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妆名捕-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观佯装着要拦,“若宁,就算你我翻脸了,这可是银票,要不你把这银票给我吧。你给我……”

    “滚开,本姑娘最瞧不得你这种嘴脸。”

    推攘之间,江若宁把真银票塞进了李观。

    而外头的人听说有人要烧银票,一个个闻讯而至。

    江若宁将银票递给了阿欢,阿欢点了火,立时一张十万两的银票就烧了起来。

    李观故作恼怒:“你……我再不想看到你了!”一转身出了雅间。

    李二老爷揪着心,三十五万两啊!

    她居然真的给烧了。

    这可是银票!是银票!

    江若宁居心临下,“师妹,继续烧!你们李家嫌弃我是乡野村姑,我还嫌弃你们一身铜臭。你们喜欢的银子,在我眼里就是粪土!是粪土!”她一把夺了阿欢手里剩下的银票,抛手一掷,立时燃烧了起来。

    门口围观的人。一个个胆颤心惊,这姑娘真是太阔绰了,银票是来用的,可不是这样烧的呀,她居然真烧了,真的给烧了。

    有几个小二看不过。早已经奔了过来想要抢了出去,却被阿欢给拦道:“想干什么?抢银票吗?”

    小二看着火盆跳着的火苗,“姑娘,你们不要,我们可是穷人,你给我们也行。”

    这么多银票,怎能如此烧。

    阿欢要不知道是假的,怕是早已经扑过去了。

    三十五万两……

    阿欢想都不敢想。

    她想,如果是真的,以江若宁的性子,说要烧肯定是会烧掉的。她是瞧过江若宁烧名贵衣裙、烧珠宝首饰,至今想来都觉得受不住,太强悍了。

    江若宁似恍然大悟,“对哦,我怎么没想到呢,如果再有下次,我一定给你们。”她站起身,“师妹,银票烧完,打道回府!”

    “是,师姐。”

    李二老爷气得嘴巴直歪,非要二十万两银子不可,结果银票拿来了,人家直接当着他的面给烧了,心痛啊,他们当成宝贝的秘方,人家不屑一顿,太可气了,你不要银票,索性把秘方交出来啊。

    现在,秘方到手了,可是念慈庵却动不得,因为上头多了一个容世子。

    这容世子怎么在这时候出现了,这都什么运气,念慈庵制药坊多了这么多股东,怕是想动也动不成,一动,容世子就认为你不让他挣银子,这人着实得罪不得。

    江若宁刚入官衙街,只见不远处停着一骑马车,车帘上绣着“容王府”几个大字,紫红色的布帘上绣着皇家亲王才配的三爪蟠龙图案。

    慕容琅在车里唤了声“若儿,上来。”

    江若宁跳上马车,笑盈盈道:“琅哥哥,你今天装成纨绔模样,装的好像哦。”

    “我身边的纨绔不少,要扮得像还不容易。这是李观给你的银票,原是想等你的,可李老二派的人盯得紧。”

    江若宁接过,立时蹙眉:“我身上有银子使,他是要办大事的。”

    “别再让我送回去,小王事儿多着呢。我娘还等我回府用饭,我先走了!”

    江若宁一把将银票塞给慕容琅,“好哥哥,你拿去用。我身上有银子花。”

    “我才不要你的咧!”

    “你不是说这个的月例花光了?”

    “那是瞎说的,我家就我一个儿子,最多的就是银子,你留着自己花。若儿,我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看你。”(未完待续。)
………………………………

147 八卦

    江若宁连呼几声:“我忘了件顶重要的事了。阅读最佳体验尽在【】)”

    李观问:“什么?”

    “我要出趟远门,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她压低嗓门,“大理寺派了任务给我,我不得不去。”

    “去多久?”

    “也许两三月,也许半年,说不准啊。请琅哥哥帮衬李观,李伯母被李老二软禁,怕是李观也想过法子,一时半会儿救不出来。”

    李老二,李二老爷,此人卑鄙无耻,竟那般算计李观,唤他一声“李老二”也算是给了两分薄面。

    慕容琅笑道:“你的情郎嘛,哥哥自会帮你护着,记得给我写信。”

    “好!”她顿了一下,“你回头代我告诉李观一声,免得他担心。”

    慕容琅笑道:“明天一早,你在茗香茶楼烧三十五万两银票的事就会传遍大街小巷,若是真银票,你当真会烧。”

    “不会。”她想了一下,“也许我会全部兑换成银子,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跑到贫民区装女侠,把所有银子都给散了。”

    “女侠?”慕容琅哈哈大笑,“如此倒也有趣。”他突地敛住笑容,“我可是听说,你在青溪县还真干过烧首饰、贵重衣裙的事?”

    “那个……嘿嘿,烧的不是自己的,不觉得心疼。”

    慕容琅又笑,江若宁很对他的胃口,一听就知道说的实话。他摆了摆手,“若儿,你给我的佛珠是不是能治病?”

    江若宁努力地回忆,“师父把它送给我的时候,确实说过,说这佛珠能保我没病没灾,后来又送了根菩提根莲花钗子给我。”她指了指自己头上的木头簪子,式样瞧着很普通,但颜色瞧着像是玉石雕成。

    慕容琅惊道:“这是菩提根雕的?”

    “很神奇吧,我以前以为菩提根都是木头的。直到师父给我戴上,我才知道菩提根打磨之后跟玉一样。师父说,这菩提根和你手上的佛珠是从同一块菩提根茎上切下来打磨而成。”

    慕容琅问道:“为甚我这个是黑色的,你那个却是深绿色的?”

    “当时我也好奇地问师父。他说这菩提根戴久了就变成了黑色。师父……他老人家是光头,这钗子是揣在身上的,不像佛珠是一直戴在手上的。早前我这个是浅绿,戴着戴着就变成深绿,听说最后变成墨绿、再是墨色。”

    慕容琅看着手腕上戴着的一串佛珠。只觉这东西还真是神奇。

    “我还有一把师父亲手做的桃木剑,琅哥哥,许是师父的东西都有神灵保佑,要不,我把桃木剑也送你吧,你早晚拿着它练上一会儿,许能武功精进。对了,我还有一套太极拳,许合琅哥哥练,要不你今晚就住在大理寺。我把这拳法传授于你,可以强身健体的。”

    “你师父教的?”

    江若宁想着这太极拳不算怀济大师传授,但她确实演示给怀济大师瞧过,怀济大师当时瞧了还如有所感,最后她又演练了自己的搏击术给他看。

    “你把佛珠给我,我怎好再要你的东西。”

    “琅哥哥,你今晚就住在大理寺,我将太极拳传授于你。”

    慕容琅唤声“左仔”,一个小厮打扮的人立时奔至马车旁,“世子!你回府告诉我母妃一声。今晚我不回去了,我去大理寺玩了。”

    “是。”

    世子难得有玩得好的朋友,世子的朋友大多是表兄弟,他似乎并不喜欢与姑娘说话。可这姑娘倒是个例外,左仔不担心,因为他知道江若宁有意中人,慕容琅似处也只是喜欢和江若宁玩而已,并无男女之情。

    *

    慕容琅大摇大摆地进了大理寺后院,近了飘花园。他不由得微蹙眉头:“我以前来过此处,飘花园周围百花锦簇……”

    阿欢抿着嘴儿,嘻嘻一笑,道:“琅世子有所不知,我师姐闻不得花香,越是香味浓的,越是闻嗅不得。”

    慕容琅脑海里电光火石一般地闪过一些画面,“可是闻了要打喷嚔?轻者,身上起红疹,重则呼吸困难?”

    阿欢瞪大眼睛,连连点头:“正是呢,你怎么知道?”

    江若宁与他长得像,尤其是侧面,像极了容王,而江若宁竟又闻不得花香。

    慕容琅若有所思地道:“我外祖也有此症,太医们说这是花香过敏症。”

    阿欢轻声道:“原来如此!”望着周围,道:“朱大人知晓我师姐闻不得花香,便着人将飘花园周围的花都移走了,只种了凤尾竹、万年青和兰草。”

    慕容琅道:“我住东屋!”

    阿欢扁了一下嘴。

    江若宁念着慕容琅今日帮了大忙,而慕容琅直说他没几个朋友,又说拿江若宁当妹妹,她反不好冷脸赶人,只得挤到西屋与阿欢同住。

    夜幕降临,用罢晚饭,江若宁在院子里教慕容琅太极拳。这拳很慢,不急不燥,最适合强身健体,同时男女老少皆可习练。

    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认真。

    江若宁穿越前,只是拿这当早操练,直至她练给怀济大师看时,怀济讲出许多道理,双夸赞了一番,她才知道这太极拳的好处,此刻,她将怀济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若儿,这也是你师父授你的?”

    “不是,太极拳是一个老道创的武功,太极指的阴阳八卦,你看这步子,左右之间就是在不停地划阴阳鱼图,而拳也与那相似。我小时候遇到一个游方的老道,他见我体弱,便授我太极,让我强身健体,之后再遇师父,便得他夸赞。师父真是厉害,就看我打了一遍,学得比我还好。呵呵……至今想来,都怪不好意思的。”

    飘花园外,突地传来一声咳嗽音。

    江若宁眼睛四下一扫,急道:“琅哥哥,我回屋了,一会儿若是淳于先生找我,你就说我不在,我出去了!”

    慕容琅继续练着。这一套太极学起来倒也简单,可要练好却不容易,又听怀济大师都夸赞的拳法,慕容琅倒是颇感兴趣。

    谢少卿一进来。目光就落在月光下的慕容琅:“容世子来了?稀客!”

    “七表哥今儿没回谢府?”

    谢少卿是慕容琅的七表哥,容王妃出自京城大世族谢家,闺名婉君,原是谢少卿的堂姑母。

    “知你来做客,我这当主人的怎好不在?”

    “我是来瞧若儿妹妹的。与她切磋武功。”

    淳于先生冷声大喝:“江若宁,你给我滚出来!”

    阿欢探头道:“淳于先生,我师姐没在。”

    “去哪儿了?”

    “好像是……朱夫人,或是朱小姐那儿。”

    淳于先生拿着棋盘,手里还捧着棋盒,怎的没在,他还想与她好好下两盘,她怎么就赢了,照他的推测,他应该是三盘三胜。结果却是三盘一胜,而江若宁竟对外人说“我输了,淳于先生三盘两胜”,这简直奇耻大辱,他愿赌服输,偏被她反着说。

    “她回来,让她到淳于院。”

    “是,我一定转告。”

    慕容琅瞧着怪异,“七表哥,若儿好似很怕淳于先生?”

    “咦。你说反了。”

    淳于先生怕江若宁?

    不可能啊!

    谢少卿便将昨晚江若宁吃果子饮醉了,然后戏耍淳于先生,在人脸上画花蝴蝶等事……

    江若宁只以为是梦,此刻听谢少卿一说。频住呼吸,“师妹,我昨晚真的有这么厉害?”

    “师姐是挺厉害,把我累得半死。”

    慕容琅听得很是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这就是他妹妹。连醉酒了也这样特别,醉酒后还能戏耍男子,形容淳于斐是花蝴蝶,骂他“惹姑娘相思”,想起来就有趣,“那今晨……”

    谢少卿道:“据我观察,下棋赢的应是你若儿妹妹,倘若淳于先生赢了,他不会抱着棋盘过来找江姑娘下棋。”

    “小王听说淳于先生偏爱洋棋,曾赢异邦洋人,人称大燕第一洋棋棋手。”

    谢少卿道:“今日上午,我也如此说,你猜怎的,他脸黑得能拧出墨汁。”

    慕容琅叫道:“若儿,你出来,淳于先生走了。”

    江若宁出来就傻笑两声,谢少卿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说她的糗事,还是说淳于斐的,怎么听都不对味儿。

    谢少卿道:“江姑娘,我的猜测可错?”

    “错!是淳于先生赢了,三局两胜,他赢了。”

    这些人,全都是人精,居然一猜一个准。

    她就不认,能奈她何?

    谢少卿呵呵一笑,“你可知,你昨晚喝醉了,又骂又笑……”

    江若宁现在还真狠不得找个地缝藏起来,耍酒疯,喝一坛果子饮就醉了,她还以为那就是现代的饮料,谁知道竟醉了,“谢大人、琅哥哥,我……我找朱夫人聊天去,你们聊,我一会儿再回来。”

    赶快溜人,他们要说她的糗事,她还是避开的好。

    阿欢此刻担心地问道:“谢大人,你们都听到什么了?”昨晚师姐戏耍淳于先生了,不会遭到报复,把所有事都给传出去吧。

    谢少卿道:“把你们与宋家的事全说了,不仅本官听到,便是淳于先生也听不少。”

    啊——

    阿欢脑子里一片空白,急道:“谢大人,我求求了,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师姐她……她真是不得已的,真是宋家做得过分,他们……”

    谢少卿抬手,“沏壶茶来,你若与我们说真话,我便替你家师姐隐瞒一二,还答应帮你们说服淳于先生,将他休要外传,如何?”

    “好!阿欢这就沏茶去。”

    不多会儿阿欢便沏了壶酸梅茶送来,“这是我师姐配的酸梅茶,解暑开胃。”(未完待续。)
………………………………

148 辛酸

    慕容琅则是对江若宁产生了极好的好奇,“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阿欢便细细地将江若宁去宋家,然后有丫头使坏刁难等事细细地说了,又讲了江若宁小时候的一些事。&。。

    “师姐自从知道宋家派人刺杀她时,她很伤心,最后的念想也没了,甚至将早前花掉的十几两银子也给添补上,还额外多搁了十两银子进去,她说‘用替宋家遮掩刺杀,做阿宝的娘亲,用这两件事来清偿宋家生育恩。’

    师姐太可怜了,所有人只看到她快乐、活泼的一面,不知道她心里的苦。她这么说,只是不想让自己再对亲生父母怀有幻想。

    师姐是我见过心眼最好的人,在青溪县的时候,有一个叫白大娘的街妨,家里过得很穷,她总觉得丈夫死前留下了给儿子娶媳妇的银子,因为百姓的误会,说师姐下通冥界,上通仙境,她便缠着师姐问她丈夫留下的银子在哪儿。

    师姐居然拿了六两碎银子埋在她家的厨房角落里,然后哄她埋在哪儿哪儿。白大娘挖掘出了娘子,没两日就订了一个水灵的儿媳妇。

    这事传出去,又有几家的人来找师姐,理由各种各样,师姐总是悄悄地在他们家院子里藏一些适当数目的银子,然后悄悄告诉他们。

    还有啊,师姐以前有个丫头叫周二妞,服侍了师姐四年,师姐瞧出她家人重男轻女偏心得厉害,经常提醒她,叫她别太顾家里,给自己留下赎身银子、再攒些嫁妆。可二妞就是不听,后来师姐为了让她明白过来。就故意在端午节前让她赎身,否则就要转卖她……”

    阿欢把她自己知道的事都一五一十的全部讲出来。

    谢少卿听罢,“你师姐就是个县衙的捕快,县捕快一个月只二两又五百纹银子,州府捕快是三两银子,我们大理寺月俸也是三两,若办外差方另有补贴。她哪来这么多的银子。”

    阿欢道:“我师姐厉害着呢。既然你们问到这儿,知道这几年李记绣坊为何如此火红?那是因为我师姐,我师姐会设计各种漂亮好看的衣裳。还会设计各种鞋袜,甚至还会做漂亮的绢花,师姐第一次将鞋袜式样卖给李四公子,就得了好几百两银子。之后又设计衣裳,李四公子就会再给银子……

    一来二去。师姐和李四公子就熟络了。

    但他们俩好上,是因为还素膏。

    我被师姐用一两银子买回去的时候,身上有病,浑身起疱疹。还发出恶臭。师姐为了给我治病,就用绿霉制成还素膏给我抹,抹着抹着还真见好了。”

    阿欢没提自己当年得的是什么病?关于那病。唐娘子没说,周二妞与江氏也都没提过。就连整个青溪县时的左邻右舍,都说阿欢得的是肤症。

    人,便是这样,对于自己的**不愿提,可总爱说别人的,即便是阿欢,也免不了落俗。

    阿欢觉得:慕容琅不是外人,今儿他可是帮了大忙。

    阿欢继续道:“后来师姐说青楼女子也是人,那药膏也能治她们的病,便让李四公子找人试药,发现效果还不错。

    再后来,师姐让县城铁匠铺子、木匠铺子的人制造了好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是现在回春坊、杏林馆、念慈庵的注射器。那天,师姐约了这三家的人到家里,亲自讲解还素膏的配制方法,还将青霉素的制作秘方手把手地传授。

    师姐这次没收他们一文钱,她当时只说了一句话:还素膏、青霉素是属于天下人的,应该造福百姓,应该惠及百姓,应该用来替百姓解除病痛……

    我永远都记得那天,他们那些人的眼睛好亮好亮,最后,回春坊唐家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把我们屋里备的器具全都买了,做这些器具师姐花了心思、花了银子,光是本钱就搭有一百余两。

    也因为这事,李公子觉得师姐好,与他的娘家表妹退了亲,可是他舅舅恼了,不许李三太太再用娘家药铺的名字,他愁得不行,也是师姐给了他建议,让他用念慈庵,说她能做还素膏、青霉素是因为春晖圣母的梦,因这原因,念慈庵一时间在青溪县人人皆知……”

    阿欢沉陷在回忆中,眼神里全是崇拜与敬重。

    “师姐即便现在没了名节,可她总说:我们活着,除了活得堂堂正正、无愧于心,更多的时候是为自己而活。名声、权势、富贵、荣华,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若你好,有这些只是更好。如若没有这些,日久见人心,会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点。师姐说,人活着应该像阳光,可以温暖身边的人,也可以给迷路的人一点希望。这几年,我和师姐在一起,我觉得快乐,是师姐教我读书识字,也是她教了我武功。

    可是为什么呢?师姐这么好的人,上天对她不公平,她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就被家里人所弃,之后再也没人管过她,要不是江姥姥是好人,她指不定会吃多少苦……”

    慕容琅仿佛看到一个年幼的女孩,手捧着一枚最普通的银质长命锁,幻想着亲娘思念她的样子;他仿佛看见,那个女孩穿着旧裳,误以为亲娘穿过的,一遍遍闻嗅着上面的味道……那种对母亲的向往,那种迫切的期盼,让人觉得心疼、辛酸。

    然后,待她一天天长大,当她终于明白,在大户人家,那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长命锁,只是太太、奶奶们用来打赏用的。那些她误以为是亲娘穿过的旧裳,却是下人们穿过的……

    这样的心伤,这样的失望,该得怎样的痛楚。

    阿欢与江若宁感情最好,这种感情是四年来相处来的,超越了江若宁与二妞,也许两个人各有各的伤痛,又同样都是敏感的。

    阿欢沉吟道:“也许是师姐对血脉至亲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一回回知晓了真相,她只能用果决来伪装自己。昨天从宋家回来,我问师姐的,她说:她是女捕快,还是一个与尸骨打交道的女捕快,就算宋家知道她是宋家的女儿,也不会认她。

    她说,如果她与温大公子和好,他们会考虑在这联姻之下给宋家带来的利益,一旦试探或知道她不会回头的决心,就不会认她。

    师姐当时的话,说得我心里好难受。

    她的冷静,许是从小就养成的,我无法想像,年幼的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想着那些大人们才会想的问题。

    她会问:要怎样做?爹娘才会重新要我,重新爱我?然后,她又对自己说:如果我做个乖孩子,听话、懂事、聪明,是不是有一天他们知道了,就会重新认我是他们的女儿。

    于是,她就控制自己不要像其他小孩子那样吵闹着要糖果,从不吵闹着要包子,家里做什么,她就吃什么。哪怕是过生辰时,长辈煮给他的一个鸡蛋,她也会拿到厨房切成四块,与三个哥哥一起吃。

    她说:孔融让梨,她学。也许学会了,爹娘就会要她了。

    她说:司马光砸缸的聪慧,她也学。如果学会了,爹娘就会要她。

    那么小的她,就这样一直学,一直学,在荒年里啃树皮、吃草根,她学作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学着与家里同甘共苦,学着超过其他同龄小孩的乖巧、懂事。可是,就在她几乎要饿死的时候,她的爹娘还是没来接她。

    她慢慢地发现,她早已经被亲生爹娘给遗忘了,他们所有人都不记不得曾经有那么一个孩子,一个一直在乡野静静盼着与家人团聚的孩子。”

    阿欢的泪哗啦啦地流淌着,天空的月亮黯淡,散放出淡黄色的光芒,天空闷热难耐。

    慕容琅的心揪得紧紧的,享受着父母之爱的他,难以想像那样一个小女孩是如何一路走过来,她努力的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知道,可最后才发现她早被亲人抛弃。

    需要多少的失望,需要多少的悲伤,才能让一个小女孩面对最后的事实。

    这样的故事,听得谢少卿心下动容。

    他没想到,江若宁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步步长大,一点点学会了坚强。

    “师姐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