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系列丛书-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月,希特勒发动西线战事,在对荷兰的战役中,空降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德国仅动用了4000名伞兵部队,仅用了5天,荷兰就投降了。5月12日,古德里安指挥的第十九装甲师开始进攻色当,5月14日,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渡过了马斯河,并击退了一个迟到的法国反击。这时,向西的道路,已经完全向他打开。接下去古德里安不顾上司的命令,又狂奔50英里,如入无人之境,彻底使得法军的防备全面崩溃。法军的指挥官是根据1918年的慢动作方法训练出来的,在精神上就无法适应德国坦克的行进速度,可以说,在战略和战术上,根本就是不是一个层面的战争。战争才开始3天,雷诺就对丘吉尔说,我们已经输了这场会战。甚至连德国人也被自己取得的胜利吓坏了。希特勒感到非常的紧张,一切都太顺利了,甚至都不像是真的。最后一刻,古德里安受到制止,不让他继续在海岸直冲。希特勒的这个极其错误的决定限制了神将古德里安的发挥,让英国人得以从容的撤回33万人。而英国人原来最好的希望也就是能够撤回4。5万人。这个“敦刻尔克的奇迹”使得英国得以保存实力,并在5年后卷土重来,改变了战局。
。。。
1953年丘吉尔也因《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回忆录是文学题材中最难写的,以历史为背、景来写回忆录是一件很不讨巧的事情,而把回忆录写成系列丛书,难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1881年,7岁的丘吉尔被送入一个贵族子弟学校读书,丘吉尔是学校中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因此经常遭到老师的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到另一所学校。1888年丘吉尔进入仅次于伊顿公学的哈罗公学就读,但是成绩依然不佳,虽然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好,可是他后来之所以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他的父亲决定在儿子毕业后将他送到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893年8月,丘吉尔进入该校的骑兵专业学习。两年后,政坛上不得志的父亲早逝,同年2月,丘吉尔从军校毕业,被分配到第四骠骑兵团任中尉。
1895年10月,刚刚当上中尉的丘吉尔利用假期和朋友一起到古巴亲身体验一下西班牙和古巴当地人民起义的战争。由于其父亲的关系丘吉尔还被英国情报部门看中,要他负责收集西班牙军队所使用的枪弹的情报,此外,《每日纪事报》也聘请他为随军记者,为该报发稿。一个月后,历经了战火、身怀一枚西班牙红十字勋章的丘吉尔回到英国。古巴之旅使丘吉尔爱上写作和记者的生活。
1896年,丘吉尔随部队调往印度,在那里他有时间阅读大量的历史、哲学作品。一年后印度北部部落爆发了反抗英军的武装起义,得知消息后丘吉尔立即请了假,以《加尔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英国的军事行动,他在向两张报纸所发出的稿件的基础上再加入自己收集到的其他资料,写出了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1898年该书在英国出版。之后他又相继出版了自己的小说《萨伏罗拉》和有关英国和苏丹战争的《河上的战争》。
1899年9月,已经辞去军职的丘吉尔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英布战争。在随英军士兵行进途中被后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所俘虏。丘吉尔虽然是随军记者,但是因其携带武器并参加战斗,布尔人拒绝释放他。1899年12月,丘吉尔极为大胆地独自一人越狱成功,在当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洛伦索…马贵斯(今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英国领事馆。这一事件使得他在英国的名声大噪;1900年3月,又经历了几次战斗的丘吉尔终于回到英国,通过越狱事件而闻名全国的丘吉尔决定抓住机会,踏入政坛,由此开始了自己辉煌的政坛生涯。
1963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丘吉尔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士。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巧合的是,丘吉尔的父亲也是在70年前的1月24日去世的。丘吉尔活了91岁。
丘吉尔一生历经磨难,长期肩负重担,但仍活了91岁,这样的年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极其少见的。丘吉尔高寿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1。意志坚强,宽宏大度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像“一头雄狮”那样去战斗,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强烈反对过他的人,自己也在著作中时常反思三十年战斗中的过错。虚怀若谷,使他摆脱许多烦恼。
2。开朗乐观,诙谐幽默
丘吉尔被英国人称为“快乐的首相”,是英国精神的代表。不论在公开场合,还是与家人在一起,他的谈话总是充满幽默感。甚至在生命垂危之时,他也没有忘记幽默。
3。善于休息,兴趣广泛
丘吉尔的兴趣相当广泛,音乐、美术、文学、军事、政治等,无所不通。在绘画上他也有很深的造诣,在文学上曾获诺贝尔奖金。如此广泛的爱好,陶冶了他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
言羽从小学时就酷爱阅读《舰船知识》、《兵器知识》、《航空知识》等军事杂志,如今看了更多一战二战历史故事,更是十分痴迷。
言羽的爸爸以前当过民兵和侦察兵,给他留下了很多子弹壳,大大小小都有。还有很多枚完整的未开过火的子弹,有的撞针位置上还有一个金属的保护环。除了爸爸送给他的空子弹壳,言羽还偷偷地把没开过火的真子弹偷了出来,玩这些子弹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它们突然走火。
但是玩惯了以后,慢慢地胆子就大了,心想它们怎么样才能引爆呢,于是想着法子用安全的办法去引爆它们。从高楼上往地下摔过,放在铁锅里盖上厚铁盖煮过,也扔过烽窝煤炉子里烧过,结果发现从楼上往下扔的,只有极少数的会炸其它大部分都不炸,在炉火里烧的会炸,在开水里煮的却不炸,只要炸了,就觉得很过瘾,比放鞭炮响多了。
………………………………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二章 少年 第十二节 直面对强敌
言羽读过很多有关战争的故事,但是小时候读过一篇写越战的小说,却印象最深刻。
故事很短,讲的是美国打越南的时候,在两边营房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有一次半夜,两个敌对国家的士兵偷偷下河游泳,却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对方,于是都拼命抢先游回岸拿枪。谁料先拿到枪的美国人端起枪来却发现对岸光着身子的敌人竟是一个女兵,而月光下的女兵背影看上去竟然那么美,于是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没有扣动扳机,决定放她一条生路。
结果他准备放下枪转身离开时,砰地一声枪响,他竟然被已经拿到枪的越南女兵开枪击倒了。
美国士兵就这样躺倒在河岸边静静地死去,死前他只觉得月光下的敌人竟是那样的美丽。长长的秀发披在双肩和胸前,光滑如水的肌肤就像传说中的女神一样闪闪发光。
他觉得能够死在她的枪下是神的旨意,是一种完美的解脱,因为他早已对这场战争感到深深的厌倦,对过去自己曾在战场上打死了那么多的越南士兵感到愧疚,他甚至希望她就是其中某个越南士兵的妻子,他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赎罪,他的眼皮越来越重,自开战他终于能够安安稳稳地睡上了一觉了,在睡梦中他就这样安详平和地死去。。。
读完了整个故事,虽然极短,但言羽却感觉到了一种触动心灵深处的最美的东西,心里长久不能平静。过了很多年,仍然有一种希望能再读到类似好的作品的饥渴感。
后来也读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年近卫军》等很多书,大都是大部头,里面也有很多细微之处很能打动人心。但总体而言,言羽觉得俄罗斯的书太冗长了太沉静了,就像厚厚四册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真要想把它读完,很需要有一点儿耐心,言羽好不容易东一段西一段有时候跳着跳着就把它读完了,一问其它人,果然都没有一个人能有耐心读完《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一册的。
言羽在读书的时候耐心很好,能静下心来。但是只要没书看了,就磨皮擦痒,到处惹事。
年少时言羽很不懂事,干了不少坏事,比如乱扔石头砸烂了很多路灯。
还跟着一个绰号叫“芋儿”的同学,自制弹弓打鸽子,爬大树,上瓦房,站得高射得远,厉害极了。用小方树杈加牛筋管,中间绑上牛皮套,可以发射几两重的鹅卵石,普通的小石子儿,可以打好几十米远。芋儿有一手好准头,五十米之内,指哪打哪儿,误差不过几厘米,基本上是说打脑袋就打脑袋,说打左眼就不会打右眼。
见言羽喜欢跟着自己打鸟,芋儿就给言羽也做了一把极好的弹弓,还教言羽夹弹发弹的技巧。
有一阵子言羽没事就拿着弹弓,经常去小河边转转,但见有人钓鱼正在关键时刻,就在对岸以弹弓射之,垂钓者怒极大骂,言羽连忙一路狂奔逃窜。。。
一日在校园里打鸟,被校长捉住,带回校长办公室批评了半个多小时。后来校长打电话问了班主任老师,知道言羽成绩还好,就让他先走了,留下芋儿继续批评教育。
虽然先放出来了,可是言羽和黄芋一样不开心。因为两人的弹弓都被没收了,后来再做的很多把,竟然都没有原来的那把称心如意。
不过言羽心想,看来自己和校长还真是有缘,不管小学中学,经常干坏事都要被校长逮着。
还经常和李老酸一起出去打游戏,做各种各样的坏事。李老酸胆子很大,骑车从行人身边经过时,经常趁行人站在人行道边上等车开过时目光只注意到车辆却离自行车很近,就猛的打别人一耳光,有时候看到是漂亮姑娘,就改作摸姑娘的脸。言羽经常看得目瞪口呆有时简直要疯掉!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言羽简直不知道李老酸怎么会有这么坏,每次跟着跑的时候,都很害怕会有人追上来把自己当作同党一起暴打,不过运气还好,从来都没被人追上过,只是经常听见后面骂声一片,感觉很像过街老鼠,每当这种时候,言羽就想,以后再也不要再和李老酸一起玩了。
电视里放《霍元甲》,再后来是《陈真》;万人空巷,歌词:
〃风碎八连,过淫渐移性……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增块盐巴;飞手上吧,要把那过嘎该宾……!〃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挥手上吧,要把那国家改变……〃刚开始瞧不起粤语,但是因为听歌的原因,后来也渐渐接受甚至喜欢它。
爱屋及乌,如果一个地方总是出好歌好曲好作品,你就很容易被它感染和同化。太多的粤语好歌,如果不能欣赏,就太可惜了。毕竟也是中国的一种方言,不应该歧视它。
看《说岳》、《岳飞传》,气得不行,觉得岳飞最主要还不是被坏人害死的,而分明是自己把自己迂死的。自己过于迂腐顽冥不化明知有难仍要进京回朝自寻死路自己该死不说,还把儿子也一起叫上,结果害得岳云白白惨死,真是笨得让人难以置信。再看看他的《满江红》,真的不敢相信这种蠢人也能写出这样好的作品。
想长大了当天文馆馆长,是言羽儿时的梦想之一。经常做梦都梦见自己会飞,甚至在星空中飞行。
不过言羽一直有一件事很迷惑,就是为什么自己闭上眼睛总浮现出一个坛子的坛口露出地面?是不是因为家里很穷所以对钱有特别的渴望?
到了初中,不仅学校功课多了,平时的事情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言羽已经开始觉得时间不够用了,而且虽然自己的记忆力很好,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特别是自己不爱收拾,临时想查找一样东西更难。
有一段时间,言羽经常丢东西,平时不需要的时候,一本书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等到真正最需要它的时候,却突然发现需要的书怎么也找不到了,把言羽急得不得了,心里那个烦躁啊,根本没心思继续坐下来安心学习。
每当这种情况下被爸爸妈妈发现了,总会一通臭骂:“连自己的书都管不住,你还学个啥?”
而妈妈看到言羽翻箱倒柜地到处折腾,急得满头是汗,就会劝言羽先别找了,先学习其它的功课,休息一会儿再找。
后来言羽发现,妈妈的办法很对,很多时候,真的是急起来怎么找也找不到,可过了几天不经意之间,它们就会赫然出现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了,甚至有时候就是言羽事前把自觉重要的东西专门收藏起来以免别人乱动,结果藏来藏去藏得连自己也忘记在哪儿了。
如此这般遇到好几回,言羽渐渐地习以为常,东西掉了虽然也很急,但是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撞瞎着急,基本上能够平心静气地认真回想,即使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也能泰然处之,安心学习,慢慢地等待某一天奇迹再次出现了。
或许因为基因的关系,男女有别,初中开始,言羽和妹妹的很多兴趣爱好已经完全不同,言羽还是很没收拾,乱扔东西,妹妹却很喜欢打扫卫生,收拾家务。
那时候刚搬了新家,从以前很小的小房子搬到了新的楼房住,也从2楼搬到了7楼。
新房很漂亮,妹妹很喜欢,于是渐渐地就很喜欢打扫卫生。
在言羽的眼中看来,妹妹一定有洁癖。不然为什么每天都要拖地,拖得光可鉴人,而且地未干的时候,还不准任何人走动。
有一次妹妹在拖地,言羽在床上看书,过了一会儿言羽想下床撒尿,看到地上刚拖过挺湿的,就小心翼翼地沿着床边走到墙边,正准备走出卧室,结果门外妹妹一声怒吼:“站住!你干什么!怎么这么不尊重别人的劳动!你看你看,我才拖过的卧室,就被你掉下来这么大一个渣。。。”说完就冲了过来,吓得言羽赶紧跳回床上去,结果妹妹一弯腰把一颗蚂蚁大小的小颗粒捡了起来,言羽哭笑不得,只好憋着尿等地快干了才下床。
言羽有时很懒,不爱收恰,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妹妹因此最爱批评他了,但是妈妈却很爱儿子,妈妈说:“家里就是让人休息让人放松的地方啊,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家里都不能想睡就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言羽觉得妈妈说得真有道理。
妹妹有一段时间还特别爱洗澡,经常在周末晚上洗澡的时候,一洗就是两个多钟头,洗前还会很诚恳地要求每个人都先去上厕所,并且强调,如果不去的话待会儿尿急了没处撒她可不管。
结果她一洗起来就没完,非洗到尽兴不可,不管外面的人怎么催,她都是一句话:快了快了,马上就洗完了。但是她这个“马上”的马,不知道是匹什么瘟马死马,怎么催也催不出来,言羽实在在外面敲得急了,她就在里面大声说:“之前我请了你们先尿的,自己不尿活该。”
弄得外面的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有一次言羽事先忘了上厕所,但是因为知道附近没有公共厕所,又不想上下七楼,因此虽然尿急仍然强忍着,每过一会儿就跑去催妹妹希望她快出来,心里对过去一出门就有的公厕的旧家深深地怀念。后来等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是憋得受不住了,心想这可真是难受啊,再不去没准儿活人真被尿憋死,估计妹妹洗得高兴自己是无望等到了,只好跑下楼去找公厕了,来回走了好远的路,又爬上七楼,回家一看,妹妹居然还在洗,心里又是生气又是庆幸,觉得妹妹真是神人。
后来言羽经常都会想,怎么妹妹洗澡能洗这么久呢,自己再怎么洗,最多也就洗半个多小时了不得了,怎么她能洗那么久呢,莫非也像扫地似的,连一个小渣也不放过么,妹妹莫不成真的有洁癖?
爸爸妈妈对妹妹这种洗法也非常反感。一天有客人来家里玩,因为喝了茶水又一直不能上厕所,爸爸催了半天她也赖着不出来,结果客人只好提早告辞了,这件事让爸爸很生气。而妈妈每次见女儿洗澡洗那么久都很担心,觉得不可思议,总是不时地去敲敲门问女儿洗得怎么样了,很怕她煤气中毒突然没了音。爸妈都怕女儿真的养成了有洁癖的恶习,后来恰逢有一次水费气费都猛涨价,爸妈就坚决要求她在一个小时内洗完,看着表,一到一个小时就关气,这样女儿的毛病才渐渐改过来。
言羽因为意识到自己并不笨,甚至还很聪明,学习又比较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考试之后一公布结果,言羽总会对一些错了的题一下子恍然大悟,然而为时已晚!每当这时言羽就会想,早知道我考试时再细心一点就好了,考前再少玩一会儿多背会书就对了。
那时家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电视机,爸爸妈妈看电视的时候,小朋友总爱以喝水吃东西撒尿为借口,频繁跑出房间进客厅,顺便就看一会电视节目。
为了给兄妹俩树立学习的好榜样,平时晚上爸爸妈妈都不看,只有周末才看电视。
而随着中央电视台首先开始周末转播足球意大利甲级联赛,言羽慢慢迷上了足球,看得非常开心,好不过瘾。
言羽觉得,球队的风格也像人一样,有些队性情古怪,遇弱不强,遇强又不弱;有些队就比较稳重,遇弱不弱,遇强更强,很有王者之风。还有些球队虽然成绩不怎么样,可是风格很好,爱打攻势足球,重攻轻守,自己能射进很多球,也常常被别人数次破门,一场球下来双方能进七、八个球,那种比赛真的是看起来赏心悦目,比传统意大利的防守足球有趣多少。
比如都灵队,就是言羽很喜欢的一只球队。
有一次周末看足球赛,双方踢了个4:4的高比分,真的好精彩。于是言羽就在周记里写了一篇文章将这场球赛很详尽地描述了一番,结果却被语文老师严厉批评,写的评语竟然是要言羽周末少看球赛,多读好书。让言羽感到很无语,觉得女人真是不可理喻。
言羽很喜欢踢足球,有一次很多人在操场踢足球,一片混乱。言羽不小心一脚将球踢飞,正好打中一个同学的后脑,连忙跑过去想说对不起。
跑近前一看,赫然是学校里赫赫有名的坏学生冯兵。虽然言羽连声道歉,冯兵却铁青着脸,什么话也不说。言羽拿了球赶紧走。
走着走着,言羽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猛然回身,一球已扑面而来。来不及多想,言羽伸手一挡,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言羽用双臂堪堪挡住了皮球,身子顺势向后一仰,人已侧身半蹲着被震翻在地。
后来听朋友说起,原来冯兵趁言羽背身行走时突然起脚,皮球又狠又准直奔言羽后脑呼啸而去,幸好言羽及时发现回身挡住了,不然后果堪虞。
朋友告诉言羽,冯兵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要言羽小心些,担心冯兵会纠集一帮小混混来找言羽麻烦。
言羽听了,紧张不已,一下午都觉得心惊肉跳,心神不宁。一看到学校里有陌生面孔出现,就怀疑是冯兵找来的打手,心里非常害怕,真的明白了什么叫风声鹤戾,草木皆兵。
一连两天都相安无事,言羽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有一天下午放学,正准备回家,突然朋友回来说,刚才出去看见有很多人在外面集结,冯兵也和他们在一起,因此担心言羽一个人出去有危险,就跑回来通知他。
朋友说,他们人挺多的,可能有六七个吧,个个人高马大,你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是告诉老师吧,或者悄悄地跟着老师一起出校门,这样他们肯定不敢动手。
言羽一听很害怕,虽然自己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但是双拳难适四手,一想到一群小混混的疯狂群殴,甚至还会有匕首和刀,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他很认直地想了想,却说:“不行,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如果不把问题解决,就算今天能逃过一劫,明天或者说不定哪天也照样会挨打。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应战!”
于是言羽邀请朋友们帮忙;一起出去和冯兵面对面。
………………………………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二章 少年 第十三节 实践出真知
因为冯兵在学校里穷凶极恶,臭名昭著,同学们刚开始还不敢答应。
言羽就鼓励同学们说,他们不就是六七个么,我一个人就能打两三个,平时大家一起踢球的不都有十几、二十个人吗,我们都去叫些人来,到时你们帮我在后面站着就行,相信他们也不敢动手。即便真的打起来,咱们人多,还不一定是谁打谁呢。
几个好朋友听了,觉得有道理,都义气勃发,连声说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