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观察者-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告诉我,我现在还拥有什么权限?”

    “观察者,你现在只拥有发射中程弹道导弹的权限,不过,对于你现在的敌人来说,中程导弹已经完全够用了。”

    这样啊,不过,这可是战略导弹部队,正像基地说的那样,对于自己的敌人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杜文成点点头,心里喜欢的不得了。史太林,我就不相信你的真身永远躲在地下不出来。

    杜文成高兴没多久,另一个难题又找上门来。导弹部队好是好,可放在那里没人会弄还不是白搭?自己那么多坦克装甲车,那么多各种飞机都放在基地那里当摆设,现在又整出个导弹部队,唉!人才难得啊。

    就在杜文成为自己的部队缺少合格的人才沮丧的时候,乌兰乌德的崔可夫同样沮丧不已。史太林得知崔可夫找不到杜文成的军队后大发脾气,现在的局势不允许他长期占领外蒙,只有尽快解决掉杜文成,才能扶植起一个亲苏的傀儡政权。可是找不到杜文成,解决不掉先遣军,说什么也是没用。

    外蒙的民众对于苏俄人并不陌生,即说不上亲近也谈不上仇恨。就是在这种淡然的氛围里,苏俄军队同样是一枪未放就进入了巴彦高勒。外蒙首府近在眼前了,可到处都找不到先遣军的踪迹,前线指挥官着急,崔可夫着急,莫斯科的史太林更着急。

    八月一日早晨八点,通过基地强大的覆盖能力,杜文成面向全世界发表了他的广播讲话。他在讲话中再次谴责了苏俄对外蒙的军事行动,同时宣称将在八月三日对苏俄展开第一次报复行动。

    杜文成在讲话中宣布:从八月三日起,先遣军将对苏俄境内所有的工业化城市以及所有的军事目标,展开旨在打击苏俄生产能力、军事能力的全面性报复行动,直到苏俄军队全部、彻底、干净、无条件撤出外蒙为止。

    杜文成还在讲话中宣布: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无辜民众的伤害,先遣军将提前公布被列为打击目标的城市名单。先遣军第一次的打击目标已经确定,它们是乌兰乌德和伊尔库兹克。

    杜文成的讲话震惊了整个世界,没有人怀疑杜文成的报复能力,只有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他的这一招报复宣言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他真的做到了他在讲话中宣布的一切,那么,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挑战他的先遣军,除非你能一举消灭杜文成。

    莫斯科的史太林也听到了这个讲话,只不过他的反应并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这个固执的格鲁吉亚人在八月一日晚上,同样在广播中发表了讲话。

    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在外蒙英勇作战的红军战士,深刻揭露了杜文成的“法西斯”本质,同时命令崔可夫的东方军团向乌兰巴托挺进,向杜文成盘踞的老巢挺进,直到彻底消灭东方的法西斯分子。

    对杜文成有一定了解的崔可夫遵照史太林的指示,在向部队下达了挺进乌兰巴托的命令,与此同时,他也向乌兰乌德和伊尔库兹克下达了疏散和隐蔽的命令。他可不认为杜文成在吓唬他,以他对杜文成的了解,那个从不按规矩办事儿的狠人从来都是说到做到的。

    八月二日上午,英、米两国同对外发表声明:英、米两国政府对中苏边境冲突表示极为强烈的关注,同时呼吁两国政府停止敌对行为,展开具有建设性的谈判。

    英、米两国政府还在声明中表示,中苏两国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坚强力量,希望中苏两国能够放下过去的恩怨,团结一致,以和平的手段解决边境冲突,英、米两国政府愿意为中苏和平谈判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

    八月二日午后,德、意两国政府政府发表声明:对苏俄入侵中国边境一事表表示极为愤慨,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表示了敬仰,德、意两国政府愿意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必要的帮助。

    日本政府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对中苏两国的边境冲突表示了谨慎的关注。

    在世界各国关注的目光中,迎来了一九四二年的八月三日。

    从早上开始,乌兰乌德机场上空不时有值班飞机腾空而起,值班电话响个不停。不得不说崔可夫还是很有魄力的,现在的乌兰乌德已经疏散了将近一半人口,剩下的大多躲在防空洞或者其他掩体里。

    八月三日正午,防空警报突然响彻整个城市,这凄厉的警报声几乎和炸弹爆炸的声音同时响起。

    杜文成的报复行动开始了。

    。。。

    。。。
………………………………

第191章 救灾

    杜文成很不愿意就这样结束这场还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的战争,可现在他却不得不接受苏俄停战的要求。在把谈判的底线告诉了沈涵阳后,他自己却着急忙慌地回到了长治主持大局。

    自从日本人在长治撤走后,留给长治的是一片来不及清理的废墟,因为当时的情况复杂,杜文成也就一直没有来得及处理这个问题。放弃长治是自己的决定,正因为警备师拒绝撤退的命令,不仅让长治变成了废墟,还使他折损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日本人撤走了,国府在没有弄清杜文成意图的情况下,也没有兴趣接收破烂的长治,可杜文成却不能置之不理、不管不顾。

    当初他留下的那笔款项也算是发挥了一点作用,至少大部分市民有了暂时的容身之所。可那点钱毕竟是杯水车薪,长治的混乱状态也就可想而知。

    斯特恩是波兰犹太人,也是第一批来到长治的犹太人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他的个子高大,不管在什么时候他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在波兰吃尽了德国人的苦头,最后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被辗转送到了长治。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努力适应环境、乐观地融入环境的本领被杜文成所看重。从哪儿以后斯特恩很快就成为了他那一批人中,第一位加入先遣军管理层的成功人士,并且多次得到杜文成的表彰和奖励。

    因为长治急需一位合格的管理人才来代替白云生,杜文成在选无可选的情况下,推出了斯特恩。斯特恩不仅熟悉长治,汉语也说得很溜,只要给他配备一名助手,相信他会成为继白云生之后的合格的民政官员。

    “杜,进入长治的灾民太多了,你必须给我足够的粮食,否则我不敢保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目前的混乱状态。”

    在讨论正事的时候,施特恩习惯性地扬起自己的眉毛,让他的眼睛显得更大,更严肃一些,更是为了掩饰他脸上的无时不在的笑意。

    “斯特恩,我正要找你。首先,我对你的同情和人道精神感到满意。但是,我不允许你这样浪费我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些粮食。从现在起,进入长治的灾民除了老幼病残之外,所有人必须依靠劳动换取食物。

    同时,严格控制进入长治的人数,长治已经发生了多起灾民和市民的争斗,这会影响到长治的稳定,这种混乱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要你马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结束这种状态。”

    杜文成对斯特恩这个混蛋真是又爱又恨,就这个混蛋的爱心泛滥,使得杜文成的第一批救灾粮食在半个月内就发放一空。现在的灾荒才刚刚开始,长治的粮食储存能否支持到明年开春还是个问题,他不能让斯特恩这样无节制地浪费下去。

    “斯特恩,你看,这是长治城西,我要在这里修建新的住宅区。你现在的任务是迁移这里的居民,给他们讲清楚我们的政策,然后雇佣灾民重建长治城,工钱就是他们得到的食物。”

    “杜,我理解你的做法,但我反对你的决定。”

    “你没有选择,斯特恩。去召集你的人,按我说的去做。”

    随着灾民的增加,杜文成指示斯特恩挑选了近万名青壮加入了先遣军的队伍,组建了先遣军第八师。在对这些新兵加强训练的同时,还参加了长治城的恢复和改建工作。

    有了这些用之不尽的劳动力,杜文成也不得不加大长治的基础建设。杜文成的粮食毕竟也是花钱买来的,在做不到按需分配的时候,只能按劳取酬了。

    有着爱心泛滥的斯特恩,涌进长治的灾民是越来越多,即便是每天人均六个土豆,白云生费尽心机收购的粮食储备也支持不了多久。随着河南灾荒的大面积爆发,国统区的粮食价格飞涨起来,粮食的收购也越发困难。

    就在杜文成忙于安置灾民,重建长治的时候,苏俄和外蒙自治区政府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沈涵阳坚持杜文成定下的谈判底线,坚持要苏俄必须将克孜勒、伊尔库兹勒到赤塔一线划为非军事区。

    如果苏俄可以答应这样的条件,也就不会有现在这场战争了,最主要的是赤塔那里苏俄还要面对来自盘踞在满洲里的日军,就连英米都觉得先遣军的条件有些过分。

    当米国大使高思询问沈涵阳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时,沈涵阳回答说:“先遣军这样做的理由和史太林插手外蒙的理由一样,只是想得到一个安全的战略空间而已。”

    这个时候的苏俄在德军优势兵力的逼迫下正在节节败退,被史太林寄予厚望的铁木辛哥的64集团军也被迫退过了顿河。史太林一怒之下撤销了铁木辛哥的职务,并且发布了227号令,严令各部“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八月三日,德军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史太林格勒已经岌岌可危。十九日,德军突破了64集团军的防线,成功地渡过顿河占领了卡拉奇,双方在史太林格勒郊外打的如火如荼。

    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不利于苏俄,史太林已经没有时间和杜文成的先遣军扯皮,在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德军第14装甲军推进到史太林格勒北郊这天,苏俄代表被迫同意了先遣军的折中方案,即:苏俄同意了在克孜勒到乌兰乌德一线为非军事区。

    当杜文成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命令投降的骑一师军事委员伊萨科夫组建了俄罗斯民族革命军,并且秘密给他们输送了大批的武器装备。

    说起来伊萨科夫,苏俄方面在谈判中曾经就战俘问题提出过要求,可杜文成作的更绝,他让沈涵阳当着苏俄和英米等国代表的面,在蒙俄边界释放了五千余苏俄官兵,并且声称完全是出于这些官兵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而剩下的几千官兵则交还给了苏俄自己处理。

    英米等国代表也知道苏俄对战俘的处理非常严重,这些被俘官兵不愿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苏俄代表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虽然说先遣军的做法不合规矩,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指责先遣军什么。

    苏俄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杜文成也就不再为外蒙的事情操心。这天,梅岚走进了杜文成在长治的办公室

    “文成,北平来人想要见你。”

    梅岚先示意几名由她亲自挑选来照料杜文成生活的女人退了出去,这才轻声地对杜文成汇报说。

    正在为粮食问题发愁的杜文成精神一振,急忙问道:“来人在哪儿?是什么身份?”

    “据说是参谋部的,我也懒得问他们,你自己决定好了。”

    这个时候的日军在太平战场上混得不是很好,米国大兵可比同根同种的英国佬强多了,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中,日本无论是飞行部队还是不可一世的陆军部队,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日本国内经济在掠夺了东南亚大量资源的刺激下虽然有了短暂的发展,但因为人口和地域的限制,日本国内的军工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在米国的战争机器开动以后,日军面临的问题越发严重。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日本军部决定再次求助于杜文成。

    “我要粮食。”

    杜文成再见到来人以后,开门见山地说:“飞机坦克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你们拿粮食来换。”

    日本人喜出望外,本来他们国内的经济就不是很好,用粮食来做交易正合日本人的心思。虽然日本国内也在忍饥挨饿,但粮食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别的不说只东南亚一带就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粮食。

    解决了粮食来源问题,杜文成立马加大了长治的基础建设工作。一排排七层楼房拨地而起,各类工厂也相继开工生产,长治城内掀起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浪潮。

    杜文成这里高兴了,米国人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他们突然发现,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越来越不好对付了。本来日本人的零战就让米国的f…2a/f…4f/p…40等飞机吃足了苦头,只是日本零战的火力强大却难持久,再加上防护薄弱等弱点渐渐为米国飞行员所掌握,这才渐渐扭转了空战不利的颓势。

    可是米国人忽然发现日本零战的这些弱点在最近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火力配备方面,日本人取消了原来的两挺7。7mm机枪,加装了更大口径的12。7mm机枪,这个改变让米国的f…4f野猫战斗机在和零战空战时再也占不到一点便宜。

    情报很快就回馈到米国战时参谋部,经过多方调查米国人发现,日本人的这批零战是从杜文成那里定制的,不仅如此,日本人还从杜文成那里买来了大批武器装备用到了太平洋战场上。

    这下米国人不干了,他们在向国府提出了严正交涉的同时,也向杜文成提出终止和日本人军火交易的要求。对于米国人的这个要求,杜文成本想置之不理,奈何委员长和周先生也向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无奈之下,杜文成只好同意了米国人的要求,但要在最后一批军火交易完成后才能终止。

    事实上他和日本人的军火交易早已经完成,之所以这样讲也是为了恶心一下对他下毒手的米国人而已。

    。。。
………………………………

第192章 张海波

    “铃木大佐,东京大本营来电。”

    缅甸,日军大本营直属的“南机关”负责人铃木敬司,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审阅着缅甸义勇军司令昂山递交上来的,关于缅甸成立新政府的情况报告。

    缅甸独・立义勇军在日军的帮助下赶走了英国人,打败了远征军后,缅甸人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日本人在进占缅甸前,应允德钦党领导人昂山的事情。

    随着英国人的撤出,日本人基本上占领了整个缅甸。昂山也向负责训练他们的“南机关”铃木,提出了缅甸**的问题。就在这个时候,铃木收到了东京大本营的来电。

    “大本营已经决定对缅甸实行军事管制的方针……缅甸新政权虽表面具备**形态,但应忠实秉承帝国意图施政。新政权之指导,由占领军司令官担任……承认新政权一事,决定延至战争结束后。”

    “八嘎。”铃木敬司狠狠地将电报甩在桌上。

    缅甸义勇军和缅甸民众之所以支持日军赶走英国人,是因为日军答应缅甸独・立。事到如今又要实行军管,推迟缅甸**,那么缅甸民众还会支持日军,帮助日军筹措物资吗?大本营的人都是吃干饭的?

    铃木敬司大骂了东京大本营的那些人一顿后,静下心来思考着对策。东京大本营的这个命令,算是把日本占领军好不容易在缅甸树立起来的、良好的形象给彻底败坏光了。缅甸人从此将不再信任日军,不再帮助日军,这将对大日本帝国的整个南下政策产生为不利的影响。

    缅甸**,缅甸……对了。铃木忽然想到大日本帝国承诺缅甸**时,说的是在赶走侵略者后,支持缅甸争取民族独・立。可现在……

    铃木想到这里,他立刻打电话给昂山,约他一起商议缅甸**的问题。

    昂山,缅甸**运动领袖,缅共创始人之一。昂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赶走了英国人,后来又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赶跑了日本人,最后还是死在了英国人手里。此人对待远征军战俘为残忍,曾经有1500名远征军战俘不肯接受他的羞辱,最终举火自・焚。

    “昂山将军,东京大本营已经讨论了有关缅甸**的问题,大本营认为,在没有把侵略者完全驱逐出缅甸的时候,奢谈**是不合适的。

    现在,整个缅北地区还在中国人的控制之中,你们现在的要任务是夺回缅北地区。在此之前,我奉命通知你,日军将在缅甸实行全面军管。”

    昂山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在缅甸实行军管,这和英国佬在缅甸的作为有什么不同?“铃木长官,东京大本营的这个命令会给缅甸民众发出错误的信号,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妥当的。缅甸民众渴望**,争取**的热情也是不可阻挡的。我希望长官能够明白,‘缅甸是缅甸人的缅甸’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铃木敬司深深地看了昂山一眼,“昂山将军,我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为缅甸赶跑了英国殖民者,他们得到的就是你的这句话吗?”

    “对不起,长官。”

    昂山明白,以缅甸现有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对抗强大的日军,现在看来当初满怀希望的去日本祈求合作,也未必就是一件正确的事,真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啊。

    听了昂山的道歉,铃木的脸上这才有了一点笑容。“昂山将军,曼德勒还有万英勇的缅甸义勇军等着你去指挥,在曼德勒的北面还有大片的缅甸国土等着你们去解放。去吧,去战斗吧,缅甸的**最终将会在你和你的士兵们身上得到实现。”

    在这一刻,昂山算是看透了日军的用心。日本人根本就不想让缅甸独・立,他们和英国殖民者一样,都想把缅甸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可是以德钦党为主的缅甸民族解放力量实在是过于弱小,现在只有忍耐下去,以保存缅甸仅存的这点军事力量。

    “缅甸独・立义勇军愿意北伐,长官。”他说。

    九月日,杜成和梅岚在私宅宴请了专程来长治看望他的第一军军长张海波。在喝了几杯杜成拿出的五粮液后,梅岚看出了张海波有事情要和杜成谈,便以工作为由借故离开了他们。

    杜成为张海波倒了一杯酒,笑着说道:“我已经等你半年多了,你现在想好怎么和我解释了吗?”

    在杜成远征缅甸之前,曾经命令第一军出征内蒙,可杜成走后,张海波只把他的第一军拉到了内外蒙交界处,二连浩特附近就停住了脚步。

    杜成在缅甸得到这个消息后,当时为恼火。出征内蒙的决定是他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外蒙没有大的战略纵深,一边是狡猾的日本人,一边是贪婪的苏俄人。一旦和苏俄起了冲突,内蒙那一条狭长的地带就是先遣军的唯一退。

    可是,张海波竟敢阳奉阴违,在走出外蒙后就停滞不前。这还没怎么样呢就开始保存实力来了?他很想去电质问一下张海波,但生气过后他还是忍了下来。他在等,等张海波给他解释,不想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行了老杜,我还不知道你的那点小心思?要我解释什么,?我要是解释了,你敢听吗?”

    张海波一口喝干了杯中的白酒。咂巴着嘴接着说:“赶紧的,满上。”

    “嗬,长能耐了这是哈?行,你小行。来,咱哥俩先走一个。”

    两个人一边喝一边聊,推杯换盏喝个热闹。从济南聊到长治,又从长治聊到外蒙,直到一瓶白酒见了底,两人还没聊到内蒙的事呢。

    “我说老杜,你身上有伤咱能理解,可我到你家里来你总得让我喝好吧?怎么,没酒了?”

    张海波的舌头有点大,却仍然嚷嚷着要酒喝。杜成也算是明白了张海波的来意,想要向自己道歉又抹不开说,或许这其中还有别的事情让他说不出口,这才想着借喝酒的由头化解自己对他的不满。

    杜成其实挺理解张海波的,为了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这么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对组织的忠诚,这是一件为难得的事情。尤其是他还生活在其恶劣的环境之中,身旁全都是敌对势力的人,直到来到先遣军后,他所处的环境这才有所改善。

    “老张,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收到了上面的指示?”

    张海波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他带些酒意的眼睛直视着杜成。“当初你把队伍交给我的时候,你可是说过不干涉我的工作。你现在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杜成有些扫兴又有些伤感,他一口喝光了杯中的残酒,摆了摆手道:“得,就当我没说。来,喝酒。”

    “司令,说句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你。你一个人就拉起了十几万人的队伍,打下济南,打下长治,又打下原。现在,你不仅拿下了外蒙,还在国外打下了一片天地。我就不明白了,你有和苏俄干仗的时间,怎么就不能带着我们打出山西,打进东北?”

    “张海波,你醉了。”杜成淡淡地说。

    “别整那没用的,我今天来除了看你之外,就是要问你一句话。我要是带着第一军走了,你会怎么做?”

    张海波的眼睛忽然明亮了起来,在他的脸上再也看不到丝毫的醉意。杜成在脑里了一下记忆,果然发现了一份件――《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

    这是九月一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