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系列丛书-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陈庆之距洛阳仅一步之遥,但他没机会打洛阳了,因为洛阳不给他机会,守将元延明直接投降了。

    元颢知恩图报,弄了一打高官爵位授予陈庆之,其中包括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居然文武两道都有了,并且还增邑万户,可惜也不知这个邑是在哪里。

    那个被陈庆之打得一败涂地的元天穆倒是屡败屡战,又纠集起一支四万人的骑兵部队在洛阳附近骚扰,陈庆之出兵袭击,还没怎么打敌人就大部投降,元天穆只跑了十几人北上渡过黄河。这样,陈庆之部队打到洛阳前后用了四个半月,攻下三十二城,野战四十七次,全胜。他的七千人几乎没有伤亡。由于陈庆之的部队身披白袍,当时的洛阳附近传出一句童谣:“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也就是说,别管你多牛,有多少人,碰上这支部队最好绕开走!

    陈庆之的部队都穿白衣,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形象暗示〃,这样子通过战斗,能够使北魏的军队对于〃白袍队〃产生强烈的印象。这样一来,每逢交战,一传十十传百,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得敌军的士气迅速削减。而更为有利的是,即便部队受到损失,补充进来的兵员虽然一时间不可能像老兵那样有着较高的战斗能力,但是只要穿上白衣,就会实现对敌方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对方始终认为只要是白袍队,就一定是强大的。

    在接到手下一连串的败阵报告之后,尔朱荣实在坐不住了,终于亲自出手。他倾北魏自己控制之下的几乎全国之兵,号称百万,从北边南下攻打洛阳。洛阳附近的小城在尔朱荣重压之下,又纷纷反叛。陈庆之在元颢看来虽然功劳盖世,但一开始就没想把答应南梁的条件当回事情的元颢是不可能重用他的。陈庆之自己也清楚得很,主动要求到黄河以北去防守洛阳的门户北中郎城。尔朱荣也是意气用事,执意要和陈庆之分个高下,于是一股劲地攻打陈庆之,三天打了十一仗,七千人的陈庆之部队把上百万的尔朱荣部队打得死伤惨重,尔朱荣简直都绝望了,下令退兵。七千对三十万,居然还是三十万的一方死伤惨重,并且要主动退军,真不知这仗是怎么打的!

    这时有个随军的星相学家刘助;善观天文,劝尔朱荣不要退兵。尔朱荣也想通了,他拿陈庆之没办法,就去抄元颢的老窝。尔朱荣虽然打不过陈庆之,但打十个元颢也是绰绰有余——很快洛阳被攻陷,元颢也被杀。陈庆之在北方完全失去了根据地,只得东撤准备回建康。尔朱荣一听有现成便宜可捡,亲自率领大军随后追赶,但这追也追得过于搞笑:追远了等于没追,追近了他又不敢,两支军队就这么拖着一直走到大概是河南边界一带,陈庆之准备指挥军队过河,但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冲走了他百战百胜的部队。

    这是陈庆之一辈子唯一一次有可能死在战场上的机会,但很可惜,当时没有任何将领配得上得到这个荣誉,因此老天爷又让他逃掉了。陈庆之装成和尚秘密潜回建康,不知道追到河边的尔朱荣看着滔滔山洪,在自己的这种“胜利”之前有什么心情,总之不爽是铁定的了。

    公元536年,陈庆之迎来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战,东魏派侯景(这个人在史书上恶名昭彰)领军七万进攻楚州,侯景大获全胜,骄傲之下写信给陈庆之劝降。陈庆之手下当时不到万人,梁帝紧张之至,急调侯退、夏侯夔率所部驰援。两军刚刚出发不久,前线传来消息:侯景队已经被歼灭,侯景抛下辎重,只身逃跑。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任何部队敢去和陈庆之搞事了。

    陈庆之在担任予州刺史的时候,由于农作歉收。有许多人饿死,他打开官仓,将储存的米麦分配给民众。予州的人民为这位将他们从饥饿之中拯救出来的刺史建立了祠堂,还称呼他为“仁威将军”。

    陈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自己不善骑马,射不穿札,却率众打野战,骑兵战,攻城战和守城战,屡战屡胜。

    过了三年,一代名将陈庆之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六岁。而他身穿白袍的文弱身影就像洛阳传说一样,牢牢铭刻在历史之中。

    《孙子兵法》说,入敌国做战,三不存一,奔千里争利,十不存一,且主将有危险。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厉害之处了。孙武的战绩仅仅平生七十余战,不曾战败,但有十余场不胜不败,而陈庆之却没有不胜之战,还有一百四十天内,四十七战全胜的记录。

    以少胜多,对陈来说如吃饭睡觉一样习以正常,尔朱荣、侯景这样的军事大家都被他羞辱,战场上败北的可能性在他身上完全没有。

    一些史学家研究认为,陈诸战数字有失实。在陈庆之之前,北魏头号权臣尔朱荣也上演了一次以少击多的传奇战绩。按《资治通鉴》的记载,是以七千人,击败流民葛荣的百万大军。而《魏书》孝庄帝纪里对这件事的记载却是七万,先灵派多方考证认为七万才是真实的数字。

    而涉及南朝宋、齐、梁、陈四个小朝代的,共有四部正史,分别为《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涉及北朝历史的史书有《魏书》、《周书》、《北齐书》、《隋书》等,此外还有唐代李延寿所撰写的《南史》和《北史》。上述诸史书大同小异,相互佐证补充。

    《魏书。元天穆传》里面也记载,元颢(陈庆之)其实是“乘虚陷荥阳”。当时魏军主力倾巢而出,朝廷一号人物尔朱荣征讨流民未归,二号人物元天穆又出征东边的邢杲,于是精兵猛将调出,一路空虚,才给了南边的陈庆之机会。

    不过言羽却认为,其实陈庆之和其他人有特殊的层次上的差距,他不管打多少仗,兵量永远不减,或许其白袍之中,隐藏有什么不死之秘术,但是该秘术却怕水。
………………………………

《平凡的世界》第一篇 《浪漫生活一百年》 第三章 少年2 第二十五节 再作状元郎

初中时,言羽偶然读到梁实秋引了朱熹的“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感觉说得太好了,因野外春光无限,实在好玩。

    有一回,柯地裂逮着了一只蜜蜂。他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怕蜇,就直接挤蜂蜜来尝。

    言羽也尝了些,觉得有股酸酸的味道。心想,怎么这么难吃啊,该不会是挤成屎了吧。

    柯地裂看了言羽的表情,知道他心里想啥,赶紧说:“没事,就是这个味儿,这就是蜂蜜!”

    多年以后,言羽终于有机会走进蜂房,看见工人用有孔的塑料袋罩着大蜂窝不断旋转,挤出蜂蜜,如小瀑布一般连丝流淌下来,品尝着就不太酸,还有一股特殊的香味,但也不如蔗糖甜。

    初中的言羽最喜欢周末,喜欢出去玩,或在家读书。即便不出去玩也不读书,只在床上躺着,什么也不做,单看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看灰尘在阳光中跳舞,心里就觉得很幸福。

    随着慢慢长大,言羽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像蜂蜜一样,并不像自己最初想象中那么甜美,甚至也会有一些酸楚。

    比如学校有时候要交钱,每次爸妈都毫无怨言的把学费交给他,只说一句话:放好了,到学校赶紧交给老师,别弄丢了。虽然他们从来不说爸妈挣钱不容易、你要好好学习什么的,但言羽已经意识到爸妈辛苦,学习变得很认真很努力,有时效果不佳,也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有一次数学竞赛拿了二等奖,妈妈很高兴,哪怕在家帮忙做家务什么的,也从没见过妈妈这么高兴过。

    言羽顿时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再整天瞎玩,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回忆少时庭院春光,正是:

    小巷幽深,青石卧路,绿迹青苔遍布。

    古舍户户,数不尽春秋。

    梧桐深思细语,夕日里,孩童何处?

    东风袅、炊烟又现,春意润万物。

    几度、梦归处;庭前旧院,快乐无数。

    念陋室寒屋、奋笔疾书。

    感叹、殷殷情深,无以报、浩瀚亲恩。

    难言处、光阴荏苒,道亲恩莫负。

    数学竞赛奖是言羽第一次拿到可中考加分的奖,后来奖拿得多了,就觉得是一种浪费:其实自己不加分也够了,不如把加分让给别的成绩不好的同学,这样可以多一些同学留本校。正如小学时的区三好加分,如果让给别的同学,或许能多一些同学能上九中。

    老师听了言羽提出的想法,觉得很诧异。

    但是言羽真的觉得,有些同学因为成绩不好就被分流,高中就不能留本校了,实在可惜。

    比如李海,人虽然笨,又不爱发言,但言羽觉得他做事很认真,就算是打架,他也会说:

    “请等一等!让我脱了眼镜再和你打。”然后把眼镜收好再打。

    言羽小时候也一样笨,但是不同的是,有些人性格不好,不喜欢虚心求教,不爱不耻下问,有问题都闷在心里,慢慢地就落后很多了。

    一般老师常说“有同学没听明白的不要紧,先死记硬背课上记住了,下来还实在想不明白的,再找我解答”。言羽不懂就问,而李海却从来不问,总是自己继续傻着。有时候他突然说出一句话来,让言羽吃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看来老师课堂上全是白教了。

    言羽很喜欢参加各种奥校,学习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奥数老师生病了,结果请了树德九中教高中班的数学老师游家涞给初中奥校临时代讲了一堂课。

    这是言羽第一次听游老的课,也是第一次听到就在自己身边的大师级人物讲的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小时,但是感觉实在很美妙,就像参加了一场盛宴,吃了一顿大餐,尽享了数学的美味。

    而课堂上游老讲了一句话,饱含哲理,让人受益无穷。

    游老说:“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教学观,其实只有一句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好的老师讲课,并不是一定要手把手地把学生教会,而是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从而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后来言羽从这句话中悟出了自性,学会了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掌握了英语的学习方法,只凭一两本参考书,没做任何英语班的补习,就独立参加英语竞赛;还获得了四川省二等奖。

    虽然得奖了,却因为参赛,发现自己不懂的还有太多太多。

    虽然得奖了,却因为参赛,发现自己不懂的还有太多太多。

    比如阅读题里有很多文章,写得真好,虽然有些还读不太懂,但是逻辑条理和修辞韵律之美,真的让言羽感到很心动。

    当时就想,以后一定要把英语也学好,要去周游世界,而且要能像林语堂一样可以直接用英文写作就更好了。

    因为英语得了二等奖,之后又被推荐参加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很认真地准备。

    英语张老师还特意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准他在家认真复习。

    比赛当天,在言羽演讲之前,有一位女同学讲得非常好。她是七中曾选送到外国友好学校去交流过三个月的学生,讲到了自己在国外的一些经历,言语流畅,情节动人,言羽听得十分入神。其间总听到她说一个单词“爱尔”,不知其意。

    后来回去问了老师才知道是isle,岛屿之意,相比之下,言羽觉得自己知道的单词量还是太少了,在羡慕她的同时也感到很伤心,下定决心以后有机会要行万里路,多从生活中学好用好英语。

    在她之后,没过多久就轮到言羽上台演讲。由于意识到自己和她还有很大的差距,短期内根本望尘莫及,已经不可能取得比她更好的名次,言羽的心情沮丧到极点,因此发挥得不太好。

    下台以后,言羽仍然感到无比的灰心失望,只是向英语老师说了一句“肯定没戏了”,就道别离开,也没有心情继续听完其它人的演讲。

    周一到了学校,英语张老师特意把言羽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了一番话。

    她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是千变万化无比神通的孙悟空,也一样有如来佛的一只大手让它无法逾越。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即使你在某方面特别突出能轻易拿到第一,在其它很多方面也不可能都同样如此优秀。

    如果一个人能样样拿第一,那么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幸运,而是整个集体和全人类的悲哀。

    人们常说,人和人不能比,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如果想样样都比别人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关键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学习别人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弥补和改善自己的缺点。

    如果和别人比不过,那首先要和自己比,努力准备了这么久,不管别人怎么样,至少应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把实力展现出来,这就够了,值得为别人的优秀而生自己的气中途就放弃吗?

    即使这次你不能拿奖,为什么不认真听完所有选手的演讲再走呢?后面还有很多人演讲也很棒,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如果你能有和她同样的学习生活条件,我相信你也会一样的优秀。但是有些条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环境很难改变,但是自己可以调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去充实完善自己,才能慢慢改变环境,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机会(后来言羽发现,这和打桥牌很像,纵然拿到烂牌,也能打出好局,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虽然现在你的英语口语比起她来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比其它很多同龄人好了,而且你演讲的内容本身很有特色,也是她所没法相比的,所以应该也有获奖机会。

    而且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以后一定有机会超过她的。。。

    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言羽,让他顿时豁然开朗。

    后来竞赛成绩出来了,外校的她果然拿了特等奖。

    然而言羽没想到的,自己发挥那么差,居然也得了一个二等奖,这不禁让他喜出望外。

    回想起以前运动会上长跑时因为觉得无望夺魁就中途放弃的事,言羽深感惋惜,十分愧疚。

    英语获奖这件事也深深地烙在了言羽的脑海里,影响他一生为人处事的态度。

    有时候,一个好老师随随便便一番话,就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言羽的第一个英文名字peter是张老师起的,所以即使后来长大了,因为很喜欢一些有‘风’的句子,比如: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而给自己起了英文名Wind,也将它缀在peter后面,成为peterwind;一直沿用。

    因为英语也拿奖,言羽信心大增,学习更带劲儿了。

    整个初三,爸妈赦免了言羽,基本都不用干家务。

    为了儿女读书,为了子女未来的幸福,爸爸妈妈放弃了看电视,让本可以尽情享受的大好时光,就这样日复一日默默无声地黯淡消磨。

    有时爸妈晚上出去了,就留两个小朋友在家里,要他们好好学习,不许看电视。

    这时,言羽的心里就会不断地斗争,一个声音说开啊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就关掉,爸妈不会发现的;另一个声音又说,答应了爸妈认真学习不看电视的,还是认真学习吧。

    结果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爸妈还没回家,也学得累了,就更想看电视了。

    心里就更犹豫了,之前白白浪费了一个多小时都没看,如果现在开电视,看不了一会儿如果爸妈回来了,那之前的努力不是都浪费,不是白白坚持了那么久?

    言羽就想,如果爸爸妈妈身上有个生物电子脉冲器,家里有个人体预警机就好了,这样爸妈回来前就都知道了。

    言羽从小是个军事迷,对预警机很着迷。大多数预警机背上都有一个大“蘑菇”,那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雷达波是直线传播的,而地球表面却是弯曲的,这就限制了地面雷达的探测范围。要想让雷达探测得更远,就必须增高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因此,雷达常被架设在高山上,而预警机可以飞得更高,而且可安装性能更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1982年,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舰由于未装备预警机,不能及时发现低空来袭的阿根廷飞机,以致遭受重创。同年6月以叙战争中,以军使用E─2C预警机引导己方飞机空战,袭击叙军驻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阵地,结果叙方19个导、弹连被毁,约80架被击落,而以方无一损失。

    学习越多越深入,言羽越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而且发现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

    比如最不可思议的发明家………达芬奇,他的发明图纸包括了自行车、坦克、潜水服、直升机、欧洲地图、蒸汽轮船等几十种近现代机器,极大超越了人类思维极限,以至于有人认为他是一名现代人,只是不知为何被禁锢在了15世纪。

    他是一位天才,是发明家、画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为了更好地艺术创作,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也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

    其实万物相通,建筑和雕塑,既是静止的图画,也是凝固的音符,而人也是一样,可以触类旁通,这或许可以解释达芬奇的多才多艺。

    言羽极喜欢物理,觉得人和宇宙,就像《时间简史》里的蛀虫和苹果。

    假想有一个足够大的苹果,内有一个形成回路状的闭合空洞,蛀虫在苹果内面生存,只要不能突破苹果到达苹果以外的世界,那么它无论怎么行走,也只能看得到苹果内部的空洞世界,并且会将它误以为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人类或许也如虫子一般,仅仅在诸神眼中一个狭小的大苹果中畅游,却自以为看到了无限的宇宙。

    而对在苹果外面的虫子来说,在一个足够大的苹果的表面上(设想人就是虫子,苹果就是地球),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需要走一条很长弧线,但如果有一条蛀虫在这两个点之间穿越苹果本身蛀出了一个虫洞,那么通过虫洞就可以在这两个点之间走最短最捷径的直线,这显然要比原先的弧线来得更近。

    把这个类比从二维的苹果表面推广到三维的物理空间,就是物理学家们所说的虫洞。或许人类目力所见的宇宙,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苹果,而在这星系宇宙之中,只要存在合适的虫洞,无论多么遥远的地方都有可能变得近在咫尺,星际旅行家们将不再受制于空间距离的遥远。

    光速是人类公认的速度极限,每秒299792458米,能在眨眼间绕地球七圈半。以这么快的光速跑一年,即跑31536000秒,是9454254955488000米,约等于十万亿公里,但这仅仅是一光年的长度。

    而在10万光年这样的数量级下,才看得见整个的银河系。事实上,银河系的直径就是十万光年。真有跟光速一样快的飞船,从银河系的这边飞到对面,就要飞十万年的时间!和这样长的时间和距离相比,人就是小虫子,如蜉蝣一般,人生不过朝生暮死。

    或许是意识到生命可贵吧,言羽初三学习很努力。

    初二时还只是全班十几名,到初中毕业时,却考了全班第一,再作状元郎。

    尽管中考拿了全班第一,三班的数学陈又浓老师仍然说,言羽这孩子简直被X老师给毁了,要是在我的班里读三年,数学绝不会仅仅是现在这个样子。

    言羽却不这样认为。他很感激从X老师那里学会了十个希腊字母,而这是别的老师包括所有奥校老师都不曾教过的:

    Alpha

    Beta

    Gamma

    Delta

    Epsilon

    Zeta

    Eta

    Theta

    Iota

    Kappa

    后来言羽自学了所有希腊字母,一直学到最后第24个字母Omega,并且了解到16+3+5的腓力基文字演化过程。

    其实语言的出现远远早于文字,文字只是一种书写语言的工具而已。

    在《新约》里,神说:“我是Alpha、我是Omega、我是首先的、我是最后的、我是初、我是终。”

    而这句话,多年以后,言羽才明白其中真正的意义。

    虽然言羽果然像当初对田蓓所说,才不会为了她而影响学习,的确如愿考取了理想的成绩,拿到了班上第一名,但是他却辜负了一位青春美少女如水般的恩情,永失佳人芳心。

    《生活就是这样》

    卷一《平凡世界之幸福生活》

    首篇《浪漫生活一百年》

    少年2

    全文完

    2013年12月

    照见五蕴皆

    《世上没有后悔药》

    谁没有花开年少

    谁不曾热血燃烧

    青春的路上忘了奔跑

    梦想成了肥皂泡

    珍惜了才会微笑

    付出了才有回报

    错过的旅途风景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