油田(第二巴库),故而又称“第三巴库”。 整个油田的石油远景储量达400亿吨。

    不过,秋明油田是在六十年代才被发现的,而此时从莫洛托夫嘴里听到这个消息,蒋浩然不五内俱焚就怪了。

    因为此时的秋明实际上是掌控在德日手里,从莫洛托夫嘴里不难听出,是德日发现了秋明油田,以秋明油田的储量,一旦被他们开采,其后果不堪设想。

    蒋浩然没有心情理会莫洛托夫的反问句,直接问道:“什么时候的事情,他们挖出油来了吗?”

    莫洛托夫依然慢条斯理,道:“我要告诉你的事情其实与秋明油田并无多大的关系,德日虽然在秋明发现了油田,但并没有开采。”

    “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没有时间给你绕弯子,我一直以为你是个直爽的汉子,却不曾想这么婆婆妈妈。”

    “哈哈哈。”莫洛托夫大笑起来,道:“你不是骂我是性急的棕熊吗,这回我也要让你尝尝火烧眉毛的滋味,看你急不急。”

    蒋浩然彻底无语,合着这家伙是在存心“报复”,回了莫洛托夫一记白眼,佯怒道:“小心眼,仇报了,说重点吧?”

    莫洛托夫也知道适可而止,略微停顿调整了一下思路,道:“德国人的确在秋明发现了油田,也许这也是岛军急切与德军远东会师的原动力,远东会师之后,他们调集了大量的专家、学者、技术工人甚至是大型的开采设备运到秋明,应该是准备开采的,但这期间,西伯利亚铁路虽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我苏联红军在敌后的战争依然激烈,整条铁路线从来都是今天修明天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畅通无阻,同时,要在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的恶劣气候下实施开采作业,不但工人受不了,就连他们的机器、设备都无法适应,所以,开采一直是停留在准备阶段。而在这个时候,你们大规模地发起了华中战役、华北战役、平津都受到了威胁,岛国关东军面临回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