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谋天下-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让他们走,难道你让我管他们饭?”

    对于前者这般充满愤怒的话语,知州倒是显得无所谓,毕竟二人一直都是不和,所以,有的这个个恶心,嘲笑前者的机会,他也是丝毫不会放过。

    “你……”

    在如此双重打击下,我们的楼大人,最终终于是一了百了的,理所应当的晕了过去。

    王闵,秦芸娘,此时,却是早已悄悄的回到了家中。

    虽然一直坚信王闵大人有大福,可是,苏师爷真的见得王闵好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饶是如他,此刻那激荡的心情久久仍是不能宁静下来。

    之后,王闵又是一一通知了其手下的一些值的信赖的人,一一见面安顿好了之后,王闵便是遣他们离开了,而那些人,则好像是什么都是没有发生过一样,更是仿佛一直都是不曾见到过王闵,仍是全心全力,一心一意的寻找着王闵的踪迹。

    整间屋子,此刻只剩下了王闵夫妻二人。

    再次归来的夫君,在着秦芸娘眼中显得格外的珍惜,更是将他像宝一样供着,心疼他这些天的心酸经历,更是一点活都是不让他干。

    王闵摸了摸鼻子,讪讪地回到椅边坐了,实在无聊之至,忽地想起今天的事情,赶紧在自已的书箱中翻了起来,那本厚厚的《大宋律》果然亦在其中,便捧起来细细看了起来。

    正翻着有关诉讼的条例,秦芸娘又捧过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来,王闵不禁掩卷长叹:“封建社会的男人,可真够男人哪,现代社会上哪儿享受这待遇去?”

    王闵回来的时候,即便外衣是穿了别人的,可是,内衣中,也是破了好几个洞,而此刻,那个温婉的少女则是为着王闵细心的不折衣服。

    手指灵巧地在针线上打了一个扣儿,舌尖儿一舔线头,穿过针去,她一条腿搁在炕上,仔细地缝起了衣裳,时而还温柔地瞥一眼正专注地翻着书本的丈夫。

    王闵翻了半晌,细细琢磨了一阵,倒未在书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条例来,自己此番吃了这么大的亏,而且还差点就殒命在了那汹涌的河流中,但是,自己好不容易艰难的生存了下来,可是,却是竟然没有丝毫办法,去将那个始作俑者绳之以法。

    他抬起头上长长地吁了口气,恰看见秦芸娘将棉袍凑到嘴角,有牙齿咬断了线头儿,可是一双眼睛却甜甜地看着他,与他双眼一经对视,却又立即慌乱地闪了开去。

    望着这个才十六七岁的俏丽少女一副小妇人模样,王闵仍是禁不住心中一荡,这种温馨的感觉,是自已前世以来以来从来不曾有过的,在这么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生活的节奏缓慢悠闲,岂不正是自已梦寐以求的生活么?岂不正是自已苦苦追增、应该珍惜的温情么?

    秦芸娘低着头纳着针线,察觉到男人一直在看着她,心头忍不住发起慌来,手上一乱,“哎呀”一声,针尖儿刺中了自已的手指。王闵连忙摞下《大宋律》,抢过去握住了她的小手,只见食指上沁出了一滴鲜红的血滴。

    王闵四下张望了一眼,这才省得古人为什么刺破了手指要用舌头去吮了,倒不是他们懂得唾液可以消毒,而是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擦拭血迹的,总不能用衣服去擦吧?于是他也有样学样地将秦芸娘的手指放到嘴里,轻轻地吮着,舌尖一挨着她的手指,秦芸娘的身子就是猛地一抖,顿时红霞上脸,热气盈人。

    王闵薄嗔道:“看你,这么多日子没有休息好,如今,还不在在家里还不歇歇,这又是做的什么?”

    秦芸娘垂着细细密密的眼睫毛儿,乖乖地任他轻轻按着自已的指肚,怯怯地说:“既然夫君不想丢弃这身衣服,肯定是有夫君的原因,奴家看到上面有好几个洞,便是补补也好!”

    王闵喟然一叹,越是相处得久,越觉得自已亏欠她良多,那种心疼的感觉,好象不知欠了她几世的情了。他无言地紧了紧手,绵绵切切的情意波及他们的全副身心。

    王闵轻轻抚摸着这个才十五岁的女孩儿的小手,心中感慨万千,还该是背着书包上学的年纪,却已成为一个温淑贤良的妻子了,这万恶的旧社会。。。。。。真令人感动啊。

    按了会儿手指,估计不会再流血了,王闵才轻轻捏了捏手指,微笑着说:“好了,还疼么?”

    “不疼!”

    声音媚得很,王闵这才发觉她眼帘微垂,神情忸怩,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俏丽而稚嫩的脸蛋儿上有种极为温柔恬静的气质,那是一种成熟的女性面对着挚爱的人才会展露出的一种神态。

    那种温柔恬和的气质是她以前从未展露过的,呈现出的那种女性的温柔气质。屋外雪花飞落,雪落无痕。秦芸娘的心儿无比踏实,那种绵绵切切的情意在她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大半年来担惊受怕、含辛茹苦的悲酸似乎在这一刹那都离她好远好远。

    王闵也不禁看得痴了,痴痴相望半晌,这种静谧甜密的气氛终被门外一声大嚷破坏了,只听一个男人的嗓门在外边喊道:“王闵杨公子是住在这里吗?”。

    秦芸娘“呀”地一声,这才从陶醉中醒来,忙不迭地缩回了手,王闵微微一笑,转身走到门口拉开房门,果然是,知州此刻正是风风火火,一脚踹开自家的大门,尚未进来,就是大嗓门的一个大吼。
………………………………

第一百六七十四章 搁置

    这般大的嗓门,不用猜,王闵也是知道,必定是自己的那个知州大人到来无疑。

    “嘘!”

    王闵无力的挠了挠头,可见,自己对着这位知州大人也是份外的伤神,自己上午还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要人千万不要露出异状,可是,如今,前者刚一进来,就是这么荤素不忌的一嗓子,王闵还真有些吃不消。

    要不是芸娘说起这些天来,前者在寻找自己这一事上,以及那日前者并没有出现在席上,王闵还真是没有将自己生还的这个消息透露给前者。

    “你不是被河水淹死了吗?”

    将的前者迎进门来,还没有坐稳,前者这一句话,差点就是没有让的王闵刚喝进去的水,重新喷出来。

    这货,虽说是关心自己,可是,当着自己的面,这般直白,是不是也是有些太过直白了,不管怎么说,面前的一个人,当着你自己的面,这般说,无论怎么,也是多多少少感受到些怪异。

    “咳咳,运气大些罢了!”

    王闵深咳一声,当前者问及一些具体的事情时,王闵的面庞也是缓缓的变得沉寂下去,那原本还算有着一丝旭日般光彩的眼眸这时也是尽数化为冰寒。

    “是楼司衙!”

    当被问及始作俑者时,王闵面色平静,对着前者一字一句,缓缓的道。

    第一次,见到王闵这般语气,知州那一张大胡子脸也是一脸郑重,至他认识王闵这么久,前者那仿佛永久以来无论何时都是笑吟吟的模样早已是被自己熟悉,此刻见到前者第一次换上这般神色,知州心中一叹,他也是明白,王闵这次是真的怒了。

    “那你准备怎么办?”

    “做错事,总是要还的,不是吗?”

    知州凝视着王闵,此刻的后者,白皙的脸庞虽然还算的上平静,可是,那幽泉一般的眼眸下,却是早已变得寒气氤氲,暮霭浓浓下却是隐藏着厚厚的无限杀机。

    更重要的是,他在王闵这平静的丝毫不起波澜的语气中,更是深刻的感受到一股铁血的味道,那寻常一般普通的字眼下,知州可是想象,究竟是隐藏了怎样一种愤怒。

    “要我怎么做?”

    看着王闵那双眼睛,知州就是知道王闵心意已决,所以,他心中一叹,也是不再劝阻前者,虽然不知道前者这般静悄悄的趁乱进城到底有何所图,可是,这般日子以来,二者虽未上下属,可是实则早已推心置腹,当真算是兄弟般了。

    所以,知州即便知道王闵接下来也许会将的整个杭州城闹的动乱不已,他也是二话没说,反而是点点头,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虽然相交还算不上久,可是,王闵那不做则已,做必果断的性格,前者也算是深刻了解。

    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是晚了,而且,最重要的,知州在着王闵的眼中明明确确的捕捉到一丝笃定,他有些奇怪,王闵只不过是一介知县,前者身为一名朝廷二品大员,王闵从哪,才是能有如此大的自信呢。

    募的,他想到了一种可能,难道说……是……京中那位?

    前者的神色,当下也是落入王闵眼中,看着前者那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王闵不由打断他。

    “你也不用瞎想了,此次我叫你来,是有一事,但是却并不是之前那件事!”

    “那是……?”

    “我现在刚回来,还不宜现身,你帮我,去救一个人?”

    “谁?”

    知州下意思问道,这么久,他也是没见的,王闵在此还有其他的人,因此,此时不免有些奇怪。

    “我早先的一名朋友!”

    “朋友?……好,我答应你!”

    王闵将此事安顿好之后,知州大人就是走了。

    而王闵,本来是打算关少河一旦回来的话,就是去实行自己的计划,可是,当真等的前者回来后,却又是不知不将此事搁置了下来。

    而前者办事效率确实是高,还不足半日,关少河就是被放了出来,而且,据前者说,这其中,也是多亏了那楼大人先前被众百姓重伤的缘故,导致没有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等到那看守的人前者报告的时候,知州早就将人给王闵送回来了。

    “回来了?”

    关少河一进门,王闵就是站起身来,亲自前去迎接。

    二人再次,隔着这么长的时间,又是在此地重新相聚,二人原本都有很多的话要说,原本关少河心中于好多疑问,疑问王闵为何会活生生的站在这里?不是说被河水冲走了吗?还有,那姓楼的大人的重伤,怎么那般蹊跷,这其中,和着王闵有关系吗?

    可是,此刻再次见到前者,他竟然是一时哽咽了,只是紧紧握着王闵的双手,满眼氤氲的一连连说了好几个“活着就好!”

    ……

    酒菜一上来,二人齐齐坐在桌子旁,也是一边喝酒一边聊着。

    “哥哥不是在归信吗,如今怎生前来,难道是刻意开看弟弟的吗?”

    “呵呵,是啊!”

    “哈哈,好好好!来,干!”

    二人起先都是没有吃菜,反而是这般嬉笑般的齐齐大口喝了几杯酒,几杯酒下肚,二人这才是开始正经开始了谈话。

    “出什么事了?”

    王闵放下酒杯,直直的看着前者,前些日子,他就是收到一些邸报,邸报中说,边境地区,女真壮大,已经开始在辽国内掀起一场大风暴,虽然此刻还不敢进犯大宋,可是,却是对着大宋边境一些地区宠宠欲动,经常进行一些小规模的侵略。

    而其中,归信就是其中之一!

    “归信的情况,贤弟恐怕也是知道了,此次前来,为兄就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哥哥莫要自惭形秽,有事但凡直说,只要是帮的上,小弟绝无二话!”

    “这样,原本那生意,也是做不下去了,眼看女真崛起,大辽内战亦可避免,所以,为兄,想做那马匹生意,此番前来,就是想要一张通行证!”

    王闵沉声道:“马匹,这个,确实是个好生意,小规模的话,倒也是不失为一项美事。”

    关少河听得,却是轻点了一下头,而后叹道:“我见过的人不少,然而如此懂马的却是不多。可惜华州这边太远,我等不常来……”

    王闵听得,倒是有些惊讶道:“华州这边确实在西,然而我大宋马匹皆产于西面,石先生应当来西面做买卖,缘何会言不常来?”

    关少河摇了摇头,说道:“以前或许如此,然而现在来西面买马已经越来越难,反而去北面与辽人买些驽马更容易。”

    见到王闵一面不解的神色,关少河却是说道:“贤弟住在杭州,怎会不知此事?”

    王闵却只能苦笑道:“我虽是杭州知县,可是,平日里也只是看看邸报,批批案牍,断断案,华州,是一点都不了解的!不过,听说,据传,那华州倒是一处异常繁华的地方!”

    关少河听得,冷笑一声道:“华州确实繁华,不过这繁华倒要感谢一下这奸相蔡京做的好事。”

    “蔡京?”

    听得这个名字,王闵心中一凛,要知道蔡京可是被列入《宋史??奸臣传》里面的人物,被后人称之为北宋末年,六贼之首。

    同时也是《水浒传》中的大反派。

    王闵此时虽然还分不清楚现在身处这时代究竟是《水浒传》里面的时代还是真正的宋末。但这里面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历史大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蔡京自赵佶登基之后就开始得势,一直到靖康年间才死,此时可以说是北宋政坛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宋的发展态势,绝对不可小视。

    不过王闵虽然知道蔡京这人,也知道他生平做了不少坏事,但对于他的个人经历却不甚了了。

    听到关少河提到蔡京,于是连忙问道:“哥哥,不知这蔡京做了何好事?”

    关少河一听,撇了撇嘴道:“这事也说不上全好,但总的来说也算是这奸相做的比较好的一件事了。他却是将以前的钞盐制作了变革,让陕西、山西的商人都有利可图。这些商人受益最大,其他诸如河北、京畿的商人亦疯涌而向山西,这次大家都算发了个小财。不过我们江南那边离得太远,倒是没有得到甚好处。”

    王闵一听,不解地问道:“钞盐制?是什么东西?”

    石秀笑道:“史贤弟年纪尚小,这些事可能不知。以前朝廷对盐管得甚严,不让民间经营。只不过现在却是开放了,让我们百姓都可以经营。而西北那边最为缺盐,好的盐都掌握在西夏人的手里。而西北那边的百姓以前都是吃西夏人的盐为主,现在朝廷变革了钞盐制之后,却是让西北的百姓也能吃上我们大宋自己的盐了。这里面盐商以及西北百姓都受益,虽然这奸相也有中饱私囊,但也算是他做的一件好事了。”

    听到这里,王闵大概就明白这变革钞盐制是怎么一回事了,忍不住心中惊讶道:“经济战!”

    同时,心中第一次也是对着那素未见面的蔡京生出几分佩服,这般方式,不但是解决了大宋边境百姓吃盐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还是在不声不响间,就是搂进了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子!

    这蔡京――倒真不愧是一个人物!
………………………………

第一百六七十五章 诡异来人

    王闵心中有了轮廓,连忙问关少河一些仔细情况,不过这一问,却发现情况不止是大宋与西夏的经济战这么简单。

    在宋神宗年间,对内实行的是史上著名的变法活动,主持者就是北宋名相王安石。

    而对外则进行“开边”活动,由此北宋与西夏陷入长期战争。双方打仗却是互有胜负,情况却是以大宋这边胜多。

    这场大战打打停停,一直到去年,大宋和西夏才签订了和约,停止了战争。

    对于这部分的历史,王闵知道的不算多,但此时听关少河讲述之后,也就明白了一些。同时也惊觉,蔡京变革钞盐制,实质上是为了这场战争。

    明面上大宋让民间百姓可以贩卖盐,先是让商人用钱兑换盐钞,然后凭盐钞去山西解州那边的盐池取盐。一般来说,河北、山东、江南那边由于临近大海,不会太缺盐,京畿更是不用说,作为整个大宋的心脏,自然也不会缺,因此缺盐的也就是西北之地。

    这并不是说西北百姓没有盐用,而是好的盐都在西夏人的手中,他们将好盐高价贩卖给西北的大宋百姓。

    如此一来,西北边境的盐贸易自然是大宋这边吃亏了。

    蔡京见得这种情况,就上疏宋徽宗,变革盐钞制,让民间商人贩卖盐。

    盐业利润极为可观,商人重利,见得此情况之下自然疯涌而去。

    从山西一直运盐到陕西那边。

    以盐业作为主导,顺便带动起其他商品的流动交易。如此一来,却是使得西北那边盐价大降,西夏人再也占不得半点便宜。

    不仅如此,由于中原商人顺带着将其他商品也带到西北,使得大宋与边境的交易占得更多的好处。

    可以说,蔡京这一手,将大宋经济的优势完全发展出来。

    不仅加速了西北这边的经济发展,还打压了西夏的经济。而除了经济方面之外,这项变革还有军事用途。

    由于自宋神宗年间开始,大宋就与西夏不断交战,故此西北这边屯驻了大量宋军。

    从中原调配物资到西北边境,供养这支庞大的部队需要耗费极多的人力物力。以往朝廷在这方面损耗极大,然而蔡京这一手使出来之后,让民间商人到西北贩盐之余,还让他们顺带将粮草等西北军给养也带上,大大减少了朝廷的花费,更不用征大量的民力来运输,可谓一举多得。

    用钱兑换了盐钞的商人,都必须从解州的盐池取盐。

    而解州就位于永兴军路的东部,而从解州无论从西面的河中府还是南面的陕州,到长安都必须经过华州。而出了长安再往西,经汉唐时期的丝绸老路,才到达西北,如此一来就造就了现在华州的繁华。

    听完关少河之言,王闵心中人忍不住暗暗惊叹道:“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蔡京,单凭这一手就可以看出,此人的能力绝不简单!”

    想到这里,王闵不自觉地想道:“或许《清明上河图》所描述的繁华,也有蔡京的功劳在里面。”

    之前王闵虽然从后世知道一些巨大历史的大概,可是,那也只是一个朦胧的记忆,漫长时光的变迁下,即便是当初名噪一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赫赫人物,在着后世历史书上,也不过是简单一笔带过。

    所以,严格来说,王闵对于历史,甚至是对着大宋,实在是并不是那么了解。

    然而关少河乃是走南闯北的人物,对此极为熟悉,如此一来也让王闵更清楚地了解到现在所处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见到王闵呆愣在场,关少河拍了拍他说道:“王贤弟,在想什么?”

    王闵被关少河拍醒,便笑道:“只是没想到这蔡京会做出此好事。”

    关少河轻叹了口气,摇头道:“蔡京此人,倒是有才,然而其人亦贪,其现在把持朝政,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单这变革盐钞制,好的地方自然有,然坏处亦不少。我听一些盐商说过,这蔡京经常更换盐钞,使得不少人买了盐钞之后还来不及兑换盐,就更换了新盐钞。而以旧盐钞换新盐钞需要补钱,小盐商没有这么多钱补,旧盐钞变成废纸,他们也跟着倾家荡产。这也是为何盐业商机如此大,我也不愿去贩卖的原因了。”

    听得此言,王闵忍不住说道:“果然是奸相!只怕这里面他又可以私吞不少钱了。”

    关少河点头道:“可不是这样!”

    关少河笑了笑,说道:“扯远了,方才我们说马,不想却是说到盐钞。”

    顿了一顿,关少河便继续说道:“在我父那个年代,拿马都是从西北这边拿的,而供应马匹的却是吐蕃人。只不过后来大宋和西夏开战,西北战乱纷飞,根本不能做买卖,加上两国大战,吐蕃人也跟着被卷了进去,如此马匹的买卖自然就不成了。故此现在大宋境内更缺马匹,一匹普通的驽马也要卖到十贯以上正是此理。”

    听得关少河之言,王闵才明白原来宋末缺马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可以说,与西夏开战之后,特别是将吐蕃人都卷进去之后,大宋已经没有好的战马供应渠道。

    去年与西夏停战之后,情况才好了一些,但毫无疑问的是,现在的大宋比过去更加缺马。

    想到这里,王闵确实发现,当下时局,做这马匹生意,恐怕真是炙手可热的很。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从着关少河所带来的消息,王闵天生的就是感觉到一股浓厚的压迫感,再结合着这段时日以来愈加频繁的邸报往来,王闵觉得,大宋这犹如仙境般梦幻的繁华景象,恐怕也是也要到头了。

    “也许,自己也该早做打算了……”

    王闵目光低沉的望着天际,此刻天际已是没有了蔚蓝,那火红的太阳也是逐渐被云朵侵染,缺失了以往的那种炙热,而天空上,更是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半,一半阴沉,一半灿烂若晚霞。

    “唉!大厦将倾,安有完卵?”

    听得前者这般话语,王闵的神情一下子就是沉默了下去,一抹深深的忧愁也是自其眉头悄然而出。

    原本因为楼司衙暗害自己的那件事,与着大宋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相比,此刻也是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呵呵,鱼来喽!”

    秦芸娘捧着一条刚刚做好的八两多的芦花鱼,笑呵呵的,俏脸红润的带着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