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秦当丞相-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轩心乱如麻,他也看出来陈顺已经抵挡不住,若是他跑了,即便请到了救兵,回来也只能给陈顺收尸了,可他不走也帮不上忙,反而添了负担。
王轩正犹豫,崔老板的老婆也抽出一把剑,一个箭步赶了过来挺剑就刺,王轩慌了神想拔剑根本来不及,只好拿着剑鞘用力一拨。
那女贼看出王轩不会武功,这一刺只是虚招,剑在空中猛地向下一坠,直奔王轩的腰间刺来。
王轩连退几步,被脚下的石块一绊摔在地上,女贼挥剑一劈,直奔王轩的脖颈而去。
王轩眼一闭就等致命一击,只听到“噗”的一声,一股温热的液体喷到了他的脸上。
睁开眼睛一看,王轩大吃一惊,女贼的胸口被一把短剑击中,力道之大直接刺穿了身体,血液如喷浆般撒了一地。
马蹄声响,一位蒙着面纱的黑衣人驱马赶到王轩身边,翻身下马从上到下仔细瞧着王轩。
见王轩没事,黑衣人抽出腰间的软剑,与陈顺合力战崔老板。黑衣人的剑法明显比陈顺高得多,一把软剑舞得如雪花纷飞,崔老板愈发吃力,渐渐地乱了章法。
陈顺抓住破绽,一剑劈了过去。崔老板正抵挡黑衣人的连环刺杀,没顾到陈顺的偷袭,大腿结结实实的被劈了个大开花,跪在了地上。
黑衣人剑法凌厉,趁势一挑,崔老板的剑落在地上。陈顺上前就要取他的性命,王轩高声止住。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杀我?”
崔老板的腿流血不止,也顾不上疼,连连磕头道:“小的和婆娘原本都是上郡的,为了避匈奴才跑到这边来。没房子没地的,只好干着黑心的买卖。其实,我们也没想要人性命,只是用药蒙到了夺些财物而已,请各位军爷饶命。”
王轩看着崔老板的惨样,又想到他的娘子方才被黑衣人一剑刺死,心中也有一些凄楚,叹口气道:“你年纪轻轻的又有一身好功夫,干点什么正经的营生不能养活自己,却偏要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情。”
崔老板泪奔涕流磕的头都青了:“小的知罪了,日后再也不敢了。小的腿也残了,婆娘也死了,求各位官爷给条活路。”
王轩见崔老板着实可怜,从怀里掏出一个金瓜子:“这个拿去,先将你的娘子葬了,然后找个落脚的地方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崔老板也不管腿上的剑伤,爬了几步接过金瓜子,又给王轩磕了三个响头:“写官爷赏,官爷公侯万代。”
王轩无心再啰嗦,与陈顺和黑衣人转身向拴马的树桩走去,刚走出去几步,黑衣人忽然大喊一声:“不好!”
话音未落,黑衣人已经抽剑转身,一个秋风扫落叶,只见三个飞镖被打了回去,一枚正中崔老板的颈部。
陈顺啐了一口骂道:“真是畜生,我家老爷不杀他,还给他钱从善,竟要暗算我们,死得活该。”
王轩望着崔老板的尸体,惆怅道:“我猜他这样做未必是贪图咱们身上的钱财,而是想为他娘子报仇。谁不愿安居乐业?可仓廪实方知礼节,衣食足才晓荣辱,匈奴作恶边关不宁,逼良为盗娼呀。”
一阵凉风吹过,刮得酒旗沙沙作响。王轩自失的笑了笑道:“只顾说这些了,还没谢这位侠士的救命之恩呢,敢问尊姓大名?”
陈顺在旁边扑哧一笑:“老爷还没看出来,救我们的正是夫人。”
“艳楠,真是你?”王轩惊讶道。
黑衣人将面纱摘下,露出了那张王轩无比熟悉的秀丽面庞,浅浅一笑道:“顺子,你还真是鬼机灵,怎么认出是我的?”
陈顺连忙施了个礼道:“小的这段日子一直向夫人讨教剑法,虽然资质差没学会几招,但大体的套路还是记住了,方才夫人连胜两名贼人,其中有些招数是小的见识过的。”
王轩还是有些不解:“这剑法并非独家,想必也有些武林中人会用,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是夫人呢?”
陈顺答道:“别人的剑法再好,舞起来也是丑丑的,夫人的剑使得才叫好看,我听老爷说过,那是什么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王轩哈哈大笑:“你这小子真是灵透呀,等这次打完匈奴,回咸阳就给你和金环完婚吧。”
这可是陈顺日盼夜盼的事情,他心花怒放的跪下连磕了几个响头:“谢老爷夫人成全。(http://)。”
王轩将陈顺搀扶起来:“你去看看那二十名侍卫怎么样了,等一会,我们还要上路呢。”
陈顺很知趣,瞅了瞅侍卫们没事,就牵着几匹马远远的找草料吃,留下王轩和林艳楠独处。
看到陈顺走开,林艳楠再也忍不住了,红着眼睛扑到了王轩的怀里:“相公,方才真给奴家吓坏了,若是那女贼剑再快一点,奴家就只能与相公在地府相见了。”
林艳楠的脸色苍白,显然是惊吓过度仍未缓过来。王轩将娘子紧紧抱在怀中,有一股难以描述的温暖。
死心塌地的爱莫过于此。
两人相拥许久,王轩才问道:“娘子,你不是留在家中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林艳楠此时已经回过颜色,俏脸添了几分红晕:“胡亥公子派紫萱姑娘来家里,说相公在上郡孤身一人涉险地,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习武之人,若遇不测实难转圜。公子说不妨让我女扮男装,随相公赴任随身保护。”
王轩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原本是想让林艳楠避开这次的凶险,没料到胡亥却从中插手,事已至此也只好共赴上郡了。
王轩正要去牵马,林艳楠忽然想到了什么,跑到她骑来的那匹白马旁,拿出了一个包袱。
“相公,这是公子再三叮嘱要交给你的。”
………………………………
第36章 舌战悍将
王轩打开包袱一看,里面尽是金银珠宝。王轩笑了笑,他明白胡亥送这些东西的意图。一来王轩远赴上郡,手头需要宽裕一些,二来还要靠他在上郡打通关系,即便不能用钱将郡内的文臣武将拉拢过来,至少也能彼此亲近亲近。
王轩默不作声,将东西收好,翻身上马继续赶路。
艰难跋涉十几天,王轩一行人到了距离上郡五里的一处传舍,人困马乏正要休息一下,不远处来了一哨人马。
为首的是一位铁塔般的将军,黝黑面庞人高马大,见到王轩并未下马,而是拱拱手道:“末将罗烈,奉蒙恬大将军之命,请王大人入城。”
罗烈说罢也不容王轩作答,一勒马头就往上郡方向飞驰,王轩也只好上马跟随,众侍卫已疲惫不堪尽管牢骚满腹,却也不敢明言。
上郡辖15县,原本也是繁盛之地,怎奈匈奴连年南侵,当地的居民大多内迁至中原,上郡实际上已是大兵营。
王轩入城,见道路两旁的民舍虽然已是人去屋空,秦军却未占用,仍是居于军帐之中,兵士顶盔掼甲持矛守卫,目不斜视俨然有序。王轩心中暗叹蒙恬治军严明果真如此。
行至中军帅帐,立有一块铁牌,上是嬴政御笔:“文官下车武官下马”
王轩等人皆下马对铁牌行礼,罗烈道:“请王大人稍后,大将军即刻出迎。”
王轩方欲说不必烦劳大将军,转念一想自己身为副监军又有圣旨在身,论礼法理应如此,过谦反而不利,因而只是点头一笑算作答复。
半碗茶的功夫,只听三通鼓响,辕门大开,两百名军校分左右两侧站立,佩剑持戟威风凛凛,众将明盔亮甲簇拥着一位将军,阔面钢髯,豹眼蚕眉,身材魁伟,英气逼人。
王轩疾行几步施礼道:“下官王轩拜见大将军。”
蒙恬脸上全无笑容,略躬了躬身道:“恕蒙某甲胄在身不便还礼,王大人是钦差,还是先请颁旨吧。”
大营中香案早已准备好,王轩宣布了嬴政的旨意,官兵跪拜接旨。礼毕,蒙恬请王轩入帅帐,林艳楠与陈顺欲跟随却被罗烈拦住。
“此处乃中军帅帐,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违令者军法从事!”
王轩脸色一沉道:“这两位是本官的贴身随从,那二十位侍卫是天子钦点,一路劳顿,望将军行个方便。”
罗烈看都不看王轩,只听蒙恬的吩咐。蒙恬眼中火光一闪,语气如冰道:“军法不可废,王大人的两位随从也就罢了,其余人等到其他的营帐休息,明日分配差事,既然是到军前效力的,就要守规矩。”
蒙恬入帅帐命人摆酒为王轩洗尘,没多大功夫酒菜就摆了上来,已是饥肠辘辘的王轩放眼一瞧大失所望,尽是萝卜白菜之类的菜蔬,一点荤腥都没有。
蒙恬瞧见王轩的脸色不对,心中不免暗笑,问道:“王大人莫非嫌菜肴不对胃口?”
王轩换了副笑脸答道:“下官素知大将军自奉节俭深惜物力,今一见果真如此,下官甚为钦佩。”
罗烈在一旁哈哈大笑:“王大人久居咸阳,怎知边关的艰难。这里最缺的就是时令菜蔬,这些都是从咸阳乃至蜀郡运过来的,即便是我们大将军也舍不得吃,多是赐给士兵。今天是王大人驾临,我们才借光享了口福。”
王轩略感惭愧脸色有些微红,罗烈大大咧咧的捧着酒杯来到桌前:“末将是个粗人,不会说那些客套话,咱们以酒会友,请大人满饮此杯。”
王轩也没细想,觉得在军中若是太扭捏会被轻视,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杯酒下肚,王轩顿时感到喉咙如被火烧般疼痛,强忍着才没有呕出来,满脸通红狼狈非常。
罗烈憋着笑道:“哎呀,王大人看上去是不胜酒力。此酒乃是这里的特产,寒冬腊月喝一杯能暖身子,酒性太烈,可比不上咸阳的琼浆玉液。”
帅帐中笑声一片,众将瞧着王轩时红时白的脸忍俊不止。林艳楠最难忍的就是相公受辱,握着剑的手攥出响来。
王轩压住怒火,盯着罗烈良久,方才起身踱到罗烈身前,微笑道:“罗将军,幸会。将军生平,王某素有所知呀。”
罗烈原以为王轩会大怒,熟料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却风度翩翩,显得极有涵养,不免心中有些打鼓,不知如何接话,只好解嘲的干笑两下。
“罗将军乃我大秦骁勇之士,当年为副将下齐国三十余城,助大将军攻破齐都临淄,我大秦终有天下,将军功勋卓著。”
听王轩这番奉承,罗烈笑逐颜开,收索枯肠磕磕巴巴的答道:“这都是靠天子洪福,大将军运筹帷幄,罗某不敢贪功。”
王轩冷笑两声话锋一转:“可惜呀,罗将军从军十几年,却只是有勇而已,谋略不足。在下拜读过将军的奏本,里面所写的可不甚高明。”
罗烈得意的笑容僵在脸上,说话带了颤音:“什么奏本?你可不要胡说。”
说着,罗烈就要拔剑,王轩面不改色按住罗烈的手腕:“将军何必动气,听我说完,若是将军觉得无理,王某引颈待斩。”
王轩提到的奏本,蒙恬心知肚明,他此时倒想听听王轩有何见解,于是喝道:“罗烈不得无礼,听王大人指点。”
王轩向蒙恬拱手道:“这份奏本是圣上议边疆战事时给下官看的,是罗将军的请战书,请天子赐他五万精兵,就可荡平匈奴永绝边关之患。”
罗烈确实写了这个奏本,言蒙恬畏战惧敌,奏请嬴政将兵权交付给他。这封奏本并未瞒过蒙恬,蒙恬知道罗烈并无恶意,这员大将十几岁就随他东征西讨斩敌无数,素来骁勇从无二心,这次只是难耐蒙恬锁城避敌,才异想天开的上了奏本。
听王轩没有将奏本中关于蒙恬的那段说出来,罗烈略微放心一些,脸色稍有回转。
王轩心平气和的继续说道:“罗将军一心为国,其志可嘉,只是未明白大将军避战的一番苦心。”
………………………………
第37章 破敌之策
蒙恬坐在帅位一直没有说话,他早就收到弟弟蒙毅从咸阳写来的信,信中说王轩奸诈狡黠,必须慎防。
蒙恬对文官一向印象不好,他当初出兵打匈奴,就与大秦文官之首的李斯闹得很不愉快,两位朝廷大员那段日子几乎每日必吵。蒙恬说李斯怯懦,堂堂大秦丞相却惧蛮夷。李斯则说蒙恬穷兵黩武,不顾百姓死活。
两人终日打嘴架,最后还是嬴政劝解,这才将内讧平息下去,却也给蒙恬留下了文官皆是无用之人,只靠鼓唇摇舌欺世盗名而已的印象。
蒙恬这次原本想给王轩一个下马威,杀杀这位钦差的威风,但王轩应对从容气度雅俊,令他也不免钦佩,说道:“王大人说老夫用心良苦,可否讲明?”
王轩神态自若的环视众将,这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匈奴最擅马战,这是人所共知,可诸位是否知道他们为何弓马如此强悍吗?
匈奴人随水草迁徙,如果不会骑马,就会被甩掉,不是饿死就是被野兽吃掉,总之难以活命。匈奴不习耕作,是狩猎为生。若是无弯弓之能,何以为食?
我大秦将士熟习弓马为国征伐,匈奴马强善射是生存之道,自然有所不同。
在下一路看来,上郡四周多为平原,此乃匈奴最爱作战之所。若我军贸然与匈奴野战,难获克捷。
匈奴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即便数有虚夸,二十万还是有的。这二十万都是自幼苦练弓马的骑兵,而我军虽有三十万,却是多兵种。匈奴无粮道之忧,我军却要派重兵护粮。细细算来,兵力上并无优势。”
众将听得出神,蒙恬也不由自主的向前挪了挪身子。王轩若无其事的落座,夹了口青菜,苦涩无味,似乎连盐都没放。王轩轻叹一声,侃侃而言:“与匈奴交战,必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昔李牧率赵军斩杀匈奴十万,用的正是此计。”
王轩似笑非笑的望了一眼罗烈,继续说道:“若依罗将军,我大军弃上郡与匈奴战于旷野,将有倾覆之险。大将军避战不出正因为此,罗将军却上奏天子,似有不妥呀。”
罗烈脸色惨白冷汗直冒,跪地猛磕几个响头道:“末将不晓兵法行事鲁莽,险酿成大错,请大将军严惩。”
蒙恬微微一笑道:“不知者不为罪,本将军知你素来忠义,这次是求战心切,也怪本将军没有与诸位讲明事由,天子尚未追究,我蒙恬有何怪罪呢?”
蒙恬向王轩点了点头:“王大人,方才有怠慢之处,万望海涵。大人深通兵略,对我大秦与匈奴之战还有何高见,望不吝赐教。”
王轩本来对兵法一窍不通,但自从选派监军事起,顾文伦就让他看兵书战策,尤其是记载中原军队与匈奴交锋的内容。王轩受顾文伦指点,对西北战事颇有番见解。
“大将军,”王轩清清嗓子,方才那杯酒还是火辣未消,“以下官愚见,若只是固守,随能挡住匈奴,却万难击溃。
不瞒诸位,王某曾结交几位匈奴人,从其言谈举止来看,多习中原文化,当年雁门郡惨败以烂熟于心,怎会轻易重蹈覆辙?我军以守为攻只是相持,剿灭匈奴断无指望。”
蒙恬无可奈何的垂下眼帘,沉吟半晌才道:“王大人所言极是,蒙某也甚知守城只能保暂时太平,却也苦无他法。”
“办法还是有的,”王轩盯着蒙恬身后的箭囊道,“只要略施小计,我军就可与匈奴在城外决战。”
帐中众将面面相觑如坠雾中,王轩先是说城外交战必败,现在又说若想克敌,固守并不可行,这个弯子绕的大家不得要领。
王轩暗自思忖,平匈奴之策原本是想私下里与蒙恬商议的,没料到罗烈逼人太甚,不得以才在众人面前和盘托出,多少显得有些冒失,但事已至此,也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了。
“匈奴胜在弓马,我军胜在兵器,连弩便是克敌之宝。”
连弩堪称秦帝国制造技术的巅峰之作,设计精巧,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发射,而且能够一次射出多支箭。秦弩的设计者在弩上加了瞄准镜,称为“望山”,确保射击的准确度。箭头为三棱,也就是有三个锋利的棱角,能够更好的射穿盔甲切割人肉。箭头加入大量的铅,中箭者即便不被射死也会中毒。
王轩曾托了阎乐的关系,去看过一次连弩以及弓箭的制造,令他瞠目结舌。弩和箭都是相当标准的,大小、形状和材质误差极小。秦律中所讲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狭必等,真不是虚言。
蒙恬摇了摇头苦笑道:“王大人,你所说的连弩,我也曾考虑过,但这个东西有利有弊。可一发多矢,但换箭太慢,匈奴马速极快,我军发射后,尚未换好箭,匈奴已杀到眼前了,连弩只可用于守城御敌,若与敌野战难堪大用。”
听蒙恬这样一讲,帐中的几员将都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王权却嘴角一扬微微一笑道:“下官也深知连弩之弊端,大将军不妨这样布阵。中路设三排连弩兵,第一排发射完毕后撤换箭,第二排顶上继续射击,然后是第三排。这样循环,保障连续不断的射杀匈奴。
待匈奴前锋骑兵被射倒后,以战车中路突击,骑兵两路包抄,可一战定乾坤。
“妙!”还没等蒙恬说话,罗烈先激动的拍案叫好,“大将军,就依王大人所讲的那样,明日布阵与匈奴决战吧。”
帐中顿时鼓噪起来,众人摩拳擦掌,忽听蒙恬一声呵斥:“放肆,军务大事岂能儿戏,还不给我退下。”
罗烈怯生生的退出帐外,蒙恬这才转怒为笑道:“王大人所言确为高见,但此战法需反复操练方可使用。传本将军令,明日起上郡守备开始练兵,不可走漏风声,违令者军法从事。”
一路奔波又来了一场唇枪舌战,回到寝帐的王轩已经筋疲力尽。林艳楠见自己的相公几番对话下来就镇服悍将,心中自是欣喜,伺候王轩洗漱,铺好了床铺,正要休息,帐外传来声音。
“王大人,安睡否?”
王轩一愣,他听出来,帐外的是蒙恬。
………………………………
第38章 赤胆忠心
与蒙恬对桌而坐,王轩才第一次仔细打量这位大秦第一勇将。三十万大军的统帅,身材魁伟,眉目刚毅,但刀刻般的皱纹和红丝满眶的眼睛,可见他心力交瘁。
蒙恬接过林艳楠奉上的茶,爽然一笑道:“王大人不愧俊逸**,来到这硝烟之地也带着女眷。”
“啊!?”王轩不知如何作答,怔怔的望着蒙恬。
蒙恬脸上仍带着笑容:“蒙某虽然一介武夫,看人还是很准的。早听说王夫人是女中豪杰,这次随夫从军也是美谈,王大人不必担心。”
王轩暗暗松了口气,一拱手道:“下官手无缚鸡之力,拙荆放心不下跟随而来,实让大将军笑话了。大将军夜至必有事故,这里没有外人,请讲无妨。”
蒙恬呷了口茶,目视王轩良久,这才开口道:“王大人谋略不凡,蒙某也就不绕弯子了。这次监军之选,实为储君之选,想必王大人早已参透其中奥妙了吧。”
王轩身子一震,手中的茶杯险些摔掉,暗叹蒙恬料事机敏,想开口却又无从说起,只是点头笑了笑。
见王轩笑而不语,蒙恬知其心中有所防备,若是不坦诚相待,芥蒂难消。
“天子选派监军,蒙某起初也是不解圣意,直至舍弟将胡亥公子的奏本抄写一份,快马送至上郡,方参悟圣上的苦心。想必胡亥公子的奏本出自大人之手吧?
扶苏公子这次强争监军之职,等于自废继位之望。圣上派王大人来上郡,就是为胡亥公子日后登基铺路。一则王大人在上郡历练建功,可为新君股肱之臣。二则王大人有金牌在身,一旦祖龙归天,只需金牌一出,便可控制上郡三十万人马,令扶苏公子与蒙某无忤逆之力。”
王轩越听心里越打鼓,寒冬之时竟额头渗出汗珠,暗暗握住腰间的那把短刀。
“啪”的一声,蒙恬将佩剑扔在了桌子上,面色冷峻的盯着王轩:“我蒙恬看穿此事,却从未向扶苏以及舍弟透露只言片语。蒙氏受天子圣恩,竭心尽力报效尚难及皇恩万一,若起异心天理不容。
若圣上传位胡亥,上郡三十万将士唯有俯首称臣为新君效命,断无不臣之心。王大人倘若不信,可即刻请金牌用这把剑斩了蒙某。”
这位大秦第一勇将此时已是泪流满面,手都在颤抖:“方才所言都是蒙某的心腹之言,我并非不知拥戴新君将有怎样的荣华富贵,但历代王子相争,最苦的就是君王。齐桓公乃雄霸之主,死后却遭奇耻大辱,他的五个儿子为争王位率兵相互残杀,置父王的尸身于不顾。堂堂春秋五霸之一,竟停尸67天,尸虫都爬了出来,这就是停尸不顾束甲相攻呀。
如今扶苏与胡亥之争,大有胜过齐国五子夺位的势头。倘若圣上传位胡亥,扶苏却掌控上郡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欲江山易主。关外六国余孽复辟之心尚存,一旦咸阳大乱,就会给贼人可乘之机,到时候百姓有倒悬之苦,大秦万载基业恐毁于一旦。
天子待我蒙氏恩重如山,圣上选中的储君,就是我蒙恬的主子,安能有悖逆之心?王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