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欢喜田园-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她有事。青苹,看在我俩认识的份上,你救救她吧。”
青苹冷哼了一声,依然对他没好脸色,“我又不是大夫,我能怎么救她?那,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这是陈年旧疾,他也说不上来到底什么病,只说必须要找到病因,才好下药,眼下也只能以普通汤药吊着,不至于有性命之忧。可是青苹,我好担心哪!”
“担心有什么用?”青苹嘀咕了一句,又重新走回到榻前,握着长公主的手好言劝慰着
仆从们这才从她的话里,听出了她的身份,免不了有些惊讶,但碍于长公主的病情,也不敢大声喧哗,只将这奇事暗暗地闷在心里。(未完待续。。)
………………………………
175 旧疾
一上响,青苹都伺候在榻前,比亲生的女儿还要尽心。
下晌的时候,华辰芸才从端王府回来,跟她一起来的还有萧翎琰。
二人见到青苹,不免有些吃惊。
华辰芸更是狠狠的剜了她一眼。
萧翎琰有些落寞黯然,没有说话,只轻轻地点了点头。
青苹也比较冷淡,从锦杌上站起,对旁边的花嬷嬷交待了两声,便走开了。
华辰芸随后坐下,跟昏睡中的长公主说了些体己话,萧翎琰也只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似乎有些心不在蔫。
青苹来到廊下,暗自呼了口气,心里没来由地有些烦燥。
华辰锦走了过来,与她并肩而站,语气不无嘲讽地道:“看起来,你们也不怎么样嘛,这才多久,就闹起了别扭。”
青苹侧头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我真是十二分的同情你,你时时看着自己的心上人与别的男子卿卿我我,难道就不会抓狂吗?”
华辰锦面色一变,恼怒不已,“叶青苹,你别太过分!”
“过分?到底是我过分还是你过分?”青苹紧盯着他,厉声质问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对我使下那样卑鄙的手段。你知不知道,今儿早上已有大臣上奏,说我长平郡主清白已毁,不配得这郡主称号,要皇上重重发落!”
华辰锦听了又是吃惊又是气愤,一掌拍在身前的栏杆上,“这是谁干的?谁?”
“哼,我已经将事实真相全都告诉陛下了。包括你使手段对付端王殿下的事儿。”
“那皇帝舅舅怎么说?”华辰锦似乎有些心虚,急忙问道。
“你觉得呢?”
“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他现在不还好好的嘛。”
青苹“哼”了一声,直接走开。她这会儿确实没心情跟他耍嘴皮子,她心里想着事儿呢。
经此一天的观察。她已经得出结论。这凤阳长公主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陈年旧疾,还在华辰锦幼小之时。以她这样的尊贵身份,平素肯定注重保养,因此不可能是普通的事故造成的,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才让她的病情到如今都不能痊愈。
回想起锦曦帝那蹊跷的病情,青苹立时有几分了然。
看起来,当年的事情,的确很不简单。如果有机会,青苹真想查一查许家旧案的史料。可是她无权无势,又怎么可能调得了那么一桩隐秘事件的卷宗。更何况,这事在表面上,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而长公主的旧疾,她不是大夫,也不是她的直系亲属,能过来探望伺候,已是情份。至于其他。又何必操心太多。
青苹暗叹了口气,便打算移步回她在长公主府的临时住处秋香院。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如果你真想了解当年许家旧案的真相,或许我可以帮你调出卷宗。”
青苹内心一震。抬起的脚步忽地收住,下意识地回转头来,看向冷若冰霜的萧翎琰。
萧翎琰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冷冽,语气也是极冷地道:“但前提是,你也得请景爷爷帮忙,治愈姑母的旧疾。”
青苹淡然点头。既是想与他一刀两断。便不想再欠他人情。如此这般,才算公平。但心里。莫名地感到失望和痛楚。
她承认,上一次的话她说得有些过分。可是他也得站在她的立场想想。荣贵妃三番四次地侮/辱与她,甚至想要杀死她。难道她就不能表现一点点对她的不满吗?这个口口声声说最爱她的男人,在他心里,其实也是将他的母亲排在她之前的。
青苹想着便又有些心灰意冷。
两人再不多话。
青苹回过头去,举步前行,身后跟着的刘嬷嬷欲言又止,频频回头看向立在原地的萧翎琰。
她仍然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这两人一向要好,怎地就闹翻了。
回到秋香院,青苹急忙写了书信,连夜差了信使送往溪水镇。
她现在已有八分把握,景苏枫接到信后,一定会有所表示。他曾经是帝师,与皇室的渊源颇深。而长公主是锦曦帝的亲妹妹,也很有可能受过他的教导。从感情上来说,帝师对于皇子,要求严苛,但对于公主,却是疼爱更多一些。
趁此间隙,青苹出府,轻车简行来到客栈。
阿枫阿瞒两个正等得心焦,突然见到她,很是心喜。
青苹便将自己住进宫里的事情说了,顺便又问起他们的医术怎样。
二人沉默了一阵,阿枫才斟酌地道:“不瞒郡主,我们虽然在名义上是师傅的弟子,但从没跟他老人家学过医术。事实上,我和阿瞒的父亲都是许家旧案的受害者。当年我们年幼,侥幸被师傅救下,才能苟活到今天。”
青苹大感惊讶。她从没有想过,阿枫阿瞒的身世竟然也与庭有旧案有关。她虽是与他俩接触不多,即便在溪水镇爷爷的医馆里,也少有看到他们的身影。以前也只以为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孤儿,被爷爷收养而已。
或许,爷爷将他俩派到她身边保护,还有另外的意思?
青苹禁不住又胡思乱想了。回想起她当初将华辰轩执意留在贤王殿下身边的事儿告诉他的时候,爷爷面上并没有吃惊的表情,反而有些欣慰。难道,在他心里,是希望由华辰轩来为许家翻案?
这个想法让她自己吓了一跳。
翻案,谈何容易?尤其还是先帝钦定的谋逆之案。即便世人都知那是一桩冤案,锦曦帝心里也都明白,但要想重审此案,为许家平反昭雪,也是有些难度的。
青苹想着便又看了他俩一眼。
两人似是早已明白个中原由,脸上的神情一直都很平静。
青苹笑着道:“看起来,咱们要在京城住上一段时间了。我在宫里,带着你俩多有不便。再说外面也有事情需要两位哥哥帮忙呢。”
“郡主说哪里话来?师傅既是让我俩跟着郡主,便是希望我们能尽一份心力。有事尽管吩咐也就是了。”
青苹也不客套,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递给阿枫道:“这里有些银票,你俩先拿着,四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院,有就买下来呗。”
阿枫犹豫着,并没有伸手去接。
青苹便又笑了道:“总得先有了栖身之地,才好做事。再说,有了住的地方,以后我出了宫,也才有去处不是?难道你们还打算在客栈里住一辈子不成?”
被她这一说,阿枫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勺。
青苹顺势将银票塞进他的手里,然后道:“你们都知道的,我在京城也有些产业,那都是陛下赏赐的,一直也没时间去打理,你俩便代我去看一看吧。”
两人自是满口答应。
青苹便又从身上掏了块牌子递过去。
阿枫伸手接了。
三人又说了会儿话,青苹便回了长公主府。
刚回府不久,连衣裳也没来得及换,刘嬷嬷便带了一个人进来,那是长公主身边的花嬷嬷。
花嬷嬷在她跟前屈膝行礼。
她虽是长公主府里最得脸的奴才,但在青苹面前也不敢托大,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待青苹叫了“起身”后,才徐徐站起,恭谨道:“长公主醒了,有请郡主前往叙话。”
青苹心里一动,便又问道:“王爷和王妃呢?”
花嬷嬷道:“刚才已经走了。”
这话让青苹略感讶异。在她想来,华辰芸算是她最疼爱的女儿,而萧翎琰也一向对她这个姑母兼丈母娘比较亲近,怎么也会多呆一会儿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当然,内心里,她是不太喜欢跟这夫妇俩打交道的,这一走正中她的下怀,便点了点头,对花嬷嬷笑道:“劳烦嬷嬷稍候,我这就去换身衣裳过去。”说着走入里间,挑了件素净的衣裳换上。
她这趟出宫,其实并没打算在长公主府久住,但因为心里有别的打算,也带了一些换洗衣裳和随身物什出宫。
从里间走出来后,青苹并不停留,便跟在花嬷嬷后面往栖凤院走去。
一路上丫鬟婆子态度恭敬,远远地见着行礼,与刚来的时候大不相同,想来长公主醒了后,对府里的下人有所交待的缘故。
长公主果然已经醒来,气色看起来很不错,此时已经坐了起身,正在跟一个婆子交待事情,见到青苹便笑着朝她招手,“来,丫头,本宫这一病,倒苦了你了。”
青苹上前几步,在榻前的锦杌上坐下。
那婆子知趣地退下。
青苹笑着道:“长公主看起来气色不错,想必已经是大好了!”
长公主叹道:“哪里是好了!说起来,本宫这病,也有些年头了,连太医也无法确诊,所以也无法去根。依我看哪,本宫迟早会死在这上头!”
一旁的花嬷嬷急忙劝道:“公主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了,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长公主闻言,只是笑笑。
青苹也道:“是啊,长公主,您这病并无大碍,我已经写了信,让爷爷来京一趟。他的医术如何,不肖我说,长公主也是知道的。”
哪知长公主听了,面色又是一变,怔怔地望着青苹,半天没有言语。(未完待续)
………………………………
176 头面
花嬷嬷不禁轻咳了一声。
长公主这才回过神来,强作笑脸道:“哦,是么?就上次救了陛下性命的那位神医么?他的医术,嗯,应该是极好的罢。”
她说话明显地有些敷衍,脸上的表情也很奇怪,甚至有些微微地紧张。
青苹之所以这样说话,本来就别有用意,试探之下果然有些异常,当下便恍然明白,只怕当年的许家旧案里,这长公主也是有份参与的。
这样害怕见到爷爷,应该也是有愧于许家的。而今,倒不是她纠着这事不放了,而这本来就是爷爷的意思。想当初,爷爷还劝着她说,如果可以,就将京城里的事情都忘了吧。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出于真心。
如果她自己真的放下了,想必爷爷也不会勉强她的。可是阴差阳错,她为了辰轩的身世,为了萧翎琰,再一次动起了来京的念头,难怪爷爷不但没有阻止她,反而派了阿枫和阿瞒两个跟她一起入京,想必那时他就已经改变了主意,是希望她能够对这件事情有所作为的。
或许,连粉桃让她转交给辰轩的那个锦囊,也是在他的授意下这样做的。
青苹想着那般慈祥和气的景爷爷,其骨子里却是这般的精于算计,心里就有些不太舒服。但是凭心而论,景苏枫对她还是不错的,帮她治好了大哥的瘸腿,救了父亲的性命,也救了她一命。这人情。即便明言让她去做他的棋子,她也是愿意的。
怔愣间,刘嬷嬷扯了扯她的衣袖。
青苹便又笑道:“嗯,长公主放心好了,爷爷接到我的信,一定会尽快赶来的。这些天,就请长公主好好养着罢,不可太过操劳,府里的事,交给大公子去做就好。”
长公主面色极不自然。但也并不反驳。只是笑道:“丫头费心了。只是――”她话锋一转,又有些忧心地道:“锦儿这孩子最近的情绪不大正常,本宫也有些担心他,要不。丫头。你要是方便。就在府里多住些日子可好?”
青苹略想了一会儿,便答应了。
长公主大喜,对旁边的花嬷嬷道:“快。去将妆台上的那个匣子搬过来!”
花嬷嬷有些犹豫,忍不住看了青苹一眼。
青苹不明所以。
长公主脸一沉,有些不高兴地道:“嬷嬷,难道你连本宫的话都不听了么?”
花嬷嬷这才不情不愿地去了,不多会儿就将匣子捧了过来。
长公主略微直起了身,将匣子打开,摊在青苹面前道:“咱们娘儿俩也算有缘,这套头面,是我当初大婚之时,母后赏给我的。而今芸儿也出嫁了,我也再没了别的用处,就送给你吧。只待你日后嫁个如意郎君,和和美美地幸福一辈子!”
她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双手不停地摩娑那套头面,声音里饱含深情。
那是一整套的黄金头面,有环有钗,有步摇有簪子,做工精致,花纹繁丽,贵重非常。也的确只有大婚或者是很隆重的场合才用得上它。
看得出来,长公主对它很珍视,不然花嬷嬷不会是那样的态度,而她自己也不会将它放在妆台上,时时地看着,那里面或许还包含了她对她母后的怀念和深情。
但是她此举,却是令青苹非常不解。既是如此珍贵的东西,为何愿意而且舍得拿来送给她?若说为了拉拢她,要送她礼物,也不一定非要送这个,她相信长公主府里的好东西多的是,应该有不少比这价值更高的东西,可为何她单单要送这个?
这样寄托了情思的礼物她哪里敢要?因此便婉转地拒道:“既是先皇后的遗物,青苹不能要,也不敢要。长公主的心意,青苹明白。但无论如何,这份礼物我不能收!”
花嬷嬷原本紧张的心情为之一松,转而对青苹投来感激的目光。
青苹与她对视地笑了笑。
这个花嬷嬷,看年纪已有五十好几了,想必曾在先皇后身边呆过的,哪舍得看着旧主的遗物随意送人。
长公主见她不肯收,有些不乐意了,脸一沉便道:“丫头,这是本宫的一片心意。你要是不收,让本宫情何以堪?本宫是当你像女儿一般看待的,做娘的送女儿一套头面,那是常情,也是为人母亲的心意。”
一向能言善辩的青苹这会儿却是词穷了。
她毕竟当着锦曦帝的面,承认了认她做母的意思,此次又亲自出宫来侍疾,也坐实了她干女儿的名义,现在若是不收下母亲的礼物,于理还真说不过去。但是别的东西她可以收,但这套头面她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收的。
不知怎么地,她总觉得,这并不件很吉祥的礼物,若是收下它,会给她带来祸事一般。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想着,青苹牙一咬,仍是固执地拒绝道:“公主,我,这礼物太贵重了,我真的不能收。公主,您要是真想送我礼物,女儿斗胆请求,您直接送我铺面嘛。公主也知道的,我在经营上还算小有成就。”
若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这样说的。因为一旦接受了长公主赐于她的铺面,她少不得要亲自出面管理。但是生意做大之后,长公主到时以各种名目找她借银错钱,她就不可能不给。这样她的铺面,名义上是自己的,其实质便成了长公主府的提款机,于她并无多少益处。
反之,生意做垮了,她自己就有危险了。她之所以现在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香饽饽,除了她背后的景苏枫的势力之外,还有就是她自己的敛财手段了。她一旦被传出并不如传言那般的厉害,那么很多人便会除她而后快。包括锦曦帝,也不一定会再看重她了。
但是眼下,也许只有这个诱/惑才能打消长公主送她黄金头面的意图。不管如何,先挡过了此事再说。
果然,长公主听了,脸色忽地一缓,眉间已是有了笑意。
青苹心里一凛,难道她的目的就是这个?
长公主合上了匣子,捧在手里略微出了会儿神,便又叹道:“丫头,你太实心眼儿啦!你要铺面,那明显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莫说眼下长公主府的铺子经营不好,日益亏损得厉害,即使是赚钱的铺子,你拿去又赚得了多少?能有这套黄金头面的赢头大吗?何况这还是先皇后赏下来的,可以说,咱大奕朝里,还找不出第二套一模一样的来!”
青苹仍是点头笑道:“正因为它贵重,所以青苹才不敢接受。青苹能得公主厚爱,已是万分感激,万不能再要公主的心爱之物。经营铺面,那是青苹立世的本钱,并不觉得有何不好?”
“你既是坚持,那本宫也只得从了。”长公主说着,转而对花嬷嬷道:“回头让罗管家来一趟,将猫儿胡同那里的十个铺子,划给青苹来经营吧。”
花嬷嬷应了声,又退到了一边。
青苹赶紧称谢。
这时有丫鬟端了汤药进来,青苹伺候长公主喝了药汁,又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长公主有些困了,便躺下歇息。青苹这才退出栖凤院。
回到秋香院,天色已暗了下来。
由于府里的女主人正在病中,大公子与她男女有别,便没有在一起晚膳。所以她的晚饭是在自个儿房里单独用的。
晚饭还算丰盛,十来个菜,荤素搭配也适当,饭后还有点心水果。
青苹吃得十分惬意。
饭后,她在院里消食赏月。
刘嬷嬷终于忍不住问道:“郡主,您跟殿下之间,到底怎么了?老奴怎么瞧着不对劲呢?”
青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转头看她,正色道:“嬷嬷,您对我好,我心里清楚,也很感激,但有些事,我不希望你过问,更不希望你掺和。你只管尽心伺候我好了,我不会亏待你的。”
刘嬷嬷的脸色立时尴尬极了。
青苹这话,并不是很重的语气,但听在刘嬷嬷耳里,却无异于一磅重弹,打在她的心坎上。她本是一番好意,想要劝和他们两个的,却没想到换来的是这样的一顿说教。她心里觉得委屈极了。
青苹看她神情,又有些不忍,便又拉了她的手道:“嬷嬷,对不起,我刚才的话说得重了点儿,你也别在意。实在是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做事都得步步小心,一个不慎,就很有可能遭致杀身之祸。至于我和端王殿下的事儿,中间的阻力实在多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实在太大了。”
刘嬷嬷听了,心里果然好受了一些,便也叹着气道:“其实这些,老奴也是晓得的。可就是不忍心看着你们受罪。唉――放心吧,老奴以后不会再过问了。郡主,您也要小心才好。”
“嗯。”青苹笑眯眯地点了头。
这时柳儿铺好了床榻,出来请她就寝。
青苹却是了无睡意,一时兴致所至,便叫人拿来一副将麻,就着昏暗的灯光,三人一块儿玩了起来。
显然,血战的玩法两人还不太会,青苹少不得当了她们的师傅,一一指点。很快,两人就玩上了手,兴趣正浓。这一玩一直玩到深夜,才终于歇了手。(未完待续。。)
………………………………
177 怀疑
阿枫的办事效率很快,才不过三天的工夫,就买了一座三进的宅院,就在猫儿胡同附近。宅子很大,九成新,有前院后院,还有个小花园,花园里遍植百花,此时杜鹃和月季次第开放,香气满园。
青苹亲自过去看了,很是满意,便叫阿枫他们先搬进去住了,随后又吩咐他俩买些丫鬟婆子回来。如今她的身份不比寻常,此地又是京城,自然不比在溪水镇时自在。以后少不得要开门见客,需要人伺候。
因为按时吃药的缘故,这几天长公主的病情也比较稳定,脸色也日渐丰盈,便迫不及待地令人张罗酒宴,她要宴请全京城的名门贵妇,举行认女仪式。
如此高调的作派,倒也像是她的性情。
青苹试着阻止,但长公主坚持己见,最后只得放弃。
酒宴订在三月初八,离现在不过五天光景。
为了不致在酒宴上出丑,长公主特意安排了宫里的嬷嬷出宫来教她规矩。由于之前跟着荣贵妃身边的武嬷嬷学过,所以这一回也并不太难,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练习即可。虽然学得并不精准,但应府酒宴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看得出,长公主对此事很是重视,她不但亲自书写请贴,还详细斟酌了宴席菜品,连一些琐碎杂事也都一一过问。
青苹一时也搞不懂,她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景大夫比她预料的提前了两天到京,到的时候谁也没有通知,直接上的长公主府。
彼此长公主和青苹正在下棋。
青苹对棋艺并不精通,三两下就被长公主逼得一败涂地。
青苹很是苦恼。
长公主笑得没心没肺。听闻管家禀报一位姓姓景的老者上门,脸上神情微变,末了携了青苹亲自出迎到门口。
景苏枫一袭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嘴里叼着烟杆,肩上挎着一个包袱。看着像是投奔亲戚的落魄老者。
长公主见到他,眸子里陡然涌上一丝酸意,双手微微抖着,嘴唇翕动了动,老半天才挤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