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秦当丞相-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勤政殿内的压抑气氛被打破,嬴政挥了挥手:“罢了,罢了,念淳于越乃我朝老臣,朕就不与他计较了。李斯,你即刻拟旨,让淳于越致仕吧。”
………………………………

47章 嬴政焚书

    嬴政让淳于越退休,可以说是天恩高厚了。李斯、蒙恬和王轩刚要松口气,嬴政厉声道:“反对郡县制的并非只有淳于越一人,朕听说民间有许多读书人,妄议时政中伤朝廷,用奇谈怪论沽名钓誉,这类人都该杀,但朕不忍大开杀戒。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诱乱黔首,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皆是杂书秽文所致,朕欲焚书,你们意下如何?”

    焚书!这可是古今未见的事情,三位大臣都暗暗吃惊。方才为淳于越辩护被嬴政训斥的李斯,略加思索起身恭施一礼。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无不钦服。臣以为,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可留,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从重治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诛族,官吏知情不报的以相同罪名处罚。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丞相所言,甚合朕意,就照此办理吧。”

    李斯刚要领旨,蒙毅跪了下来:“陛下,焚书之举万万不可。”

    嬴政的脸色刹那间阴沉了下来:“有何不可?”

    “天下读书人甚多,若是焚书必引非议,于圣德不利。况且,书生之言虽有罔悖者,但不乏百姓心声,若依丞相之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大胆!”嬴政吼道,大殿被震得嗡嗡作响,“难道朕是周厉王,我大秦要是焚书就要亡国了。”、

    蒙毅浑身乱颤,连磕几个响头,额头一片乌青:“臣失言请陛下重重治罪,但臣是为我大秦江山为念,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岂因祸福避趋之,望陛下明鉴。”

    “住口,朕意已决,尔不必复言,跪着听话,”嬴政额头上的青筋直跳,“王轩,你怎么想?”

    王轩见蒙毅跪着,自己也不好坐着答话,起身就要叩首,嬴政厉声道:“朕罚他跪,与你无关,你坐着说话。”

    王轩只好半坐在椅子上,欠身答道:“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是好事,但如今陛下一统四海掩有华夏,读书人还是各执一词,学术杂乱无章,于我大秦江山稳固实为不利。”

    “蒙毅,你听听王轩的这番话,可谓后生可畏呀,所言十分在理,”嬴政道。

    “陛下欲焚书,臣以为并非不可,但只是权宜之计,我大秦乃万代江山,臣有愚见,请圣上鉴纳。”

    嬴政笑了笑:“你当讲无妨,说错了,朕也不怪罪。”

    王轩挺直了身子道:“焚书只是一时平息书生妄议时政,若想长治久安,臣以为应选一学说,改造后将其独尊推行全国,以其为国考之题,广开仕途。这样一来,书生们为了前途,就会只钻研这一门学问,只要好好读书就有机会做官,自然也就不会非议朝政。全国选材,又可为我大秦广纳贤士,两全其美。”

    嬴政眼中闪出了一丝兴奋的光芒,但随即就黯淡下去:“王轩所言有些道理,但这是长久之计,还是先焚书吧。李斯,这件事你来办,严刑峻法不可姑息。”

    望着三位大臣离去的背影,嬴政重重的叹了口气,望着佩剑立在身边的章邯,问道:“你方才都听到了,觉得王轩说的是否可行?”

    章邯忙答道:“臣是个粗人,政务听不大懂,但王大人说的似乎挺在理的,陛下何不试一试?”

    嬴政踱步到大殿门口,眼望苍穹许久,喟然道:“朕何尝不想,但这件事没有几年时间是做不来的,朕恐怕等不到那一天了。不如留给朕的儿子去做,焚书的黑锅让朕来背,开仕途大门的颂歌让书生们唱给大秦的下一位君主吧。”

    蒙毅出了皇宫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谢廷筠的宅子。这位扶苏的头号智囊,听蒙毅讲了焚书之事,沉默不语,思忖许久,开口缓缓道:“老朽以为,这倒是一个为公子争取官心和民心的好机会。”

    “嗯?”蒙毅向前探了探身子,“老先生,有何高见?”

    谢廷筠身子不好,天气又冷,脸色惨白,咳嗽了两声,轻声道:“焚书令一出,官员必然反对,书生们更会声讨,若公子此时上个奏本,请陛下停止焚书,不就是官心民心兼得了吗。他日若有变故,公子才是人心所向呀。”

    蒙毅摇了摇头:“这太冒险,你没见今天圣上何等雷霆大怒,若是公子上这样一个奏本,岂不是火上浇油?”

    谢廷筠用火剪拨弄着通红的炭火,脸上渐渐有了一些颜色:“富贵险中求,圣上其实早就想这样做,只是当时上郡的仗还没打胜,没那个功夫。如今建了互市,北疆稳定了,圣上就要动手惩治一下那些莠言乱政的书生了。

    圣上天纵聪慧,但为政过急,焚书就是一时兴起,若是举国反对,也会后悔。此时,公子言辞委婉的上个奏本,给圣上一个台阶下,你说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见蒙毅还有些拿不定主意,谢廷筠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道:“官员们纷纷上奏本,圣上起初必然震怒,少不了会处罚一些人。王轩身为廷尉,这得罪人的差事必是他来办,到时候他就在官场处处结怨,还有好果子吃吗?”

    果如谢廷筠所料,焚书的旨意一下,郡县沸腾,从县令到郡守,再到咸阳的各级官员,纷纷上奏本,虽然都是用词婉转,但无不例外抨击焚书之举。

    出人意料的是,各地奏本呈上数日,嬴政毫无反应。王轩还胆战心惊了几天,见嬴政并无激烈的举措,逐渐放下心来。

    但是,他错了。

    一日早朝完毕,王轩刚要离开,有宦官过来叫住了他,说圣上有旨,让他去御花园见驾。

    王轩连忙赶到御花园,见嬴政正在出神的看着一株松树,上前施礼道:“臣王轩叩见圣上。”

    “哦,你来了,不必跪了,随朕去个地方,”嬴政面带笑容看上去心情不错。

    王轩跟着嬴政一路向北,这御花园他也来过几次,但都是走正门或者侧门,从未去过北门。

    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一道铁门,上面扣着一道大锁,看来平日不常开。

    章邯上前将锁打开,嬴政道:“王轩,跟着朕来吧。”

    章邯引路,嬴政在中间,王轩在最后面。迈过了铁门,王轩定睛一瞧,顿时愣住了。
………………………………

48章 借“药”杀人

    展现在王轩眼前的是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长廊,说是长廊,实际上两侧和头顶都用石头砌死,大铁门一关,若不是墙壁两侧的油灯,一丝光亮都没有。

    走着走着,王轩发现这个长廊可谓九拐十八弯,时常出现一个岔路口,若是无人引路,肯定会迷路。

    大概走了一碗饭的功夫,豁然开朗,长廊的尽头出现了一个屋子,面积相当大,同样是用石头打造。

    最让王轩惊讶的是,屋子的中央有两个足有五个人高的丹炉,童男童女正在生火,丹炉冒出青烟,有一股他从未闻到过的香气。

    嬴政挥了挥手,屋内的童男童女都退了下去,偌大的屋子只剩下君臣三人。

    见王轩怔怔的立在那里,嬴政微微一笑:“这里是朕炼制万寿丹的地方,李斯和蒙毅他们也未曾来过。”

    王轩听说过嬴政花重金请方士寻仙制药的事情,但他每日都在皇宫出入,从未见过方士,还以为都是谣传,现在才知道嬴政专门修了这个地方,即便是朝中重臣也不得而知。

    嬴政走到一个金漆的柜子前,开了锁拿出个黑匣子,递给了王轩:“这就是万寿丹,你拿去用吧。”

    “啊?”王轩一愣旋即跪地叩首道:“这是陛下万寿良药,臣怎能服用?”

    嬴政哈哈大笑:“万寿?你以为朕真那么糊涂?从古至今普天之下过百岁者能有几人,万寿纯属无稽之谈,不过是那些方士从朕这里骗钱的伎俩而已。

    这东西朕试过,延年益寿谈不上,倒是可以滋阴补阳,朕听说你有位貌美如花却又功夫了得的夫人,这药兴许你用得上。”

    王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还是有些不解:“陛下圣明,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不烦妄求,却为何…。。?”

    “为何要让这些方士进宫?为何要建这不伦不类的长廊石屋?为何还要炼丹?你是不是要问这些,”嬴政道,“朕告诉你,为的是我大秦江山稳固。”

    嬴政踱到炼丹炉旁,将一根银蜡扔进了火里,这是专门为炼丹所制的蜡价钱不菲,外面裹着一种西域的香料,一入火中满屋飘香。

    “这种香蜡,每天都要用去不少,花销可是不少,”嬴政道,“这些方士还不停向朕要钱,徐福带着千名童男童女载着一船的珠宝出海寻仙,至今也没个音讯,想必是拿着财宝跑了,但朕从未追究。

    朕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天下表面上虽然归于我大秦,实则关东各地都不安稳,六国遗民无时无刻不想着复国。朕招来这些人炼药,就是想让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看看,朕寿与天齐,只要有朕在,大秦就会昌盛。

    朕知道有人骂朕昏庸,但朕为了天下,只能忍下这口气。待朕将大秦江山调理到铁铸的一般,那些人就知道朕的良苦用心了。”

    王轩万没想到炼丹背后还有这样的学问:“臣有幸聆听圣训,茅塞顿开。陛下圣明亘古未见,实乃我大秦之福。”

    嬴政轻轻一笑:“起来吧,朕带你来这,有要事商量。章邯,叫侯生和卢生进来。”

    不一会,两个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飘然而至,乍一看还真有些仙风道骨。

    “这是给朕炼丹的侯生和卢生,”嬴政道,“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一次是真正用得着这两位了。你们把朕昨日商量的事,与王大人讲一讲。”

    王轩进炼丹室后第二天,宫内传出消息,侯生和卢生两位方士盗窃金银潜逃,还留书辱骂嬴政,罪大恶极,全国通缉并严查其同党。

    一查不要紧,侯生和卢生竟然还是一个反秦教派的头目,教徒仅在咸阳就有数万,还有多名官员加入,聚众准备谋反,被识破才仓皇出逃。

    嬴政下旨追查到底,百姓不问,涉案官员一个不能饶,全部捉拿入狱。

    章邯亲自带兵抓人,仅咸阳就有64名官员以勾结方士涉嫌谋逆的罪名被抓了起来。嬴政根本不审,一道圣旨颁下,皆斩首弃市。

    王轩手里拿着那份待斩官员的名单,嬴政命他核实身份后就开刀。可这64人根本就是冤枉的,他们连见都没见过那两位不知踪影的方士,合谋弑君更是无从谈起。

    王轩凝视着放在书桌上的那个黑匣子,正是嬴政赏的万寿丹。不由得想起那天在炼丹室里,与侯生和卢生的对话。

    “王大人,明日我们师兄弟二人就会消失,接下来圣上将下旨严查,会有不少的官员卷入其中,到时候王大人只要依照圣上的旨意办就行了,为陛下扫除那些隐患。”

    “隐患”究竟指的是什么,王轩至今也搞不清楚,这64人中有不少和他有过来往,为官还算克己奉公,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杀了,无论如何都觉得有悖天理。

    王轩迟疑的不愿在名单上落笔,顾文伦一副闲适的模样从屋外踱了进来。这位老先生自从王轩从上郡回来后,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为王轩谋划,经常好几日不在家四处云游。

    “王大人,因何事愁眉不展呀?”顾文伦笑呵呵的问道。

    见顾文伦进来,王轩忙起身相迎:“还不是为了方士与官员结党,意图谋反的案子,老伯为我拿个主意吧。”

    王轩在政务上凡事不瞒顾文伦,将这件事情的详情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顾文伦想了想,又拿起名单仔细的瞧了瞧,

    “圣上这是要用64名官员的头,避免龙归大海后的血光之灾呀,”顾文伦吁了一口气道。

    王轩接过涉案的官员名单,翻看一下还是不得要领。顾文伦不说话,提起笔来,将64名官员的名字都勾了,递给王轩:“明日呈给圣上就可以了,你何必为此愁眉苦脸的。”

    “老伯,你好歹把事情说清楚,我不能草菅人命呀,”王轩道。

    “前不久圣上下旨焚书,你不妨去查查,这64名官员中,十有**上奏本反对,圣上这次不过是找个借口,以儆效尤而已。这已经是有所顾忌了,否则早就大开杀戒。”

    “政务见解不同,就要杀人,这似有不妥吧,”

    “他们不赞同焚书,只不过让圣上有些生气而已,他老人家的肚量还是有的,”顾文伦道,“最最要紧的是,这些官员都是扶苏一党的。这次竟然集体上疏,其中必有蹊跷。我料定,若是圣上不动怒,扶苏的奏本即刻就到,这64人不过是探路的而已。

    你看看,其中还有典客和宗正,这些人与焚书有什么关系?无人唆使的话,他们何必要趟这个浑水?

    这分明就是扶苏一党的花招,先煽动官员上疏,若是圣上见群臣反对有意停止焚书,扶苏再上一个奏本,这就可以博取官心和民心。

    当今天子何等圣明,这种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圣上借这个案子不漏痕迹的将扶苏的党羽除掉大半,为日后新君登基铺路。”

    王轩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略感到松了口气,还没来得及答话,就听到顾文伦接着说道。

    “背后煽动官员上疏的人,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让你在百官中人心尽失,一步步将你逼上绝路。”

    “什么!我?”王轩吃了一惊。

    “正是如此,你想想,身为廷尉,若是圣上看到奏本大怒,查办上疏的官员,必然让你来办这个案子,从地方郡县到咸阳的官员,有多少人反对焚书,若是你一一查办,要得罪多少人?

    圣上对于扶苏那伙人的险恶用心洞若观火,让你杀这64名官员,就是让你死心塌地的效忠胡亥,不要再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你没有退路了,成大事者断不可妇人之仁。”

    王轩狠了狠心,将勾对的名单查验一番,仔细收好,长叹一声道:“也只好如此了,但有件事,晚生一直不明白。论才德,扶苏是更好的继位人选,圣上为何偏爱胡亥呢?”

    顾文伦面露难色:“这也是老夫想不通的,其中恐怕有鲜为人知的缘故,也许圣上有朝一日会告诉你。”
………………………………

第49章 弑君毒计

    王轩将名单审核后,呈给嬴政,御笔一挥64名官员人头落地。王轩虽说已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毕竟一下子杀了这么多官员,还是自己亲手送他们上断头台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

    王轩阴沉着脸走出皇宫,见迎面走来一位老者,很是面熟。走近一瞧,正是被嬴政下旨致仕的淳于越。

    王轩上前施礼道:“老伯,你这是到哪里去呀?”

    淳于越很是不屑的看了眼王轩:“老朽去觐见圣上,要奏上一本。”

    “所奏何事?能否先与晚生说一说?”

    淳于越为人直爽从不故作神秘,高声道:“圣上下旨焚书万万不可,老朽要当面劝阻,断不能做这祸国之事。还有,上郡已经安定,扶苏公子总在边关并不合适,圣上应早日将他调回,辅助处理政务。”

    王轩心头一紧,淳于越这是嬴政越忌讳什么就偏偏要提什么,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想到这,王轩笑道:“老伯,焚书一事天子圣意已决,不必再劝了。至于公子回咸阳,圣上想必自有安排,老伯何必要搅进去呢。”

    听了王轩这番话,淳于越顿时怒火冲天,丝毫不顾宫外来来往往的官员和侍卫,斥责王轩道:“我是大秦老臣,见不利于大秦江山的事,就要当面向圣上说明,这才是为臣之道,即便引龙颜大怒,无非一死而已。绝不像尔等谄媚之徒,终日揣摩圣意,阿谀奉承,你不配与我说话,请速速离去。”

    王轩一片好心却结结实实的撞了个硬钉子,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中,吃过饭与林艳楠唠唠家常,心情刚平复一些,就听阵阵号角声传来。

    王轩大惊失色,急忙叫陈顺去打探。他知道,这个响彻全城的号角声,只有城南法场斩犯人才会用,而这个时辰早就过了行刑的时间,号角怎么会响起。

    不一会,陈顺就赶了回来:“老爷,城南杀人,所以鸣号角。”

    “杀谁?”王轩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小的打听,被砍头的叫淳于越,听说他与天子吵了起来,天子盛怒之下将其斩立决。”

    王轩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我走时,李斯还在殿内呀,为何未给淳于越说情呢?”

    王轩声音虽然不大,但陈顺在身边听得清楚,赶忙答道:“回老爷,李丞相正是监斩官。”

    “啊?!”王轩颓然的坐了下来,

    蒙毅烦躁的踱来踱去,64名官员人头落地,最心慌的莫过于他。虽然蒙毅还没有完全猜透嬴政的心思,但他清楚这64人绝不是因为方士之事而死的,反对焚书才是根本,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亲信,是他在的授意下才上疏的,结果竟然送了性命。

    盯着眼前的谢廷筠,蒙毅悔不该听这老头子的话。上郡大败匈奴,而后又建互市平定北疆,虽然扶苏并没有做什么,但他是监军,功劳自然有,朝中原本很多在两公子夺嫡中持观望态度的大臣,都依附于扶苏。

    形势本是一片大好,现在却因为焚书的事情,蒙毅能用得上的官员,杀头的杀头,倒戈的倒戈。

    蒙毅越看谢廷筠越气不打一处来,沉着脸问道:“上疏的主意是你出的,你现在倒是给个善后的办法呀。”

    谢廷筠不慌不忙:“蒙大人,稍安勿躁吗,坐下来,喝口茶,咱们慢慢说。”

    “还稍安勿躁,64颗人头呀。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人脉,一朝斩断,圣上若是还不停手,下一步就是刀架在我的脖子上了。”

    谢廷筠还是气定神闲:“老朽听说,圣上今日召见大臣的时候,提起了田不礼,是吧?”

    蒙毅一愣:“闲谈时,圣上说起了当年胡服骑射的事情,好像说到了田不礼。”

    谢廷筠微微一笑:“田不礼唆使公子章夺他弟弟的王位,天子现在说起他,蒙大人丝毫不警觉吗?”

    谢廷筠这样一说,蒙毅怔住了,额头冒出了冷汗:“你的意思是,圣上暗示我就是公子身边的田不礼?”

    “老朽听蒙大人说过,天子的身体愈发不济,圣上这次不过是借方士之事铲除扶苏公子的追随者而已,”谢廷筠道,“可见天子心中已有默定的储君人选,这个人并不是扶苏公子,杀这些大臣,是为了日后新君平稳继位铺平道路。”

    蒙毅担心的正是这个,嬴政看来是要将扶苏的心腹除掉,避免夺嫡之争酿成大乱,而扶苏身边最重要的大臣莫过于他了,蒙毅想想都觉得颈部发凉。

    蒙毅的脸色又青又白,谢廷筠却依旧胸有成竹的架势:“为今之计唯有拼死一搏了。老朽听说蒙大人早年对占星官江正有过救命之恩,可有其事?”

    蒙毅点了点头:“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他一门心思钻研星相占卜,这些年往来少了一些。”

    谢廷筠往前探了探身子,压低声音道:“圣上有心悸的毛病,老朽有一计,蒙大人不妨试一试。”

    谢廷筠在蒙毅耳边低语了几句,蒙毅脸色大变猛地站了起来:“这万万不可,圣上对我蒙氏有大恩,我岂能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天子恩宠蒙氏,那是因为你们祖孙三代为大秦立下血汗功劳,如今天下已定,兔死狗烹的道理,蒙大人还不懂吗,”谢廷筠冷笑道,“圣上为了自己的儿子稳妥继位,为了将江山传至万代,还会在乎杀几个外姓功臣吗。君视臣国士,当以国士报之。君视臣草芥,当以仇寇报之。蒙大人何必心慈手软。”

    蒙毅的脸色如白蜡,手有些微微发颤:“我不信圣上会鸟尽弓藏,再说了,我哥哥在上郡……”

    “老朽劝大人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谢廷筠打断道,“你以为蒙恬将军手握重兵,圣上就会投鼠忌器?蒙将军对天子可谓愚忠,他断不会为你出头的。当时候,说不定还会上一个谢恩的奏本,感念圣上为蒙氏清理门户。”

    蒙毅茫然的坐了下来,头脑里一片空白,只听到谢廷筠的话在耳边盘旋。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呀。”
………………………………

第50章 死亡阴影

    三日之后,早朝,嬴政与诸位大臣议了一番国事之后,刚要退朝,占星官江正出班有本要奏。

    嬴政愣了一下,江正属于那种闷头葫芦型,平日里就是埋头读书看星算卦。嬴政若是不问,这家话一年到头上朝也说不了几句话,这次竟主动奏事。

    “江爱卿有事只管讲来,”嬴政觉得应该鼓励一下,微笑着说道。

    江正手心冒汗,紧张到之前和蒙毅商量好的词忘得一干二净:“臣……。”

    江正“臣”了半天,愣是没憋出一句话,嬴政带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