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妆名捕-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承嗣父子也曾怀疑过,与温鹏远再三确认,无论是身上的衣袍,还是他随手的佩剑,都静默地证实了慕容琪的身份。
现在,皇帝得到消息。几年前安葬的慕容琪并不是真正的慕容琪,而这容貌是慕容琪身边的侍卫。
“五年了,如果琪儿未死,为何不回京城?”
皇帝沉吟着。要?看??书・1书k?a?nshu・cc那是他最疼爱的儿子,自小聪慧过人,更得他之心,唯一的缺憾便是慕容琪并非是长子。
容王道:“大哥,许是琪儿有不得已的原因。”
皇帝看着画像。“这画像上的人,经秦承嗣辩认乃是碧血军副将将马啸。朕记得此人还是秦承嗣举荐的,虽是寒门武将,却智勇双全。当年秦承嗣与温鹏远寻到琪儿与秦武二人的尸体……”
他不敢回忆。
慕容琪是他最疼爱的皇子,无论是性子、才学,都是众皇子里最好的,只是因他是嫡次子,与储君位无缘。
容王道:“秦武乃琪儿的四大贴身侍卫之一,最是忠心的。”
因知秦武死在“慕容琪”身畔,所有人都未怀疑过那穿着紫蛟龙袍的华衣男尸不是慕容琪。
江若宁问道:“父皇。还有三个人是谁?”
容王道:“二皇子身边的四大侍卫分别是秦文、秦武,温双、安全,四人里秦文最善智谋,秦武的武功最好。”
“温双……”江若宁道:“是御蛇?”
皇帝点头道:“御蛇正是温双,御蛇擅长易容术,心思细腻,轻功极佳。安全则是个内侍太监,是由太上皇身边安公公的弟子。”
容王接过话道:“当年,送回二皇子尸身的是秦承嗣与温鹏远,这二人皆我朝出名的武将。是我们皇家最值得信赖之人。”
温鹏远是太后娘家的侄儿,是皇帝的表兄,自小就有情分。
秦承嗣是慈荣圣皇后娘家的侄儿,算起来比皇帝年长一辈。但也是皇家最值得信任的之家。
忠武候秦家,掌中军府。?壹??看书・1?k要an?s看h?u?・c?c
镇北王温家,掌北军府。
如果这两家都不值得皇帝信任,皇帝还真没有可信任的武将。
“野狼岭一役后,安全、秦武阵亡,温双、秦文失踪。直至前不久。温双以御蛇的身份出现,让大理寺郑刚送来这幅画像与一封密函。她怀疑二皇子还在人世,已经秘密前往北疆寻找二皇子。”
这四位贴身侍卫皆是皇帝亲自挑选送与二皇子的,那时,二皇子只得十二三岁,直至二皇子长大奉旨前往北疆,可见是有情分的。在皇帝与容王的言辞中,他们是极信任这四人。
秦文、秦武,只听姓氏,就能知道他们是忠武候、中军都督挑选出来的。
而安全,更是太上皇身边二安子的弟子。
像这些侍卫,多是孤儿,自小选入御卫营进行训练,直至武功过人,方能担任皇子侍卫一职。
江若宁觉得,他们不会突然与自己说这些事。
她揖手道:“若宁但凭父皇、二皇叔吩咐!”
皇帝面有挣扎。
原本他不会派一个女子去执行这项任务,可现在让他觉得事情很严峻。
皇帝迟疑片刻,从袖里取出一封密函。
江若宁道:“我能看?”
容王道:“皇上给你,就是给你瞧的,你但看无妨。”
这是温双呈给皇帝的密函,在信里,她提出了几年来自己的疑惑不解,又说二皇子的失踪有异样,更怀疑朝中有人与启丹人勾结,甚至怀疑十二肖里有人叛变。
但是现在,她不知道十二肖里到底是谁叛变?
温双在密函里提到,当年野狼岭遇到伏击绝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将北疆布防图透给了启丹人,这方才引来了他们的伏击,也造成了二皇子所领碧血军的大败。
四位侍卫都是自小就跟在二皇子身边,尤其是温双,她是四人里唯一的女子,对她来说,二皇子不仅是主子,更像是亲人,看到了朝夕共处的几人失踪的失踪、阵亡的阵亡,她一直留在北疆寻找真相。
江若宁记得温双提过,“杀害刘丁氏的是刘大奶奶”,她是如何知道的?难道温双一早就盯上定国公府,现定国公府有问题。
容王道:“狱中的刘磊招认,刘森、假冒的定国公夫人都不是大燕人,而是启丹派出来的细作。早在数年前,刘森与假冒的定国公夫人成功掌控了西军都督府,现在,西军都督府内有大部分的人换成了刘森的心腹。这半月,在西军之中现了百余名身份有疑的校尉、总旗等,随着一步步追查下去,身份有疑的人也越来越多……”
江若宁微微点头,也就是说,一桩刘丁氏主仆被杀案,牵出的是一条惊天大案,而刘森只是其间的一环。
他不仅扰乱了整个定国公府,甚至还让整个西军处于瘫痪状态。
皇帝近来一直在做的,就是快调整人马。
照着燕太祖留下的规矩,五军都督府,每家只能掌管一军,是不允许一家掌管两军的,事急从权,皇帝将西军都督一职交给了太后娘家的四侄儿、铁骑大将军温修远。
温修远是镇北王温鹏远的四弟,在北疆立下过赫赫战功,接掌西军之后,就带着两个儿子对西军都督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抓住有疑的人越来越多,而一番拷问后,问出的事也越令人惊疑。
江若宁将密函双手捧递给皇帝,他们告诉她这件事,定然是希望她能做些什么,可这案子实在是太大了。
可这件事,皇帝又不想交给大理寺与刑部。
温双在密函里所禀奏之事,必须让他谨慎。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一,二皇子慕容琪也许还在人世;二,有他国人潜入大燕,意图扰乱大燕朝局;三,大燕国内出现了卖国求荣之辈,这个人出卖了大燕的利益。
江若宁歪头静思,这可是一件大案。
皇帝道:“朕在宫宴之后,派你走一趟北疆,你可愿意?”
江若宁凝了片刻,这可是一趟远门啊。
皇帝又道:“太上皇和太后很喜欢你,若你不愿意,朕不会逼你。朕答应你的,宫宴之后,你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容王府那边,容王妃已经拾掇了一处梧桐阁供你居住。”
凤栖梧桐,是这意思么?
他们故而取名梧桐阁。
江若宁起身下了凉榻:“儿臣遵旨!”她微微仰头,忆起上次在定国公府的惊险,先是刘森盯上了阿欢,后虽然他们逃脱,要不是有人护着阿欢,怕是阿欢凶多吉少。江若宁道:“儿臣想请一个恩旨。”
“说来听听。”
江若宁道:“请父皇恩封我师妹尚欢做一个……乡君。”她想求县主之尊,可又忆起太后所言,“你当这乡君、县主与白菜萝卜一般容易?”
郡王府嫡女能被封为县主,而庶出的多是称呼“小姐”,就与寻常的大户人家小姐一样。亲王府里,只有嫡女才有封号,嫡长女出生百日可获封赏,其他嫡女都按照排序称呼:二郡主、三郡主等等,若在出嫁前能得到一个封号,便是件极光鲜的事。但,容王府因子嗣单薄,早前的三位郡主嫡长女是满月后即得封号,二郡主、三郡主皆是满周岁便6续得到了封号。
敏王慕容棣的儿女便有些多了,儿女亦有二十多人,除了顾侧妃所出的长女封了郡主,敏王妃所出的嫡长子封了世子,其他的都是分男、女排序,什么二公子、三公子;二郡主、三郡主,便是二郡主、三郡主等人,直到出嫁前,才照着规矩封了县主位。
亲王府嫡女照矩封郡主,庶女最多只能得到县主位的封号。
皇帝没想她求的是这恩赏,着实吃了一惊,笑道:“乡君。”(未完待续。)
。。。
………………………………
176 封赏
江若宁道:“只领一份俸禄,不要封荫之地,若父皇能赐她一个封号就更好了,可以先赏后功。??。??‘co?m这几年,各地6续有名门幼女失踪案,可让尚欢与郑刚着手此案。父皇,若宁以为,这件案子不寻常,这背后定然会有大鱼。”
容王笑道:“若儿,你可知道,刑部明镜司追查这案子几年,除抓了十几个人牙子,一点头绪都没有。”
江若宁忆起阿欢小时候受的罪,低声沉吟道:“他们抓了名门幼女做那等生意,真可谓是一本万利,日进斗金。赚那么多的银钱,是如何花出去的?除非,他们背后要养许多人。”她又继续道:“阿欢这些年依旧会被恶梦困绕,如果让她亲自去捣毁窝点,铲除恶人,她才能走出恶梦……”
她答应过阿欢,有朝一日,一定将那些坏人铲除干净。
江若宁想到这里,她要亲自破获抓拐名门幼女案,突地抬头:“父皇能否将这案子交给若宁?给若宁一个期限,在这期限内,如若宁不能破案,再遗若宁旁的差事。”
皇帝反问道:“你想破获贵族幼女失踪案?”
江若宁肯定地点头。
皇帝若有所思,她怎么就对这个案子感兴趣?
“好,朕给你一月时间。”
“一个月!”
那可是好几年都没破获的案子。
每次作案的地方都在改变,根本让人防不胜防,只是各世家名门都将自家的小姐看紧,生怕出了半分差迟。
皇帝与容王走了。
与太上皇、太后在一起时,江若宁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与皇帝、容王相对时,更多的是下属对上司的感觉。
*
未时一刻,皇帝的赐封圣旨便到了。
尚欢被封为正九品乡君,封号“欢”,另赐九品乡君袍。?。?‘一套乡君凤钗,虽是九品,可未嫁女儿却少有得到这个封号的,况且还有封号。
尚欢接旨后愣在那儿。迟迟回不过神来。
江若宁笑道:“你这是傻了?忘了先赏后功,这是皇上对你寄予厚望,盼着你立功呢,快起来吧。”
哪个女子不爱美,何况还是皇帝赏赐的乡君服。
尚欢问道:“这是师姐帮我求的吗?”
“这欢乡君可不是轻易能求来的。满朝文武。普天之下,有多少女子是靠本事求得封号的,你而今有了封号,就得用心破案。”江若宁压低嗓门,“父皇听说你在定国公府的表现,颇是赞赏,赞你勇气可嘉,他可等着你立更大的功劳呢,你可得好好干。”
女子的诰封,多是出嫁之后随丈夫。
可能在婚前赢得封号的。还真是屈指可数。
江若宁道:“碧嬷嬷,赏传旨公公!”
“谢凤歌公主!”
江若宁含笑问道:“今儿皇上就赐封了欢乡君一人?”
“回凤歌公主,今儿赐封了两位乡君,一位是刑部明镜司的女名捕――金柳,封嘉乡君。”
尚欢喜道:“是明镜司的金柳金姑娘!听说她可是女捕快里第……第二厉害的了。普天之下,最厉害的女捕快自然是师姐!”
江若宁不由苦笑,她明明想说金柳是第一厉害的,硬生生地收住了话。
尚欢很是八卦地道:“师姐,我听说金柳姑娘和玉面名捕白锦堂是一对璧人,真真是男貌女才。”
传旨公公领了封赏。一枚足有十两的银元宝,又有一袋子打赏同来宫人的银锞子,笑呵呵地告辞离去。
江若宁问:“你见过金柳?”
尚欢傻笑,低声道:“没见过。?。?‘”
虽然皇帝同时封赏了两位乡君。尚欢的封号有些随意,可金柳的封号有一个“嘉”字,嘉赏尚欢、金柳二女勇气可嘉,巾帼不让须眉,维护正义,洗刷冤情。特予赏赐。
翠浅禀道:“公主,针工局的尚宫领着绣娘来了,要给公主量宫宴上的宫袍,请公主挑选式样。”
翠浓又道:“碧嬷嬷,淑妃娘娘传话来,问公主的饰、脂粉可有合宜的?”
江若宁想到自己近来得的那些饰,太后喜欢宝石,硬是连赏了她整整三套宝石头面。淑妃、德妃等后宫嫔妃也各有赏赐,慕容琅也来凑趣,也送了两盒子饰来,便是衣服,各式各样的也有不少。
“我的饰已很多,你回了淑妃娘娘,就说不必再添。”
定国公府被查抄,早前掌事的刘贵妃失势,由淑妃代理六宫、德妃协理,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局势就立时变幻。
碧嬷嬷对翠浓道:“照着公主的话回吧。”她走近江若宁,“针工局这边的宫袍却是要另做的,几日后的宫宴对公主是头等大事。这日,宴请的诰命妇、京城贵女不少,怠慢不得。”
“嬷嬷帮我挑选吧。”江若宁顿了一下,道:“也给欢乡君做一身宴会时穿的宫袍,碧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你帮我们挑选吧。”
阿欢忙道:“师姐,我就不用了吧,真的不用了,我……”
江若宁冲她摇了摇头,“你听我的便是,就当是我给你添的。我听太后说了,宫里什么都是有定制的,我一个人每季都有月例的衣料,琅哥哥给了送了许多来,我根本就用不了。”
碧嬷嬷应了,让针工局的尚宫量了尺寸,亲自挑了式样,又说了许多细节处。又帮阿欢挑了适宜的款式与颜色,一并让针工局的尚宫连夜赶制。
*
转眼间,就到了宫宴这日。
江若宁起了大早,先是焚香沐浴,因江若宁对花香敏感,只挑了淡雅熏香,碧嬷嬷拿不准,便先问了阿欢。
碧嬷嬷亲自叮嘱几个小宫娥,将宫袍用熏香熏好,又熨烫平整,对着十几套头面饰进行挑拣一番,十几个宫人围着江若宁转了一个多时辰,又两个宫娥帮阿欢打扮。
辰时一刻,听到外头传来一个宫娥地声音:“淑妃娘娘问,凤歌公主可打扮好了?”
翠浅忙道:“马上就好了。”
今日正值沐休。
自从太后了话,淑妃开始预备,虽只几日,可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宦人家都接到了邀请,一时间,整个京城的脂粉、衣料价格上涨一成,各家都忙着添置新裳。
宫里的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可都大了,又到了选妃之时,家中有适龄女儿的都想让小姐在这宫宴上露露天。
这日的天气极好,晴空万里,却因昨晚下了一场雨,空气逾清新。
今日的宫宴,不仅诰命妇携女参加,便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也有幸一同参加盛宴。
宫宴设在上林苑,这是用来专门设宴之处,地方大,又有花木,内更有亭台楼阁,中央还有一座偌大的上林殿。
上林苑内,贵妇、贵女们三五成群,或立在林荫下,或聚在凉亭里,笑语嫣然。
大臣们穿着各自的官袍,或蓝或紫,也与几个相熟交好的低声叙旧。
殿宇气派庄严,朱栏鲜丽,黄瓦闪耀,亭台楼阁移步换景;绿枝如云,繁花似锦,雕染画栋,美如阆苑仙境,精雕细琢。
“德妃娘娘到!”
一声高呼,一个紫袍丽人翩翩而至,她的身后,跟着一个明棕蛟龙袍少年,眉眼清秀,瞧着年纪,亦有十五六岁模样,唇角有微黄色的茸毛,身材清瘦高挑。
“这是七皇子殿下?”
德妃娘娘微微颔,所经之处的贵妇、贵女纷纷福身行礼,而大臣们则远远地避在宫宴的外围。
德妃问身边的大宫娥道:“凤歌过来了吗?”
“回娘娘,还没到。”
七皇子不悦地道:“淑妃倒是会挑,让母妃来招呼诰命夫人,她自己怕是去请太后了。”
德妃轻声道:“她是打理六宫的,而本宫是协理六宫。”
四妃有贵、淑、贤、德,淑妃的位份可不就排在她前头。
说起来,她们四妃中的贵、淑、德可是同年入宫,唯有贤妃比她们晚三年,可贤妃身体不好,又患有哮喘,常年在宫里养病,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贤妃娘娘到!”
德妃凝了一下,放缓了脚步。“她今日也出来了?她不是最惧炎热么?”
今日连太后都会出席,贤妃哪敢不出现。
但太后自来是宽厚的,若有人身子不适,提前说一声,也不会责怪。
德妃蓦地忆起了什么,只片刻,立时就明白了。
贤妃虽没儿子,却有两个公主,这九公主今岁也有十三了,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这样的盛会,贤妃怎会不露面?
贤妃之后,又有几位育有皇子、公主的嫔妃出现,各自携着孩子。
贵妇们见德妃进了上林殿,便6续回到殿中落坐,而臣子也纷纷进入大殿,在司仪引领下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德妃与大宫娥使个眼色,悠扬的宫乐响起。
德妃笑盈盈看着身侧的贤妃,“贤妃妹妹近来身子可好些了?”
“谢德妃姐姐关心,好多了。”
德妃的眸光扫过贤妃所出的九公主、十三公主,九公主已有十四岁,十三公主今岁亦有十一了。在这宫里头,能孕两个孩子的嫔妃不多,数来数去,也只得那么三位,一位是淑妃膝下育有五皇子、八公主;其次便是这位贤妃了,膝下亦育了两个公主;还有一位便是宁嫔,她原是宫女出身,因一夜侍寝,怀上龙脉,得封宁美人,育有六公主,两年后又育下了十皇子,晋封为宁嫔。(未完待续。)
。。。
………………………………
177 烈焰之星
浮华缭绕的乐音中,一道“太后驾到!淑妃娘娘到!凤歌公主到!”高扬地声音远远传来,众人纷纷引颈望去,但见如云侍从,如花宫娥徐徐行来,当中者,正是太后,一袭海蓝色宫袍。壹??看书ww看w?・1?・cc落后几步位置,是一袭橙红色宫装丽人,那一身的气派,正是冯淑妃。
太后身侧紧随着一袭玫红描金宫装的少女,凤羽飘飞,华美宫锦金灿灿、红彤彤,映得她的玉脸犹如红霞铺面,耀花人眼;金丝梅形凤冠镶着耀眼宝石嵌在飞仙髻上,梅妆妍秀,长眉朱唇,少许笑意绽在唇角,胸间戴了一只赤金璎珞盘,那盘的正中竟用宝石镶嵌而成,端的是刺人眼目。
众人只是瞧那宝石,头上戴的有鸽子蛋大小,还是血样的通红纯净,脖子上戴的也是同样的红色宝石。
不用问,这样的宝石头面定是太后赏赐的,如此大小,这般成色,价值不菲,自从外域人将宝石传入大燕,一下就赢得了太后的好感,也引得一些世家名门的贵妇都以拥有一套宝石头面为傲。
敏王妃今日也戴了一套宝石头面,因太后上了年纪,早就弃了这种大红色的宝石不戴,她特意选了红宝石戴上,谁曾想,此刻自己戴的这套与江若宁戴的一比,实在不够看,无论是成色还大小,都难以相毗。
敏王妃身上的这套,也是几年前太后赏赐给她的。
太后戴的是宝石是湛蓝色,与她身上的蓝色宫袍颇是相映。
众人齐齐跪拜海呼。
太后笑呵呵地道:“都起来罢!哀家的孙女凤歌自幼流落民间,而今认祖归宗重返皇家,可喜可贺,又是个祥瑞的,她一回宫,太上皇的糊涂病就见好了。今日特设宫宴,一是庆贺凤歌还朝,二是哀家此次回宫有些日子了,还没见着各家的夫人、小姐。哀家又有几个孙儿、孙女到了婚配之龄。借着这机会,让淑妃、德妃几位也掌掌眼,好给皇子、公主们挑挑皇子妃、驸马……哈哈……”
敏王妃自来与容王妃谢婉君不合,此刻勾唇笑道:“二皇嫂。??一看书1?ka?n?shu・cc听说你不待见凤歌,我怎瞧着,太后很喜欢凤歌。她身上戴的那套宝石头面可是太后珍藏多年的,便是当年端仪皇后在世,太后也舍不得赏她呢。”
谢婉君冷声道:“三弟妹这话不知从何处来的。我怎不待见凤歌了?她可是公主,我拿她如凤舞一般。”
她不接纳江若宁,没想皇帝竟过继了去,还封了个凤歌公主。
敏王妃轻哼一声,如果真有这么好?太后又怎会作主将江若宁过继到端仪皇后名下,还不是谢婉君哭闹着说什么也不肯认那个女儿。
现在说这话,还不是听算命先生说,江若宁过继出去了,再不会克她,也不会克到慕容琅。方才说得这般云淡风轻。
只是,瞧着江若宁身上的这套烈焰之星,看得敏王妃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太后偏爱宝石,当年还是雍和皇后时,太上皇就投她所好,收罗了宝石给她做饰。待当今正兴帝登基,为了以示孝敬,但凡遇上好的宝石,也都献给太后。
太后得了这些宝贝,喜欢就自己留下。不喜的,就时不时打赏下来。
岂止是如此,当年凤舞公主出阁,便想要这套红宝石头面。可太后陪嫁了一套红宝石,那宝石却比江若宁身上的这套要小得多。
待江若宁走近谢婉君、敏王妃身边,二人方才瞧见,这套红宝石头面中央嵌着红宝石,这周围可都嵌着八颗豌豆大小的白色宝石。
凤舞公主坐在右侧,看到江若宁身上的宝石头面。气得牙痒。不远处,明月郡主正笑微微地道:“凤舞堂姐,凤歌身上戴的是雍和十二年西凉国敬献的烈焰之星?”
雍和,太上皇为帝时的年号,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